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珍藏记忆心系家国 3 3这思考的窑洞这思考的窑洞 什么是经典?常念为经,常数为典。经典经得起重复,常被人想起,永不会忘记。“红色经典”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革命斗争史上里程碑式的人和事。或者再扩大一点,从广义上说,是指在社会历史进程中曾起过进步作用的人和事。如在革命斗争中涌现出来的伟人、名人、重要事件、纪念地等事物。作为经典,要值得人们反复记诵,永远纪念。窑洞是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的传统民居建筑。在陕北,随处可见依山而建的窑洞,一孔孔、一排排,构成了黄土高原上一道独特的风景。窑洞是在深厚的黄土断崖壁上挖掘而成的,它最大的特点是冬暖夏凉,建造方便,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窑洞主要分为三种:石窑、
2、砖窑和土窑,大小不等,一般宽34米,深78米。 梁衡的散文能一再入选中学语文课本作范文,主要是因为他的散文多符合规范,而少随意和恣肆,适合于中学生模仿学习。人们把这种散文称为“专业散文”。1解决生字词,把握大意,理解主旨。2了解窑洞来源和特点,学习窑洞精神。3品味本文平实生动的语言。 4训练学生找关键语句和领悟情感的能力。梁衡,1946年出生,山西霍州人,著名散文家。1968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中国记协常务理事。现任人民日报副总编辑、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作品有科学史章回小说数理化通俗演义,新闻三部曲没有新闻的角落、新闻绿叶的脉络、新
3、闻原理的思考,散文集只求新去处、名山大川、人杰鬼雄,政论集继承与超越。有梁衡文集九卷。曾获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等。散文晋词、夏感、觅渡,觅渡,渡何处?、跨越百年的美丽、追寻那遥远的美丽等入选中学、师范和大学课本。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梁衡一直从事“红色经典”的写作,他的作品觅渡,觅渡,渡何处?、红毛线、蓝毛线、大无大有周恩来及觅渡、走近政治等文集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这窑洞首先是一个指挥部,毛泽东和他的战友在这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窑洞又是毛泽东思想的生产车间,延安时期是毛泽东展示才华、思考写作的辉煌时期;窑洞还是毛泽东思想的力量源泉,它体现着人与大地的联系,延安岁月是
4、毛泽东以及我们党与土地、与人民联系最紧密的时期,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基地。毛泽东在这窑洞中既有作为伟大的革命家大气磅礴、决胜千里的非凡气魄、坚韧毅力,又有作为一个思想家实事求是的谦虚作风,还有作为一个凡人的荡气回肠的浓浓的人情味,毛泽东的形象在此得到充分展现。本文在结构上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模式:第一部分总领全文,引出描写对象延安的窑洞。第二部分具体写延安窑洞,突出其“思考”的特点,展示了毛泽东的光辉形象。第三部分总结全文,指出延安窑洞的历史意义和深远影响。1字音识记伫立(zh ) 酿造(nin ) 帷幄(wi w)热忱(chn) 晤谈(w) 墩(dn)嚣张(xio) 签发(qin) 穹庐(qi
5、n)2字形辨析3词语积累络绎不绝:形容行人车马来来往往,接连不断。运筹帷幄:指拟定作战策略,引申为筹划、指挥。筹,计谋、谋划。帷幄,古代军中帐幕。修炼:指道教的修道练气、炼丹等活动。礼贤下士:对有才有德的人以礼相待,对一般有才能的人不计自己的身份去结交。三顾茅庐: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顾,拜访。成竹在胸: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嚣张:盛气凌人,气焰很盛的样子。奢求:过分的要求。精兵简政:精减人员,缩减机构。4词义辨析萦绕萦绕缭绕缭绕萦绕:萦回。缭绕:回环旋转。如:白云缭绕。掂量衡量掂量:估量;斟酌。多用于口语。衡量:比较;评定。如:衡
6、量得失、衡量是非。估量,考虑。如:这件事该不该做,你要好好衡量一下。储存储藏储存:物品存放起来,暂时不用。储藏:保藏。蕴藏。1窑洞本身不会思考,而作者却感叹“这思考的窑洞”,这里面有怎样的内涵?分两条解释。 提示:(1)历史的硝烟已然散去,而静静的窑洞却引发着人们无数的回忆、遐想、思考。(2)窑洞里诞生过决定中国未来命运的伟大思想,窑洞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族革命运动息息相关。 2.本文选材上属于政治题材,而写法上却突破了以往对伟人毛泽东模式化的描写,既从普通的窑洞写起,作者为什么要这样构思,请简述四条理由。提示:(1)窑洞里曾经住过一位伟人,并详细记载了伟人的工作生活情况。(2)看似平凡质朴的
