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凤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高中语文第一单元试卷(含答案).docx

上传人(卖家):大布丁 文档编号:2989799 上传时间:2022-06-1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49.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凤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高中语文第一单元试卷(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凤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高中语文第一单元试卷(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凤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高中语文第一单元试卷(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凤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高中语文第一单元试卷(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凤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高中语文第一单元试卷(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语文周测试题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课内基础选择题(30分,每题3分)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吾一日长乎尔 长:年长B为国以礼 为:治理C如或知尔 知:了解D吾与点也 与:和、跟2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君子生非异也 B莫春者,春服既成C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 D如其礼乐,以俟君子3对下列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摄乎大国之间乎:相当于介词“于”,在B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如:连词,至于C子路率尔而对曰 而:连词,表修饰D为国以礼 以:介词,用4下列句子中,“尔”的意义和用法与其他三

2、项不同的一项是()A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B子路率尔而对曰C鼓瑟希,铿尔 D夫子莞尔而笑5下列各句中,从句式角度看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居则曰:“不吾知也!” B如或知尔,则何以哉C为国以礼 D尔何如6.对下列加粗词语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居则曰居:平时,平日B.如其礼乐,以俟君子俟:等待C.舍瑟而作作:发作D.夫子喟然叹曰喟然:叹息的样子7.下列选项中与其他三个选项句式特点不同的一项是( )A.浴乎沂B.风乎舞雩C.加之以师旅 D.不吾知也8.对下列句中加粗词的用法及含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毋吾以也 加之以师旅宗庙之事,如会同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A.相同,不同。 B.相同,相同

3、C.不同,相同。 D.不同,不同。9.下列关于课内文化常识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六艺,可指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也可指六种技能,即礼、乐、射、御、书、数。B.会同,古代诸侯朝见天子的通称,会,指诸侯一起朝见天子,同,指诸侯在非规定时间朝见天子。C.千乘,周制,国家有事,诸侯出车千乘,故以“千乘”为诸侯国或诸侯的代称。乘,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春秋后期,千乘之国是中等国家;战国时期,诸侯国小者称“千乘”,大者称“万乘”。 D.相,文中指诸侯祭祀、会盟或朝见天子时,主持赞礼的司仪官。10.下列关于论语的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论语是一部记载孔子言行兼及部分弟子言行的典籍。B论语中的“论

4、”,读音为“ln”,其意为编纂,“语”指言论。C论语的组合形式是“篇”(若干“章”的组合)和“章”(一个个相互独立的段落)。D论语是儒家的经典作品,与中庸大学春秋合称为“四书”。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15分)仲尼弟子 昨夜星辰鲍鹏山孔子为人以德,其人格也如同北斗星辰,而他的那些弟子,则正是拱卫在他周围的灿烂群星,在那个筚路蓝缕的洪荒时代,他们共同构成了吾民族头顶上深邃而灿烂的天宇。这些昨夜的星辰,至今仍在那遥远的地方闪烁,向我们送来他们意味深长的注视论语中若无子路,就如同水浒中没有了李逵。金圣叹评点水浒,说及李逵,“是上上人物”“写得真是一片天真烂漫到底”。这话,正是子

5、路的“好批语”。金圣叹还说,李大哥一开口,总有奇绝语。我也以为,子路兄一说话,便百媚千娇。此人原也是一条绿林好汉,专打天下不平人。但他又和梁山好汉武松、李逵、鲁智深一样,无一丝淫邪之意。这些人都可以说是真正的伟丈夫。我以为,子路是孔门弟子中无一丝小人之心的君子,无一丝虚伪之习的真人,无一丝畏怯之态的丈夫。孔门弟子中,像子路这样的人,不可无一,不可有二。不可无一者何?孔门中若没有这样一个真君子伟丈夫,真令孔门黯然无光;不可有二者何?此等天真人,岂能重出?孔子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他也知道,等到他的大道在这浊世不能施展的时候,等他彻底绝了世俗之望,要乘一叶扁舟,江海寄余生的时

6、候,他的那些弟子们都会作鸟兽散,而此时,仍能一如既往地跟随他的,哪怕烟波满眼也无怨无悔的,会有一个子路,但也只有一个子路。是的,子路只能有一个。毫无疑问,子路是孔门中精神最健全,人格最完整,自我最舒张的人物。对社会现状,他比孔子有容忍度,对一些人和事,他也比孔子看得开通。他终究还没有修养成圣,离普通人还较近,所以,对普通人的人性缺点,他有更宽宏的蕴含度。这使他更可爱,更可亲可近。同时他又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君子亦有穷乎?”这种诘问恰好表明了他对道德、人格力量的崇拜与信仰。在孔门弟子中,樊迟关心耕稼,颜回关心仁德,曾子致力于孝道的扩张,子夏关心学问的精进,公西华仗着年轻,记忆力好,整天在那里背记

