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风电场50MW机组土建主要施工方案及特殊施工措施1土建专业施工方案1.1 总体施工方案为了安全、优质、快速、经济、规范的完成本标段建筑工程任务,拟在施工中积极采在管理上认真研究专业之间、工序之间的逻用新的施工技术、工艺方法,优化施工方案。辑关系,优化资源配置,精心组织,精心施工,确保建筑工程优质达标。1.1.1 施工工序安排风机基础工程施工为多个独立风机基础,施工时应考虑将基坑开挖、垫层、钢筋、模板、混凝土、回填土等工序按阶梯流水节拍安排施工,严格按标书要求,组织好施工工作,确保在要求的工期内完成风机基础施工任务。1.1.2 主要工程施工顺序风机基础施工顺序:施工场地平整-基础定位放线一基坑开
2、挖(余土外运)一验槽处理一浇筑基础垫层(C20级混凝土)一预埋底法兰段一锚栓笼组合件安装(含外露部分包裹及防腐处理)一基础钢筋绑扎一预埋管安装一基础模板安装一浇筑基础混凝土(C40/F150级)一混凝土养护(含测温)f二次灌浆(高强灌浆料)一灌浆料表面涂环氧煤沥青一模板拆除f分层夯实回填土一施测承台中心线及标高一整体验收并交付安装。同时合理安排各道施工工序,按照上述施工工序顺序进行,形成流水施工作业,以便提高施工速度。1.1.3 主要施工机械的部署土建建专业的施工主要吊车选择:a.根据现场情况,土建专业施工拟采用2台50吨汽车吊和2台25吨汽车吊配合风机基础的垂直运输机械;选择2台15t平板运
3、输汽车作为材料的主要运输机械。b.本项目土建专业拟选择的主要施工机械如下:1.1.3.1 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详见:附表一拟投入本标段的主要施工机械设备表1.1.3.2 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详见:附表二拟配备本标段的试验和检测仪器设备表1.2 测量控制网布设及施工测量方案场区控制网的布设1.2.1 编制依据工程设计厂区总平面布置图。施工总平面布置图。依据是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建筑工程篇)及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的要求,以及业主方提供的厂区控制方格网资料。1.2.2 控制网的布置原则整个工程统一布设一个测量控制网,根据业主提供的一级控制点进行布控方格网。每个施工区
4、域布设前均要仔细研究图纸和踏勘现场,在控制主要轴线的基础上,根据需要和场地允许情况来布设控制点,形成书面报告报业主和监理审核批准,最后测设的结果也要报交业主和监理审核。控制网桩点根据便于控制、保存、使用的原则来布置。布置在道路以外、不受或少受行驶车辆影响的区域,以便复测及校核。为保持高程控制的一致性和连续性,所需的高程控制数据由全厂的控制网提供。1.2.3 平面、高程控制点测设1.2.3.1 平面控制测量的施工根据厂区总平面布置图以及现场场地平整情况采用图纸解析法选取控制点,选取控制点的要求为既通视,便于定线;又便于加密、扩展和长期保存。根据厂区的一级导线点,采用全站仪,并对气温、气压数据进行
5、观测并输入全站仪,按照一级导线点施测的要求进行初步定位,逐一对控制点实地放样,要求点位误差小于规范标准。控制点初步定位后,便进行挖基坑,埋标桩工作,然后再根据上面步骤进行精准定位。1.2.3.2 测量的精度要求在上面测量过程中,主轴线的边长丈量误差应小于规范边长丈量较差1/30000的要求,测角中误差小于2.5,在各后视点测得同一方向的较差不大于15”,主轴线的交角误差要小于10,直线度限差应在1805以内。主轴线点的点位误差,相对于一级导线点,其误差在1.0cm之内。在此基础上进行二级控制所加密的轴线其精度可满足施工的技术要求。另外,作为二级控制可灵活掌握精度标准,根据建筑物定位的精度要求,
6、采用不同精度来进行测设,进行加密和扩展。这样有利于加快工作进度而又能满足施工定位的精度要求。1.2.3.3 高程控制测量施工水准基点的测设:根据厂区提供的高程控制水准点,利用二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规范要求来进行厂区的首级高程控制,采取一条闭合水准线路从已知水准点附合至选取的三或四个平面控制点上(以建筑周边为主选取)。此三或四点可作为整个厂区的施工水准基点及沉降观测基点,其它高程测量采用三等水准测量标准进行加密。1.2.3.4 控制网的布设要点使用激光测距仪,精密水准仪和经纬仪等测量仪器在使用前必须检定合格。为保证控制桩稳定可靠,混凝土控制桩制作完成后需稳定十四天。对控制桩进行编号,并将编号写在钢板
