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地黄栽培地黄栽培.2一、概述二、植物形态三、生物学特性四、栽培技术五、采收加工主要内容.3一、概述 地黄为玄参科植物干燥的块茎入药,生药称地黄。呈块状,因栽培品种的不同块根形状有差别,但均肥大,直径26cm。表面黄色、浅红黄色或黄褐色,具皱纹,有芽痕。味微甜而略苦。以粗壮、色红黄者为佳。 地黄为我省名贵中药材,主产温县、博爱、武陟、孟县,是世界著名的四大怀药之一。.4异名:异名:地髓、生地地髓、生地黄、干生地黄、干生地熟地熟地拉丁名拉丁名:地黄地黄 Radix Radix RehmanniaeRehmanniae熟地黄熟地黄:Radix Radix Rehmanniae Preparata
2、Rehmanniae Preparata英文名:英文名:Rehmannin Rehmannin rootroot地地 黄黄.5本品为常用中药。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早在公元前718年周朝时期,地黄就已列为皇帝的贡品和馈赠亲友的珍品。有“久服轻身不老,生者优良”之说。明代本草蒙筌载:地黄“江浙种者,受南方阳气,质虽光润而力微,怀庆生者系北方纯阴,皮有疙瘩而力大。”李时珍曰:“今人推以怀庆地黄为上”。 我国栽培地黄历史至少有900余年,现在多用栽培品,根较粗大,仍以河南怀地黄为道地药材。.6 生地黄 亦名“生地”。多呈不规则的团块或长圆形,中间膨大,两端稍细。表面皱缩,横曲纹不规则。断面灰黑
3、色、棕黑色或乌黑色,微有光泽,具黏性。味微甜。以块大、体重、断面乌黑者为佳。 生地黄性寒,为清热凉血之品,具有养阴清热,凉血生津的功能 生地炭凉血止血,用于吐血,衄血,尿血,崩漏。药材性状及功效.7 熟地黄 性状与生地黄类似,但表面乌黑色,有光泽,黏性大,质柔软。以块根肥大,味甜者为佳。 蒸熟地药性由寒转温,功能由清转补,具有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的功能 熟地炭以补血止血为主,用于虚损性出血。药材性状及功效.8 怀生地:又名怀地黄、怀庆地黄为产于河南温县、博爱、孟县、沁阳、武陟(旧时怀庆府)一带者,品质最优,产量最大。 干地黄:又名生地、生地黄、干生地等为鲜地黄洗净,切片晒干或烘干而成。 大生地:
4、指根茎肥大体重者。品质较优。 小生地:又名细生地、根生地、次生地指药材个体细小如根者。品质稍次。 以上商品以块根肥大、味甜者为佳。商品名商品名.9性状 鲜地黄纺锤形或圆柱形条状,中间常缢缩作连珠状;表面淡橙色,具皱纹、皮孔及芽痕;肉质,易断,断面黄白色,皮部有橙红色小点;味微甜、微苦。生地黄不规则团块状;表面灰棕色或棕黑色,极皱缩;质韧,断面棕黑色,有光泽,具粘性;味微甜。.10化学成分含梓醇(catalpol)多种氨基酸和糖甘露醇 -谷甾醇及菜油甾醇(campesterol)等。.11化学成分 地黄根茎:主要含B-谷甾醇与甘露醇,及少量豆甾醇、微量的菜油甾醇(Campesterol),还含地
5、黄素(Rehmannin)、生物碱、脂肪酸、梓醇(Catalpol)、葡萄糖与0.0053%的维生素A类物质;根又含水苏糖、4.2%精氨酸与3.O% r-丁氨酸。.12化学成分 怀庆地黄的根茎也含甘露醇、水苏糖、0.11%的梓醇、蔗糖、4.2%精氨酸、3.O% r一丁氨酸。干地黄中分得糸列脂肪酸、-谷甾醇、棕榈酸、丁二酸、胡萝卜甙及S8环状化合物。地上部分含monomelittoside,leonuride及桃叶珊瑚甙、梓醇甙、二氢梓醇甙。 .13【药典标准】 2005年版药典规定: 地黄水分不得过15.0,总灰分不得过6.0, 酸不溶性灰分不得过2.0。 水溶性浸出物不得少于65.0。 照高
