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时期以来的散文创作新时期以来的散文创作新时期以来的散文创作新时期以来的散文创作新时期以来散文创作发展轨迹 一:80年代初期的挽悼散文 二;老作家的回忆性反思散文(巴金,孙 犁 ,杨绛等)三:80年代中后期的文化散文 三:90年代的大散文、学者散文,女性 散文挽悼散文 新时期散文的复兴,是由挽悼散文发端的。“粉碎”四人帮后,人们从胜利的欢乐中平静下来,抚今追昔,痛定思痛,开始回顾那不平凡的岁月,怀念逝去的领袖,亲人和战友,引发了久藏于心中的无限哀思,这样,挽悼散文就应运而生了,数以千计的长歌短哭寄托着对饮恨而逝的仁人志士的怀念和哀思,短短几年就涌现了那么多忆怀祭悼的篇章,是由泪水而写成的文章,
2、产生于不平凡的历史时期,是不平凡的历史时期我国人们思想感情的真实写照。挽悼散文 挽悼散文可分为两类:其中,一类是悼念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如何为追念毛泽东的 临江楼记,刘白羽纪念朱德的巍巍太行山巴金怀念周恩来的最后的时刻,陶斯亮痛悼陶铸的一封终于发出的信等,这些文章借助于悼念,愤怒声讨了四人帮,林彪的滔天罪行,表达了人民对老一辈革命家的无限热爱,讴歌了他们的丰功伟绩和高尚情操。挽悼散文 另一类是悼念被林彪,四人帮迫害致死的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和其他革命同志的,如丁宁悼念杨朔的幽燕诗魂,黄宗英悼念上官云珠的星,巴金的怀念萧珊,丁一岚的忆邓拓,楼适夷的痛悼傅雷等,这些文章既是一篇篇声讨四人帮的
3、战斗檄文,又是一篇篇沉重的哀思,具有催人泪下的力量。挽悼散文 挽悼散文真实地反映了十年动乱时期我国人们独特的情怀,境界高远,情深意切,有力地震撼着读者的心灵。挽悼散文和以往悼念文章大多囿于个人悲欢离合,儿女情长的小圈子不同,它通过深沉的回忆,悲愤的控诉,触及了我国社会中的许多重大社会问题,促使人们进行严肃的思考,探索造成这历史悲剧的根源,社会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弊端,以及社会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挽悼散文 例如巴金的怀念萧珊,作者不只是在哀悼含恨死去的妻子,而是用渗着血泪的文字,反映中国知识分子在这场历史悲剧中的惨痛遭遇,他把这场遭遇与整个国家民族的劫难过程联系在一起,使散文所写的日常生活都超越了
4、个人意义,成为特殊历史年代一个知识分子的见证。挽悼散文 在艺术上,挽悼散文继承和发扬了我国古代哀诔散文的优良传统,表现手法形式多样,或挥泪诉说,真切感人,如薛明悼念丈夫贺龙的向党和人民的报告等,或以歌当哭,深情缅怀,如点点怀念父亲罗瑞卿的笑容,或睹物思人,抚今追昔,如柯岩悼念柳青的创业诗篇犹待续,千秋遗恨在人间挽悼散文除了抒写对党,对祖国和人们的深情外,还敢于抒写长期被视为畏途的人性和人情,尽情地渲染革命者的夫妻之情,骨肉之情,有力地开拓了催人泪下,感人肺腑的悲剧情境。挽悼散文 总起来论,挽悼散文的兴盛是中国特定时期的文学现象,为新时期散文的全面复苏奠定了基础。正如散文家袁鹰所说:以高亢苍凉的
5、旋律,悲壮深沉的色彩和朴实无华的风格,为我国70年代后期的散文谱写了第一个乐章。它们将以表达一个历史年代的人民的心声和开拓一代文风而在现代文学历史上占有一个鲜明、突出的位置”反思散文 与小说界的”伤痕“反思”小说相呼应,散文家们也开始了对伤痕的抚慰和对历史悲剧的反思,写出了许多在现实和历史的碰撞中冷静思索和真诚剖析的散文佳作,我们把这类散文叫做反思散文。如丁玲的牛棚小品杜宣的狱中生态,陈白尘的云梦断忆,杨绛的干校六记孙犁的远的怀念,黄秋云的雾失楼台等。反思散文 这一批反思散文,无不真切的表露出这一批文坛老将的真挚情感和高尚心境,他们在淡淡的倾诉中寄寓着深沉的痛惜和遗憾,在对历史深刻的剖析和对内
6、心痛楚的挖掘中,蕴含着强烈的悲剧感和使命感,这些作品再次显露出老作家们的艺术精神和创作特色。以杨绛的干校六记为例,虽然也是反思动乱历史,剖析现实哲理的文字,但“满纸温婉言,不做愤懑语”记叙的是作者自干校的经历,再现的是一位正直善良的知识分子的灵魂,它既是优美的散文,又是珍贵的人生箴言,警策着人们提防悲剧重演。随想录 巴金的随想录则是集反思散文之大成的代表作。这部包括随想录探索集真话集病中集无题集等五卷书的五集散文,是“用真话建立起来的揭露文革的博物馆”只有记住文革的人才能制止历史的重演,随想录被看做是“一部讲真话的大书”,浸透了一代文化巨人对民族、对国家毫不松懈的历史责任感和对人类至深至纯的爱
