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节 运动员的能量需要量&第二节 不同项群运动员的营养需要特点 &第三节 部分专项运动员营养需要的特点 &第一节 运动员的能量需要量&第二节 不同项群运动员的营养需要特点&耐力性项目运动员的营养需要特点&力量性项目运动员的营养需要特点&灵敏、技巧性项目运动员的营养需要特点&球类项目运动员的营养需要特点&第三节 部分专项运动员的营养需要的特点&中长跑运动员的营养需要特点&举重运动员的营养需要特点&体操运动员的营养需要特点&游泳运动员的营养需要特点&1、掌握从事不同运动项目能量需要的基本特点,了解运动员能量的需要的基本调查方法。&2、掌握耐力性、力量性、灵敏和技巧性以及球类项目运动员训练的生理
2、学特点和营养特点。&3、熟悉中长跑、体操和游泳等专项的运动员营养特点。&运动员营养是除遗传和训练以外影响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和基本手段,它不同于普通健康人群营养,而是具有许多自身的特点。&本章主要介绍运动员的能量需要特点及其膳食来源、不同项群以及部分专项运动员的营养需要特点。一是由于其特有的训练、比赛等职业特性,导致运动员能量和营养需要有别于一般人群;二是由于所从事运动项目不同,导致运动员营养具有一定的运动项群和专项特征。以上特点决定了运动员营养不是一般普通人群营养模式在“质”和“量”上的简单增减,而是具有许多自身的特点。运动员能量需要(Athletes energy needs):是指能够平衡
3、运动员能量消耗以维持身体形态、身体结构、生理功能以及正常运动训练和比赛的食物能量水平。重要名词解释重要名词解释根据营养学的原理,运动员的能量需要构成主要包括基础代谢、食物代谢反应、生长发育以及包括训练与比赛在内的一切体力活动等所消耗的能量。(填空题)(填空题)|研究表明:运动员人群在基础代谢和食物代谢反应等方面与一般人群之间没有明显的差异,且运动员人群与一般人群在完成相同运动项目的身体活动时也具有类似的能量消耗特点。|因此,运动员人群的能量需要实际上主要取决于不同运动项目的能量消耗率、运动训练或比赛的持续时间等。(填空题)(填空题)|运动员的能量需要通常是以其为依据计算的,后者主要是以为基础,
4、以其净能量消耗率和实际运动持续时间为依据计算得来的,其实质是净运动能量消耗量。|还可以根据运动员包括基础代谢等在内的全部能量消耗量的多少以每日或者每周能量消耗总量加以表示。|不同运动项目的能量消耗率,以不同体重的人群在完成不同运动项目活动时的能量消耗率(kJ/min),以该数值乘以运动时间便可获得完成该项目活动所消耗的能量。|大量研究表明,按照以上方法计算得到的运动员能量消耗量一般。|不同项群和专项运动员的能量消耗量则与其所从事的运动项目、运动训练与比赛强度和运动时间、性别、运动员体重等多种因素有关。|荷兰学者通过对从事力量性、耐力性和团体性项目优秀运动员能量需要的大样本研究发现,男子运动员的
5、日能量需要介于2900kJ/d-5900kJ/d之间,女子运动员介于6697-13393kJ/d之间。|根据2001年世界粮农组织、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大学联合专家委员会所提交的研究报告,年龄在12-18岁的从事剧烈体力活动的男性青少年日均能量需要量介于之间,同年龄阶段女性青少年介于之间。|从事中等强度体力活动的能量需要量分别为9835-14230kJ/d(男性)和9522-10463kJ/d(女性);|从事轻体力活动的能量需要则分别为9103-12137kJ/d(男性)和8057-8894kJ/d(女性)。Z不同运动项目的能量消耗差异很大,但这些能量均由体内的三大能源物质的分解代谢所提供,它
