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外文言文阅读,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复习课件,1(2019湖南长沙中考)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题目。 石奢者,楚昭王相也。坚直廉正,无所阿避。行县,道有杀人者,相追之,乃其父也。纵其父而还自系焉。使人言之王曰:“杀人者,臣之父也。夫以父立政,不孝也;废法纵罪,非忠也;臣罪当死。”王曰:“追而不及,不当伏罪,子其治事矣。”石奢曰:“不私其父,非孝子也;不奉主法,非忠臣也。王赦其罪,上惠也;伏诛而死,臣职也。”遂不受令,自刎而死。,李离者,晋文公之理也。过听杀人,自拘当死。文公曰:“官有贵贱,罚有轻重。下吏有过,非子之罪也。”李离曰:“臣居官为长,不与吏让位;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今过听杀人,傅其罪下
2、吏,非所闻也。”辞不受令。文公曰:“子则自以为有罪,寡人亦有罪耶?”李离曰:“理有法,失刑则刑,失死则死。公以臣能听微决疑,故使为理。今过听杀人,罪当死。”遂不受令,伏剑而死。 (选自史记循吏列传),【注释】行县:出行属县。以父立政:以惩治父亲来树立政绩。子其治事矣:你还是去治理国事吧。惠:恩惠。听:偏听,偏信。居官:担当的官职。不与吏让位:不曾把官位让给下属。傅:推诿。听微决疑:听察细微隐情,决断疑难案件。,(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纵其父而还自系焉(纵:越过) B不私其父,非孝子也(私:偏袒) C过听杀人,自拘当死(过:经过) D辞不受令(辞:言
3、辞),B,(2)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意思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公以臣能听微决疑,故使为理 A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送东阳马生序) B卷石底以出(小石潭记) C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D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A,(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官有贵贱,罚有轻重。下吏有过,非子之罪也。,官职贵贱不一,刑罚也轻重有别。(这)是(你)手下官吏有过失,不是你的罪责。,(4)文段中石奢和李离两个人物形象的共同特点是什么?这些共同特点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共同特点:守法(或:担当责任)。 具体表现:石奢认为放走了犯罪的父亲
4、,应该受到法律惩罚,于是以自杀的形式伏法。李离因为审判案情有误而枉杀人命,于是伏剑自刎。,【参考译文】石奢,是楚昭王的国相。(他)(为人)刚强正直,廉洁公正,既不阿谀逢迎,也不胆小避事。(一次)出行属县,(恰逢)途中有凶手杀人,他追捕凶犯,(抓获后发现)竟是自己的父亲。(他)放走父亲,归来便把自己囚禁起来。(他)派人告诉昭王说:“杀人凶犯,是我的父亲。若以惩治父亲来树立政绩,(这)是不孝;若废弃法度纵容犯罪,又是不忠;(因此)我该当死罪。”昭王说:,“(你)追捕(凶犯)而没抓获,不该论罪伏法,你还是去治理国事吧。”石奢说:“不偏袒自己父亲,不是孝子;不遵守王法,不是忠臣。大王赦免我的罪责,是主