7、上。控制网测量原始记录清楚、正确,对方格网的测量资料进行认真校对和现场实测闭合,确认满足精度要求后,方可使用。测角时,按测回法进行多测回角度观测;测距时按往返观测法进行多测回测距,同时进行高差、温度和气压等距离修正。1.2.3.5 控制网的审核和使用控制网测设完成以后,应将数据记录及测量成果形成书面报告交业主和监理进行审核批准。经业主和监理审核、批准后,方能供施工使用。使用时要定期对控制网进行复测和闭合,保证测量精度。a.控制网桩的设计、埋设平面控制点的标桩有永久性和临时性两种。控制桩做法如下:在桩顶面采用200mmX200mmX8mm的不锈钢板予埋件,钢板下设置4根中10的锚固筋。标桩顶面标
8、高以高于地面设计高程0.3m为准。不锈钢半球与埋件用专用材料粘接。如下图所示:回填砂标桩的埋深C及尺寸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冻土深度确定。b.轴线控制网的保护和管理1)控制网的保护轴线控制网是整个施工区域各种建(构)筑物轴线定位的依据。除了在桩位设计上采取稳定和保护措施外,还要在控制桩的四周用2mx2m的钢管设置保护围栏,并在钢管围栏上涂饰醒目的红白相间的油漆,同时悬挂明显警告标志,以避免意外损毁。2)轴线控制网的管理设专人做好控制网桩的日常维护和巡查工作,并做好管理纪录,每周统计一次,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同时做好防护围栏的维护工作。轴线控制网桩的四周严禁堆土、堆物,搭建和覆盖,保持良好的通视条件。
9、轴线控制网桩严禁施工机械碰撞和损坏,以及其它各种人为的损坏。如轴线控制网桩发生损坏,应及时采取补桩措施,补桩的闭合成果须通过监理验收符合要求以后,方可使用。各专业单位和有关部门做好职工保护测量设施教育工作。测量控制网点的保护如下图所示:1.3 场内道路方案1.3.1 风电场道路分为新建道路,及对原有3.5m宽道路的改扩建及维护。本项目路线设计时还综合了沿线地形、水文、地质、建筑材料等条件,尽量利用旧路的路基、集材道路线位,尽量少占林地及耕地。一般在工程量增加不大时,尽量选用较高的技术指标,新建路段路线尽量绕开不良地质地段,提高公路的使用质量。一般情况下,均采用大于一般最小半径的圆曲线,根据实际
10、需要,部分路段采用I类方式进行加宽,加宽的圆曲线两端需设置加宽渐变段,加宽渐变段均采用直线型,渐变段的长度双车道不小于10m。道路沿线按需布置圆管涵及过水路面,并修筑好相应排水口。道路线型设计指标见下表:道路线型技术指标表标准及指标名称单位数值设计速度km/h15检修道路路面宽度m4.5路基宽度m5.5圆曲线最小半径一般值m50极限值m40竖曲线最小半径(一般值)|Wm200凹形m300边坡坡率-1:1.5路面横坡度%2不设超高最小圆曲线半径m100最大纵坡%12会车视距m40路面类型-碎石1.3.2 路基路面标准路面宽度设计根据使用需求,路面宽度设计如下:检修道路路面宽度4.5m,两侧各0.
11、50m土路肩,路基宽度5.5m。错车道设计根据施工期错车需求,主干道路路径沿线按需布置错车道,错车道每500m布置一处,每处错车道路路面宽度8.0m,有效会车长度30m,过度段采用线性过度,两侧长度各15m。错车道布置方案见图下图所示。错车道布置图路面材料及厚度设计根据当地筑路材料、地质条件、水文条件、交通量,检修道路结构层方案如下:10cm填隙碎石面层,30cm山皮石基层(对原有风场道路的改扩建山皮石基层20cm)。路面横断面图见下图所示。35破5於40cm结两层方案检修道路标准横断面图1.3.3 路基填筑与压实a.路基填筑施工要点:填方路基宜选用级配良好的粗粒土作为填料,砾(角砾)类土应优