6、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生地黄按干燥品计 算,含梓醇不得少于0.20。.14【性味功效】【性味功效】 鲜地黄鲜地黄 性寒,味甘、苦。归心、肝、肾经。属于清 热凉血药。 清热生津,凉血止血。用于热风伤阴,舌绛烦渴,发 斑发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等。 生地黄生地黄 性寒,味甘。归心、肝、肾经。属于清热凉 血药。 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用于热病舌绛烦渴,阴虚内 热,骨蒸劳热,内热消渴,吐血衄血,发斑发疹等。 用量:用量:鲜地黄1230g,生地黄915g。 .15【性味功效】【性味功效】 熟地黄 性微温,味甘。归肝、肾经。属于补血药。 滋阴补血,益精填髓。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 骨蒸潮热,益汗遗精,眩晕耳鸣
7、,须发早白等。注 意:宜与健脾胃药如陈皮、砂仁等同用以防熟地黄 滋腻伤胃。熟地炭则专用于止血。 用量:熟地黄915g。 .16功能主治 鲜地黄清热生津,凉后,止血; 用于热风伤阴、舌绛烦渴、发斑发疹、吐血、衄血、咽喉肿痛; 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用于热病烦渴、发斑发疹、阴虚内热、吐血、衄血、糖尿病、传染性肝炎。.17地黄药材市场情况地黄药材市场情况 上世纪6070年代,中国药材公司为缓解生地市场供需矛盾,将地黄列为国家二类统管商品,在河南、山西、河北等10多个省市大力推广种植;70年代至80年代中期产量迅速增长。 .18生地年购销情况生地年购销情况 1979年全国收购量达3.3万吨,销
8、售1.376万吨,库存量约可销售3年,形成了历史的第一次积压。 1982年全国收购量达0.4468万吨,销售1.1824万吨。 1983年全国收购量达0.8039万吨,销售1.2297万吨,生产跌入低谷。 .19生地年购销情况生地年购销情况 1984年全国收购量达1.261万吨,销售1.1638万吨,市场供应缓和。 1985年全国种植面积达5500公倾,产量在3万吨以上,再次出现产大于销。 1988年对外贸易全面放开, 允许自由种植,全国收购0.657万吨,国营公司销售1.1867万吨,出口0.0767万吨,库存1.2276万吨。亩产可达万元以上,农民把地黄比作“黄金”。 .20生地年购销情况
9、生地年购销情况 1989年种植面积几乎翻倍,全国仅收购了0.373万吨,销售0.6084万吨,库存0.9444万吨,农民叫苦不迭。 2003年至2004年秋,地黄主产地遭灾减产,2004年至2005年春生地出现“天价”,攀升至2530元。 2005年新老产区扩大生产,全国种植面积约80008667公倾,总产量超过4万吨,产新前的8月下旬,价格大幅下跌,统货价降至67元。 2006年种植又形成低潮,商品销售平平。.21生地潮起潮落规律生地潮起潮落规律 1994年至2004年10年期间共出现了三次潮起潮落。每当种植面积大于53006000公倾,生产走向高潮,市场价就走向低潮;当种植面积小于2667