5、上的恩惠;服刑而死,则是臣的职责。”于是(石奢)不听从赦令,自杀而死。 李离,是晋文公的法官。(他)听察案情有误而枉杀人命,(发觉后)就把自己拘禁起来判以死罪。文公说:“官职贵贱不一,刑罚也轻重有别。,(这)是(你)手下官吏有过失,不是你的罪责。”李离说:“臣担当的官职是长官,不曾把官位让给下属;(我)领取的官俸很多,也不曾把好处分给他们。如今(我)听察案情有误而枉杀人命,却要把罪责推诿给下级,(这种道理)(我)没有听过。”(他)拒绝接受(文公的)命令。文公说:“你认定自己有罪,(那么)我也有罪吗?”李离说:“法官断案有法规,错判刑就要(亲自)受刑,,错杀人就要以死偿命。您因为臣能听察细微隐情
6、,决断疑难案件,才让(我)做法官。现在(我)听察案情有误而枉杀人命,应该判处死罪。”于是(李离)不接受赦令,伏剑自刎而死。,2(2019嘉兴、舟山中考)在来许亭和鉴亭旁,根据研学方案,小舟推荐了鉴亭之铭并序,供大家学习。 鉴亭之铭并序 清许瑶光 同治癸酉,孟夏之月。予以俸满,将觐北阙。嘉禾耆旧,出饯鸳湖。水滨百桨,清酒百壶。此地为别,临眺踌躇。亭构“来许”,意在跂予。予忝承乏,赖天子命。于今十年,罔敢不敬!有,胡德惠,劳君觞咏?临别赠言,式资往训。爰举觯曰:请建“鉴亭”。劳劳送客,报以德馨。修慝辨惑,舞雩典型。天光云影,源头式听。佥曰唯唯,爰勒斯铭。铭曰: 兹屿在水中央,不骞不陊,万寿无疆。有
7、似仁者,静则延长。君子鉴之,节嗜欲以保安康。 兹亭轩旷,四无纤障。高天覆帱,明月逸宕。甲_,洞察万状。君子鉴之,去蒙蔽以扩识量。,亭下湖水,流似不流。吐纳苕霅,古今悠悠。乙_,自强不休。君子鉴之,学百川以海谋。 绕亭卉木,春荣秋谢。荣固繁华,谢亦安暇。丙_,与时变化。君子鉴之,舍则藏而得则驾。 嵚崎古石,于亭之东。瘦貌寒魄,稜稜生风。有似洁士,不与俗同。君子鉴之,砺廉隅以表孤衷。 朝开_阖,亭中阴阳。雨润日丽,亭中柔刚。寒来暑往,亭中炎凉。小鸟知止,渊鱼知藏。渔樵朋友,荇藻文章。俯仰皆乐,吟啸非狂。刻石表意,敢告同行。闲情鸥远,逸兴云翔。既亭既鉴,何用不臧!,【注释】许瑶光:同治三年(1864
8、年)任嘉兴知府,勤政爱民。十年后,许瑶光离任赴京述职,嘉兴乡绅、百姓为他建亭并挽留。耆(q)旧:故老,故交。跂:踮起脚跟盼望。忝:谦辞,有愧于。承乏:谦辞,滥竽充数之意。式资往训:有助于以后的经验教训。爰举觯:(我)于是举起酒杯。馨:_。修慝(t):修正过错。嵚崎:高峻。廉隅:棱角,比喻人的行为、品行方正。,(1)下面是几位同学的讨论,请你根据文意,将对话补充完整。 小嘉:“馨”的注释没有,但我们在陋室铭中学过,可以解释为: . 。 小舟:学以致用好。那么,你觉得末段横线处,应该选择“溟”“暝”“瞑”中的哪个字呢
9、?,能散布很远的香气,这里指德行美好,小嘉:我觉得这里应该填“ ”,因为 . 。 小舟:铭文中甲、乙、丙三句被抽出来了,谁能用“有似勇者”“有似智者”“有似达者”正确填补? 小海:我来填。我认为甲、乙、丙三句依次是 、 、 。 小舟:真厉害!这篇铭文以四字句为主,读起来朗,暝,“暝”的本义指日落、黄昏,又指夜、天黑,和“朝”相对,有似智者,有似勇者,
10、有似达者,朗上口。诵读要注意节奏、重音等,比如读“君子鉴之,砺廉隅以表孤衷”,我觉得“君子”和“砺廉隅”后要稍作停顿,同时“ ”“ ” 两词要重读,这样可以更好地表达出作者 .的信念。,以石为鉴,磨砺品行,守正 内心,廉政为民,鉴,砺,廉隅 孤衷(任写其二即可),【解析】考查文言文的注释。“馨”在陋室铭“惟吾德馨”中的意思就是“德行美好”。题考查文言文字词的运用能力。选择要填的字,要结合语境确定。前面是“朝”,即早晨的意思,就应该选择“暝”,意思是“昏暗”,本义是傍晚,从字形中“日”