12、先选作路床材料。自路基顶面向下80厘米范围内要求填筑碎石土、碎砾土及山皮土,骨料含量要求不大于25%;对路基填筑的土方CBR值要求按规定执行。为保证路基的压实度,填方路堤两侧各超宽30厘米,一并压实,最后削坡成设计宽度。填挖方坡率按路基横断面图执行。路堤填筑时必须分层,每层松铺厚度不得超过30厘米。土质路基顶面的回弹模量应市30MPa。b.路基压实施工要点:路基压实及填料强度要求详见下表(表列压实度系按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3430-2021)中重型击实试验法求得的最大密度的压实度)。路基压实度(重型)及路基填料最小强度要求表项目分类路面底面以下深(cm)压实度()CBR(%)填料最大粒径(
13、cm)上路床03095510下路床3080295310上路堤80150294315下路堤150以下292215注:所有桥涵台后填料的路基压实度要求不小于98%。1.3.4 不良地质地段及特殊路基设计本项目场址区域整体地势有起伏,部分路段易发生内涝灾害。有部分机位受内涝水位影响。沿线不良地质地段有内涝积水洼地、河滩湿地等,需采用清淤后换填山皮石,填筑厚度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采用抛石挤淤工艺施工时,小于30cm的毛石含量不得大于20%。换填材料可根据当地材料选取砖石混合料等其他材料替代,所选材料需满足相关规范要求,且需铺筑试验段进行试验,试验段长度不小于200m。1.3.5 横断面图路行车
14、肩道I50I225行 车 道 225路基典型横断面见下图。落肩沟台地面线|50|50150150|501检修道路路基典型断面图1.3.6 道路施工注意事项a.清理场地路基用地范围内的树木、灌木丛等均应在施工前砍伐或移植,砍伐的树木应堆放在路基用地之外,并妥善处理。用地范围内的垃圾、有机物残渣及原地面的草皮、农作物的根系和表土应予以清除,并且堆放在弃土场内。场地清理完成后,应进行填筑前的碾压,使其密实度达到规定的要求。b.路基施工1.3.7 方施工前必须作好排水工作,排除路基范围内的地表积水。2)路基土填筑横断面应做成屋顶式,中间高,两边低,便于排水。在排水设施尚未形成以前,路基边开设临时排水沟
15、并有出路,保证路基在施工过程中不受雨水和外来水的影响。3)路基填挖土方应尽量避免雨季施工,施工过程中如遇雨天,应停止进行。4)路基填筑前应铲除路基范围内的地表耕植土、垃圾土、草皮及杂物等。5)填土以透水性较好的土质,如砂性土为宜,不准用腐植土、淤泥及工程性质不良的粉土。回填土含水量以接近最佳含水量为宜。6)填土的土质必须均匀,不得夹有泥块和其它不良土质。如使用不同种类的土壤填筑时,应以同一种类的土壤建筑在一起,不同种类的土壤不能夹杂填筑,以免造成不均匀沉陷或产生水囊现象。填土中如有团块,应先粉碎后再摊铺碾压。7)路堤填土应分层压实,每层的松铺厚度不得超过压实机具的容许范围。一般每层松铺厚为20
16、cm30cm,压实到不见轮迹,并测定密实度。路基填筑一般应自路中填至路基边缘,上面保持一定横坡以利排水。8)路基碾压时,应控制在最佳含水量进行,最佳含水量根据填土的土质试验确定。9)根据沿线的汇水面积和气候特点、路基填高、取土等,如确有必要处可以设置合适的边沟、排水沟及小桥涵等。10)取土坑的边坡视土壤性质而定,一般不小于1:1。在易受淹没的河滩和桥头引道两侧不准设取土坑。弃土堆如调协在山坡在上侧时,应连续堆集,且必须保证弃土堆和路堑边坡稳定。11)项目实施过程中应注重对沿线自然环境、名胜古迹等的保护。12)路基施工要求中的未尽事宜请参照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2015)及公路路基施工
17、技术规范(JTG/T3610-2019)等相关规范进行。c.路面施工山皮石面层石料抗压强度不低于30Mpa。山皮石基层所选石头粒径应均匀、方正,粒径在不宜大于53mm,山皮石中含石量不应小于70%。铺筑山皮石时,石块大面宜朝下,尖端朝上,较大石块铺在路边,较小的铺在路中。d.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期间,应对临时排水系统进行综合考虑,以防止各种来水对施工的侵害。2)施工时应严格按图施工,发现问题及时与设计单位联系。施工按有关的道路施工及验收规范、规程执行。3)每道工序完成后,必须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上述说明未尽事宜,请按国家有关部门颁有关规范、标准实施。1.4 山皮石路面的具体施工方
