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社会学第四章-学校失范行为的理论与实践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文档编号:3203798 上传时间:2022-08-03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3.1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育社会学第四章-学校失范行为的理论与实践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教育社会学第四章-学校失范行为的理论与实践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教育社会学第四章-学校失范行为的理论与实践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教育社会学第四章-学校失范行为的理论与实践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教育社会学第四章-学校失范行为的理论与实践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四章第四章学校失范行为的理论与实践学校失范行为的理论与实践 n学校秩序的建立和维持依赖于学校生活的两种机制,学校秩序的建立和维持依赖于学校生活的两种机制,n一是学校的组织管理一是学校的组织管理n二是对失范行为的教育控制二是对失范行为的教育控制n换言之,就是通过使学校生活结构化、使学校成员的行为换言之,就是通过使学校生活结构化、使学校成员的行为规范化,来达到学校秩序的建立和维持。规范化,来达到学校秩序的建立和维持。n什么是什么是“失范行为失范行为”呢呢?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丧失规丧失规范范”的行为。的行为。“丧失规范丧失规范”显然还有程度之分:从越轨行显然还有程度之分:从

2、越轨行为、违法行为到犯罪行为,它们之间又如何作出区别呢为、违法行为到犯罪行为,它们之间又如何作出区别呢?在实际生活中,要明确哪些人是有问题行为者,事实上更在实际生活中,要明确哪些人是有问题行为者,事实上更为复杂。为复杂。第一节第一节 教育规范与失范行为教育规范与失范行为 n“教育规范教育规范”由由“社会规范社会规范”一词派生而来。社会规范的一词派生而来。社会规范的原意是社会群体中共同遵守、认同的期望、思想和行为标原意是社会群体中共同遵守、认同的期望、思想和行为标准,这种标准能导致个人之间思想和行为的趋同和协调,准,这种标准能导致个人之间思想和行为的趋同和协调,有利于增强群体团结。有利于增强群体

3、团结。n规范既有正式的,也有非正式的。正式规范通常是以法律、规范既有正式的,也有非正式的。正式规范通常是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的,对违反者有特定的惩罚。非正式法规的形式固定下来的,对违反者有特定的惩罚。非正式规范是不成文的,但能被群体成员普遍理解和接受。规范是不成文的,但能被群体成员普遍理解和接受。一、教育规范的含义与特点一、教育规范的含义与特点 n(一一)教育规范的形成教育规范的形成n教育规范首先源于社会规范的形成与发展教育规范首先源于社会规范的形成与发展(见表见表4 41 1,P103)P103)。大概在奴隶社会时期,许多社会生活规范进而成。大概在奴隶社会时期,许多社会生活规范进而成为

4、学生的基本教学内容。早期主要是通过口耳相传、相沿为学生的基本教学内容。早期主要是通过口耳相传、相沿成习。成习。n例如,孔子、孟子等人就是通过其言论、著述影响弟子的。例如,孔子、孟子等人就是通过其言论、著述影响弟子的。论语论语学而学而中中“入则学,出则弟,谨则信,泛爱众,入则学,出则弟,谨则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即表述了早期的教育规,即表述了早期的教育规范。范。n真正将这些社会规范要求具体化、通俗化,以教材形式出真正将这些社会规范要求具体化、通俗化,以教材形式出现,则是从西汉元帝时的史游编现,则是从西汉元帝时的史游编急就篇急就篇开始的。此后开始的。此

5、后有南北朝的有南北朝的千字文千字文,南宋的,南宋的三字经三字经等。将规范转等。将规范转化为蒙学教材,不仅保证了规范要求能很好地落实到实处,化为蒙学教材,不仅保证了规范要求能很好地落实到实处,而且易于为蒙童所接受,也成为处于规范学习最佳期的蒙而且易于为蒙童所接受,也成为处于规范学习最佳期的蒙童阶段最重要的学习与教学要求之一。童阶段最重要的学习与教学要求之一。n“学规学规”,从一般的思想、品德修养走向行为训练,成为,从一般的思想、品德修养走向行为训练,成为学生基本的、必须遵循的要求。此期出现的行为规范,比学生基本的、必须遵循的要求。此期出现的行为规范,比之于过去笼统地说之于过去笼统地说“吾日三省吾

