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高考全国甲卷作文评析及范文2022高考作文全国甲卷(适用省份:云南、广西、贵州、四川、西藏)红楼梦写到“大观园试才题对额”时有一个情节,为元妃(贾元春)省亲修建的大观园竣工后,众人给园中桥上亭子的匾额题名。有人主张从欧阳修醉翁亭记“有亭翼然”一句中,取“翼然”二字;贾政认为“此亭压水而成”,题名“还须偏于水”,主张从“泻出于两峰之间”中拈出一个“泻”字,有人即附和题为“泻玉”;贾宝玉则觉得用“沁芳”更为新雅,贾政点头默许。“沁芳”二字,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也契合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思虑周全。以上材料中,众人给匾额题名,或直接移用,或借鉴化用,或根据情境独创,产生了不同的
2、艺术效果。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请你结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文题评析1.从选材来看,(材料)选段具有传统文化韵味;从命题来看,切入角度比较新颖,真正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思辨能力以及联系现实的迁移能力;从难度来看,具有一定审题难度的,但是,学生一旦找到了三者之间“继承”“改造”“创新”之间的隐含关联,又属于比较常规的话题,学生是有话可说的。2.该命题表现出了加强教考衔接,有效服务“双减”,切实引导教学,激励学生打牢基础、提高能力素养的典型特征,意在引
3、导学生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让增长本领成为青春搏击的能量。(中国教育报)3.该作文命题从情景与应用、借鉴与创新的角度,引发学生深度思考。思辨性、独立思考的价值性在今年作文题中得到了充分体现。可以说,该作文命题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国家对未来人才培养的殷切诉求。4.该材料取自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去尝试解决这个问题。无论是哪种方式,这都是一个围绕着“学以致用”的问题。5.这三个不同的取名方法,代表了做任何事情的三个境界:学思悟。这样一看,这个话题可大可小,可从个人切入也可从国家社会大角度切入。6.这个题目体现了命题者“一石三鸟”的追求:第
4、一,促进中学名著阅读活动。作文题目材料出自文学名著红楼梦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若熟悉这一回的故事情节,便知道“试才”是重点之一,主要是表现贾宝玉的文才。贾宝玉总能根据景点所处位置、景点特征、造景用意等来命名,体现出既创新又适宜的语言运用水平。若没有阅读原著,则无法理解到这个层面。因此这个作文题目,具有很好的命题导向: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精神,促进阅读名著活动要真读,还要有一定深度。因为时间紧、课程任务重而不读名著,或者浮皮潦草地读,不仅于语文素养有亏,而且在考试中也要吃亏。第二,考查考生精准解读能力。考生从这个材料中读出“创新”并不难,但要读出“适宜”就不容易了。审题能力其实就
5、是文本解读能力,并且是精准解读的能力。红楼梦原著,是通过六七个景点命名来体现既创新又适宜的意旨的;题目材料则选取其中一处景点为亭子命名来体现这一意旨。故考生要在极短的时间里读出这一意旨,则非常难。也许正是考虑到这一情况,命题者添了两个提示语:一是“点出了花木映水的佳境,不落俗套”,二是“契合元妃省亲之事,蕴藉含蓄,思虑周全”。二者之间用“;”和“也”字连在一起,表明不可孤立地看“创新”(“不落俗套”),要将二者结合起来。这提示了考生确定主题的方向创新不是乱来,要讲究适宜。若抓不住这一“提示语”,就会偏题“烧野火”。第三,考查考生分析扫描能力。从材料中读出主题方向,还需要通过构思使之现实化,这就
6、需要从题目“引导语”中获得命题人的再次提示考生要善于借助“引导语”拾级而上,由此类到彼类,由个别到整体,由现象到本质,由近区到远区。这个“引导语”由三句话组成。第一句话,是对原材料的直接概括,即“直接移用”“借鉴化用”“根据情境独创”,三种不同的方法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第二句话,是对原材料的拓展、延伸,“这个现象也能在更广泛的领域给人以启示,引发深入思考”。“更广泛的领域”,才是考生写作的重点。原材料取自文学作品,可以说是文学领域;故事情节取自日常生活,可以说是生活领域。那“更广泛的领域”可以指哪些领域?学习领域,工作领域,科技领域,政治领域,军事领域,等等。从时空来看,则是古今中外,皆可入
7、我怀。这样通过分析、扫描,打开思路,可以写的内容就多了,正面例子、反面例子都很丰富。范文形式不一总相宜 文化彰显新魅力涂 荣 在给匾额题名这件事情上,有人直接移用,生搬硬套;有人借鉴化用,略逊一筹;唯有宝玉依境独创,独领风骚。三个命名,优劣高下,不言而喻。材料解释说,“沁芳”之所以“新雅”,不仅在于其点出匾额所处花木映水的佳境,又契合元妃省亲之喜事。不落俗套的同时又蕴藉含蓄、思虑周全,可谓情境两相宜。这一回,宝玉脱颖而出,大获全胜。由此观之,匾额题名应当根据情境进行独创,才能产生优秀而独特的艺术效果。然而,这一现象是否放之四海而皆准呢?不知者不妄言,且略谈谈文学领域里我的思考与认识吧。先说“直
8、接移用”,虽有照搬照抄之嫌,但未必就一无是处。君请看:曹操的名篇短歌行只有三十二句,其中就有六句来自诗经。它们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便直接引用了郑风子衿和小雅鹿鸣中的诗句。倒也奇怪,不仅没人指责曹操不知羞耻地抄袭,反而好评一片。只因这六句诗直取前人精妙,不仅与其他诗句浑然一体,毫无生硬之感,并且还十分恰当地表达出诗人“求贤若渴”的心愿。再看“借鉴化用”,相较创新而言难免稍逊风骚,但借鉴有发展有匠心,有自己的东西。王勃的千古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曾被历代文人墨客称赞引用,享誉神州。君可知:这两句化用了庾信马射赋中的“
9、落花与芝盖同飞,杨柳共春旗一色。”化用之后不仅推陈出新,自成一格,更是远远盖过原句。不必说叶绍翁的“一枝红杏出墙来”化用了吴融途见杏花中的“一枝红杏出墙头”,一字之差,境界甚远;也不必说林逋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化用了南唐江为的“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两词之易,风韵不同。可见,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引用、化用、创新这三种方式,而在于契合当时情境,符合创作目的,在于准确使用。自然,“依境独创”当属上乘,值得提倡和追求。但创新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一首小诗尚且有引用、化用与创新的融合,更遑论红楼梦这样的鸿篇巨著。正如鲁迅所言:“没有拿来的,人不能自成为新人,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在文学领域,想要进行创新,更是离不开对前人的学习与借鉴,尤其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依境独创”离不开贴切适宜的“直接移用”,离不开别出心裁的“借鉴化用”。三者相与为一、因地制宜、与时偕行,方能实现文化创新,彰显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