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教学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文档编号:2823220 上传时间:2022-05-29 格式:PPT 页数:88 大小:8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政治学教学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政治学教学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政治学教学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政治学教学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政治学教学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学习政治学导论的必要性1、比较中外政治制度的需要2、参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需要3、学习其他政治学学科的需要二、 政治学导论的主要内容1、政治性质 2、政治意识 3、政治体系 4、政治行为 5、政治发展 第一章 政治和政治学 第一节 政治的涵义 一、几种非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一)神权政治观:认为政治是一种上帝安排人世的力量。 主要表现:中国的皇帝制度;西方的“君权神授”说 (二)道德政治观:政治是一种治国之道 代表人物:中国的孔孟,西方的亚里士多德,都把政治看作行为规范和准则,强调为政者应率先垂范,“为政以德,为政以仁”。 (三)权术政治观:政治即王道 代表人物:中国的韩非,“法、术、势”相

2、结合的权术理论,有人将之总结为7条;西方的代表是马基雅弗利(意大利),认为政治就是人与人之间争夺权力的斗争,就是用权力统治人,用权术欺骗人。认为统治者与人争雄,一靠法律(人的方法),二靠暴力(兽的方法),效法狐狸与狮子 (四)管理政治观:政治就是政府的管理活动 代表人物:中国古代的孔子等,近代的孙中山,西方的麦肯齐(英国)等,认为政治就是依据一定的理念和原则治理国家,管理国事。 (五)权力政治观:政治就是研究权力的形成及分享 代表人物:詹姆士一世、克伦威尔、拿破仑等 (六)法律政治观:视政治为一种法律现象或法律行为 代表人物:凯尔森、康德、布丹等。 二、马克思主义政治观 (一)经济关系是政治关

3、系的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体现(政治的基本特征) (二)政治是阶级之间的关系,是阶级之间的斗争(政治的本质特征) (三)在阶级社会里,政治的核心或中心问题是夺取国家政权或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 (四)政治包括人们的政治思想、立场、观点和方法 (五)政治是一门科学、一门艺术。晏子使楚、周恩来的乒乓外交等。 (一)、政治的定义 政治:是人们围绕公共权力而展开的活动以及政府运用公共权力而进行资源的权威性分配过程。 (二)如何理解政治的涵义 1、社会需要进行资源分配 人的欲望无穷,但满足人欲望的资源又是稀缺的;人需求的多数资源往往要支付代价。因而任何一个社会必须寻求途径以解决这些资源和代价是如何分配的

4、。 2、分配必须是权威性的 权威性的分配,在大多数社会,是指拥有权威和权力的政府机构去作出决定,参与分配过程的还有政党、社团及政治人。 一个政治体系不但要分配好处,还要分配代价。 3、权威性的分配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 政治系统:政府机构、政党、社团、领导人、公民 政治系统输入输出过程图及内容(3)政治系统输入输出后果(4)政治系统分析的意义 持续性、关联性 (一)博弈(Game)的涵义 (二)政治博弈的要素 局中人:个人、团体、国家 资源:财富、人数、威望、职位、说服技巧 对策(博弈的核心) 目标:个人目标、团体好处、社会目标 规则 (三)政治博弈的规则 1、渊源:宪法、法律、行政机关的决定、习