6、们提供能量的比例取决于。Z无论运动员从事什么项目,均是以糖分解代谢所提供的能量比例最高,脂肪居中,而蛋白质最少。(填空题)(填空题)以男子铁人三项和举重为例,前者的日能量消耗率为240.2kJ/dkg体重,糖、脂肪和蛋白质提供能量的比例分别为66.2、21.2和11.6;后者的日能量消耗率为194.6kJ/dkg体重,糖、脂肪和蛋白质提供能量的比例分别为40.3、39.7和20.0。以上各种能源物质提供能量的比例是运动营养学计算不同项目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的能量需要及制定运动营养计划的重要参考依据。 所需能量主要来源于能源物质的有氧氧化,运动过程中能源物质尤其是肌糖原含量减少、体液丢失和体温升高等
7、是影响耐力训练效果和耐力比赛成绩的主要因素。 长期从事耐力性项目训练的运动员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为此,耐力性项目运动员的膳食营养需要应首先满足糖类和脂肪等能量物质的补充,其中,日常饮食当中的糖类比例最好控制在总能量摄入的60-70(8-10g/kg体重)之间。食物来源除传统的米饭、面粉外,还应注重含糖量较丰富的水果和蔬菜等。 通常情况下赛前1h内不建议补充含糖饮料,其原因是由于赛前1h内补充糖容易诱发机体随后发生的胰岛素反应,后者可以促进肌肉和肝脏的糖原合成反应和抑制糖与脂肪的分解代谢,具有降血糖的作用。因此,特别长时间的比赛,其赛前补充糖一般是安排在1-2h之间进行的,且补充糖的种类多以胰岛
8、素反应较弱的果糖为多。 比赛时间超过2h和运动强度为75VO2max的耐力项目,赛中补糖有助于维持运动过程中的血糖恒定,减少肌糖原消耗和推迟运动性疲劳出现的时间,但如果通过饮用含糖饮料的方式补充糖,其浓度不要超过以免影响胃排空的速度。 研究发现,赛后或者训练后尽快补充糖能够明显加快随后的肌糖原恢复速度,补充糖的最佳时机是训练或者比赛结束后的3以内。此外恢复期糖类的摄入总量的多少也直接影响到肌糖原的恢复。因此,保证恢复期糖类的足够摄入是耐力性项目运动员应该特别关注的问题。运动员还应注意适当补充水分、电解质和维生素B、维生素C和维生素E等。|耐力项目运动员的体液补充的时机、数量、频率和补充液体的物
9、质构成模式可视耐力训练或者比赛时间、气温等因素而确定。|一般情况下,耐力运动中每间隔15-20min可补充水分150-200ml,补水的同时可以补充少量的钠盐以及钾、钙和镁等电解质。高温情况下,可以适当增加补水的频率,减少每次补水的数量。|研究表明,耐力性项目运动员因摄入不足等原因,常常容易引起的缺乏,从而影响其有氧运动能力。|通常情况下,普通人群的维生素B1的日补充量为1.5mg,维生素C为30-60mg,而耐力性项目运动员的维生素B1的补充量应达到3-5mg,维生素C超过60mg。 维生素E具有参与肌肉组织的微循环调节和具有抗自由基氧化损伤的作用,因此对于耐力项目运动员具有特殊的意义。美国
10、RDA(Recommended Dietary AIIowance)的维生素E建议日服用量为10mg(男)和8mg(女),而一些学者采用200mg/d的日补充剂量。研究发现,维生素E具有明显减少运动时脂质过氧化的作用。耐力项目运动员因容易发生缺铁性贫血,应当注意补充含铁丰富的食物。耐力性项目训练和比赛过程中,中枢疲劳是一种常见的生理现象,研究发现,中枢疲劳与比赛和训练中大脑抑制性中枢神经递质的增加等有关,其中以5-羟基色胺(5-HT)含量增加较为典型。目前,运动营养学和运动生物化学主要运用支链氨基酸(BACC)来对抗5-HT增加的作用。补充支链氨基酸有助于通过对色氨酸进入血一脑屏障的抑制而缓解
11、中枢疲劳。 运动员的肌肉比较发达,且具有较好的力量和爆发力以及有效的神经肌肉协调控制能力。由于完成力量性项目的时间比较短、肌肉输出功率比较高,因此肌肉活动所需的能量主要来自于无氧性的磷酸原系统,部分项目的所需能量还来源于糖酵解系统来供应。除了充分补充能源物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以外,力量性项目运动员还应注意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摄取。一般情况下,成人日蛋白质需要量为0.830g/kg体重,国外一些研究建议力量性项目运动员的日蛋白质摄取量应控制在1.4-1.8g/kg体重之间,我国的建议摄入量为2.0g/kg体重。日蛋白质摄入量过多(超过2.0g/kg体重),会引起体液酸碱平衡紊乱,尿钙丢失增多以及肝
