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电大本科汉语言文学《心理学》期末考试简答题论述共182题汇编附答案(备考资料.doc

上传人(卖家):haiwei 文档编号:2896444 上传时间:2022-06-09 格式:DOC 页数:39 大小:21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电大本科汉语言文学《心理学》期末考试简答题论述共182题汇编附答案(备考资料.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2022年电大本科汉语言文学《心理学》期末考试简答题论述共182题汇编附答案(备考资料.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2022年电大本科汉语言文学《心理学》期末考试简答题论述共182题汇编附答案(备考资料.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2022年电大本科汉语言文学《心理学》期末考试简答题论述共182题汇编附答案(备考资料.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2022年电大本科汉语言文学《心理学》期末考试简答题论述共182题汇编附答案(备考资料.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2年电大本科汉语言文学心理学期末考试简答题论述共182题汇编附答案一、简答题 01.为什么说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 人类经过长期的探索,最终认识到脑是心理产生的器官,心理是脑的产物,是外部活动在头脑中的反映。现代科学从三个方面论证了这一结论。 首先,从生物进化过程看,低等动物最初出现的感觉、知觉取决于动物的神经网和头部神经结的形成和发展。灵长类动物的脑是动物发展的最高水平,灵长类动物的心理发展水平是动物中最高的,开始具有初步的思维能力。在人类的社会实践中人脑得到了高度发展,较之动物脑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有了质的飞跃。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人类特有的心理活动的最高形式意识。这表明,心理活动

2、水平取决于脑的发展水平。(5分) 其次,从个体的生长发育过程看,个体的心理活动水平与其脑发育水平密切相关。(5分) 再次,从临床医学和心理实验上看,脑损伤是导致心理失常或丧失的重要原因。动物的生理实验表明,切除动物的部分脑组织会影响其某一心理活动的正常进行。(5分) 由此可见,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人脑的功能。 脑是心理的器官,但脑并不能独立地产生心理活动。人的心理活动有赖于整个神经系统的作用,人脑只是其中的主要组成部分。02. 试述气质类型及特征。 胆汁质:精力旺盛、坦率、热情、开朗;情绪冲动、暴躁、感情用事。(5分) 多血质:反应迅速、活泼好动、喜欢与人交往;注意力易转移、兴趣易变化、粗心

3、、缺乏一贯性。(5分) 粘液质:稳重、安静、反应缓慢、情绪不外露、注意稳定;冷淡、迟缓、固执、淡漠。(5分) 抑郁质:情绪体验深刻、稳重、安静、反应缓慢、不喜欢与人交往;孤僻、敏感、多疑、忧闷、怯懦。(5分)03简述心理学的功能。 (1)描述和测量。 (2)解释和说明。 (3)预测和控制。 04列举几种常见的不同意识状态,并简要说明意识的作用。 意识状态包括: (1)睡眠与梦。(2)催眠。(3)白日梦和幻想。(4)特殊药物下的意识状态。 意识的作用: (1)意识对人所觉察的核注意的范围进行限制,从而减少刺激输入的流量。 (2)意识使人们依据知觉的组织规律,把连续不断的经验划分为客体和事件。 (

4、3)意识使人们能利用过去的记忆兑现时输入的信息作出最佳的判断和行为。 (4)意识的能动性使人们可以有限度地超越外部的信息内容,在其范围之外建构他们的意识内容。 05简述注意的特点及外部表现。 注意的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 注意外部表现:(1)、产生适应性运动;(2)、无关动作停止;(3)、生理变化。 06举例说明注意的几种类型及其特征。 (1)不随意注意,又称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注意的一种初级表现形式。不随意注意是一种被动的注意,缺乏预定的目的,容易受客观刺激物特点的影响,单凭这种注意是不可能进行系统学习和艰苦工作的。所以只有把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结合起来,才

5、能发展注意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2)随意注意,又称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它是注意的一种高级形式,是一种积极、主动的形式。是在不随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人类所特有的心理现象。 (3)随意后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有自觉目的但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在特征上,同时具有不随意注意和随意注意的某些特征,是既有自觉目的、明确的目的,又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随意后注意是一种高级类型的注意,具有高度的稳定性,是人类从事创造性活动的必要条件。培养随意后注意关键在于发展对活动本身的直接兴趣。07.简述四种注意的品质及特征。(1)注意的广度。也称注意的范围,指同一时间内能

