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年湖北省孝感市中考化学试卷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1. 受新冠疫情影响,国家鼓励发展“地摊经济”。下列地摊活动中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A. 手工刺绣B. 西瓜切块C. 露天烧烤D. 冰冻凉粉2.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 点燃镁条B. 放置滴管C. 稀释浓硫酸D. 读取液体体积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pH7,溶液呈酸性B. 活性炭吸附可降低水的硬度C. 无色透明液体都是溶液D. 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干冰,分子停止运动4. 关于下列符号或图示说法正确的是()3H2Na+A. 表示三个氢元素B. 表示两个钠离子C. 表示铝原子的结构示意图D
2、. 由可知锰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55. 瑞德西韦(C27H35N6O8P)能有效抑制新型冠状病毒。下列有关瑞德西韦的说法正确的是()A. 瑞德西韦属于氧化物B. 瑞德西韦由五种元素组成C. 瑞德西韦相对分子质量为602gD. 瑞德西韦中含有35个氢原子6. 下列对某一主题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节约资源B物质分类生活垃圾,应分类投放超市购物,提倡用布袋代替塑料袋生铁、硫、红磷均为单质甲烷、75%酒精、食醋均为混合物C物质构成D性质用途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直接构成氧气具有助燃性,所以能做燃料熟石灰溶于水呈碱性,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A. AB. BC.
3、 CD. D7.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t1时,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B. 降低温度可使丙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C. 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D. t2时,向80g水中加入20g甲,溶解后其溶质质量分数为20%8. 工业制取高纯硅的部分反应原理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 参加反应的乙和生成的丙的质量比是1:7C. 甲分子是由五种原子构成D.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Cl4+2H2Si+4HCl9. 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目的实验方案A分离硫酸钡和氯化钠固体加足量水溶解
4、、过滤、洗涤、干燥;蒸发结晶B除去氯化钙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盐酸加入足量的碳酸钙,过滤C验证铝、铁、铜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将打磨过的铝丝和洁净的铜丝,分别浸入到硫酸亚铁溶液中,观察现象D鉴别溶液:氯化钡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钠溶液、氯化铵溶液不用其它试剂,将四种溶液分别取样,两两相互混合,观察现象A. AB. BC. CD. D10. 现有某铁样品5.6g,含有的杂质为镁、锌、铜中的两种或三种。向其中逐渐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产生氢气质量与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是()恰好完全反应时,一定没有固体剩余x的值为0.2铁样品中可能含有镁M点对应的溶液中含有2种
5、或3种溶质A. 1个B. 2个C. 3个D. 4个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18.0分)11. 化学与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请用下列物质或元素的字母序号填空:A金属材料BNH4NO3C有机合成材料 D钙元素 E糖类(1)疫情期间,为防止病毒传播,小明出门购物时戴上了口罩和一性塑料手套,在超市购买了大米等物品,则大米中主要含有的营养素为_,口罩中的金属条属于_,制手套的塑料属于_;(2)农作物缺氮元素,可向土壤中施加_;(3)老年人为预防骨质疏松,应多吃含有_的食物。12. 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我国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将北斗系统第55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预定轨道,标志着我国北斗卫
6、星导航系统正式建成。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是一种三级大型液体捆绑式运载火箭。它的第一、二级使用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二氮(N2O4)作为推进剂,其反应原理为:C2H8N2+2N2O42CO2+3X+4H2O,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产生推力,第三级则使用效能更高的液氢和液氧作为推进剂。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四氧化二氮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物质X的化学式为_;(2)火箭第三级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13. 实验室制取某种气体X,X为氢气、氧气或二氧化碳。根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将A和C连接制取气体X,则X为_;(2)若将A和B或A和D连接都可制取气体X,则分液漏斗中盛装的药品
7、为_;(3)若向锥形瓶中盛装大理石或石灰石,来制取气体X,则选用的收集装置为_(填字母序号);(4)若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来制取氧气,除选取如图部分装置外,还需补充大试管、单孔塞、玻璃导管、胶皮管、铁架台(带铁夹)、玻璃片和_(填一种仪器)。14. A、B、C为初中化学常见的三种物质,它们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表示某一种物质经一步反应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均已略去)。(1)若B为紫红色金属,C为黑色固体,则B为_;A所属的类别为_(选填“酸”、“碱”或“盐”)。(2)若B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盐,C广泛用于制取肥皂,以及石油、印染等工业,在生活中可用来去
8、除油污,则CA的反应_(选填“一定”或“不一定”属于复分解反应,B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任写一个)。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15. 氯气可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OH+Cl2=NaClO+NaCl+H2O,其中生成的次氯酸钠(NaClO)易溶于水,为“84”消毒液的有效成分。现向某100g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一定量氯气,使之与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反应后的溶液质量为107.1g。请计算:(1)参加反应的氯气质量为_g。(2)反应生成次氯酸钠的质量(请写出计算过程)。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7.0分)16. 线上化学课堂中,老师演示了“吹气生火”实验