7、,这种爱,已经超越了个人是非恩怨,是建立在民族未来憧憬上的大爱,包孕着丰厚的社会历史内容。展示着可昭日月的人格力量。被认为是“与全民族共忏悔的光辉巨著”是中国现当代散文历史上又一座高峰。礼赞散文 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新生活在各行各业的历史变革出现的崭新气息,也反映在散文中,这时候出现了礼赞时代的散文,如峻青的雄关赋,李兰,杜敏的腾飞吧,龙的民族以对山海关和敦煌莫高窟艺术的领悟,揭示了中华民族对祖国坚贞不渝的信念,赞美了历代中华儿女为祖国献身的精神。礼赞散文 顾工的吸引刘真的望截流飞雪的马鸣黄河口王葆华的崩云泻玉煤海情以对建设者的思想感情,大江截流的宏伟场景,黄河的新变,厂矿的壮阔的
8、描绘,讴歌了祖国建设的宏伟壮观和神奇力量。碧野的我怀念的是牛王兆军的家乡的炊烟等再现了新时期农村的飞速发展以及实行责任制以后农民的精神变化。赵丽宏的你早,年轻的上海戴胜德德深圳涛声则记录了重新获得新生的大都市上海和新兴的经济特区深圳高速发展的节奏。这些散文如实地反映出作者对现实生活的观感,用生活的强大活力给人以奋进的力量。地域文化散文 在反思和礼赞的同时,散文家们还把艺术的笔触深入到文化的层面,他们或着眼于乡土,或落笔于古代文化遗物,或追随于旅游线路,通过风情,民俗,传说以及历史文化的回顾,对我们民族历史文化的精神以及心理进行一定的挖掘,写成了一批地域文化散文。如汪曾祺的老北京文化散文,贾平凹
9、等的西北黄土文化散文,郭宝林,山曼的齐鲁文化散文,云南淡墨的红土高原散文,杨羽仪的珠江文化散文,他们都以系列散文的画卷,将至今保留于生活形态中的悠久的文化风习,放置于时代变革的洪流的冲击中进行审美观照,从东方式的人与文化的关系中发掘民族文化的因缘,以贾平凹为例,他的散文创作中的地域文化意识,主要源于秦汉文化意识,他的黄土高原里亦可见一斑。他的苏东坡突围遥远的绝响千年庭院抱愧山西等篇目不仅是对历史的再审视,再描画,更是带有强烈知识分子主体人格特征的再创造,此外,如季羡林的怀念西府海棠,林非的访美归来西游记和东游记袁鹰的井冈群雕园,李元洛的怅望千秋一洒泪李国文的苏东坡饮酒等,大散文 这样的散文有两
10、个重要的特点:一是散文不再只是对个体或群体生命形态的简单描述,而是个体,群体历史以致文化生存形态的交相辉映与完善融合,二是作者以文化学者的身份介入散文,能够很好地将理论研究、艺术鉴赏与文学创作结合起来,达到在感性王国和理性王国之间游刃有余的境界。大散文 大散文的另一类主题,就是对生命本体本质意义的求索。这也是当代人个体生命意识自觉和强化的表现。这类散文往往透射着较为强烈的理性色彩和哲学意味,如史铁生的创作。其中心意蕴就是对生之意义的探问和回答,大散文 他的我与地坛即是一篇意义指向已经十分接近终极精神实体且涵义特征极为突出的散文,它要告诉我们的并不是生命应该如何走向它的最终结局死亡,而是应该如何
11、的生,那些在地坛公园出现的幸运与不幸的人们,给了作者以生的启示:不能因残疾受人歧视而向死亡投诚,而要把灵魂和残躯交给支撑自己生的文学艺术,这篇散文无疑是人的生命意志可以战胜一切的绝好证明;大散文 再如张承志的心灵史,他所追索的,是一种刚烈粗砺坚韧的文化人格和昂扬强健的人类主体精神,这种由身体力行和灵魂跋涉而获得的主体生命意识的高扬,也非常鲜明地表现在他的其他散文篇章如清洁的精神无援的思想等大散文 这类散文的特征也有两个:一是它们一般都带有个人经验的痕迹,但这种经验绝对是灵魂的经历,其写作也正是要将这样的经历所获得的生命内核剥脱与呈现出来,二是作家多为小说家和诗人,他们穿越了小说,诗歌与散文的界
12、限,将小说注重的内涵主题,场景构设以及诗歌所注重的哲理思考,意象营造注入散文的创作中,从而形成更为恢弘醇美的散文气象。女性散文 女性散文,指的是一批从事散文创作的女作家写出的,表现女性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生活的散文。如舒婷对理想的沉思到石码去以忧伤的明亮透彻沉默苏叶对人生的感悟画饼娘闲话,车辚辚马萧萧张抗抗对女性现实的分析海市我的节日唐敏对女性悲剧命运的描绘月亮的海,女孩子的花女性散文 叶梦对生命隐秘的惶惑蜜月之轮创造的快乐,周佩红对“真我”的剖白空巷呼喊远去梦或非梦以及筱敏对大爱的认识俄罗斯诗篇,对小爱的叹息小人鱼对孤独个体的审视精卫山鬼等,对美的形式的思索芭蕾梦等,女性散文 他们还将这
13、种较深的体验和感性绵延到形而上的理性之思:关于时间与生命,存在与虚无,停止与创造,死与生,由此体现出对女性痛苦根源的挖掘和对女性个体存在的探究,体现出女性作家独有的思想锋芒和价值尺度。学者散文 八九十年代,一些从事人文社科或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在专业研究之余,创作了融汇学者的感性体验和理性思考的文章,被称为学者散文。学者散文并不特别关注文体规范,而将其作为专业研究之外的另一种自我表达或关注现实的形式,一般而言,学者散文的表达比较节制,有的会以智性的幽默来平衡情感的泛滥,往往关注的不是“识”而是“情”和“理”。代表性作家有金克木,张中行等女性散文 如舒婷的神启苏叶的去老舍茶馆斯妤的在海边爱情神话
