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立克次体病立克次体病 RickettsiosisRickettsiosis1v立克次体病(立克次体病(Rickettsiosis)是由一组立克次体感染)是由一组立克次体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引起的急性传染病。v立克次体(立克次体(Rickettsia)是一类严格细胞内寄生的原)是一类严格细胞内寄生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是引起斑疹伤寒、恙虫病、核细胞型微生物,是引起斑疹伤寒、恙虫病、Q热等热等传染病的病原体。传染病的病原体。v对人类致病有五个属对人类致病有五个属 立克次体属立克次体属 (Rickttsia) 柯克斯体属柯克斯体属 (Coxiella) 东方体属东方体属 (Orientia) 埃立克
2、体属埃立克体属 (Ehrlichia) 巴尔通体属巴尔通体属(Bartonella genus)概述概述2概述概述v立克次体是立克次体是1909年美国病理学家立克年美国病理学家立克次(次(Howard Taylor Ricketts,18711910)在研究落基山斑疹热时首)在研究落基山斑疹热时首先发现的。第二年不幸感染斑疹伤寒而先发现的。第二年不幸感染斑疹伤寒而亡。亡。v1916年罗恰年罗恰利马首先从斑疹伤寒病人利马首先从斑疹伤寒病人的体虱中找到,并建议取名为普氏立克的体虱中找到,并建议取名为普氏立克次体,以纪念从事斑疹伤寒研究而牺牲次体,以纪念从事斑疹伤寒研究而牺牲的立克次和捷克科学家普若
3、瓦帅克。的立克次和捷克科学家普若瓦帅克。v1934年,我国科学工作者谢少文首先年,我国科学工作者谢少文首先应用鸡胚培养立克次体成功,为人类认应用鸡胚培养立克次体成功,为人类认识立克次体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识立克次体做出了重大的贡献。32022-5-2742022-5-27共同特点共同特点v在活细胞内生长,在代谢衰退的细胞内生长旺盛在活细胞内生长,在代谢衰退的细胞内生长旺盛v有多种形态,主要为球杆状,有多种形态,主要为球杆状,大小为大小为(0.31)m (0.30.4) m,介于细菌和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病毒之间, GiemsaGiemsa法染色呈法染色呈紫色,紫色,光镜可见,具典型细胞光镜可见,
4、具典型细胞壁,壁,有有DNA和和RNA两类核酸,两类核酸,革兰染色阴性革兰染色阴性v对多种抗生素敏感,四环素、氯对多种抗生素敏感,四环素、氯霉素等霉素等v立克次体毒素属内毒素立克次体毒素属内毒素v除除Q热病原体纳克斯体外,多数热病原体纳克斯体外,多数对一般消毒剂和热敏感,耐低温、对一般消毒剂和热敏感,耐低温、干燥。干燥。52022-5-27共同特点共同特点v除除Q热、战壕热及立克次体痘症的立克次体外,热、战壕热及立克次体痘症的立克次体外,均可进行外斐反应(变形杆菌凝集反应)以协助均可进行外斐反应(变形杆菌凝集反应)以协助诊断诊断v病原体宿主主要为啮齿动物(鼠类)和家畜(病原体宿主主要为啮齿动物
5、(鼠类)和家畜(牛羊犬)牛羊犬)v主要传播媒介:虱、蚤、蜱、螨等吸血节肢动主要传播媒介:虱、蚤、蜱、螨等吸血节肢动物物v主要病理改变为广泛的血管周围炎和血栓性血主要病理改变为广泛的血管周围炎和血栓性血管炎管炎v主要临床特征:急性起病,发热、头痛和皮疹主要临床特征:急性起病,发热、头痛和皮疹(Q热除外)热除外)v广谱抗生素有效,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各病广谱抗生素有效,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各病之间有交叉免疫力之间有交叉免疫力62022-5-27立克次体病共同特点立克次体病共同特点72022-5-27恙虫病恙虫病Tsutsugamushi disease丛林斑疹伤寒Scrub typhus8概述概述
