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行为主义学派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文档编号:3176812 上传时间:2022-07-28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5.3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行为主义学派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第六章-行为主义学派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第六章-行为主义学派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第六章-行为主义学派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第六章-行为主义学派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第五章第五章 行行为为主主义义心理学心理学一、行为主义流派一、行为主义流派l行为主义(行为主义(behaviorism)l人物:华生;斯金纳人物:华生;斯金纳l观点:观点:l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l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S-R(Stimulus-Response)1.华生华生 19131913年发表年发表一个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一个行为主义者心目中的心理学,宣,宣告行为主义心理学诞生。告行为主义心理学诞生。这份“行为主义者眼中的心理学”的宣言一开始就宣布与所有处理精神过程的各心理学学派脱离关系他教老鼠穿出了仿照亨利八世于伦敦

2、郊外的皇家行宫汉普顿宫制作的微型复制品迷宫。开始,老鼠们需要半个多小时的时间才能找到出口,可是,经过30次的尝试之后,它们可以在10秒钟内直奔出口。它们是通过什么办法知道路线的?为了找出原因,沃森先拿去了它们的第一个感觉提示,接着再拿去一个,以了解是哪一个对迷宫学习至为关键。他把一些经过培训的老鼠的眼睛蒙上,它们的动作水平立刻降下来,可又立即恢复到以前的水平了。他冲洗迷宫道,以去掉味道的提示,可经过培训的老鼠同样跟以前一样干得好。他用外科手术破坏了一些未经培训的老鼠的嗅觉,可是,它们跟未受损坏的老鼠一样稳定地学会了走迷宫。沃森下结论说,肌肉运动觉提示即肌肉的感觉是学习过程的关键因素。19151

3、915年,华生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年,华生当选为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华生的四句话华生的四句话心理学的唯一主题应该是行为,而不是意识心理学的唯一主题应该是行为,而不是意识l“心理学是一门纯粹客观的自然科学”l 心理学应该研究“外显行为”一切行为都不过是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一切行为都不过是对外界刺激的反应 (SRSR)l孩子是橡皮泥l经典条件反射实验l恐惧可以习得“小阿尔波特的故事”心理学的方法应该是客观的而不是内省式的心理学的方法应该是客观的而不是内省式的心理学的目标应该是心理学的目标应该是“预测并控制行为预测并控制行为”,而不是对精神现象的,而不是对精神现象的基础理解。基础理解。小阿尔伯特实验小

4、阿尔伯特实验 当阿尔伯特还只有9个月大的时候,他们把一只白色老鼠放在他身边,可他一点也不害怕;可是,当用一把锤子在他脑后敲响一根钢轨时,他就害怕了,带着恐惧的反应。给他两个月的时间使这次经历淡忘,然后,他们俩又开始这些实验。一只老鼠从正面放在阿尔伯特的面前,他用左手去抓它;就在他碰到老鼠的时候,他的脑后又响起了钢轨敲响的声音,他就猛地一跳,向前仆倒,把脸理在床垫里面。第二次试的时候,阿尔伯特用右手去抓,当他快要抓住的时候,钢轨又在身后响起。这次,阿尔伯特跳起来,向前仆倒,开始啜泣。沃森和雷纳把进一步的试验推迟了一个星期,“以避免过度刺激孩子”,他们写道:这是个奇怪的说法,因为他们的目的是要做到

5、这样,而且事实上在他们继续的时候也已经过度刺激他了。又进行了五六次配对试验,把老鼠放在阿尔伯特身边,钢轨在他脑后震响,阿尔伯特对老鼠就形成了完全的恐惧条件反应:老鼠一出现,婴儿就开始哭。他几乎立即向左侧猛地一转身,倒在左侧,用四肢撑起身体快速地爬动,在他到达试验台的边缘前,用了相当大的劲才拖住他。更进一步的试验显示,阿尔伯特对其它毛乎乎的东西也产生了概括性的恐惧:兔子、狗、海豹皮大衣、棉绒,还有沃森装圣诞老人戴的面罩。停止一个多月以后,又对阿尔伯特进行试验,如沃森和雷纳明显满怀喜悦地在报告中说明的一样,他哭了起来,对老鼠和其它一系列展现在他眼前的毛乎乎的刺激感到害怕,这时候,并没有任何铁轨敲击

