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治疗原则(定义):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治疗原则(定义):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基本精神指导下,对临床病证制定的论治基本精神指导下,对临床病证制定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治疗规律。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治疗规律。 未病先防未病先防:养生保健,防止疾病的发展。:养生保健,防止疾病的发展。 治病求本治病求本:“治病必求其本治病必求其本”是中医推拿是中医推拿辨证施治的基本原则之一。辨证施治的基本原则之一。 正治和反治,正治和反治,治标和治本。治标和治本。 扶正祛邪扶正祛邪 调整阴阳调整阴阳 三因制宜三因制宜: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推拿是用手法作用于患者体表的特定部位或穴位来治病的一种疗法。
2、因此手法的治疗作用取决于:一是手法作用的性质和量,二是被刺激部位或穴位的特异性。 三是机体的功能状态。 根据手法的性质和作用量,结合治疗和部根据手法的性质和作用量,结合治疗和部位,推拿治疗有温、通、补、泻、汗、和、位,推拿治疗有温、通、补、泻、汗、和、散、清八法。散、清八法。 1温法温法 2通法通法 3补法补法 4泻法泻法 5汗法汗法 6和法和法 7散法散法 8清法清法 适用于虚寒症的一种疗法。它使用摆动、适用于虚寒症的一种疗法。它使用摆动、摩擦、挤压等手法,用较缓慢而柔和的节摩擦、挤压等手法,用较缓慢而柔和的节律性操作。律性操作。 在每一个治疗部位或穴位,手法连续作用在每一个治疗部位或穴位,
3、手法连续作用时间要稍长,患者有较深沉的温热等刺激时间要稍长,患者有较深沉的温热等刺激感,有补益阳气的作用,适用于阴寒虚冷感,有补益阳气的作用,适用于阴寒虚冷的病症。的病症。 有祛除病邪壅滞之作用,用于经络不通所有祛除病邪壅滞之作用,用于经络不通所引起的病症。引起的病症。 临床治疗时常用挤压类和摩擦类手法,手临床治疗时常用挤压类和摩擦类手法,手法要刚柔兼施。法要刚柔兼施。 补者,即滋补,补气血津液之不足,脏腑补者,即滋补,补气血津液之不足,脏腑机能之衰弱。机能之衰弱。 通常以摆动类、摩擦类为主,但手法要轻通常以摆动类、摩擦类为主,但手法要轻而柔,不宜过量刺激。而柔,不宜过量刺激。 一般用于下焦实
4、证。临床一般可用摆动类、一般用于下焦实证。临床一般可用摆动类、摩擦类、挤压类手法治疗。摩擦类、挤压类手法治疗。 手法的力量要稍重,手法频率由慢而逐渐手法的力量要稍重,手法频率由慢而逐渐加快。加快。 汗法是发汗,发散的意思,使病邪从表而汗法是发汗,发散的意思,使病邪从表而解。汗法大致适用于风寒外感和风热外感解。汗法大致适用于风寒外感和风热外感两类病症。汗法多注重于挤压类和摆动类两类病症。汗法多注重于挤压类和摆动类手法中的拿法、按法、一指禅推法等。手法中的拿法、按法、一指禅推法等。 在施用推拿手法时,对风寒外感,用先轻在施用推拿手法时,对风寒外感,用先轻后重的拿法加强刺激,步步深入,因重则后重的拿
5、法加强刺激,步步深入,因重则解表,使全身汗透,达到祛风散寒的目的。解表,使全身汗透,达到祛风散寒的目的。风热外感,则用轻拿法,宜柔和轻快。风热外感,则用轻拿法,宜柔和轻快。 和法即和解之法,含有调和之意,凡病在和法即和解之法,含有调和之意,凡病在半表半里,在不宜汗,不宜吐,不宜下的半表半里,在不宜汗,不宜吐,不宜下的情况下,可应用和解之法。情况下,可应用和解之法。 推拿运用此法,手法应平稳而柔和,频率推拿运用此法,手法应平稳而柔和,频率稍缓,常运用振动类及摩擦类手法治疗。稍缓,常运用振动类及摩擦类手法治疗。在临床应用中和法又可分为和气血,和脾在临床应用中和法又可分为和气血,和脾胃,疏肝气等三个
6、方面。胃,疏肝气等三个方面。 散者即消散,疏散之意。能使结聚疏通,散者即消散,疏散之意。能使结聚疏通,不论有形或无形的积滞,散法都可使用。不论有形或无形的积滞,散法都可使用。 推拿所用的散法一般以摆动类、摩擦类手推拿所用的散法一般以摆动类、摩擦类手法为主,手法要求轻快柔和。法为主,手法要求轻快柔和。 清法是运用刚中有柔的手法。治疗时应鉴清法是运用刚中有柔的手法。治疗时应鉴别病在里在表,病在里者还需辨别是属气别病在里在表,病在里者还需辨别是属气分热或血分热,是实火还是虚火,然后方分热或血分热,是实火还是虚火,然后方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手法。可根据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手法。 推拿一般用摩擦类手法。推拿一般用摩擦类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