5、惯与传统 2、内容:结果、角色、谁能参与、处罚与变化着的规则 (四)政治博弈的类型 1、零和博弈 2、非零和博弈 消极的(输家多于赢家);积极的(赢家多于输家,不仅有冲突,还有合作、妥协、讨价还价) 一、政治学的含义 1、政治学研究对象的发展 19世纪末,政治学作为一门课程开设,其研究对象是国家和国家政权。当代西方,研究对象有两大类:一是政府与国家;二是权力。但都有局限性。 2、政治学的研究对象 公共权力的形式及运作规律 3、政治学的含义 研究公共权力的形式及运作规律的科学 4、政治学的规范性与科学性 规范性:公平、正义等 科学性:如权力腐败 二、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一)中国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6、中国古代政治学 儒家(孔孟):集中于“礼”于“仁”,宣扬“为国以礼”,“为政以德” 法家(韩非、商鞅):以法治国,严刑峻法,武力征伐,实行“霸道”。 道家(庄子):无为而治。 2、中国近代政治学的发展 龚自珍、魏源、康梁、孙中山 3、当代中国政治学的发展 1979年春,邓小平说 (二)西方政治学的发展 1、古典主义时期(古希腊到19世纪中叶) 代表人物: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洛克、孟德斯鸠等,其特点:哲学与政治学难以区分,强调道德、伦理和价值判断。 2、传统主义时期( 19世纪中叶到二战) 对政治过程资料的收集与描述。 3、行为主义时期(二战后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 着眼点在于人及人的行为 4

7、、后行为主义时期(20世纪60年代后期)对现实的社会、政治和经济问题关心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产生与发展 1、产生的历史背景 2、特点:科学性、阶级性、革命性、实践性、发展性 1、非马克思主义学者是如何理解政治的?如何评价他们的观点? 2、政治的含义是什么?如何理解政治的含义? 3、如何从博奕的角度理解政治? 第一节 政治权力的含义与作用 一、政治权力的概念 在政治关系中,权力主体依靠一定的政治强制力,为实现某种利益而作用于权力客体的一种政治力量。怎么理解? 1、权力是政治关系的中介,无权力便无政治 2、政治权力要实现的目的主要是利益 3、权力主体能否达到目的取决于政治力量的大小 二、政治

8、权力的要素 权力主体、客体,目的性,强制性,权力作用方式,权力的大小及权力的格局。 三、政治权力的作用方式 上下或平衡关系 双边与多边关系 依赖关系与独立关系 非均衡与均衡关系 冲突关系与协调关系 四、政治权力的类型 1、强制性权力 2、功利性权力 3、操纵性权力(手段:洗脑、宣传、社会化) 4、合法性权力(手段:强制力、信仰体系,通过一定形式实现:古代皇帝登基加冕,现代的选举) 5、人格型权力(卡里斯马型,如列宁、毛泽东、丘吉尔、希特勒等) 五、政治权力的性质与功能 (一)性质:阶级性、强制性、专业性、自主性、扩张性、不均性、残酷性和排他性。 (二)功能 维护社会秩序 反作用于经济 可提升被

9、统治者或民众的地位 是一种工具性价值 副作用:残酷、敌对、垄断、自私 权力分配是政治的核心问题,是政治体制问题。 一、前资本主义社会的权力分配 1、奴隶社会:君主占有 2 、封建社会:主要方式:王位继承制。也偶尔出现过选举(如选汗、教皇、哈里发) 二、资本主义社会的权力分配 选举制度。但没有直接民主,只有间接民主(代议制),出现了政治人格与经济人格的分离。 三、社会主义社会的权力分配 民主:代表制 政治意识:一定的政治主体所具有的政治认知、政治态度、政治信仰,包括政治文化(民众的)和意识形态。 第三章 政治文化 一、何谓政治文化 (一)政治文化概念的提出 1956年,美国的埃尔蒙德首先提出。

10、(二)政治文化概念产生的背景 (三)政治文化的概念 政治文化是指一个国家中的阶级、团体和个人,在长期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影响下形成的某种特定的政治价值观念、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模式。应从以下方面进行把握:主要指社会成员针对政治体系各层面的心理过程和心理活动;其形成是感性与理性、自发与自觉的统一;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具有结构性。 二、政治文化的内容 政治认知 政治情感 政治评价 三、政治文化的类型 1、统治政治文化与大众政治文化 2、狭隘型文化、顺从型文化、参与型文化 3、体系文化、过程文化、政策文化 四、政治文化的功能 是政治体系存在和维持的基础 是影响政治体系中政治制度模式的重要因素 决定着政治体