14、。叶梦的 湘西寻梦,王英琦的我遗失了什么等,这些都体现出女性散文重内省,重理性精神思考的特点。她们的散文以其丰满的悟性,尖锐的理性以及极富女性特征的审美意蕴,构成了文坛别样的风景线。巴金以及他的随想录 从1978年到1986年的8年间巴金写作了150多篇随笔,总题为随想录。随想录的写作动机:十年浩劫教会一些人习惯于沉默,但十年的血债又压得平时沉默的人发出连声的呐喊。我有一肚皮的话,也有一肚皮的火,还有在油锅里反复煎了十年的一身骨头。火不熄灭,话被烧成灰,在心头越集越多,我不把它们倾吐出来,清除干净,就无法不做噩梦,就不能平静地度过我晚年最后的日子,甚至可以说我永远闭不了眼睛”随想录的主题和文体
15、特点:随想录的主题:对自身存在状态进行严肃的现实反思,对国民性进行深刻的反省和批判的历史反思,是随想录的忏悔主题。随想录的文体特点:随想录文体特殊,形式活泼,可以把它当散文读,当议论文读,当小品读,当杂感读有些还可以当故事读,当小说读,都未尝不可,而无论我们把它当做什么来读,都无碍我们接受作者真诚的感情,从中接受深刻的教益。随想录的内容特点 随想录的内容特点:1:真诚,这是随想录最主要的特点 2:内省 3:控诉,也是最主要的内容,作者在控诉他憎恨的罪恶随想录最高的艺术境界 随想录最高的艺术境界:巴金在随想录中,不再受所谓技巧的束缚,他没有时间,也没有必要去考虑用什么技巧,来表露自己心中的热血与
16、眼泪,充盈在他心中的热的血和热的泪,连着大街小巷的忧思,连着人生人世无数正直善良心灵的话语,能够冲破心灵之外的压力,能够冲破一切虚假的外壳,自由地流出来,就是胜利,就是成功。随想录最高的艺术境界 当自己书写的一切和自己的良知完全达成和谐的时候,艺术就成了良知的象征,良知的呼声,此时的艺术就天然地走向最高的境界。怀念萧珊解读:怀念萧珊解读:怀念萧珊是一篇挽悼散文,是一篇通过对逝者的回忆,来寄托生者的哀思的文章,收入随想录内容层次:全文四节,可分为三个层次:1:简述写作原由(1节)着重写妻子萧珊在文革中因作者而遭受精神屈辱和身体受摧残的情况。怀念萧珊解读:2:叙述萧珊因病情不断恶化而离开人世人世的
17、悲惨过程,以及作者的痛苦心情(2-3节)。3:呼应篇首,从朋友,文艺爱好者,翻译工作者,好人等方面回顾萧珊的一生,并表示自己要为祖国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息的愿望(4节)文本的思想意义 它是巴金对亡妻的真挚而深沉的怀念,饱含了作者对给萧珊带来不幸的罪恶势力的无比仇恨,是一篇充满情感力量的佳作。巴金满怀深情地诉说着 萧珊生前的一切,诉说着他们相濡以沫的最后时光 文章开头写道萧珊不该死,不想死,也不能死,但竟然死了,“一句话是我连累了她,是我害了她”,以沉痛的心情点明了萧珊的死因,因为四人帮的倒行逆施,才导致迫害无辜的惨剧,也是四人帮株连九族的封建法西斯暴行,才使清白者受到不白之冤,像萧珊这样温柔善良
18、的弱女子尚且遭受这样的荼毒,足见四人帮罪孽之深重。从而更深刻地激励人们对四人帮和文化大革命的彻底否定 怀念萧珊的艺术特点 艺术特点:1:写真话,吐真情,饱含人生感悟,老年体散文的典范 2:叙事平实,明白晓畅,巴金提出:艺术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是自然,是无技巧,文中,正是作者力求以极其自然,不着痕迹的无技巧状态,来表现对社会世态,对历史,对人生的理解和审视。余秋雨及其风雨天一阁 1:余秋雨其人(1946-)浙江余姚人,上海戏剧学校教授,大陆著名美学家和作家。2:文化散文的创作:散文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引起广泛反响,作者在反顾中,询问中国文化的来路,在解读历史中,确立当代中国人的精神标
19、高文化苦旅的评析 2:文化苦旅的评析 文化苦旅初版于1992年3月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在出版后3年内,就重印了8次,达26万册,此书的出版,被一些评论家认为是文学界的盛事,或称他的散文为写作上的勇敢行径(王安忆:重大的心灵情节新民晚报1993,4,15),或说他的文章颇多创建(蒋孔阳:与我心有戚戚焉,新民晚报1993,4,15),或认为有着文起八代之衰”的筚路蓝缕之功(郝雨:在世纪的高度完成最后的跨越20世纪末文化散文的重要收获理论与创作2001年第1期,p51-57,文化苦旅的评析 近年来,也有一些尖锐的批评,把其成功称为商业作秀或炒作,或认为其见识浅薄,说的都是一些文化常识,而且语病,