18、案1.4.1 施工程序施工准备-测量放样一自卸汽车运输一推土机摊铺、粗平一压路机碾压找平一精平-振动压路机碾压一验收1.4.1.1 施工准备施工前对山皮石进行检验,材料最大粒径不大于12cm,粒径212cm的山皮石质量大于50%,含泥量小于815%,不均匀系数Cu25,曲率系数Cc=13。为保证山皮石粒径不超过12cm,在山皮石购买地对超粒径的山皮石进行破碎。检查原地面是否经过复压、复检,地基处理是否符合要求;有关控制桩标记是否完好,人工辅助工具、机具是否到位,施工人员是否组织到位。1.4.1.2 测量放样根据布设的测量控制网,在已验收后的垫层上布设双向控制桩,形成20mx20m的控制网,遇到
19、弯道处再进行加密,用红油漆标记出压实后的标高和虚铺标高。松铺系数松铺系数一般取1.30,具体数值根据试施工确定,山皮石厚度不得小于20cm。摊铺宽度为道槽、道肩宽度加0.8m。1.4.1.3 山皮石运输山皮石垫层采用5吨自卸汽车运输,根据施工计划进度安排及本标段的工程量,拟配备30台自卸汽车,运输时必须要注意对已原垫层做好保护,绝对不允许用重型汽车运料,机械不得在同一条路线上行驶,严禁超速行驶、急刹车。根据摊铺用量计算卸车间距,卸料按梅花形布料,由专人负责指挥。1.4.1.4 摊铺山皮石由汽车从码头运至施工现场后,采用挖土机平整以及人工配合摊铺,碾压平整后用瓜米石嵌缝填平,必须注意在垫层与基层
20、之间严禁出现瓜米石夹层。摊铺时,设35人的配合摊铺小组,配备一辆装有合格的混合料的小车,跟在平地机后面,及时处理集料不均现象。对于粒径大于12cm的,用人工或机械进行破碎。1.4.1.5 碾压碾压按先轻后重、先路边后路中、先慢后快和轮迹重叠的原则。碾压时,配合人员跟班作业,碾压轮横向错半轮。压路机行走速度为1.51.7km/h,密实度增大后,可适当增大碾压速度。往返一次为一遍,采用YZ-18压路机静压2遍,找出不平整处,用人工补平,然后用振动压路机碾压56遍,最后采用YZ-18压路机静压2遍,直到密实。达到规定遍数后,由施工人员查看,若18吨压路机轮迹比较明显,继续碾压直到没有轮迹为止,压实度
21、合格后,静压一遍成活。碾压过程中要求满幅碾压,不得漏压,各部位碾压次数相同。在各类管线边角处,认真指挥操作压路机,不得破坏成品。边角处机械碾压不到的部位,由人工夯实。严禁压路机在已成型的或正在碾压的路段上调头、急刹车,防止破坏成品。在各施工段端头45m范围内,压路机沿道面横坡由低向高适当横向碾压,以防止纵向伸张。1.4.1.6 验收关键点a.山皮石材料要求所用山皮石应符合设计要求,最大粒径不大于300mm,并不宜超过层厚的2/3,含土量不大于30%。b.山皮石摊铺每层压实厚度不超过30cm,虚铺厚度为36cm。摊铺前用挖掘机挖路基两侧土方包边培土。山皮石用运行车运到现场,根据安排由现场施工员指
22、挥卸下,用挖掘机推开摊铺。对于大块石料用挖掘机或装载机填到路基下部或两侧,上c.挖掘初平、排压山皮石摊铺后,用挖掘机初平,现场测量人员按照桩位每横断面放点3处根据放线标高和虚铺厚度,用白灰标出明显标志,挖掘机按准确高度和横纵坡。d.嵌缝、推平挖掘机排压后,用装载机配合人工用山皮石细料填充石块缝隙,保证填石空隙嵌压稳定,然后用挖掘机摊平。山皮石垫层碾压成型后,立即组织验收,以书面形式报监理工程师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1.5 泥浆护壁钻孔灌注桩施工方案1.5.1 工艺流程成孔灌筑桩施工工艺程序是:场地平整一桩位放线(定桩中心位置)、开挖浆池、浆沟一护筒埋设一钻机就位、孔位校正一造孔
23、、泥浆循环、清除废浆、泥渣一清孔换浆*终孔验收一下钢筋笼和钢导管一水下浇筑混凝土一成桩养护。1.5.2 施工主要工艺1.5.2.1 埋设护筒护筒是由4-8mm的钢板制成,内径比桩径大100mm,上部留有1-2个溢浆口,高度约为1.5-2m。其作用是固定桩孔位置,保护孔口,增加桩孔内水压,以防塌孔及成孔时引导钻头方向。护筒起定位作用,所以埋设位置必须稳定,护筒中心线与桩位中心线偏差不得大于50mm。护筒埋设应牢固密实,护筒与坑壁之间用黏土填实,以防漏水。护筒顶面高于地面0.4-0.6m,并应保持孔内泥浆面高于地下水位1m以上,防止塌孔。1.5.2.2 成孔、清孔成孔过程中要时刻注意孔内壁土壤情况