12、、肾负担加重等。 研究发现,由于受传统观念和饮食习惯的影响,通常情况下国内外力量性项目运动员的蛋白质摄入量普遍偏高,个别国家的运动员甚至超出RDA标准的4-5倍。 然而,没有研究证据表明高蛋白质摄入量对于维护运动员的身体健康、增加肌肉分量和改善力量性运动项目成绩具有有效。 大量科学证实:短期的补充肌酸(20-30g/d,5-7天)能够明显加快ATP通过CP分解的合成速度,提高肌肉的做功功率和肌肉力量,改善短时间爆发性用力项目的运动成绩。 灵敏和技巧性项目对机体的协调运动能力要求较高,同时也需要运动员具有良好的力量、爆发力、速度乃至耐力等方面的运动能力,但日能量消耗相对较少。由于灵敏和技巧多与人
13、的体重大小有关,且训练过程中需要运动员高度集中精力,造成运动员长时间处于高度精神紧张状态,因此其营养需要具有自身的特点。 一般情况下,该类项目运动员训练期间的膳食能量摄入量较低,食物脂肪供应比例控制在30以下,普通训练时的蛋白质摄入量控制在总能量摄入量的12-15,减体重训练期间可适当增加到15-20,以保证机体的免疫功能和健康水平。 灵敏和技巧项目运动员还应注意维生素B1和维生素C的补充,建议其日补充量分别为4mg和140mg。此外,由于乒乓球和击剑等项目的训练常伴有运动员紧张的视觉活动,因此这些项目的运动员还应注意适当增加维生素A的补充量,日补充剂量应达到1.8mg以上。 运动员的日常营养
14、主要根据其训练和比赛的运动量大小,以糖类为核心,实施全面营养补充。 专家建议,运动员在训练或者比赛结束后应尽快补充50g糖,以后每隔1-2h重复补充,直至就餐,恢复期24h糖补充的总量达到10g/kg体重。 中长跑涉及从800m和1500m跑到马拉松跑等多个不同的项目,这些项目特别是5000m以上的项目运动时问长,运动强度通常介于75-90VO2max之间,运动中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源于有氧分解代谢,但不同项目分别从糖和脂肪氧化获取的能量比例有所不同。u1500m跑所需的能量主要源自于肌糖原的分解,其中肌糖原无氧代谢提供的能量比例约为25,有氧氧化提供的能量比例约为75。u5000m和10000
15、m跑过程中肌糖原无氧代谢提供的能量比例介于12.53之间,而有氧氧化介于87.597之间;u马拉松跑所需的能量75源自于肌糖原的有氧氧化,5来源于血糖的利用,20的能量是由脂肪的氧化提供的。u此外,有研究表明,持续时间1h的耐力性运动可以使肝糖原储备减少55,而持续时间2h以上的耐力运动可以使肌糖原储备达到几乎耗竭的程度,从以上中长跑运动的能量消耗特点可见,这类项目的运动员营养的重点是能源物质的补充。 糖负荷或者糖添载是多年来中长跑项目运动员热衷于通过训练与膳食糖补充相结合的方法增加肌糖原储备以提高耐力运动成绩的一种营养学手段。按照补充模式的不同,(糖负荷为重点论述题(糖负荷为重点论述题) 传
16、统糖负荷方法源自于1967年北欧运动生理学家Ahlborg等的研究,这种方法首先是通过长时间(60-90min)和大强度的有氧耐力运动训练造成运动员肌糖原储备达到耗竭状态,之后连续3天进食低糖膳食(食糖量介于60-120g之间)并保持中等强度的训练;在接下来的第5、7天,进食高糖膳食(60-120g之间)并保持适度运动。这种方法可以使肌糖原储备量增加达到165mmol/kg。 研究发现,传统的糖负荷方法尽管能够有效提高肌糖原储备,但是由于连续3天的低糖膳食容易使人感到头晕、疲劳和恶心,加之期问还要进行剧烈的运动训练,容易造成肌肉损伤和破坏胰岛素敏感性等,这种方法虽然早已建立但在实践中却少有使用