7、繁琐的周礼条文,子贡则心有旁骛,眼盯着市场的行情变化。而只有子路,在别人纷纷致力于经世致用之学的时候,他问“死”,问鬼神,问“成人”(完美的人),谁能想到,偏偏是这个粗莽的人,关心着这类形而上的问题?“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闻。”子路深感痛苦的,不是闻道之难,而是行道之难。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这话要让子路说,他肯定会说:“不可以。因为还没有行道,怎么能死?”道不能是一小撮精神贵族充实内心的精神食粮,而应该是大众的呼吸与空气,是阳光和水,是土壤和风。应当把这些还给大众。子路是绝对的大公无私,他的精神中不能存有任何独享的东西,哪怕是暂时的。他急于把他领悟到的东西公诸大众,如果还未能做

8、到这一点,他宁愿“不闻”:和大众一样贫乏是可以的,而拥有大众没有的东西是不可以的。在子路这样的圣贤面前,一切自以为的“精神贵族”都显得龌龊,他们自以为贵,正显出他们的贱。正像在子路身上,因为他绝无一丝自爱自恋,反而显示出一种真正的高贵。这种高贵,步伐不快,但我们赶不上;调子不高,但我们盖不住;悬的不远,但我们射不中。孔子问:“仁远乎哉?”子路答:“不远。我欲仁,斯仁至矣。”我们答:“远。仁有好处吗?”我们和子路就这样判然有别了。子路如此刚直、天真、胸无点滓,毫无城府,邪恶的世界当然不会让他得到善终。孔子以一个洞明世事的世故眼光,早已预言过子路将“不得其死”。在那时人的观念里,“死”,乃是人生命

9、的自然终点,也就是庄子所讲的“天年”。“不得其死”,就是指他的生命将意外地终结,从而得不到(或等不到)那个自然的终局。后来的事实证实了孔子的预言,在卫国的蒉聩孔俚之乱里,子路不避其难,挺身赴险,像他老师一样“知其不可而为之”地去维护“义”,终于被杀。但我以为这样的死才有价值,苟活不如好死。既然生命的终局总是死,为什么不能利用“死”来为生命争取最后的荣耀?从这个意义上说,子路是死得其所。子路死亡的消息传到鲁国,七十多岁的孔子停止了肉羹之食。这是他老人家终生喜爱的食物。圣人的生活开始缺少滋味。第二年,孔子驾鹤西去。 (有删改)1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10、)A第段主要用比喻的手法,总写仲尼及其弟子如我们民族天宇中的星辰般永恒闪耀,开篇即点题,并引出下文要评说的对象仲尼弟子。B作者说论语中若无子路,就如同水浒中没有了李逵。他的意思是,文本风貌虽有不同,但塑造鲜活生动的人物却是共同的要求。C第段中,写孔门弟子樊迟、颜回等人的追求是为了与子路的追求形成鲜明对比,突出看似粗莽的子路所关注的却没有那么现实功利。D作品在行文中有多处引用,这不仅丰富了作品内容,增强了说服力与感染力,还体现出作者的学识功底及思想阅历,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12.第段中,为什么说子路身上显示出的是一种“真正的高贵”?请简要概括。(6分)13.结尾两段的语言表达有怎样的特点及效果?

11、请结合文本赏析。(6分) 三、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20分)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冉有曰:“今夫颛臾,固而近于费,今不取,后世必为子孙忧。”孔子曰:“求!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

12、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今由与求也,相夫子,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选自论语季氏第十六,有删改)注东蒙:山名,蒙山,在今山东蒙阴南。费(b):季氏的私邑,在今山东费县。14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B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C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D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

13、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1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东蒙主,指的是祭祀东蒙山的主持者。B萧墙,古代宫室作为屏障的矮墙,这里代指内部。C各诸侯封地称为“国”,卿、士大夫的封地称为“家”。D社稷,谷神和土神的总称,社指谷神,稷指土神,社稷,文中代指国家。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文是一篇典型的驳论文,围绕“季氏将伐颛臾是错误的”这一观点展开反驳,通过孔子与他的学生冉有、季路之间的对话,批驳了季氏兼并颛臾的企图,阐明了“治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政治主张。B孔子认为季氏伐颛臾是错误的,因为“先王以为东蒙主”。C孔子以他

14、丰富的政治经验和敏锐的政治眼光,一针见血地揭露了季氏的阴谋。D冉有说:现在那颛臾,城郭坚固,难以费力接近,更不要说攻取它。1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1分)(1)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6分)译文:_(2)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5分)译文:_四、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小题。(9分)经鲁祭孔子而叹之李隆基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叹凤嗟身否,伤麟怨道穷。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注开元十三年冬,一向崇儒的唐玄宗到泰山封禅,路过孔子故里,亲自祭祀,写了这首诗,