6、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 (2)注意的稳定性。也称注意的持久性,指在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上所能持续的时间。 (3)注意的分配。指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或活动。 (4)注意的转移。指根据新任务,主动地把注意从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08.什么是知觉的恒常性?常见的恒常性有哪些? 知觉恒常性: 当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但知觉映象在相当程度上却保持稳定的特点。 常见的恒常性: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颜色恒常性 09.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时间知觉因素包括:(1)感觉通道的特性。(2)一定时间内发生事件的数量和性质。(3)人们的兴趣和动机。 10.产生深度

7、知觉的线索有哪些? 深度知觉涉及三维空间的知觉,即不仅能够知觉物体的高和宽,而且能够知觉物体的距离、深度和凸凹等。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们对深度和距离的知觉主要来自肌肉线索和单眼线索。单眼线索包括:线条透视、相对大小、阴影、遮挡、纹理梯度。11.信息加工的观点是如何阐述记忆过程的? 按照信息加工的观点,记忆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信息存储库,而是一个动态、活跃的系统,从事着信息的接收、存储、组织、改变和恢复的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讲,记忆就像是一台电脑,其信息加工过程主要分为编码、存储和提取三个阶段。 12.简述编码特异性原则。 影响记忆提取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加拿大认知心理学家塔尔文等人提出的

8、编码特异性原则。该原则认为,什么样的信息得到存储取决于所知觉到的信息以及这些信息怎样被编码加工,而已存储的信息又决定了什么样的提取线索是有效的,可以通过它来提取已存储的信息。也就是说,当提取线索与编码时的情境相匹配时,提取的效果最好。提取线索分为外部线索和内部线索两种。外部线索包括刺激的特性以及学习时周围的环境等;内部线索包括学习时的精神状态、心境和情绪等。 13.简述遗忘发生的原因? (1)编码和提取失败。很多时候,发生遗忘的原因是信息编码的失败。也就是说,信息从来就没有存储在记忆库里。 (2)消退说。消退说认为,遗忘是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的结果。 (3)干扰说。干扰理论认为,如何看

9、待婚前性行为。遗忘是因为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 (4)压抑说。压抑说认为,遗忘是由于情绪或动机的压抑作用引起的。 14.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谈谈复习时应遵循的策略? (1)及时复习。 (2)合理地分配复习时间。如果记忆材料所需时间较短,可用集中复习;如果时间较长,分散复习效果较好。开始复习的时间,间隔条短,以后可以长一些。 (3)复习形式应该多样化。 15.什么是表象?表象在思维中有哪些作用? 表象:事物不在主体面前呈现时,大脑中出现的关于某事物的形象。表象是在视、嗅、触、味等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 表象的作用 (1)表象能够促进问题解决和决策。 (2)表象为概念的形成提供了

10、感性基础,并有利于对事物进行概括的认识。 16.想象有哪些功能? (1)预测和计划功能 (2)补充知识经验的功能 (3)代替的功能 (4)生理调节的功能 17.什么是手段-目的分析,包括哪些步骤? 所谓手段-目的分析,就是将需要达到的问题的目标状态分成若干子目标,通过实现一系列子目标最终达到总目标。美国认知心理学家西蒙曾系统地研究过手段-目的分析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提出它的基本步骤包括: (1)确定事件当前状态和目标状态间的差距,并找到能够缩小差距的步骤; (2)如果不能直接达到最终目标,就尝试找到子目标; (3)寻找达到子目标的方法,实现子目标; (4)尝试新的子目标。 18.简述创造性思维的

11、特征与过程。 创造性思维的特征:新颖性、流畅性、灵活性、精致性。 创造性思维的过程:准备阶段、酝酿阶段、顿悟阶段、验证阶段。 19.简述语言的基本特征与功能。 答:语言都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一)语言的结构性(二)语言的产生性(三)语言的意义性(四)语言的社会性基本功能包括如下三个方面:(一)保存和传授社会历史经验的功能(二)交流和表达的功能(三)思维功能 20. 如何理解思维和语言的关系? 语言是交流的工具,同时也是人们思维的工具。语言与思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一方面,语言依赖思维。语言不是空洞的声音,而是具有一定意义的心理现象,语言的意义主要来自于思维。因此,虽然鹦鹉能够逼真地模仿人类的

