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政治复习资料.docx

上传人(卖家):大布丁 文档编号:3027195 上传时间:2022-06-23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56.3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政治复习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政治复习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政治复习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政治复习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政治复习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深圳市高一下期末复习政治必修三 政治与法治第一课 历史和人民的选择1.中国共产党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2.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也是认识和解决近代中国一切社会问题的基本依据。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4.近代中国的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决定了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5.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7.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

2、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8.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确立,实现了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9.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1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在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在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第二课 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1.党的性质和宗旨(1)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2)党的宗旨: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立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

3、共产党的根本宗旨。(3)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没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从来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团、任何权势团体、任何特权阶层的利益,这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所在。(4)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因此,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5)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立党为公,就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都要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要体现国家和民族的共同利益、全体人民的共同理想。执政为民,就是党的全部工作必须以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

4、点。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党的奋斗目标。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就是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牢记执政党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坚持为人民掌好权,用好权;就是要坚持人民立场和人民主体地位,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切实做到紧紧依靠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必须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二.始终走在时代前列1.党的指导思想与时俱进(1)中国共产党

5、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2)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灵魂和旗帜。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是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走在时代前列,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在于它以接续推进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创新理论作为行动指南。(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2.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始终

6、走在时代前列,就在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实践证明,这是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永葆生机活力的法宝。3.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1)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指共产党员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通过自己的骨干、带头和桥梁作用,影响和带动身边群众共同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方略。(2)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先锋队性质所决定的,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的直接而具体的体现。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使党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永葆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是党不断取得胜利的坚强保证。(3)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

7、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内容。(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共产党员在新征程上要弘扬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党精神,更加珍惜工人阶级先锋队战士的光荣称号,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做学习的模范,做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模范,做克己奉公、无私奉献的模范,做服从组织、严守纪律的模范,做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的模范,做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的模范,做密切联系群众的模范,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第三课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中国共产党是我国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

8、,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根本政治保证。一. 坚持党的领导1.党的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1)党的政治领导,就是党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道路、政治原则方面的领导,主要体现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领导。坚持党的政治领导,最重要的是,必须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2)党的思想领导,就是党在思想理论和意识形态上的领导,主要体现为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指导地位,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

9、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共同思想基础。坚持党的思想领导,最重要的就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行动指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者,培养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3)党的组织领导,就是党在组织体系和组织工作方面的领导,主要体现为党的各级组织、党的干部、广大党员组织带领人民群众为实现党的任务和主张而奋斗。坚持党的组织领导,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以组织体系建设为重点,着力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2.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就是要确保党始终处于领导核心

10、地位,健全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支持人大、政府、政协、监察委员会、法院、检察院依法依章程履行职能、开展工作、发挥作用,坚持和完善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还具体体现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各个领域,体现在党和国家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二.巩固党的执政地位1.坚持全面从严治党(1)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全面从严治党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这是党的建设的一贯方针和要求,关系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关系党的

11、生死存亡。(2)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以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为主线,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以调动全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着力点,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不断提高党的建设质量,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3)全面从严治党,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基础在全面,关键在严,要害在治。二.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1.科学执政,就是坚持以马

12、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探索和遵循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全面增强执政本领,提高长期执政能力,并按照客观规律执好政、掌好权。2.民主执政,就是坚持为了人民执政、依靠人民执政。民主执政强调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这就要求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民主的制度、民主的形式、民主的手段保证在国家政治生活的各个方面坚持和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从而巩固和扩大党长期执政的群众基础。3. 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基本方式。党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支持人民代表大会依法履行职能,使党的主张通过

13、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是党依法执政的重要体现。具体地说,依法执政,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不断推进国家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化、规范化,以法治的理念、法治的体制、法治的程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国理政。4.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有机统一的,其中科学执政是基本前提,民主执政是本质所在,依法执政是基本途径。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目的在于不断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和执政地位,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第四课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

14、主义国家一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1. 我国的国体(1)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国体,在社会主义制度中具有根本性意义。(2)我国的国家政权坚持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具有严格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是领导阶级,是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广大农民与工人阶级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天然的联系,是工人阶级可靠的同盟军。(3)我国的国家政权坚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最大限度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2. 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1)民主作为国家制度,是指在统治阶级范围内,按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2)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一种新型的

15、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不仅有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有完整的参与实践,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的民主。这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上。社会主义民主是最真实的民主。从政治保证上看,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在国家生活中实现人民民主的根本政治保证。从制度和法律保障上看,我国已建立了一系列切实体现和有效维护人民民主的制度,制定了从多方面保障公民权利和自由的法律。从实现方式上看,我国不仅在国家权力机关和人民政府的组织等方面实行民主选举,还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中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民主协商。社会主义民