9、,他向包有过氧化钠(Na2O2)粉末的脱脂棉上用导管吹气,脱脂棉燃烧了起来。同学们对该实验产生了浓厚兴趣,复学后进行了如下探究。探究一:脱脂棉燃烧的原因。【作出猜想】根据燃烧条件分析:脱脂棉是可燃物;吹出的气体可能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氧气;反应放出热量,满足了温度达到脱脂棉的_。【进行实验】在如图所示装置中,向过氧化钠粉末中不断吹气,观察到过氧化钠粉末由淡黄色逐渐变为白色,在导管口P处放置_,木条复燃,说明试管内生成了氧气。同时还观察到_,说明反应还放出了热量。【得出结论】吹出的气体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氧气,同时反应放出热量,满足了脱脂棉燃烧的条件。探究二:试管内残留白色固体的成分。【查阅资料
10、】吹出的气体主要成分有氮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过氧化钠与氮气不反应。【作出猜想】猜想1:CO2参加反应,固体成分是Na2CO3;猜想2:H2O参加反应,固体成分是NaOH;猜想3:CO2和H2O均参加反应,固体成分是Na2CO3和NaOH。【实验验证】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残留白色固体于试管中配成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静置产生白色沉淀固体成分含有碳酸钠取适量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少量氯化铜溶液产生蓝色沉淀固体成分含有 _ 【实验结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水蒸气都能反应,猜想3正确。请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拓展延伸】化工厂存有过氧化钠时,一旦失火,
11、不能选用_(填字母序号)灭火。A二氧化碳灭火器B细沙C水基型灭火器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解:A、手工刺绣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西瓜切块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露天烧烤生成有害气体和烟尘,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D、冰冻凉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故选:C。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手工刺绣、西瓜切块、冰冻凉粉都属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本考点考查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基础性比较强,只要抓住关键点:是否
12、有新物质生成,问题就很容易解决。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2.【答案】D【解析】解:A、点燃镁条,应用坩埚钳夹持镁条,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胶头滴管不能放置在桌面上,保持胶头向上放在烧杯中或放在试管架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的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D、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A、根据常见的夹持仪器,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
13、)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3.【答案】A【解析】解:ApH7,溶液呈酸性,选项说法正确;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但是不能降低水的硬度,选项说法错误; C无色透明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选项说法错误; D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的,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A。A根据溶液的pH与酸碱性的关系来分析; B根据活性炭的吸附性来分析; C根据溶液的特征来分析; D根据分子的性质来分析。本题考查了基础化学知识,难度很小,解题时根据溶液酸碱
14、性与pH的关系、活性炭的性质、溶液的特征、分子的性质来分析即可。4.【答案】B【解析】解:A、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H可表示为:3个氢原子,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Na+可表示两个钠离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C、质子数=13,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铝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
15、的数字为25,表示原子序数为25;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4.94,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A、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B、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 C、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 D、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
16、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元素周期表、粒子结构示意图、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5.【答案】B【解析】解:A、瑞德西韦是由碳、氢、氮、氧、磷五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 B、瑞德西韦是由碳、氢、氮、氧、磷五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 C、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瑞德西韦相对分子质量为602,故选项说法错误。 D、瑞德西韦是由瑞德西韦分子构成的,1个瑞德西韦中分子中含有35个氢原子,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A、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
17、物。 B、根据瑞德西韦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 C、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 D、根据瑞德西韦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等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6.【答案】A【解析】解:A生活垃圾,应分类投放可以回收利用,节约资源;超市购物,提倡用布袋代替塑料袋可以节约化石资源,说法均正确,符合题意; B生铁是由含碳量为2%4.3%之间的铁合金,属于混合物;甲烷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说法均错误,不合题意; 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说法错误,不合题意; D氧气具有助燃性
