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姓名:报考专业:准考证号码:密封线内不要写题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自命题试题科目名称:交通工程学(A卷B卷)科目代码:829考试时间:3小时 满分150分可使用的常用工具:无 计算器 直尺 圆规(请在使用工具前打)注意:所有答题内容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题或草稿纸上的一律无效;考完后试题随答题纸交回。一、名词解释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引道延误2、空间占有率3、交通区的形心4、高峰小时交通量5、临界车速6、交通标志二、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简述交通流概率统计模型中,泊松分布、二项分布、负二项分布的适用条件?2、城市交通管理包括哪两类,各有
2、哪些管理策略或技术?3、简述行程时间、空间平均车速及饱和度概念,并说明饱和度出现大于1的情况。4、什么是交通延误?影响交通延误产生的因素主要有哪些?三、计算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设某公路路段车流速度密度符合线性关系,已知该路段的畅行车速Vf = 80km/h,阻塞密度Kj = 40辆/km;求:(1)推导该路段的速度-密度线性关系式;(2)在该路段上的最大交通量能达到多少?(3)在该路段上达到最大交通量时对应的车速和密度是多少?2、在长1.35 km长的一段东西向街道上,用测试车往返12次观测同向和逆向车数的记录结果如下,求该路段的车流量和车速。AB时间tE会车数XW超车数
3、YE被超车数ZE12次平均2.681201.661.0BA时间tW会车数XE超车数YW被超车数ZM12次平均2.5392.081.00.66四、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详细说明用出入量法测交通密度的原理,如何确定初始车辆数?2、详细分析道路交通事故的成因,并提出改善交通安全的对策或措施。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初试试题-参考答案科目名称:交通工程学(A卷B卷)科目代码:829考试时间:3小时 满分150分一、名词解释题(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1、引道延误:车辆的引道时间与车辆畅行行驶越过引导延误段的时间之差。2、空间占有率:在某一个路段上,所有车辆的长度
4、和与路段长度之比。3、交通区的形心:交通区的发声源或吸引源密度分布中心,是交通小区出行的代表端点,不是该小区的几何面积重心。4、高峰小时交通量:在城市道路上,交通量时变图一般呈马鞍形,上下午各有一个高峰,在交通量呈现高峰的那个小时,称为高峰小时,高峰小时内的交通量称为高峰小时交通量。5、临界车速:临界车速是指道路理论通行能力达到最大时的车速,对于选择道路等级具有重要作用。6、交通标志:是指用图形符号和文字传递特定住处对交通进行导向、警告、规制或指示的一种交通设施。二、简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1、简述交通流概率统计模型中,泊松分布、二项分布、负二项分布的适用条件?答:(1)泊松
5、分布:适用于车流密度不大,车辆间相互影响微弱,其他外界干扰因素基本上不存在,即车流是随机的;(2)二项分布:适用于车流比较拥挤、自由行使机会不多的车流;(3)负二项分布:适用于当到达的车流波动性很大或以一定的计算间隔观测到达的车辆数其间隔长度一直延续到高峰期间与非高峰期间两个时段时。2、城市交通管理包括哪两类,各有哪些管理策略或技术?答:城市交通管理包括交通需求管理和交通系统管理;主要策略有:交通需求管理(TDM):优先发展策略、控制发展策略、禁止出行策略、经济杠杆策略等;交通系统管理(TSM):节点交通管理、干线交通管理、区域交通管理等。3、简述行程时间、空间平均车速及饱和度概念,并说明饱和
6、度出现大于1的情况。答:(1)行程时间是指从出发点到目的地的整个出行过程中,行驶及停驶所需要的时间之和,即包括出行延误时间;(2)空间平均车速是指在某一瞬间某段道路上所有车辆车速的平均值;(3)饱和度的定义是流量与通行能力的比值,通行能力的定义是道路或交叉口能够通过的最大流量;(4)当流量为道路或交叉口上的实测流量时,饱和度不可能大于1;当流量为交通规划阶段的预测流量时,这个流量为道路或交叉口的交通需求,是有可能大于通行能力的,即饱和度有可能大于1。4、什么是交通延误?影响交通延误产生的因素主要有哪些?答:(1)交通延误是车辆在行驶中,由于受到驾驶员无法控制的、或意外的其他车辆的干扰、或交通控
7、制设施等的阻碍所损失的时间。由于形成的原因和着眼点不同,可分为固定延误、运行延误、停车延误、排队延误和引道延误。(2)影响交通延误产生的因素主要有:驾驶员自身素质、车辆性能及技术状况、道路及其车流组成情况、交通负荷、转向车比例及其他干扰情况、道路服务水平及交通控制水平、道路交通环境及其他因素等。三、计算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设某公路路段车流速度密度符合线性关系,已知该路段的畅行车速Vf = 80km/h,阻塞密度Kj = 40辆/km;求:(1)推导该路段的速度-密度线性关系式;(2)在该路段上的最大交通量能达到多少?(3)在该路段上达到最大交通量时对应的车速和密度是多少?
8、答:(1)设V = aK +b;由题意可知,当K = 0时,b = Vf = 80 km/h;当V = 0时,b/a = Kj = 40 veh/km;得a = 2,所以 速度-密度为:V = 80 2K。(2);(3), ;2、在长1.35 km长的一段东西向街道上,用测试车往返12次观测同向和逆向车数的记录结果如下,求该路段的车流量和车速。(表格省略)答:由AB方向上车流量:由BA方向上车流量:该路段车流量:由AB平均行车时间:由BA平均行车时间:AB方向上平均车速为:BA方向上平均车速为:四、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1、详细说明用出入量法测交通密度的原理,如何确定初始车
9、辆数?答:交通密度的定义:某一瞬时,单位长度内的车辆数,即有:在某道路上选择A、B两点间的路段为观测路段,车流从A驶向B,如下图所示。观测开始(t = t0)时,AB路段内存在的初始车辆数为E(t0),t0-t时间内从A处驶入的车辆数为QA(t),从B处驶出的车辆数为QB(t),则t时刻AB路段存在的车辆数为:,QA(t),QB(t),L可以通过测量获得。初始车辆E(t0)可以用试验车法确定。设试验车在观测开始(t = t0)时从A驶向B,t1时刻到达B。从t0时刻到t1时刻,通过B处得车辆数为q。若试验车在行驶期间没有超越别的车,也没有被别的车超载时,则q就是t0时刻AB路段内的初始车辆数;如果在行驶期间存在超车和被超车现象,则初始车辆数为:,其中a为被试验车超越的车辆数,b为超越试验车的车辆数。2、详细分析道路交通事故的成因,并提出改善交通安全的对策或措施。答:(1)交通事故的成因:人、车、路、环境,其中与人有关的占九成以上。(2)改善安全对策:对人的管理及教育;加强车辆检测;改善道路条件,确保安全;加强交通管理措施,预防交通事故等。(3)层次清楚,语言表达准确。第 5 页 共 5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