11、字旁也可以看出来。“瞑”是“目”字旁,意思是“闭眼”,不符合题意。题考查语感能力,要求结合语境选,择。如乙处,后面是“自强不休”,应为“有似勇者”;甲后“洞察万状”,应为“有似智者”;丙后“与时变化”,应为“有似达者”。题考查句子的朗读,重音能表意。这个句子中,重读“鉴”与“砺”这两个动词,可以看出作者要以石为鉴,磨砺品行的信念;重读“廉隅”“孤衷”,可以看出作者廉政为民的信念。,(2)请你根据文本,结合【链接材料】,探究许瑶光建造亭子并将其命名为“鉴亭”的原因。 【链接材料】“来许”出自诗经大雅下武“昭兹来许,绳其祖武”,赞扬周成王能继承先王之德业,而许瑶光恰巧姓许,所以亭名“来许”。嘉兴乡
12、绅、百姓这样命名,一语双关,既赞颂许瑶光对嘉兴所做的贡献,又盼望许瑶光能再来嘉兴。,鉴鑒、鑑【释义】名古代盛水的大盆。盛冰存放食物或抵御温气的器具。名镜子。动照视,照镜子。动察看、审察。动借鉴。,建亭原因:百姓为赞颂许瑶光对嘉兴所做的贡献并盼望其再来嘉兴而建“来许亭”,于是许瑶光建“鉴亭”回馈百姓,感谢百姓对他的爱戴,并以此自勉。,命名原因:“鉴”有借鉴之意,许瑶光以此来警诫自己,也劝勉他人,要有“仁、智、勇、达、洁”的美好品行,即要仁慈有爱,勇敢坚定,珍惜时光,妥善处理各种矛盾,洁身自好,自立自律,自强不息。,【解析】考查文言文阅读探究能力。首先要读懂文章内容,结合文章内容回答,如百姓为赞颂
13、许瑶光对嘉兴所做的贡献并盼望其再来嘉兴而建“来许亭”,于是许瑶光建“鉴亭”回馈百姓,感谢百姓对他的爱戴。再结合【链接材料】中“鉴”的几个意思,此处应为“借鉴”之意,然后结合内容来归纳“借鉴”的具体内容,可以分点回答。,【参考译文】同治癸酉年,孟夏的月份。我因为任职的年资已满,将要去朝廷述职。嘉禾故老,来鸳湖(为我)饯行。水边有很多送行的船,摆了很多清酒。(我和他们)在这个地方分别,临行登高踌躇。(老百姓)建造了一座亭子(叫)“来许亭”,用意在踮起脚跟盼望我(回来)。我自觉有愧,(因为我)也是受恩于皇命。到现在(已经)十年,(我)从来都不敢懈怠!(我)有什么德行恩惠,得到你们颂扬?(我)凭借古人
14、训诫的格式,写下临别赠言。(我)于,这亭子高远空旷,四面没有遮挡。面对高旷的蓝天,明月照耀着(它)。(它)像一位智者,明察万状。君子借鉴了它,就能除去蒙蔽来扩大见识与肚量。 亭子下面的湖水,(缓缓地)流淌着又像没有流淌似的。海纳百川,从古到今悠悠不息。(它)像一位勇者,自强不息。君子借鉴了它,向百川学习以达到海纳百川的目的。,环绕亭子的花卉草木,春天开花,秋天凋谢。开花时固然繁华,凋谢时也很安闲。(它们)像豁达的人,跟随时令而变化。君子借鉴了它们,不被重用就去找个地方修身养性,得到重用就尽心尽力去做。 那些高峻的古石,矗立在亭子的东面。瘦骨嶙峋,(让人)心生寒意。(它们)像高洁之士,不与世俗同
15、流合污。君子借鉴了它们,就磨砺(自己的)品行,来表达(自己的)志向。,早晨(太阳)出来,傍晚(太阳)落山,亭中明暗变化。雨露滋润,风和日丽,亭子里柔中带刚。夏去冬来,亭中都冬暖夏凉。小鸟懂得(在这里)栖息,深水中的鱼懂得(在这里)深藏。与渔人、樵夫为友,(在这里)写下锦绣文章。无论是得志还是不得志,都能(在这里放松心情,)找到快乐的慰藉,无论是吟咏还是呼啸都不会觉得(你)是轻狂之人。(我)在石头上刻下(这些话)来表达(我的)志向,斗胆与同,行分享(这些话)。放松(你的)心情(使你在这里)就像天上的鸥鸟一样自由地飞翔,更像天上的闲云一样自由地飘荡。既是亭子又可以作为借鉴,这样不是很好嘛!,3.(
16、2018杭州中考)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题目。 姚长子墓志铭 明张 岱 姚长子者,山阴王氏佣也。嘉靖间,倭寇绍兴, 由诸暨掩至鉴湖铺。长子方踞稻床打稻,见倭至,持稻叉与斗。被擒,以藤贯其肩,嘱长子曰:“引至舟山放侬。”长子误以为吴氏之州山也。道柯山,逾柯岭,至化人坛。自计曰:“化人坛四面皆水断前后两桥则死地矣盍诱倭入?”乃私语乡人曰:“吾诱贼入化人坛矣。若辈亟往断前桥,俟倭过,即断后桥,则,倭可擒矣。”及抵化人坛,前后桥断,倭不得去,乃寸脔姚长子,筑土城自卫。困之数日,饥甚。我兵穴舟窒袽以诱之。倭夜窃舟为走计,至中流,掣所窒舟沉,四合蹙之,百三十人尽歼焉。乡人义姚长子,葬于钟堰之寿家岸。 无主后
