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留守儿童开题 报告1.1选题背景及意义1.1.1选题背景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各级政府为了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允许农村剩余劳动力离开农村,走向城镇打工、就业。从1985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的颁布开始,打开了农民进城务工的大门,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规模越来越大,于是逐渐产生了“农民工”阶层和农民工问题。在我国快速的社会转型和城市化进程中,大规模的劳动力转移,必然带来规模巨大的流动人口子女。然而由于我国长期执行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和二元户籍制度,农民工无法与城市居民享受同样的权利和地位,一般处于城市社会的底层。作为社会弱势群体,大部分农民工无力把子女带进打工的城市生活、
2、学习,虽然一部分城市公办学校以及处于城市边缘的农民工子弟学校接受了部分随父母进城的流动人口子女入学接受教育,但是,大多数外出务工农民无可奈何地选择了把子女留在农村家乡,从而催生了一个新的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社会转型期产生的一个独特社会问题,是“三农”问题的衍生物。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农村的现状与整个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极不协调,与城市的市场经济发展相比,农村经济的市场化进程落后了许多。目前我国最贫穷落后的依然是农村和农民,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农民。在我国逐渐步入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三农”问题成为当前我国改革与发展中的最大难题,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
3、发展问题成为制约当前社会发展的瓶颈。“三农”问题既是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宏观背景,更是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产生的根本的和深层次的原因之一。湖南是一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在全省总人口中占相当大的比重,同时也是劳务输出大省,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特别是沿海城市。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我省经济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的大问题,“三农”问题不仅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富民强省这些宏观问题,也直接关系到农村留守儿童这样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为此,本研究试图从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和“三农”问题这一宏观背景入手,以农业大县-隆回县为研究对象,从不同的视角来关注非农化转移过程中的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问题。对留守
4、儿童健康发展的关注,是由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和规模呈不断上升趋势。根据全国妇联发布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研究报告,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有5800万人,其中义务教育阶段的留守儿童约有3000多万人。在农村劳动力输出大省的湖南省,留守儿童占到当地儿童总数的35%以上。农村留守儿童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社会弱势群体。作为一种新的社会现象,留守儿童问题不仅关系到留守儿童自身的健康成长,农民工的切身利益和农村的繁荣发展,而且关系到我国未来人口的素质质量和建立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可以预见的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还将继续,留守儿童将源源不断的产生,留守儿童问题将在今后一个很长的时期内
5、都会存在。留守儿童要么由留在家的父母一方单亲看护,要么被留给了祖辈、亲朋、兄弟姐妹、邻居等父母之外的其他人代为照顾,或单独生活,他们无法享受到正常的家庭生活、教育和关爱,其学习问题、安全问题、心理问题和品行问题日渐突出。有的留守儿童从小就染上了诸多不良习气,有的则长期心里压抑而导致了行为的偏差或性格的扭曲,部分甚至成为一系列让人难以置信的恶性事件的主谋者或被害人。因此,如何将关注的目光更多地放在留守儿童的发展问题上就成为当前我们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过程中要研究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本研究从学生健康成长这一终极目标出发,结合经济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的理论视角,来探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