6、的声音。“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并在我自己设定的特殊环境中养育他们,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并在我自己设定的特殊环境中养育他们,那么我愿意担保,可以随意挑选其中一个婴儿,把他训练成为那么我愿意担保,可以随意挑选其中一个婴儿,把他训练成为我所选定的任何一个专家我所选定的任何一个专家医生、律师、艺术家、小偷,而医生、律师、艺术家、小偷,而不管他的才能、嗜好、倾向、能力、天资和他祖先的种族。不不管他的才能、嗜好、倾向、能力、天资和他祖先的种族。不过,请注意,当我从事这一实验时,我要亲自决定这些孩子的过,请注意,当我从事这一实验时,我要亲自决定这些孩子的培养方法和环境。培养方法和环境。”华生:教育万能论华生

7、:教育万能论古典制約-制約前非制約刺激 UCS(食物)制約刺激 CS(鈴聲)非制約反應 UCR(流口水)無流口水反應古典制約-制約中非制約刺激 UCS(食物)制約刺激 CS(鈴聲)非制約反應 UCR(流口水)古典制約-制約後制約刺激 CS(鈴聲)制約反應 CR(流口水)恐惧性条件反射的形成恐惧性条件反射的形成小艾伯特小艾伯特实验实验(Little Albert)应用应用l经典条件作用所建立的刺激经典条件作用所建立的刺激反应联结反应联结,可以用以解释可以用以解释教育上很多现象。如学校恐惧症和数学恐惧症。教育上很多现象。如学校恐惧症和数学恐惧症。l原因都是在学校学习失败或惩罚不当引起恐惧后,原因都

8、是在学校学习失败或惩罚不当引起恐惧后,进而对整个学校情境也产生恐惧所致。进而对整个学校情境也产生恐惧所致。lB.F.斯金纳(斯金纳(Burrhus Frederic Skinner 19041990)是行为主义学派最负盛名的)是行为主义学派最负盛名的代表人物,也是世界心理学史上最为著名代表人物,也是世界心理学史上最为著名的心理学家之一,直到今天,他的思想在的心理学家之一,直到今天,他的思想在心理学研究、教育和心理治疗中仍然被广心理学研究、教育和心理治疗中仍然被广为应用。为应用。l操作条件学习理论的创始人,行为矫正的操作条件学习理论的创始人,行为矫正的开创者。开创者。l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参与

9、美军秘密作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曾参与美军秘密作战计划,采用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方法训练战计划,采用操作性条件反射的方法训练鸽子,用以控制飞弹与鱼雷鸽子,用以控制飞弹与鱼雷l19451945年任印第安纳大学心理系教授和系主年任印第安纳大学心理系教授和系主任任l19481948年返回哈佛大学任心理学教授,直到年返回哈佛大学任心理学教授,直到19741974年退休。年退休。2.2.新行为主义的代表:新行为主义的代表:斯金纳(B.F.Skinner)斯金纳的发展l在哈佛大学攻读心理学硕士的时候,他受到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吸引,成为了一名彻头彻尾的行为主义者,从此开始了他一生的心理学家生涯。l他在华生等人的基

10、础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提出了有别于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的另一种条件反射行为,并将二者做了区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行为主义理论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l他长期致力于研究鸽子和老鼠的操作性条件反射行为,提出了“及时强化”的概念以及强化的时间规律,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l现实里的斯金纳,满头花白乱发,对心理学极度狂热。据说他曾将婴儿大的女儿养在实验箱里,训练她学会各种技能,好像马戏团里训练海豹用鼻子顶球。l他认为,人类向来珍视的“自由意志”其实并不存在的,他主张通过正强化作用来训练人类或动物完成指定的任务,即所谓的“操作性条件反射”。为了钻研该理论,以求其周延完备,斯金纳不惜拿自己的女儿做实验,把她关

11、在箱子里整整两年。斯金纳箱斯金纳箱斯金纳箱l它是一只笼子,足以让一只白鼠很舒服地呆在里面,一面箱壁上有一根横杆,恰好装在一只小食盘和喷水口上面。老鼠在笼子里面爬来爬去,当它碰巧把前爪歇在横杆上压下它时,一粒饲料会自动地落在食盘里。笼子外面连接着的一些设备会画出一条线,一分钟一分钟地显示出压下横杆的总数,从而自动地记录老鼠的行为。l斯金纳从这些曲线里形成了若干的原理,这些原理增进了人们对老鼠行为的理解,还有对人的行为的理解。l有一个例子是,他发现部分强化有一个重要的变化效果。食物偶尔或者不定期投放,老鼠经计划训练后,会坚持不断地按压横杆,哪怕投放饲料的装置已经完全关掉了。它们学习的行为比一些在定