15、对孔于一生的坎坷际遇感叹不已。栖栖:忙碌貌。汉代刘馀封鲁王,拆了孔子故宅,改为鲁王宫。论语子罕:“子曰: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史说礼子世家:“及西狩见麟,(孔子)曰:吾道穷矣!”礼记檀弓上:“予畴昔之夜,梦坐奠于两檐之间。夫明王不兴,而天下谁能宗予?予殆将死也。”18.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诗的首联用了反问,既有对孔子的同情,又隐含着对其不合时宜做法的质疑。B“地犹”两句照应诗题,点出现在经过的这里就是孔子的出生地陬邑,感叹孔子的后人竟连自己的故居也不能自保。C尾联说孔子被后世隆重祭奠,他希望死后够留名和得到重视的梦想如今已然实现。D. 这首诗虽然用典很多

16、,但都紧合孔子身世,故读起来也不觉其多。19.本诗尾联表达了作者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6分)五、名言名句默写2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4分,每空2分)(1)孔子认为“礼”在国家治理中有重要地位。在文中他嗤笑子路是因为“_,_。”(2).面对孔子的询问,公西华认为自己能力不足仍需要学习,对于宗庙祭祀之事,他说“_,_。”(3)面对孔子的询问,曾皙描绘了一幅在大自然里沐浴临风,一路酣歌的美丽动人的景象:_,_,_。六、语言表达21.下图是为宣传山东旅游而设计的一个推介图标。请写出该图标中除文字外的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字。(6分)22.分别概括

17、出下列三则论语章句所体现的孔子的学习观。(6分)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高一年级语文周测试题答案1.答案D解析与:赞成。2.答案D解析A项“生”同“性”。B项“莫”同“暮”。C项“希”同“稀”。3.答案B解析如:连词,或者。 4.答案A解析A项“尔”是代词,你们。其他三项均是作词尾用。5.答案C解析C项是状语后置句。其他三项均为宾语前置句。6.答案:C解析:作:起身,站起来。7.答案:D

18、解析:D项为宾语前置,其他三个都是状语后置。8.答案:D解析:动词,同“已”,是“止”的意思;一说“用”的意思。介词,用。连词,或者。连词,至于。9.答案:B 会,指诸侯在非规定时间朝见天子,同,指诸侯一起朝见天子。10. 解析:选D。D项,春秋不是“四书”之一,应该是孟子。11.【答案】B【解析】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B项考核文章的内容,A、C、D项考核手法,其中B项,“文本风貌虽有不同,但塑造鲜活生动的人物却是共同的要求”的分析有误,作者说“论语中若无子路,就如同水浒中没有了李逵”,是表达对子路的极度喜欢。12.【答案】子路的品格:无私率性,对“道”

19、“仁”这样至高的精神,愿与大众一起追求,绝无一丝自爱自恋。子路的追求:并非高不可攀,遥不可及,但我们却始终与之有距离。【解析】此题要求概括形象的特征,注意从文中的句子摘取关键词语作答,注意根据文中的句子“子路是绝对的大公无私,他的精神中不能存有任何独享的东西,哪怕是暂时的”“他绝无一丝自爱自恋”概括第一点;根据“这种高贵,步伐不快,但我们赶不上;调子不高,但我们盖不住;悬的不远,但我们射不中” 概括第二点。13.【答案】特点:含蓄蕴藉。主要用叙述的表达方式,写孔子停肉羹之食,很快离世的事,貌似冷静客观,实则句句含情。效果:表达情感沉郁哀痛,让人更深切地感到孔子对子路死亡的痛苦和受到的打击。颇具

20、感染力,引人唏嘘叹惋。从侧面表现出子路的品格之高及其在孔子心目中的分量之重。【解析】语言特色主要从表达技巧方面,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细节描写、白描等;在语言风格方面,有质朴、含蓄、群众方言、口语化、诗意化语言等;在句式上,短小明快等,文中的两段内容语言主要用叙述的表达方式,写孔子停肉羹之食,很快离世的事,貌似冷静客观,实则句句含情,含蓄蕴藉。效果主要从表达情感的角度分析:语段从侧面表现出子路的品格之高及其在孔子心目中的分量之重,让人更深切地感到孔子对子路死亡的痛苦和受到的打击,颇具感染力,表达情感沉郁哀痛,引人唏嘘叹惋。14.答案A15.答案D解析社指土神,稷指谷神。16.答案D解析是靠近费地

