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模板]-《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信息技术2.0微能力]: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五单元).docx

上传人(卖家):ZLPDX 文档编号:3069095 上传时间:2022-07-01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3.7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模板]-《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信息技术2.0微能力]: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五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模板]-《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信息技术2.0微能力]: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五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模板]-《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信息技术2.0微能力]: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五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模板]-《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信息技术2.0微能力]: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五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五单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微能力2.0认证-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模板目 录作业设计方案撰写:TFCF优秀获奖作品4目录一 单元概述 单元信息1 单元分析1 单元学习目标3 单元作业目标3 单元作业设计思路4 二 第一课时认识线段作业设计分析7 三 第二课时认识厘米作业设计分析10 四 第三课时认识米作业设计分析14 五 第四课时练习十作业设计分析18 六 综合实践我们身体上的尺作业设计分析22 七 第五单元综合练习作业设计分析25 八 单元作业题目属性统计表30 九 作业版面设计31 单 元 信 息基本信息 学科 年级 学期 教材版本 单元名称 数学 二年级

2、 第一学期 苏教版(2013) 第五单元 厘米和米 单元组织方式 R自然单元 重组单元 课时信息 序号 课时名称 对应教材内容 1 第一课时线段的初步认识 第 59 页-60 页 2 第二课时认识厘米 第 61 页-63 页 3 第三课时认识米 第 64 页-65 页 4 第四课时练习十 第 66 页-67 页 5 我们身体上的“尺” 第 68 页-69 页 单 元 分 析1. 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 版)聚焦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致力于培养学生适应未来发展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引导学生明确人生发展方向,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落实

3、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由此新课标对第一学段的“测量”提出了明确学业要求:感悟统一单位的重要性,能恰当地选择长度单位米、厘米描述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长度,能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能估测一些身边常见物体的长度, 并能借助工具测量生活中物体的长度。初步形成量感。为第二学段“测量”的学习奠定了知识经验和思维能力基础。 2. 教材分析 (1)前后联系 已学过的相关内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 后续学习的相关内容: u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 u 线段的初步认识 u 认识分米和毫米和球的直观认识(一年 u 认识厘米和米(二年级下册第五级上册第六单元)u 用厘米和米做单单元) u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位测量物体和线 u

4、角、直角认识(二形和圆的直观认识(一段的长度年级下册第七单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元) u 平行四边形和多边形 直观认识(本册第二单 6 / 39(2) 知识结构 1. 线段是直 的。 2. 有两个端点 。 3. 有长短,可度量。 特征 线段的 初步认识 认识厘米 厘米量比较短的物体一般用厘米做单位,用字母 cm 表示。一个指甲盖宽大约 1 厘米。 测量 画法 (含估测)左端对准 0 1. 沿着直尺 画线。 2. 画两个端点 。 米 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做单位,用字 母m 表示。厘米和米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左端没有对准 0 一般左端点对准刻度“0”,画到几就是几厘米,再标上右端点。 米尺的长度是 1

5、 米。 1 米=100 厘米 (3) 内容分析 和厘米的关系 认识米 我们身体上的 “身体尺” “尺” 测量 拃、脚、步、庹 选择合适的身体尺测量生活中物体的长度。 本单元主要教学线段的初步认识,认识厘米和米,以及用厘米和米作单位测量长度。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首先,可以培养学生从测量的角度观察和分析日常生活现象的意识, 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拓展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范围,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结合实际生活,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其次,通过估计物体和线段的长度,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选择合适的工具测量,并描述测量结果,渗透计量的本质,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思维思考

6、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和语言表达能力,形成初步的“量感”。最后,可以为学生进一步学习长度、 面积和体积等图形与几何部分的内容打好基础。 3.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上册的学习中,学会了比较物体的长短,本单元他们第一次正式接触“厘米”和“米”,在此之前,学生对长度单位及测量知识的了解,均来自生活中一些琐碎的、不系统的经验。如在游戏中,他们会用步子或手测量某些物体的长度,少数学生在数学课上利用尺子画直线时,会对尺子产生兴趣而进行观察。教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与知识经验,创设真实合理的情境,引导学生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发展他们的“问题意识”,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