17、。 改良的糖负荷方法源自Sherman等的研究,其方法是第1天通过90分钟运动(强度70-75VO2max)来大量消耗肌糖原,并使用糖类比例为50(约350g)的混合膳食,第2、3天以40min运动(强度70-75VO2max)来持续消耗肌糖原,同时继续使用糖类比例为50(约350g)的混合膳食; 第4、5天以20min运动(强度70-75VO2max)来持续消耗肌糖原,改使用糖类比例为70(约550g)的高糖混合膳食;第6天停止训练,仍持续使用糖类比例为70(约550g)的高糖混合膳食;第7天即可在肌糖原超量恢复的理想状态下参加比赛。 研究发现,采用新的糖负荷方法可以使肌糖原含量提高到195
18、mmol/kg,个别受试者甚至可达到230mmol/kg。 与传统的糖负荷方法相比,改良的糖负荷方法具有更好的实用性,成为目前全球公认效果最好的肌糖原补充技术。 举重是一项按运动员体重进行分级比赛的项目,由于日常训练过程中力量性肌肉活动所占比例较高且能量消耗数量较大,因此,举重项目运动员的营养主要涉及蛋白质与能源物质等的补充以及控制体重期间的营养保障。u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表明:通常情况下运动员在从事训练期间的日能量补充介于35005500 kcal(男子)和30004500kcal(女子)之间,其主要的食物构成比例是蛋白质占15-16(1.4-1.8g/kg体重),糖类58-60(8-10g
19、/kg体重),脂肪25-26(1.7-2.4g/kg体重)。u国内学者对举重运动员的实际调查结果表明:蛋白质和脂肪的日摄入量均超过2g/kg体重,糖类摄入相对不足。 u补充肌酸是包括举重在内的许多力量性和爆发力性项目运动员用以保持和提高肌肉功能的一种营养学方法。u研究发现,适当补充肌酸对于改善短时间、重复性的力量和爆发力性项目运动成绩具有一定的作用。u但是,举重运动员服用肌酸后一周以后(20g/d),因肌肉水分含量增加、肌肉蛋白质合成速度加快等原因,通常可造成运动员体重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同时伴有肌肉僵硬等不适感,这对于需要控制体重参加比赛的举重项目显然不利。因此,举重项目运动员服用肌酸应当慎重。
20、 控制体重是近半数以上举重运动员赛前需要面临的问题,其主要的解决方式是控制饮食饮水、增加运动消耗以及通过各种物理手段(如穿着不透气的尼龙运动服运动、桑拿等)乃至服用药物进行脱水等,其中不乏服用违禁药物。 研究发现,举重运动员在赛前控制体重期间,应注重合理的营养保障,以免对运动员的身体健康造成损害。 通常情况下,日能量摄入不应少于6278 MJ-100452MJ,且根据举重运动员的体重和赛前运动量大小酌情增减。 在摄入低能量饮食的同时,适度增加蛋白质(2g/kg体重)补充,减少脂肪摄入(1.4g/kg体重),保障充足的无机盐、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第三,必要时可以食用一些专门为举重运动员研制的控减
21、体重期间使用的平衡营养膳食,但禁止使用利尿剂和其他一些对运动员身体健康危害较大违禁药物控减体重。(从训练学角度来看,一方面体操运动员参加训练的年龄较小,训练年限较长,训练负荷大,且对运动员形体的要求高;另外一方面,体操项目的动作技术复杂,技巧性强,对运动员的绝对肌肉力量、爆发力、速度、柔韧性和灵敏度等均具有很高的要求。这些项目特点决定了体操项目运动员需要平衡膳食和全面营养的基本特征。(国内学者研究发现,我国青少年体操运动员尤其是女子运动员的日均能量摄入偏低,20左右的运动员血清维生素A处于缺乏状态,40的运动员处于维生素B1不足或者缺乏状态,多数体操运动员铁摄入量偏少,此外,膳食钙摄入量(30
22、0-800mg/d)也明显低于我国推荐的运动员适宜钙摄入量(1000-1500mg/d)。(以上营养状态的产生与运动员的饮食习惯等有密切关系,同时会对其身体的生长发育和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游泳是一类在一定温度的水环境下进行的运动项目,需要运动员全身肌肉的节律性收缩来对抗水的阻力推进人体在水中的运动。由于水的阻力大,加之水温较低,使得游泳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的能量消耗增大。u第一,根据国外学者研究推算,完成同样距离的运动,游泳运动员的能量消耗通常是跑步运动员的4倍。u 第二,女子游泳运动员由于体内脂肪含量较多,在水中的浮力较大,因此在完成同样距离游泳的情况下,女子游泳运动员消耗的能量比男子少约30。u
