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企业标准体系企业标准体系系列标准系列标准简介产生背景产权的所有制转变基本完成:单一的国有制到多种所有制共存的转变。民营企业完成了资本积累,进入企业兼并,资本集聚阶段。世界500强企业大规模在中国投资。全球经济一体化。经济发展规律的可循性。对企业管理模式的统一要求。世界各国普遍采用:ISO9000;ISO14000;OHSAS18000;等标准。中国企业从采用上述标准开始与世界接轨。建立适合企业需要的,持续有效、协调统一的企业标准。企业标准体系系列标准组成核心标准:GB/T154962003 企业标准体系 要求GB/T154972003 企业标准体系 技术标准体系GB/T154982003 企业
2、标准体系 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GB/T192732003 企业标准体系 评价与改进配套标准:GB/T1.1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1.2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GB/T13016 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制原则和方法GB/T13017 企业标准体系表编写指南引用标准GB/T1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 要求GB/T140011996 环境管理体系 规范及使用指南GB/T280012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规范建立企业标准体系的方法一、系统管理方法:运用系统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将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标准化要素加以识别,制定标准,建
3、立标准体系并进行系统管理。a)围绕企业的方针目标,建立起以技术标准为主体,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相配套,企业标准体系。b) 运用最新技术和生产经验,不断优化标准体系结构,使标准体系始终处于相互关联、相互协调功能的最佳状态。C)在标准体系实施过程中,通过评价和确认,持续改进标准体系的有效性。二、制定标准实施标准合格评定分析改进,以及再修订标准的动态过程是通过持续改进实现的。持续改进采用P(策划)D(实施)C(检查)A(处置)P(再策划)的模式实现的GB/T15496企业标准体系 要求介绍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立企业标准体系以及开展企业标准化工作的基本要求、管理机构、职责、企业标准制定、实施以及标准
4、实施的监督检查、采用国际标准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类型和规模的企业,其他类型的单位亦可参照使用。 本标准规定的要求是通用的。不同企业可根据产品类型和生产特点,适当裁剪。裁剪不能影响企业符合适用法律法规要求及企业标准体系的系统性和有效性。2 规范性引用文件(略)3 术语和定义3.1 标准 为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经协商一致制定并由公认机构批准,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注:标准宜以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以促进最佳的共同效益为目的。3.2 标准化为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现实问题和潜在问题制定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 注1:上述活动主要包括编制、发布和实施
5、标准的过程。注2:标准化的主要作用在于为了其预期的目的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防止技术壁垒,并便利技术合作。3.3 企业标准化 为在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 注1:上述活动尤其要包括建立和实施企业标准体系,制定、发布企业标准和贯彻实施各级标准的过程。 注2:标准化的显著好处是改进产品、过程和服务的适用性,使企业获得更大的成功。 3.4 企业标准体系 企业内的标准按其内在的联系形成的科学的有机整体。 3.5 企业标准体系表 企业标准体系的标准按一定形式排列起来的图表。 4 企业标准化工作基本要求4.1 贯彻执行国家和地
6、方有关标准化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4.2 建立并实施企业标准体系。4.3 实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4.4 制定并实施企业标准。4.5 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检查。4.6 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4.7 参加国内国际有关标准化活动。5 企业标准体系 5.1 建立企业标准体系的总要求 企业应按本标准GB/T15497和GB/T15498的要求建立企业标准体系,加以实施,并持续评审与改进其有效性。建立企业标准体系应符合以下要求: a)企业标准体系应以技术标准为主体,以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相配套; b) 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实施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的方标准; c) 企业标准体系内