7、窑洞因为伟人的思想显示出不平凡的意义,毛泽东在这里写下了指导中国未来的著作。(3)朴素的窑洞能够拉近人们与伟人的距离,使伟人更有人性化,增添了亲切感。(4)窑洞代表着那一段艰苦的岁月,为下文详细描述伟人毛泽东在窑洞的战斗生活作铺垫。3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时期先后住过四处窑洞,正是这个时期奠定了中国民族革命运动的最终胜利,延安的窑洞在其中起到了怎样伟大的作用,请分三条陈述。 提示:(1)这窑洞首先是一个指挥部,毛泽东和他的战友在这里运筹帷幄,决胜千里;(2)窑洞又是毛泽东思想的生产车间,延安时期是毛泽东展示才华、思考写作的辉煌时期;(3)窑洞还是毛泽东思想的力量源泉,它体现着人与大地的联系,延安岁月
8、是毛泽东以及我们党与土地、与人民联系最紧密的时期,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基地。4对于如何认识伟人,作者给读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与视角,那么,对于伟人,作者的态度是什么,作者是怎样理解伟人形象的呢?提示:作者对伟人的态度是既尊崇又平和的,认为伟人形象塑造是不应该神化的,他既有伟大的一面,又有普通的一面。首先伟人也和普通人一样,具有人的最基本的需要,即有正常的生活需求,有良好的个人情感交流,希望在毕生的奋斗中实现人生理想与个人价值;其次伟人与凡人又有所不同,伟人有着崇高的人格风范与坚定的人生信仰,能够在奋斗过程中超越个人需要以及痛苦,能够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牺牲个人的一切。5请结合课文,分析毛泽东的
9、形象。提示:毛泽东既有作为伟大的革命家大气磅礴、决胜千里的非凡气魄、坚韧毅力,又有作为一个思想家实事求是的谦虚作风,还有一份凡人的荡气回肠的浓浓的人情味,主要体现在他对待事业,对待知识,对待同志和人民,对待生活的态度上。6在这思考的窑洞中,作者把毛泽东比作武林高手,是个很大胆的比喻,读来却很亲切。作者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提示:挖掘红色经典的美,一个重要的方法是把政治思想的理念转换成或者说翻译成一个文学意象,从而获得一种形象的意境的美。把毛泽东比作武林高手,也是一种反差,因为根据修辞学原理,两个比喻的事物相距愈远,反差愈大,比喻效果就愈强,愈生动。如作者为建党80周年而写的一个大党和一只小船,把
10、一个六千四百万党员的大党和一个承载十来个人的小船连在一起,也是要造成一个反差美。 阅读语段,回答问题。他只能将自己分身为二,用右手批文件,左手写文章。他是一个中国式的民族英雄,像古小说里的那种武林高手,挥刀逼住对面的敌人,又侧耳辨听着背后射来的飞箭,再准备着下一步怎么出手。当我们与对手扭打在一起,急得用手去撕,用脚去踢,用嘴去咬时,他却暗暗凝神,调动内功,然后轻轻吹一口气,就把对手卷到九霄云外。他是比一般人更深一层,更早一步的人。他是领袖,更是思想家。 古今中外有哪一孔窑洞配得上这份殊荣啊,土墙上挂满地图,缸盖上摊着电报,土炕上几包烟,一个大茶缸,地上一把水壶还有一把夜壶。中外军事史上哪有这样
11、的司令部,哪有这样的统帅!毛泽东三天两夜不出屋,不睡觉,不停地抽烟、喝茶、吃茶叶、撒尿、签发电报,一仗俘敌六千余。他是有神助啊,这神就是默默的黄土,就是拱起高高的穹庐、瞪着眼睛思考的窑洞。大胜之后他别无奢求,推开窑门对警卫说,只要吃一碗红烧肉。1分析第一段采用了哪些写作技巧,有什么作用?答:第一段采用夸张、比喻等修辞的手法,又采用想象以及衬托等表现手法,表现了作为英雄、伟人、思想家的过人之处。2第二段的环境描写有什么特点及作用?答:这是运用了侧面烘托的手法,以环境的普通平凡,反衬毛泽东的伟大,同时,以他的常人的举止,写出了他给人亲切、自然的一面。3文段中的细节描写体现了毛泽东什么特点?答:文中
12、的细节,体现了伟人坚韧的毅力、长远的眼光、艰苦朴素、联系群众的特点;生动形象,引人入胜。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A赝品/摇曳概况/愤慨咽喉/哽咽B溯源/夙愿憧憬/瞳孔大厦/厦门C斟酌/甄别荟萃/猝然模样/楷模D商榷/证券燥热/烦躁降临/降伏解析:A项yn/y,i/ki,yn/y;B项s,chn/tn,sh/xi;C项zhn,cu/c,m/m;D项qu/qun,zo,jin/xin。答案:A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斑斓濒临兵慌马乱金碧辉煌B誊写篷车报仇血恨刚愎自用C白晰嬉戏奋发图强直截了当D涣散掺和插科打诨融会贯通解析: A项慌荒;B项血雪;C项晰皙。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