20、常识性错误也不少,也有越过文学评论范畴,要其为“文革”中的行为忏悔的(周冰红等编文化口红-解读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台海出版社,2000年版文化苦旅的评析 文集的思想主题:文化苦旅是余秋雨在国内讲学和考察中写成的系列散文。他在自序中写道:“我发现自己特别想去的地方总是古代文化和文人留下较深脚印之所在,说明我心底的山水并不完全是自然山水,而是“人文山水”。文化苦旅正是对这种人文山水的书写,其主调是凭借山水风物,以探询文化灵魂和人生哲理,探索中国文化的历史命运和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文化苦旅的评析 文集的取材:1:在蒙昧的历史途程中艰难跋涉的知识分子群体,如陶渊明,李白,范仲淹等 2:镌刻着历史人物足迹
21、的文化名城,风景名胜等空间存在,如阳关雪,庐山白发苏州柳侯祠等 3:凝聚着某种浓郁文化内蕴,已成为某种象征符号的物象,如风雨天一阁牌坊,庙宇笔墨祭等。文化苦旅的评析 四:文化苦旅的艺术创新:1:开创了新时期游记散文,风物散文的新风气,作者屏弃了传统散文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等单一的表达方式,和移步换景,卒章显志的结构模式,游览过程的交代退居其次,而让位于对历史的重新审视和人格精神的创造。文化苦旅的评析 2/;鲜明的思辩色彩,启蒙意识和厚重的历史感,作者将主体精神融入了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和风景名胜的书写中,表现出鲜明的思辩色彩,启蒙意识和厚重的历史感,打破了新时期散文创作单一的政治历史反思性言说,
22、和传统的记人,叙事,议论的散文形式规范,为中国当代散文的发展,提供了若干重要的范本和可贵的创作经验。文化苦旅的评析 二:文化苦旅的评析:文化苦旅是余秋雨第一部文化散文的合集,所收作品主要包括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历史,文化散文,散点论述,第二部分是回忆性散文。文化苦旅是个含有双重象征意义的书名,一方面,指整个中国文化历史的悲壮历程,民族文化精英们差不多都是背着沉重的十字架去创造的,它的衰落和遗忘更是悲剧性的。另一方面,它指作家心路历程的举步维艰,作家太热爱我们民族艺术的辉煌业绩了,他对他们兴衰存亡历史规律的探寻,同样也是背负着沉重的十字架的。三:山居笔记的基本内容 山居笔记的内容,始于1992年,
23、成于1994年,历时两年多在总体计划上,此书是以直接感悟方式,探访中华文明的第二阶段记述,第一阶段的记述是文化苦旅在那里,作者背负着生命的困惑,却寻找一个个文化遗迹和文化现场,然后把自己的惊讶和感动告诉读者,但是等到走完写完,发现还有不少超越具体遗迹的整体性难题需要继续探访,这便构成了山居笔记的基本内容。风雨天一阁简析 四:风雨天一阁简析:风雨天一阁追述了天一阁悲呛的藏书历史,歌颂了范钦及其后人可贵的文化良知,反映了民族精神史的沧桑,文题以“风雨”修饰“天一阁”,敷设了全文的色调,结构了全文的材料,隐喻了全文的主旨。风雨天一阁简析 风雨天一阁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1:写我与“天一阁”相遇 2:描
24、述天一阁的创建人明代的范钦及其家族与藏书楼有关的故事,由此表达了如下的思想:以挽救将坠的人文精神为己任,当时,正是商业大潮席卷全国,许多人都在担心人文精神的失落,作者以难能可贵的态度,写下了此文,再本文的开头部分,作者写了自己有机会到天一阁来的气候环境,以及自己的感慨,表达一种膜拜的心态。风雨天一阁简析 2:描述了关于文化和文人的悲剧命运,文中,重点介绍了天一阁的创始人及其传人,作者把藏书家复杂的藏书动机,简化为怀着隐秘使命,犹如一个地下工作者,认为范钦具有基于文化良知的健全人格,能够做到“矢志不移,轻常人之所重,重常人之所轻”,赞扬范钦具有一种冷峻的理性,能够提炼自己的文化良知,并能转化为一
25、种清醒的社会活动,文章最后几句,是对一些文化人格不健全的专家学者的批评文中的几种笔法 五:文中的几种笔法:1:用“现代进行时态”来描述“过去完成时态”的历史,使人物和历史极具现场戏剧感,开头,作者在高屋建瓴阐述文化传承需要的人格特征之后,用较强的现场说故事的方式,让范钦出场,尔后,作了此种方法的描述阁简析一文中的几种笔法 2:适时介入所描述的事件中进行评述,作者介绍了风雨天参访天一阁后,作者笔锋一转,自然地将自己近年关注的“健全人格的文化良知”的命题纳入文中给予阐述,然后再用范钦的“顶撞皇亲”“严嵩不敢加害”等轶事作为佐证。3:博引以及联想式的评述,是第三种笔法史铁生以及他的我与地坛 一:生平