7、的标准应能满足企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的需要; d) 企业标准体系应在企业标准体系表的框架下制定; e) 企业标准体系内的标准之间相互协调; f) 管理标准体系、工作标准体系应能保证技术标准体系的实施; g) 企业标准体系应与其他管理体系相协调并提供支持。 5.2 企业标准体系的组成 企业标准体系由本标准、企业标准 体系技术标准(GB/T15497)、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GB/T15498)和企业标准体系评价与改进 (GB/T19273)组成。 企业标准体系是企业其他各管理体系,如:质量管理、生产管理、技术管理、财务成本管理、环境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等的基础。建立企业标准体系
8、,应根据企业的特点充分满足其他管理体系的要求,并促进企业形成一套完整、协调配合、自我完善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 企业标准体系内的所有标准都要在本企业的方针、目标和有关标准化法律、法规的指导下形成,包括企业贯彻、采用的上级标准和本企业制定的标准。企业标准体系组成形式见图1。企业方针目标企业贯彻的标准化法规和企业标准化规定企业适用的法律法规和规章技术标准体系管理标准体系工作标准体系 企业标准体系 5.3 企业标准体系表 企业标准体系表是企业标准体系的一种表现形式,建立企业标准体系应首先研究和编制企业标准体系表,企业标准体系表的编制应符合GB/T13016和GB/T13017的要求。5.4 企业标准
9、体系表可分为层次结构、序列结构,结构形式应符合GB/T13017的要求企业标准体系与各管理体系关系企业标准体系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管理标准技术标准技术标准工作标准工作标准质量质量管理管理环境环境管理管理职业职业健康健康安全安全生产生产管理管理技术技术管理管理财务财务管理管理企业方针、目标和适用法律法规企业方针、目标和适用法律法规6 机构、 人员和培训6.1 总则 企业应根据其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活动的需要设置相适应的标准化机构和人员。 企业应按下列要求设置机构和人员: a)企业设置专兼职标准化管理机构和人员; b)企业标准化工作由企业法定代表人或授权的管理者统一管理; c)企业明确管理日常标准
10、化工作的机构和人员; d)企业各职能部门和生产单位,确定负责标准化工作的人员。 6.1 条文解释 企业标准化管理网络: 企业法人代表 (授权管理者) 日常标准化管理机构、人员 各职能部门和生产单位 专(兼)职标准化工作人员 6.2 企业标准化人员 企业标准化人员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 a)企业标准化管理人员应具备与所从事标准化工作相适应的专业知识,、标准化知识和工作技能,经过培训取得标准化管理的上岗资格; b)熟悉并能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化法律、法规、方针政策; c)熟悉本企业生产、技术、经营及管理现状,具备了一定的管理知识; d)具备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计算机应用及文字表达能力。6.2 条文解释
11、企业标准化人员的知识、能力要求: 专业知识企业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标准化知识本系列标准及其配套和引用的标准。 工作技能组织协调、计算机应用和文字表达能力。熟悉标准化法律、法规、方针、政策;熟悉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现状。通过培训取得上岗资格证。 6.3 企业标准化培训 企业标准化的培训要求: a)各级管理者熟悉国家有关标准化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 b)了解标准化的基本知识,熟悉并掌握管辖范围内的各类标准,能贯彻和运用; c)专兼职标准化人员达到本标准6.2的要求; d)各类人员能熟练运用与本职工作有关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6.3 条文解释培训要求:管理者:熟悉国家
12、有关标准化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标准化基本知识,管辖范围内的各类标准的贯彻、运用。标准化工作人员:达到6.2要求。各类人员:熟练运用与本职工作有关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7 职责 7.1 企业最高管理者的职责 企业最高管理者应确保以下标准化事项得到落实: a)贯彻国家标准化工作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有关强制性标准; b)确定与本企业方针目标相适应的标准化工作任务和目标; i)组织标准化培训; j)统一归口管理各类标准,建立标准档案,收集国内外标准化信息,并及时提供给使用部门; k)承担或参加国家、行业和地方委托的有关标准的制定和审定工作,参加国内、国际各类标准化活动。 c)确定企业标
13、准化机构、人员和职责; d)审批标准化工作规划、计划和标准化活动经费; e)组织建立企业标准化体系,审批企业标准和企业标准体系; f)鼓励表彰为企业标准化工作作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损失的责任,对部认真执行标准,造成损失的责任者,进行惩戒。 7.2 标准化机构及人员职责 a)确定并落实标准化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强制性标准中与本企业相关的要求; b)组织制定并落实企业标准化工作任务和指标,编制企业标准化规划、计划; c)建立和实施企业标准体系,编制企业标准体系表; d)组织制定修订企业标准,认真作好企业产品标准的备案工作; e)组织实施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f) 对新产品、改