17、者,纵为牛羊践踏之墟,邻农且日去一锸,其不为田塍道路者几希矣。余为立石清界,因作铭曰: 醢一人,醢百三十人,功不足以齿;醢一人,,活几千万人,功那得不思?仓卒之际,救死不暇,乃欲全桑梓之乡;旌义之后,公道大著,乃不欲存盈尺之土。悲夫! 【注释】脔(lun):把肉切割成小块。穴舟窒袽(r):在船上凿洞,用败絮塞住。袽,败絮。蹙(c):逼近。主后:此处指继承人。去一锸(ch):挖走一锹土。几希:很少。醢(hi):将人剁成肉酱的酷刑。旌义:表彰(姚公的)义举。,(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山阴王氏佣也(被雇佣的人) B嘉靖间,倭寇绍兴(盗贼) C乡人义姚长子(以为义)
18、 D纵为牛羊践踏之墟(听任),B,【解析】考查课外文言文实词的意义。要注意文言词语的一些用法,如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及词类活用现象。B项有误,“寇”应为入侵之意。,(2)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 断三处) 化 人 坛 四 面 皆 水 断 前 后 两 桥 则 死 地 矣 盍 诱 倭 入?,/,/,/,【解析】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先结合上下文读懂语意,再结合句子中常见的表停顿的词进行判断,如“则”前一般要停顿。,(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若辈亟往断前桥,俟倭过,即断后桥,则倭可擒矣。,你们急速前往(化人坛)截断前桥,等到倭寇一过,就截断后桥,那么倭寇就可以擒获了。,仓卒之
19、际,救死不暇,乃欲全桑梓之乡。,仓促之间,(姚长子)无暇顾及自身安危,却想着保全家乡父老。,【解析】考查文言文翻译句子能力。做到明确句子特点,如省略句、倒装句等。第句为省略句,“救死不暇”前加上主语“姚长子”。留意重点字词,做到字字落实,句子通顺。如第句中的“若辈”“亟”“俟”“即”“擒”等词的意思,第句中的“乃”“全”“桑梓”等词的意思。,(4)墓志铭是刻在墓碑上,叙述死者生平事迹并表达追思的铭文。结合全文,分析作者写这篇墓志铭的用意。,称颂姚长子牺牲自己、保全家乡的壮举,弘扬其大义;感慨百姓对其墓的践踏,警示世人要保护好义士的遗存,世代铭记像姚长子那样的义士。,【解析】考查对人物形象及作者
20、情感倾向的评价能力,根据题干“叙述死者生平事迹并表达追思”,结合姚长子的壮举,弘扬其大义;并根据文章中百姓对其墓的践踏,警示世人要好好保护义士的遗存。,【参考译文】姚长子,是在山阴王氏帮佣的人。嘉靖年间,倭寇侵犯绍兴,从诸暨偷偷潜至鉴湖铺。姚长子正踞坐在稻床上打稻,见倭寇来到,拿着稻叉与(他们)搏斗。(姚长子)被(倭寇)擒获,(倭寇)用藤绳穿过他的肩,并叮嘱姚长子说:“带(我们)到舟山就放你。”姚长子误认为(他们说的是)吴氏的州山。(他们)取道柯山,翻越柯岭,来到化人坛。(姚长子)自己谋划道:“化人坛四面都是水,截断前后的两桥,那么(它)就是死地了,何不诱骗倭寇,进入?”于是(姚长子)悄悄地告
21、诉乡人说:“我引诱倭寇到化人坛了。你们急速前往(化人坛)截断前桥,等到倭寇一过,就截断后桥,那么倭寇就可以擒获了。”等到(倭寇)抵达化人坛,前后的桥都被截断,倭寇没有办法离开,于是把姚长子一寸寸切成肉齑,再筑起土城(用来)自卫。(人们)围困他们好几天,(倭寇)饿极了。我们的士兵在(河边的)船上打洞,并在洞中塞入败絮来引诱他们。倭寇深夜,偷船计划逃走,(船)行到河当中,(士兵)拉走塞在船里的败絮让船沉没,四面合围夹击他们,一百三十人全部在那里被歼灭。乡人为姚长子的义举所感动,(包裹他被砍碎的肉齑,)葬在钟堰的寿家岸。 (姚长子)没有继承人(来祭祀),听任(他的墓)沦为牛羊践踏的废墟,旁边的农民还