12、期间歇投放的强化中训练出来的老鼠更不太容易消除。l有人把这个比作在赌场玩老虎机的赌徒行为:老鼠和赌徒都没有办法预测下一次的强化什么时候到来,但是,因为习惯于偶尔得一些奖励,他们都会坚持不断地试下去,以期望在下一次尝试中得奖。斯金纳的发展l斯金纳将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应用于对人的研究,他认为,人是没有尊严和自由的,人们作出某种行为,不做出某种行为,只取决于一个影响因素,那就是行为的后果。l人并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行为,而是根据奖惩来决定自己以何种方式行动,因此,人既没有选择自己行为的自由,也没有任何的尊严,人和动物没有什么两样。l人的特性同他的强化历史是一致的,在人身上保留下来的即是那些受到强化的东

13、西,所谓人格不过是一组反映强化历史的行为模式。l人格就是个体在成长过程中经过各种强化后形成的稳定持久的行为模式。人格的形成主要受环境和强化的影响。l在心理治疗领域,他提出了塑造行为的行为矫正技术,不断地利用奖惩来塑造人们的行为,促使人们作出好的行为,改变不良行为。现在行为主义学派的行为矫正技术仍然在心理治疗领域广为应用。斯金纳的发展及其人格理论l建立条件反射的两个原则:建立条件反射的两个原则:1.任一反应若有强化刺激尾随其后,则有重复出现的倾向任一反应若有强化刺激尾随其后,则有重复出现的倾向 如老鼠乱窜,无意中撞到杠杆,吃到了食物。如老鼠乱窜,无意中撞到杠杆,吃到了食物。婴儿无意中发出一声婴儿

14、无意中发出一声“妈妈”的声音,妈妈就高兴,就亲他,久而久的声音,妈妈就高兴,就亲他,久而久之,婴儿就学会了叫妈妈。之,婴儿就学会了叫妈妈。2.强化刺激可以是增强操作反应速率的任何事物。强化刺激可以是增强操作反应速率的任何事物。只要能增加目标行为出现的频率即可只要能增加目标行为出现的频率即可两种类型的学习两种类型的学习l应答性行为应答性行为l即某种刺激引起的行为即某种刺激引起的行为,被动地对环境做出作出反应被动地对环境做出作出反应l操作性行为操作性行为l即个体操纵其环境的行为即个体操纵其环境的行为,是有机体主动地作用于环境是有机体主动地作用于环境,如步行上学如步行上学,读读书写字书写字,回答问题

15、等回答问题等l 机体的行为分为两种机体的行为分为两种l应答性行为应答性行为刺激型条件反射刺激型条件反射l操作性行为操作性行为操作性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观点:操作性条件反射观点:操作性条件反射l人的行为不仅受环境制约,也受强化作用的影响。l华生等人只研究了S-R之间的联系,而没有进一步深入考察行为后果反过来会对行为本身产生什么影响l行为后果实际上可以反过来成为行为的一个刺激,即SRS,行为后果对行为本身具有重要影响,这种影响称为强化l塑造行为的过程就是强化的过程,行为之所以发生改变,就是因为强化作用,因此对强化的控制就是对行为的控制1.正强化正强化,即某一行为如果带来使行为者感到愉快和满足的东

16、西,如食物、金钱、赞誉、爱等,行为者就会倾向于重复该行为2.负强化负强化,当某种刺激在有机体环境中消失时,反应概率会增加。即某一行为如果会消除使行为者感到不快和厌恶的东西,如消除噪声、严寒、酷热、电击、责骂等,行为者也会倾向于重复该行为3.惩罚惩罚,即如果某一行为会带来令行为者不快的东西或者会取消令行为者愉快的东西,行为者就会倾向于终止或避免该行为。著名的著名的强强化化时间时间表表 连续性强化:每次行为都受到强化 间断性强化:部分行为受到强化l间断性强化各种强化时间表的作用各不相同。一般固定间隔的强化,作用最小;变动比率的强化,作用最大。最佳组合:最初使用连续强化安排,然后是固定间隔强化安排,

