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红蜻蜓一、说教材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人教版小学音乐第七册第四单元田野在召唤第二课时红蜻蜓。红蜻蜓是一首著名的日本儿童歌曲,由作曲家山田耕作,根据诗人回忆童年情景的诗作谱而成。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日本少年儿童回忆自己幼年情景的儿童歌曲,体验与他人合作的乐趣。2、 过程与方法目标用竖笛吹奏红蜻蜓旋律,丰富竖笛练习曲的积累。3、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用轻巧、深情地声音演唱这首歌,学习渐强、渐弱记号在歌曲演唱中的作用,并能在音乐实践中运用。这样确定教学目标,使传授知识,发展能力和陶冶情操紧密结合,在同一数学过程中,互相渗透,共同完成。(课标:音
2、乐学科要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理念)教学重点学唱二声部合唱歌曲。教学难点学生用深情地声音演唱二声部合唱歌曲红蜻蜓。二、说学情四年级的学生经过四整年的音乐课的熏陶和培养,已经具备和掌握了基本的音乐技能和知识。比如:旋律的高低、音乐的节奏特点、速度的快慢、力度的强弱等;他们会自信、有感情地演唱、会与他人进行合作、会对自己或他人的表现做出简单的评价等。三、说教法在教学过程中,我创设愉悦和谐的情感氛围,充分发挥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指导的作用,以“美”为突破口,以实践为中心,以技能为手段,以能力为重点,运用创设情境法、听唱法、对比感受等手段,让学生在大量的音乐活动中学会学习,不断调动学生们的学
3、习积极性。四、说学法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我在学法的指导上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主要通过“看”“听”“唱”等环节,让学生自主探究,去感知歌曲的情绪、把握歌曲内容。五、 说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当中,我设计四个环节:(一)以谈童年、听音乐导入教师以谈话引领学生,提示学生可以通过歌曲回忆到自己的童年,并让学生在歌曲中的回忆中,顺理成章的运用歌曲的最后部分作为发声练习曲。(二)在感受中了解歌曲、学习歌曲我在教学中利用图片和音乐,学生反馈出童年在草坪上与红蜻蜓嬉戏、玩耍的感受,从而引出歌曲背景,并在重复欣赏感受中引出课题。这样,学生以感受为主,以审美情感为主的理念就真正的运生了。在
4、进行合唱教学时,我会用弹和唱把二个声部分开,即弹高唱低。这样有助于帮助学生能够更清晰地区分两个声部以及学生能够初步知道和感受两声部的效果。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好过老师的带领。每首歌曲的旋律都有它内在的意境,每个节奏和音乐符号都有作曲者的用意,因此,在处理歌曲时,我会带领学生剖析作曲者的用意,这样对帮助学生理解歌曲和处理歌曲有事办功倍的作用。在体会歌曲的情绪时,我会请学生用连贯柔和的声音演唱,体会情感教学中的速度、力度、音色,通过感知、体验、理解,引导学生体会到歌曲的深情。当然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我自己也会深情地演唱。我引入课题后,学生读课题,这样,就强化了学生学习本课的重点方向。从中,
5、学生能准确的感受到音乐中描述的事物和情景,并快速的进入音乐创造的音乐环境中学习。(三)利用学生听辨能力辅助教学在学习歌曲的同时,教师把学生有序的分成了两个声部,然后通过听、唱和解决难点来让每个声部独力完整的表现好。在整个环节中,学生的听辨能力是相当重要的,也就是说,学生的听辨能力与教师长期的训练是分不开的。学生在听中辨别,在唱中发现难点,再由教师分析、解决,效果表现得很好。同时,在处理歌曲中,也是让学生用音乐知识结合感受来处理的。(四)利用竖笛来学合唱合唱教学,应该算一个难点,面对合唱教学,我安排学生分声部齐奏,这样,其实就是让乐器先开始合唱,在熟练后,再变为人声合唱。由于竖笛吹奏的音乐已根深于学生心中,这样,更不致于走调,也不会跑到另一个声部去。(课改: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提倡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建构主义教学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