22、每天挖走一锹土,(恐怕)它不沦为田埂、道路的情况是很少了。我为(它)立石碑划定(墓的)边界,于是写了铭文说:,自己一个人遭受醢刑,也醢死(倭寇)一百三十人,功劳不足以挂齿;自己一个人遭受醢刑,(却)使几千万人存活,这功劳怎么不让人深思追念?仓促之间,(姚长子)无暇顾及自身安危,却想着保全家乡父老;(官府)表彰(他的)义举之后,公道得以大大彰显,(可我们后人)却不想让这满一尺见方的土地(的墓地)留存下去。多么可悲啊!,4(湖州中考)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题目。 愚溪诗序 唐柳宗元 灌水之阳,有溪焉,东流入于潇水。或曰:冉氏尝居也,故姓是溪为冉溪;或曰:可以染也,名之以其能,故谓之染溪。余以愚触罪,
23、谪潇水上,爱是溪,入二三里,得其尤绝者家焉。今余家是溪,而名莫能定,土之居者,犹龂龂然,不可以不更也,故更之为愚溪。 愚溪之上,买小丘,为愚丘。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又买居之,为愚泉。愚泉凡六穴,皆出 山下平地,盖上出也。合流屈曲而南,为愚沟。遂负,土累石塞其隘为愚池。愚池之东,为愚堂;其南,为愚亭;池之中,为愚岛。嘉木异石错置,皆山水之奇者,以余故,咸以“愚”辱焉。 夫水,智者乐也;今是溪独见辱于愚,何哉?盖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又峻急,多坻石,大舟不可入也;幽邃浅狭,蛟龙不屑,不能兴云雨。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余,然则虽辱而愚之,可也。 (选自古文观止,有删改),【注释】灌水:水名。后文
24、“潇水”也是水名。家:安家。龂(yn)龂:形容争辩的样子。见辱于愚:被“愚”这个名称污辱。见于,古代汉语表示被动的一种格式。,(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灌水之阳,有溪焉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B故更之为愚溪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C皆山水之奇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D大舟不可入也 潭中鱼可百许头,A,【解析】A项“阳”都是“水的北岸”之意。B项“更”分别解释为“改”和“还”。C项“奇”分别解释为“瑰丽”和“对感到奇怪”。D项“可”分别解释为“可以”和“大约”。,(2)
2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愚泉凡六穴,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愚泉共有六个泉眼,都是从山下平地上涌出来的,原来(这泉水)是向上冒出的啊。(意对即可),【解析】逐字逐句翻译,关注重点字“凡”“皆” “出”“盖”“上”等,并根据上下文,补充出一些省略的成分。,(3)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遂 负 土 累 石 塞 其 隘 为 愚 池。,/,/,【解析】根据动作先后,在“负土累石”后断一处,在“塞其隘”后断一处。,(4)“是溪”“名莫能定”的原因是什么?用简 洁的语言概括。,当地居民有的称之冉溪,有的称之染溪,莫衷一是,争论不休。(意对即可),【解析】根
