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中间目标一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文档编号:2972025 上传时间:2022-06-17 格式:PPT 页数:93 大小:2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中间目标一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中间目标一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中间目标一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中间目标一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中间目标一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八章第八章 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 第一节 中央银行概述 第二节 中央银行业务 第三节 货币政策目标 第四节 货币政策工具 第五节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第六节 货币政策效应第一节 中央银行概述n一、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一、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n二、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二、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n三、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三、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n四、中央银行的所有制形式四、中央银行的所有制形式 n五、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五、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第一节 中央银行概述一、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一)建立n中央银行有两种建立方式:一是从商业银行逐渐演变成中央银行,如英格兰银行;二是在学习和借鉴别国经

2、验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实际,通过立法而创设中央银行,如美国的联邦储备体系。第一节 中央银行概述(二)发展n中央银行制度形成于一战以后,由于中央银行垫付大量战争军费,引起严重的通货膨胀,实行金本位制的国家被迫停止货币兑换,由金本位制过渡到信用货币制。为了遏制金融市场的动荡和信用秩序的混乱,各国开始意识到建立中央银行制度的必要性。n1920年布鲁塞尔国际金融会议决定,凡是还未建立中央银行的国家,都应尽快成立,以稳定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金融混乱的局面。这一决定,直接推动了各新兴国家中央银行的建立。英格兰银行n真正最早全面发挥中央银行功能的银行是英格兰银行。n它成立于 1694年;成立 150年后,即1

3、844年,才基本垄断了货币发行权,迈出了成为中央银行的决定性的一步n 1854年,英格兰银行成为英国银行业的票据交换中心;n 1872年它开始对其他银行负起“最后贷款者”的责任。n1928年才独享货币发行权。第一节 中央银行概述(三)产生原因n统一货币发行权的需要n集中票据交换和清算的需要n最后贷款人的需要n金融监管的需要n政府融资的需要第一节 中央银行概述二、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二、中央银行制度的类型n单一型n复合型n 跨国型n 准中央银行型第一节 中央银行概述(一)单一型n是在一个国家单独设立中央银行机构,由其全面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制度。n一元式:一个国家只建立一家统一的中央银行,机构设置采

4、取总分行制。目前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都实行这种制度。第一节 中央银行概述n二元式:在一国内建立中央和地方两级中央银行机构。n中央一级机构负责制定和执行全国的金融政策,管理和协调下一级中央银行履行其职能。地方一级中央银行在涉及本地区的金融政策方面,享有发言权,既不受地方政府的领导和管辖,也不属于中央派出机构,与总行并非垂直领导关系。n目前,美国、澳大利亚等实行这种中央银行制度。第一节 中央银行概述(二)复合型n中央银行既行使中央银行职能,也行使商业银行职能。n这种复合制度主要存在于过去的苏联和东欧等国。我国在1984年以前也一直实行这种银行制度。第一节 中央银行概述(三)准中央银行制度n准中央银行

5、制度是指某些国家或地区不设立通常意义上的完整的中央银行机构,而是由政府设置类似中央银行的机构或授权商业银行行使部分中央银行的职能。n根据设立的原因不同而分为两类: 发展中国家的准中央银行。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金融体制不健全,金融业规模较小,同时,其在独立前往往是殖民主义货币国,而独立后又与某一发达国家保持较为紧密的贸易关系,并希望本国货币能与该发达国家的货币保持固定的平价,所以就在原有的基础上,建立新的货币联盟,在本国设立职能不完全的类似中央银行的机构。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于1993年4月1日成立,由外汇基金管理局与银行业监理处合并而成。金管局的主要职能由外汇基金条例和银行业条例规定,并向