12、语言,但由于它不懂其中的意义,所以它发出的声音并不是真正的语言。另一方面,思维需要通过语言来表征。从出生到一岁半这个阶段,婴儿的思维主要是以动作为媒介的。随着年龄的增长,进入2-7岁这个阶段的儿童开始学习语言。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学会用词语和句子来表征客观事物的过程。语言和思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 22.简述情绪的成分与功能。 成分: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 功能: (1)情绪是适应生存的心理工具。 (2)情绪是激励行为的动机。 (3)情绪是心理活动的组织者。 (4)情绪是人际交流的手段。 23.简述情绪的二维度说的基本内容。 情绪最基本的维度有两个。一个维度是愉快不愉快,称之为

13、情绪的效价。在效价维度上,由正到负,愉悦度依次降低,中间的某一点上无情绪感受。位于正效价那端、有愉悦感受的情绪称为积极情绪(正情绪),位于负效价那端、有不愉悦感受的情绪称为消极情绪(负情绪)。另一个维度是唤醒度,有低唤醒与高唤醒,它由弱到强。 24.简要列出情绪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最具代表性的观点。 三种经典的情绪理论:(1)詹姆斯兰格理论。代表人物有詹姆斯和兰格。他们强调情绪是植物神经系统活动的产物,外界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后人称他们的理论为情绪的外周理论。(2)坎农巴德理论。代表人物有坎农、巴德。该理论认为有机体的生理变化和情绪体验是同时发生的,情绪感

14、觉是大脑皮质和植物性神经系统共同激活的结果。(3)认知评价理论。阿诺德的评定-兴奋学说。阿诺德认为,情绪的产生是大脑皮层和皮下组织协同活动的结果,你看婚前性行为的危害。大脑皮层的兴奋是情绪行为的最重要的条件。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理论。拉扎勒斯认为情绪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具体来说,有三个层次的评价:初评价、次评价和再评价。 25简述动机的特点及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观点。 动机的特点:动力性、指向性、隐蔽性、活动性、维持性。 马斯洛的动机需要层次论认为动机归纳为五大类,即生理的需要,对食物、水分、空气等的需要等;安全的需要,它表现为人们要求稳定、安全、受到保护等;归属与爱的需要,一个人要

15、求与其他人建立感情的联系,如结交朋友、追求爱情。尊重的需要,它包括自尊和希望受到别人的尊重,自尊需要的满足会使人相信自己的力量和价值;自我实现的需要,人们追求实现自己的能力或潜能,并使之完善化。马斯洛认为,这五种需要都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这些需要是天生的、与生俱来的,他们构成了不同的等级,并成为激励和指引个体行为的力量。 26.举例说明动机与行为、工作效率的关系。 动机与工作效率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的关系上。人们倾向于认为动机强度越高对行为的影响越大,工作效率也越高;反之,动机强度越低则工作效率越低。但事实并非如此。心理学研究表明,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

16、是倒U形曲线关系。 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也就是说,动机强度处于中等水平时,工作效率最高,一旦动机强度超过了这个水平,对行为反而会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使工作效率下降。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 27.在学校环境中,如何发挥社交动机的积极作用? 在学校环境中,学生的社交动机主要通过两个方面得以满足:师生之间的沟通和同伴之间的沟通。 (1)良好师生沟通的作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感和乐观性格。良好师生沟通的要素,有三个,真诚、接受、理解。 (2)同伴沟通。同伴沟通主要表现为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同伴沟通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有很大影响。同伴沟通对儿童

17、的社会化和社交能力的培养有重要影响。同伴沟通有助于儿童从他人角度上看待问题,设身处地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要。同伴沟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 【答案二:在学校环境中,学生的社交动机主要通过两个方面得以满足:师生之间的沟通和同伴之间的沟通。1.师生沟通 良好的师生沟通为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社会心理背景。可以使学生获得社交的满足,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感受到我们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温暖,有助于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感和乐观性格。良好的师生沟通有助于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关系,才能发挥积极的教育作用。学生对自己所尊敬的老师的一切言行往往会毫不怀疑地接受和仿效。良好的师生沟通能增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智力活动