7、欲望。测量活动中让学生充分地动手操作,在用厘米和米测量物体的实践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感悟知识,发展“空间观念”、“几何直观”、“量感” 和抽象思维。用不同的标准去测量物体或线段的长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4. 重难点分析 本单元学习重点是认识线段,初步感知线段的基本特征,建立正确而清晰的表象;初步建立 1 厘米、1 米的长度观念。难点是建立正确的 1 厘米、1 米的长度观念,测量和估计线段或物体的长度。 单元学习目标1. 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经历线段的抽象过程,认识线段的特征,建立线段的表象。会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线段的特征,会数简单图形中线段的条数,会画线段。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

8、现实世界,在和同学的交流中,学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2. 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能恰当选择长度单位厘米、米描述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长度,会量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能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获得度量物体长度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活动经验。 3. 学生能估测一些身边常见物体的长度,并能选择合适的工具进行测量,体会测量是相同计量单位的累加。发展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和量感,发展几何直观与抽象思维。 4. 在数学测量探究活动中,能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测量经验,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同时发展量感和推理意识,感悟数学基本思想,培养实

9、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单元作业目标1. 学生在图形的辨认过程中,在数线段、画线段的活动中,进一步认识线段的特征,建立线段的正确表象,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消防员争分夺秒从铁管下滑的情境”中,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在和同学的交流中,学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2. 选取贴近学生现实的生活素材,如文具、生活用品、动物等,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 1厘米和 1 米的正确表象,巩固量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的方法。在充满童趣的“青蛙跳荷叶”情境中,进一步巩固“米”和“厘米”间的进率,并能正确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获得度量物体长度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活动经验。 3. 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

10、中,进一步提高恰当选择长度单位厘米、米来描述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长度的能力,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会根据物体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尺”来测量,培养学生的测量能力和估测能力,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和量感,发展几何直观与抽象思维。 4. 学生在“实践分享”和“动手操作”类作业中,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积累基本活动经验,感悟有序思考、数形结合的基本思想,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测量经验,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发展量感和推理意识,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5. 学生在“智趣数学”的阅读中,拓展视野,增进数学学科与语文、科学、品社等学科在知识与方法上的联系,了解 “钢管上的线段”、 “核

11、酸检测里的 2 米”的应用价值,了解其他“身体尺”,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使学生具有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心理倾 向,养成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单元作业设计思路1. 思路框架 注重“四基”以生为本重视“三会”提质增效强化创新和应素养核心全面跨界融合用意识的培养导向理念育人拓展视野全盘统筹的立德树人大单元意识渗透文化 2. 核心理念 在“双减”的大环境下,如何才能提质增效,可以从单元作业设计入手。教师可以提高单元作业设计的相关性、连续性、逻辑性,从而更好地发展学生能力,落实素养,提升学生品德和学习品质,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业的设计既要考虑孩子的身心

12、发展特点,又要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紧扣 11 个数学核心素养,设计出凸显全面育人,有大单元意识,目标一致, 设计科学,类型多样,难度适宜,时间合适,结构合理的高质量作业。 3. 设计原则 (1) 注重 “四基”、重视“三会”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是我国传统数学教学的精华,是落实数学课程标准的有力保障, 是促进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策略,同时也是形成和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基石。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仍然要抓牢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在紧抓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也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数学基本思想的渗透,在丰富多样的活动中,积累基本的活动和生活经验。 2022 年新课标的总目标明确指出,学生逐

13、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简称三会)。因此,在作业设计时,提供核心素养落地的载体,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思维”、“语言”去解释身边的事物。 (2) 强化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的培养 新时代背景下,国家对教育的深化改革逐渐加大力度。在不断强调素质教育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创造能力与实践能力。教师在设计数学作业的过程中,应确保作业具备一定的应用性,使学生在掌握基本数学知识的基础上,令其能与生活现象建立联想,从而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更好地融入到现实生活中,提升他们的实践应用能力。基于此,教师在设计作业的过程中,应严格遵循新课标中提