6、财政司司长负责。金管局主要职能为金管局主要职能为:维持港元汇价稳定 透过稳健投资策略,管理外汇基金(即香港的官方储备) 促进香港银行体系稳健 发展香港金融市场基础设施,使货币畅顺流通 第一节 中央银行概述 经济相对发达国家的准中央银行。由于经济体制和经济结构较为特殊,国土面积一般较小,以及为了节省开支等原因,没有设立单独的中央银行,而是由若干个机构分别代行部分中央银行的职能,来组成其类似中央银行的多元结构。第一节 中央银行概述(四)跨国中央银行制度n跨国中央银行制度是指由参加某一货币联盟的所有成员国联合设立机构,在成员国内部统一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中央银行制度。n目前,跨国中央银行制度主要有欧洲

7、共同体的中央银行、西非货币联盟的中央银行、中非货币联盟和中非国家银行、东加勒比海货币管理局等。 这些跨国央行发行共同的货币,为成员国制定金融政策。主要目的是为了推进各国经济发展和避免通货膨胀。第一节 中央银行概述三、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一)中央银行的性质n中央银行是具有银行特征的国家机关。第一节 中央银行概述(二)中央银行的职能(二)中央银行的职能n发行的银行n银行的银行n国家的银行第一节 中央银行概述n1、发行的银行:是全国唯一的货币发行机构。n2、银行的银行n集中存款准备金n最后贷款人n主持票据交换和清算业务第一节 中央银行概述n3、国家的银行n代理国库n代理国家债券的发行n向政府提供融

8、资n保管外汇和黄金业务n代表国家制定、执行金融政策;代表政府参与国际金融活动等。 第一节 中央银行概述四、中央银行的所有制形式n1、国家投资建立:中央银行的全部资本属于国家所有的类型。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属此。如英国、印度、我国等。n2、私人投资建立:由私人投资建立。如:美国n3、由国家和私人共同投资建立,其中,国家所持有的股份一般占50%以上,其余的股份则由私人股东持有。如日本、墨西哥、巴基斯坦等。第一节 中央银行概述五、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n所谓中央银行的独立性问题就是指在货币政策的决策和运作方面,中央银行由法律赋予或实际拥有的自主程度。n独立性问题集中地反映在中央银行与政府的关系上。一是中

9、央银行应对政府保持独立性;二是中央银行对政府的独立性总是相对的。第二节 中央银行业务n一、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一、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n二、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二、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n三、中央银行的中间业务三、中央银行的中间业务第二节 中央银行业务一、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一、中央银行的负债业务(一)资本业务(二)货币发行业务(三)集中存款准备金业务(四)代理国库业务第二节 中央银行业务货币发行渠道:n1、再贷款;n2、再贴现;n3、公开市场业务;n4、收兑金银、外汇等 第二节 中央银行业务二、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二、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一)贷款业务:对政府的贷款和对金融机构的贷款(二)再贴现业务(三)有

10、价证券买卖业务(四)黄金外汇储备业务第二节 中央银行业务三、中央银行的中间业务三、中央银行的中间业务(一)集中办理票据交换(二)结清交换差额(三)办理异地资金转移 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资产资产负债负债国外资产国外资产流通中通货流通中通货贴现与放款贴现与放款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存款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存款政府债券和财政借款政府债券和财政借款国库及公共机构存款国库及公共机构存款外汇、黄金储备外汇、黄金储备对外负债对外负债其他资产其他资产其他负债和资本项目其他负债和资本项目合合 计计合合 计计第三节 货币政策目标n一、货币政策的概念一、货币政策的概念n二、货币政策目标(最终目标)二、

11、货币政策目标(最终目标) 第三节 货币政策目标一、货币政策的概念n 货币政策是货币当局或中央银行为实现特定的经济目标,而采用各种方式调节货币供给量和利率进而影响宏观经济的方针和政策措施的总称。第三节 货币政策目标n货币政策包括:政策目标政策工具预期达到的政策效果。n从确定目标,运用工具,到实现预期的政策效果,还存在着一些作用环节,其中主要有中介指标和政策传导机制等。第三节 货币政策目标三、货币政策目标(最终目标)货币政策目标(最终目标)(一)含义n 指一国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金融调控最终要达到的目标,是一国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的依据。 第三节 货币政策目标(二)发展演变n2