17、最后是变动比例强化安排彼得病症的治疗彼得病症的治疗 l玛丽琼斯,l美国发展心理学家,行为疗法的先驱。l症状:症状:l被试是一个名叫彼得的小男孩,他特别害怕兔子、白鼠等,甚至皮毛和棉绒也非常害怕。l行为主义的治疗方案:行为主义的治疗方案:l首先创造一个能使小彼得与其他三个小孩儿一起玩的环境,并给他食物。当他玩得高兴时,琼斯就给他们看一只兔子,天天坚持这样做。l开始时,彼得对兔子仍然害怕,但随着这一过程的进行,他的恐惧开始减弱。慢慢地,他能够容忍兔子跟自己越来越靠近,到了第 45 次时,他可以将兔子抱在怀里抚摸,并让它轻轻地咬自己的手指头。评价及后期发展评价及后期发展l被称为被称为“没有心理的心理

18、学没有心理的心理学”l将人的心理等同于动物的心理,将人的心理等同于动物的心理,“比白鼠大一点的东西比白鼠大一点的东西”l将人看成是一个消极地受刺激与强化操纵控制的被动者将人看成是一个消极地受刺激与强化操纵控制的被动者行为主义的生命力行为主义的生命力它对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突破,可以说行为主义是心理学史上最它对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突破,可以说行为主义是心理学史上最彻底的实验取向,它使心理学无可辩驳地成为一门彻底的实验取向,它使心理学无可辩驳地成为一门实验科学实验科学从行为之前的刺激与行为之后的强化来控制人的行为,具有明从行为之前的刺激与行为之后的强化来控制人的行为,具有明确的确的操作性操作性在当今仍然在

19、当今仍然大有用武之地大有用武之地,现在普遍用于戒烟、戒酒、戒毒的,现在普遍用于戒烟、戒酒、戒毒的厌恶疗法,用于心理治疗的系统脱敏法都以行为主义为基础厌恶疗法,用于心理治疗的系统脱敏法都以行为主义为基础后期发展后期发展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SOR 替代性替代性强强化化班杜拉:攻击性观察学习的实验社会学习的一般原理社会学习的一般原理l班杜拉通过实验研究而发现的社会学习原理社会学习原理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人类的许多学习都是认知性的 2.反应的结果是人类学习的主要来源 3.观察是学习的另一个主要来源 4.展现一个榜样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效应 5.观察学习是规则和创造性行为的主要来

20、源 心理学的流派心理学的流派暴力行为的习得暴力行为的习得观察学习观察学习经典实验:经典实验:目的目的:研究孩子对攻击性行为的观察和模仿。:研究孩子对攻击性行为的观察和模仿。实验过程:观看录象实验过程:观看录象 行为行为1:K做在充气人身上打它的鼻子,做在充气人身上打它的鼻子,“哈!打中了!哈!打中了!”行为行为2:K将充气人拉起来,用一个木槌连续击打它的头将充气人拉起来,用一个木槌连续击打它的头部,部,“哈!趴下!哈!趴下!”行为行为3:用木槌打完后:用木槌打完后K又把它踢来踢去,又把它踢来踢去,“飞喽!飞喽!”行为行为4:K用橡皮球猛砸充气人,每砸一下都大叫:用橡皮球猛砸充气人,每砸一下都大

21、叫:“咚!咚!”*实验实验1 1:儿童观看成人三种攻击性行为的电影后,精确:儿童观看成人三种攻击性行为的电影后,精确再现攻击性行为的情况。再现攻击性行为的情况。程序一:让儿童观看成人电影,影片中成人的行为具有很高的侵犯性,对充气娃娃拳打脚踢,还朝充气娃娃扔东西。程序二:这部电影有三种不同的结局,每组儿童观看的是其中一个结局的影片版本。第一组,那些成人因为他们的侵犯性行为得到奖励;第二组,成人被惩罚;第三组(控制组),影片没有成人受奖励还是惩罚的结局。程序三:看完电影后,让儿童和BOBO这个充气娃娃玩。班杜拉:攻击性观察学习的实验研究研究结结果果 那些看到成人的侵犯行为受到奖励的儿童,比控制组的