24、,当遇到土质较为疏松时,应控制钻头的下落高度,打孔过程中还应时刻注意钻头的进尺,进尺较大时,每3米取一次渣样,进尺较小时,每1m取一次渣样,以此来判断土层变化。钻孔作业必须连续进行,不得间断,因故必须停钻时,孔口应加护盖,并严禁钻锥留在孔内,以防埋钻。钻孔时应注意排除钻渣,并保持泥浆密度和粘度。钻进过程中,用探孔器每进尺2-3m,应检查钻孔直径和垂直度。遇有扩孔、缩孔时,应采取防止坍孔和防止钻锥摆动过大的措施;遇有孔身偏斜、弯曲时,应分析原因,及时进行处理,一般可在偏斜位置回填片石和粘土重新补钻,使钻孔正直。钻孔达到深度并经甲方技术人员验收签字后,进行第一次清孔。清孔的目的是抽、换孔内泥浆,清
25、除钻渣沉淀层,尽量减少孔底沉淀厚度,防止桩底存留过厚沉淀层而降低桩的承载力。其次,清孔还为浇注水下混凝土创造良好条件,使孔位准确,浇注顺利,清孔方法采用抽渣筒清孔法。1.5.2.3 钢筋笼制作钢筋笼制作过程中需要焊接时主筋采用搭接焊,单面焊焊缝长度为10d。箍筋尽量采用焊接,若采用绑扎,应采用双绑丝进行绑扎,且绑扎点不应多余总连接点数的10%。钢筋笼焊接时应保证焊缝饱满,并及时清除焊渣。钢筋笼主筋搭接时须严格控制同一截面内钢筋接头数量及接头间相互间距,接头应错开35d,并保证同一截面内钢筋接头数量不能超过钢筋总数的一半。钢筋笼主筋间距允许误差土10mm,箍筋间距允许误差土20mm,骨架外径允许
26、误差10mm。1.5.2.4 钢筋笼吊装a.清孔完毕之后即挪开机械,进行钢筋笼安放工作。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可采用吊车进行钢筋笼的安放。钢筋允许偏差检查项目允许偏差检查频度检查(mm)范围点数方法受力钢筋顺长度方向全长的净尺寸10按每工作日同一类型钢筋、同一加工设备抽查3件3用钢尺量弯起钢筋的弯折20箍筋内净尺寸5b.钢筋骨架吊放完毕之后,应保证其中心点与桩基中心点一致,两者误差不得超过2cmo1.5.2.5 混凝土浇筑a.钢筋笼安装完成后进行导管吊装。导管吊装接头处应连接严密、牢固。导管使用前应对导管内部、外表面进行清除。b.水下混凝土粗骨料采用级配良好的碎石,细骨料采用级配良好的中粗砂;碎坍落
27、度控制在160180mm之间,水泥最小用量350Kg/rr)3,水灰比宜为0.50.6。为保证水下碎灌注质量,水下碎施工应注意以下事项:储料斗要有足够的容量,能储存保证导管初始埋置深度不少于1米的碎数量,打开活门后首批碎应连续灌注封住导管下口,填充导管底部并保证导管内有一定高度的碎以平衡,首批佐的方量需通过计算确定。c.浇注开始后,应连续有节奏地进行,尽可能缩短拆除导管的间隔时间,当导管内混凝土不满时,应徐徐进行浇注,防止在导管内形成高压空气囊。在浇注过程中,还应经常用测绳探测井孔内混凝土面的高程,保持导管出口埋入混凝土24m,并及时提升和拆除导管,同时灌注过程中应不断上下拨动导管,以防卡管。
28、导管在孔内应垂直提升,避免挂住钢筋笼。d.为防止钢筋骨架上浮,混凝土面接近钢筋骨架钢筋加密部分时,宜使导管保持稍大的埋深,并放慢灌注速度,以减少混凝土的冲击力。当灌注的混凝土顶面距钢筋骨架底部1m左右时,应降低混凝土的灌注速度。当混凝土拌和物上升到骨架底口4m以上时,提升导管,使其底口高于骨架底部2m以上,即可恢复正常灌注速度。e.在浇注即将结束时,导管内混凝土柱高度减小,压力降低,而导管外的泥浆及所含渣土稠度增加,比重增大。如果混凝土顶升困难,可在孔内加水稀释泥浆,使浇注工作顺利进行,泥浆引流至适当地点处理,以防止污染。灌注碎至桩顶标高后,即可拨出导管和钢护筒。f.水下砂灌注全过程应有专业人
29、员记录,及时指导施工。为了保证泥浆不外泄,污染现场场地,在场地外设置泥浆净化池,大部分泥浆经过净化循环重新利用,少量考虑外运废弃。废弃的泥浆运输到指定的地点排放。混凝土浇入孔底后,立即测量孔内混凝土面高度,计算出导管埋置深度,如符合要求,即可正常浇注。1.5.2.6 桩底压力灌浆压力灌浆在灌注桩成桩后桩身混凝土强度达50%,通过预埋在桩身的注浆管道,对钻孔灌注桩桩底进行压力灌浆。桩底压力灌浆时在桩底预先装入4)10mm左右的石料。在桩身钢筋笼的内侧预埋2根钢管和底部相连(见图2),其中一根为注浆管,另一根为溢浆管,在注浆管上端安装高压止浆阀,结构见图3。灌浆时待管路中的空气及污水排完后,在溢浆