18、,没有可燃性,所以不能做燃料,说法错误,不合题意。 故选:A。A根据节约资源的做法来分析; B根据单质与化合物、纯净物与混合物的概念来分析; C根据物质的结构来分析; D根据物质的性质与用途来分析。本题难度不大,但涉及知识点较多,考查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采用排除法是正确快捷解答此类题的关键。7.【答案】B【解析】解:A、t1时,甲和丙的溶解度相等,该选项说法正确;B、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降低而增大,降低温度不能使丙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甲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乙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该选项说法正确;D、t2时甲
19、溶解度是50g,向80g水中加入20g甲,能够完全溶解,溶解后其溶质质量分数为:100%=20%,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某一温度时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比较;根据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判断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的溶解度变化情况;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100%;一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一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可以用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分离。溶解度曲线能定量地表示出溶解度变化的规律,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同一溶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同一温度下,不同溶质的溶解度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
20、不同。8.【答案】C【解析】解:由工业制取高纯硅的部分反应原理的微观示意图和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高温条件下四氯化硅和氢气反应生成了硅和氯化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SiCl4+2H2Si+4HCl。A该反应是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一种化合物和一种单质,属于置换反应,故说法正确;B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乙和生成的丙的质量比是4:28=1:7,故说法正确;C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甲分子是由两种原子构成的,故说法错误;D由微观反应示意图以及质量守恒定律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SiCl4+2H2Si+4HCl,故说法正确。故选:C。根据工业制取高纯硅的部分反应原理的微观示意图和质量守
21、恒定律,分析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据其意义分析判断有关的说法。本题通过微观粒子的反应模型图,考查了微观上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学会通过微观示意图把宏观物质和微观粒子联系起来、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物质的变化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9.【答案】D【解析】解:A、硫酸钡不溶于水,氯化钠易溶于水,加足量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得到硫酸钡,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钠,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B、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C、将打磨过的铝丝和洁净的铜丝,分别浸入到硫酸亚铁溶液中,铝丝表面析出黑色固体,是因为铝和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铁,即铝比铁活泼,
22、铜丝表面无明显现象,是因为铜不能和硫酸亚铁反应,即铁比铜活泼,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D、不用其它试剂,将四种溶液分别取样,两两相互混合,产生白色沉淀的是氯化钡溶液和硫酸钠溶液,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是氢氧化钠溶液和氯化铵溶液,能够分组,但是不能确定四种具体的物质,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D。A、硫酸钡不溶于水,氯化钠易溶于水; B、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C、铝和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铁,铜不能和硫酸亚铁反应; D、氯化钡和硫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钠,氢氧化钠和氯化铵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氨气。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
23、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10.【答案】A【解析】解:生成xg的氢气时,参加反应的硫酸的质量为100g,5.6g的铁生成的氢气质量为0.2g,5.6g的锌生成的氢气质量小于0.2g,5.6g的铜生成的氢气质量为0,5.6g的镁生成的氢气质量大于0.2g,铁样品5.6g中含有的杂质为镁、锌、铜中的两种或三种,杂质可能是镁、锌,可能是镁、铜,可能是镁、锌、铜,所以恰好完全反应时,可能有固体剩余,故错误;x的值为100g9.8%=0.2g,故正确;5.6g的铁生成的氢气质量为0.2g,5.6g的锌生成的氢气质量小于0.2g,5.6g的铜生成的氢气质量为0,5.6g的镁生成的氢气质量大于0.2
24、g,铁样品5.6g中含有的杂质为镁、锌、铜中的两种或三种,所以铁样品中一定含有镁,故错误;M点硫酸是过量的,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锌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所以对应的溶液中含有3种或4种溶质,故错误。故选:A。根据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置换出酸的氢元素,依据图象中的数据和氢元素守恒即可计算出生成氢气的质量,然后结合金属活动性进行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金属活动性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难度不大,在平时的学习中加强训练即可完成。11.【答案】E A C B D【解析】解:(1)大米中富含淀粉,淀粉属于糖类;金属条属于金属材料,制手套的塑料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故填:E;A;C; (