22、儿童对充气娃娃表现出更多的侵犯行为 而那些看到成人的侵犯行为受到惩罚的儿童,比控制组的儿童有更少的侵犯行为 也就是说,儿童的行为是通过观察而习得的,尽管他们自己并没有主动参与*实验实验2:但这是否意味着,看到榜样受到奖励的儿童比看到:但这是否意味着,看到榜样受到奖励的儿童比看到榜样受惩罚的儿童榜样受惩罚的儿童习得更多习得更多的攻击性行为呢?的攻击性行为呢?*班杜拉在这两组儿童看完电影回到游戏室时,以提供糖果作为奖励,要求儿童尽可能地回想起榜样的行为,并付诸行动*结果表明,这两组儿童在模仿攻击性行为方面没有任何差异,即都能同样精确地显示出榜样的即攻击*这说明,榜样行为所得到的不同结果,只是影响到

23、儿童模仿的表现,而对学习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因为在榜样受到惩罚的条件下,儿童同样也习得了这种行为反应,只不过没有同样地表现出来罢了*实验实验3:后来的研究还表明,儿童即使没有看到侵犯行为受奖励也:后来的研究还表明,儿童即使没有看到侵犯行为受奖励也会去模仿它,也就是说,作为角色榜样的行为起了作用。会去模仿它,也就是说,作为角色榜样的行为起了作用。结果发现,看到成人攻击充气娃娃的儿童比起那些没有看到侵结果发现,看到成人攻击充气娃娃的儿童比起那些没有看到侵犯性行为的儿童,后来的行为更富于侵犯性。犯性行为的儿童,后来的行为更富于侵犯性。在一个研究中,研究者让儿童分别观察不同成人的表现,这些成人或者挨着充

24、气娃娃安静地坐着,或者攻击充气娃娃。对这两类成人都不给予任何奖励或惩罚。u 拳王争霸赛的公开暴力拳王争霸赛的公开暴力 调查结果:调查结果:1973年-1978年的18次重量级拳王争霸赛之后,凶杀案的数量以平均12.46%的比率上升,最高是时候是发生在宣传力度最大、收视范围最广的比赛之后。结论:结论:个体的行为是在观察他人的行为及其后果的基础上获得的。学习是一种既符合信息加工理论,也符合强化理论的过程。什么是社会学习的好榜样?什么是社会学习的好榜样?特征特征为为什么起作用?什么起作用?卓越卓越受人喜受人喜欢欢和尊敬(榜和尊敬(榜样样受人喜受人喜欢欢,被,被别别人人尊重)尊重)类类似(个体似(个体

25、认为认为榜榜样样与自己很相似是很关与自己很相似是很关键键的)的)强强化(所化(所观观察到的榜察到的榜样样行行为为的的结结果)果)卓越的成人(家卓越的成人(家长长或教或教师师)的行)的行为为或者是同或者是同龄对龄对手手(好朋友)的行(好朋友)的行为为,要比随机的成人或儿童的行,要比随机的成人或儿童的行为为更更可能被模仿。可能被模仿。儿童更可能模仿受人尊敬的教儿童更可能模仿受人尊敬的教师师或者是朋友的行或者是朋友的行为为,而不可能模仿陌生人或者他不喜,而不可能模仿陌生人或者他不喜欢欢的行的行为为。家家长长和好朋友更可能作和好朋友更可能作为为榜榜样样的角色,是因的角色,是因为为正在正在学学习习的个体

26、感的个体感觉觉他他们们与自己有一定的与自己有一定的类类似。似。如果榜如果榜样样的行的行为为得到得到奖奖励励时时,个体更可能模仿榜,个体更可能模仿榜样样的行的行为为。以戒毒、同性恋为例:以戒毒、同性恋为例:刺激刺激问题行为问题行为愉快反应愉快反应趋进行为趋进行为 (治疗前)(治疗前)(毒品)(毒品)(吸毒)(吸毒)(快感)(快感)(吸毒成瘾)(吸毒成瘾)刺激刺激厌恶刺激厌恶刺激厌恶反应厌恶反应回避行为回避行为 (治疗中)(治疗中)(毒品)(毒品)(催吐剂)(催吐剂)(呕吐)(呕吐)(戒毒)(戒毒)刺激刺激厌恶反应厌恶反应回避行为回避行为 (治疗后)(治疗后)(毒品)(呕吐)(毒品)(呕吐)(戒毒