6、v恙虫病(恙虫病(Tsutsugamushi disease)又名丛林斑疹)又名丛林斑疹伤寒(伤寒(Scrub typhus),由恙虫病东方体,由恙虫病东方体( Orientia Tsutsugamushi )引起的一种急性自)引起的一种急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然疫源性传染病v本病首先在日本发现,目前,中国东南沿海地区本病首先在日本发现,目前,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和台湾省也有病例报告。在日本,病人的死亡率和台湾省也有病例报告。在日本,病人的死亡率约有约有60。这种病原体由恙螨叮咬侵入人体,随。这种病原体由恙螨叮咬侵入人体,随血液扩散至血管内皮细胞中生长,发病。血液扩散至血管内皮细胞中生长,发病。v临床
7、特征:发热临床特征:发热 焦痂或溃疡焦痂或溃疡 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肿大 皮皮疹疹 肝脾肿大及周围白细胞减少肝脾肿大及周围白细胞减少 92022-5-27 病原学病原学v 形态:球形或球杆状形态:球形或球杆状 革兰革兰染色阴性染色阴性v 寄生条件:活细胞内,在细寄生条件:活细胞内,在细胞质靠近细胞核旁成堆排列胞质靠近细胞核旁成堆排列v病原体分离:血液病原体分离:血液 淋巴结淋巴结 焦痂焦痂 骨髓骨髓v抗原性:与变形杆菌抗原性:与变形杆菌OXk有有共同抗原(外斐氏反应共同抗原(外斐氏反应+)v抵抗力:弱抵抗力:弱 对氯霉素,对氯霉素, 四四环素敏感环素敏感102022-5-27流行病学特征流行病学特
8、征v世界范围:亚洲太平洋地区,东南亚多见;中国世界范围:亚洲太平洋地区,东南亚多见;中国分部:东南沿海地区多发,包括广东、福建、广分部:东南沿海地区多发,包括广东、福建、广西、江西西、江西台湾等省台湾等省v流行时间:散发也可流行,南方多发于夏秋季,流行时间:散发也可流行,南方多发于夏秋季,511月多见,月多见,68月高峰;北方多发于秋冬季,月高峰;北方多发于秋冬季,912月多见,月多见,10月高峰月高峰112022-5-27v传染源:传染源: 主要为鼠类主要为鼠类 恙螨(经卵传给后代)恙螨(经卵传给后代)v传播媒介:恙螨传播媒介:恙螨v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人群易感性:普遍易感122022-5-
9、27流行病学特征流行病学特征v易感人群:普遍易感,野外工作者及青壮年易感人群:普遍易感,野外工作者及青壮年 发病率高发病率高v病后免疫:同株:持久病后免疫:同株:持久 异株:数月异株:数月132022-5-27流行病学特征流行病学特征 人人 体体立克次体血症立克次体血症重要脏器炎症重要脏器炎症溃溃 疡疡焦焦 痂痂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肝脾肿大心肌炎、心肌炎、 肾损害、肾损害、 脑膜脑炎、肺炎、出血脑膜脑炎、肺炎、出血 全身毒血症状全身毒血症状 充血、皮疹充血、皮疹 局部局部立克立克次体次体恙螨焦痂脱落焦痂脱落入血入血全身小血管炎全身小血管炎血管周围炎血管周围炎鼠鼠类类142022-5-2