6、。因此,为了更好地了解留守儿童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本的和具体的原因,探讨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和方法,我选择了促进湖南留守儿童健康成长问题这个课题进行研究。1.1.2 选题意义留守儿童是新时期“打工经济”孕育出来的特殊群体,实质上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在城乡文明一体化的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集中体现多种矛盾和冲突的、综合性的未成年人成长与教育问题,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城市与农村发展、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理论问题和战略问题。但是,对于这样一个在特殊时期产生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没有有关留守儿童问题的现存的理论可以借鉴,也很少有成功的经验可以照搬,因此,如
7、何客观、全面地了解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给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教育保障和制度保障,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首先,研究留守儿童问题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大规模的人口流动还将继续,留守儿童的人数还会不断扩大,留守儿童问题呈现出独特性、全局性、严重性、长期性等特点。留守儿童问题因范围广、影响大,形成因素复杂、解决难度大等原因,逐渐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反过来,农村留守儿童出现了问题,不仅伤害到他们自身,同时也伤害了他们的家庭,给相关学校、社区的秩序、安全等带来负面影响。长此以往,必将会危及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加强农村留守
8、儿童问题的研究,妥善处理留守儿童问题,不仅关系到农村下一代的健康成长、农村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也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目标的实现。加强这一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战略意义。其次,研究留守儿童问题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社会学研究表明,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社会弱势群体的问题。根据形成原因的不同,可以将社会弱势群体分成三种类型:生理性弱者、社会性弱者和自然性弱者。农村留守儿童处于未成年阶段,自身生理幼稚,缺乏保护自己、维护自己权利的能力,是生理性弱者;他们的父母外出务工,造成家庭结构不完整,缺乏与父母的交流沟通,亲情缺位,他们容易受社区不良风气的影响而产生心理和行为的
9、偏差,是社会性弱者;留守儿童生活的农村多是偏远的贫困地区,经济落后,自然条件恶劣,是自然性弱者。弱势群体若长期存在,可能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甚至在一定范围内产生社会动荡。开展对处于弱势地位的留守儿童的研究,关心他们的成长,其影响深远意义重大。再次,研究留守儿童问题对于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具有重要价值。留守儿童所处的年龄段正是他们接受教育的黄金时间,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能否健康成长对他们一生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引发了一系列诸如学生辍学、问题少年等问题,进而影响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这一基本国策能否顺利实施。留守儿童健康成长问题,既是涉及到社会弱势群体基本生存的社会问
10、题,又是关系到许多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后果的严重性不仅仅在于对当前社会的干扰和危害,更重要的是,留守儿童是我国“未来的接班人”,所以可能要影响到几代人,其代价是无法估量的。第四,研究留守儿童问题,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加快城镇化建设的客观要求。留守儿童相对于父母都在家的儿童而言,在心理、生活、学习和安全方面均处于弱势,是一个弱势群体。妥善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尤其是教育问题,是解决农民工后顾之忧,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加快城镇化、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客观要求,必将有利于加快缩小农村与城市之间的差距,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
11、发展,促进社会的稳定与繁荣,从而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1.2文献综述农村人口迁移流动是社会变迁及城市化的必然产物。任何一个国家在城市化过程中都存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现象。发达国家农民向非农产业转移,完全是在国家工业化、城市化历史进程中自然推动下自发地进行,几乎没有什么人为的干扰或阻碍,因而农民流动大都比较顺利和平稳。农民流动都同时表现为职业、身份、地位上变化,又表现在空间位置移动;而且这种改变是彻底的,由农民变为工人,与土地的脐带被彻底地剪断(而我国的农民工还保留着土地),他们携带家眷在城市定居,拥有稳定的工作,享有与城市人同等权利和义务,因而没有出现父母与未成
