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急性氯气中毒世界第一次化学战伊普尔化学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5年4月22日下午5时,西北风大作,德军撬开毒气罐盖子,一人多高的黄绿色浓烟以每秒34米的速度席卷法军阵地,法军不知浓烟为何物,顷刻呼吸困难,胸部如压上千斤大石,脸色惨白,瞳孔放大,一个个倒了下去,14再也没有爬起来。在10公里宽、7公里纵深的阵地上竟无一兵一卒防守,德军带着防毒装置尾随浓烟而来,不发一枪突破了防线。4月25日,德军再次施放毒气,加拿大士兵经历了英法士兵同样的遭遇。是役,协约国方面死亡5000多人、中毒受伤15000人,野生动物伤亡不计其数。这就是一般史书所称的“世界第一次化学战”。1900年7月11日星期三7月1
2、1日,凌晨3点,中国人大举进攻车站,决心要攻下它。他们在黑夜中前进,终于到达车站我们从大沽运来的4英寸口径大炮第一次使用上了。 华北作战记英国城内惟死人满地,房屋无存。且因洋兵开放列低炮之故,各尸倒地者身无伤痕居多。盖因列低炮系毒药掺配而成,炮弹落地,即有绿气冒出,钻入鼻窍内者,即不自知殒命,甚至城破3点钟后,洋兵犹见有华兵若干,擎枪倚墙,怒目而立,一若将欲开枪者,然及逼近视之,始知已中炮气而毙,只以其身倚戗在墙,故未仆地。 西巡回銮始末记清廷南京某游泳馆氯气泄漏事件2009年8月9日,南京市某公共游泳馆,由于工人误操作,大量三氯异氰脲酸粉末被冲洗进游泳池,短时间内迅速产生大量氯气。半小时内2
3、5名患者送至我科概述临床表现诊断治疗黄绿色,强烈刺激性气体溶于水和碱溶液 氯气+水 盐酸+次氯酸 次氯酸 氧+氯+氯酸氯气主要由呼吸道吸入,作用于支气管和细支气管及肺泡。氯气的损害作用主要由其产生的氯化氢和次氯酸所致。次氯酸可透过细胞膜,破坏其完整性、通透性及肺泡壁屏障,使大量浆液渗透至组织,引起眼、呼吸道粘膜炎性水肿、充血,甚至坏死,重者形成肺水肿。氯气损伤部位及程度随吸入浓度大小而异。较低浓度:眼和上呼吸道高浓度:下呼吸道极高浓度:刺激迷走神经,引起反射性呼吸、心脏停搏损伤后的气道仍保留大部分基底细胞,有利于再生。概述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轻度中毒急性化学性支气管炎或支气管周围炎。表现为咳嗽、咳
4、少量痰、胸闷等查体:两肺可闻及散在干罗音或哮鸣音,可有少量湿罗音胸部X线表现为肺纹理增多、增粗、边缘不清,一般以下肺野较明显经治疗后症状于1-2日内消失中度中毒急性化学性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水肿或局限的肺泡肺水肿阵发性呛咳、咳痰,有时咳粉红色泡沫痰或痰中带血,以及胸闷、呼吸困难、心悸等。常见头痛、乏力、恶心、呕吐、腹胀。查体:轻度发绀,两肺闻及干、湿性罗音胸部X线示肺门影不清,或局限性的散在点、片状阴影重度中毒弥漫性肺泡性肺水肿或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支气管哮喘或喘息性支气管炎闪电式死亡窒息休克或中、深度昏迷严重的气胸或纵隔气肿严重的心肌损害概述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急性中毒根据短期内吸入大量氯气后迅
5、速发病,结合临床症状、体征、胸部影像学表现,参考血气测定等综合分析,并排除其它原因引起的呼吸系统疾病,诊断即可成立。急性氯气中毒性肺水肿通常潜伏期短,高浓度吸入后可迅速发病,因此胸部影像改变是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当临床症状、体征与影像征象不平行时,应以X线征象为主进行综合诊断。概述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迅速帮助病员脱离现场。救护人员到事发地点时应首先辨别风向,尽量选择离现场较近的上风口设救护站点,救援人员应佩戴防护装置,避免次生灾害。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腔分泌物,并鼓励患者咳出痰液,必要时用吸痰器吸痰,配合雾化吸入。支气管痉挛者按医嘱给予氨茶碱及激素对有喉头水肿、喉痉挛危险者宜及早行气管插管,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术。吸氧:初入院患者给予高流量吸氧,流量47L/min。高压氧治疗雾化吸入可减轻呼吸道黏膜的损伤,促进呼吸道黏膜愈合,并减轻咽部不适。改善肺微循环,缓解症状,减少渗出,防治肺水肿及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并发症。早期、适量、短程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对症支持治疗大剂量维生素C,抗氧化作用。注意补充电解质、纠正酸中毒。中毒性脑水肿者,快速静脉输入甘露醇降低颅内压,并给予脑保护剂。抽搐患者可应用钙剂或安定治疗。合理使用抗生素,以预防和控制感染。小 结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气体刺激和氧化作用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应用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