12、0世纪30年代以前稳定币值n20世纪30年代以后稳定币值和充分就业n50年代以后经济增长作为新增目标n60年代以后四大目标: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第三节 货币政策目标(三)内容n1、稳定物价:一般把物价水平的年上涨率控制在2%-3%的范围内作为目标。n2、充分就业:不是意味着失业率为零,大多数国家将自然失业率低于5%作为充分就业看待。第三节 货币政策目标n3、经济增长: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商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或者指一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一般用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表示,并通常去除通货膨胀的影响。由于各国的经济基础和宏观经济环境不同,经济增长的目标难以确定,一般

13、以各国生产资源潜力的充分利用即潜在国民生产总值为上限,经济增长目标就是最大限度地使实际国民生产总值与潜在国民生产总值接近。第三节 货币政策目标n4、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指一年)一国对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全部收入和支出大体相抵。第三节 货币政策目标n(四)四大目标的冲突n上述四大目标,只有经济增长和充分就业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其他各目标都相互矛盾。n1、充分就业与稳定物价之间的冲突n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在研究了1861年至1957年英国的失业率和工资物价变动之间的关系后,得出结论,认为在物价上涨率和失业率之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关系。二者间的这种关系在图形上表现为一条向左上方倾斜的曲线,被称

14、为“菲利普斯曲线菲利普斯曲线”。第三节 货币政策目标n在失业和通货膨胀二者间的组合上存在着三种选择:失业率较高的物价稳定。通货膨胀率较高的充分就业。将失业率和物价上涨率控制在一定的可接受幅度以内。第三节 货币政策目标n2、经济增长与稳定物价之间的冲突n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的增长大多伴随着物价的上涨,虽然有时也会出现经济增长与物价稳定并存,或是经济萧条与物价上涨并存,但这种情况极为少见。第三节 货币政策目标n3、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冲突n一般情况下,经济增长会带来收入的增加,由此带来的支付能力的提高会扩大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并可能增加对原来用于出口商品的需求,这样从经常项目来看,会使出口

15、减少而进口增加,从而导致贸易差额项目的恶化。n从资本项目来看,为促进经济增长要加大投资,因而持续的经济增长通常伴随着外资流入的增加,这样国际收支中的资本项目将会改善,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弥补经常项目逆差造成的国际收支失衡,但并不意味着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的并存。 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n各国货币政策的目标,表述有差异。同一国家,在不同时期,货币政策的目标也在演变。n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其它国际金融组织对于货币政策的主流观点都是强调单目标的稳定币值。n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法所宣布的货币政策目标为:“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在“稳定”与“增长”之间,有先后之序,主次之

16、分。 货币政策目标的选择n现代货币政策的实践说明,任何国家,任何国家的任何时期,稳定币值无论是否有明文的规定都是货币政策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目标。回溯历史,也无不如此。n不过,虽都强调稳定币值,但却实际有不同的方针:力求保持币值的稳定;维持低通货膨胀率;对高通货膨胀率无可奈何之下把增长与就业摆在首位,等等。n第三种情况,在当今世界并不罕见;虽然没有稳住货币,但通常都有反通货膨胀的纲领。前两种情况是否都可纳入把稳定币值作为首要目标的范围之内。第四节 货币政策工具n一、货币政策工具的概念一、货币政策工具的概念n二、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二、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n三、选择性政策工具三、选择性政策工具n四、直

17、接信用控制四、直接信用控制 n五、间接信用指导五、间接信用指导 第四节 货币政策工具一、货币政策工具的概念一、货币政策工具的概念n指中央银行为实现货币政策目标而采取的政策手段。n通常将货币政策工具分为:一般性工具选择性工具直接信用控制间接信用指导四大类 第四节 货币政策工具二、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二、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n法定准备率n再贴现率n公开市场业务n其特点是都属于对货币总量的调节,能对整个经济运行发生影响;且经常使用。第四节 货币政策工具(一)法定准备率1、传导机制n法定准备率变动存款扩张倍数改变Ms变化经济运行。2、特点n中央银行具有主动权;实施方便灵活时滞短,效果快对所有金融机构影响是

