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军民融合军民融合及与之密切相关的及与之密切相关的若干重大关系若干重大关系军 民融 合什么是什么是军民融合军民融合融 合两个以上事物之间熔成或如熔化那样融成一体。这是一种极为紧密的联系,使事物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相互支撑,资源共配、能量共用、事业共为、成果共享、风险共担,逐渐成为一体,从而使各种活动效益倍增、成本倍减,各方利益最大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军与民合作的相融,也就是军民携手共同实现富国强军目标。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一个系统复杂的巨大工程,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涉及面极广、影响深远。在推进过程中,既要立足当前,又要放眼未来;既要考虑各参与主体的诉求,又要搞好全局性的统筹安排;既要把握国情和阶
2、段性特征,又要适应世情和时代发展变化,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军民融合军民融合与民族复兴的关系与民族复兴的关系一一与与“一带一路一带一路”的关系的关系二二与改革发展的关系与改革发展的关系三三与市场经济的关系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四四与依法治国的关系与依法治国的关系五五与与“四个意识四个意识”的关系的关系六六军民融合与民族复兴的关系章章1节节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首创性提出,正确处理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的关系。1957年国务院第二机械工业部提出 军民结合 平战结合 以军为主 寓军于民国防工业建设“
3、十六字方针”军民结合平战结合以军为主以民养军重大方针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大力协同自主创新方针军民融合发展的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作出了一系列精辟论述改革开放后我们党科学分析和准确判断国际总体形势提出世纪之交我们党围绕建立新型国防工业体制提出新世纪以来我们党着眼解决国防建设深层次矛盾创造性提出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上进一步提出,“把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兴国之举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兴国之举、强军之道强军之道富国不等于强国,所以国防力量要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在经济和国防都需要做大做强的条件下,推进军民融合深
4、度发展,利于经济和国防的共同发展。军民融合上升为国家战略是我们党长期探索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的重大成果,是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这就提出了一个重要而又现实的问题如何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各种资源?有效避免军民重复建设、分散建设,最大限度节约资源,提高国家整体建设效益。p 在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中,既考虑经济社会需要,又考虑国防和军队建设需要;p 创建军民融合人才教育培养体系,避免军地院校相关专业的重复设置;p 构建军民统一的社会服务保障体系,精简大量后勤保障人员;p 把军地各自独立的科研生产队伍融合起来,打破军民分割、自成体系的格局。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实现富国与强军
5、的统一,是建设强大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举措。军民融合在发达国家早有范例军民融合在发达国家早有范例美 国日 本俄罗斯以色列“军民一体化”“以民掩军”“先军后民”“以军带民”当今世界,军用技术与民用技术的相通性、相关性、替代性越来越明显,85%的现代军事核心技术同时也是民用关键技术,而80%以上的民用关键技术也可直接用于军事目的。军队后勤保障、技术保障、装备保障越来越依赖于社会力量。实现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实现军民融合发展战略 夺取未来战争的主动权夺取未来战争的主动权从当前和未来趋势看,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要瞄准建设“海洋强国”“航天强国”“网络强国”的目标精准发力只有深入实施军民融
6、合发展战略,充分挖掘经济社会母体中蕴含的经济、技术、信息、人才等巨大能量,才能有效解决我军现代化建设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军事力量体系。坚持以军事斗争准备为龙头,全面提高我军信息化条件下的作战能力未来的高技术战争特别是信息化战争,其根基已深深植入整个国家经济社会之中。这种情况下,只有科学运筹使用国家与社会的经济、技术、信息、人才等资源,才能在应对未来战争中具有决胜把握。我国我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趋势的趋势随着我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三大领域有望取得重大突破。一是军转民北斗卫星的商业化运作,其市场规模巨大,应用前景广阔。二是民参军三是军民协同民用大飞机研制将加速