10、7发病机理发病机理 基本病变:基本病变:全身小血管炎全身小血管炎 血管周围炎血管周围炎单核吞噬细胞增生单核吞噬细胞增生152022-5-27病理改变病理改变濳伏期:濳伏期:420天,一般天,一般1014天天v病程第病程第1周:周: 发热发热 全身中毒症状全身中毒症状 体征:颜面潮红,结膜充血体征:颜面潮红,结膜充血 焦痂,淋巴结肿大焦痂,淋巴结肿大 皮疹,肝脾肿大皮疹,肝脾肿大162022-5-27临床表现临床表现v病程第病程第2周:多脏器损害表现周:多脏器损害表现 神经系统症状神经系统症状 心肌炎表现心肌炎表现 肺炎肺炎 广泛出血广泛出血v病程第病程第3周:症状消失,恢复健康周:症状消失,恢
11、复健康v并发症:中毒性肝炎、支气管肺炎、心肌炎、并发症:中毒性肝炎、支气管肺炎、心肌炎、脑膜脑炎等脑膜脑炎等172022-5-27临床表现临床表现v焦痂与溃疡焦痂与溃疡 (Eschar and ulceration) 发生率发生率: 见于见于 36.998% 患者患者 外外 观观: 圆形或椭圆形圆形或椭圆形 直直 径径: 315mm 形形 态态:表面焦黑色痂皮表面焦黑色痂皮, 基底部肉芽创面基底部肉芽创面 边边 缘缘: 稍隆起稍隆起 周围有红晕周围有红晕 数数 目目: 1个个 个别个别23个个 好发部位好发部位: 潮湿潮湿 气味浓气味浓 隐秘隐秘182022-5-27特征性体征特征性体征恙虫病
12、恙虫病焦痂焦痂192022-5-27202022-5-27 恙虫病恙虫病焦痂焦痂212022-5-27恙虫病恙虫病焦痂焦痂222022-5-27 恙虫病恙虫病溃疡溃疡v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肿大 ( Lymphadenopathy ) 部位:焦痂附近部位:焦痂附近 性状:压痛性状:压痛 可移动可移动 不化脓不化脓v肝脾肿大肝脾肿大( Splenomegaly and hepatomegaly )v皮疹皮疹 ( Rash ) 时间时间: 46天天 部位部位: 躯干躯干 四肢四肢 大小大小: 0.20.5cm 性状性状: 淡红色淡红色, 斑丘疹斑丘疹, 充血性充血性, 不痒不痒 持续持续: 37天天23
13、2022-5-27特征性体征特征性体征v 血血 象象 : 白细胞计数增多减少白细胞计数增多减少 或正常或正常v血清学检查:血清学检查: 变形杆菌变形杆菌OXk 凝集试验(外斐反应凝集试验(外斐反应Weil-Felix reaction)病程第)病程第4日可日可出现阳性,第出现阳性,第4周开始下降,周开始下降,滴度滴度1:160以上有诊断意义以上有诊断意义 补体结合试验补体结合试验 免疫荧光试验免疫荧光试验 斑点免疫试验斑点免疫试验 酶联免疫试验酶联免疫试验v病原学检查病原学检查 病原体分离:病原体分离:动物实验(动物实验(小白鼠腹腔内接种小白鼠腹腔内接种 )、鸡胚卵黄囊接种)、鸡胚卵黄囊接种
14、分子生物学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查:PCR 检测细胞、血液标本检测细胞、血液标本 恙虫病东方体基因恙虫病东方体基因242022-5-27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v流行病学资料:野外活动史流行病学资料:野外活动史v临床表现:起病急,发热,焦痂或溃疡;淋巴结临床表现:起病急,发热,焦痂或溃疡;淋巴结肿大,皮肿大,皮 疹;肝脾肿大疹;肝脾肿大v实验室检查:外斐反应;病原体分离实验室检查:外斐反应;病原体分离v鉴别诊断:鉴别诊断: 钩端螺旋体、斑疹伤寒、伤寒、疟疾钩端螺旋体、斑疹伤寒、伤寒、疟疾等发热出疹疾病等发热出疹疾病252022-5-27诊断诊断v一般治疗一般治疗v病原治疗:氯霉素、四环素、红霉素、病原
15、治疗:氯霉素、四环素、红霉素、多西环素、阿奇霉素多西环素、阿奇霉素v青霉素、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青霉素、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无效无效 262022-5-27治疗治疗v 控制传染源:灭鼠控制传染源:灭鼠 患者不必隔离患者不必隔离 接触者不检疫接触者不检疫v 切断传播途径:切断传播途径: 避免恙螨幼虫叮咬避免恙螨幼虫叮咬v 保护易感人群保护易感人群272022-5-27预防预防流行性斑疹伤寒流行性斑疹伤寒Epidemic typhus虱传斑疹伤寒Louse-borne typhus28概述概述v流行性斑疹伤寒(流行性斑疹伤寒( Epidemic typhus )又称虱传斑)又称虱传斑疹