18、对称的3、局限n后果猛烈,易引起经济震荡,慎用!;由于存在超额准备金,难以按计划削减信贷规模和减少货币供应量。 第四节 货币政策工具(二)再贴现率 1、传导机制n再贴现率波动商业银行融资成本波动向央行借款量、贷款利率变化贷款量、企业借款需求变动信用规模波动。n再贴现率波动“预告效果” 公众投资、消费决策变化投资、消费波动总需求波动。n+经济运行。2、特点n涉及面广,效果显著; 受制于信用资金需求程度。3、局限n央行缺乏主动性; 不能经常使用(再贴现率为基准利率!)第四节 货币政策工具(三)公开市场业务n1、传导机制n中央银行买入或抛售证券 基础货币 Ms 经济运行n中央银行买入或抛售证券 证券

19、价格消费信心 第四节 货币政策工具2、优点n 中央银行主动性强;可连续操作(微调);灵活、方便,富有弹性(不引起经济震荡)3、应具备的条件n 金融市场完善;信用制度发达;中央银行实力雄厚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具及其基本操作一般性的货币政策工具及其基本操作 经济形势 政策工具 通货膨胀(总需求总供给) 经济萧条(总需求总供给) 存款准备金政策 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 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比率 再贴现政策 提高再贴现率 降低再贴现率 公开市场业务 卖出证券,回笼基础货币 买进证券,投放基础货币 第四节 货币政策工具三、选择性政策工具n是指可选择地对某些特殊领域的信用加以调节和影响的措施n其中有消费者信用

20、控制、证券市场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优惠利率、预缴进口保证金等。第四节 货币政策工具n1、消费者信用控制n指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之外的各种耐用消费品的销售信贷给予的控制,主要包括:对分期付款方式规定首期支付的最低额度;规定分期付款的最长年限;规定可购买的种类,并规定不同的条件第四节 货币政策工具n2、证券市场信用控制n指中央银行对各商业银行进行的以证券为担保的贷款,规定第一次付款的金额,并有权随时规定保证金比率,以控制对金融市场的信贷。第四节 货币政策工具n3、不动产信用控制n主要包括:对不动产贷款最高额度的限制对首期支付额度的限制;对不动产贷款分期支付的最长年限的规定;第四节 货币政策工具n

21、4、预缴进口保证金n指规定进口企业在交付进口外汇前先预缴进口商品总额的一定比例的外汇,存于中央银行,这样对进口商来讲相当于一定程度上的提前付款,提高了进口成本,抑制了进口积极性。第四节 货币政策工具n5、优惠利率(倾斜政策)n中央银行为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对不同行业、部门的企业实行差别利率,对国家重点扶持的企业给予优惠贷款利率以促进其发展。第四节 货币政策工具四、直接信用控制四、直接信用控制n1、贷款额度限制:直接规定各商业银行的最高限额和最大增长幅度n2、利率上限:n3、流动性比率: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资产比重作出规定。 第四节 货币政策工具五、间接信用指导五、间接信用指导n1、道义劝告n指中央

22、银行利用其在金融体系中的特殊地位和威望,通过书面或口头方式,以说服和政策指导的方法通报金融形势,表明自己的立场,促使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配合,按照中央银行的意图行事,从而达到调控金融、监管商业银行的目的。第四节 货币政策工具n2、窗口指导n中央银行根据对市场情况、物价变动趋势及金融市场动向的判断,对商业银行每季度的贷款增减作出规定没,并要求其执行。第五节第五节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中间目标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中间目标n一、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一、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n二、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二、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第五节第五节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中间目标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中间目标一、货币政策的中间目