7、,为军用特种机的研制奠定基础。军民协同推进也可以改善民营造船业当前面临的不利境况。近年来,我国充分依托和利用社会资源,提高国防实力和军事能力,大力推进军地资源开放共享和军民两用技术相互转移,在军民融合发展上积极探索实践,取得了丰硕成果,呈现出加快发展良好态势。但也要看到,我国军民融合发展刚进入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的过渡阶段,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军民融合就很难实现深度发展。军民融合与“一带一路”的关系章章2节节如何实现如何实现军民融合与军民融合与“一带一路一带一路”统筹推进统筹推进军民融合一带一路国防科技工业的对外交流合作取得了重要进
8、展。核电技术积极向外发展。奠定了空间信息技术应用推广的良好基础。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领域核 电 领 域航空航天领域军民融合与“一带一路”统筹推进p 要强化应急和公共安全统筹;p 要建立高级别应急专业力量,提高协同应对能力;p 要有强大的军事能力,切实维护我国利益;p 要有能力与相关国家进行共同的安全保护和支撑。 发展和安全兼顾、市场与战场兼顾、生产力与战斗力兼顾,是两者统筹推进的基础。军民融合与改革发展的关系章章3节节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本身就是一场革命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本身就是一场革命迫切需要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和利益藩篱着力解决制约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体制性障碍、结构性矛盾、政策性问题
9、建立健全有利于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组织管理体系、工作运行体系、政策制度体系军民融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和体现军民融合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和体现加快军民融合发展05050404030302020101有利于整合利用好军地优势资源,促进经济发展从根本上实现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有利于整合利用各类军民科技创新资源,凝聚创新合力,不断增强研发和创新能力,加速前沿性、革命性和颠覆性技术创新突破,抢占科技、经济和国防竞争制高点;有利于推动军地科研基础设施开放共享,建立一批军民结合、产学研一体化的科技协同创新平台;有利于加强军民两用人才培养,打造勇于创新、善于凝聚力量和统筹协调的
10、科技领域人才队伍;有利于推动国防科技工业发挥综合优势和溢出效益,加快国防科技成果转化,加速海洋、太空、网络空间等军民融合新型领域和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发展,不断培育经济发展新增长点,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这些都可以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有利支撑深圳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与军民融合进行了较好对接。他们将军民融合产业与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有机结合,推动一批先进企业迅速崛起。目前,深圳涉军企业超过1000家,军民融合产业已成为深圳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加快国有企业特别是军工企业的改革步伐加快国有企业特别是军工企业的改革步伐军工混改是改革排头兵。军工混改,有利于激发国企活力,提高企业效率,还可以打破行政性
11、垄断,有效优化国企资本结构。深化体制改革,建设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u 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加快引导优势民营企业进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和维修领域,健全信息发布机制和渠道,构建公平竞争的政策环境。u 推动军工技术向国民经济领域的转移转化,实现产业化发展。u 推进军工民用技术资源的共享共用、高效利用,推动国防科技工业的转型升级。目前,军工混改和军工科研院所改制取得重要的阶段性进展,已经形成初步分类方案,明确首批转制院所名单,并将加快制定和出台军工科研院所转制实施意见。在军工混改方面,年初以来各大军工集团纷纷拿出了2017年混改“路线图”。实施军民融合发展也是新军事变革的必然要求实施军民融合发展也是新军
12、事变革的必然要求在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今天,积极推进军民融合,特别是让民用高科技、信息技术企业进入军品市场,有利于加快国防和军队的现代化建设,有利于加速军队装备的信息化,尽早实现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跨越式发展。习近平主席强调要着眼于贯彻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推进跨军地重大改革任务,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着力解决制约军民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努力构建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顺畅高效的组织管理体系。经过多年改革,我军已朝着“高效、精干、合成”的目标迈出了一大步,但保障机构重叠、资源配置分散、冗员过多的问题还没有根本改变。所以,必须加快军民融合发展的步伐,进一步深入推进军队改革,提高国防