26、据文意,答案应在第一段中寻找概括。,(5)作者文中说自己“愚”,他的“愚”和愚 公移山中愚公的“愚”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示例:愚公下定决心移山,并看到“子子孙孙无穷匮”而“山不加增”,其“愚”实是志向远大、目光长远(或:能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是大智若愚的表现。柳宗元在文中以“愚”自称,并以“愚”来命名溪、丘、泉、沟等景物,认为自己的处境和,秀美的景色一样无人赏识而“无以利世”。因此他是以“愚”自嘲,借“愚溪”比喻自己,透露出被统治者排挤、抱负不能施展的抑郁和激愤。(答出对“愚”的不同理解,结合文本内容分析,意对即可),【解析】愚公的“愚”应从“志向远大”“似愚实智”的角度分析
27、,而文中作者的“愚”其实是一种自嘲,分析时都要结合文本。,【参考译文】灌水的北面,(在那里)有一条小溪,往东流入潇水。有人说:(过去)有个姓冉的人曾经居住(在这里),所以用(他的)姓氏命名这条溪水,叫做冉溪;还有人说:(溪水)可以用来染色,用它的功能命名,所以叫它染溪。我因愚犯罪,被贬到潇水,(我)喜爱这条小溪,(沿着它)走了二三里,发现一个风景绝佳的地方,(就在这里)安家。如今我把家安置在这条溪水旁,可是(它的)名字不能定,下来,当地的居民还在争论不休,看来不能不改(名字)了,所以(我)把它改名为愚溪。 (我)在愚溪上面买了个小丘,叫作愚丘。从愚丘往东北走六十步,发现一处泉水,又把它买下来,
28、(称它)为愚泉。愚泉共有六个泉眼,都是从山下平地上涌出来的,原来(这泉水)是向上冒出的啊。(泉水)合流后弯弯曲曲向南流去,(经过的地方)就称作愚沟。于是(我派人)运土堆石,堵住狭窄的泉水通,道,筑成了愚池。愚池的东面是愚堂,它的南面是愚亭,池子的中央是愚岛。好的树木和奇异的岩石参差错落,(这些)都是山水中瑰丽的景色,因为我的缘故,都用“愚”字玷污了(它们)。 水是聪明人所喜爱的,可现在这条溪水竟然被“愚”字辱没,(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它水道很低,不能用来灌溉;又险峻湍急,有很多浅滩和石头,大船进不去;幽深浅狭,蛟龙又不屑(于此),不能,兴起云和雨。(这条溪水)对世人没有什么好处,正像我。既然这
29、样,那么即使是玷污了它,用“愚”字来称呼它,(也)是可以的。,5(2018金华、丽水中考)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题目。 天石砚铭(并序) 宋苏 轼 轼年十二时,于所居纱縠行宅隙地中,与群儿凿地为戏。得异石,如鱼,肤温莹,作浅碧色。表里皆细银星,扣之铿然。试以为砚,甚发墨,顾无贮水处。先君曰:“是天砚也有砚之德而不足于形耳。”因以赐轼,曰:“是文字之祥也。”轼宝而用之,且为铭曰: 一受其成,而不可更。或主于德,或全于形。均是二者,顾予安取。仰唇俯足,世固多有。,元丰二年秋七月,予得罪下狱,家属流离,书籍散乱。明年至黄州,求砚不复得,以为失之矣。七年七月,舟行至当涂,发书箧,忽复见之。甚喜,以付迨、
30、过。其匣虽不工,乃先君手刻其受砚处,而使工人就成之者,不可易也。 (选自苏轼文集第二册) 【注释】纱縠行:苏轼故里,在四川眉山。发墨:指砚台磨墨易浓。先君:这里指苏洵。祥:吉祥之兆。主:以为主,着重于。当涂:地名。迨、过:苏迨、苏过,苏轼的儿子。,(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释义不同的一组是( ) A得异石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且为铭曰 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C明年至黄州 越明年,政通人和 D求砚不复得 求二石兽于水中,B,【解析】考查文言实词的用法。回答时要能联系课内学过的知识,联系材料,确定其意思。B项“为”依次解释为“雕刻”和“替”。其他三项释义