27、)(戒毒)厌恶疗法原理示意图厌恶疗法原理示意图同性恋同性恋l行为治疗行为治疗 看录像看录像深圳某街道办挂出同性恋不可取标语惹争议深圳某街道办挂出同性恋不可取标语惹争议 案例案例l女,26岁,某公司职员.自诉一年来,每当看到鸡蛋时,脑中就会反复思考这样的问题:“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鸡和蛋两者之者到底孰先孰后?”l而当看到周围来来往往的人时,他则会不停地想:“人为什么不能倒着走路?”l诸如此类的想法,常常搅得他寝食不安,百思不解。虽然明知毫无意义,但脑子还是反复思考不已,无法控制,以致影响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l他曾竭力摆脱这些奇怪的想法。但仍无济于事。l矛盾和冲突折磨得他苦不堪言。于是,前来求助

28、心理咨询。l经诊断,来访者患的是强迫症(强迫观念)。采用厌恶疗法中的橡皮圈疗法来治疗来访者的强迫症。l本案例的治疗结果如下:l第1周每天出现上述强迫观念3-6次,前3天需每次拉弹橡皮圈30-50才消失,后3天拉弹3-5下即可消失;l第2周平均每天出现强迫观念2次,拉弹橡皮圈2-5次即可消失;l第3-6周,平均每天约出现1次强迫观念,拉弹橡皮圈5-10下即可消失。l从第9周起强迫观念不再出现,橡皮圈亦被取下,偶有轻微想法,也能很快控制而消失。l以后随访3个月,强迫症状无复发。注注 意:意:l(1)拉弹必须用力,以达到一定程度的疼痛为准;l(2)拉弹时必须集中注意力,并逐一计数,直到强迫观念和冲动

29、消失为止。l(3)拉弹如果在300次以上,强迫观念和冲动仍不消失,必须考虑拉弹方面是否有问题。如方法正确无误,则可能此法对来访者无效,须改用其他治疗方法。l(4)每天必须作治疗日志记录。记录内容为每次拉弹的次数,来访者当时的想法,每天出现强迫观念的次数等。奖励期望奖励期望l在深度偏执的精神病人当中奖励期望得到的行为经常能够奏效。l一位压抑的妇女不愿吃饭,还有饿死的危险,可是,她喜欢探访者,还喜欢电视机、收音机、书籍和杂志以及鲜花摆在她房间里。l治疗师把她移到一间没有这些东西的病房里,并把一份便餐放在她面前;l她只要吃下任何一点点东西,其中的一些享受品便临时给她恢复过来。l治疗师慢慢保留奖励,直

30、到她吃得越来越多。她进餐的情况好转了,增加了一些体重,并在两个星期的时间内出院了。l18个月后随访,发现她过着正常人的生活。消退疗法消退疗法l这一方法是根据条件反射下获得的行为如不加以强化就会自然消退这一原理发展而来的。l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人类几乎所有的不良行为和病态都是由不良强化条件持续作用的后果l如果消除这些不良的强化作用因素,不良行为就会自然消退l行为消退法就是通过停止对某种行为的强化从而使该行为逐渐消失的一种行为矫正方法。l例如,许多孩子常因没有达到某种目的而大哭大闹,而父母一见孩子哭闹就会妥协,立即满足他的要求l在这里,孩子是以哭闹作为满足愿望的手段,而父母的妥协则成为他哭闹的强化手

31、段l这样,孩子更有可能在将来以哭闹的方式来获得某种需要l如果父母对孩子的哭闹行为采取不予理睬的态度,对其不闻不问,几次以后,孩子就会明白,哭闹不会使他得到什么l于是,该行为就会逐渐消失。注意事注意事项项:l(1)考虑不良行为是否适用消退。由于不良行为的消退往往需要较长时间,因而,对那些具有某种危害性的行为,如自我伤害行为、严重的攻击性行为等,一般情况下就不适合用消退技术l(2)在消退不良行为的同时,应注意强化良好行为。例如,在消退孩子发脾气的同时,应对他表现出来的安静、听话、克制、耐心等良好行为给予及时强化l(3)应把消退坚持到底l在消退初期,不良行为会比先前更多出现,即存在消退性爆发。但只要