14、出的要求,将具备数学价值的知识融入到作业中。同时设计具有一定探讨性的开放性的问题,吸引所有的学生积极地参与进来。这样,可充分调控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到“体会数学的特点,了解数学的价值”。本单元作业设计中,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积极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图文并茂,活泼有趣,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理解题目,增加自信,提高学习数学的乐趣;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到即用到,用到即学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不仅可以写,还可以画,还可以量,还可以折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数学的味道。 (3) 全盘统筹的大单元意识 在单元作业设计中,要关注作业目标与内容的匹配度

15、,关注课时目标与单元目标的联系。统筹规划好各课时作业内容与内容、目标与目标之间、学习方法与学习方法之间的连续性、递进性、阶段性和一致性,有利于核心素养的的发展。在作业栏目设置、习题编排等方面风格统一科学设计,数量适中,难度适宜,时间适度,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 (4) 以生为本,提质增效 作业设计要以学生为本,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贴近学生实际,有利于学生的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 注重作业情境的趣味性,要激发学生做作业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 注重作业素材的生活化,既能反映数学的特点,也能反映社会的需要,从而帮助学生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 注重作业内

16、容的差异性,就是要做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要从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出发,充分考虑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不同层次、富有弹性的、能满足学生需要的作业,使得不同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 注重作业形式的多样性。比如常规书写类作业、口头表述类作业、实践开放类作业、阅读欣赏类作业、创新设计类作业、自编自创类作业等。多样性的作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创新意识,让学生“愿做”、“爱做”、“乐做”,成为作业的主 人,学习的主人,从而达到逐步改善学生学习方式的目标。 注重作业评价的多元化。作业评价的主体可以是教师、家长、同学及学生本人,综合运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相

17、评价、家长评价等方式,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全面的调研。 (5) 跨界融合,全面发展 新课标要求课程内容的综合性,增进学科之间知识与方法上的联系,因此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心理特征设计综合性数学作业,增强作业的趣味性,让学生不知不觉巩固应用所学知识,达到双学科或多学科“共赢”的目的。 和“品社”学科融合,思政育人,育人无痕;和“语文”学科融合,阅读优美的语言文字,理解身体尺;和“科学”学科融合,感受祖国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 学生在体会数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联系的过程中,学会用数学眼观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增强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

18、问题的能力。 (6) 立德树人,渗透文化 2022 年新课标明确指出,义务教育数学课程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并提到,数学是一种文化。数学文化不仅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产物,它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我国对世界数学的发展也起着推动性的作用。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挖掘数学的人文内涵,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把人文意识延伸到数学课堂之外。 第一课时 认识线段课堂作业设计作业内容 作业分析 设计意图 轻松达标 1.下面哪些是线段,在它的下面画“”。 ( ) ( ) ( ) ( ) 对应知识:线段的特征

19、(直的和有两个端点)。 作业目标:初步认识线段的特征,能正确地识别线段。 内容分析:出示 4 条形状或方向不一样的线,只有同时满足直的线和两个端点这两个条件,才是线 段。 题目来源:改编。 难 度:较低。 让学生在一组图形中找出线段,要求学生在头脑中主动形成线段的表 象,并依据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的特征作出判断,从而加深对线段的认识。 2.下面各图形分别是有几条线段组成的? ( )条 ( )条 ( )条 ( )条 对应知识:线段的特征,几边形就有几条线段围成。 作业目标:能从常见平面图形中数出线段的条数。 内容分析:将线段融入平面图形中,一是考察学生对线段的认识,同时也是考察数数的基本技能。