23、第三,水温降低,游泳能耗增加,2830是游泳项目取得优异成绩的最适水温。 国内外学者研究表明,游泳运动员的日训练能耗通常介于1674222601MJ/d(男女)和14230-16742MJ/d(女子)之间,其中约50左右来自于糖,约30来自于脂肪,其余来自于蛋白质的氧化利用。游泳运动的营养应该充分考虑游泳运动项目的训练学和生理学特点,除了补充每日训练所消耗的大量的糖类物质以外,还应兼顾其他营养物质的摄入。 一般情况下,游泳运动员糖类物质的补充应占到每日膳食总摄入能量的60或者8-10g/kg体重,蛋白质摄入量达到1.5-2.0g/kg体重。由于在水中运动时肌肉代谢强度加大,游泳运动员的膳食维生
24、素B1和C也应适当增加。 冰雪项目包括速滑、冰球、花样滑冰和高山滑雪等多种不同项目。由于这些项目对运动员的肌肉耐力、肌肉爆发力和速度素质等均有较高的要求,且运动员长时间在寒冷的环境下进行训练和比赛,因此,冰雪项目运动员的能量消耗相对较大,对膳食营养的要求较高。 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优秀冰雪项目运动员的周训练时间通常介于30-35h,训练内容涉及有氧和无氧耐力、力量以及技术训练等,日训练消耗能量约为15486-19671MJ/d之间。 国内黑龙江体育科学研究所的学者对4个项目91名冰雪运动员的调查发现,日能量摄入的32-47来源于糖类,43-51来自脂肪类物质,存在明显的糖类物质摄入不足和脂肪类
25、物质摄入偏多的膳食结构不合理问题。此外,部分运动员还存在着维生素B1、B2和维生素C摄入不足的问题。|1、运动员营养具有两个基本特点:一是由于其特有的训练、比赛等职业特性,导致运动员能量和营养需要有别于一般人群;二是由于所从事运动项目不同,导致运动员营养具有一定的运动项群和专项特征。|2、根据营养学的原理,运动员的能量需要构成主要包括基础代谢、食物代谢反应、生长发育,以及包括训练与比赛在内的一切体力活动等所消耗的能量。 |3、运动员人群的能量需要实际上主要取决于不同运动项目的能量消耗率、运动训练或比赛的持续时间等。|4、无论运动员从事什么项目,均是以糖分解代谢所提供的能量比例最高,脂肪居中,而
26、蛋白质最少。|5、糖负荷按照补充模式的不同,分为传统和现代两种。与传统的糖负荷方法相比,改良的糖负荷方法具有更好的实用性,成为目前全球公认效果最好的肌糖原补充技术。 |6、一般情况下,游泳运动员糖类物质的补充应占到每日膳食总摄入能量的60或810g/kg体重,蛋白质摄入量达到1.52.0g/kg体重。由于在水中运动时肌肉代谢强度加大,游泳运动员的膳食维生素B1和C也应适当增加。|1、运动员人群在基础代谢和食物代谢反应等方面与一般人群之间有明显的差异。()|2、耐力性项目运动员的膳食营养需要应首先满足糖类和脂肪等能量物质的补充,其次还应注意适当补充水分、电解质和维生素B、维生素C和维生素E等。
27、()|3、中长跑运动项目的运动员营养的重点是非能源物质的补充。( )|4、举重项目运动员的营养主要涉及蛋白质与能源物质等的补充以及控制体重期间的营养保障。()|1、运动员能量需要:是指能够平衡运动员能量消耗以维持身体形态、身体结构、生理功能以及正常运动训练和比赛的食物能量水平。|2、糖负荷:又称糖添载,是通过训练与膳食糖补充相结合的方法提高肌糖原储备以提高耐力运动成绩的一种营养学手段,包括传统和现代两种方法。1.运动员能量需要的构成及其影响因素。2.耐力性运动项目的能量需要及其营养特点。3.力量性项目运动项目的能量需要及其营养特点。4.试比较和分析传统的和改良的糖负荷方法对于提高肌糖原储备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