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年高考作文模考写作:交流与融合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材料一: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说:“奥林匹克不是一场竞赛,而是一种源于内心的交流与融合。”材料二: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奖牌命名为“同心”。五环同心,同心归圆,表达了“天地合人心同”的中华文化内涵,也象征着奥林匹克精神将世界人民聚集在一起,一起向未来。材料三: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吉祥物冰墩墩,将熊猫形象与冰晶外壳结合,体现了冬季冰雪运动和现代科技特点,表达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冰墩墩一亮相,就赢得了人们的喜爱,常常一墩难求。上述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和联想?请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看法和观点。要求:
2、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写作指导材料引用顾拜旦的话,带出作文主题交流与融合。材料二和材料三涉及具体的交流和融合内容。这两则材料都以文化为内核,材料二侧重传统和现代的交融,表达对未来的希望和祝福;材料三辅以自然和科技元素,拓宽交流融合的范围,展现出交融带来的现实效果。两则材料,完整体现了北京冬奥会的三大主题文化奥运、科技奥运和绿色奥运。文化、科技、自然这三者,全面融入奥运后,不仅让奥运更加精彩,也增进了人们相互间的了解和团结。没有交流就没有融合,交流是融合的前提和条件,融合是交流带来的一个而不是全部结果,融合也有利于更多更好更全面更深入
3、地交流。作文最好能体现这些关系。人与人、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均应该增加交流、增进理解,以此消解纷争,更加团结;世界的美好也应在交流中实现,未来也应在融合融入中而不是在分裂对抗中走向和谐。“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表明可以针对三则奥运材料发表看法,就事论事;也可以因事说理,就此说开。 作文角度:交流融合,和谐共生,和合文化,同心范文展示“和”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相汇相融春节是万家团圆的时刻,处处体现出“和”文化的美妙。北京冬奥会是全球盛会,处处彰显着“更团结”的力量。国际社会向中国人民送上新春祝福,也期待分享中国“双喜临门”的喜庆和欢乐,从团圆、团结中获取开创美好未来的信心和力量。当春节与
4、冬奥会相遇,世界更加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这个时间段位于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期间,丰盛的中国传统美食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传统将为参与者提供十分特别的难忘体验。”在2015年1月6日向国际奥委会提交的申办报告中,北京冬奥申委着重突出冬奥与春节的融合。如今,愿景正在变为现实。在既古老又现代的北京,融合春节、民俗、冬奥元素的城市景观随处可见。在以四合院理念设计建设的冬奥村内,饺子等春节美食和装有福字、春联、灯笼的“春节礼包”,让运动员们感受到“过大年”的乐趣。当春节与冬奥会相遇,世界将更加感受到文明交流互鉴的魅力。“和”文化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
5、观,与“团结友爱、公平竞争、相互理解”的奥林匹克精神高度契合,都代表着人类追求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共同愿景。“和”文化与奥林匹克精神相汇相融,更加彰显弥足珍贵的时代价值。正如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所说:“奥林匹克不是一场竞赛,而是一种源于内心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北京冬奥会不仅是一场精彩、非凡、卓越的体育盛会,也将成为促进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文明交流互鉴的盛会。北京冬奥会奖牌“同心”的形象来源于中国古代同心圆玉璧,共设五环,寓意五环同心,同心归圆,表达了“天地合人心同”的中华文化内涵,也象征着奥林匹克精神将世界人民聚集在一起,共享冬奥荣光。北京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以灯笼为设计原型,代表着收
6、获、喜庆、温暖和光明,容融表达了世界文明交流互鉴、和谐发展的理念。别具匠心的设计,让古老东方文明与奥林匹克精神交相辉映。奥林匹克精神的核心是通过体育将全人类团结在友谊与和平之中。奥林匹克宪章中写道:奥林匹克运动的宗旨是让体育为人类发展服务,从而打造一个更美好、更和平、尊重人类尊严的世界。在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性挑战增多的当下,举办一届“更团结”的冬奥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世界意义。北京冬奥会“一起向未来”的主题口号,反映了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心声,展现出中国以北京冬奥会为契机,携手各国抗击疫情、共建疫后美好世界的真诚意愿。虎象征的力量、勇敢、无畏,正是人类应对当前挑战必需的品质。从中国“和”文化
7、与奥林匹克精神中获得启迪,人类定能续写增进团结友谊的新篇章,凝聚战胜全球挑战的磅礴力量,拥抱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光明未来。文明在交流中才能融合,在融合中才能进步中央主要领导指出:文明没有高下、优劣之分,只有特色、地域之别,只有在交流中才能融合,在融合中才能进步。这段话出自2021年10月25日中央主要领导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50周年纪念会议上的讲话。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格局加速演变,全球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人类再次来到发展的十字路口。习近平主席深刻洞察世界历史发展大势,呼吁各国要尊重文明多样性、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为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提出中国主张。只有坚持在交流中
8、融合、在融合中进步,才是实现各国共同发展的人间正道。为此,要处理好三大关系:一是自信与开放。自信才能开放,开放方能交流融合。中华文明是世界古代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文明。中华民族拥有深厚的文化自信,在漫长历史岁月中不忘本来、吸收外来,形成了独具特色、长期走在世界前列的中华文明。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我们要更加自觉地坚定文化自信,以开阔的胸襟、开放的气魄,择善而从,积极学习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同时,要更加主动地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世界发展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二是多样与和谐。中国人自古以来就主张“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人类文明多样性是世界的
9、基本特征,不同地域和国情、不同民族和习俗孕育了不同文明。每种文明都具有独特的底蕴和魅力,都是人类的精神瑰宝,不同文明之间并没有高低优劣之分。唯有“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以文明和谐共生超越文明隔阂、文明冲突、文明优越,世界文明的百花园才能更加绚丽多彩。三是交流与发展。当今世界正面临治理赤字、信任赤字、和平赤字、发展赤字的严峻挑战,加强文明交流互鉴、增进各国彼此合作,是应对各种全球性危机、破解世界发展难题的根本出路所在。各国要在官方与民间、经济与社会、文化与教育、媒体与智库等多层面、各领域,广泛、持续开展文明交往,增进思想上相互理解、经济上相互联通、文化上相互欣赏,在不同文明的交流交融中为世界和平发展夯实根基,为各国人民增添福祉,才能让人类文明进步获得永续持久的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