1、矿工自救矿工自救与互救与互救第一节第一节 矿工自救矿工自救与与互救互救v v爆炸事故发生后矿工自救互救成功案例很多。例如,某矿发生一起瓦斯爆炸事故,爆炸声响和冲击波窜入附近的开拓巷道,在该巷道施工的十几名工人见状都惊慌失措,有的拼命向外跑,有的乱喊乱叫。在这关键时刻,老班长命令:任何人不得乱跑,要迅速撤至工作面,然后停止局部通风机运行,以防烟雾进入,同时打开压风管道全部阀门,放出空气供工人呼吸,而且形成工作面的正压通风,防止火焰进入。利用电话及时与调度室取得了联系,使救护队员很快到达了避灾地点,十几名工人达到及时救助,安全脱险,无一伤亡。v在在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中,对
2、矿井主要灾害的中,对矿井主要灾害的预防和处理都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但由于这些灾害事故的预防和处理都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但由于这些灾害事故的突发性,往往使得抢险工作措手不及,以致贻误战机、扩大突发性,往往使得抢险工作措手不及,以致贻误战机、扩大事态。因此,根据我国煤矿历史上许多重大灾害事故处理过事态。因此,根据我国煤矿历史上许多重大灾害事故处理过程中的经验教训,提出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应变要点,意在使程中的经验教训,提出一个具有普遍性的应变要点,意在使矿井领导及有关部门在事故突发时,能够保持头脑清醒,迅矿井领导及有关部门在事故突发时,能够保持头脑清醒,迅速掌握灾情,随机应变,有条不紊的各负其责,协调
3、配合,速掌握灾情,随机应变,有条不紊的各负其责,协调配合,采取正确的应变及处理措施,循序进行抢险救灾工作,以便采取正确的应变及处理措施,循序进行抢险救灾工作,以便尽快消除灾害或把灾害控制在尽可能小的程度。尽快消除灾害或把灾害控制在尽可能小的程度。 过滤式过滤式隔离式隔离式化学氧化学氧压缩氧压缩氧自救器自救器O2 18CO1.5 3.3.使用注意事项使用注意事项三、三、瓦斯煤尘爆炸与矿工自救瓦斯煤尘爆炸与矿工自救 (一)瓦斯煤尘爆炸的危害(一)瓦斯煤尘爆炸的危害 2.产生高压冲击波(冲击速度可达产生高压冲击波(冲击速度可达1600m/s),), 3.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主要是一产生大量有毒有害
4、气体(主要是一氧化碳)。氧化碳)。1.产生高温(温度可达产生高温(温度可达2000以上)。以上)。(二)(二)瓦斯煤尘爆炸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的事故的自救自救方法方法 (三)在避难硐室避难时的注意事项(三)在避难硐室避难时的注意事项 1.进入硐室前,应在硐室外留下衣进入硐室前,应在硐室外留下衣物、矿灯等明显标志,以便救护队发现。物、矿灯等明显标志,以便救护队发现。 2.要静卧待救。要静卧待救。 3.要节约用电。要节约用电。 4.要间断地敲打铁器、岩石等发出要间断地敲打铁器、岩石等发出求救信号。求救信号。 5.全体避灾人员要团结互助、坚定全体避灾人员要团结互助、坚定信心。信心。 6.获救时不要过分激
5、动,以防血管获救时不要过分激动,以防血管破裂。破裂。 作业作业 1.瓦斯煤尘爆炸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的事故的自救自救方法是方法是什么?什么? 2.在避难硐室避难时的注意事项是在避难硐室避难时的注意事项是什么什么 四、井下发生四、井下发生火灾时的自救方法火灾时的自救方法 作业作业 井下发生井下发生火灾时的自救方法是什火灾时的自救方法是什么?么?1983.7.30南大巷三采皮带巷皮带巷轨道巷火 1.直接原因是皮带司机上班睡觉,直接原因是皮带司机上班睡觉,未能及时发现火情。未能及时发现火情。 2.酿成事故的客观条件是:酿成事故的客观条件是:该皮带该皮带巷巷道面貌差道面貌差,低且积水(,低且积水(1.41
6、.5米米高),皮带底下有淤煤,皮带跑偏,机高),皮带底下有淤煤,皮带跑偏,机头滚筒与皮带摩擦发热,直至着火。头滚筒与皮带摩擦发热,直至着火。(二)(二) 事故原因事故原因 3.巷内有管无水,皮带不阻燃巷内有管无水,皮带不阻燃 。 4.工人当时未配自救器。工人当时未配自救器。 5.有人在由机巷撤往风巷时,将联络有人在由机巷撤往风巷时,将联络巷风门打开,被早已封住片盘的烟雾所阻,巷风门打开,被早已封住片盘的烟雾所阻,失去了撤离的宝贵时机。失去了撤离的宝贵时机。五、井下发生五、井下发生水灾时的自救方法水灾时的自救方法 1.当井下发生透水事故时,现场人员当井下发生透水事故时,现场人员要立即将灾情向调度
7、室报告,同时,要以要立即将灾情向调度室报告,同时,要以最快的方式通知附近工作人员按规定的避最快的方式通知附近工作人员按规定的避灾路线撤出。灾路线撤出。 2.应往高处撤退,沿着上山方向,进应往高处撤退,沿着上山方向,进入上一水平安全升井。入上一水平安全升井。 3.如果退路已被水隔断,要寻找井下如果退路已被水隔断,要寻找井下位置最高,离井筒或大巷最近的地点暂时位置最高,离井筒或大巷最近的地点暂时躲避,同时发出呼救信号。躲避,同时发出呼救信号。 4.一般不能进入透水地点附近的独头一般不能进入透水地点附近的独头巷道避难,但当独头上山下部唯一的出口巷道避难,但当独头上山下部唯一的出口被水淹没,无法撤退时