20、 题目来源:改编。难 度:中等。 通过数出一些常见图形中线段的条数,使学生认识到有些图形的边是直的、有两个端点、有确定的长度、它们都是线段。 29 / 39 快乐提升 1.小兔子要回家,怎样走最近呢?请画一画。 对应知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作业目标:体会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会画线段。 内容分析:在有趣情境中答题,更易激发学生的挑战欲望,结合所学知识,学生能较为容易地明白连接两点的线段即是最近路线。 题目来源:改编。难 度:中等。 有趣的情境,激发学 生作业的兴趣,在帮小兔 子找最近路线中,加深对 连接两点所画的线段最短 的体会。培养学生会用数 学的思维思考世界,形成 合乎逻辑的思维品质,培 养

21、科学态度与理性精神。 2.下图中共有( )条线段。 对应知识: 线段的特征。 作业目标:在数线段的过程中,发现规律,进而利用规律数出线段的条数。 内容分析:将一条线段分割成 3 段,数出线段的总条数需要抓住线段的特点和有序思考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题目来源:改编。难 度:较高。 通过抓住线段的特点去有规律的数出线段的条数,一方面进一步加深对线段特征的理解,另一方面培养学生养成有序思考的数学学习习惯。 智趣数学 英勇的消防员在抢救人民的生命财产都是争分夺秒、刻不容缓的。每次接到任务时,他们为什么是从高高的铁管上滑下来,而不是走楼梯呢? 对应知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作业目标:进一步体会两点之间

22、线段最短,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内容分析:文字加配图的结合,容易让学生联想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这一所学的知识点。 题目来源:原创。难 度:中等。 这道题主要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进一步体会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同时,体会消防战士的英勇,增强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预计作业时长 总计 轻松达标 快乐提升 智趣数学 用时约 15 分钟 用时约 5 分钟 用时约 5 分钟 用时约 5 分钟 评价设计 评 价 结 果 实 施 主 体 评价标准 自我评价 同学评价 教师评价 家长评价 轻松达标:了解线段的特征,能正确地识别线段。 快乐提升:会画连

23、接两点间的线段,知道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能有序思考,数出线段的数量。 智趣数学: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并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现实世界,用数学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参考答案 轻松达标 快乐提升 智趣数学 1. 第 1、3 条为线段。 2. 4、5、8、0 1.2.6 条。 从铁管上滑下来比较快,因为这是一条线段,从上至下的距离比走楼梯短很多。 第二课时 认识厘米课堂作业设计作业内容 作业分析 设计意图 轻松达标 1.哪些物体长度大约是 1 厘米?在下面的( )里画“”。 食指宽度 水杯高度 字典厚度 一个按键宽度 ( ) ( ) ( ) ( ) 对应知识:1 厘米的实际

24、长度。 作业目标:进一步建立 1 厘米的表象,能合理估计物体的长度,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内容分析:学生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通过观察、比较作出判断。如果有困难,可以进行实际测量,进一步建立 1 厘米实际长度的表象。 题目来源:改编。 难 度:较低。 学生建立 1 厘米的长度表象是本课的重 点,是学生后期学习的可靠支撑。联系学生熟悉的生活现象,帮助学生进一步感知 1 厘米的实际长度,通过比较作出判断,进一步形成正确、清晰的表象,深化1 厘米的长度观念,发展空间观念。 2.我会填。 橡皮长( )厘米铅笔长( )厘米 对应知识:量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的方法。 作业目标:提高学生测量的能力,掌握不

25、同的测量方法,建立长度表象。 内容分析:两种学习用品都对应着直尺的刻度,但不都是从 0 刻度线开始测量长度。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探究,如:数一数有几个 1 厘米;或用右端刻度减去左端刻度。进一步掌握测量的基本方法。 题目来源:改编。难 度:中等 以学生熟悉的学习用品为情境,帮助学生加深对长度概念和测量方法的理解,进一步建立 1 厘米和几厘米的长度表象,增强从测量的角度观察生活现象的意识。 快乐提升 1.按要求画一画。 在 的右边 4 厘米处画一棵,7 厘米处画一个 。 对应知识:画指定长度线段的方法(限整厘米)。作业目标:进一步巩固对线段的认识,提高学生简单测量的能力、画图能力。 内容分析:借