13、和军队建设的质量效益。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必须做好顶层设计必须做好顶层设计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整体性和综合性较强,必须做好顶层设计。注重加强超越部门、超越利益之上的总体设计,在最高层次统一组织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总体设计,自上而下强力推动,防止把总体设计变成各部门自行设计的简单叠加,防止改革变形走偏,克服各自为战、自成体系、兼容性差、重复建设和缺乏长远规划等问题。要坚持国家主导深入研究论证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现实需求,充分考虑军队与地方、系统与要素、整体与局部的相互关系,整体谋划发展目标、发展阶段和实现途径,形成统一的具有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的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规划框架
14、。要坚持“设计先行,科学架构”的原则通过战略规划的制定和颁布将军民融合发展与国家和军队其他重大领域改革紧密衔接,不断提高跨领域、跨部门、跨近中远期整合力量和运筹资源的能力,切实加强各类建设资源和各项改革措施的集中统管,力求做到建设筹划上注重体系设计,建设内容上区分轻重缓急,协调发展。要重视发挥战略规划顶层设计的引导功能军民融合与市场经济的关系章章4节节军民融合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军民融合与市场经济的关系将国防建设纳入市场经济范畴并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在利润和效益的导向下,市场机制使多元投资、多方技术、多种力量向国防建设集聚,同时又使国防建设成果向经济社会
15、领域溢出。市场机制是促进军民融合的关键环节实现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实现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资本融合不可或缺资本融合不可或缺军工企业作为国有企业中的精英和骨干,对民间资本和民营企业的开放,不仅可以吸收社会更多资本和生产能力来壮大自己,还可以把军工企业创业优良传统和作风传授给民营企业,使它们成为辅助国有企业和中国经济发展强大的一种新生力量。目前,政策正在逐步松绑,从允许、鼓励再到推动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国防科技工业的门槛持续降低。眼下,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破除障碍的关键一点在于,既不要讳言资本融合,也要给民间资本以充分信任。西方国家西方国家的军民融合国防工业体系的军民融合国防工业体系西方国家凭借自身发达的资本
16、市场体系,以国防预算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国防工业建设,形成了根植国民经济体系的军民融合国防工业体系。以直升机机组模拟训练设施项目为例,合同规定在项目运营期内国防部无须承担项目运行与维护费用,但承诺会达到一定的设施使用强度,根据具体使用时间来确定支付给承包商的费用。在项目前20年运营结束后,国防部对该设施重新进行价值评估,可继续签订租赁合同或选择退出,不用支付任何费用。这种运用维护管理模式,把军队训练设施的风险分担到民间,同时也获得了可靠的服务,从根本上减少了资金投入。美国军工企业在资本市场上充分参与市场竞争美国太空战略发展过程中,美国航空航天署也曾遭遇经费不足,1994年推出“技术转移计划”,每年
17、拿出预算的20%支持商业合作伙伴协助研发新技术,降低进入太空的成本。在“技术转移计划”中,波音公司和洛马公司都是美国航空航天署的长期外包单位,两家航天公司主要设计了两种用途类似但结构不同的进化型一次性运载火箭,这不仅为美国航空航天署节省了一大笔研发费用,还大大提高了美国的火箭发射水平。英国国防工业是PPP模式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PPPPPP正成为社会资本切入军工领域的下一个风口正成为社会资本切入军工领域的下一个风口目前我国国防军工领域已开始利用PPP模式参与“全要素”融资2015年,以嫦娥四号为试点,探索引入社会资本的新模式,对于打破航天工业壁垒、加速航天技术创新、有效降低工程成本、提高投资效益
18、等,均具有积极作用和深远影响。2016年,我国首个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金国华军民融合产业发展基金在京创立,首期规模为302亿元人民币。投资方向确定在军工企事业单位改制、军工装备等。军工领域引入PPP模式创新融资、管理和激励模式,能够有效激励各类参与主体。要注意,军民融合项目涉及军地双方,涉及PPP平台公司、社会资本、银行等金融机构,同时还涉及保密、军地协调等运行方面的具体问题。目前,尚缺乏成熟的PPP模式,实践中也面临不小的挑战。未来民间资本参与军工生产和研发未来民间资本参与军工生产和研发的政策变化的政策变化123在军工生产和研发中,对军品生产中配套零部件生产和新军品辅助研发上,向本国资本和企业