18、的积极性。良好的师生交流和友谊,也能起到“爱屋及乌”的效果。 2.同伴沟通 同伴沟通主要表现为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它是儿童社交活动的又一重要方面。随着年龄的增加,同伴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这种影响在青少年时期达到顶点,并可能取代父母和老师在儿童心目中的第一地位。同伴沟通对儿童的心理健康有很大影响。如果缺乏同伴沟通,儿童的社交需要和情感得不到满足,常常会引发一些不正常的问题状态和行为表现。研究发现,在学校环境中,社交状况不良的儿童会表现出高焦虑、低自尊、情绪不稳、出现回避行为或攻击行为等一系列不正常行为。同伴沟通对儿童的社会化和社交能力的培养有重要影响。同伴间的交往为学生的社会化提

19、供了演习、观摩及模仿的机会和场所,提供了榜样和强化的作用,学生通过与同伴的交往来学习、巩固和内化各种社会行为规则。 同伴沟通有助于儿童从他人角度上看待问题,设身处地的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要。从他人角度看待问题影响了以下几方面的活动:有效地获得信息,有效地综合信息,建设性地解决人际间冲突,有效地解决团体中的问题,能与人合作。 同伴沟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许多研究表明,同学之间的友好或敌对的交流,对学习有很多影响。在友好的、相互关怀的同伴关系中,同学之间相互得到支持和鼓励,更能发挥学习的潜力。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学生对于同伴交往的渴求和需要,以及同伴沟通对学生的深刻影响,努力创设条件来增加他们相互了解和交

20、流的机会,培养健康友好的沟通气氛,使这种需要得到合理的满足,或充分利用它来作为增强学习的动力。比如,在课堂上增加讨论的机会,鼓励每个学生大胆发言,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中多采用合作学习方式,让学生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某项教学目标,体会彼此交流、指导与支持的重要性;组织课外的兴趣小组,促进学生之间的频繁交往,使他们优势互补。】28.能力是如何分类的? 根据能力所表现的活动领域不同,可以将能力划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根据能力是否能够帮助人们创造出新事物,可以将能力划分为模仿能力和创造能力。 根据能力的功能不同,可将能力划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交能力。 29请简要列出智力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最具代

21、表性的观点。(1)斯皮尔曼的二因素学说。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认为人的智力可以分为两种因素:一般因素和特殊因素。斯皮尔曼认为,各种特殊因素与一般因素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人的智力。 (2)吉尔福特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型。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把智力看成是多种成分的复杂结构,提出了智力三维结构模型。他认为,智力应从操作、内容和产物三个维度去考虑。 (3)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美国哈佛大学加德纳提出了关于智力及其性质和结构的新理论-多元智力理论。他指出,多元智力框架中相对独立地存在着七种智力,分别是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动觉智力、自知-自省智力和交往-交流智力,在

22、其后来的研究中,他又提出了第八种智力,即自然探索智力。 (4)沙洛维与梅耶的情绪智力理论。特们认为情绪智力可定义为四个主要成分:准确和适当地知觉、评价和表达情感的能力,运用情感、促进思考的能力,理解和分析情感信息、有效地运用情感知识的能力,调节情绪以促进情感和智力发展的能力。 30.在人的一生中,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如何? 答:在人的一生中,能力发展的一般趋势如下:1.童年期和少年期能力发展迅速2.能力中各种成分的发展达到顶峰的时间不同3.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的发展趋势不同4.成年期能力发展最稳定 31能力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能力的差异主要表现在(1)能力的类型差异。 (2)能力发展水平的

23、差异。 (3)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三个方面。32.人格有哪些特性?狭义的人格结构主要由哪些成分组成? 特性: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独特性与共同性的统一;稳定性与可变性的统一;独立性与整体性的统一。 狭义人格结构包括:气质、性格、认知风格和自我调控系统等。 33.简述不同气质类型的主要心理特征及其在实践活动中的作用? 四种典型气质类型在情绪和行为方式上,以及在智力活动方面具有不同特点和表现 (一)胆汁质:直率、果断、热情、内心外露、心境变化剧烈、精力充沛、反应迅速、易激动。 (二)多血质:活泼好动、敏捷乐观、喜欢与人交往、注意力容易转移、兴趣易变更、轻率、浮躁。 (三)粘液质:安静、稳重、善于忍耐

