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野望野望黄鹤楼黄鹤楼和和使至塞上使至塞上三首诗,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三首诗,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剩下的两首诗剩下的两首诗渡荆门送别渡荆门送别和和钱塘湖钱塘湖春行春行,一起来领略荆门及钱塘湖的美好风光。,一起来领略荆门及钱塘湖的美好风光。回顾导入回顾导入渡荆门送别渡荆门送别 李白李白u朗读全诗。读准节奏:按照朗读全诗。读准节奏:按照“二三二三”拍的节奏,注意停顿;读出情感:注拍的节奏,注意停顿;读出情感:注重重音和停连;读出大意。重重音和停连;读出大意。渡远渡远/ /荆门荆门/ /外,来从外,来从/ /楚国楚国/ /游。游。山随山随/ /平野平野/ /尽,江入尽,
2、江入/ /大荒大荒/ /流。流。月下月下/ /飞飞/ /天镜,云生天镜,云生/ /结结/ /海楼。海楼。仍怜仍怜/ /故乡故乡/ /水,万里水,万里/ /送送/ /行舟。行舟。随随怜怜连音连音读得温柔,情意绵绵,读出留恋与不舍读得温柔,情意绵绵,读出留恋与不舍从遥远的荆门之外乘舟沿江东下,来从遥远的荆门之外乘舟沿江东下,来到楚国境内漫游。山野随着平原的出现渐到楚国境内漫游。山野随着平原的出现渐渐消失,大江进入广阔无垠的原野尽情奔渐消失,大江进入广阔无垠的原野尽情奔流。月亮倒映在水中,犹如天上飞来一面流。月亮倒映在水中,犹如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云雾弥漫,如同海市蜃楼。我还是明镜;云雾弥漫,如同海市
3、蜃楼。我还是喜爱故乡的江水,不远万里来送我东行的喜爱故乡的江水,不远万里来送我东行的小舟。小舟。u再读诗歌,感受其章法,思考以下问题:再读诗歌,感受其章法,思考以下问题:1.1.首联交代了什么内容?表达方式是什么?首联交代了什么内容?表达方式是什么?2.2.颔联写了哪些景?写作角度是什么?颔联写了哪些景?写作角度是什么?3.3.请用一两个词语或短语来概括颔联景物的特点。请用一两个词语或短语来概括颔联景物的特点。4.4.颈联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写了什么景?写作角度颈联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写了什么景?写作角度是什么?是什么?5.5.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抒发的是什么情?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抒发的是什
4、么情?1.1.首联交代了什么内容?表达方式是什么?首联交代了什么内容?表达方式是什么?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首联交代出蜀的目的首联交代出蜀的目的到楚地远游;到楚地远游;用了叙事的表达方式。用了叙事的表达方式。2.2.颔联写了哪些景?写作角度是什么?颔联写了哪些景?写作角度是什么?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了高山、平野、江流;从远景、俯写了高山、平野、江流;从远景、俯视、动景角度来写的。视、动景角度来写的。3.3.请用一两个词语或短语来概括颔联景物的请用一两个词语或短语来概括颔联景物的特点。特点。雄浑壮阔、意境高远。雄浑壮阔、意境高远。月下飞天镜
5、,云生结海楼。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4.4.颈联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写了什么景?写作颈联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写了什么景?写作角度是什么?角度是什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江月、云霞;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江月、云霞;从近景、仰视的角度写的。从近景、仰视的角度写的。5.5.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抒发的是什么情?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抒发的是什么情?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抒发水送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抒发水送人,人思乡之情。人思乡之情。尾联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尾联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热爱和依依不舍之情。李白青年时期主要生活和依依不舍之情。李
6、白青年时期主要生活在蜀地,对蜀地的山水怀有深厚的感情,在蜀地,对蜀地的山水怀有深厚的感情,此次离别,难舍难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此次离别,难舍难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家乡,而说家乡的山水依依不舍地一路送家乡,而说家乡的山水依依不舍地一路送他远行,这和常人抒发情感的角度不一样。他远行,这和常人抒发情感的角度不一样。小结:小结:本诗通过对出蜀途中所见景物本诗通过对出蜀途中所见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抒的描写,展现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无限依恋之情和对祖国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无限依恋之情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渡荆门送别渡荆门送别首联:交代旅程首联:交代旅程颔联:山、水(远景)颔联:山、水(远景)颈联:月、云(近景)颈联:月、云(近景)尾联:留恋故乡尾联:留恋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