26、助国旗和直线的直观图,学生以国旗旗杆作为起点,测量 4 厘米、7 厘米的长度,找出松树、气球所在位置并作图。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掌握画线段的方法,加深对长度单位厘米的认识。 题目来源:改编。难 度:中等。 利用学生已有经 验,让学生尝试量长 度、画物体,增加练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练习的积极性。进一步深化学生对线段、长度单位厘米的认识,积累量感经验,巩固测量长度的基本方法,逐步形成操作技能。 2.实际应用。 我的身高是我比阳阳我比阳阳96 厘米。高 4 厘米。 矮 3 厘米。 请你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列式计算。 问题: 对应知识: 100 以内加减法的数学问题。 作业目标:根据图文信息,获得有价值的信

27、息来提出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内容分析:从熟悉的身高问题引入,学生通过自主阅读图文信息,经历收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厘米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积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经验。 题目来源:改编。难 度:中等。 创设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经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感受厘米在生活中的应用价 值。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提出并解决问题的能 力,发展空间观念。 实践分享 选择几种你喜欢的物品估一估、量一量,再把数据记录下来比一比。 测量物体估计实际相差 ( )厘( )厘( ) 厘回形针的长米米米 ( )厘( )厘( ) 厘 米米米 ( )厘( )厘( ) 厘 米

28、米米 对应知识:量线段的长度的方法。 作业目标:在对比估计值和实际值的差距中,在有梯度的操作活动中,帮助学生提高估计的准确度。 内容分析:出示回形针和 1 厘米的长度,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估计方法:物体里面大概有几个这样的1 厘米;再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物品进行估计、测量,计算差距,不断积累估算经验,提高估算的能力。 题目来源:原创。难 度:较高。 开展课后测量活 动,丰富学生“量”的体验。学生对于生活中物体长度的感知往往比较模糊,通过动手操 作,对比估计值和实际值的差距,不断缩小误差,逐步将生活量感转变为数学量感,有效培养“量感”,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和实践能 力。 预计作业时长 总计 轻松达标

29、 快乐提升 实践分享 用时约 15 分钟 用时约 2 分钟 用时约 7 分钟 用时约 6 分钟 评价设计 评 价 结 果 实 施 主 体 评价标准 自我评价 同学评价 教师评价 家长评价 轻松达标:建立正确的 1 厘米和几厘米的表象,会测量物体的长度。 快乐提升:进一步认识线段的基本特征,会画指定长度的线段。 实践分享:在估计、测量的实践活动中,丰富估计和测量的经验,增强与他人合作的意愿,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参考答案 轻松达标 快乐提升 实践分享 1.第 1、4 正确。 2.橡皮长 5 厘米,铅笔长 12 厘米。 1. 在国旗右边 4 厘米处画出 ,7 厘米处画出。 2. 学生提出的问题合

30、理并能正确列式解答都可以。 如:花花身高多少厘米?丽丽身高多少厘米? 以实际测量为准。 第三课时 认识米课堂作业设计作业内容 作业分析 设计意图 轻松达标 对应知识: 量比较长的物体一般用米作单位,量比较短的物体一般用厘米做单位”。 作业目标:进一步建立厘米和米的表象,提高选用合适长度单位的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内容分析:在最长身高和极短身长的强烈对比中,进一步感受 7 米和 6 厘米的差距,有效培养量感。 题目来源:改编。 难 度:较低。 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选用学生感兴趣的生活素材,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 1. 选一选(在括号里选填“厘米”或

31、“米”) 长颈鹿是现存陆地上最高的动物, 它站立时由头至脚可达 7( )。 蜂鸟是世界上最小的鸟,它从头到尾还不到 6( )。 2. 这些青蛙 = 分别跳到哪片荷叶上? 1 米 99 厘 米 70 厘 米 7 米45 厘 米 +55 厘 米 1 米对应知识:1 米=100 厘米。 作业目标:知道米和厘米的进率,并会实际应用和进行比较。 内容分析:学生容易受十进制的影响误把 70 厘米当成 7 米,所以先出现 1 米和 99 厘米比较,正向强化 1米=100 厘米;再比较 70 厘米和 7 米就会顺利得多; 接着又是 100 厘米=1 米的逆向正强化,进一步巩固米与厘米的进率。 题目来源:改编。

