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届高考上海卷作文导写【题 目】2022年语文高考作文题:小时候人们喜欢发问,长大后往往看重结论。对此,有人感到担忧,有人觉得正常,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下水文一在“切问近思”中成长陈一星 “天上为什么会下雨?”“海水为什么是咸的?”面对未知的一切,孩子会扑闪着好奇的大眼睛问出“十万个为什么”,即使大人们已经给出了解释,他们还会不依不饶地继续刨根问底。这一方面是出于人类天性中单纯的好奇心,另一方面对尚未熟悉自然常识和社会风俗的孩子来说,需要通过不断提问来了解世间万物的特征,借助想象构建起它们之间的联系,迈出探索这个陌生世界
2、的第一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拥有了更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对眼前的一切现象早就习以为常;我们拥有了更强的推理和判断能力,可以运用前人的结论来应对社会生活。我们不再像小时候那样不顾一切地发问,面对现实我们要计算时间和效率来获得一个确定的结果,面对复杂的社会境遇我们会思虑轻率发问可能产生的影响。我们更明白有些问题或许未必有答案,比起漫无边际地驰骋想象,不如务实一些把精力花在更能做出成果的地方。从“爱发问”到“重结论”本是走向理性和成熟的表现,然而当人们过于注重结论而完全忽视发问和思考的过程时,也会产生令人担忧的问题。对个体而言,在社会规训下仅仅习惯于接受既定的结论,意味着对自主思考和自我选择权利的放
3、弃,只能在这个众说纷纭的世界中随波逐流地消磨生命,沦为任人摆布的光鲜玩偶或是行尸走肉般执行命令的机器。比如,在应试教育“填鸭”下垂头丧气的学生,在流水线上重复劳动两眼空洞的“打工人”,或是面对“后真相”如墙头草般手足无措的网民。对社会而言,如孩子般的发问才是推动人类探索未知和发展前行的源动力。童年加来道雄对池塘中鲤鱼世界的发问,开启了日后他对平行宇宙和多维空间的理论探索;易卜生借玩偶之家的“娜拉出走”向社会发问,点燃了19世纪女性平权运动的火种;春秋战国时期王权衰落礼崩乐坏,诸子争鸣互相辩驳,探索天下兴亡的规律;新文化运动蓬勃发展的觉醒年代,一批批中国青年不断质疑思索,寻找救亡图存的出路。如果
4、他们仅仅是接受既定的现实和结论,那社会将如同“守旧老人”统治下的“无知山谷”那样停滞僵化、破败不堪。不过,提倡“爱发问”并不意味着不要“重结论”。哲学始于惊奇,但绝不仅仅止于惊奇。孩子出于单纯好奇而全无功利心的发问固然值得赞赏,然而成人如果只是乱问一气却没有对结论的追寻和思考,那“发问”就沦为了一种徒有其表的形式,甚至在无穷无尽的追问中陷入精神困境而被虚无吞没。对于真正成熟而拥有理性的人,重视“结论”既是有效“发问”的起点,又是“发问”指向的目标。基于对前人成果的尊重和对现实境况的理解,企盼通过思考和探索问题找到有益的解答,“发问”才能真切地改善社会和推动发展,而非落入夸夸其谈或空想主义。正如
5、子夏所言,“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成长是通过学习前人经验结论逐步建立一个稳定的自我,更是在稳定的自我中留下质疑探寻、不断更新的空间。愿我们都能在人生的问与答中收获真正的成长,一起走向更美好的远方。【点 评】首先来看层次:从“正常”到“担忧”,从孩子到成人,从个体到社会,大大小小的层次,非常扎实;而最后一层推进到“爱发问”与“重结论”的关系,将“儿时”与“长大”连成一片推出“成长”,这是思维的丰厚。其次来看论证:第一段的论证从两方面展开;第二段的论证更是一句话一层,层层推进,真是实实在在的说理。而文中的论据,既有课本内的,也有社会中的,贴切而丰富。最后来看语言:第1、2段的语言朴