26、简介: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市,1967年在清华大学附中初中毕业,1969年赴陕西延安插队,三年后即作者21岁时因病双腿瘫痪时转回北京,后到街道工厂当工人,1981年因病情加重后停薪留职回家。史铁生简介 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有散文随笔集自言自语我与地坛病隙碎笔,记忆与印象等,中短篇小说集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礼拜日命若琴弦往事等,长篇小说务虚笔记等我与地坛解读 我与地坛解读:一:主题意蕴:文章以北京的地坛公园为背景难过作者与地坛的长久对峙,将个体的情感与生命投射到地坛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景上,在凝神冥想中展开想象的翅膀,从对自身经历的思考中,逐渐超越个体的挫折和苦难,探寻生
27、存的意义,死亡的意味以及工作的价值,进而感悟生命的永恒和宇宙的生生不息,表现了作者博大的胸襟和执着的探索精神。我与地坛解读 二:结构与线索:作品写于1989年5月,改定于1991年1月,全文共1万三千余字,分为七节。1:写作者在地坛前静坐,面对自己的人生挫折,进行思考 2:写自己的母亲,体会到自己对这个生他的人,有活着的责任。3:写他在地坛前看到的时间的特质和色彩,描绘得异常的美。4:写和自己同时在这园子里活动的人,进而联想到和自己同命运的人我与地坛解读 5:写一个弱智的小姑娘,明白了命运的无常 6:写作者总在想着“活着干什么”的问题,通过上文的铺垫,一步步看清了生命是件什么事情。7:临到终结
28、,生的问题想透了,“死”的问题又来了。我与地坛解读 从内容上看,我与地坛有两条线:1:作者与地坛的非同寻常的亲情关系,作者以专情,美丽,伤感而又带有一些禅意的笔触,描绘了古老而又充满生机的地坛自己栖居的精神家园,作者写地坛,突出的便是物我交融同呼吸共命运的隐秘的精神默契。我与地坛解读 2:是作家对地坛生活场景中几个人物的观察、描写和思索,在这条线索里,作者写了与地坛有关的给予他生存启发的几个人物,如同面对地坛勃勃生机时的情怀一样,面对园子里的人们,他以一个富有同情心的健全的身心充分感受到了生活的意义和无限机趣。我与地坛解读 我与地坛的三个问题和几种思想:三个问题是:要不要死去?为什么活?我干嘛
29、要写作?1:关于命运,人来到这个世界上时,已被投入某种生存境况之中。2:世界是建立在差异之上,不幸的意义在于使幸运成为可能我与地坛解读 3:生命的意义在于过程。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你能创造这过程的美好与精彩,生命的价值就在于你能镇静而又激动地欣赏这过程的美丽与悲壮。艺术特点:1:以思辨为主导,而又自始至终饱含情感,辟出专章写景,叙事,绘人,容量丰富,内涵饱满。我与地坛解读 2:结构自由洒脱,似乎无心于章法,率性而为,全文分章而列,但各章之间难以见到起承转合的痕迹,许多章节开头的接续显得似无关联,个别章节似乎是通过嵌入而组合的,但是整篇作品读下来又让人感到生气灌注。3:小说手法的运用。唐敏和她的女孩
30、子的花 唐敏和她的女孩子的花 唐敏(1954-?)原名齐红,山东沂水人,生于上海,1979年开始创作,主要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诚走向和平,中篇大姥山妖氛散文集:女孩子的花纯净的落叶青春缘等女孩子的花解读 女孩子的花解读 写于1986年三八妇女节,是80年代女性散文的代表作 背景:1980年代,中国大陆女性意识开始新的启蒙与觉醒,文中展开了一个女性敏感而独特的内心世界,对生儿生女的独特看法,用一种极美的叙述方式表达了对女孩子的珍爱以及对生男孩的渴望女孩子的花解读 二:结构层次:全篇由五个部分组成:1:关于水仙花的美丽传说 2:表达了生男孩的愿望:3:解释对女孩子的珍爱 4:梦见“女孩子的花开放了,却
31、因我不喜爱而自尽了 5:写女孩子的花开放了,结局却一如梦中的可怕女孩子的花解读 本文的中心意象:本文所谓的”女孩子的花“相传是由一名叫百叶的女子变化而来的重瓣水仙花 中心意象:百叶水仙,作者赋予水仙花以女孩子的性格,美丽和命运,或者说是年轻女性的象征,重瓣水仙的灿烂开放,散发芬芳,它的美丽而短暂的花期,它的受到冷落的不幸和刀一样的性格,都是青春女性的绚烂生命,人生际遇,悲剧命运,纯真性情的写照,作者以百叶水仙为由头,抽象出哲理性的思绪。女孩子的花解读 对女性命运的思考与困惑。渴望被人理解,又隐隐感到女性的自身复杂几乎无法被人理解,惧怕不被人理解,而朦胧感到这种惧怕终将成为现实,作者借助于水仙花