32、 作业设计要以学生为本,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贴近学生实际,有利于学生的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青蛙跳荷叶,活泼可爱的情境创设,符合低段孩子心理特征,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且三题的难度由浅入深,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难 度:较低。 快乐提升 1. 估一估 大约 高 大 约 ( ) 2 米高 大 约 ( ) 1 米 1 本数学书长大约 26 厘米, ( )本数学书的长大约 1 米。 对应知识:1 米的实际长度。 作业目标:能合理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内容分析:此题先设置一个竖着估的练习,在观察中推算 2 米的一半是 1 米,接着推算 1 米的一半是多少时,悄然无声

33、地巩固了 1 米=100 厘米的重点知识。 再设置一个横着估的练习,学生可能会用观察、动手画、量量算算等方法解决问题。既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又引导了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 题目来源:原创。难 度:中等。 选用学生熟悉的物体作为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培养学生的空间观 念、量感和创新意识。在估一估的过程中,用身高线、一本数学书做参考, 引导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培养初步的推理意识。 2. 量一量 (1) 你的床大约有( )米长,你家客厅大约有( )米长。 (2) 量一量你妈妈的身高和她一庹(tu)的长度,看看你能发现什么?其他家人的身高和他一庹的长度也有这样的关系

34、吗?对应知识:1 米的实际长度。 作业目标:在实际的活动中,学会用米尺测量,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意愿,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培养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 内容分析:第 1 小题量的是生活中几米的物体;第 2小题量的是 1 米至 2 米之间的物体长度,即比 1 米多几十几厘米。动手操作,是培养学生空间观念的又一个重要的方法。课堂中操作的时间和空间毕竟有限, 需要在课后进行实践操作的练习。 题目来源:改编。难 度:中等。 在测量活动中,积累基本活动经验、思维经 验,收集对生活中熟悉物体长短的感性认识,提升量感和空间观念。在与他人合作交流、分享测量经验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同时发展推理意识,

35、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智趣数学 寸、咫(zh)、尺、跬(ku)、步、丈、仞(rn)、里等都是中国古代的长度单位,1 寸大约 3 厘米。 下面的词句中藏着哪些长度单位,找一找、圈一圈。你还可以查阅资料了解其他古代长度单位具体有多长, 然后和同学交流交流。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咫尺天涯对应知识:数学文化古人的长度单位。 新课标要求课程内容作业目标:渗透了中国的数学文化,增强民族自信。 的综合性,增进学科之间知识与方法上的联系,因内容分析:在语文的词句中寻找数学中的长度单位,此可以结合教学内容特点很能激发学

36、生练习的兴趣,同时也渗透了中国的数学和学生心理特征设计综合文化,中国古代的很多长度单位常以人的身体长度为性数学作业,和“语文”依据的,也为后面学习“我们的身体尺”埋下伏笔。 学科融合,阅读优美的语题目来源:原创。 言文字,学生在体会数学学科与语文学科之间联系难 度:较高。 的过程中,学会用数学的 眼光观察世界,用数学的思维思考世界,培养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同时渗透中国的数学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提高文化自信。 预计作业时长 总计 轻松达标 快乐提升 智趣数学 用时约 15 分钟 用时约 3 分钟 用时约 10 分钟, 用时约 2 分钟 评价设计 评 价 结 果 实 施 主 体 评价标准 自我评价