24、、脚踏实地、反应缓慢、情绪不外露、注意稳定但难于转移。学习婚前性行为。 (四)抑郁质:富于联想、善于觉察他人不易觉察的细节、情绪体验深刻、孤僻、胆小、多愁善感。 作用: (1)气质类型无好坏之分。 (2)气质类型不能决定一个人成就的高低。 (3)气质类型影响人的职业适应性。 34.简述性格的结构及其主要表现。 性格结构 性格是由许多特征所组成的复杂心理结构。由于每个人的性格特征组合及表现形式不同,因而形成了千差万别的性格 根据一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与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以及在心理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分析,性格结构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基本特征 (一)性格的态度特征 性格的态度特征是指人在对现实的稳定

25、态度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它是性格特征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对社会、集体、他人等的态度特征 对劳动、工作和学习的态度 对自己的态度 (二) 性格的意志特征 性格的意志特征是指人在自觉调节自己行为的方式与控制水平、目标明确程度以及在处理紧急问题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个别差异。性格的意志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对行为目的明确程度的意志特征。 对行为自觉控制的意志特征。 在紧急或困难情况下表现出的意志特征。 在长期工作或学习中表现出来的意志特征。 (三)性格的情绪特征 性格的情绪特征是指人在情绪情感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强度、稳定性、持久性以及主导心境等方面的特征 强度特征 稳定性特征 持久性特征

26、主导心境特征 (四)性格的理智特征 性格的理智特征是指人在感知、记忆和思维等认知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又称为性格的认知特征 35.请简要列出人格理论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最具代表性的主要观点,以及人格测评的方法。 (一)精神分析理论。是提出最早、内容最完整而且影响最大的者当属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弗洛伊德是奥地利精神病医生及精神分析学家,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他认为人格结构有三个组成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 (二)人格特质学说。精神分析学派是从个体行为背后的心理深处去探讨人格问题,而人格特质学说则是以观察可见的外显行为特质为基础所构建的人格理论,强调人格由哪些特质组成,人格特质与

27、行为是什么样的关系等。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卡特尔。奥尔波特把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两类,又将个人特质分为首要特质、中心特质和次要特质三个层次。卡特尔提出了16种相互独立的根源特质。 (三)人本主义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的美国,其代表人物主要有马斯洛和罗杰斯。人本主义和其他学派最大的不同是特别关注人的尊严和价值,强调人的成长和发展,提倡以人为中心、培养完整的人,并相信任何人都有自我实现的潜能,能够朝着正面和建设性的方向发展。 (四)积极心理学的观点。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界正在兴起的一个新的研究取向,以美国心理学家塞利格曼和奇克森特米哈伊2000

28、年1月出版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为其初步形成的标志。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平均水平的普通人,它要求心理学家用一种更加开放的、欣赏性的眼光去看待人类的潜能、动机和能力等。积极心理学的人格理论主张主要有以下三个突出的观点:提倡研究积极的人格特质;强调人格形成过程中各因素的交互作用;强调人的能力及潜力在人格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人格测量的方法 (1)自陈式量表测验。 (2)投射测验。主题统觉测验和罗夏墨迹测验。 (3)情境测验。情境教育测验,情境压力测验。 (4)自我概念测验。形容词列表法,Q分类法。【答案二:答:a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他认为人格结构有三个组成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b人格特

29、质学说代表人物是奥尔波特与卡特尔。人格是由多个彼此相关联、能互动的特质所形成的整体。c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主要有马斯洛和罗杰斯。人本主义和其它学派最大的不同是特别关注人的尊严和价值,强调人的成长和发展,提倡以人为中心,培养完整的人,并相信任何人都有自我实现的潜能,能够朝着正面和建设性的方向发展。d积极心理学代表人物主要有塞利格曼和奇克森特米哈伊积极心理学是指利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和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 36.简述自我概念的内容。 自我概念:一个人对自己的身体状况、行为特点、人格特征、社会角色、社会关系和思想观念诸多方面的看法和观念的总

30、和。 (1)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精神自我。 (2)现实自我和假定自我。假定自我又分四类:可达到的自我;理想自我;应该成为的自我;不想成为的自我。 37.简述亲社会行为发生的过程。 (1)知觉到需要。任何亲社会行为发生的第一步是注意到有事情发生并且判断是否需要帮助,如果需要很明确,人们就容易表现出助人行为。 (2)个人的责任。决定助人行为的第二步是个人责任判断。 (3)权衡成本和利益。 (4)决定如何给予帮助。这是决策过程的最后一步。 38.关于攻击性行为理论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及其最具代表性的观点是什么? 所谓攻击,实际上是人们根据行为者和行为本身的特性而对某些伤害性行为作出的一种判断。 攻击的理