30、管上端安装堵头8。图1:压力灌浆灌浆管图2:压力灌浆的位置图3:止浆阀(单位:cm)1.5.2.7 质量保证的监控措施a.质量监控分总过程监控和各分部过程的监控,重点抓好事前控制,坚持不懈抓过程控制。b.配合和服从甲方技术人员和质量监督部门的质量监控。1.5.3 质量监控的主要内容1.5.3.1 关键工序的质量监控措施对各种施工方法、关键工序设置质量监控点,制定监控手段,确定监控人员对工序质量进行监控,上道工序存在问题不能遗留给下道工序,实行质量否决制,不合格个分项工程流入下道工序要追究班组长责任。后续工序必须做好准备工作,工序之间交接必须明确手续,上道工序结束必须由甲方验收后,方进行下道工序
31、。1.5.3.2 静载试验a.招标文件总说明:1)承包方自行勘查、考虑弃方位置,弃桩头需满足水保、环保要求,费用含在报价中;2)灌注桩检测由发包方另行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进行检测,承包方应无条件配合,并承担配合检测的相关费用。b.废泥浆及泥浆坑的处理:处理原则:泥浆坑处理既要保证基础的施工条件,又要考虑下一步施工,防止产生不均匀沉降。处理标准:1)泥浆坑中的淤泥应全部挖出。2)应进行排水,最大限度排除坑中水后方可回填。c.废泥浆及泥浆坑的回填:在具备条件下尽早回填,以保证有一定自然沉降时间。回填土按照设计及业主方指定土回填,做好分层夯实和碾压工作,直至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尽早恢复植被。1.6
32、丰水期的基坑降水、支护、土方开挖(回填)施工及桩头处理1.6.1 基坑降水、排水根据提供的地质资料本项目厂区地基土条件较差,重要建(构)筑物设计采用深基础,而且地下水位较深,含水层为细砂、中砂、粗砂、砾砂等,富水性、透水性良好,因此,基础开挖施工中需将地下水位降至基坑底面以下,防止开挖过程中产生流砂、管涌、液化等不良地质现象。根据基础结构类型、基础尺寸以及基础埋置深度要求,保证基坑开挖和施工安全,地下水位须降至基础底板0.5m以下深度。由于地下水位埋藏较浅,土方开挖及基础施工时必须首先采取降排水措施,才能保证施工得以正常进行。在施工前应根据本地区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以及施工期间的气候特点,
33、雨季降雨的基坑积水对基坑开挖和混凝土的浇筑影响较大,采用明沟、集水井排水方法及轻型井点降水排水。1.6.2 管井降水措施a.施工工艺流程:下护口管、钻进.终孔、冲孔换浆.下井管、冲孔换浆.填砂、石砾止水、封孔|活塞洗井、空压机洗并下泵试抽排水管路安装电缆电路布设安装E抽水试险E正式抽水、降水E作好记录b.管井设计1)基坑降水点主要布置在基坑周边进行截水,离基坑坡顶约3m处,井管直径为300mm,井管采用PE波纹管,井点间距根据基坑涌水量及降水井涌水量计算而定,井深根据基坑深度、地下水高度及土参透能力而定。根据拟建项目所在区域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地貌条件,选用钻孔直径中=400mm,底部预
34、留0.50m1m沉砂管;井管采用内径400mm钢筋骨架过滤器,接口处用电焊连接;过滤器外包一层2040目尼龙沙网,含水层为中粗砂段外包40目沙网,砾砂含水层段外包20目沙网。过滤器下入井内后外环间用滤料充填,滤料直径为2mm5mm。井点管与集水总管(DN100钢管)用连接管(DN40胶管连接),胶管内衬螺旋弹簧,集水总管汇集到排水总管(DN300钢管)。最终排水通过离心水泵排入厂区排水系统。具体数据根据实际提供的水文地质及土层渗透系数确定,成井质量应符合管井施工有关规定。2)基坑总出水量估算降水总出水量计算应根据地下水类型、补给条件、降水的完整性,以及布井方式等因素,合理选择计算公式。按均质含
35、水层承压一一潜水非完整井井点系统涌水量计算公式计算基坑总涌水量:Q=1.366K(2H-M)M-h2)/Zg(1+R/r0)式中:Q一基坑总涌水量(m3/d)K-土壤渗透系数(m/d)H潜水含水层厚度(m)M一承压含水层厚度(m)h一坑底含水层厚度(m)R一降水影响半径(m)R=1OSVKS一基坑水位降深r0基坑的等效半径(m),按rO=wA计算。A一基坑面积。单并允许出水量计算:q=60ndZ3VK式中:q,-单井允许出水量(m3/d)d一井管直径Z-过滤网高度1.2mK8m3/d确定降水井数量n=Q/q考虑留有安全系数(r1.1),同时考虑基坑四角每个角部加密2根井管,则实际布井数量为1.