6、身吾日三省吾身”之类的要求更为具体、之类的要求更为具体、明确。这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推移,教育规范明确。这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推移,教育规范也在随之变更、发展,更切近学生生活的实际。显然,教也在随之变更、发展,更切近学生生活的实际。显然,教育规范是在发展中调整的。育规范是在发展中调整的。n(二二)教育规范的含义教育规范的含义“教育规范教育规范”是学校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标准,是控是学校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标准,是控制和约束学校成员行为合理性的基本机制。制和约束学校成员行为合理性的基本机制。教育规范包含三层内容:教育规范包含三层内容:教育习俗教育习俗、教育规章教育规章和和教育教育法律

7、法律。三者之间存在共同点:三者之间存在共同点:n他们作为学校的行为标准对学校成员起着标定、导他们作为学校的行为标准对学校成员起着标定、导向、约束的作用;对学校组织的运行、学校成员的向、约束的作用;对学校组织的运行、学校成员的学校生活起着协调、维持的作用。学校生活起着协调、维持的作用。n三者的不同点表现在:三者的不同点表现在:1.1.适用范围的差别适用范围的差别教育习俗在整个社会生活中教育习俗在整个社会生活中(当然也包括在学校生活中当然也包括在学校生活中)无处不在,而教育规章只适用于学校组织。教育法律无处不在,而教育规章只适用于学校组织。教育法律尽管对全社会起着制约作用,但真正需要运用法律来尽管

8、对全社会起着制约作用,但真正需要运用法律来约束的只是扰乱或危害学校工作或学校秩序的那一部约束的只是扰乱或危害学校工作或学校秩序的那一部分。分。2.2.约束力的差别约束力的差别教育规章、教育法律的约束力要大于教育习俗。教育教育规章、教育法律的约束力要大于教育习俗。教育规章、教育法律主要依靠制度、权力、组织的力量来规章、教育法律主要依靠制度、权力、组织的力量来强制人们执行,教育习俗则主要依靠学校成员自觉认强制人们执行,教育习俗则主要依靠学校成员自觉认同,缺乏强制性与约束力。同,缺乏强制性与约束力。n但是,正因为教育习俗是借助心理力量来维持的,一旦学但是,正因为教育习俗是借助心理力量来维持的,一旦学

9、校成员形成心理定势,往往就具有极大的稳定性,因而其校成员形成心理定势,往往就具有极大的稳定性,因而其约束力也十分强大。只是在影响机制上,教育习俗不同于约束力也十分强大。只是在影响机制上,教育习俗不同于教育规章与教育法律,后者属于显性约束,而教育习俗则教育规章与教育法律,后者属于显性约束,而教育习俗则属于隐性控制。属于隐性控制。n一般来说,凡是不合法的,一定不合规章与规范;而法律一般来说,凡是不合法的,一定不合规章与规范;而法律可以容忍的,也不一定为规章所容忍,更不一定为教育习可以容忍的,也不一定为规章所容忍,更不一定为教育习俗所容忍。所以,在学校中存在着大量的俗所容忍。所以,在学校中存在着大量

10、的“合法不合情合法不合情”、“合情不合法合情不合法”的现象。例如,目无师长,是不合教育习的现象。例如,目无师长,是不合教育习俗的,但不违犯教育规章与法律;学生上课迟到,既不合俗的,但不违犯教育规章与法律;学生上课迟到,既不合教育习俗,又违背教育规章,但并不违法。教育习俗,又违背教育规章,但并不违法。3.3.强调重点的差别强调重点的差别教育习俗是一种非正式规范,是约定俗成的,其最显教育习俗是一种非正式规范,是约定俗成的,其最显著的特点是著的特点是“制约性制约性”。它依靠个体对群体的认同与。它依靠个体对群体的认同与自觉遵从,并且通过群体的意志自觉遵从,并且通过群体的意志舆论力量对个体舆论力量对个体

11、行为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当教育习俗已经不能控行为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当教育习俗已经不能控制、协调个体行为或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时,这就意味制、协调个体行为或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时,这就意味着个体脱离群体,甚至出现群体解体的可能着个体脱离群体,甚至出现群体解体的可能(例如,学例如,学校缺乏凝聚力,班级缺乏归属感,教育、教学秩序的校缺乏凝聚力,班级缺乏归属感,教育、教学秩序的散漫、混乱现象增加等散漫、混乱现象增加等)。教育规章是一种正式规范,主要由学校组织及其部门教育规章是一种正式规范,主要由学校组织及其部门制订并督促执行。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借助学校组织制订并督促执行。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借助学校组织的