19、全面开放。在军品研发中,将涉及国家机密的问题明确界定,并划定底线。对军品利润率和税收上进行改革,以吸引民间资本和民营企业参与军品生产和研发中去。军民融合与依法治国的关系章章5节节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需要加强法治建设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需要加强法治建设围绕军民融合的实际需要,尽快研究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在既有法规中补充军民融合的相关条款。着眼调动军民融合的积极因素,制定完善包括市场准入、投融资政策在内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建立军民通用技术标准体系联合制定制度,及时完善技术标准体系,构建军地公用标准信息平台。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顶层设计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顶层设计2016年7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印发了关于
20、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的意见。意见着眼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明确了新形势下军民融合发展的总体思路、重点任务、政策措施,是统筹推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具体抓手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具体抓手以规划编制和实施为引领,推动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新格局规划编制p 围绕“十三五”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军民融合发展规划,加快形成以区域融合为基本面、以产业融合为重要支撑、以新兴领域融合为突破口、以“走出去”融合为延伸的军民融合发展蓝图。p 围绕“十三五”国防军工生产能力建设规划,加强武器装备重大系统和关键分系统集成、核心配套能力建设和重大关键元器件、原材料国产化,提高自主保障能力。
21、p 围绕“十三五”国民经济动员建设规划,着力推动国民经济动员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能型、技术密集型转变,加快构建国民经济动员政策制度体系、网络体系和专业保障力量体系。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具体抓手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具体抓手实施层面n 以与国防密切相关的经济建设项目为重点,推动经济建设贯彻国防要求。n 以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建设为载体,探索融合体制、机制和模式创新。n 以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为重点,推动重点领域军民融合落地见效。n 以混合所有制改革为契机,推动军工企业开放发展。n 以提升实战化动员能力为目标,推动国民经济动员创新发展。以规划编制和实施为引领,推动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新格局以法治建设推动军民融
22、合深度发展以法治建设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建立完善安全审查和监管制度,防范和控制国家安全风险,加强考查督导,建立问责机制,加大规划实施、政策落实、项目建设监管力度,建立健全规划、项目、投资、绩效评估体系,强化规划刚性约束和执行力。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军民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规范、引导、保障作用,提高军民融合发展法治化水平,是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根本性保证。加快推进军民融合发展综合性法律立法,清理现行法规制度,修订完善交通、信息、测绘基础设施等领域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进一步加强军民融合立法工作进一步加强军民融合立法工作现行军民融合相关法律法规与实际需要还存在一些差距:系统性不足、权
23、威性不高、全面性不够、协调性不佳、可操作性不强。习近平主席强调指出:“要强化法治保障,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军民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规范、引导、保障作用,提高军民融合发展法治化水平。”当前,军民融合的立法主要集中在国防科技工业领域,在军事人才培养、军队保障等方面还缺乏法律规范。l 在军事人才培养方面,有必要继续完善国防生培养制度,l 在军队保障方面,有必要制定依托地方产业进行军队保障的法律法规,l 在国防科技工业领域,应制定特别法,对安全保密、知识产权等重点问题作出权威规定。以法治建设推进军民深度融合发展,呼唤立足国情,着眼发展全局,建设更科学、更完善的军民融合法规体系。军民融
24、合促进法军民融合促进法看一项立法的时机和条件是否成熟,主要取决于:需求共识现实经验经济社会实践是否存在立法需求,且这种需求属于全国共性立法需求。决策层是否对此项立法达到共识。在既定法律体系中,该法是否不可替代,与相关上下位法是否能够有效衔接。有无成熟的国际经验可资借鉴。据此判断,目前军民融合促进法的立法时机和条件已经基本成熟。作为一部统领性法律,它对军民融合发展的基本原则、主要制度、责任权限等方面,理应作出顶层设计,为发展提供宏观指引,利于建立顺畅的军民融合发展机制。军民融合促进法军民融合与“四个意识”的关系章章6节节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成立成立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是