14、进产品、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提出标准化要求,负责标准化审查; g)对企业实施标准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组织标准化复审; h)组织制定企业标准化管理标准或管理制度; 7.3 各职能部门和生产经营单位的职责 a)组织实施企业标准化机构下达的标准化工作任务; b)组织实施与本部门有关的标准; c)按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对员工进行奖惩。 8企业标准化管理标准和规划、计划8.1 企业标准化管理标准(或管理制度) 企业应建立标准化管理标准(或管理制度),一般包括以下内容: a) 规定标准化工作体制、组织机构、任务、职责、工作方法与要求; b) 规定企业标准制定、修订、复审的工作原则、工作程序及具体要求; c)规
15、定实施标准及对标准实施进行监督检查的原则、方法、要求、程序及分工; d)规定标准及标准信息的收集、管理和使用等方面的要求; e)规定实施各级有关标准的程序和方法; f) 规定标准化规划、计划内容、工作程序和要求; g)规定标准化培训的任务、目标、方法和程序; h)规定标准化成果奖励工作和要求。 8.2 企业标准化工作的规划和计划 企业应根据生产、技术、经营和管理对标准化工作的需要,有计划地开展标准化活动。一般应制定以下规划、计划: a)制定、修订企业标准体系和企业标准的规划、计划; b)采用国际标准的规划、计划; c)标准化科研的规划、计划; d)标准化培训计划; e)标准文本有效性检查计划。
16、9 企业标准化信息 9.1 标准化信息范围 企业应掌握的标准化信息主要有以下方面: a)企业生产、经营、科技、贸易等方面有效的各种文本; b)国内、外有关标准化期刊、出版物、专著; c)国家和地方有关标准化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 d)有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国外先进标准、地区标准、技术法规的中、外文本; e)其他与本企业有关的标准化信息。 9.2 企业标准化管理的基本要求 企业应按以下要求收集、整理、保管和使用标准化信息: a)建立广泛而稳定的信息收集渠道; b)及时地了解并收集有关地标准发布、修订、更改和废止的信息; c)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分类 、登记、编目和借阅,
17、即使传递到使用部门; d)收藏的标准信息应及时更替、更改,保持良好的时效性; e)建立标准电子文档信息库; f) 开通标准的网络服务系统。10 企业标准的制定 10.1 企业标准的制定范围 应对以下方面制定企业标准: a) 产品标准; b) 生产、技术、经营和管理活动所需的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 c)设计、采购、工艺、工装、半成品以及服务的技术标准; d)对已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的,鼓励企业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要求的企业标准,在企业内部适用。 10.2 企业标准制定修订原则 a)贯彻国家和地方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 b)充分考虑顾客和市场需求,保
18、证产品质量,保护消费者利益; c)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d)有利于扩大对外经济合作和国际贸易; e)有利于新技术的发展和推广; f) 企业内的企业标准之间、企业标准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之间应协调一致。 10.3 制定企业标准的一般程序 10.3.1 调查研究、收集资料 调查研究收集资料的一般要求: a)标准化对象的国内外(包括企业)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b)有关最新科技成果; c)顾客的要求和期望; d)生产(服务)过程及市场反馈的统计资料、技术数据; e)国际标准、国外先进标准、技术法规及国内相关标准。 10.3.2 起草标准草案 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对比、选优,
19、必要时应进行试验对比和验证,然后编写标准草案。 10.3.3 形成标准送审稿 将标准草案连同“编制说明”发至企业内有关部门,征求意见,对返回意见分析研究,编写出标准送审稿。 10.3.4 审查标准 采取会审或函审。标准审查重点: a)标准送审稿是否符合或达到预定的目的和要求; b)与有关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是否一致; c)技术内容是否符合国家方针政策和经济发展方向,技术指标和性能是否先进、安全、可行,各项规定是否合理、完整和谐调; d)与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是否协调; e)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是否符合GB/T1.2的规定; f)标准编写格式可参照GB/T1.1的规定。10.3.5
