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狼公开课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掌握文章中一些重要实词的含义及其用法。 3.理解文章寓意及其现实意义。 4.紧扣情节,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教学重难点:【重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屠户、狼的形象及其意义。【难点】理解本文的主旨思想,理解文中“狼”的象征意义。教学课时:1课时(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大家一定在童话里认识过一位农夫,他在大冬天里遇到了一条即将要冻死的蛇,结果怎么样呢?他用身体去温暖了这条蛇。结果蛇醒来后,就把这个农夫咬死了。这位农夫好心没有好报,真是可怜。人们常把“毒蛇猛兽”并称。今天,我们就要走进聊斋志异这部名著,去认识一位屠户,
2、他遇到了两条穷凶极恶的狼,他的命运又会是怎么样的呢?(板书“狼”)二、课前检测1.知识竞赛。蒲松龄 (16401715),字( 留仙 ),一字(剑臣 ),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 ),(清)代山东淄川人,聊斋志异 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共有短篇小说491篇。“聊斋”是蒲松龄的(书屋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是(奇异的故事)。文中多数故事通过描写妖狐神鬼来反映现实的社会生活,或揭露官府黑暗,或批判科举弊端,或表达婚姻自由。它语言简练 ,描写细腻,人物形象鲜明,故事生动,具有较高的艺术成就。郭沫若曾评价聊斋志异“写妖写鬼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2.说出下面加横线字词的含义。(
3、先写出答案,同桌互改,再订正) 其一犬坐于前(像狗一样) 一狼洞其中(打洞)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从通道) 恐前后受其敌(攻击) 狼不敢前(上前)意暇甚(神情) 弛担持刀(卸下) 顾野有麦场(看)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能有多少) 三、互动学习(一)解读第一至三段1.大声地自由朗诵一二自然段,然后回答问题。(生大声自由诵读)2.同桌合作回答问题。(要用文中的原句原词证明你这样回答是正确的)(1)屠户当天的生意做得好不好?明确:好。因为文中说“担中肉尽,只有剩骨”。(2)那两条狼是远远地跟着屠户吗?明确:不是,是紧紧地跟着屠户。因为文中说是“缀行甚远”。(3)屠户为什么要“投以骨”?此时屠户和狼心里各
4、想着什么?(自由谈)明确:“屠惧”。(提示:屠户心里想着,狼啊狼啊,你吃了我的骨头,就放过我吧。狼心里想着,骨头真好吃,屠户的担子里一定还有!)(4)两条狼团不团结啊?(这两条狼之间有矛盾吗?)明确:团结。因为文中说是“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还有“并驱如故”,这两条狼配合得挺好的。(5)“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趋如故”一句中哪一个词要读出味来?什么味?明确:“矣”。读出屠户的心急如焚,情节的紧张气氛味。(6)“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正确的翻译是哪一句?理由呢?译文1:一只狼得到骨头停止下来了,另一只狼仍跟着屠户。屠户再扔骨头,后一只狼停下来了,前一只狼又追上来。译文
5、2:一只狼得到骨头停下来了,另一只狼仍跟着屠户。屠户再扔骨头,后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停下来了,先得到骨头的那只狼却又追上来了。理由:“前”“后”是表明狼得骨的“先后”。这里的“后狼”是第一次未得到骨头,跑到前面的那只狼;而“前狼”则是第一次得到骨头,落到后面的那只狼。从原文看,仅有一句说明两只狼开始行走的情况: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这里的“并驱如故”,只是说“像原来一样一起跑”,而并没有说一只狼在前面,另一只狼在后面。狼行走有前后次序,是在屠户第一次扔骨头后才有的。因此,正确的译文应该是第2句。3.齐读第3段,再口译。4.找出一位同学笔译的四处错误,并能在课文中找出依据。屠户很困窘,害怕前后都遇到敌人
6、。四面都有麦场,麦场主堆了很多杂物在里边,覆盖成了小山丘似的。屠户于是奔过去靠在它的下边,卸下担子拿起刀子。狼不敢再向前了,它们和屠户面对面地坐着。明确:(1)“害怕前后都遇到敌人”不对,应该是“受到攻击”,“敌”在这里不是敌人,而应该是“攻击”。(2)“顾野”,不应该是“四面的原野”,而是“屠户往旁边看四周的原野”,“顾”是动词“看”的意思。(3)“积薪其中”中的“薪”不是杂物,是柴草。(4)“它们和屠户面对面地坐着”不对。狼和屠户不是面对面地坐着,它们是瞪大眼睛对着屠户,没有把“眈眈”的意思讲出来。5.第一段写“遇狼”,请归纳第二第三自然段。明确:“惧狼”“御狼”。(师板书:遇、惧、御)(