32、这个触媒,深刻入微地写出了女孩子敏感而脆弱的心灵,对爱的渴慕与无奈,受到伤害时的痛苦与刚烈。女孩子的花解读 艺术特点:具有强烈的女性特点,作品是在三八妇女节时写的,因此具有特别的意义,她自文中展示女性敏感而独特的内心世界,用一种极美的叙述表达了对女孩子的关爱之情。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女性作家灵敏的直觉和细腻真切的情感,她以女性的眼光审视女性的内心,带有强烈的女性特征,一颗女儿心温情脉脉地注视着女性的内心。女孩子的花解读 诗化的境界,纯美的语言 内容表现了女性内心细腻温柔的情感,带有抒情性,文字,感情深挚,作者的情绪自始至终贯穿于字里行间,以心情支配情节和叙述,带有典型的诗性特点。结构以及表达方式
33、也是诗性的。作品分成五大部分,每个部分又由一个小段组成,每个小段又不长,许多小段甚至只有一句话,这样一个小段一个小段地排列下来,就好像诗歌那般整齐有致,读起来富有节奏感和音韵美,朗朗上口。新写实小说新写实小说:生存本相的写实展示生存本相的写实展示 一:新写实小说的定义:一:新写实小说的定义:钟山钟山1989年第年第4期在期在“新写实小说大联展新写实小说大联展”卷首语卷首语中这样概括:中这样概括:“新写实小说不同于历史上已有的现实新写实小说不同于历史上已有的现实主义,也不同于现代主义先锋派文学,而是近几年小主义,也不同于现代主义先锋派文学,而是近几年小说创作低谷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倾向,这些新写
34、实说创作低谷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文学倾向,这些新写实小说的创作方法仍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特别注重对小说的创作方法仍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特别注重对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虽然从总的文学精神来看,新写实小说仍然可以归为虽然从总的文学精神来看,新写实小说仍然可以归为现实主义的大范畴,但无疑有了一种新的开放性和包现实主义的大范畴,但无疑有了一种新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善于吸收,借鉴现代主义各种流派在艺术上的容性。善于吸收,借鉴现代主义各种流派在艺术上的长处。长处。”新写实小说的代表性作家和文本1987年方方的小说年方方的小说风景风景的发表
35、为标志。的发表为标志。刘震云的刘震云的塔铺塔铺、新兵连新兵连、单单位位、一地鸡毛一地鸡毛,刘恒的刘恒的白涡白涡、狗日的粮食狗日的粮食、伏羲伏羲伏羲伏羲,叶兆言叶兆言的的艳歌艳歌,李晓的李晓的继续操练继续操练、天天桥桥、关于行规的闲话关于行规的闲话,方方的方方的风风景景、池莉的、池莉的烦恼人生烦恼人生、不谈爱不谈爱情情、你是一条河你是一条河等是这类小说的等是这类小说的代表。代表。新写实小说概念的明确提出但但“新写实小说新写实小说”这一概念的明确提出并这一概念的明确提出并被文学评论界广泛使用却是从被文学评论界广泛使用却是从1989年开年开始的。在此之前曾有始的。在此之前曾有“新现实主义小新现实主义
36、小说说”、“后现实主义小说后现实主义小说”、“现代现现代现实主义小说实主义小说”和和“新写实主义小说新写实主义小说”等等多种提法。多种提法。新写实小说出现的原因 概括地说,“新写实小说”的出现主要原因有三:一是“寻根小说”对于民间世界的发现,激发了创作者对于民间社会的热情;二是对“先锋文学”疏离大众,过于“现代派”的文学实验的校正和反拨;三是报告文学、纪实文学的冲击和刺激。新写实小说出现的背景“新写实小说”之前的“文化寻根”小说在文学史上的重要意义是,它发现了一个长期以来被政治意识形态、权力话语与知识分子话语遮蔽了的丰富的民间世界,为文学找到了一个有效的发展空间,但由于寻根的指向过于虚幻离奇,
37、有的甚至于怪诞、荒谬,逃离了当下人的生活情状,人们普遍关心的日常话题被荡开不谈,因无法满足阅读期待而对其失去热情,创作主体的学养和文化积淀的明显不足,又使其不能产生更有分量的传世之作,当然也就很快地衰落了。新写实小说出现的背景 而“先锋小说”一开始就显得十分新潮,叙事技巧、文本策略的过于创新,玩形式的创作姿态,陌生难解、含混朦胧的话语系统,无法参透的意义,多变的结构和叙事视角,破坏了读小说即是读故事的传统阅读习惯,文学变成了几个圈子里的人随便玩玩的文字游戏,读者和批评界也都抱怨文学离生活、离读者越来越远。新写实小说出现的背景新写实小说出现的背景 这样,创作者就被迫对前一阶段的“先锋”、“实验”
38、作出及时的调整。与此同时,纪实文学和以纪实为主的报告文学却在文坛大红大紫,备受青睐,如唐山大地震、阴阳大裂变、中国的小皇帝、神圣忧思录、洪荒启示录等等都十分走俏,以至于有的评论家称1988年为“报告文学年”。当代小说在一阵迷茫和“阵痛”之后重新发现了“写实”的魅力和发展的前景,“新写实小说”就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脱颖而出。新写实小说出现的意义 总的来看,“新写实小说”的意义就在它对人的生存意识的肯定,丰富了当代文学的思想内涵;其次,它洗去了过去附着在文学之上的各种政治、国家意识形态的内容、观念,使文学由载道工具回到文学自身,为后来个人化写作与文学的更加多元自由地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和更加广阔的发