31、相同。,(5)作者文中说自己“愚”,他的“愚”和愚 公移山中愚公的“愚”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解析】考查文言实词的用法。回答时要能联系课内学过的知识,联系材料,确定其意思。B项“为”依次解释为“雕刻”和“替”。其他三项释义相同。,(2)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是 天 砚 也 有 砚 之 德 而 不 足 于 形 耳。,/,/,【解析】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可以在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找出一些标志性的词,如“也”后停顿,“而”前停顿。,(3)文中“赐”“付”都是指父亲将砚交给儿子,作者在其中寄寓的情感有何异同? 因以赐轼,曰:“是文字之祥也。” 甚喜,以付迨、过。,“赐
32、”是“赐予”的意思,体现了苏轼对父亲的敬重与感恩;“付”是“交给”的意思,表现了苏轼把天石砚交给儿子时的郑重与期待。这两个词都寄寓了苏轼对天石砚的珍爱之情。,【解析】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能力。先根据文中相关句子,用现代汉语解释字面上的意思,再结合文章内容分别体会其蕴含的感情。,示例一:相同。天石砚无贮水处,从“形”来说,不免有些遗憾,但它色泽温润、质地细腻、发墨甚多,是天生的好砚,这才是砚“德”之所在。苏轼以砚之“德”喻人之“德”,极称“德”之可贵,这和刘禹锡在陋室铭中表达的观点是一脉相承的。,(4)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写道:“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苏轼在天石砚铭(并序)中说“或主于德,或全于形
33、”。你认为苏轼对“德”与“形”的看法与刘禹锡是否相同?请结合本文简要说明理由。,示例二:不同。天石砚“形”的缺陷令苏轼遗憾,但他并不以“形”废“德”,他认为事物的“德”与“形”皆有可取之处,就看如何取舍;而刘禹锡唯“德”为重,“形”之陋在他看来是无足轻重的。,【解析】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比较分析能力。先概括文章内容,再在此基础上比较分析。,【参考译文】我十二岁时,在四川眉山的纱縠行住所的空地上,与小朋友们玩挖地游戏。(我)发现(一块)奇异的石头,(形状)像条鱼,肤色温润,呈浅绿色。(这石头)表里均有星星点点银色的细花纹,敲敲它能发出铿锵悦耳的声音。(我)试着把(它)当成砚,(砚台)磨墨非常易浓,
34、环顾(砚台的四周)没有储水的地方。我的父亲说:“这是一方天砚啊!(它)有砚台(要有的好的石材)这种德,只是在,外形上有所欠缺罢了。”于是,(我的父亲)当即把(这块砚台)赐给了我,说:“这(砚)是文字吉祥的象征啊。”(于是,)我把它当成宝贝来使用,并且(在上面)刻上铭文,说: 既然(我)接受了上天的赐予,今后不可以使其易主。或以品德为高,或要保全形体。如果两者都有,那我选择什么呢?仰人鼻息,跪人脚下,世上(这样的人)本来就有很多。,元丰二年秋七月,我获罪下狱,全家人颠沛流离,书籍散乱。第二年(我)来到黄州,砚台再也找不到了,(我)以为把它弄丢了。元丰七年七月,(我)乘船行到当涂地界,翻开书箱,忽然又看见了它。(我)心中大喜,(于是)把(它)交给儿子苏迨和苏过。装砚的匣子虽然不是十分精致,却是我的父亲亲手雕刻在它上面的,(就算)想让工匠来完成它,也是不可以改变的。,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