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业的特征及设计实践作业本身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活动之一,“双减”为道德与法治作业创新提供了良好环境。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业具有的多样性、真实性、发展性特征,要求任务设计注重“线索”进阶,凸显价值引领,成果表达鼓励多元视角,作业评价指向持续发展,着力引领自主的道德学习,培育解决情境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化发展。道德与法治是一门新型综合性德育课程,现行课程标准并未对作业的设计与使用作出明确说明,教师凭借以往教学经验设计与实施作业的现象普遍存在。这导致作业设计随意性强,缺乏系统性、针对性和反馈等,难以有效发挥其育人价值。当前,“双减”为道德与法治作业的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环境,202
2、1年4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的通知,明确提出“科学设计探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探索跨学科综合性作业”,这为作业设计改进提供了方向。明确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业应有的基本特征,进而展开设计与实践,成为提高教学质量和育人功能的应有之义。一、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业特征分析作业本身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活动之一,有助于延伸、拓展教学价值。显然,作业和教学、评价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设计和实施质量,“从某种角度上会直接影响课程目标的达成,影响教育目标的实现与学生的完满发展”1。因此,道德与法治教学不能为了作业而作业,而要将其视为本课程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课堂学习实现有机联系,通过作业更好地促
3、进学习体验与探究,共同服务于学生的道德成长。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认为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业至少具有以下三个特征。1 .多样性:着力引领自主的道德学习多样性指作业的内容、形式多样。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学应引导儿童通过观察、调查、讨论、参观、访问、制作、种植、饲养、交流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本课程教学活动方式多样,如阅读、讨论、辩论、参观、调查、访问、游戏、角色扮演、模拟活动、两难问题辨析,以及撰写报告书、制作图表等。”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指向儿童道德自主建构能力的发展,而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拓展与深化,其内容、形式必然也是多样化的,
4、如观察采访、调查研究、活动记录、模拟剧表演等。丰富多样的作业将为儿童留下自主探究与思考的空间,引领儿童走进广阔的生活世界,经历的真实生活。作业同样应“通过各种精心设计的活动,引导儿童发展其道德自主建构的能力”2,帮助儿童拓展其道德生活视野,展开自主的道德学习,使其获得超越个人生活经验的可能性。2 .真实性:培育解决情境问题的能力真实性是指作业与学生的真实生活密切相关,能够满足其道德需求,解决其道德困惑。道德与法治课程或学科核心素养就是看“学生能否运用课程或学科内容应对各种社会生活情境的问题和挑战”4,注重学生养成与提升“在真实情境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4的能力,实现社会性发展。作业应
5、引领学生在切身实践中,储备、深化与提升学习新内容所必需的学力和生活经验,尤其是课后作业,还能够确定学生对于新的教学内容所具有的学力水平或生活经验的程度。6基于真实生活情境创设的作业任务,将兼顾每一个学生独有的经验,学生在经历“对已有的经验进行唤醒、利用、加工、丰富和提升”2的过程中展开认识、体验与践行,从而掌握必备知识,养成解决情境问题的关键能力,最终形成正确思想观念和发展良好道德品质。3 .发展性:促进学生全面而个性化发展发展性早已是新时代评价所强调的功能,指在承认、接纳学生在作业差异性的基础上,以“激励每个儿童的发展”为评价的出发点,教师要看到不同学生的不同表现,以及同一个学生在不同评价维
6、度的不同表现。凡是在原有基础上有进步、有发展的学生,都应得到鼓励或奖励,淡化评价的奖惩功能,在注重共性的同时,体现对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8道德与法治作业必然需要反馈环节的精心设计,其本身具有评价的意味和功能。关注作业的发展性,旨在准确把握学生的发展水平,以分层进阶的设计思路,尊重个性差异,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全面发展的可能,使其真正参与道德学习,实现自身的道德成长。二、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业设计实践明确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业具有的基本特征,有利于在“双减”政策实施背景下,切实减轻学生作业负担,用好作业这一载体,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在此,以五年级上册第10课“传统美德源远流长”为例,阐述我