16、主是最管用的民主。能够有效杜绝西方国家常见的选举时漫天许诺、选举后无人过问的开“空头支票”问题,防止出现人民形式上有权、实际上无权的现象,避免相互掣肘而导致内耗严重、效率低下的弊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显现的旺盛活力,就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人民民主的生动写照。二.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1. 坚持民主与专政的统一(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只有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才能调动亿万人民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积极性,使社会主义各项事业保持蓬勃的生机。(2)人民民主专政包含对广大人民实行民主

17、和对极少数敌人实行专政两个方面。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担负着对极少数敌对分子实行专政,维护国内正常社会秩序,抵御国外敌对势力侵略和颠覆活动的历史任务。2.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可靠保障(1)国家的职能表现在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对内职能主要是维护国家稳定,促进社会发展。对外职能主要是防御外来侵略,保卫国家安全。(2)我国的国家职能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可靠保障。第五课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政体,是与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相适应的政权组织形式,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

18、现。一. 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国家权力机关1.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1)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的一切重大事务。(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国家最高的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和监督权都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我国国家机关组织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

19、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部分。2.肩负人民重托的人大代表(1)产生:我国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基于我国的国情,人大代表的产生采取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办法。(2)职权:各级人大代表享有广泛的职权。人大代表在国家权力机关参加行使国家权力,除审议各项议案、表决各项决定外,还享有提案权和质询权。(3)职责: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采取多种方式经常听取意见和要求,回答询问,帮助所在地方的人民政府推进工作。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努力为人民服务,并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1. 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一方面,人民代表大

20、会制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体现人民当家作主,突出强调权为民所赋,最充分地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本质要求。另一方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政治制度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国家的其他制度,包括行政制度、监察制度、司法制度等,都是由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立法创制出来的,都要受其统领和制约。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促进了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巩固和发展。(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动员了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

21、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我们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第六课 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一项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2)各民主党派现已成为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拥护祖国统一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爱国者的政治联盟。(3)制度内容: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基本方针。民主党派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同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

22、密友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首要前提与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主要是政治方向、政治原则和重大方针政策的领导。在国家政治生活中,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各民主党派是参政党。各民主党派具有法律赋予的参政权,包括参加国家政权,参与国家大政方针和国家领导人选的协商,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参与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等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在社会主义法治的框架下设定和运行的。各政党包括执政党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4)优越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创立了一种新型的政党关系与政党制度形式,在当今世界独具特色。中国

23、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既亲密合作又互相监督,而不是互相反对。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各民主党派依法参政,而不是轮流执政。这一制度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适应,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有利于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和显著的优越性。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2)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3)人民政协

24、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1. 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多元一体是我国民族格局的最重要特点。一方面,各民族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另一方面,各民族又都凝聚在一个统一的命运共同体中。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2. 符合国情的民族区域自治(1)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2)我国始终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方针,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民族平等: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我国各族人民都对祖国的文明作出了贡献,

25、都是国家的主人,都依法平等地享有权利,依法平等地履行义务。在民族平等基础上,我国形成了各族人民和谐相处、友好往来、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谁也离不开谁的大团结局面。民族的大团结和凝聚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在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这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决定的,是国家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实行依据:根据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传统,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分布格局以及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

26、民族区域自治含义:民族区域自治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5)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自治机关是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在行使一般行政地方国家机关职权的同时,依法行使自治权。(6)优越性: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国家统一为前提和基础,是国家的集中统一领导与民族区域自治的有机结合。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既保证了国家团结统一,又实现了各民族共同当家作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符合我国国情,在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在加强民族平等团结、促进民族地区发展、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作用。(7)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

27、自治制度:一方面,要充分保证民族自治地方依法行使自治权,切实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因地制宜采取措施,积极推动民族自治地方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另一方面,必须坚定不移地维护国家尊严,依法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关系的各种矛盾和问题,依法打击民族分裂势力及其活动,坚决反对和有力回击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进行的渗透、破坏活动。必须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不断增进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3.我国的宗教政策与法律(1)我国全面贯彻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实行宗教信仰自由

28、政策,依法管理宗教事务,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2)宗教活动必须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任何宗教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都不能干预国家行政和司法。我国坚持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我国的宗教事务管理坚持“保护合法、制止非法、遏制极端、抵御渗透、打击犯罪”的原则。(3)邪教不是宗教。其本质是反人类、反社会、反科学的。取缔邪教组织,严惩邪教犯罪,已成为各国人民的共识。三.基层群众自治制度1. 我国基层群众自治的组织形式(1)我国的基层群众自治是指人民群众在城乡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在居住地范围内,依托基层群众性

29、自治组织,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民主制度和治理模式。(2)村民委员会是农村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其主要职能是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村民委员会成员由村民选举产生,向村民会议、村民代表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是村民规范自己和村干部的行为,运用民主的办法来管理本村的日常事务,实现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的难题自己解的有效途径。(3)居民委员会是城市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其任务是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