12、年子女长期分离的现象。在我国,由于独特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以及户籍制度等限制,人口转移导致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留守儿童”的概念在我国第一次出现是1994年,但2004年以后这一问题才真正引起社会各界和政府的关注。概括地讲,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的关注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是新闻媒体对留守儿童问题及解决问题诸多措施的报道,尤其是对个案的分析与宣传;二是学者和社会工作者对留守儿童现象的研究。新闻媒体不仅宣传了己有的研究成果及留守儿童现象背后的社会因素,而且新闻媒体对“留守儿童”关键词的不断强化也吸引了公众的关注和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加入,而国家的积极介入则成为这一过程的主导力量,推进了研究的深入与媒体的
13、宣传力度。按照社会各界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关注度和研究特点,可以将有关农村留守儿童的研究分成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942000年):研究的萌芽这一阶段时间较长,7年内有关留守儿童的研究仅有5篇文章,包括孙顺其发表在教师博览1995年第2期上的“留守儿童实堪忧”、海南师范大学教育心理系张志英发表在健康心理学杂志1998年第1期上的“留守幼儿的孤僻心理”、曹志芳发表在农村天地1998年第2期上的“莫把遗憾留明天”共3篇文章,主要在较浅显的层面涉及到留守儿童的的心理问题、学习问题和品行问题,这时,尚未有专题研究和实证调查,媒体对此关注极少,公众对留守儿童的情况尚未形成问题意识。其中1994年最早关于留
14、守儿童的二篇文章是关于因父母长期在海外而产生的留守儿童问题,这与本课题要研究的留守儿童存在着不小差异。第二阶段(20012003年):专业研究的起始高校开始有研究团队进行留守儿童的专项研究,有主流媒体开始关注这一问题。2001年6-7月,北京师范大学史静寰教授等人受香港乐施会资助,进行了“农村外出劳动力在家子女受教育状况研究”。这是对留守儿童最早的专项研究。研究组对湖南、河南、江西三地进行了调查,调查成果形成了两篇文章。李庆丰(2002)提出了留守子女的三种监护类型,即隔代监护(由祖辈抚养的监护方式)、上代监护(由与孩子父母同辈人来监护的方式、和自我监护(由孩子自己监护自己的方式),并认为这三
15、种类型对儿童都有不利影响。在采取措施上,提出建立农村留守儿童社区儿童少年教育和监护体系;在家庭的角度,要改变家长的外出方式。研究组的朱科蓉等(2002)就“留守子女”的学习状况进行了研究。2002年7月,湖北大学教育学院的暑期社会实践同学以“关注留守孩”为研究课题,在湖北蓟春县刘河镇中学进行了调查。调查组分析了留守儿童产生的原因是家庭经济压力大或想继续增加收入,提出了母亲对留守儿童的重要性,并预测留守儿童将扩大化、低龄化。在同一年林宏对福建泉州市、福清市和沙县三地抽样调查了“留守孩”的教育现状,对城乡的留守儿童进行了调查,而不仅仅是农村留守儿童。张万敬在2002年第21期的辅导员发表短文提出为
16、“留守儿童”呼唤“家爱”,为留守儿童唤回父爱、母爱。第三阶段(20042005年):研究的转折点2004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千意见颁布以后,一些城市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各地妇儿工委、共青团组织、妇联以及教育主管部门也针对留守儿童问题召开研讨会,主动采取了多种应对措施。2004年5月31日,教育部专门召开了研究留守儿童问题的“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座谈会,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出席会议并指出:随着大量农民在外务工,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迅速增加,随之也带来了不少新的问题。此会集中了妇联、公安部、共青团、国家统计局、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
17、心、北京大学、北京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等专家,以多学科、多视角、多层面的形式展开了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包括家庭教育问题、学习与辍学问题、安全问题、心理问题;二是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形成的原因,包括农村劳动力转移、政策法规滞后于社会变迁;三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方法与措施,包括加强媒体宣传、总结地方已有的解决问题的有效经验、加快流入地城市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的解决步伐、切实加强农村中小学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与管理、建立长期的留守儿童检测制度和农村社区儿童青少年教育和监护体系、落实政府应当承担的责任并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修改完善未成年人保护法,进一步加