36、1n+8。实际计算根据厂区水文地质的所提供的相关数据实施。地下水类型为承压水,面状基坑承压水完整井总水量可按下式计算。式中Q-基坑出水量,m3/d;k-含水层渗透系数,m/d;H承压水含水层厚度,rn;s基坑设计水位降深值,m;n降水井个数;R-影响半径,m;rO降水干扰井群至基坑中心点的等效距离,m,r0=o翻车机室及地下转运站地段含水层的水文地质参数分别为渗透系数k=40m/d,含水层厚度H=22m,设计降深s=18m,影响半径R=350m,等效距离r0=1.5+=33.5m,经估算,翻车机室及转运站区域基坑总出水量为25094(7?。3)管井设计与施工钻进清孔:钻进前测量好钻具总长,精确
37、计算机上余尺,控制钻进深度,钻进中保持泥浆比重在1.151.25,钻进中对地层要分层描述,确定降水含水层的确切层位和岩性。终孔深度达到后,即可清孔,调浆宜慢,清孔后泥浆比重1.10左右。下井管:按设计井深事先将井管排列、组合,下管时所有深井的底部按标高严格控制,并且保持井口标高一致。井管应平稳入孔、水泥管对口要严密完整无隙,保证井管垂直,以免脱落,为了保证井管不靠在井壁上和井管外有一定的填砾厚度,在滤水管上下各加两组扶正器,保证环状填砾间隙厚度大于150mm,过滤器应刷洗干净,缝隙清楚,桥式过滤器缝隙均匀。下管要准确到位。自然落下,稍转动落到位,不可强力压下,以免损坏过滤结构,下好井管后,把井
38、管居中固定。填砾冲孔:下入钻杆至离沉淀管底50cm,开始进行换浆,逐步调稀泥浆到比重1.08左右时边填边测,一边填一边开小泵量泥浆循环。填砾达到要求深度后停止。止水封孔:为了防止上部泥浆及降水直接渗入砾料内影响成井质量,等填砾结束20分钟后,上部填粘土。洗井:洗井要求采用活塞和空压机联合洗井方法,缺一不可。要求洗井台班至少2个台班,确保洗井质量,直至井内出清水,基本不含沙,出水量大,井底沉沙不大于20cm。接泵试抽:洗井结束后,待水位恢复后接泵试抽,由于井管的渗水性能比较好,同时经过洗井后井管内的淤泥排除,此时抽水效果比较好。在打井施工过程中,要将排水管道及电源线路一定要先连接好,确保抽水及降
39、水顺利进行。管井设备预降水时间一般不少于7d,并出水清澈,方可挖土。过滤器参数表过滤器规格过滤器外经D(cm)孔径d(mm)每周行数n3”604010行间距离a(mm)三角形边长a(mm)垫筋尺寸(直径mm)垫筋根数27.927.566缠铅丝规格包网规格(目)孔隙率s(%)砾料规格(mm)14252328I卜401 .井管2.砾料3.过滤器并结构及过滤器示意图tJ4)基坑降水、排水基坑降排水技术要求整个基坑开挖范围内土层大部分为砂土,属于透水层,地下水位高。因此本工程基坑内外均设置降水井进行降水。 基坑开挖前,应采取有效降水,降水深度均大于开挖深度1m以上,使得边坡开挖范围内的砂土表层无渗水、
40、流水。 基坑开挖中,应及时在基坑内挖简易排水沟和集水坑,将土体中残余自由水集中排放,并通过设置在坑内的降水井抽排。 基坑开挖到底,结构施工中,基坑中的降水井持续抽水,满足永久结构施工工作面的干燥。基坑降水施工基坑降水前及基坑开挖前在基坑边坡顶部距边坡四周1m处,设置一道挡水围堰,面宽不小于400mm,高度高出自然地坪300400mm,用于阻止地面雨水流入基坑;基坑开挖完成后,在基坑内四周设置排水沟,排水沟300800mm深;在四角或每4050m设一个直径或边长约1000mm,深8001000mm的集水井。基坑内水直接排至排水沟内,再排至集水井,集水井内安放潜水泵将水抽至坡顶沉淀池,再排至厂内排
41、水系统。降水井及排水沟施工完成后,检验降水井及排水沟可靠性,可先进行试抽和试排,如遇问题,尽快解决。基坑开挖后,将持续进行基坑降水与排水施工,每23眼井埋设一排水PVC总管直通集水井,总管埋设深度为0.5m左右,每井旁0.2m左右伸出地面一支管,水泵出水直接排入排水PVC支管中,由支管流入总管汇总后排入集水井。基坑开挖施工过程中,降水井均使用2.2KW水泵进行降水,开挖完成后,基坑内采用2.2KW水泵控制水位(水位将至开挖基坑以下可暂停,有水再继续抽水),外侧仍采用2.2KW水泵进行降水。降水监测 沉降观测施工过程中对临建基础进行沉降观测,每周一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地下水位观测施工期间进行
