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节 当代地理学主要趋向与前沿领域一、当代地理学主要趋向1. 走向地球系统科学作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桥梁的地理学,在全球环境变化、发展地球系统科学中发挥重要作用,甚至是核心作用。地理学广泛参与地球系统科学国际研究计划国际地圈生物圈计划(IGBP)、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IHDP)、世界气候研究计划(WCRP)、国际生物多样性计划(DIVERSITAS)和地球系统科学联盟(ESSP)。2. 区域分异规律与区域综合研究地理学本质上是关于地球表面区域和分布的科学,其根本基础在于研究与区域相关的地球表面现象。地理学把对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区域综合描述传统改造成对空间分异和地域结构的规律探讨。区域
2、分异规律和区域综合研究是地理学的基本认识途径。一、当代地理学主要趋向3. 人类环境系统与人地关系地理学在当代全球变化、地球系统、人与环境关系的研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地球系统与人地关系是地理学的基本认识客体。4. 经济社会的空间重组二战以后世界政治地理格局逐渐由“两个阵营”、“三个世界”演化为“全球化”和“只有一个地球”,总趋势是多元化和相互依存都在增强。跨国界经济活动增强,地方与全球之间的空间关系成为核心问题。5. 地理学的人文化和社会化人文化和社会化是地理科学发展的重要特征。社会地理学是研究人类社会及其基本功能的空间组织性态与空间结构形成过程的学科。一、当代地理学主要趋向6. 对地观测与
3、地理信息技术对地观测技术和现代空间信息技术推动了地理学的深入研究。研究的范围更广、精度更高、时效性更强。7. 方法论进展计量革命开始的用数学模型来研究地理现象,并建立各种模式以表达其理论。为地理信息系统的发明和发展奠定了方法论基础。人本主义侧重于人与环境的关系,人与人在特定空间关联域内的相互关系。结构主义侧重研究社会结构,研究外部环境的整体性以及系统各要素的相互关系上。二、自然地理学前沿领域1. 自然地理系统系统方法在自然地理学研究中得到广泛认同和应用。系统模型在自然地理学研究中取得突出进展:生态学模型、土壤侵蚀模型、水文模型、全球和区域模型、演化模型等。2. 自然地理过程自然地理过程研究步骤
4、:采用适宜度量过程的技术;涉及度量过程速率或模拟过程速率的方法;用基本自然科学原理分析解释结果。过程研究从静态地表分异研究走向动态格局分析。二、自然地理学前沿领域3. 景观与环境变化侧重于重建过去的自然景观演化序列和建立环境变化年代学。如建立在地貌轮回和景观演变模型基础山的剥蚀年代学、土壤侵蚀过程、景观生态格局变化等。技术进步和第四纪研究更强调年代学和过去环境的重建,更加将过程和模型与全球变化研究联系起来。景观演化的技术侧重:新的表面暴露测年方法;借助实验室和沉积物分析技术,增强对地貌形成过程的认识;GIS、数字化高程数据和分形数学的应用。开展多时空尺度环境变化研究:现世尺度100km的空间和
5、100年的时间尺度;千年尺度1000km的空间尺度;进化时间或系统发生尺度5亿时间、年4000km空间尺度。注重环境变化的三重性:趋势性,周期性,滞后性。二、自然地理学前沿领域4. 人类活动与环境变化自然地理研究人类活动与环境变化的途径:研究人为地貌学;定量观测受人类活动影响区域的前后变化;地球灾害和社会经济影响研究;IGBP、IHDP、WCRP等。5. 全球自然地理学对全球环境问题研究要强加不同尺度间各种因素交互作用的研究,尤其在气候变化方面,全球气候变化将如何影响各国自然资源、环境变化和人类发展?指向政策相应的各种国际压力,特别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条款,将如何影响各国的产业、经济和社会
6、发展?发展全球自然地理学的研究技术:RS、GIS、GIS、全球数据库、地统计学和地理计算。重视全球变化情景的研究。6. 文化自然地理学三、人文经济地理学前沿领域1. 区域发展研究区域发展因素与机制研究;区域发展过程研究;区域发展格局研究;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效应研究;区域管制研究(空间规划和区域政策);区域分析方法研究(空间分析、模拟技术、可视化表达)。2. “人地关系”研究采用集成方法研究系统内主要组成要素(自然与人文)相互作用及与系统状态演化过程的互动关系。主要研究内容:人地系统的基础理论体系;人地系统的结构特征与演变规律;人地系统动力学机制研究;人地系统的发展状态分析与模拟研究;不同空间尺
7、度人地关系的优化调控机理与途径。三、人文经济地理学前沿领域3. 空间组织与空间相互作用研究主要包括:空间聚集因素研究;产业集群演化研究;全球生产网络研究;空间组织效率研究;产业空间扩散与空间转移机制研究;现代服务业的空间结构与空间组织研究;区域空间结构研究;区域间欢呼作用研究。4. 城镇化与城市地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我国城镇化的动力机制研究;全球化背景下城市化过程与空间重构模式研究;城市化发展水平的评估体系与动态监测方法研究;城市化发展的类型划分与模式选择理论与方法研究;城市化进程的资源环境效应及其对全球变化影响和区域适应性研究;典型城市群、城镇密集带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与预警体系研究;城市空
8、间过程与社会过程对城市与区域发展的影响机制研究。三、人文经济地理学前沿领域5. 农村发展与农业地理研究主要包括:全球化背景下的农业地域功能类型及区域化新格局研究;耕地与粮食生产的时空演进及安全评估和预警体系研究;乡村生产要素快速非农化的格局、机制与优化配置研究;转型期农村空心化过程、时空规律及资源环境效应研究;统筹城乡发展机制与新农村建设的地域模式和途径研究;农业产业化与农村信息化的类型、模式和保障体系研究。6. 地缘政治经济格局研究主要研究内容:我国的能源、资源保障格局研究;国际区域一体化研究;跨界流域研究;国际区域合作研究;贸易格局研究;跨国投资研究;世界地理研究。三、人文经济地理学前沿领