23、标n从货币政策工具运用到货币政策目标实现之间有一个相当长的作用过程。在作用过程中,需要及时了解政策工具是否得力,估计目标能不能实现,为此,需要设置中间目标。中间目标的选择是否正确,关系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能否实现。第五节第五节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中间目标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中间目标(一)含义n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不能直接作用于最终目标,而是首先作用于货币供应量、利率等金融变量,通过这些金融变量间接地影响物价、就业、生产等最终目标。这种既能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工具所左右,又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紧密相关,能够有效地传导货币政策的金融变量,称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第五节第五节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中间目

24、标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中间目标(二)选择标准n可控性n可测性n相关性n抗干扰性n适应性第五节第五节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中间目标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中间目标(三)常用中间目标n近期中间目标n超额准备金n基础货币n远期中间目标n利率指标n货币供应量第五节第五节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中间目标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中间目标1、利率n(1)优势:可测性、可控性、相关性好;n(2)缺陷:抗干扰性低;实际利率的可测性差第五节第五节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中间目标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中间目标2、货币供应量n(1)优势:可测性、可控性、相关性、抗干 扰性好。n(2)缺陷:确定哪一层次的货币供应量作为中间目标;金融

25、创新使得货币供应量层次难以界定,且难以控制。n一般来说,在实行利率市场化的国家,中央银行只能在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之间选择一个作为主要的中间目标。具体要视条件而定。第五节第五节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中间目标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中间目标3、超额准备金n(1) 优势: 可测性、相关性好;n(2)缺陷:可控性一般;抗干扰性低。 第五节第五节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中间目标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中间目标4、基础货币n(1) 优势:可测性、相关性好;n (2)缺陷:可控性一般(会受到货币乘数等诸多因素的影响)。n讨论:我国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的选择第五节第五节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中间目标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中间

26、目标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一)含义n 一定的货币政策工具,如何引起社会经济生活的某些变化,并最终实现预期的货币政策目标,就是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二)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n货币政策的制定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中间目标的预期实现最终目标的实现货币政策工具存款准备率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近期中间目标 基础货币 超额准备金远期中间目标 货币供应量 利 率 最终目标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第五节第五节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中间目标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中间目标第五节第五节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中间目标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中间目标(三)货币政策传导理论1、早期凯恩斯学派的传导机制理论n传导机制的主要环

27、节是利率:M的调整首先影响利率r,利率的变动则通过资本边际效益的影响使投资I以乘数方式增减,而投资的增减进而影响总支出E、总收入Y。n基本思路:MrIEY第五节第五节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中间目标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中间目标2、货币学派的传导机制理论、货币学派的传导机制理论n该理论认为: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不起重要作用,强调货币供应量在整个传导机制上的直接效果。n货币学派认为,增加货币供应量开始会降低利率,但不久会因货币收入增加和物价上涨而使名义利率上升,而实际利率则有可能回到并稳定在原先的水平上。n基本思路:MEIY第五节第五节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中间目标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中间目标n

28、货币学派认为货币供给是由中央银行决定的外生变量,而货币需求具有内在的稳定性,因此决定货币需求的函数中不包含任何货币供给的因素,货币供给的变化不会直接引起货币需求的变化。n当外生变量货币供给改变时,如当货币供给增加时,由于货币需求并不会因外生变量的增大而增大,公众持有的货币量会超过他们所愿意持有的货币量,或投资于金融资产,或投资于非金融资产,直至人力资本的投资。从而导致公众支出的增加,即ME。n由于货币供给量的增加导致支出和投资发生变化,最终必然引起名义收入的变化,即IY。n货币学派的基本观点是货币供给的变化在短期内对两方面均会产生影响,但在长期上只会影响价格水平,因此货币学派主张实行单一规则的

29、货币政策。第五节第五节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中间目标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中间目标3、托宾的q理论n该理论认为货币政策可通过影响股票价格来影响投资支出,从而引起总产出的变化。nq=企业资本的市场价值/企业资本的重置成本nq和投资支出之间是正相关的关系。q1,意味着企业市场价值高于企业的重置成本,厂商将愿意增加投资;反之亦然;n基本思路: MpqI Y第五节第五节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中间目标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中间目标4、财富传导机制n该理论认为货币政策通过货币供给的增减影响股票价格,使公众持有的以股票市值计算的个人财富变动,从而影响其消费支出的效应。n美国经济学家莫迪利亚尼最早利用消费生命周期