12、权力来施行,通过奖励、惩罚等手段来评价组织履的权力来施行,通过奖励、惩罚等手段来评价组织履行规章的状况。一般来说,学校成员对教育规章主要行规章的状况。一般来说,学校成员对教育规章主要是遵守、履行而较少认同、协商,因而规章具有某种是遵守、履行而较少认同、协商,因而规章具有某种非自觉性。非自觉性。教育法律是由国家颁布、明文规定的,需要有专门机教育法律是由国家颁布、明文规定的,需要有专门机构或部门来执行,具有极大的强制性。构或部门来执行,具有极大的强制性。n(三三)教育规范的类型教育规范的类型1 1从作用对象上分为个体规范、群体规范从作用对象上分为个体规范、群体规范个体规范是涉及个人修身养性或自律性

13、的规范。例如个体规范是涉及个人修身养性或自律性的规范。例如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的中的“不抽烟不抽烟”、“不喝不喝酒酒”。我国古代。我国古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个人修养的个人修养目标也是个体规范。目标也是个体规范。群体规范则用于协调群体活动中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群体规范则用于协调群体活动中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如教师公约、学生守则之类。系,如教师公约、学生守则之类。n2.2.从涉及内容上分为行为规范、道德规范等从涉及内容上分为行为规范、道德规范等行为规范是就个体、群体的行为方式所提出的要求,行为规范是就个体、群体的行为方式所提出的要求,它使群体行为、个体行为

14、有可以依循的准则,保证了它使群体行为、个体行为有可以依循的准则,保证了活动开展的秩序与成效。活动开展的秩序与成效。道德规范是就对道德关系、品德等提出的要求,如道德规范是就对道德关系、品德等提出的要求,如教师行为规范教师行为规范、教师职业道德教师职业道德。道德规范其。道德规范其实也是行为规范,是涉及道德方面的行为要求。实也是行为规范,是涉及道德方面的行为要求。n3.3.从适用范围上可分为公共场所规范、班级规范等从适用范围上可分为公共场所规范、班级规范等公共场所规范是面向大众的、公共活动范围的规范。公共场所规范是面向大众的、公共活动范围的规范。班级规范是适用于学校班级的、维持其正常秩序活动、班级规

15、范是适用于学校班级的、维持其正常秩序活动、保证学生健康发展的规范。班级有规范而无规章,这保证学生健康发展的规范。班级有规范而无规章,这是因为班级没有相应的组织权力,班级规范往往表现是因为班级没有相应的组织权力,班级规范往往表现为值日制度、作息制度、学习制度等。为值日制度、作息制度、学习制度等。n教师职业规范一方面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外在表现,另一方教师职业规范一方面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外在表现,另一方面也是学生形成自身行为规范及班级规范最直接的榜样。面也是学生形成自身行为规范及班级规范最直接的榜样。因此,各国历来就有对教师职业规范的阐述,有的则在师因此,各国历来就有对教师职业规范的阐述,有的则在师德规

16、范中列有行为规范的条目,也有的国家则是单独颁布德规范中列有行为规范的条目,也有的国家则是单独颁布行为要求行为要求(见表见表4-2)4-2)。n(四四)教育规范的作用与特点教育规范的作用与特点教育规范是维系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失去了规教育规范是维系学校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失去了规范,也就失去了群体。学生遵从教育规范,表明学生范,也就失去了群体。学生遵从教育规范,表明学生归属于这所学校或班级并被认同;学生不遵从学校的归属于这所学校或班级并被认同;学生不遵从学校的教育规范,说明缺乏归属这一群体的心理需要。教育规范,说明缺乏归属这一群体的心理需要。教育规范的作用或功能主要表现为两方面,即自律与教育

17、规范的作用或功能主要表现为两方面,即自律与协调。协调。n自律是规范中有关个体要求的内容,教育规范中的自律是规范中有关个体要求的内容,教育规范中的自律内容,是根据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的认知发展自律内容,是根据不同年龄阶段青少年的认知发展水平,确立可以为其接受或认同的有关要求;水平,确立可以为其接受或认同的有关要求;n协调是规范中有关人际关系方面的内容,教育规范协调是规范中有关人际关系方面的内容,教育规范中的协调内容是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活动特点中的协调内容是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活动特点作出某些约定。无论自律与协调,都着眼于人的总作出某些约定。无论自律与协调,都着眼于人的总体发展,通过培养学生的