10、3300公倾时,生地市场价格必然上扬。 按中国药材公司计算预测年销量为1.01.2万吨。.22 生地历年购销情况(万吨)生地历年购销情况(万吨).23生地历年销售价格变动情况生地历年销售价格变动情况 1986年统货34元 1987年45元, 1988年67元,出口810元; 1989年34元,持续45年; 1998、1999年1012元; 2004年10元以上,2005年2-4月创造了20-21元 的历史高价; 2005年产新后至2007年初统货在4.57元。.24生地历年销售价格变动情况生地历年销售价格变动情况.25地黄出口情况地黄出口情况地黄出口情况地黄出口情况(1995-2004(199
11、5-2004年地黄药材出口统计年地黄药材出口统计) ) 年份年份 总量总量(t)(t)总量增减总量增减(%)(%)总额总额( (万美万美元元) ) 总额增减总额增减(%)(%)平均单价平均单价( (美美元元/kg)/kg)增减增减(%)(%)19951995 11881188241.5241.52.032.0319961996 2288228892.5792.57205.2205.2-15.01-15.010.900.90-55.87-55.8719971997 2585258512.9812.98243.3243.318.5618.560.940.944.944.9419981998 318
12、0318023.0523.05206.6206.6-15.07-15.070.650.65-30.98-30.9819991999 5991599188.6288.62320.2320.255.0655.060.530.53-17.79-17.7920002000 6677667711.3111.31419.6419.630.9530.950.620.6217.6517.65.26地黄出口情况地黄出口情况(1995-2004(1995-2004年地黄药材出口统计年地黄药材出口统计)年份年份总量总量(t)(t)总量增减总量增减(%)(%)总额总额( (万万美元美元) ) 总额增减总额增减(%)(
13、%)平均单价平均单价( (美元美元/kg)/kg)增减增减(%)(%)2001200134983498-47.61-47.61186.2186.2-55.63-55.630.530.53-15.31-15.3120022002381638169.079.07237.7237.727.6627.660.620.6217.0417.04200320035194519436.1336.13320.1320.134.6834.680.610.61-1.07-1.072004200435663566-31.34-31.34326.5326.52.002.000.910.9148.5848.58合计合计3
14、7983379832706.92706.9.2720042004年生地出口国家或地区比例(年生地出口国家或地区比例(% %) .28二、植物学特征 地黄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根纤细,根茎肥厚肉质,呈块状。叶多基生,莲座状。叶片倒卵状披针形至长椭圆形,边缘具齿,茎生叶无或甚小。总状花序顶生;花萼钟状,先端5裂;花冠紫红色,略呈二唇型;二强雄蕊。蒴果,花萼宿存;种子多数。花期4 5月,果期5 6月。.29植物形态.30植物形态植物形态.31 全株有白色长柔毛和腺毛。.32 叶基生成丛; 倒卵状披针形; 基部渐狭成柄; 边缘有不整齐钝齿; 叶面皱缩; 下面略带紫色。.33 花茎由叶丛抽出, 花序总状;