6、实平易,第4段的语言生动形象,第7段的语言凝练有力。用词妥帖,句子间非常紧凑,可谓是干货满满的表达。看她的作文,能解决我对写作文的许多困惑:如何清晰地破解题意,搭建文章的层次?怎么把文章写得精简凝练?老师又为什么要写下水作文?我时而会和一星聊起这些问题,我想,这篇文章就是她给我的回答吧。下水二三个“看重结论”的“发问”蔡文俊 “小时候人们喜欢发问,长大后往往看重结论”这本身就是个结论。身为“看重结论”的大人,我该如何看待它?有一种“看重结论”是“结论至上主义”:凡事都要找个结论,且往往把结论当成定论全盘接受,还有把它推向极端去理解的习惯。题目这句话,在这些人看来即是:长大后的人们都不再发问,失
7、去了纯真与好奇,变成了只重结果的利己者、唯结论是从的工具人。这当然太值得担忧了!然而,这样的“看重”,虽曰看之,实为偷换;虽曰重之,实为偏激。他们并不看重结论,而只是借助结论在发泄自己的情绪。真正的“看重”,是小心谨慎的,是疑虑不安的在看重一份工作的实习生、看重一位佳人的暗恋者身上,你会看到这种审慎的思虑。所以,真正的看重,从“审问之”开始。那么,让我们对题目发问吧。第一个问题:为何前半句没有“往往”二字?这是否意味着,小时候人们都喜欢发问?看似没错。这是孩子的天性与特性使然:孩子眼中的世界全然陌生,而他又充满好奇心和想象力,自然问题多多;孩子单纯无畏,童言无忌,自然敢频频发问。然而,会发问、
8、敢发问,不等于喜欢发问。要“喜欢”发问,很不容易,需要有让孩子喜欢发问的土壤;而能做这土壤的,往往是看重结论的大人。有发问,就需要有答案;如果嫌孩子烦,懒得找答案,甚至说“就你问题多”,只怕孩子渐渐地就不喜欢发问了。而这答案,也不能是敷衍了事的,孩子也有自己的逻辑与观察,“哄小孩”答案是不会让他们满意的。因此,要让孩子喜欢发问,需要有人愿意寻找一个又一个答案,考证答案的正确性,并且耐心地把得出答案的过程解释给孩子听。这些行为,不正是“看重结论”的表现吗?小时候读十万个为什么,最令我惊叹的不是这里面有十万个“为什么”,而是每个“为什么”后面都有一个“结论”。问出十万个“为什么”固然不容易,而写出
9、十万个“孩子都看得懂的结论”更是了不起!正是在这群看重结论的大人的呵护下,小时候的人们才喜欢上了发问。由此看来,“小时候人们喜欢发问”并不是常态,恰需要大人对结论的看重。如果能做到,不仅无需担忧,反而要为之欣喜。第二个问题:后半句的“往往”二字,是否隐含着“长大后人们更看重结论,很少发问”的潜台词?看似没错。这是大人的特点与责任使然:大人对世界有基本的了解,而又拥有逻辑与思维能力,自然该对了解的结论做出判断;大人重任在肩,规则缠身,自然需借助结论安身立命。然而,正如本文开头所说,“发问”其实是“看重结论”的题中应有之义,二者并不矛盾。看重结论,既要核实结论的正确有效,更要检视得出结论的过程是否
10、严谨周密;而这,都需要发问。记者做出报道前,要问一问消息的来源是否可靠;领导做出决策前,要问一问还有没有其他可能;老师看到学生作文中的论点时,也要问一问他的论证是否成立不过,“审问之”只是“看重结论”的第一步,问完之后,我们不像孩子一样等着别人来回答,而是还得靠自己去慎思明辨,才能对结论做出自己的判断。这样看来,大人的发问往往发生在脑海中,且只是得出结论中的一个环节,因此不易被他人注意到,也不必单独拿出来强调,于是就产生了“长大后人们不再发问”的错觉。至于大人为什么不喜欢提出新的问题,则另有一正常的原因:提出新问题之于孩子近乎一种本能,不太费力;而之于大人则是一种能力,很不容易。更准确地说:大