30、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居民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等。居民委员会成员由居民选举产生,向居民会议负责并报告工作。调动了广大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也有效提高了居民参与政治生活的素质和能力。2.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生动实践(1)民主选举。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农村的村民委员会和城市的居民委员会,按法律规定均由本居住地的村民或居民选举产生。(2)民主协商。本着有序参与的原则,让居民或村民合理表达意见和建议,求同存异,找出解决问题的好方案,促进基层社会的和谐。(3)民主决策。在农村,凡关系村民公共利益的事项都要由村民以直接或间接参与的方式集体作出决定。在城市,社区公共事务的民主决策通过召开

31、居民会议进行。(4)民主管理。在法律上,基层公共事务的管理属于本村的全体村民或本区的全体居民;在现实运作中,一般要通过一定的程序,授权给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来进行。依法制定自治章程和议事规则,推动日常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是做好基层民主管理工作的关键。(5)民主监督。凡是与基层群众利益密切相关和需要让基层群众知晓的事项都应公开,让每个居民或村民了解,还应对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实际管理工作进行评议。第七课 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一. 我国法治建设的历程1. 我国法律发展的历史(1)法律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在古代社会,法律确认和保护人剥削人的等级制度,特权阶层常常凌驾于法律之

32、上;近代以来,法律的地位和权威不断提升,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逐渐成为现实,法治代替了人治,成为一种全新的国家治理方式。(2)中华法系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开始制定成文法,西汉时期,儒家思想成为政治生活的主导思想,强调礼法结合。唐朝时,我国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封建法典。中华法系以儒家思想为理论基础,强调法律与伦理道德的统一,其代表性法典为唐律疏议。2. 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1)马克思主义认为,法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在阶级社会中,法反映的是该社会中在经济上、政治上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2)马克思主义认为,法所反映的统治阶级意志的

33、内容最终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指与人类生存相关的地理环境、人口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生产方式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立统一,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也是法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3)人类历史上出现过四种历史类型的法,即奴隶制法、封建制法、资本主义法和社会主义法。(4)法是维持社会秩序、调整社会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法反映并调整一定的社会关系,用规定权利和义务的方式规范人们的行为。(5)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社会规范。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两种基本形式。(6)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7)法在国家治理中既具有政治职能,又具有社会职能

34、。(8)社会主义法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体现。2.新中国法治建设的成就(1)形成了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立法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和立法质量不断提高,法律的作用不断增强。(2)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水平不断提高。(3)人权的法治保障取得巨大成就。二.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与原则1.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2.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原则(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司法、带头守法,把依法治国与依法执政统一起来。(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人民是依法治国的主体和力量源泉,要以保

35、障人民根本权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3)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4)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5)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第八课 法治中国建设一. 法治国家1. 法治国家的内涵:法治国家,就是实行依法治国、依宪治国、依法执政、依宪执政的国家。在现代社会,法治国家意味着国家权力依法行使,国家各项工作依法开展。(1)坚持宪法法律至上。宪法法律至上是法治的首要内容。(2)坚持良法之治。一方面,良法应内容合理,在制定过程中应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符合社会和人民的需要,符合社会公

36、平正义的理念;另一方面,良法应体系完备、规范系统、类别齐全、协调统一,能够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3)尊重和保障公民权利。公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包括人身权、财产权、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等。保护公民的各项权利是法治的主要功能。(4)规范国家权力的运行。2. 建设法治国家(1)要求:推进宪法实施。建立完备的法律体系。完善法律实施机制。(2)意义:能够有效规范权力运行,保障公民合法权益;能够推动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长治久安。二. 法治政府1.法治政府的内涵:法治政府就是职能科学、权责法定、执法严明、公开公正、智能高效、廉洁诚信、人民满意的政府。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

37、、环境保护等都是法治政府必须承担的基本职能。2.建设法治政府(1)要求:把政府工作全面纳入法治轨道,让政府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职责,确保行政权在法治框架内运行。(2)意义:能够督促政府更好地行使权力,积极履行职责,提高行政服务水平,实现善政;能够更好地促进政府和公民、社会组织的沟通,形成互信互助的新型关系。三. 法治社会1. 法治社会的内涵:法治社会是指法律得到公认和普遍遵从、社会治理依法开展、公共生活和谐有序的社会。(1)全社会对法治普遍信仰,实施法治成为全社会的一致追求。(2)宪法和法律得到有效实施和普遍遵守,社会各个领域依法运行。(3)社会纠纷依法得到解决,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38、。2. 建设法治社会(1)要求: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建设完备的法律服务体系。健全社会矛盾纠纷预防化解机制。(2)意义:能够更好地形成全社会学法、信法、用法的氛围,增进社会共识,维护社会秩序;能够更好地协调各方利益关系,有效化解社会矛盾,实现社会和谐。第九课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一. 科学立法1. 科学立法的内涵:科学立法就是要尊重和体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提高法律的质量。(1)科学立法体现我国社会主义国家性质,顺应时代发展要求,推动国家发展进步,保障人民各项权利。(2)科学立法符合国情和实际。(3)立法必须遵循法律体系的内在逻辑和立法