39、展空间;它将当代中国文学“从无力写实的状态中解放出来重新担负起认知人类现实状况的重任”.二:新写实小说的叙事倾向和特二:新写实小说的叙事倾向和特征征 二:新写实小说的叙事倾向和特征二:新写实小说的叙事倾向和特征 1:新写实小说的叙事视野:关注原生态:新写实小说的叙事视野:关注原生态 的凡的凡俗人生。在池莉、方方、刘震云、刘恒、叶兆俗人生。在池莉、方方、刘震云、刘恒、叶兆言、范小青的创作中,最基本的特点是叙事回言、范小青的创作中,最基本的特点是叙事回到本色,回到确实的社会生活与具体人生的再到本色,回到确实的社会生活与具体人生的再现上。在那里,作家有意回避叙述重大的事件,现上。在那里,作家有意回避
40、叙述重大的事件,躲开了金戈铁马的雄阔场景,他们把审美注意躲开了金戈铁马的雄阔场景,他们把审美注意投向了世俗生活中的的凡夫俗子,那些普通市投向了世俗生活中的的凡夫俗子,那些普通市民、小小百姓的衣食住行、柴米油盐以及性爱民、小小百姓的衣食住行、柴米油盐以及性爱等日常世俗的等日常世俗的“原原 1:关注原生态的凡俗人生关注原生态的凡俗人生 生态”,他们做了些什么,怎么做了这些事成了作家最关注最热衷描绘的东西,至于他们为什么这样做则由那客体自身的呈现去自行体现,作家似乎并不理解这现象背后的东西,他们用他们的叙事表明作家并不是社会的书记,只是社会众生的直观者。没有揭示,只有再现,没有识别和理解,只有“大大
41、小小,前前后后,碟儿碗儿,一一记之”的展现。他们所做的是一种还原生存本真的选择,是一种只重视经验真实的描述效果的叙事。2:新写实小说中非英雄化的小人:新写实小说中非英雄化的小人物形象:物形象:3:新写实小说中非英雄化的小人物形象。:新写实小说中非英雄化的小人物形象。与传统与传统(经典经典)现实主义相比较而言现实主义相比较而言,“新写新写实实”的创作者更愿意将笔墨花在社会下的创作者更愿意将笔墨花在社会下层以至底层的小人物身上。它不再追求层以至底层的小人物身上。它不再追求“高大全高大全”式的人物模式式的人物模式,也不再赋予小也不再赋予小说中人物以伟岸素质、精英品格、英雄说中人物以伟岸素质、精英品格
42、、英雄气概气概,新写实小说中非英雄化的小人物新写实小说中非英雄化的小人物形象:形象:在新写实小说中在新写实小说中,看不到过去传统看不到过去传统(经典经典)现实主义文学在某种观念投射下塑造起现实主义文学在某种观念投射下塑造起来堪称楷模和来堪称楷模和“路标路标”的人物形象。的人物形象。“新写实小说新写实小说”中的人物中的人物。“新写实小说新写实小说”中的人物中的人物,如杨绪国、如杨绪国、李小琴、印家厚、杨天宽、杨天青、王李小琴、印家厚、杨天宽、杨天青、王菊豆、七哥、小林、周兆路菊豆、七哥、小林、周兆路,几乎,几乎都没有可以称之为都没有可以称之为“鲜明鲜明”的的“典型性典型性格格”,在小说中也没有惊
43、人之举,他们,在小说中也没有惊人之举,他们的思想、行为都依据生存的需要而发生的思想、行为都依据生存的需要而发生变化,他们没有理想的追求,浪漫的情变化,他们没有理想的追求,浪漫的情操,高尚的道德品质,有的只是很粗俗操,高尚的道德品质,有的只是很粗俗乃至于恶俗、下流和卑鄙的作派,乃至于恶俗、下流和卑鄙的作派,3:新写实小说的结构方式:新写实小说的结构方式:“生生活流式活流式”的泛中心组织方式的泛中心组织方式 与上述有关新写实小说对众生相的平面展示相应,新写实叙事的结构表现出泛中心组织方式,让人感受到体验生存本色地林林总总和无序状态。叙事结构走向充分生活化和现象化。4:新写实小说叙事的科学主义的态度
44、。新写实小说叙事的科学主义的态度。文学创作者以科学研究的精神,把描写对象当作科学实验对象,以冷静、客观、科学的方法和态度对描写对象作个案研究、解剖和观察,创作者主体的爱憎好恶、褒贬等主观感受不移入或投射到对象之中,也不对小说中描写的内容作主观评判、发表议论。新写实小说叙事的科学主义的态度。新写实小说叙事的科学主义的态度。池莉就说:“我觉得我日益像个科学工作者了。我希望自己从此平心静气地从事写作这门工作,尽我所能地把工作搞好”。作家不再扮演“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角色,或普通百姓的精神导师、启蒙者,喋喋不休地对读者宣讲自以为是的人生观念、道德信条,有人将它表述为“压制到零度状态的叙述情感”1也就是这