11、人看重结论的习惯,要求他必须更准确、更深入、更有理据地提出新问题,这一过程是困难且辛苦的,自然很难让人“喜欢”了。大学生找论文的选题之前,先得把前人关于这个问题的结论都读尽了,才有准确发问的资格。杨振宁通晓了经典物理学的结论,深究了弱相互作用实验结论的疏漏,才能深入地提出了宇称不守恒的质疑。鲁迅一句“从来如此,便对么”的叩问,如果没有“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这一结论做支撑,便容易变成杠精的语气。还记得我工作第三年,有机会为步根海老师做一次“车夫”,开车送他去地铁站。二十多分钟的车程内,我一直在绞尽脑汁地搜寻自己语文教学上的困惑,想抓住这难得的机会向步老师求教。这个问题,太简单了吧;这个问题,
12、或许不太严谨;这个问题,好像没什么可回答的直到步老师下车,我也没问出一个问题,似乎我一发问,步老师就会发笑。如今回首,当年的我自然是太迂太多虑了,不过这也证明了大人提出问题的困难。由此看来,“长大后往往看重结论”是正常的,也无需给所有大人都扣上“不再发问”的帽子。当然,有一部分大人抱持的是“结论至上主义”,对结论全盘接受不质疑;也有一部分大人在社会的重压下产生了倦怠、麻木、虚无种种负面心态,懒得再发问了。这两种情况,是很值得担忧的,但它们似乎并不是“看重结论”所导致的,担忧者还需另寻根源。至此,看似我已经得出了结论,但且慢,再问自己最后一个问题:真的没有什么值得担忧的吗?我以为,有两种问题,长
13、大后的我们确实不再问了,这背后或有更普遍的担忧。第一种是“无理之问”。花儿会不会疼?鱼儿为什么这么快乐?为什么我难过的时候,天空也变得灰暗?梦里的我,会不会才是真实的我?人死后去了哪里?这些问题的答案在十万个为什么里面找不到,甚至,这些问题其实本就没有答案,也无需答案,自然被看重结论的我们慢慢遗忘了。幸好,我们还能在诗人的作品中看到这样的发问: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天空一无所有,为何给我安慰?哦!不,看重结论的大人不会再读诗了理性压倒了诗性,逻辑战胜了想象,有用抹杀了无用。看重结论的大人啊,繁重的工作和生活之余,谁来给我们安慰?第二种是“禁忌之问”。童言无忌
14、,孩子有豁免权,因此,面对一丝不挂的皇帝,只有孩子才能问出真相,大人们则不敢问,也不能问了。看重结论的大人,面对问题多多的社会,往往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忙着用结论解决一个又一个具体问题,可我们是否有意无意地忽视了房间里的大象?是否不敢指出皇帝其实一丝不挂?即使指出了,是否也没有人能听到?抱歉,我已经问得太多了,不能再问下去了,就此打住吧。非常抱歉,这篇文章写得这么冗长,逻辑这么复杂,早已不能称之为“下水作文”。只是因为我太看重这个题目,太想得出高明的结论,反而陷入了思辨的怪圈和文字的泥沼;这或许也是“太过看重结论”另一个值得担忧的地方吧。既然本文不足为法,那只希望我这一次“看重结论”的尝试,能引起你继续质疑与发问的冲动。【点 评】 “看重”二字如何理解?“往往”二字蕴含了怎样的思辨空间?孩子的“发问”与成人的“发问”有何不同?“爱发问”和“重结论”之间究竟有哪些关系?认为“正常”里有何深意可以咀嚼?真正值得“担忧”的又是什么?全文在提问与回答中将思考不断推向深入,又在科学、文史、生活情境、现身说法中来回穿梭进行扎实的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