8、,则可在独头工作被水淹没,无法撤退时,则可在独头工作面躲避。(独头上山的空气因水位上升而面躲避。(独头上山的空气因水位上升而压缩,能保持一定的无水空间。)压缩,能保持一定的无水空间。) 5.人员全部撤出透水区域后,应立即人员全部撤出透水区域后,应立即关闭水闸门。关闭水闸门。 6.如果透的是老空水,应尽快转入新如果透的是老空水,应尽快转入新鲜风流中,或及时佩戴隔离式自救器。鲜风流中,或及时佩戴隔离式自救器。贵州晴隆县3名矿工被困25天后奇迹生还 v vv2009年7月12日,在贵州晴隆煤矿透水事故救援现场,救援人员将被困25天后奇迹生还的矿工抬出井外v vv7月12日,在贵州晴隆煤矿透水事故救援
9、现场,医护人员正在对被困25天后奇迹生还的矿工赵卫星(左)、王圈杰(右)进行救护v7月12日,在贵州晴隆煤矿透水事故救援现场,医护人员正在对被困25天后奇迹生还的矿工赵卫星进行救护 v6月月17日日8时至时至7月月12日日12时,共时,共25天,天,604个小时,贵个小时,贵州省政府和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政府度日如年,因为晴州省政府和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政府度日如年,因为晴隆县中营镇新桥煤矿发生透水事故,隆县中营镇新桥煤矿发生透水事故,16名矿工被困井下。名矿工被困井下。v7月月12日,救援人员在井下两百米处发现了尚有生还者日,救援人员在井下两百米处发现了尚有生还者的迹象,经过几个小时的施
10、救,于当天上午的迹象,经过几个小时的施救,于当天上午11时时35分救出分救出3名被困井下名被困井下25天的河南省汝阳市矿工王圈杰、王矿伟、赵卫天的河南省汝阳市矿工王圈杰、王矿伟、赵卫星。星。v营救出井时,营救出井时,3人均能开口说话,生命体征稳定,但体人均能开口说话,生命体征稳定,但体质较弱。他们创造了质较弱。他们创造了604个小时的生命奇迹,让在场的全体个小时的生命奇迹,让在场的全体抢险救援人员都为他们顽强的生命所感动。抢险救援人员都为他们顽强的生命所感动。v救援人员称,虽然救援时间过去了救援人员称,虽然救援时间过去了20多天,但是多天,但是他们救援的力度一点不敢怠慢。他们救援的力度一点不敢
11、怠慢。因为王圈杰、王因为王圈杰、王矿伟、赵卫星等工人,以前经常告诉工友们,如果矿伟、赵卫星等工人,以前经常告诉工友们,如果被困在井下,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可以嚼煤渣来消被困在井下,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可以嚼煤渣来消除饥饿感和恐惧感,即使是口渴,再没有水也能靠除饥饿感和恐惧感,即使是口渴,再没有水也能靠喝尿来维持生命。喝尿来维持生命。救援人员判断,这救援人员判断,这25天以来,天以来,他们他们3人也应是靠这样的生存手段来挑战生命的极人也应是靠这样的生存手段来挑战生命的极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消化内科专家。据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消化内科专家。据介绍,煤矿事故发生后,首先要保持井下空气畅通
12、,介绍,煤矿事故发生后,首先要保持井下空气畅通,而且必须有水。在有水情况下,人一般能坚持而且必须有水。在有水情况下,人一般能坚持67天,一般不超过天,一般不超过10天。天。如果仅仅靠水,矿工在井如果仅仅靠水,矿工在井下生存下生存25天不可思议。天不可思议。这位专家说。这位专家说。v v1998年年11月月26日,邢台市隆尧县东良石膏矿的日,邢台市隆尧县东良石膏矿的6名矿名矿工因矿体塌陷被困井下,在完全断绝食物的情况下,坚持了工因矿体塌陷被困井下,在完全断绝食物的情况下,坚持了27天之久,终被救出。被救矿工在没有任何食物的境地中,天之久,终被救出。被救矿工在没有任何食物的境地中,饿急了就吃皮带,
13、渴急了就喝岩石缝中的水,为了取暖,他饿急了就吃皮带,渴急了就喝岩石缝中的水,为了取暖,他们把电缆皮、安全帽、锤柄等能烧的东西都烧了。们把电缆皮、安全帽、锤柄等能烧的东西都烧了。v2008年年8月月5日,经过日,经过123个小时的全力施救,陕西神个小时的全力施救,陕西神木赵家梁煤矿木赵家梁煤矿7?31矿难矿难被困被困9名矿工中的名矿工中的8人成功获救。人成功获救。这些矿工在被困井下的五天五夜中,曾发现了外部救援人员这些矿工在被困井下的五天五夜中,曾发现了外部救援人员通过打孔送入的水、牛奶、面包等食物以及小手电筒等照明通过打孔送入的水、牛奶、面包等食物以及小手电筒等照明工具,从而维持了生命。工具,从而维持了生命。v2004年年4月月16日上午,郑州煤业(集团)公司超化矿日上午,郑州煤业(集团)公司超化矿透水事故中的透水事故中的12名遇险矿工,在被困名遇险矿工,在被困109小时全部生还。幸小时全部生还。幸运的是,透水发生前曾有人带了两袋馒头放在巷道。运的是,透水发生前曾有人带了两袋馒头放在巷道。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