37、 同学评价 教师评价 家长评价 轻松达标:建立正确的厘米和米的表象,会选用合适的长度单位,知道 1 米=100 厘米,会比较长度的长短。 快乐提升:在情境中能估计一些物体长度、会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在对比观察中,发现规律。 智趣数学:在文本的阅读中,了解数学文化,体会数学学科与语文学科之间联系,主动与同学交流。 参考答案 轻松达标 快乐提升 智趣数学 1.米、 厘米。 2.、=。 1. 女孩高大约 1 米,狗高大约 50 厘米,其他答案合理也对;数学书大约 4 本。 2. 床大约 2 米,客厅长合理均可;发现“一个人的身高和他的一庹长差不多”,意思对即可。 尺,仞,寸,跬、步、里,咫、尺。 第

38、四课时 练习十课堂作业设计作业内容 作业分析 设计意图 轻松达标 1.在( )里填上“厘米”或“米”。 孙明今年上二年级了,早晨他走进长大约 10( )的教室,来到高 70( )的课桌边,拿起一本厚约 1( )的书,送给和他相距约 2( )的同学。对应知识:测量比较长的物体的长度用 “米”作单位,测量较短的物体的长度用“厘米”作单位。 作业目标:建立“1 米”和“1 厘米”的实际长度表象。提高选用合适的长度单位的能力,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内容分析:通过熟悉的物体,感受实际长度表象,培养量感。 题目来源:改编。难 度:较低。 选择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使学生对物体实际的长度感知更加准确。学生在真

39、实情境中选择合适的度量单位进行度量。一方面复习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形成初步的量感,另一方面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2.先估计下图中的线段哪一条长一些,再量一量,看估得对不对。 ( ) 厘 米 ( ) 厘 米 对应知识:量线段的长度(限整厘米)的方法。 作业目标:合理估计,再测量求证,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去验证。 内容分析:培养估计能力,会使用直尺测量比较短的物体(限整厘米),积累“量感”经验,培养空间观念。 题目来源:改编。难 度:较低。 此题先让学生通过直接观察进行比较,再量出每条线段的长,看估计的对不对,并通过交流,使学生体会到观察容易受外界因素

40、干扰。图中两条线段颜色、位置均不一样,很容易给人感觉竖着的线段要比横着的线段长一点。设计本题,一是让学生体会到我们肉眼观察容易受外界因素干 扰,不一定正确;二是培养学生先猜想、估计再动手测量、验证的科学严谨学习方法。 快乐提升 ( ) 厘 米 ( ) 厘米( ) 厘 米 对应知识:立体图形的高、立体图形叠加求和。 作业目标:理解立体图形高的含义,会计算叠加后立体几何图形的高。 内容分析:通过观察,先确定组合图形是由哪几个基本图形组合成的,在计算组合后立体图形的总高是多少厘米。 题目来源:改编。难 度:中等。 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和推理,确定不同几何体搭成的物体的高度。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长度

41、的可加性,学会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发展空间观念。 实践分享 准备一张正方形纸和一把直尺。 (1)量一量。 上面的边长大约( )厘米, 下面的边长大约( )厘米; 左边的边长大约( )厘米, 右边的边长大约( )厘米。 和同学交流测量的结果,你有什么发现? 对应知识: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当折痕两个端点在正方形斜对的顶点时,折痕最长。 作业目标:初步感知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体会当折痕两个端点在正方形斜对的顶点时,折痕最长;在动手操作中,进一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 获得数学的基本活动

42、经验,建立学好数学的自信。 内容分析: (1)结合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学生能够直观感知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或者说是猜测;测量之后,学生也能发现正方形边的这个特征。可能出现的问题: 一是测量误差引起结果不同,但是取整理米数可以避开这个问题; 本题一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发现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的特征。二是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和创新意识,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思考身边的事物,学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二是学生准备的正方形不是正方形,只是看着像,所以作业前,可以稍微指导一下怎样准备一个正方形。 (2) 在折一折、量一量、写一写的操作活动中,感受折痕的长短变化,体会实践出真知。 (3) 结合在课堂中积累的长方形怎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数学 > 人教版(2024) > 二年级上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中小学作业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模板]-《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信息技术2.0微能力]:小学二年级数学上(第五单元).docx)为本站会员(ZLPDX)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