7、二)解读第四段齐读第4段。(“其一犬坐于前”怎么读?)请用原文回答:1.两狼的计谋:一狼径去,一狼假寐 (前后夹击屠夫)2.前狼假寐的姿势:犬坐于前3.前狼假寐的神态:目似瞑,意暇甚4.前狼假寐的目的:诱敌5.后狼径去的目的:意将隧入以攻其后6.此节表现了狼的什么特点? 阴险狡诈,愚蠢7.根据下列提示,我们从狼的角度来复述故事“狼”眼看世界。(1)狼的眼神发生了哪些变化?(2)这些变化的背后狼在想什么?(3)如果此时两狼有一番对话,它们会说些什么?参考:猪肉骨头好吃,屠户的肉一定更好吃!(适当加入合理的想象)8.品味屠户杀两狼过程。(1)“暴起”“劈”“毙”“断”有怎样的表达效果?明确:“暴起
8、”写出了屠户终于醒悟,当机立断、速度之快。“劈”“毙”“断”表现了屠户手法娴熟,勇猛机智,绝不姑息狼的情状。(2) 屠户是干什么的?为什么要“数刀毙之”?明确:因为狼狡猾所以要“数刀毙之”;也写出了对敌斗争要狠。(3)假如屠户不“转视积薪”后,后果将怎样?这提示我们斗争的时候还要如何?明确:会被另一条狼偷袭。这提示我们斗争的时候还要要高度警惕,有彻底斗争的精神。(4)这样看来屠户杀狼的过程中体现了什么?明确:故事中的屠户不仅敢于斗争,而且最可贵的是能够在斗争中运用智慧,善于斗争。(师板书:“智慧”)9.假如一狼不离开,另一狼不闭上眼睛能杀掉吗?试分析屠户成功杀狼的因素。明确:(1)力量上占优势
9、。一对一。他有刀不敢斗,因狼有两只,而自己孤身一人,“恐前后受其敌”。(2) 抢占有利地形。“顾野有麦场”“奔倚其下”“弛担持刀”。(3) 抓住有利时机。“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10.联系上下文,说一说屠户的心理变化。明确:惧投骨避狼;大窘骨尽狼仍从;恐前后受其敌;悟刀劈两狼。11.这一系列的变化都能表现出屠户的什么?明确:勇气和机智。我们看到屠户由最初的惊恐,心存侥幸,到冷静面对,设法杀敌,识破狼的奸诈诡计,豁然明白。12.请归纳第四自然段内容。明确:杀狼。(三)解读第五段1.请一学生读,其余评价。2.比较下面两句,读一读,说说在表达感情上有什么不同?原句:狼亦黠矣
10、,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改句:狼亦黠,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止增笑。明确:加上“矣、哉、耳”嘲讽的语气浓得多。似乎就看到了作者正对屠户的胜利拍手叫好,对狼的自以为聪明拍手喝彩,不过喝的是倒彩。3.从这段文字中,我们读出了作者对狼的态度是什么?明确;:笑狼!(师板书:笑狼)四、拓展延伸(一)品析形象1.你认为这是两只_的狼,因为 明确:贪婪凶恶、狡诈阴险2.你认为这是一个_的屠户,因为 明确:勇于斗争、善于斗争、除恶务尽(二)畅谈启示1.大至国家,小到个人,遇到“狼”时我们该怎么办?(自由谈)明确:面对邪恶势力,我们要应用智慧勇敢斗争,坏人必将和“狼”一样“顷刻两毙”。2
11、.屠户手中的刀,它象征着什么精神?明确:屠户手中的刀象征着斗争、正义。3.读完此文,你还有哪些启示?(自由谈)示例:一切像狼一样的恶人都是以害人始,以害己终,最后都将自取灭亡。(2)人有狼没有的智慧、勇气和力量,人能战胜狼,战胜一切像狼一样的恶势力。(3)对狼一样的恶人,必须善于识破他们的假象,并且不存在任何幻想,勇于斗争,善于斗争。(4)除恶务尽,要像屠夫那样两狼并毙,不留后患。(三)情境演讲。情景一:狼死掉之后,他的灵魂来到了佛祖面前。佛祖问狼:“狼,你可知道你做错了什么?假如现在给你一次机会让你对你的子孙后代做一次训话,你会说些什么?”情景二:屠户成功杀狼并从狼口逃生之后,成为了当地的名
12、人。这天,村长让屠户给全村人做一次演讲,谈谈他自己的御狼经验和从中得到的启示。五、小结本课同学们,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的时候。生死关头,是低头妥协,还是高高举刀,往往会成为决定命运的关键!承受了百年耻辱的香港不就是当初清政府为向英帝国主义乞求妥协而付出的沉重而惨痛的代价吗?可是,英帝国主义这条狼没有就此满足,相反,却引来了法、意、德、日一群“恶狼”。在我们生活中,不是也有许多人对像狼一样的邪恶势力“投之以骨”的事例吗?比如社会上的黑恶势力,校园的暴力等。如果我们软弱妥协只能助长邪恶者的贪婪凶恶,导致“两狼之并驱如故”的结局。我们只有拿起手中正义的刀,用勇敢、智慧去涤荡世界上的一切邪恶,让世界没有了豺狼虎豹,没有了毒蛇猛兽,这个世界才能真正变成幸福美好的人间。让我们动情地朗读全文。板书:叙事 屠夫遇狼发展狼屠夫惧狼屠夫御狼屠夫杀狼 高潮、结局议论: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作者笑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