9、域7. 新文化地理研究研究主要包括:文化景观的意义;商品和消费文化地理学;企业的文化地理学;全球化时代民族及国家的身份和认同感;地方化与全球化;城市公共空间和公民权利。8. 旅游地理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加强旅游地理学的理论研究,前对对意义和价值的深入追问,关注旅游现象的非生产特征,强调对旅游影响、旅游者行为、旅游地演化的研究。突出城市旅游、旅游景观和旅游规划理论研究。四、地理信息科学前沿领域1. 地理信息科学发展范式地理信息科学出现理论化和工程化以及学科交叉的态势。加强地理信息哲学和地球信息机理的理论研究,推动地理信息工程研究领域的成长,加快理论化和工程化趋势。地理信息技术呈现标准化、多维化、集成
10、化、网格化、智能化和虚拟化趋势。2. 地理信息本体特征及理论基础地理研究的对象是“地理实体和现象(本体)”与“地理信息”(本体的映射)的统一,它们之间是原型与模型的关系。研究地理信息的本体特征,必须掌握地理信息机理。即地理信息从产生到被监测,到存储和管理,再到分析、评价、预测,再到综合应用的整个过程。四、地理信息科学前沿领域3. 地理信息科学方法论地理信息科学针对地理研究中的图形图像问题、结构化问题、半结构和非结构化问题、形数理一体化问题,采用图形图像思维、数学模型、地学信息图谱、智能分析与计算、模拟和仿真、综合集成等科学方法,为研究地理客体和现象本质规律提供理念化和系统化的理念、方法和途径。
11、4. 地理信息系统时空数据模型;时空分析建模;高性能计算方法应用于地理空间计算;地理信息网格;提高空间信息服务性能;虚拟现实技术;地理信息标准和规范。四、地理信息科学前沿领域5. 遥感、对地观测系统和信息采集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和全天候遥感卫星的影像处理、信息智能化解译和提取、动态监测和信息分析利用;建立天空地一体化的对地观测体系;建立陆地和海洋定点观测台站;社会经济数据的采集和提取。6. 基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的位置服务天基系统是基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位置服务技术,解决多种信息系统融合和多种物理手段一体化集成的问题。7. 地图学制图综合;多维动态可视化;数字地图;地学信息图谱
12、。第二节 中国地理学前沿领域进展一、自然地理学在自然区划、土地类型、区域自然地理、地表水热平衡、化学元素迁移和转换、生物地理群落等方面的研究成果为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作出了独特贡献。“综合自然地理”思想在国际上有特色。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水热平衡、化学元素地表迁移、生物地理群落等思想具有前瞻性。强化了自然地理格局过程研究研究内容:地域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动态演化;自然地理系统的驱动力、过程和机理;自然地理、人文社会文化要素集成和过程集成研究;强调区域集成的尺度转换及其效应。一、自然地理学近年来的成就:生态水文过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人地相互作用过程中的物质、能量和生物流过程研究;自然和社会经济驱
13、动、时空变化过程以及资源、环境、生态和灾害效应等环境变化的驱动力、过程和效应的研究;区域综合实验研究、区域综合的方法与模型、区域内景观多样性、景观格局与生态过程研究;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景观、区域、全球或坡面、集水区、流域、区域、全球尺度上的尺度推绎与转换研究;环境变化与规划、土地利用变化与规划、区域可持续发展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研究。二、经济地理学重视与自然科学分制学科的交叉:自然地理学、环境学、生态学。可持续发展逐渐称为研究重点:提出了人口资源环境发展协调理论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测度指标体系;分析了发展模式、产业转型、经济全球化等对环境变化的影响;提出了主体功能区思想。将区域发展与区域差异作为主
14、要研究领域。积极参与国家经济地理学前沿问题的研究:产业区、企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区域创新体系、信息技术的空间影响、经济全球化。三、城市与社会文化地理学重视自然人与自然地理环境关系的研究;以人本主义为主导的、重视社会人与社会地理环境关系研究。城市空间结构、城镇体系与城市带和城市化研究是重点。城市空间研究逐渐从实体空间转向社会空间、行为空间等非实体空间,从土地利用的空间合理配置转向人类行为的空间表现,研究目的从重视生产的经济目标转向重视生活质量的社会目标。文化景观研究不断拓展和深化。物质文化景观和非物质文化景观研究;文化对区域经济、旅游开发、地方发展和城市管理的影响研究。旅游地理主要集中在旅游资
15、源开发、旅游市场、旅游者行为、旅游环境影响;旅游行为与旅游吸引物空间模式研究。四、地理信息科学地理信息形态转变是地理信息科学研究的核心内容:在由地理数据转换成地理信息的过程中,传感器获取的数据与地理系统之间的关系是关键问题。GIS从静态的二维模型向多维的动态模型转换:时空数据模型的建立和GIS数据的优化模型,GIS数据的自动获取,GIS数据的质量和不确定性控制,GIS数据查询和分析。地理时空数据分析模型方法推动了地理学的定量分析发展。数字地球研究:DEM、DOM(数字正射影像图)、数字栅格图(DRG)、数字线划图(DLG)。国产GIS基础平台:GeoStar、MapGIS、SuperMap。数据库系统:空间数据存储、管理、空间索引、数据缓存。地图研究:数字地图、地学信息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