25、中央层面军民融合发展重大问题的决策和议事协调机构,统一领导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向中央政治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负责。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的设立,有利于在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将国防和军队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有利于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格局的形成。2017年1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设立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由习近平同志任主任。十八大以来中央十八大以来中央大力推进大力推进军民融合战略军民融合战略n 国家发改委设立经济和国防协调发展司n 军委战略规划办设立军民融合局n 武器装备科研生产体系部际协调组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军民融合组织管理体系建设正在不断健全各级要紧密团结在以
26、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强化“四个意识”,自觉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思考问题、推动工作,把军民融合的理念和要求贯穿经济和国防建设全过程,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当前军民融合发展的问题与各地探索当前军民融合发展的问题与各地探索北京海淀积极探索推进军民融合创新园、军民融合产业园、信息安全产业园等“一体三园”为核心的军地科技成果双向转化模式;河北出台专项规划,将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我国军民融合发展刚进入初步融合向深度融合的过渡阶段存在问题p 思想观念跟不上p 顶层统筹统管体制不完善 各地方开展积极探索
27、中央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的成立有助于解决这些现实问题,有效加快军民融合进程。但一些地方和单位还存在模糊认识。国外军民融合的启示国外军民融合的启示军民融合是影响国家命运的大事美日等军事强国很早便实行军民融合,是典型的军民融合体。不搞军民融合,会导致军备落后悲剧重演,或是国家经济被拖垮。比如,日本没有专门的军工厂,却有着强大的军工产业。三菱、富士、东芝等日企设有军工部门,也都生产武器。苍龙级潜艇等武器装备就是这些企业生产的。前苏联过去没怎么搞军民融合,最后使国家经济受到严重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长期处在战争阴影下,当时走苏联的军工发展之路是唯一的选择,国家生存在当时是第一位的。但是,苏联的解体
28、对中国军工发展敲了一个警钟。启示:启示:军民融合助推国防建设军民融合助推国防建设如果说,我国国防建设在改革开放之初是慢走,甚至在某些领域是倒退,而最近十几年来则开始进入快跑模式。实行军民融合,既能加快推进国防现代化建设,又不会增加人民负担。未来,插上军民融合的翅膀,我国国防建设在规模上、质量上,都将迎来飞跃发展。尽管我国国防建设空前发展,但由于过去欠账太多,国防实力还不能与经济实力相匹配,不能有效保障国家的全球利益,不能满足“一带一路”的发展需要,不能有效保护和平与发展的全球化潮流,不能有效遏制某些国家对世界和平的威胁。把军民融合转化为各主体的内在驱动力把军民融合转化为各主体的内在驱动力推进军
29、民融合发展,政府、军队、企业等主体的利益诉求各不相同。只有把体现全局利益的军民融合,逐层分解细化为各主体的外在约束和内在激励,军民融合才得以向纵深发展。如何把有利于宏观和全局利益的融合发展转化为各主体的内在驱动力,是一个关键问题。当前,亟需加快建立面向不同主体的激励约束机制和分类考核评价体系。 各级地方政府可将基础设施建设贯彻国防要求、军民融合产业发展等情况,纳入地方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加强考核评估。 同时,应建立健全军民融合成本分担与利益补偿办法,制定军地资源共享经济利益补偿办法,明确军地各自权利义务,加大激励约束力度,让承担国防义务、开放资源的单位和个人不吃亏,使军民融合真正成为引导社会
30、力量全面进入国防事业领域的重要机遇和平台。军民融合军民融合要注重抓好体制机制建设要注重抓好体制机制建设建立和完善军地信息共享机制,统筹规划建设制式统一、军地兼容、横向联系、纵向贯通的军地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和完善军民融合需求形成、评估和论证机制,确保军事需求提报科学、合理、准确;建立和完善重大项目建设军地协调对接机制,研究制定军民融合发展的建设项目和重要产品目录,对列入目录的项目和产品,在规划建设时实行军队与地方双向对接。各级应成立军民融合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专家咨询委员会,赋予其统筹规划、制定政策、重大决策和总体协调等职能,同时,明确军地之间负责军民融合的办事机构,采取合署办公、联席会议等形式,协调解决跨军地、跨领域、跨部门融合发展的重大问题,推进从临时零散融合向源头系统融合迈进。感谢关注!感谢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