15、 萼5浅裂; 花冠钟形; 略2唇状; 紫红色; 内面常有黄色带紫的条纹。.34 蒴果球形或卵圆形; 具宿萼和花柱; 花期46月; 果期78月。.35(一)生长发育 1.地黄种子小,千粒重约0.15g。地黄是光萌发种子,田间25 28条件下,播后7 15d即可出苗,8 以下种子不萌发。 2.地黄根茎播于田间,25 28 10d出苗, 8 以下根茎不萌发。地黄根茎繁殖能力强,生产上一般常常用根茎繁殖,但根茎上部粗度为1.5 3cm的部位芽眼较多,营养丰富,幼苗生长茁壮,产量较高,是良好的繁殖材料。 3.夏季高温,地黄老叶枯死较快,新叶生长缓慢。 4.地黄花果期较长,7 8月为根茎迅速生长期,10
16、11月底上枯萎,全生育期140 180d。三、生物学特征.36.37 (二)开花习性 地黄在早春出苗后即出现花蕾。每朵花冠从出现到开放需6 7d,每朵花期3 4d。开花一个月后果实成熟,每株收3 7个果实。每个果实中含种子22 450粒。.38 耐寒,耐旱,喜光,喜肥,怕积水,忌连作。 喜温和气候,需要充足阳光,块根在气温2528时增长迅速。 对土壤要求不严,肥沃的黏土也可栽种。 地黄喜温和稍微有点湿润的气候,载培时易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粘土地根茎瘦细、质量差,不宜重茬,连作要在三年以上,前茬作物忌萝卜,油料等。 (三)生态习性.39 1.温度:年平均温度15 ,极端最高温
17、度38 ,极端最低温度-7 ,无霜期150d左右的地区均可栽培。 2.光照:喜光植物。 3.水分:空气湿度过大,土壤积水都不利于地黄的生长发育。幼苗期叶片蒸腾作用强,土壤不能过分干燥,生长后期土壤含水量要低,不要积水以防根茎腐烂。 4.土壤:地黄喜肥,喜生于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田块,砂质壤土、冲击土、油砂土最适宜,产量高,质量好。.40四、栽培技术 1、品种选择 2、选地、整地 3、繁殖方法 4、田间管理 5、病虫害防治.41 1、品种选择 温85-5生产中可选用温县农科所选育的温85-5等品种。产量高。加工成货等级高,抗斑枯病一般,有花叶病,耐干旱。种植面积最广。 北京1号近几年焦作地区主
18、要栽培北京1号和85-5两个杂交种。地下块根膨大较早,生长集中,便于收获。抗 斑枯病差,有花叶病,但对土壤肥力要求不严,适应性广,产量高。.42 2、选地 地黄是喜光作物,适宜在疏松肥沃的沙壤土和轻壤土生长。块根膨大期涝洼积水可使块根大量腐烂,严重减产,故选地时要选土层深厚,土质疏松,地势高燥,能灌能排的沙质壤土,且不宜与高秆作物为邻。地黄忌重茬,重茬导致严重减产,以致绝收;也不能与花生、豆类、芝麻、棉花、油菜、白菜、萝卜瓜类等作物连作,可选前茬为小麦、玉米、谷子、甘薯等禾本科作物的地块。若重茬,需间隔810年。.43 3、播种 整地、施肥:整地、施肥: 春栽地黄可于头年秋收之后,深翻30cm
19、。每亩施入腐熟农家肥5000kg。次年3月下旬通过越冬风化,提高肥力,减少害虫和杂草。早春3月土壤解冻后,亩施饼肥约150 kg,施硫酸钾复合肥40kg,过磷酸钙100kg,尿素50kg,高产田可增施美地那土壤活化剂300600g/hm,喷施土地表面后,深耕细耙将肥料翻入土中,禁止施用硝态氮肥。灌水后浅耕,耙平做畦:垄宽60 cm,间距30 cm,多垄作, 以利灌水和排水。.44 开沟起埂:开沟起埂: 开沟起埂可使地表熟土,肥土集中,土壤结构疏松,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地黄健壮生长和小水灌溉及雨后排水,一般可增产8%据试验,一沟一埂宽7580cm,埂高1520cm,栽2行,沟长视地理状况而定,一