18、强法律效力、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差距。2004年9月,中央教科所受教育部委托对河北省丰宁县、甘肃省榆中县、秦安县、江苏省沐阳县、宿豫县的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了调研,并在2004年第10期教育研究上发表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该调研对留守儿童父母在外打工情况、父母在外打工地域、在外打工父母回家频度、留守儿童与谁生活在一起、留守儿童在学习与生活中寻求的帮助对象和留守儿童对父母外出打工的态度等六方面进行了详细的统计分析。同年华中师范大学的范先佐等在湖南、湖北、河南、安徽部分地区和深圳市的两个区也进行实地调查,认为留守儿童问题形成的原因是政府的某些政策失当,如一费制政策,这一观点在吴理财(2
19、004)的文章中得以阐释,后者认为地方财政约束了农村教育的发展,要从根本上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应改变以县为主的农村基础教育投资体制,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2004年媒体也开始强化对留守儿童问题的关注,着力宣传各地解决问题的先进经验,扬子晚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各种新闻媒体通过对现实生活中的留守儿童面临的种种问题的展现,使人们关注、了解这个群体,同时及时地将各地区的解决策略展现,也使人们可以多渠道地解决所面临的问题。2005年5月23日,首届“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支援行动研讨会”在河南省郑州召开,标志着我国首次从政府层面上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关于留守儿童的专题论文数量大增,
20、研究进一步深化,开始形成共识。对留守儿童的研究本身也开始进入反思状态,罗国芬(2005)认为目前留守儿童的留守形式分类、留守时间界定、留守儿童年龄的划分上相当模糊,影响了留守儿童整体数量的计算。这也是对留守儿童问题研究现状的一个较好总结。段成荣等(2005)则以2005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抽样数据为依据,计算了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为2290.45万人,集中分布在四川、广东、江西、安徽、湖南、海南等省。并认为留守儿童初中阶段问题明显,表现为在校率低。吕绍清对150个访谈个案进行了分析,提出导致留守儿童大量出现的原因是体制因素,城市内大额借读费是阻碍农村儿童入学的门槛。在留守儿童问题中,提出了“逆向
21、监护”概念,即由留守儿童照顾祖辈的现象。而张春玲(2005)提出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应“学校教育家庭化”。值得一提的是,叶敬忠等人(2005)主编的关注留守儿童中国中西部农村地区劳动力外出务工对留守儿童的影响(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面世,这是国内第一本关于留守儿童的著作。该书对以往的研究进行梳理,并对相关概念一一界定,思路清晰,方法严谨,使用问卷、访谈、案例、小组访谈、贫富排队、每日活动图、角色扮演等多种研究方法。该研究跨越了教育的视野,不是以班级和学校为研究背景,而是将研究放在更为中观的社区,通过对社区内的相关人员的调查研究、对社区内的非留守儿童与留守儿童予以比较,从而发现父
22、母外出务工对儿童成长所带来的影响。该研究调查了中西部共十一个村,翔实的社区资料,丰富的案例调查,多维的访谈对象,展示了留守儿童在社区中生活的立体画面。但也因其重在展示,整体分析深度不足。第四阶段(2006-2009):研究成果迅速丰富2006年以来,全国各大媒体及地方媒体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做了大量的全方位的宣传、报道,学校、社会各阶层包括妇联、共青团、专业协会都通过各种方式关心、关注留守儿童。2006年7月17日,全国妇联出台了关于大力开展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的意见,将关爱农村留守儿童行动提到了新农村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高度。2007年3月,在全国人大政协十届五次会议上
23、,关注留守儿童问题成为了代表委员议案提案的重要内容,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几次提到农民工问题,提出继续解决好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2006至2009年,从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通过关键词共计搜索到1167篇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的论文在全国各种期刊上发表,其中对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和心理问题的研究居多,有230篇,占31.3%。研究内容涉及农村留守儿童的方方面面:留守儿童的概念;留守儿童产生的背景、留守儿童的规模;留守儿童问题,包括家庭问题、学习问题、教育问题、安全问题、品德问题、行为问题、犯罪问题、性格问题、心理问题、人际关系问题、适应问题、社会化问题、儿童权益保护问题;留守儿童问题