30、理论对货币政策引起的这种消费支出增加进行了研究。n基本思路: MpWC Y第五节第五节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中间目标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中间目标5、信贷传导机制理论、信贷传导机制理论n该理论认为货币政策可通过银行贷款L的增减刺激或减少投资支出,从而引起总产出的变化。n基本思路: MLIY第五节第五节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中间目标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中间目标n在间接融资比重较大的国家中,商业银行贷款与投资支出的关系很密切;即使是在资本市场很发达的国家,并非所有企业都可以在证券市场上融资;特定的借款人小企业、普通消费者,其融资需求只能通过银行贷款来满足。若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操作影响贷款的供给,则能

31、通过影响银行贷款的增减变化影响总支出。n在紧缩货币政策下,银行可能并不提高利率,而是采取对某些企业实行限额贷款的方式解决资金紧张的问题。因此,企业贷款可得性或银行贷款数量是影响投资支出的重要方式。第五节第五节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中间目标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中间目标6、汇率传导机制理论n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净出口(NX,即一国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差),是总需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影响国际资本流动,改变汇率,并在一定的贸易条件下影响净出口。n基本思路: MRENX Y第六节 货币政策效果n一、货币政策效果的衡量一、货币政策效果的衡量n二、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主要因素二、影响货币政策效

32、果的主要因素n三、货币政策的执行原则三、货币政策的执行原则n四、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四、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 第六节 货币政策效果n货币政策效果是指中央银行推出一定的货币政策之后,社会经济运行所作出的现实反映。货币政策效果与货币政策目标不同,货币政策目标是一种目的,而货币政策效果则是一种结果,目的是好的,但结果可能是好的,也可能是不好的。第六节 货币政策效果一、货币政策效果的衡量一、货币政策效果的衡量n通常,评价标准有: 货币政策发挥作用的大小;作用发挥的快慢;有无消极作用(副作用)。n实践中,主要看货币政策效果与预期目标之差距和消极作用大小,从而评估其效应。n全部实现预期目标且无副作

33、用最有效n部分实现预期目标且有一定副作用较有效n未实现预期目标且副作用很大无效。第六节 货币政策效果二、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因素二、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因素n货币政策时滞 n微观主体的预期n货币流通速度n其他因素第六节 货币政策效果(一)货币政策时滞n含义:从政策制定到获得主要或全部效果,必须经过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就叫“时滞”。n时滞的内容(构成):由内部时滞(认识时滞、决策时滞)和外部时滞构成。n时滞问题十分重要,但时滞究竟有多长,则有不同看法。一般认为,内部时滞较短,外部时滞较长,货币政策生效少则六个月,长则两年。第六节 货币政策效果n内部时滞内部时滞:分为两个阶段(1)从形势变化需要货币当局

34、采取行动到它认识到这种需要的时间,称为认识时滞认识时滞;(2)从货币当局认识到需要行动到实际采取行动的这段时间,称为行行动时滞动时滞。取决于货币当局的预见能力、决心和效率等因素n外部时滞外部时滞:指从货币当局采取行动开始直到对政策目标产生影响为止这段过程。主要取决于经济、金融条件。 第六节 货币政策效果(二)微观主体的预期n当一项货币政策提出时,微观主体会立即根据可能获得的各种信息进行预测,从而很快地做出对策。面对微观主体的对策,推出的货币政策可能归于无效。n鉴于微观主体的预期,只有在政策的取向和力度没有为公众知晓的情况下才能生效。即使当局采取非常规的货币政策,终究也会落在人们的预期之内。n