31、论: (1)习性学观点。习性学是研究人和动物的生物学基础的科学,代表人物是康拉德.洛伦兹。他认为攻击是人和动物的本能,它同喂食、逃跑、生殖一起共同构成了人类和动物的四大本能系统。人和动物的攻击驱力来自有机体内部,与外界刺激无关,随着个体的攻击能量在有机体内不断积累,他必须借助于适当的外部刺激周期性地进行释放。 (2)挫折-攻击理论。20世纪30年代,多拉德等提出了挫折-攻击理论,认为人类的攻击行为不是来源于攻击本能,而是来源于挫折。20世纪60年代,博克维茨休整了挫折-攻击理论。他认为挫折并不直接导致攻击,它只是为攻击行为的实际发生创造了一种唤醒或准备状态。情绪唤醒是挫折与攻击之间的中介变量。

32、 (3)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从研究儿童的攻击行为入手,引入认知中介过程讨论攻击行为的获得机制和发生过程,提出了攻击的社会学习理论。他认为儿童的攻击行为主要通过两种途径获得:一是直接学习,二是观察学习或模仿。儿童对攻击行为的观察或模仿学习由注意过程、记忆过程、动作复制过程、动机过程四个相互联系的子过程组成。 39.影响人际吸引因素有哪些?亲密关系至少应该在哪几个方面与其他关系有所不同。 影响人际吸引的因素: (1)相似性。 (2)熟悉与临近。 (3)外貌。 (4)人格品质。 美国心理学研究者布瑞姆认为亲密关系至少应该在六个方面与其他关系有所不同,这就是了解、关心、信赖、互动、信任和承诺。 40.

33、简述心理健康的意义和乐观的意义。 心理健康的意义: (一)心理健康是人类整体健康的一部分。 (二)心理健康是影响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 (三)心理健康是个体实现良好社会适应的前提和保障。 (四)心理健康是保障社会和谐安宁的重要条件。 乐观的意义: (一)乐观有益于健康。 (二)乐观与成年时期良好的学业成绩、职业适应和家庭生活密切相关。 (三)乐观具有保护作用。 41.什么是沉浸体验?哪些活动中容易出现沉浸体验? 沉浸是由心理学家奇克森特米哈伊提出的用来描述人的高度投入状态的概念。他指出当人们从事一种可控而富有挑战性的生活,而且这种活动需要一定的技能并受内部动机驱动时,就会产生沉浸体验。 从事自己

34、爱好的活动,如参加体育运动、看电影等最容易产生沉浸体验,而闲逛、休闲等活动中出现沉浸体验的时候非常少。 42.常见的心境障碍有哪几种?发展性辅导包括哪些内容? 常见的心境障碍包括躁狂发作、抑郁发作等。 发展性辅导包括:学习辅导、生活辅导、人格发展辅导和职业生涯规划辅导。43结合精神分析理论解释梦境的产生原因。 答:梦是睡眠期间某一阶段意识状态下所产生的一种自发性心理活动。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梦是压抑的无意识的一种表现方式,它们以改变的形式出现在意识中,所表现出来的冲动和愿望是性本能和攻击本能的异化形式。因为在清醒状态下,意识的大门是紧紧封锁的,只有在睡眠的时候,意识的警惕稍有放松,这些无意识的冲

35、动和欲望才能趁机在梦中改头换面地表达自己。44记忆的三个系统各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答:记忆的三个系统包括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感觉记忆是当感觉刺激停止之后头脑中仍能保持瞬间映象的记忆,是记忆系统的第一站,是记忆系统对外界信息进行进一步加工前的暂时登记。短时记忆是信息保持在一分钟左右的记忆,是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的中间过渡。长时记忆是存储在一分钟以上,甚至是终生的记忆。 记忆的三个系统处在记忆系统的不同阶段,相互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来自外界的信息首先到达感觉记忆,如果这些停止被注意,它们则进行短时记忆,在短时记忆中的信息经过加工存储到长时记忆中去,而长时记忆中的信息在需要时又