24、产生的原因,包括儿童自身的年龄因素、父母认识上存在偏差、代理监护人监管不力、经济因素、学校观念的滞后与条件的限制、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政策与体制原因等;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策略和方法,包括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差距、政府要为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提供条件、加强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学校要做好有针对性的教育管理工作、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开展各种社区活动、建立农村社区儿童青少年教育和监护体系、加强儿童权益保护的法制建设等。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课题结题报告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县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力涌向城市经商、打工,其子女留在农村,从而产生了“留守儿童”的问题。越来越多的“
25、留守儿童”群体, 他们的教育状况、生活状况、心理状况等引起人们的关注,对我县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将产生一定的影响。针对这个问题,我局接受了中央教科所牵头组织的“留守儿童”问题研究课题。为确保课题研究顺利进行,我们在第一时间成立了以李庆明主席为组长的“留守儿童”问题研究小组,并确定金山镇小学11所完小为研究基地,在基地校及工作小组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在“留守学生”教育管理上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具备了结题条件。现将我镇研究情况做一总结,报告如下。一、当地留守儿童的现状据不完全统计,我镇农村小学“留守儿童”有300名,占在校生总数的12.5%。这些“留守儿童”绝大多数被寄养在爷
26、爷奶奶家或外公外婆家,少数被寄托在远亲近邻家,有的甚至独自支撑门户,与“留守老人”共同组成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全镇“留守学生”中以隔代监护的居多占58.3%,托亲属监护的占26.5%,自我监护的占10.6%。这些“留守儿童”呈现出面广量大特点。在对留守儿童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大部分留守儿童不同程度上存在着亲情缺乏、家庭教育不力、心理人格缺陷、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学校、社会的管理也有许多地方没有到位。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委托监护人职责不明。由于父母外出务工,大多数“留守学生”由祖辈或亲属照管,少数“留守学生”甚至无人照顾。而委托监护人往往不甚明确自己的监管职责,把对“留守学生”的监管仅仅停留在生
27、活照顾上,对思想道德教育和文化学习辅导方面基本上是无力顾及,也难以顾及。2、家庭关爱少、情感缺失。调查表明,80%以上打工的父母每年仅回家一次。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对“留守孩子”的关心偏少,造成留守在家的孩子因缺少亲人关爱而在他们的生活、学习、性格、心理等方面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实践证明父母离开孩子时间越长,孩子年龄越小,造成“关爱缺乏”就越明显,在孩子人生中留下的阴影越深。3学习自觉性普遍较差。由于一些“留守学生”的思想学习基本无人照管,怕苦怕难,学习自觉性差,学习成绩不理想。我们在某中学(初中)调查的12名“留守学生”中,成绩偏下的就有9人,占75%之多。4、人格有缺陷明显。一是性格较孤僻。“
28、留守学生”平时与人交往较少,“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突出,孤独,离群,自我封闭。二是心理不健全,他们胆子较小,生怕别人瞧不起自己,上课时也不敢主动举手发言。三是乱花钱。“留守学生”的祖辈和父母大多缺少正确的教育方法,对孩子溺爱有加,造成其比较任性,花钱无计划。监护人对他们大多是百依百顺,给孩子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5、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力量未能有效整合。首先学校教育不能主动地与家庭、社会教育力量形成有效的整合,造成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的不同步。其次,由于父母在外、家庭结构变化,家庭功能失调,家庭也无法承担好教育的责任,造成了大量的“留守学生”疏于管理。家庭教育成了农村“留守学生”教育管理链上
29、的一个薄弱环节。表现在家庭未能在课外取得较好的监管作用,也缺乏与学校的联系,故而孩子在校学习、生活等情况未能得到及时有效的勾通。对于亲友监护者,他们则更多地关注孩子的安全和物质需求的满足,往往忽略了对被监护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和行为规范要求。还有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也直接影响到这些“留守学生”的健康成长。其三,社会对儿童尤其是“留守儿童”的教育不够,不良影响也还存在。三、实践中采取的措施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采用的方法和手段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1、摸清底子,建立“留守学生”的管理档案建立“留守儿童”专项档案。每个班主任通过认真调查摸底,掌握学生信息,摸清本班“留守儿童”的数量和
