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山水水教材分析:本课和彩墨家园是四、五年级中国水墨画系列的延续。但是在保持前两个年级主要注重水墨体验和感受传统的前提下,开始接触中国绘画典型的表现技法。但是,千万不能把这两课视为中国画的技法学习课。因为中国绘画的核心是创作者的有感而发。所以在导语中特别介绍了“山水画”的概念,并选择了从较为工整到大胆写意的三幅艺术家的作品进行欣赏。接着是非常详尽的“石的画法”、“皴法”与“水纹”的画法,它们基本上涵盖了山水用笔的基本技法。“学生作品”则选择的是大块墨色渲染与勾染结合方法的两幅作品,它们和艺术家的作品相映成趣,共同构成了水墨山水画的不同表现方法,可以供学生创作时参考。本节课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
2、的自由学习山水画,着重把握以下三个要点。一是要在分析作品时,应有意识地强调山水画独特的透视。二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自己发掘山水画作品共有的中国人文精神。三是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分析作品有详略区别,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课堂教学进行引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作品欣赏,使学生深入了解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特色,及其在历史长河中是如何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与方法:通过网上的讨论和教师对作品的介绍,提高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析中国山水画不同作品之间的艺术特色,懂得如何感受艺术之美。教学重点:中国山水画在不同时期的
3、艺术特色,领会蕴藏在画中深刻的中国传统人文思想。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自己去发掘中国古代山水画作品中所具有的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以及这种思想对山水画发展的影响。教学过程:教学程序教学活动(含过程与方法)设计目的和说明感悟体验一、欣赏导入引导学生回忆曾游览过的美丽景色。播放视频,引导学生饱览祖国的锦绣河山。出示山水作品图片,让学生加深对壮丽山水的感受。运用自然风光与中国山水画的结合欣赏,感受中国山水画的独特艺术魅力,导入课题并板书山水画。小结: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画叫什么画吗?在中国绘画中,描绘美丽大自然风光的画叫山水画。中国山水画作为独立的画种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山水画凝聚着人类丰富的智慧和情感,体
4、现着东方艺术的审美情趣,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观察美丽的图片与中国山水画,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运用自然风光与中国山水画的结合欣赏,感受中国山水画的独特艺术魅力。观察发现二、欣赏分析1名家作品对比欣赏。感受画家的不同表现技法带给人不同艺术视觉效果。2赏析画家作品找变化。感知发现近景、中景、远景不同表现方法。学生欣赏,感受,谈谈自己的看法。可小组讨论分析。了解墨色浓淡、深浅变化。学生结合范画分析讨论,如何表现画中的浓淡干湿?浓淡干湿主要是通过笔中水和墨的多少来控制的,需要多尝试,多练习。看多媒体图片,看教师示范,尝试跟老师一起来做,体验一下创作。开阔学生视野,在学习活动中,引导学
5、生分析画面。引导学生感受近景画得具体,远景简略;近景墨色浓,远景墨色淡些。探究形成三、 实践、探究1学习中国画用笔方法。看教师示范,什么是中锋,什么是侧锋,效果有何不同。跟教师一起做,尝试,体验。2体验墨色浓淡的变化。教师示范并讲解:(1)掌握中国画中表现山水景物的几种基本技法:勾、皴、点、染。(2)学会概括表现山水画的近景、中景、远景。(3)教师示范山石的画法画石头时要注意石分三面,大小相间。注意勾、皴、点、染几个步骤。引导学生怎样解决用笔的问题,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小结:什么是中锋,什么是侧锋,效果有何不同。体验墨色浓淡的变化,注意水和墨色的比例与调和状态。尝试表现四、指导学生创作练习的步骤
6、1先勾出山石的外轮廓,注意大小相间,前后关系明确。2根据山石的结构,皴山石,表现其结构和体积。3在前一步的基础上擦出山石的结构,使其三面分明,表现出质感和体积感。4根据需要点苔,在淡墨皴擦基础上渲染出石头的结构,然后罩染赭石色,根据需要用花青分染石头。运用欣赏与实践相结合的直观教学方法,加强学生对创作方法的运用的认识。展示与评价五、评价展示本堂课教师对学生的课堂中的评价以鼓励为主:1能否感受到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特点。2能否学习并适当运用中国画的用笔、用墨、用色方法进行山水画创作。3能否按自己对中国山水画的认识和理解创作自己的山水画。4能否对风景画和山水画的异同有自己的见解。5能否通过自己的欣赏和创作体会到山水画的美。多加鼓励与帮助,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针对学生差异进行辅导,及时表扬绘画技法好的同学的作品,以互相学习、启发,鼓励学生大胆实践。拓展知识六、课后拓展品评学生的练习作品,引导学生对比其他同学的作品,寻找不足及改进方法。并学会运用通过分析中国山水画不同作品之间的艺术特色,懂得如何感受艺术之美。拓宽学生视野,希望学生能多运用这种方法来美化生活,提升个人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