7、们的实践。1 .任务设计注重思维进阶,凸显价值引领“传统美德源远流长”是第四单元“骄人祖先灿烂文化”第三个内容,本单元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主题,以文字、科技和美德为中心,勾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同视角之美。“传统美德源远流长”作为本单元最后一课,围绕中华传统美德设计了三个话题“自强不息的人格修养”“立己达人的仁爱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从人格修养教育和社会关爱教育到家国情怀教育,逐层深入地引领学生从自我、他人到国家,深化理解与认同,自觉完善道德品质,养成理想人格。其中,最后一课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这一课题昭示了教学的落脚点“爱国情怀”的涵育与提升。在前面两个话题
8、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探究认识到个人与国家的命运休戚相关,从而继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中华传统美德。教学要引导学生体会中华美德的特质和新时代价值,深化其爱国情感,激励其自觉践行中华美德,最终指向政治认同素养的提升。围绕本课主旨,我们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设计了三个不同层级的作业任务。“传统美德源远流长”作业任务任务1:分享新闻大事2021年即将过去,在已经过去的岁月中,给你留下印象的新闻大事有哪些?(1)用关键词或者短语的形式写下2021年大事记。(2)选择你最关注的一件事做深入了解,并把你的见解和家人做分享。任务2:讲好中国故事历朝历代,许多仁人志士都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感,他们的爱国
9、情怀表现在哪里?请选择一组不同时期(古代与现代或者战争与和平)的爱国人士,完成探究任务。任务3:凝聚爱国力量寻找身边的爱国者,记录他的爱国故事或者做一件能用实际行动表现自己爱国之心的事,简单地写下来。这一作业设计聚焦“爱国”主题,引领学生展开多样化的自主学习,整个教学的素材线、问题线、活动线清晰可见,通过作业引领学生走进真实的社会生活,展开活动和思考的进阶过程有迹可循。任务1旨在引导学生关注国家大事,进行反思与评价,在分享和交流的过程中,深刻感悟个人与国家命运休戚相关,涵养“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家国情怀,进而初步理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含义。任务2旨在引导学生在广泛查阅资料的基
10、础上进行分析、总结与提炼,尝试讲好不同时期的爱国故事,以讲述、表达过程,厚植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深刻领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厚重底蕴。任务3旨在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爱国人士,了解平凡中的“不平凡”,积极践行个人对国家的责任与担当,学会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指导自己的生活。三个任务环环相扣,从自我、他人到国家,层层递进,引领学生展开自主实践学习,为课堂分享奠定情感与思维基础;作业过程力求既注重引导学生对中华传统美德的理解和体悟,更有助于促成与提升政治认同素养。2 .成果表达鼓励多元视角,深化价值体认这一作业在第10课教学前布置,贯穿本课学习全过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
11、实际情况和能力选择任务,力求让学生有充足的时间立足课堂学习,走进社会生活,思考和感悟中华传统美德的源远流长和新时代意蕴。在第三课时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课堂教学中,教师结合作业的真实表现展开交流、分享与对话,请学生“用一个词来描述自己对这则新闻的感受”“用一个词来为爱国人士点赞”。基于真实、复杂的生活现象,和学生一起深度学习与思考,实现思维进阶。例如,有学生搜集整理了关于“东京奥运会”相关资料,并作了如下表达:生1:我用“拼搏”一词,描述我对东京奥运会的感受。中国运动员奋力拼搏,为中国赢得了很多荣誉,获得了很多金牌,体现了“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生2:我的感受是“骄
12、傲”,本届奥运会,我国一共获得38枚金牌,位居奖牌榜的第二位,这也显示了我们祖国日益强大。生3:我想到的词是“年轻”,全红婵姐姐每次跳水都是满分,基本没有水花。她才刚满14岁,不仅是我们的同龄人,更是我们的榜样。生4:我有点“难过”,在体操男子个人全能决赛中,我为中国选手肖若腾错失金牌而感到难过,但我还是觉得他是最棒的!生5:我想用“了不起”来赞扬苏炳添,跑步原本不是我们的强项,但是他跑出了9秒83的好成绩,打破了亚洲纪录。生6:我还想补充一下,苏炳添已经32岁了,他对跑步一直有研究,还把自己的名字作为论文的关键词。中国人真是了不起啊!生7:体育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表现,中国是一个体育大国。我