20、般30m左右。地黄地四周必须挖排水沟,避免雨季积水。.45 种植:种植: 种植时间 因各地的气候条件及品种的不同而栽种时间不同,但一般可分为早地黄和晚地黄,早地黄于4月上中旬栽种,晚地黄于5月下旬至6月上旬栽种。 块根繁殖: 培育种块 窖藏种栽 倒栽留种 露地越冬留种。 首先要选用生命力强,发芽率高的当年新种块。块根上部直径为1.53 cm部位芽眼较多,是良好的繁殖材料。其次种前应对种块进行药剂处理,防止种块腐烂,保证一播全苗。具体方法是:播前23d将种块掰成34cm的小段,用50%多菌灵500800倍液浸种1520min,捞出晾干后即可栽种,忌阳光暴晒。.46 密度 温85-5地黄地上部叶片
21、大,长势强,地下块根大,等级高。行距3540cm,株距2530cm。每亩需种栽40kg左右。覆土34cm。 栽种 先用耧或窄锄头在埂两边开45cm深的小沟,然后每公顷用70%的敌克松原粉30kg和50%辛硫磷乳油15kg加少量水后混以细土,均匀的撒入沟内,用五指爪混搅后,按密度要求,将处理过的种栽平放沟底后覆土,蹲实保墒即可,底墒不足时可浇1次小水。.47l 种子繁殖 在3月中、下旬至4月上旬于苗床播种,苗现68片叶时,就可移栽大田。生产上不易直接采用,仅在选种工作中应用。.48 4、田间管理 苗期管理苗期管理 春栽地黄由栽种到出齐苗一般需2530d,墒情不足应及时浇水造墒,但浇水后要结合除草
22、进行浅锄保墒。.49 间苗补苗间苗补苗 幼苗长到小碗口大小时,对一株双苗或多苗的应选晴天将其切掉,每穴只留1株壮苗,如有缺苗可选阴天,用备用苗带土移栽,随即浇水即可成活。亩留基本苗4000至6000株,土地肥活者,可适当稀些,贫瘠土地可稍稠些,800到1万也行。 除草和摘花除草和摘花 地黄田杂草较多,地黄根浅,要浅锄,以免伤根。前期可用小锄浅锄,中后期以人工拔草为主,以免伤根。一般以封行前进行三次。最后一次稍深些。如发现地黄开花现蕾应及时摘除,以免消耗养分。除苔后可提高地黄的产量和质量。.50.51 追肥追肥 以稀人粪尿为主。结合中耕,第一次每亩追施人粪尿2000kg,饼肥50kg,第二次每亩
23、追施人粪尿2500kg,饼肥50kg,过磷酸钙50kg(如果底肥已施过,过磷酸钙和饼肥应不施或少施)。第一次在立夏前后,第二次在处署前后,因处署前后地下根茎正在膨大,所以施肥要及时。封行前,还可以按第二次的追肥量稍增加些磷肥,进行第三次追肥。 清除串皮根清除串皮根 地黄能在块根处沿地表长出细长的根,称串皮根,应全部除掉。.52 中期管理:中期管理: 地黄生长进入7月份以后,地下部从拉线到膨大,地上部叶片增多,叶面积增大,是生长最旺盛时期,也是吸收养分最多的时期,同时也是高温高湿梅雨季节和多种病虫害发生的关键时期,因此在管理上应以防为主,促控结合。.53 浇地及排水:浇地及排水: 地黄进入膨大期
24、,应节制用水,少浇勤浇,不可大水漫灌。雨季要及时排除田间积水,防止烂根。当地黄叶片白天萎蔫下垂,傍晚不能直立时(地黄需水临界期),应及时浇水。平时浇水应做到“三浇四不浇”,即施肥时浇、夏季暴雨后小浇(防止雨后天晴烈日暴晒)、旱象严重时勤浇;天阴有雨时不浇、中午烈日下不浇、天不旱不浇、地黄苗长势过旺不浇。.54 追肥:追肥: 89月份地黄生长进入膨大期,各种营养需要量较大,应及时进行追肥。一般在封行前,每亩施硫酸钾复合肥20kg、尿素15kg。封行后可用1%的尿素加0.2%磷酸二氢钾进行根外追肥23次,也可用美地那营养液每亩1.52.25kg或0.2%特高硼进行叶面喷施23次,能明显提高地黄产量