32、坚持下去,不良行为就可逐渐消退。否则,情况可能更糟。l例如,一直借发脾气方式来引起父母注意的小孩,当父母对他发脾气行为不予理睬、注意时,他发脾气的程度可能会更严重,时间也会更长。此时,若父母不能坚持消退,孩子的不良行为可能会变本加厉。因为这时父母对他的注意是一种间断强化,而由间断强化习得的行为就更不易消退。l(4)要保证消退实施过程中的一致性。l缺乏一致性是消退法最常见的失败原因。l如,小孩子发脾气为例,若父亲不予强化,而母亲则时不时顺着他;或者父母在消退中始终一致,而爷爷、奶奶在偶尔来访时却总是宠着他,强化了小孩的行为,那么,孩子的发脾气行为就不会消失。l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

33、(Seligman)用小狗做了一个实验。他将小狗放在一个无法逃脱的笼子里,然后施予一个会令小狗很不舒服,却还不会致死的电击。l小狗在宠子里四处奔逃,尝试多次努力后,还是没有办法逃离笼子,于是只好放弃挣扎,乖乖地被电击。l隔天再电击一次,小狗一开始仍然跳起来惊慌逃窜,但是依然逃不掉。不久,小狗再度趴下来静静地接受电击。l 最后,小狗完全没有任何想要逃离笼子的表现,乖乖地等着被电击。l这种现象即这种现象即“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l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Learned helplessness),是指由于个体连续的经历),是指由于个体连续的经历失败、挫折的体验而导致个体对事物感到无法控制、无能为力

34、,从失败、挫折的体验而导致个体对事物感到无法控制、无能为力,从而产生自暴自弃、丧失信心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而产生自暴自弃、丧失信心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得性无助习得性无助后续实验让第一组学生听一种嗓音,这组学生无论如何也不能使嗓音停止。第二组学生也听这种嗓音,不过他们通过努力可以使嗓音停止。第三线是对照组,不给受试者听嗓音。随后,心理学家发现这种随后,心理学家发现这种在人类行为中也会出现。在人类行为中也会出现。1975年,塞里格曼用大学生进行实验。他将学生分为三组:年,塞里格曼用大学生进行实验。他将学生分为三组:实验装置是一只“手指穿梭箱”。当受试者将手指放在穿梭箱的一侧时,会听到一种强烈的嗓音;

35、而放在另一侧,就听不到这种嗓音。第二组和第三组的受试者,在“穿梭箱”的实验中,学会了把手指移动箱子的另一边,使嗓音停止。第一组受试者,他们的手指仍然停留在原处,听任刺耳的嗓音响下去,却不把手指移动箱子的另一边。获得体验,努力进行反应都没有结获得体验,努力进行反应都没有结果的状况被称为果的状况被称为“不可控状况不可控状况”。在体验的基础上进行认知,这时会感在体验的基础上进行认知,这时会感到自己的反应与结果没有关系,产生到自己的反应与结果没有关系,产生“自己无法控制行为结果或外部事自己无法控制行为结果或外部事件件”。形成形成“将来结果也不可控将来结果也不可控”的期的期待。待。“结果不可控结果不可控

36、”的认和和期的认和和期待使人产生了无助感。待使人产生了无助感。表现出动机、认知和情绪上的损害,表现出动机、认知和情绪上的损害,影响后来的学习。影响后来的学习。实验意义实验意义l人们在最初不受控制的环境中获得了无助感,那么在以后的情境中还不能从这种关系中摆脱出来。或者只要告诉人们不可能克服的一个严重困难或通过观察他人的无助,也能产生习得性无助。l l例如老年人的幸福感以及抑郁等心理失调等。人们通常认为,老人辛苦了一辈子,应当得到休息,退休制度就是为减少老年人日常操劳而建立的。敬老院或老年公寓等机构通过照顾老年人的饮食起居、安排其日常活动来达到减轻老年人负担的目的。实际上,老年公寓剥夺了老年人支配自己日常生活的权利,他们会把这种无法控制事物的想法迁移并泛化到生活的其他方面。l抑郁的产生有时类似于习得性无助获得的方式。将自己在不能支配的情境中产生的无助感,不恰当地迁移到了其他的情境中,而这种情境,实施上是可以支配的。lISOENDERRO 控制点与幸福控制点与幸福l什么人更幸福?l内控的人l哪种人更优秀?l内控的人l心理障碍l有心理障碍的人更倾向于外控l癌症病人的抑郁水平l自杀者的外控情绪l哪种人更健康?l内控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第六章-行为主义学派课件.ppt)为本站会员(三亚风情)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