30、基本情况。做到五个清楚:(1)学生基本情况清楚(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健康状况等);(2)临时监护人情况清楚(姓名、 地址、联系电话);(3)外出家长情况清楚(姓名、务工地址、联系电话);(4)教育管理对策清楚(班主任要分析问题行为的成因、制定策略、选择方法、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5)班主任工作目标清楚(要求班主任努力做到:“留守儿童”不辍学、学习不掉队、心理人格健康成长)。2、整体规划,实行“三个三”校内关爱机制“留守儿童”问题对学校教育提出了新课题。为此,我镇各校以落实长效机制为着力点,充分发挥学校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创造性地探索、总结出“三知、三多、
31、三沟通”的校内关爱工程。“三知”就是要求每个教师都要清楚地知道“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清楚地知道“留守学生”代管人的基本情况,清楚地知道“留守学生”父母外出务工的去向和联系办法。在掌握基本情况的基础上,各校为“留守学生”建立起资料翔实的管理档案。 “三多”就是要求老师多与“留守学生”谈心交心,掌握他们的学习、思想、生活状况;多组织充满人情味的集体活动,如为学生过生日,开展“给远方亲人的一封信”征文活动,定期开通亲情热线电话等,使缺乏父母关爱的“留守学生”感受到温暖;多到“留守学生”家中进行家访,了解学生的校外表现,指导代管人教育管理小孩,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三沟通”就是要求学校教师
32、要定期与“留守学生”的父母沟通,定期与“留守学生”的代管人沟通,定期与校外辅导员沟通。通过沟通,使学校和教师对“留守学生”的教育与管理更加具有针对性。3、整合力量,形成“三个一”校外监管体系“留守学生”在学校期间,由于集体生活的温暖,会暂时忘却一些烦恼。可一旦回到家里,他们那种特有的孤独感又会油然而生。为了弥补“留守学生”情感的缺失和填补教育真空,各校建立了“三教”相结合的校外关爱机制,架设起沟通学校、家庭、社会三者之间的桥梁。坂面中心小学在全面掌握“留守学生”情况的基础上,学校打破年段、班级的界限,以片区为单位组建校外学习小组,每周开展一次集体活动,组织本小组学生互相检查作业、进行校外表现评
33、议等。小组长由各方面表现较好的高年级学生担任。每个小组指定一名指导教师,定期了解有关情况。南雄小学以班级为单位,组织优等生与留守学生结对子,进行互帮互学。经常帮助学校了解“留守学生”的校外表现情况、做好“留守学生”品行方面的教育引导工作、定期向学校反映有关情况。针对“留守学生”的父母不在身边缺少关爱、生活无人照顾的情况,近年来我县一些乡镇已建立或正在着力建设高标准的寄宿制学校,让“留守学生”生活有着落,学习有人管,思想工作有人抓,平等享受优质教育的机会。为了加强对寄宿“留守学生”的教育管理,学校则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管理人员既具备较好的道德素质,又能掌握一定的教育方法,从而促使寄宿制学校成为
34、“留守学生”离开父母后的温馨归宿。4、师生联手,实行“留守学生”教育帮扶三优先一是在学习上优先帮助和辅导。学校对“留守学生”的学习帮扶工作,落实到班主任、科任老师,同时推行“手拉手”联心工程。即同班级优等生固定帮助一名“留守学生”,为其检查作业,辅导功课,以求共同进步。二是在生活上优先关心和照顾。学校对“留守学生”实行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由班主任合理安排任课老师和“留守学生”结对子,由单纯学习上的指导者转变为对生活、情感、心理等方面都给以关注和疏导的“代理家长”,并要求学生定期与“代理家长”进行思想交流及学习、生活情况汇报,使他们感到老师就是父母。三是在活动上优
35、先安排和指导。学校对“留守学生”的活动特别重视,督促他们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让他们融入到学校大家庭中感受集体的温暖。5、采取各种措施来弥补情感、心理的需求(1)开展专题心理辅导。针对留守儿童的个别问题和个性问题,各基地校设立相应的咨询组织机构,便于作个别心理疏导,便于为遇事拿不定主意的孩子出谋划策。如:设立心理咨询室、成立“留守儿童热线”,确定接待时间(如课外活动),确定专兼职教师定期与留守儿童勾通的工作制度。(2)学校开通留守儿童热线电话,实行保卫科坚持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了留守儿童的父母随时都可以通过学校的开设家长热线及时了解和关注到孩子在校的学习和表现情况。(3)增强教师责任意识,服务意
36、识,对留守儿童积极疏导,放大优点,去掉自卑,树立自信。让班主任、让任课教师与父母都不在家的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学校主要领导与心理障碍明显、性格暴躁的留守儿童结成帮扶对子,通过讲成功人士的故事,讲身边同学的例子,诱发留守儿童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4)举行丰富多彩的班队活动。如开展“我留守 我快乐”、“在同一片蓝天下”“有在我们身边”“让爱与留守儿童同行”“牵手互助 共同成长”“说出你心中的话”等主题队会,帮助他们树立自尊心,激发自信心。四、取得的成绩1留守儿童情感、心理的需求得到一定的弥补自实施弥补情感、心理的需求的措施以来,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状况出现了“四个好转”。一是“留守儿童”生活自理能
37、力增强,行为习惯明显好转。二是“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明显好转,由于集体活动、校园文化活动的增多,一些“留守儿童”孤僻、任性、暴躁、自控能力差等不良性格明显好转,心理健康水平提高,厌学心理得到有效控制,逆反心理得到缓解。三是“留守儿童”监护人教育观念明显好转。通过家访、电访和家长沟通,通过举办家长学校,对家长、临时监护人进行培训,提高了寄宿“留守儿童”监护人对留守学生教育、保护的认识和水平,明确了职责,增强了监护能力。四是广大老师对“留守儿童”的关注意识、关爱意识、帮扶意识明显增强。2留守儿童各方面的成长明显经过上上下下各方面的努力,留守儿童在道德、行为、学习等各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那些人生