11、系中政治制度的实际运作状况 制约着政治体系的变革与发展 第一节 政治意识形态的含义与特征一、政治意识形态的概念1、意识形态的提出 德.特拉西 马克思 曼海姆2、有关意识形态定义的观点3、政治意识形态的概念 一定阶级的人们关于政治生活、政治制度、政治关系,包括阶级、国家、政党、民族、社团等在政治体系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关系的观点的总和。4、政治意识形态的分类 团体意识形态 官方意识形态二、政治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 现实性 总体性 阶级性 相对独立性 依赖性 隐蔽性(阶级社会里) 第二节 政治意识形态的功能一、政治功能二、经济功能三、意识形态变革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一、政治社会化的含义 社会成员在政治实践

12、中逐步获得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政治意识和政治立场的过程。二、政治社会化的特点1、是社会成员与政治体系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互动过程2、是对社会政治意识的继承与创新的统一3、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三、政治社会化的主要媒介(传播途径与方法) 家庭 学校 同辈团体 工作场所 大众传播媒介 选举及其他政治活动场合 社会政治组织 利益集团、国家机关四、政治社会化的功能 从社会成员个体层面上看 从政治文化的层面上看 从政治体系的层面上看 政治体系:是政治行为主体所赖以存在的制度形式,是政治行为主体与政治制度的有机统一。 政治主体 政治制度政治制度政府体制政党制度政治社团活动规则 第一节 国家理论一、阶级的

13、产生与国家的起源 阶级产生 雅典国家形式 国家起源 罗马国家形式 德意志国家形式 二、国家观的发展1、中西方关于国家术语的发展2、关于国家定义的学说要素说统治说社会契约说社会共同体说神权说国家学说三、国家的本质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国家本质的论述2、国家的实质:阶级专政,是维护统治阶级 秩序的机器。3、国家权力的特征 强制性 主权性 普遍约束力4、国家的概念 是个历史范畴,是有阶级社会的政治组织,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积极进行阶级专政,维护统治秩序的暴力机器。 四、国家职能与能力 对内职能 统治职能 决 定 社会职能 对外职能 汲取能力(核心) 国家能力 调控能力 合法化能力 强制能力 五、

14、国家类型、更替与消亡 (一)国家类型 (二)国家历史类型的更替 标志:政权由另外阶级掌握 (三)国家消亡 1、前提:阶级消灭 2、条件 经济上:生产力、分配方式 政治上:消灭阶级、无剥削 精神上:共产主义觉悟、思想道德高 国际上:无帝国主义、反动势力和剥削制度社会主义国家资本主义国家封建国家奴隶制国家 第二节 国家的形式 一、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国 体 国体 经济发展水平和差别 政 体 阶级力量对比 政治文化传统 国家形势变化 君主制:专制君主制和立宪君主制(二元和议会) 政体形式 共和制:奴隶制、资产阶级制(议会、总统、混 合)、无产阶级制 二、国家结构形式 1、含义 2、影响因素 3、现代国

15、家结构形式 单一制 复合制 联邦制 邦联制 4、一国两制下的中国国家结构形式 单一制。原因: 从权力关系看 从外在特征看 带有复合制特征历史因素地理因素经济因素民族因素国家本质国家结构形式 第三节 国家机构 一、国家机构的含义、特征、设置原则 含义:国家权力体系的总和,有纵项和横向之分。 特征:阶级性、强制性、系统性、历史性 资:分权、制约 设置原则 社:议行合一、民主集中 二、国家机构的历史发展 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 三、现代国家机构的一般形式 国家机构国家元首 立法机关 行政机关 司法机关 暴力机关含义 作用 职权含义 结构 职权 总统制内阁制半总统制委员会制权力 原则构成 任务 第七