16、伤寒(疹伤寒(Louse-borne typhus),是由普氏立克次体是由普氏立克次体( Rickettsia prowazekii )引起,以人虱为传播媒)引起,以人虱为传播媒介所致的急性传染病介所致的急性传染病v临床特征:全身感染症状严重、急性起病、稽留临床特征:全身感染症状严重、急性起病、稽留型高热、剧烈头痛、皮疹、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型高热、剧烈头痛、皮疹、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发热发热2周左右,周左右,40岁以上病情相对较重。岁以上病情相对较重。292022-5-27病原体病原体v普氏立克次体(普氏立克次体(Rickettsia prowazeki) 立克次体属,斑疹伤寒群立克次体属,斑疹
17、伤寒群 呈多形性球杆状,大约呈多形性球杆状,大约(0.31)m(0.30.4)m 革兰染色阴性,但不易着色,吉姆萨染色呈紫红色革兰染色阴性,但不易着色,吉姆萨染色呈紫红色 细胞内寄生细胞内寄生 两种抗原:两种抗原:可溶性耐热型特异性抗原:可溶性耐热型特异性抗原:组特异性抗原组特异性抗原,区分斑疹,区分斑疹伤寒与其它立克次体伤寒与其它立克次体不耐热型特异性颗粒抗原:不耐热型特异性颗粒抗原:种特异性抗原种特异性抗原,区分两型,区分两型斑疹伤寒斑疹伤寒302022-5-27病原体病原体v对热、紫外线及一般消毒剂均敏感。对热、紫外线及一般消毒剂均敏感。v不耐热,不耐热,56、30分钟或分钟或37、57
18、小时均可灭活。小时均可灭活。v耐低温和干燥,耐低温和干燥,20以下可长期保存,在干燥的虱以下可长期保存,在干燥的虱粪中能存活数月。粪中能存活数月。v体外只能在活细胞培养基上生长。体外只能在活细胞培养基上生长。v在鸡胚卵黄囊及组织中繁殖。在鸡胚卵黄囊及组织中繁殖。312022-5-27322022-5-27流行病学特征流行病学特征v传染源:传染源: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病后第病后第1 1周传染性最强,周传染性最强,一般不超过一般不超过3 3周周v传播途径传播途径 传播媒介:以体虱为主,头虱次之传播媒介:以体虱为主,头虱次之 人虱适宜生活于人虱适宜生活于2929左右,当患者发热或
19、死亡,人虱移至左右,当患者发热或死亡,人虱移至新宿主而引发新的感染与传播。新宿主而引发新的感染与传播。v人群易感性人群易感性 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可获相当持久的免疫力人群普遍易感;病后可获相当持久的免疫力 少数因免疫力不足偶尔可再次感染或体内潜伏的立克次体少数因免疫力不足偶尔可再次感染或体内潜伏的立克次体再度增殖引起复发再度增殖引起复发332022-5-27人虱人虱 人人 人人人虱人虱流行性斑疹伤寒传播方式流行性斑疹伤寒传播方式流行病学特征流行病学特征34小血管小血管内皮细胞内皮细胞内增殖内增殖普氏立克次体普氏立克次体细胞细胞破裂破裂立克次体血症立克次体血症直接损伤直接损伤内皮细胞内皮细胞释放内