21、17答案(1)恐怕应该责备你们吧?那颛臾,从前先代的君王让它做东蒙山的主祭者,而且它地处鲁国境内,是鲁国的藩属国,为什么要讨伐它呢?(2)而且你的话说错了,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跑出来,(占卜用的)龟甲和(祭祀用的)玉器在匣子里被毁坏,这是谁的过错呢?参考译文季孙氏将要讨伐颛臾。冉有、季路拜见孔子说:“季孙氏将要对颛臾用兵。”孔子说:“冉求!恐怕应该责备你们吧?那颛臾,从前先代的君王让它做东蒙山的主祭者,而且它地处鲁国境内,是鲁国的藩属国,为什么要讨伐它呢?”冉有说:“是季孙大夫要这么干,我们两个做臣下的都不愿意这么干。”孔子说:“冉求!周任有句话说:展现才能担任职务,不能胜任就该辞去。(如果盲人

22、)遇到危险却不去护持,将要跌倒却不去搀扶,那何必要用那个搀扶的人呢?而且你的话说错了,老虎和犀牛从笼子里跑出来,(占卜用的)龟甲和(祭祀用的)玉器在匣子里被毁坏,这是谁的过错呢?”冉有说:“现在颛臾,城墙坚固而且靠近费地,现在不夺取它,后世一定会成为子孙们的忧患。”孔子说:“冉求!君子厌恶那些不肯说(自己)想要那样而偏要找借口的人。我听说拥有邦国的诸侯和拥有家族封邑的大夫,不怕人口少而怕分配不均匀,不怕贫困而怕不安定。如果财物分配公平合理,就不觉得贫穷;上下和睦,就不必担心人少;社会安定,国家就没有倾覆的危险。做到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修治仁义礼乐去招徕他们。使他们来了以后,就要使他们安定

23、下来。现在仲由和冉求呀,你们两个人辅佐季孙氏,远方的人不归服,却不能招徕他们;国家四分五裂,却不能保全;反而策划在国内兴起干戈。我担心季孙氏的忧患,不在颛臾,而在自家内部.18.【答案】A【解析】A 项,“对孔子不合时宜做法的质疑”错,全诗以疑问入笔,表现出作者于孔子神像前谦恭行礼,心中感慨万千,口内喃喃自语的情状。开头两句表达作者对孔子既同情又敬佩的感情。19.【答案】欣慰之情。诗歌尾联的意思是,如今我来祭奠,看见两楹之间的奠仪如此隆重,应当就是孔子当年梦见的那样,他的梦想今天终于变成了现实,该多么高兴啊!表达了作者的欣慰之情。敬仰之情。尾联写眼前隆重的祭奠仪式,表达出人们也包括作者对孔子的

24、崇敬和敬仰。自得之意。尾联也隐含着作者以明王自居的意思,觉得现在天下已经大治,实现了孔子的社会、政治理想,“天下谁能宗予”的“谁”正是自己,不无自得之意。【解析】首先理解“今看两楹奠,当与梦时同”这两句诗意:如今我来祭奠,看见两楹之间的奠仪如此隆重,应当就是孔子当年梦见的那样,他的梦想今天终于变成了现实,该多么高兴啊!单单分析这句话就可以得出“欣慰之情”,第二分析关键词“楹奠”,可以知道是两楹之间祭祀孔子的隆重奠仪,这表现对圣贤的敬仰之情;第三,知人论世,作者是皇帝,现在又是实现孔子无法实现的政治理想,结合上面的诗句可以看出他将自己与孔子之前的困境相对比,得出答案三:自得之意。20答案:为国以

25、礼;其言不让.端章甫;愿为小相焉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21.答案:图形主要由一座山、一位古人形象组成,整体构图为变形汉字“山东”。山代表五岳之尊泰山,古人形象代表以圣人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寓含着山东自然与人文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文化故里。解析:题干已交代是山东,那么图标中“山”应该是五岳之尊的泰山,下面的人应指孔子,泰山代表自然文化,孔子代表人文文化。按照图标从上到下的顺序进行解读,并指出其象征意义即可。22.答案:所体现的孔子的学习观是重品行和做人原则,这里的学习是广义而言,即在日常生活中学做人、学做事,文化知识和教养是两回事。所体现的孔子的学习观是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

26、的知识。所体现的孔子的学习观是应坚持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不能不懂装懂。解析:孔子强调要读生活,读人伦大本。人伦品格是本、是厚,读书学习是末、是薄。若自以为读过很多书,却不过是浅薄之人,那就舍本逐末了。为孔子所提倡的一种读书及学习的方法。告诫我们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孔子说这段话的意思是言行要谨慎,不要夸大自己的知识和本领。要有诚实、谦虚的态度,不要不懂装懂。参考译文子夏说:“一个人能够看重贤德而不以女色为重;侍奉父母,能够竭尽全力;服侍君主,能够献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说话诚实恪守信用。这样的人,尽管他自己说没有学习过,但我一定说他已经学习过了。”孔子说:“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孔子说:“仲由(子路)啊,我教你如何求知吧!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最明智的做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部编版 > 必修 下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广东省清远市清新区凤霞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高中语文第一单元试卷(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大布丁)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