16、章 政党 第一节 政党理论 一、概念与特征 中国古代、西方有关党的含义 概念:集中代表阶级、阶层或社会集团的利益,为维护和实现其共同意志和共同目标,以夺取、行驶或参与行使国家政治权力为目的而组成的政治组织。 特征:国家机构与社会成分联系的纽带;有明确的政治目标及政治纲领;是制度化组织;受法律保护。 二、政党类型 按本质和角色划分:使命、掮客 按集权程度划分:分权型(美)、集权型(英) 按对党员的控制力分:强控型(英)、弱控型(美) 按团结型分:一致型(英)、分散型(法) 其他分类:左、中、右;拥护体制党、反体制党;执政党、在野党;合法政党、非法政党。 无产阶级政党的特征 根本特征:阶级基础与代

17、表的利益特殊 严格的组织性与纪律性 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是工人阶级一切组织的最高形式。 三、政党的作用 目标制定、利益表达、动员和社会化、精英的形成与遴选 第二节 政党制度 一、含义 一个国家通过政党进行政治活动的方式和状态。 二、资本主义的政党制度 起源形式:一是议会中的派别或联盟发展起来。英、美、加拿大等(工党除外)。二是在议会外发展起来的,如德、意、西班牙的法西斯党。 基本类型 两党制:优点(英美) 多党制:缺点(大多数) 一党制:全国唯一合法政党(法西斯政党、战后新兴民族独立国家,如50个非洲国家,有37个国家搞一党制) 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党制度 1、一党专政制(俄共)。苏联解体和东

18、欧剧变后情况有所变化,但目前左翼政党的力量很强大(立、波、匈、保、俄) 2、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 第八章 政治社团 一、含义 社团:互益性、同类相聚性、民间性、非盈利性、组织化程度高。 政治社团:以政治任务为中心,代表一定社会群体利益,参与国家政治活动。它有别于政党与政府组织。 二、分类 按规模分:大、中、小 按组织程度分:非正规性、非社团性、机构性、社团性 以群体利益为标志,分群体利益型和公益型 三、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集团 产生与发展的条件 利益多元化 分权制衡的政治制度 个人主义为特征的政治文化 影响政府的渠道与策略强制性接触立法机构、内阁、行政部门政党政治代理人物个人联系利益集团 利益

19、集团的作用 集中各种利益、政府的助手、制约政治权力 弊病:推动政治不平衡;降低政府威信,造成政府内部分裂。 四、社会主义社会的政治社团 产生原因:利益差别 作用:参政议政、政府助手 第九章 政治人 一、政治人的含义 政治公民及其官僚、政治家。与人民、群众是不同的概念。 二、官僚 作为人 作为制度 官僚的作用:实施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事实上的立法者 弊病:群众不满。减轻病症的方式:控制(正式与非正式) 三、政治家 政治家:在长期的政治实践中涌现出来的具有一定政治远见和政治才干,掌握着政党或国家的领导权力,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着重大影响作用的领导人物。 政治家的特征 成为政治家的条件 客观:世袭

20、、革命、选举 主观:从政经验、知名度、个人素质协调 组织决策制定者政治权力代表政治家 政治家的类型 交易型 革命型政治家的作用:政治家的作用: 掌握核心权力; 思想的领导作用; 创造作用。 第一节政治统治第一节政治统治 精英统治论 多元统治论 无阶级统治论 新马克思主义的统治论 政治统治是一定阶级及其政治代表对一国国民实行的支配、控制和管理。政治统治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维护、巩固和加强其经济利益和统治地位而采取的一种方法。它是统治阶级的集体行为,是统治阶级的集体意志和集体力量的表现。 政治统治合法化的定义 政治统治合法化的方法 政治统治合法化的作用 暴力基础 经济基础 能力基础 授权基

21、础 管理基础 认同基础 卡里斯马型统治 传统型统治 法理型统治 政治管理基本特征政治管理基本特征 : 阶级性阶级性 政府由上而下的一种支配活动政府由上而下的一种支配活动 现代政治管理是一种参与型的管理现代政治管理是一种参与型的管理 现代政治管理是一种高度一体化的现代政治管理是一种高度一体化的管理管理 既可以限制也可以促进人民群众的既可以限制也可以促进人民群众的政治参与政治参与 可以协调统治阶级内部的政治关系可以协调统治阶级内部的政治关系 影响着社会的政治秩序影响着社会的政治秩序 能够组织和管理社会经济生活能够组织和管理社会经济生活 政治决策政治决策 政治贯彻政治贯彻 政治协调政治协调 政治宣传