45、个意思。当然,完全不介入的冷漠的叙述,其实也是一种介入的态度,所以,真正的冷漠很少,也很难真正做到 新写实小说叙事的科学主义的态度。新写实小说叙事的科学主义的态度。这一特点在李晓、叶兆言、刘恒、池莉的这类小说中有较充分的表现。这类作品叙事的关注点只集中在人物生存方式本身,社会、文化、历史的背景被淡化、隐去,一切社会学领域中被认为有正面意义的观念统统被消解于冷漠的叙事中,目的是为了强调和凸现生存意识 作家情感的零度介入 这一批小说所体现出来的是一种不动声色的叙事,是作家情感的零度介入,是对作品主题的有意消解。传统的现实主义创作之所以主题鲜明,关键就在于人对于对象的意义赋予和价值判断。当作家由对象
46、引起创作冲动而带着强烈情绪进入创作状态时,那势必有一个价值意义体系在暗中操纵着自己,其结果势必使自然成为人化的目然,使对象顺着作家的意志、情感和旨意进入想象领域。作家情感的零度介入 而1987年以来的一批写实小说家,却故意地对他们所叙述的世界抱着无所谓的态度,有意地创作主体与客观世界之间保持着一定距离,甚至人为地造成主体从客体中推出,使客观世界、生活现象回归到非人化的状态之中。概述 2:在阶段性更替的发生和发展过在阶段性更替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程中,80年代小说又呈现出开放年代小说又呈现出开放性发展的总体走向性发展的总体走向.这种开放性这种开放性表现在开放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表现在开放的现实主义
47、创作方法 文体的多元融合以及多元化的文体的多元融合以及多元化的小说技法和策略等几个方面小说技法和策略等几个方面.伤痕文学创作潮流中的伤痕小说创作 1:伤痕小说产生的社会基础 2:伤痕小说代表性创作主体以及文本 3:伤痕小说代表性文本分析:刘心武的,卢新华的,莫应丰的等.4:伤痕文学创作的文学史意义.5:伤痕文学的局限性.1:伤痕文学产生的社会基础:伤痕文学产生的社会基础:1:伤痕文学产生的社会基础:伤痕文学产生的社会基础:建国后国家在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一次次失误、曲折、,林彪、江青的法西斯独裁专制,尤其是文革十年对真理、对正义、对自由、对民主、对人性、人道主义的扼杀和压抑,对道德、良知和科学
48、的轻蔑,酿造了一起起骇人听闻、惨无人道的人间悲剧,给我们民族的经济、政治 带来了严重的外伤,同时也给我们民族文化和人们带来了难以愈合的心理创伤。这是伤痕文学产生的社会基础。2:伤痕文学产生的心理动因:全:伤痕文学产生的心理动因:全社会全民族的整体文化期待社会全民族的整体文化期待 2:伤痕文学产生的心理动因:全社会全民族的整体文:伤痕文学产生的心理动因:全社会全民族的整体文化期待化期待 十年文革后,人们刚从浩劫中走过来,那种恐怖的记忆,那郁结了整整十年的愤怒和悲痛,需要排解,需要宣泄.人们刚从恶梦中醒来,那曾是神圣的信条、那诸多的社会现象和问题,需要每一个中国人作出判断、回答和思索。那时,是民族
49、进行历史变革的前夜,需要对“四人帮”在文化方面的祸害进行揭露、声讨和批判,以配合政治和思想上的拨乱反正。以扫清前进道路上的障碍。这样,伤痕文学便应运而生,再现民族苦难场面,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喊,否定现代迷信的荒谬,控诉冤案错案的罪恶,这些都体现了全社全社会全民族的整体文化期待。会全民族的整体文化期待。3:伤痕文学代表性作家及作品:伤痕文学代表性作家及作品:3:伤痕文学代表性作家以及作品:伤痕文学代表性作家以及作品:1)刘心武的班主任、2)卢新华的、3)莫应丰的将军吟 4)王亚平神圣的使命 5)从维熙大墙下的红玉兰 6)张洁从森林里来的孩子 7)遇罗锦一个冬天的童话 8)张贤亮土牢情话 9:王
50、蒙最宝贵的 10)宗璞弦上的梦伤痕文学代表作家刘心武 刘心武,1942年生,笔名刘浏、赵壮汉等。四川成都人,1950年随父迁居北京。1961年毕业于北京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后任中学教员15年。1976年后任北京出版社编辑,参与创刊十月并任编辑。1979年起任中国作协理事、人民文学主编等职,加入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伤痕文学代表作家刘心武 1977年发表的短篇小说班主任,开“伤痕文学”之先声,被认为是新时期文学的发轫之作。后又发表爱情的位置、醒来吧,弟弟、我爱每一片绿叶等小说。出版中篇小说秦可卿之死,纪实小说公共汽车咏叹调等。1985年发表的长篇小说钟鼓楼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标志着其创作的新高度。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