25、,改善品质。.55 增重期管理:增重期管理: 地黄生长进入9月份,增重明显加快,管理上一是要保持土壤见干见湿,满足营养物质在转化和运输过程中水分供应,同时注意雨后要及时排水,避免土壤积水,通气不良,块根腐烂。 二是要喷施磷酸二氢钾或光呼吸抑制剂亚硫酸氢钠,增加养分的制造和积累,以增源节流,提高产量。 三要注意防治病害,保护叶片正常进行光合作用,药剂可用乙磷铝锰锌、疫霉净、三唑酮等。.56 地黄苗期病害很少,主要害虫有地老虎、蝼蛄等,每公顷可用80%敌百虫可湿性粉剂1500g加少量水,拌炒过的麦麸或豆饼75kg,于傍晚撒施,进行诱杀。同时在齐苗后用70%代森锰锌或58%的甲霜灵.锰锌或50%的多
26、菌灵或50%敌克松500800倍液加病毒比克对幼苗进行1次全面灌根,可预防和推迟枯萎病和病毒病的发生。病虫害防治.57 (1)地黄枯萎病 初期叶柄出现水渍状的褐色病斑,之后腐烂,茎叶萎蔫下垂,根部腐烂。 (2)轮纹病 叶面病斑为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病斑,同心轮纹明显。(3)斑枯病 5月中、下旬发病,78月雨季严重。叶上有黄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无同心轮纹。上生小黑点。 防治方法:叶斑病,轮纹病,发病前要用代森锌或波尔多液叶面喷施2至3次,退菌特800倍液灌根一次。 清洁田园,集中烧毁病残株;栽种前,种栽用50的退菌特500倍液浸种栽;发病前喷1 1 120波尔多液,每10天一次,连续23次。
27、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1000倍液灌根。 .58.59 喷药防病:喷药防病: 进入7月份以后,可用58%的雷多米尔、80%的大生M54、58%的甲霜灵.锰锌或50%的多菌灵600800倍液,每隔710d轮换进行叶面喷施,防治枯萎病和叶斑病的发生,尤其是下雨前后应及时喷药。8月份以后,夜凉昼热非常有利于斑枯病和轮斑病发生,条件适宜时57d即可大流行,造成大面积叶片卷曲干枯死亡。防治上可用70%代森锰锌或20%三唑酮或20%灰核速净或50%福美双等进行叶面喷施,均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60地黄疫病 病株初期只是近地面的根茎处开始腐烂,病部组织由黄色变褐色,逐渐向地上部扩展,在其外缘叶片的叶柄上出现
28、水浸状褐斑,并迅速向心叶蔓延,叶柄腐烂,叶片萎蔫。湿度大时,在病部产生白色棉絮状的菌丝体,后期离地面较远的根茎干腐;严重时只烂剩褐色表皮和木质部,细根也干腐脱落。.61 病原病原 Phytophthora cactorm (Leb.et cohn)称恶疫霉,属鞭毛菌亚门真菌。在V8 汁培养基上,菌丝体灰白色,棉絮状,边缘整齐,中等茂盛。菌丝无隔,无色透明,分枝较少,无结节现象。.62菌丝介绍 菌丝粗细随菌丝老幼变化较大,幼嫩菌丝较纤细,宽为2.3-3.0m;老龄菌丝较粗,略呈浅黄色,宽为5-6m;一般菌丝宽2.5-4m,分枝近直角状。孢囊梗与菌丝无区别,合轴分枝,孢子囊顶生,数量大,无层出现象
29、。.63 本病原菌为同宗配合菌,藏卵器数量多,球形,淡黄色,表面光滑,直径29-36(33)m。雄器扁球形大都同丝生,异丝生少,较小,一般为8-17m;卵孢子球形,淡黄色,直径19-25m,近满器,壁厚2.5-4.0m。生长最适温度为23-28。不形成厚壁孢子,在PDA上一般很少生孢子囊,藏卵器和卵孢子的数量也很少。.64 虫害防治:虫害防治: 地黄易发生的害虫有红蜘蛛、甜菜夜蛾、银纹夜蛾、跳甲、斑须蝽和棉铃虫等,可喷施48%乐斯本10002000倍液或50%辛硫磷8001000倍液加高效除虫菊酯800倍液,以及20%哒满灵等高效低毒杀虫、杀螨剂,一周内连喷2次即可控制虫害的发生。据试验,10