20、毒释放内毒素样物质素样物质微循环障碍微循环障碍相应组织相应组织器官损伤器官损伤基本病变:小血管炎基本病变:小血管炎皮肤皮肤心心脑及脑膜脑及脑膜骨骼肌骨骼肌肺肺肾肾肾上腺肾上腺睾丸睾丸发病机理和病理改变发病机理和病理改变35v潜伏期为潜伏期为10101414天(天(5 52323天)天)v发热发热 起病急骤;起病急骤;体温在体温在1 12 2天内迅速上升至天内迅速上升至3939以上;以上;高热持续高热持续2 23 3周后,于周后,于3 34 4天内降至正常;天内降至正常;伴全身毒血症状伴全身毒血症状362022-5-27临床表现临床表现v皮疹皮疹 第第4 45 5病日始出疹;病日始出疹; 初见于
21、胸背部,初见于胸背部,1 12 2天内遍及全天内遍及全身,但面部通常无疹;身,但面部通常无疹; 开始为鲜红色充血性斑丘疹,压开始为鲜红色充血性斑丘疹,压之退色,继而变为暗红色或瘀点,之退色,继而变为暗红色或瘀点,不融合;不融合; 1 1周左右消退,瘀点样疹可持续周左右消退,瘀点样疹可持续至至2 2周;周; 常遗留色素沉着或脱屑,但无焦常遗留色素沉着或脱屑,但无焦痂。痂。372022-5-27临床表现临床表现v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较明显,且很早出现;较明显,且很早出现;表现为剧烈头痛、伴头晕、耳鸣及听表现为剧烈头痛、伴头晕、耳鸣及听力减退。力减退。v肝脾大肝脾大v心血管系统症状心血管
22、系统症状v其他其他 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严重者可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v并发症:并发症:支气管肺炎、心肌炎、中耳支气管肺炎、心肌炎、中耳炎、腮腺炎、感染性精神病、指趾及炎、腮腺炎、感染性精神病、指趾及鼻尖等坏疽鼻尖等坏疽382022-5-27临床表现临床表现v轻型:轻型: 热程短(热程短(8 89 9天),热度较低天),热度较低 全身中毒症状较轻全身中毒症状较轻 常无皮疹,或可见稀少的充血性皮疹常无皮疹,或可见稀少的充血性皮疹 肝脾大者少见肝脾大者少见v复发型斑疹伤寒复发型斑疹伤寒 Brill-Zinsser病病国外多见,初次感染可无临床表现,免疫低下至立克次体国外多见,初次感染可无临床表现
23、,免疫低下至立克次体繁殖疾病复发繁殖疾病复发呈轻型经过;呈轻型经过;弛张热,热程弛张热,热程7 71111日;日;无皮疹,或仅有稀少斑丘疹;无皮疹,或仅有稀少斑丘疹;散发,无季节性,大年龄组发病率明显较高散发,无季节性,大年龄组发病率明显较高。392022-5-27临床表现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v血、尿常规血、尿常规 白细胞计数多在正常范围内,中性粒细胞常升高,嗜酸性粒细胞减白细胞计数多在正常范围内,中性粒细胞常升高,嗜酸性粒细胞减少或消失;血小板常减少。少或消失;血小板常减少。 尿蛋白常阳性。尿蛋白常阳性。v脑脊液检查脑脊液检查 白细胞和蛋白稍增高,糖常在正常范围。白细胞和蛋白稍增高,
24、糖常在正常范围。v血清学检测血清学检测1.1.外斐反应外斐反应2.2.立克次体凝集反应立克次体凝集反应3.3.补体结合试验补体结合试验4.4.间接血凝试验间接血凝试验5.5.间接免疫荧光试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v病原体分离病原体分离一般不用于临床诊断一般不用于临床诊断v核酸检测核酸检测PCRPCR检测普氏立克次体核酸检测普氏立克次体核酸402022-5-27诊断诊断v流行病学资料:流行病学资料:当地有斑疹伤寒流行或当地有斑疹伤寒流行或1 1个月内去个月内去过流行区,有虱叮咬史及与带虱者接触史。过流行区,有虱叮咬史及与带虱者接触史。v临床资料:临床资料:出现发热、剧烈头痛、皮疹与中枢神出现发热、剧烈