35、但公众的预测即使非常准确,实施对策即使很快,对消也要有过程,从而政策仍可奏效,只是效应会打折扣。第六节 货币政策效果(三)货币流通速度n货币流通速度(V)是极为复杂的变量,现实中难以准确测定,且V变化可引起Md变化。因此,货币当局未能或差错地预料到V的变化,则货币政策效应就受到严重影响。n但在实际生活中,对货币流通速度变动的估算,很难做到不发生误差,这限制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第六节 货币政策效果(四)其他经济政治因素n货币政策的效果也会受到其他外来的或体制的因素所影响。n由于任何一项货币政策方案的贯彻,都可能给不同阶层、集团、部门或地方的利益带来一定的影响。当利益受损时,就会强烈反应,并形成政

36、治压力乃至迫使货币政策进行调整。第六节 货币政策效果三、货币政策的执行原则三、货币政策的执行原则1、相机抉择n凯恩斯学派主张,货币政策应当“相机抉择”,逆经济风向行事。n在经济过热时期,应采取紧缩性政策;在经济萧条时期,相机采取扩张性政策。即通过反周期货币政策去稳定经济。n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国家普遍采取了反周期政策,但到了70年代,滞涨局面出现,反周期政策的有效性受到怀疑。第六节 货币政策效果2、单一规则行事n这是以弗里德曼为首的货币主义学派的主要政策主张。认为时松时紧的货币政策是导致经济发展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主张根据一段时期经济发展的要求,确定某一稳定的货币供应增长率,在上下浮动不大的

37、范围内具体把握。第六节 货币政策效果n主张“单一规则”的理由n1、市场机制在本质上是稳定的,具有自我调节作用。现实经济生活中经常出现不稳定,其根源是货币供给的反复无常变动。因此,只要通过一定的货币政策使货币供给保持稳定或一个稳定的增长率,经济就会处于均衡与稳定状态,并进而取得发展。n2、央行缺乏必要的技术知识和管理能力,常常是起步太晚或行动过早,加上时滞因素,往往使政策负效应太大。第六节 货币政策效果n主张“相机抉择”的理由n1、市场机制本身是不稳定的,并且没有足够的自我调节能力,如果任其自我调节所需要时间也太长,必须求助于政府的一系列稳定性经济政策,才能实现经济的稳定与发展;n2、在错综复杂

38、的现实经济生活中,政府不可能一成不变地遵守任何既定规则;第六节 货币政策效果n3、实行单一规则是以货币流通速度稳定为前提,但现实中货币流通速度是不稳定的,不稳定的货币流通速度必然使货币增长率难以稳定;n4、贯彻货币政策应综合运用多种指标,单一货币规则只强调货币供应量指标,而使中央银行忽视对其他指标的运用,这必然会影响到货币政策的有效性。n理论争论并没有终结。现实中的做法是一种较为折中的办法,即在相机抉择中也要遵守一定的货币规则。第六节 货币政策效果四、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四、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 n单一的宏观政策难以达到最佳调控效果,应组合使用,既可增效,又可缓解副作用。n配合模式:n

39、“双紧式”n“双松式”n“松紧搭配式”本章回顾n本章重点本章重点n中央银行的职能 n货币政策目标n货币政策工具及调控原理 n本章难点本章难点n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与效应 本章关键词本章关键词n货币政策n货币政策目标n货币政策中间目标n货币政策传导机制n货币政策时滞n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n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n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n再贴现率政策n公开市场业务本章复习思考题n1、是否必须把资本市场的稳定发展纳入货币政策目标考虑的范围之内,是近些年的热点问题,存在着肯定与否定的两极意见。货币当局一般持否定意见,但货币政策操作的实际,又好象并未全然无视资本市场的状况。你对这一问题的见解?n2、试列表说明可能运用来实现货币政策目标的货币政策工具以及它们各自作用的特点。当前我国货币当局对政策工具是怎样动用的?n3、为什么货币政策在治理通货膨胀方面所显示的作用强?而在治理通货紧缩方面所显示的作用极为有限?试联系我国近年货币政策实践谈谈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和中间目标一课件.ppt)为本站会员(三亚风情)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