36、会被提取到短时记忆中。 45简述学习的含义,以及有关的学习理论(代表人物及其主要观点)。 答:学习是个体在一定情境下由于反复地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主要的学习理论有: (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代表人物有巴甫洛夫、斯金纳。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联贯的过程,强调环境的作用,较少考虑内在的心理因素。 (2)认知学习理论。代表人物有苛勒、托尔曼等。认知学习理论比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更关心刺激反应之间的中间环节,也就是刺激是怎样引起反应的,以及学习行为的内在机制是什么。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学习理论中从行为主义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

37、其主要观点有:知识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达,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得到改造;学习的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习们会基于以往的经验和自己的认知能力,形成对问题的解释。 (4)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代表人物是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是完整的人,学习是个人潜能的充分发展,是人格的发展和自我的发展。学习是学习者全身心参与的过程;是学习者自我发起的,内在动力在学习中起着主要作用;学习是渗透性的,会使学生的行为、态度以及个性等都发生变化;学习的结果应该由学习者自己评价。46简述复述策略、精加工策略、组织策略和元认识策略的种类。 答:复述策略主要有:部分学习和整体学习、提问策略或尝试背诵。 精加工策略

38、主要有:划线法、笔记法、卡片法。 组织策略主要有:列提纲、画关系图。 元认知策略主要有: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 47简述思维的特征和构成因素。 答:思维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的特征,思维的构成因素有概念和表象。 48简述创造性思维与聚合思维、发散思维的关系。 答:创造思维与发散、聚合这两种思维方式在思维活动中是互相联系、互相依赖、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发散和聚合思维是方向相反的思维活动,都是创造性思维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成分。没有发散思维就不能提出全新的假设和答案,就不会有创造性思维;但有了聚合思维,人们才能在众多的方案中选择出最佳的解决方案。两者的结合才能结成创造

39、之果。49决策中常见的两种心理效应是什么?该如何看待? 答:决策中两种常见的心理效应是框架效应和损失规避。框架效应是指问题情境的表述方式对决策过程的影响效应;损失规避是指人们在决策过程中会有意无意地尽量避免“失去”的心理现象。两种效应都是决定过程中正常的心理现象。为了增强决策的科学性,对问题情境的表述除需要客观准确外,还应当尽可能采用多种不同的表述方式,帮助决策者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同时,要客观评估得失,正确对待得失,勇于承担决策的风险。50简要说明情绪的功能以及三种经典情绪理论的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答:情绪的功能主要有适应功能、动机功能、调控功能、信号功能。 三种经典的情绪理论:(1)詹姆

40、斯兰格理论。代表人物有詹姆斯和兰格。他们强调情绪是植物神经系统活动的产物,外界刺激引起身体的生理反应,而生理反应进一步导致情绪体验的产生。(2)坎农巴德理论。代表人物有坎农、巴德。该理论认为有机体的生理变化和情绪体验是同时发生的,情绪是大脑皮质和植物性神经系统共同激活的结果。(3)沙赫辛格理论。代表人物有沙赫特和辛格。该理论认为,情绪状态是认知过程、生理状态和环境因素在大脑中整合的结果。 51简述情绪过程与认知过程的联系和区别。 答:区别:(1)反映的性质不同。认识过程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内在联系(规律)的本质的反映, 情绪过程是人脑对自身需求(态度)的主观体验(2)发生方式不同。人的认识过程的发

41、生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随意性(随意志努力)。情绪过程的发生方式不具有或很少具有随意性。 联系:认知过程是情绪过程的基础,情绪过程又对认知过程起着调控作用。52简述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马斯洛的动机需要层次论认为动机归纳为五大类,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生理的需要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最原始的本能需要。安全的需要是生理需要的延伸,在生理需要得到满足后就产生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感情与归属上的需要,体现了人有明确的社会需要和人际关系需要。尊重的需要包括自我尊重和受人尊重两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最高层次的需要,是指人有发挥自己能力与实

42、现自身理想和价值的需要。 53什么是动机?动机和需要、诱因是怎样的关系? 答:动机是引起和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动力。需要是引发动机的内在条件,诱因是引发动机的外在条件。 54动机强度越大,行为效果越好吗?用耶克斯多的森定律来说明。 答:在一般情况下,动机强度和任务表现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倒U曲线的关系,也称为耶克斯多德森法则。动机的强度需要有一个适宜的水平,动机过强或者过弱都不利于高效率地完成任务。一般来说,对于中等难度的任务来说,中等强度的动机最利于任务表现。而当任务非常难时,动机水平低一些会更有利于行为表现。 55简述有关能力或智力的主要理论(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答:(