25、头痛、皮疹与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经系统症状;v实验室检查:实验室检查:外斐反应的滴度较高(外斐反应的滴度较高(1 1: :160160以上)以上)或呈或呈4 4倍以上升高即可诊断。倍以上升高即可诊断。 有条件也可加做其他血清学试验。有条件也可加做其他血清学试验。412022-5-27鉴别诊断鉴别诊断v其他立克次体病其他立克次体病恙虫病恙虫病Q Q热热地方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v伤寒伤寒v回归热回归热v钩端螺旋体病钩端螺旋体病v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出血热422022-5-27 立克次体所引起的疾病及特点立克次体所引起的疾病及特点疾疾 病病 病病 原原 体体 媒介媒介 主要临床表现主要临床表现斑疹伤
26、寒斑疹伤寒 普氏立克次体普氏立克次体 人虱人虱 发烧、发烧、头痛、皮疹头痛、皮疹恙虫病恙虫病 立克次体恙虫病立克次体恙虫病 恙螨恙螨 巴发烧、头痛、巴发烧、头痛、皮疹皮疹 溃疡、焦痂淋结大溃疡、焦痂淋结大猫抓热猫抓热 汉赛巴通体汉赛巴通体 - - 脓泡、发烧、厌脓泡、发烧、厌 食、肌痛、脾肿大食、肌痛、脾肿大 Q Q热热 Q Q热立克次体热立克次体 蜱蜱 发烧、头痛、发烧、头痛、腰痛腰痛 心内膜炎心内膜炎432022-5-27鉴别诊断鉴别诊断流行性斑疹伤寒和地方性斑疹伤寒的鉴别流行性斑疹伤寒和地方性斑疹伤寒的鉴别鉴别点鉴别点流行性斑疹伤寒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病原病原普氏立
27、克次体普氏立克次体莫氏立克次体莫氏立克次体疾病性质疾病性质中度至重度,神经症状明显中度至重度,神经症状明显轻度至中度流行特点轻度至中度流行特点流行性流行性多发生于冬春多发生于冬春地方散发性,一年四季都可发地方散发性,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更多见于夏秋生,但更多见于夏秋皮疹皮疹斑丘疹,瘀点或瘀斑常见;斑丘疹,瘀点或瘀斑常见;多遍及全身多遍及全身斑丘疹;稀少斑丘疹;稀少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减少常见常见不常见不常见外斐试验外斐试验强阳性,强阳性,1 3201 51201 1601 640接种试验接种试验病原体一般不引起豚鼠睾丸病原体一般不引起豚鼠睾丸肿胀;偶可引起但甚轻肿胀;偶可引起但甚轻病原体引起豚鼠睾
28、丸严重肿胀病原体引起豚鼠睾丸严重肿胀病死率(病死率(%)6301鉴别诊断鉴别诊断44v一般治疗一般治疗v病原治疗病原治疗 主要治疗措施主要治疗措施 多西环素、四环素多西环素、四环素v对症治疗对症治疗 剧烈头痛者:止痛镇静剂剧烈头痛者:止痛镇静剂 补充血浆、低分子右旋糖酐等补充血浆、低分子右旋糖酐等 短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短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慎用退热剂,以防大汗虚脱慎用退热剂,以防大汗虚脱452022-5-27治疗治疗v预后预后预后与病情轻重、年龄、预后与病情轻重、年龄、治疗早晚、有无并发症等治疗早晚、有无并发症等有关。有关。早期诊断及有效的治疗早期诊断及有效的治疗预后良好。预后良好。老年人、孕妇及合并严老年人、孕妇及合并严重并发症者预后不良,及重并发症者预后不良,及时治疗的病死率时治疗的病死率1.5%。预防预防v管理传染源管理传染源 早期隔离病人早期隔离病人 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2121天天v切断传播途径切断传播途径 防虱、灭虱防虱、灭虱v保护易感者保护易感者 国内常用鼠肺活疫苗国内常用鼠肺活疫苗462022-5-27472022-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