18、规范意识与能力,实现社体发展,通过培养学生的规范意识与能力,实现社会文化的期望。会文化的期望。n教育规范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下述几方面:教育规范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下述几方面:1.1.规范的历史性规范的历史性教育规范的形成有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教育规教育规范的形成有一个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教育规范有过去社会、时代的印迹,也有现时代的适应性变范有过去社会、时代的印迹,也有现时代的适应性变化。那些有关人的道德、行为等的基础内容,是各个化。那些有关人的道德、行为等的基础内容,是各个社会、时代共同的财富,是人类的优秀文化遗产。社会、时代共同的财富,是人类的优秀文化遗产。n2.2.规范的民族性规范的民族性教

19、育规范的抽象概括在各民族间大体近似,而具体表教育规范的抽象概括在各民族间大体近似,而具体表现往往差异较大。同样表现现往往差异较大。同样表现“爱的有序性爱的有序性”这一教育这一教育规范,国外用吻不同部位,如唇、颊、额、手背等,规范,国外用吻不同部位,如唇、颊、额、手背等,表示人与人之间亲近的不同关系与层次。而中国则没表示人与人之间亲近的不同关系与层次。而中国则没有公开的吻,只用点头、握手、拥抱等来表达彼此之有公开的吻,只用点头、握手、拥抱等来表达彼此之间的距离。这些都与民族的习性与风尚紧密相关,具间的距离。这些都与民族的习性与风尚紧密相关,具有相当的稳定性。有相当的稳定性。n3.3.规范的群体性

20、规范的群体性教育规范是群体形成、维护所必不可少的。群体规范教育规范是群体形成、维护所必不可少的。群体规范适合于一定群体的特点,不同的群体会有不同的规范。适合于一定群体的特点,不同的群体会有不同的规范。n4.4.规范的控制性规范的控制性 教育规范具有心理约束力,能引起一系列心理反应活教育规范具有心理约束力,能引起一系列心理反应活动,形成有关规范的心理反应机制,例如动,形成有关规范的心理反应机制,例如“应答一遵应答一遵从一定势从一定势”等等。这一机制的核心是群体对个体的控等等。这一机制的核心是群体对个体的控制。缺乏控制性的规范说明并未获得个体和群体的认制。缺乏控制性的规范说明并未获得个体和群体的认

21、同。同。二、规范行为与失范行为二、规范行为与失范行为 n教育规范是制约和控制学校成员个人行为合理性的重要途径,那么凡教育规范是制约和控制学校成员个人行为合理性的重要途径,那么凡与教育规范不相一致、不协调甚至是冲突的行为,都是失范行为,它与教育规范不相一致、不协调甚至是冲突的行为,都是失范行为,它包括包括越轨行为、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越轨行为、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几种。几种。n越轨行为是可能引起非议或轻微惩罚的行为越轨行为是可能引起非议或轻微惩罚的行为n违法行为则是违反了国家明文公布的各种教育法律、教育违法行为则是违反了国家明文公布的各种教育法律、教育法规的行为,这种行为必然遭到执法机构的轻度处罚法

22、规的行为,这种行为必然遭到执法机构的轻度处罚n而犯罪行为是所有失范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它是一种触而犯罪行为是所有失范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它是一种触犯刑律并受到刑罚处置的行为。犯刑律并受到刑罚处置的行为。n三种失范行为从数量上看是依次减少的,从对社会产生影三种失范行为从数量上看是依次减少的,从对社会产生影响上看是越趋严重的,从惩罚手段上看,则是愈来愈严厉响上看是越趋严重的,从惩罚手段上看,则是愈来愈严厉的。的。n n规范行为和失范行为的关系可分别对应于文化与反文化的规范行为和失范行为的关系可分别对应于文化与反文化的关系。规范行为正是以正统、普遍认可和遵守的面目出现,关系。规范行为正是以正统、普遍

23、认可和遵守的面目出现,而失范行为是以规范行为的对立面存在,是对规范行为的而失范行为是以规范行为的对立面存在,是对规范行为的背离或否定,两者是一对矛盾。背离或否定,两者是一对矛盾。n尽管学校不断调动各种制约机制来反对失范行为,但一部尽管学校不断调动各种制约机制来反对失范行为,但一部分学生或教师却通过创造秘密语言、建立新的规范、组建分学生或教师却通过创造秘密语言、建立新的规范、组建团伙与学校相抗争。团伙与学校相抗争。n总体而言,失范行为对教育规范起冲击作用,有时会引发总体而言,失范行为对教育规范起冲击作用,有时会引发学校秩序的混乱,但也有些失范行为包含着进步的成分,学校秩序的混乱,但也有些失范行为