25、2)硝酸铵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填:B; (3)老年人缺钙易患骨质疏松症,为预防骨质疏松,应多吃含有钙元素的食物;故填:D。(1)根据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以及材料的分类来分析; (2)根据常见的氮肥来分析; (3)根据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化学元素的来源来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了解各种物质的性质,只有理解了物质的性质才能确定物质的用途。12.【答案】+4 N2 2H2+O22H2O【解析】解:(1)氧元素显-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x+(-2)4=0,则x=+4价。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
26、应前碳、氢、氮、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8、6、8,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氢、氮、氧原子个数分别为2、8、0、8,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3X分子中含有6个氮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2个氮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2。(2)火箭第三级中,液氢和液氧反应生成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故答案为:(1)+4;N2;(2)2H2+O22H2O。(1)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进行分析解答。(2)火箭第三级中,液氢和液氧反应生成水,进行分析解答。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反应前后原子守恒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3.【答案】氢气
27、(或H2) 过氧化氢溶液 B 酒精灯【解析】解:(1)装置C是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气体的密度要小于空气的密度,实验室常用稀硫酸和锌反应制取氢气,属于固、液常温型,若将A和C连接制取气体X,则X为氢气,故填:氢气(或H2); (2)根据题意可知,要收集的气既可以用排水法收集,又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说明气体既不易溶于水,密度又比空气大,氢气、氧气和二氧化碳中只有氧气符合要求,装置A属于固、液常温型,适合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则分液漏斗中盛装的药品为过氧化氢溶液,故填:过氧化氢溶液; (3)若向锥形瓶中盛装大理石或石灰石,可用来制取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则选用的收集装置为B
28、,故填:B; (4)若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来制取氧气,属于固、固加热型,除选取如图部分装置外,还需补充大试管、单孔塞、玻璃导管、胶皮管、铁架台(带铁夹)、玻璃片和酒精灯,故填:酒精灯。(1)根据装置的特点和气体的性质进行分析; (2)根据气体的性质和装置的特点进行分析; (3)根据气体的密度和水溶性以及特殊要求选择收集装置; (4)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及特殊要求选择组装发生装置所需的仪器。本题主要考查了实验室气体的制取,熟练掌握气体的制取原理,了解确定发生装置、收集装置的因素和注意事项等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4.【答案】铜 盐 不一定 Na2CO3+2HCl=2Na
29、Cl+H2O+CO2【解析】解:(1)若B为紫红色金属,则B是铜,C为黑色固体,则C为氧化铜,氧化铜和铜都能生成A,则A是盐类物质,故填:铜;盐。 (2)若C广泛用于制取肥皂,以及石油、印染等工业,在生活中可用来去除油污,则C是氢氧化钠,B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盐,则B是碳酸钠,A可以是氯化钠或是水,则CA的反应有可能是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水,故不一定属于复分解反应,B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可以是Na2CO3+2HCl=2NaCl+H2O+CO2,故填:不一定;Na2CO3+2HCl=2NaCl+H2O+CO2。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结合物质间反应的实验现象以及转化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即可。本题考查的
30、是常见的物质的推断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15.【答案】7.1【解析】解:(1)参加反应的氯气质量为107.1g-100g=7.1g。故填:7.1。(2)设反应生成次氯酸钠的质量为x,2NaOH+Cl2=NaClO+NaCl+H2O,71 74.57.1g x=,x=7.45g,答:反应生成次氯酸钠的质量是7.45g。氢氧化钠和氯气反应生成次氯酸钠、氯化钠和水,反应前后质量差即为反应的氯气质量,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提供数据可以进行相关方面的计算。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16.【答案】着火点 带火星的木条 烧杯内导管口
31、有气泡冒出 氢氧化钠 2CO2+2Na2O2=2Na2CO3+O2 AC【解析】解:探究一:【作出猜想】脱脂棉为可燃物,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了氧气,需要燃烧还需达到脱脂棉的着火点,而反应放热,温度升高,达到了脱脂棉的着火点,发生了燃烧; 故答案为:着火点。 【进行实验】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因此将带火星的木条置于导管口处,通过观察木条复燃,证明气体为氧气;反应放出热量,锥形瓶内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气体受热膨胀,体积变大,逸出导管,在烧杯内导管口处形成气泡; 故答案为:带火星的木条;烧杯内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探究二:【实验验证】氢氧化钠可与氯化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因此可以得出含
32、有氢氧化钠; 故答案为:氢氧化钠。 【实验结论】根据题目信息可知,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配平; 故答案为:2CO2+2Na2O2=2Na2CO3+O2。 【拓展延伸】A、根据实验可知,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发生反应生成碳碳酸钠和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使火灾加剧,A符合题意; B、细沙覆盖后,隔绝氧气,可以起到灭火作用,B不符合题意; C、根据实验可知,水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使火灾加剧,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C。探究一:【作出猜想】根据燃烧三要素:可燃物、氧气、着火点回答此题; 【进行实验】根据氧气可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性质回答此题;气体受热,压强增大,据此分析回答此题; 探究二:【实验验证】根据实验现象推断固体组分; 【实验结论】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 【拓展延伸】根据实验现象和过氧化钠性质回答此题。在解此类题时,首先要将题中的知识认知透,然后结合学过的知识进行解答。第11页,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