20、编制标准标批稿 经审查 通过的标准送审稿,起草单位应根据审查意见修改,编写“标准报批稿”及相关文件“标准编制说明”、“审查会议记要”、“意见汇总处理表”。 10.3.6 批准和发布 企业标准由企业法定代表人或其授权的管理者批准、发布,由企业标准化机构编号、公布。 10.4 企业产品标准备案 企业产品标准应在发布后30日内,报当地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具体备案要求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的规定办理。10.5 企业标准复审 企业标准应定期复审,复审周期一般过不超三年。复审工作由企业标准化机构负责组织。复审后的企业产品标准应重新备案。11 标准的实施
21、11.1 基本原则 实施标准的基本原则包括: a)实施标准必须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 b)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中的有关强制性标准,企业必须严格执行; c)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产品,禁止出厂、销售和进口; d)纳入企业标准体系的标准都应严格执行; e)出口产品的技术要求,依照进口法律、法规、技术标准或合同约定执行。 11.2 实施标准的程序 11.2.1 制定实施标准计划 应将实施标准的工作列入企业计划,规定有关部门应承担的任务和完成时间。实施标准的计划包括: 实施标准的方式、内容、步骤、负责人员、起始时间、应达到的要求 11.2.2 实施标准的准备 a)明确相应的机构,负责标准的
22、组织协调; b)向有关人员宣传、讲解标准; c)进行技术准备,必要时进行技术攻关或技术准备; d)进行物资准备,为实施标准提供必要的资源; 11.2.3 实施标准 依据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工作标准的不同要求和特点,在作好准备工作的基础上,由各部门分别组织实施有关标准。企业各有关部门应严格实施有关标准。企业在贯彻实施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中遇到的问题,应及时与批准发布部门或起草单位沟通。 12 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12.1 总则 实施标准的监督检查是指对标准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和处理的活动。通过监督检查,可促进标准的执行,并发现标准本身存在的问题,以采取改进。12.2 监督检查内容
23、a)已实施标准的执行情况; b)企业内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的贯彻执行情况; c)企业研制新产品、改进产品、技术改造、引进技术和设备是否符合有关标准化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要求。 12.3 监督检查的方式 企业内标准实施监督可采用统一领导、分工负责相结合的方式,即由企业标准化机构统一组织、协调、考核,各有关部门按专业分工对有关标准的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标准实施的监督检查可按下列方式进行: a)技术标准、管理标准的实施由相关部门进行监督检查;其中产品标准实施情 况由质检部门按相关标准、试验方法验收规则监督检查和处理。 b)管理部门工作标准实施情况,由企业管理者组织检查考核; c)
24、各类岗位人员工作标准由所属部门(单位)负责组织考核; d)企业在研制新产品、改进产品、技术改造、引进技术和设备时应对其符合有关标准化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应在科研、设计、 生产以及技术引进、设备引进各个阶段由企业专兼职标准化人员负责对有关部门图样和技术文件进行标准化审查。 12.4 监督检查结果处理 负责监督检查的部门和人员,应确保监督检查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检查结果应形成文件以作为改进的依据。 12.5 企业标准体系的评价和改进 企业应对其建立的标准体系是否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以及标准体系运行的 有效性和效率进行评审,评审工作应按GB/T19273的要求进行。 企业标准体系
25、的评价主要由企业组织的自我评价,也可向当地标准化管理部门申请社会确认,。13 采用国际标准 13.1 原则 采用国际标准应遵守以下原则: a)企业应根据国内外市场需要,采用国际标准(包括采用国外标准); b)应符合我国有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要求; c)遵循国际惯例,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 d)在采用产品标准时,应同时采用与其配套的相关标准; e)应同企业的技术引进、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相结合; f)企业应贯彻实施纳入企业标准体系的有关的采用国际标准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以及企业标准。 13.2 制定标准 将确定要采用的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内容转化并制定为企业标准。 13.3 标准的实施 企业应配备和完善与实施国际标准相适应的生产和检测设备,培训人员,组织技术公关、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 13.4 检查、验收 检查、验收按有关管理管理办法进行。 凡符合采用国际标准产品标志管理办 采标产品,企业可使用采标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