30、%除尽1500倍液防治甜菜夜蛾效果较好。.65 (1)豹纹蛱蝶 4月下旬开始为害。咬食叶片成缺刻,甚至全部吃光。防治方法:幼龄期用90敌百虫800倍液喷雾防治。 (2)红蜘蛛 成、若虫拉丝结网,吸食叶片汁液。防治方法:清洁田园,集中烧毁残株;发生期可用20双甲脒乳油1000倍液或20三氯杀螨砜1000倍液喷雾防治。 其它还有根胞囊线虫、蛴螬、地老虎等病虫害。按常规防治方法防治。.66.67五、采收与加工(一)采收(一)采收 根茎繁殖的地黄,当年秋季叶子逐渐枯黄停止生长后,即可采收。收获时先割去地上植株,刨收时注意减少根茎的损伤。.68鲜地黄 1、纺锤形或条状,表面浅红黄色,具弯曲的纵皱纹、芽痕
31、、横长皮孔及不规则疤痕。 2、肉质,断面皮部淡黄白色,可见桔红油点(分泌细胞),木部黄白色,导管放射状排列。 3、气微,味微甜、微苦。 .69(二)加工(二)加工(1)生地)生地 生地黄加工方法有烘干和晒干两种。 晒干:晒干:根茎去泥土后,直接在太阳底下晾晒。边晒边发汗,至根块无硬心,质地柔软为止。压时要轻,切忌独压,一次压不好,最好要隔一段时间再压,三次五次均可,以后慢慢干燥。因生地含糖性较高,干的成度以挡手不粘,手摸为干硬为主,否则将为湿货,不为扩干计算,切忌勿用硫磺熏蒸,以防降低药效。.70 烘干:烘干:将地黄按大、中、小分级,分别装入烘干槽中,上盖麻袋,开始温度为55 ,2d后升至60
32、 ,后期再降到50 。在烘干过程中,边烘边翻动,当烘到根茎质地柔软无硬心时取出,堆闷发汗,当地黄根茎发软变潮时,再烘至全干,一般4 5d就能烘干。生地以个大,货干,断面油润,乌黑为好。.71生地黄 1、多呈不规则的团块或长圆形,有的细小长条状,稍扁而扭曲。 2、表面棕黑色或棕灰色,极皱缩,具不规则横曲纹。 3、体重,质较软而韧,不易折断,断面棕黑色或乌黑色,有光泽,具粘性。 4、无臭,味微甜。 .72 (2)熟地)熟地 取干生地洗净泥土,并用黄酒浸拌(每10kg生地用3kg黄酒),将浸拌好的生地置于蒸锅内,加热蒸制,蒸至地黄内外黑润,无生芯,有特殊的焦香气味时,停止加热,取出晒干即为熟地。.7
33、3熟地黄熟地黄 1、不规则片状、碎块,大小、厚薄不一。 2、表面乌黑色,有光泽,粘性大。质柔软而带韧性,不易折断,断面乌黑色,有光泽。 3、无臭,味甜。 .74生地商品规格生地商品规格 七十六种药材商品规格标准不分产地,将地黄分为五个等级,具体标准为,但是提出地黄保持原形,不必加工搓圆。一等 纺锤形七条形圆根,体重,质柔润,表面灰白色或灰褐色,断面黑褐色或黄褐色,具有油性。无芦头、老母生心、焦枯、霉蛀。每公斤16支以内。二等每公斤32支以内,其余同一等。三等 每公斤60支以内,其余同一等。 四等 每公斤100支内,其余同一等。 五等 油性少,支根瘦小,每公斤100支以外,最小货直径1厘米以上,其余同一等。.75生地出口商品规格生地出口商品规格 干货,具有油性,条形或圆根,体质柔实,皮纹细,表面灰白或灰褐色,断面黑褐色或黄褐色,显菊花心,具粘性。无枯心、焦枯。 一等圆身生地 每公斤20支以内。二等圆身生地 每公斤2248支。三等圆身生地 每公斤5080支。一等长身生地 每公斤32支以内。二等长身生地 每公斤3480支。三等长身生地 每公斤82100支。小生地 每公斤180支以外。不带毛须。 .76生 地熟 地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