38、观、价值观等有偏差寄宿的留守儿童,经过干预,已经重新回到了正常的轨道。寄宿在校,使留守儿童远离不良的社会青年,远离了那些不良因素的干扰。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监督下,较快地回到了正常的成长轨迹。一是增强了留守儿童团结合作的精神和感恩意识,他们也更加理解父母的艰辛,感恩父母自己的巨大付出,并且学会关心身边的人,与人和睦相处,从而增强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学习的自觉性也提高了。二是他们的行为习惯已逐步向好的方向发展,相当部分儿童已初步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三是形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对自己的学习成绩有清醒的认识,能够自我约束,合理安排时间,学习能力有了显著的提高,有的在各项竞赛中获得了优异的成绩。
39、比如南雄小学就有许多同学表现优秀,分别获得了各项奖励。3课题组成员的教研能力得到提高课题组成员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自觉学习相关理论知识,自觉根据课题实施方案要求开展研究活动,遇到问题或与同组组员共同探讨,或向专家请教,努力攻克难关,使自己的科研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一是通过学习理论,锻炼了一批改革意识强、业务能力强的青年教师队伍,提高了他们开展教科研活动的能力和水平。二是他们根据实际、根据现状,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把研究与理论联系起来,与实际联系起来,并努力寻求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使教研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出现了一批骨干分子。三是相当课题研究成员在实践的基础上加以总结,完成了相当数
40、量的专著、论文、总结等。五、研究实施中存在的不足在进行留守儿童问题研究过程中,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亲情的缺失无法替代虽然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尽力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来挽救和弥补留守儿童的情感缺失问题,但父母的爱等亲情是无法替代的。我们在课题研究初期的调查中发现了孩子们在这一方面的需求是迫切的,年龄越小越迫切,如相当部分孩子在“你最需要父母为你做什么?”的问卷中,他们的回答是:“希望父母能为我做一顿饭”“陪我学习”“陪我一起去玩一次”等等。这些都反映了父母亲情的不可替代性。2、社会(社区)如网吧泛滥等不良影响消除不力整顿校园周边环境,创造一个良好
41、的育人环境方面,作为学校教育而言常有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感。需要包括公、检、法等全社会教育力量的通力协作,齐抓共管。即我们在对留守儿童管理教育过程中,存在着由学校“单干”的现象,较难(或教师精力有限)和家庭、社会进行协调沟通,难形成教育网络。3、需要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对留守儿童中寄宿学生的教育研究不应该只是一个时段的问题,应该要有一个长期的机制和较完整的教育体系。经过一年的研究和干预,留守儿童中寄宿学生的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这样的效果是不可能一劳永逸的,缺乏有效家庭监护的留守儿童中寄宿学生毕业离开我校后在学习、心理等方面是否会回复到从前的状况,出现反弹呢?对他们的后续管理教育是值得学校、
42、家庭、社会认真研讨和解决的问题。六、政策和建议1、提高社会各界对留守儿童的关注度社会、政府各部门应通力合作,为留守学生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当地政府和学校要加快学校布局调整的步伐,积极探索新的办学形式,由学校来多承担一些监管责任与义务,让留守学生得到应有的管理照顾与关爱,形成全社会共同关爱“留守儿童”的合力,建立共同关爱“留守儿童”的救助机制;建立健全“留守儿童”的生活教育监管制度,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管理体系,经常组织开展交心、谈心和社会实践活动,为“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建立一个良好和谐的成长平台。2、努力减少留守儿童数量留守学生最需要最渴望的就是亲情的抚慰,无论我们采取怎样的情
43、感关爱都无法从本质上真正取代亲情。要想使留守学生不再受渴求亲情抚慰的煎熬,唯一的办法就是让他们的父母不再远离家乡去打工。因此,政府要做好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的工作,让农民在自己的家乡,做好土地这篇文章,让他们通过种植、养植、加工也能发家;千方百计引进项目,吸引农民工返乡打工,减少留守学生的数量。3、建立健全留守孩教育长效激励机制对留守儿童中寄宿学生的教育研究不应该只是一个时段的问题,应该要有一个较完整的教育体系和长效的激励机制。总之,加强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社会工程,需要党和政府、社会各界及学校的通力配合、共同参与。坚持以学校为主导,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留守学生”教育管理机制,搭好教育平台,使“留守学生”得到全社会的关心和呵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