43、1)独立因素说。代表人物桑代克,认为人的能力是由许多独立的成分或因素构成的,不同能力和不同因素是彼此没有关系的,能力的发展只是单个能力独立的发展。(2)二因素说。英国心理学家斯皮尔曼提出能力由两种因素组成:一种是普通能力或普遍因素,简称G因素。另一种是特殊能力或特殊因素,简称S因素。(3)智力多元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认为智力内涵是多元的,由7种相对独立的智力成分所构成。每种智力都是一个单独的功能系统,这些系统可以相互作用,产生外显的智力行为。 56使用智力测验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在使用智力测验时,应该意识到智力测验可能存在的局限性,避免对测验结果的滥用。(1)如果使用不当,往往会

44、给一个儿童贴上标签,这个标签半将跟随他终身,而实际上人的智力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2)使用那种只给出单一智商值的测量可能不太恰当,因为人的智力有多种成分,单一的智商值不能分别表明一个人许多方面的能力(3)有些智力测验有很大的文化偏见,如一些题目可能更有利于城市的孩子而不利于农村的孩子。(4)许多因素会影响智力测验的结果,如健康状况、环境氛围、心理状态等。 57如何理解能力的个体差异。 答:能力的个体差异主要表现在:(1)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即在智力发展水平上,不同的个体所达到的最高水平并不相同。(2)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人的能力发展过程有不同形态有人早慧,有人大器晚成。能力表现早晚差异有三种

45、模式,一是稳定发展,是大多数人的发展模式,二是早慧,年龄很小时就表现出才华,三是大器晚成。(3)能力结构的差异,每个人智力的结构总是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区别。(4)能力的性别差异,主要表现在一些特殊能力方面。能力的个体差异是由遗传因素、环境与教育、自身努力等先天与后天因素共同影响的结果。 58简述人格的概念及其基本特征。 答:人格是个体对人、对己、对事反应时所显示出的特有模式,这个模式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人的基本特征主要有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 60简述有关人格的主要理论(代表人物和主要观点)。 答:(1)人格特质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和卡

46、特尔。奥尔波特把特质分为共性和个性两类。共同物质是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群体所具有的共同特质;个人特质是指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卡特尔提出了16种相互独立的根源特质。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人格研究者们在人格描述模式上达成了比较一致的共识,提出了现代“五因素”特质理论。这五种人格特质表现为神经质、外向性、开放性、宜人性、尽责性。(2)人格类型说。代表人物为德国心理学家施特恩。类型模式主要是用以描述一类人与另一类人之间的心理差异,他把类型概括为三种模式:单一型式;对立型模式;多元型模式。(3)人格维度说。人格维度是将人格特征差异放在一个连续变量上进行描述的方法。艾森克是人格维度说的重要

47、代表人物,他提出了两个基本的人格维度,即外倾内倾、情绪稳定性。两个维度构成四各人格类型:偏于内倾又情绪稳定的黏液质;偏于外倾又情绪不稳定的胆汁质;偏于内倾而情绪不稳定的抑郁质;偏于外倾而情绪稳定的多血质。 61人格测量的方法有哪些?各有哪些特点与不足? 答:(1)测验法。是在标准化的技术条件下,对受测者的行为和内部心理变化进行探察和鉴别的方法。其优点是题目数固定,题目内容具体而清楚,施测简单,记分方便。缺点是因编制时缺乏客观指标,不容易保证有效性;而且测验内容多属于情绪、态度等方面的问题,每个人对同一问题常因时空的改变而选择不同答案;还难免出现反应的偏向。(2)投射法。是以人格的精神分析理论为依据,投射测验一般是由若干个模棱两可的刺激所组成,被试可任加解释,使自己的动机、态度、感情以及性格等在不知不觉中反映出来,然后由主试将其反应加以分析,就可以推出若干人格特征。投射法主要有罗夏克墨渍测验和主题统觉测验。投射测验的优点是弹性大,可在不限制被试的状况下,任其随意反应。其缺点有;一是评分缺乏客观标准,对测验结果难以进行解释。二是对特定行为不能提供较好的预测。三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3)情境测验。是将被试放在类似或模拟“真实”的标准情境中,通过观察被试的实际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各类题库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2年电大本科汉语言文学《心理学》期末考试简答题论述共182题汇编附答案(备考资料.doc)为本站会员(haiwei)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