13、们也要锻炼身体,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作业任务着重指引学生走进真实的生活,为其实践体悟创设了真实情境,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学习。作业成果分享则指引学生提炼、聚焦“关键体悟”作深度思考与提炼,从而在知识的联结中进行意义建构,实现思维进阶。学生再次提炼自己的观点,并倾听别人的观点,在思维碰撞中获得新的感悟,从而深切感受到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学生不同视角的表达蕴含着对爱国的不同理解,但都满怀深情和骄傲,更昭示着“我也要”承担责任的美好愿望。3 .作业评价指向持续发展,引领价值践行每一个学生的基础、个性不同,其发展目标必然存在差异。我们通过发展性作业评价,对学生的道德践行作出激励,进一步提升其对所学内
14、容的认识和理解,以更好地促进价值体认,引领其价值践行。以任务1为例,学生作业呈现了不同的理解和感悟:围绕“新闻关键词”,从数量来看,学生提炼了3-7个不等的关键词;从内容来看,除“建党100周年”“建国72周年”“东京奥运会”“神舟十二号、十三号”“孟晚舟回国”“新冠疫情”等高频词外,还有“美军撤离阿富汗”“袁隆平院士逝世”“河南暴雨洪灾等,学生视野广阔;从展示方式来看,有图、有文,有思维导图,还有剪报等,学生极具创意,思维灵活。这要求评价必须灵活多样,指向学生的持续发展。对此,我们尝试了如下作业评价方式:其一,课上课后相结合的描述性评价。在课堂交流中,教师相机对作业作现场点评,着重对学生的作
15、业成果作出激励;课后,教师依据相关目标水平加以评价。例如,通过评价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见表1),了解不同学生在不同水平上的表现,为其设立进步目标,并努力帮其达到预定目标,以此引领学生深化爱国情感。这一评价目标设计意在为教师评价学生作业成果提供基本参考,注重围绕学习目标,了解学生的作业情况。评价内容自评同伴评1.能认真完成任务单的内容。2,能版分表达自己的观点。3,能和小组成员积极爻流。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评价等级有同学在欣赏班级作业展后表示:“我特别喜欢和同学的交流,虽然每个人表达的方式不一样,但是这样的互动让学习变得生动有趣。”“老师结合时事热点帮我们理解书上的知识,同学们也积极参与
16、,我喜欢这样丰富的课堂。”借助这样的作业评价为学生的道德学习提供指引,学生的关键能力得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表达能力、合作能力等逐步显现。其二,关注作业过程的多元主体评价。评价引入多元主体早已是共识,我们在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中,注重引导不同评价主体关注作业过程中的学习态度、思维和情感等,切实发挥评价的激励、反馈和发展功能。对于学生自评和互评,我们设计了简洁、直观的评价内容指引(见表2),据此,引导学生根据相关内容,对本次作业情况进行评价,四人小组的组长将对小组成员的表现进行总结评价,并为学生今后的作业提供方向指引。评价目标: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优秀能够多渠道收集和处理信
17、息,信息记录清楚、准确,内容真实客观。对信息做出自己的认识,且认识较为全面。良好能够收集和处理信息,记录信息。结果客观,内容叙述较清楚。能对信息做出简单的认识。还需努力能够在他人的帮助下搜集和处理信息,有结果。对信息缺少自己的见解。学生评价内容指引我们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生的作业及其评价过程,并以简单的评语作为反馈。例如,张同学搜集了“孟晚舟回国”的相关资料。这一事件可谓当时的社会热点,家长也非常关注。学生在家长指导下,创意采用时间轴的方式呈现事件过程。家长在评价中写道:”对于这次作业,你有主观能动性的参与,有话题深入式的探究,更难能可贵的是有自我观点的个性化表达,希望继续加油!”这样的评价必将
18、激发孩子的作业参与热情与信心,也增强了家校共育的协作效益。学生通过作业任务的探究和叙写表达等,对课堂学习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刻,深化了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愿意积极弘扬和践行中华传统美德。学生写道:“我捡起地上的小国旗,弹去灰尘,抚平褶皱,维护国旗的尊严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一种表现,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作为一名小学生,爱国不一定要干出惊天动地的大事,把身边的一些小事做好,也是爱国的表现。我们栗爱惜粮食,节约资源,爱惜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这就是一种实际的爱国行动。”作业与具体的问题情境相融合,能体现其素养养成意义,反映了学生真实的价值观、品格和能力。道德与法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其作业研究具有广阔的空间。在后续实践中,我们将尝试更具团队合作、项目性的作业,力求既减少个人作业任务又增强作业功效,优化作业过程和结果评价,更好地发挥作业的育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