39、工作规律,遵循立法程序,注重立法技术,努力实现立法过程的科学化。2.推进科学立法(1)科学立法要做到依法立法,在法治的轨道上制定合法有效的规范性文件。(2)科学立法要充分发扬民主。(3)科学立法要合理设定权利与义务、权力与责任。二. 严格执法1. 严格执法的内涵:严格执法,就是执法机关在执法过程中严格依法办事。在法律实施体系中,行政机关是执法的最重要主体。行政机关要带头严格执法,依法全面履行职能。严格执法意义:有助于捍卫法律的权威和尊严。有助于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有助于推进建设法治政府。2. 推进严格执法(1)全面履行政府职能。(2)坚持规范执法。(3)坚持公正执法。同等情况平等对待,不同情况差

40、别对待。要恰当地行使自由裁量权,不得违背法律的精神和原则。(4)坚持文明执法。三. 公正司法1. 公正司法的内涵:公正司法,就是要在司法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中坚持和体现公平正义。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具体就法院的审判而言,公正司法既要求法院的审判过程做到平等和正当,也要求法院的审判结果体现公平和正义。(1)司法的程序要公正。程序的公正意味着当事人诉讼地位平等、司法过程严格依据诉讼法进行。(2)司法的结果要公正。结果的公正意味着法律适用准确、案件事实清楚、裁判结果合法合理。2. 推进公正司法(1)推进公正司法,必须确保审判权和检察权依法独立行使。(2)推进公正司法,必须坚持以事实

41、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做到事实认定符合客观真相、办案结果公正、办案程序公正。(3)推进公正司法,必须坚持人民司法为人民,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权益。(4)推进公正司法,必须加强人权司法保障。三.全民守法1. 全民守法的内涵:全民守法是指所有社会成员普遍尊重和信仰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状态。全民守法要求依法行使权利。全民守法要求依法履行义务。全民守法意味着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2. 推进全民守法(1)推进全民守法,要着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引导全民自觉

42、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2)推进全民守法,要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3)推进全民守法,要不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式,三者统一于我国社会主义民主

43、政治伟大实践。必修二经济与社会1.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劳动是物质财富的源泉,也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生产资料是创造物质财富和价值的条件。3.生产资料所有制在生产关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是生产关系的核心,是经济制度的基础。占支配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着一个社会的基本性质和发展方向。4.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制度的基础。公有制经济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5.以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以公有制为主体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根本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

44、的基本前提。6.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这是就全国而言,有的地方、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公有资产占优势,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7.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有经济必须占支配地位。在其他领域,可以通过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以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8.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最主要的实现形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 发展壮大国有经济,要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标准,以提高国有资本效率、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为中心。9.非公有制经济是

4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0.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11.农村土地所有权属于集体,承包经营权属于承包农户,经营权可以流转。12.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培育更多充满活力的市场主体,营造支持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环境;营造各种所有制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的市场环境;要健全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法治环境,贯彻落实包括市场准入、企业融资等在内的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形成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良好环境和社会氛围。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46、要支持和帮助非公有制企业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完善管理体制机制,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的效率和市场竞争力。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促进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推动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做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要坚持爱国敬业,坚持守法经营、诚信经营,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坚持回报社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树立企业的良好社会形象。13.计划和市场是配置资源的两种基本手段。如果计划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就是计划经济体制;如果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就是市场经济体制14.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机制是一只“看不见的手”。统一开

47、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基础。建设现代市场体系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建设现代市场体系要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凡是能由市场形成价格的都交给市场,政府不进行不当干预。政府定价要提高透明度,接受社会监督。15.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有局限性,它存在着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弊病。市场调节的自发性是指生产经营者为了自身不正当利益和眼前利益,损害社会的公共利益和长远利益,甚至损害国家利益的现象。16.单靠市场调节,会影响资源配置效率,导致资源浪费;会导致经济运行大起大落,社会经济不稳定;会产生不正当竞争、垄断,损害社会公平;会导致收入差距拉大。17

48、.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特征。促进全体人民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目标。科学的宏观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18.科学的宏观调控是政府的主要经济职能之一。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宏观调控最常用的经济手段。财政政策常用减税增税、国债、补贴;货币政策常用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19.我们要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20.企业活力是企业的创新和竞争力之源。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各种所有制企业都具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政治 > 统编版(人教部编版2019) > 必修3 政治与法治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政治复习资料.docx)为本站会员(大布丁)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