42、水位变化观测,以便检查水位下降程度及抽水设备的工作情况,出现问题及时处理。水位观测采用SKS-01型半自动水位仪,流量观测采用流量计,水质监测委托检测中心每10d一次取样测试含砂量,保证含砂量不大于0.5%。降水开始前对所有井统测一次自然水位;抽水开始后,在水位未达到设计降水深度以前,每天观测三次水位、水量;当水位已达到设计降水深度,且趋于稳定时,可每天观测一次;抽水安排专人进行,认真填写水位、水量观测记录。降水期间对抽水设备和运行情况进行维护检查,每天检查不少于3次,观测记录水泵的工作压力、电动机、水泵温度,电流、电压、出水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使抽水设备始终处在正常运行状态。封井降水结
43、束后,根据“以砂还砂、以土还土”的原则,在井管内填入相应的砂和粘土并焊封井口封井。1.6.3明沟排水措施对于基础开挖深度不大,且地下设施相对较少的建筑,在满足基础要求的前提下,将以采用明沟排水方式为主,排水沟沿基坑四周布置,集水井沿周围按每2030m布置一个。a.当基坑开挖至设计要求标高时,应在在基坑坡底四周设500mmX500mm排水明沟排水,以确保基坑不被浸泡。b.根据地下水量大小,在基坑适宜位置(优选转角处)设1500mmX1500mmX1800mm集水井(集水井的数量需根据每座开挖基坑的实际确定),井底铺300mm厚碎(砾)石层,集水井挖好后在井的四周做渗透墙(采用编织袋盛装碎石直径1
44、030mm),防止淤泥及流沙流至集水井内堵塞降水设施,保证降水效果。同时要做降水沉笼,将降水沉笼放在集水井内,防止渗透墙坍塌。c.井内设3寸泥浆排水泵,用专人管理,把集水井内的水抽到地面上的排水沟内。基坑中部的排水可用盲沟法把水引到基坑周边的排水沟或集水井内进行排除。d.对于个别较深的基础,在基坑四角同步挖比基坑深度深的积渗水井,开挖过程中保持井底低出基坑12m,保证施工阶段基坑内无积水。e.为防止在基础施工期间雨水浸泡基坑,在基坑的上口做300mm高的挡水塔,防止雨水和地表水流入基坑,减少坑内降水工作量。1.7土方开挖及基坑支护1.7.1 土方开挖a.施工流程图:配合桩基检测、验槽垫层施工、
45、基础放线零米以下基础施工拆模、验收基础防腐或防水检查验收,做好隐蔽工程记录排水、清理杂物及於泥分层回填、碾压取样试验取样合格、检查验收进行上一层回填回填到设计标高检查验收下道工序施工测量定位放线基坑降水、开挖、排水破桩头(适用于桩基础)b. 土方开挖降水一段时间,地下水位明显下降后,进行基坑开挖施工。施工时采用反铲配自卸汽车进行开挖。1)测量定位后,依据设计图纸计算出土方开挖的基底标高。经过检查验收,即可进行正式施工。根据现场地质情况,土方开挖时,应采用1:0.51:0.75放坡,挖土工作面为1000mm,分二次开挖到设计标高。开挖机械采用反铲挖掘机施工,自卸汽车配合,为防止机械拢动原土层,挖
46、到基础垫层设计标高以上300mm时停止机械开挖,采用人工挖土清基。2)基坑开挖前,用白灰撒出基坑的上口线,用装载机对行车道路进行平整。为防止雨水或地面水流入基坑浸泡地基,影响施工进度及工程质量,可在基坑四周上口用砂袋做防洪围堰。3)为便于运土车行驶,在端部设置运土坡道,坡道净宽8m,坡度为1:8。坡道采用碎石拌沙砾铺设。4)弃土和预留回填料处置开挖料运往主业指定的区域堆放,对不宜作填料的弃土和能用作回填的土料分开堆放,用于回填土料堆放平整并作好排水。运输车辆在硬化的环形主干道上运行时,派专人对沿线道路进行检查和打扫,防止渣土污染道路。行驶前对带泥较多的车辆进行冲洗。在弃土场配置推土机对弃土进行平整,并做好排水设施,防止由于排水不当引起水土流失。土方堆放应满足本工程的水土保持和招标人的要求。要求土方堆放整齐,有防止水土流失、扬尘的措施,如采用密目网等措施覆盖。c. 土方开挖质量保证措施1)开工前要做好各级技术准备和技术底工作。施工技术人员(工长)、测量人员要熟悉图纸,掌握现场测量桩及水准点的位置尺寸,同土建代表办理验桩、验线手续。施工要配备专职测量人员进行质量控制。2)要及时复撒灰线,将基坑开挖下口线测放到基坑底,控制开挖土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