22、政治宣传 政治决策是国家政权在实施政政治决策是国家政权在实施政治统治的过程中,为了指导国治统治的过程中,为了指导国家的政治生活、调节各种政治家的政治生活、调节各种政治关系而发生的体现统治阶级意关系而发生的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志的一系列活动的总和。政治性 政治决策的基本原则政治决策的基本原则 : 目标性原则目标性原则 最优化原则最优化原则 可行性原则可行性原则 渐进性原则渐进性原则 利益性原则利益性原则 民主性原则民主性原则 在现代国家中,政治决策要通在现代国家中,政治决策要通过确定的体制过程来完成过确定的体制过程来完成 政治决策的心理一思维过程政治决策的心理一思维过程 政治决策

23、的社会过程政治决策的社会过程 政治决策的技术过程政治决策的技术过程 第一节政治参与的涵义第一节政治参与的涵义 一、政治参与的定义一、政治参与的定义 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政治参与是普通公民通过各种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合法方式参加政治生活,并影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规则响政治体系的构成、运行规则和政策过程的行为。和政策过程的行为。 主体是公民个人或团体 实质是权利、义务和责任的统一 目标和对象的公共性是国家公共政治生活 目的具有复杂性 外延具有合法化 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投票 选举 主动接触 政治结社等 类型类型 : 个人参与和组织参与; 自动参与、动员参与和消极参与; 直接参与和间

24、接参与; 制度化参与、非制度化参与和制度边缘参与;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参与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参与。 社会经济的发展 社会环境与社会地位 政治心理 政党制度 一、政治参与与政治民主一、政治参与与政治民主 二、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二、政治参与与政治稳定 三、政治参与和经济发展三、政治参与和经济发展 第一节 国际政治的含义 与特征 是主权国家之间,也包括国际组织之间和其他政治行为主体之间在世界舞台上政治关系的在总和。 无公共权威;维护的是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国家间共同利益及全人类利益;基本行为主体是主权国家。 一、主权国家 二、国际组织 三、其他国际政治行为主体 一、含义 是在一定时期内,在世界主要

25、矛盾的主导作用下,在世界范围内形成的基本政治力量对比状况和总体态势。 1、17-19世纪,帝国主义统治和掠夺世界的格局 2、二战后美苏两国的“冷战”格局 3、多元化、多极化的格局 一、各国主权平等 二、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三、互不干涉内政 四、互不侵犯 五、和平共处 第十三章政治发展第十三章政治发展 第一节西方的政治发展理论第一节西方的政治发展理论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政治发展理论第二节马克思主义政治发展理论 一、道路一、道路 二、途径:革命与改革二、途径:革命与改革 一、政治体制的自我完善一、政治体制的自我完善 二、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理论二、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理论 三、经济发展决定政治体制改

26、革的三、经济发展决定政治体制改革的进程进程 四、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四、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 第一节政治民主理论第一节政治民主理论 列宁指出,民主是一种国家形式,一种国家形态,这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民主意味着在形式上承认公民一律平等,承认大家都有决定国家制度和管理国家的平等权利。 经济基础 法制基础 社会自治 一、资本主义民主一、资本主义民主 二、社会主义民主二、社会主义民主 一、人权的概念 在一定生产方式中生活的一切人,基于最低限度的道德准则,通过相应的义务准备而对自己所需要的事物的主张资格 1、最低限度的道德性 人权是一种道德权利;所依据的道德应该保持在最低限度。 2、普遍性 3、历史性 4、资格性个人人权观集体人权观 自然条件 生产力条件 社会制度条件 权能条件 公民权和政治权 社会和经济权利 民族权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政治学教学课件.ppt)为本站会员(三亚风情)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