24、包含着进步的成分,在社会变迁中它可能会转化为新的规范行为。在社会变迁中它可能会转化为新的规范行为。n 第二节第二节 学校中的失范行为学校中的失范行为 n学校中的失范行为涉及教师、学生两大群体。学生失范行学校中的失范行为涉及教师、学生两大群体。学生失范行为主要指称越轨、违法和未成年人犯罪为主要指称越轨、违法和未成年人犯罪(常常用常常用“青少年青少年犯罪犯罪”来概括来概括)三类;教师失范行为主要是指在教师职业三类;教师失范行为主要是指在教师职业规范范畴内的规范范畴内的“非正常行为非正常行为”,未包括教师的违法、犯罪,未包括教师的违法、犯罪行为,后者属于成年人违法犯罪的范畴。行为,后者属于成年人违法

25、犯罪的范畴。一、学校失范行为的类型研究一、学校失范行为的类型研究n(一一)失范行为的类型学解释失范行为的类型学解释 对失范行为最早的、在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一种解释是对失范行为最早的、在历史上影响深远的一种解释是“神鬼驱使说神鬼驱使说”。这就是说,越轨者、犯罪者是让魔。这就是说,越轨者、犯罪者是让魔鬼给缠住了,或者鬼给缠住了,或者“中邪中邪”了,或者说是老天了,或者说是老天(上帝上帝)对他的惩罚。而此后的解释更多地增加了科学的成分。对他的惩罚。而此后的解释更多地增加了科学的成分。n1.1.失范的生物学解释失范的生物学解释1919世纪,生物学的迅速发展导致了世纪,生物学的迅速发展导致了“体质变态说体

26、质变态说”的的出现。意大利犯罪学家西塞出现。意大利犯罪学家西塞朗姆布罗索是这一解释的朗姆布罗索是这一解释的创始人。他认为犯罪、越轨是因遗传而在生物学上变创始人。他认为犯罪、越轨是因遗传而在生物学上变态的结果,会在面部特征上有所显露。态的结果,会在面部特征上有所显露。n2.2.失范的心理学解释失范的心理学解释一种是一种是“心理缺陷说心理缺陷说”。即把越轨、犯罪解释为。即把越轨、犯罪解释为“心心理缺陷理缺陷”的结果,认为正常人知道限制自己的越轨冲的结果,认为正常人知道限制自己的越轨冲动,动,“心理缺陷者心理缺陷者”不知道限制自己的越轨冲动。而不知道限制自己的越轨冲动。而“心理缺陷心理缺陷”主要是童

27、年的社会化失调造成的。在童主要是童年的社会化失调造成的。在童年时代,孩子如果遭到双亲的遗弃,就会中断正常的年时代,孩子如果遭到双亲的遗弃,就会中断正常的社会化过程,在心理和情感上受到严重的挫折,难以社会化过程,在心理和情感上受到严重的挫折,难以发展出健全的人格和自我,将来难以适应社会环境,发展出健全的人格和自我,将来难以适应社会环境,容易产生越轨和犯罪行为。容易产生越轨和犯罪行为。一种是一种是“挫折一侵犯说挫折一侵犯说”。认为越轨是一种由挫折产。认为越轨是一种由挫折产生的针对他人和社会的侵犯形式,而挫折的程度是以生的针对他人和社会的侵犯形式,而挫折的程度是以需要的强度或者受阻的程度为基础的,因

28、此,侵犯的需要的强度或者受阻的程度为基础的,因此,侵犯的强度与挫折的强度有关。心理学解释在分析一个具体强度与挫折的强度有关。心理学解释在分析一个具体个人为何会产生越轨或犯罪行为时富有成效,但它难个人为何会产生越轨或犯罪行为时富有成效,但它难以解释越轨或犯罪的社会现象。以解释越轨或犯罪的社会现象。n3.3.失范的社会学解释失范的社会学解释社会学把重点放在导致越轨行为产生的社会环境上。社会学把重点放在导致越轨行为产生的社会环境上。社会学的解释主要有两类研究取向:一种是社会学的解释主要有两类研究取向:一种是“结构模结构模式式”,主要从社会结构和文化的角度去探讨;另一种,主要从社会结构和文化的角度去探

29、讨;另一种是是“过程模式过程模式”,主要从越轨的过程进行分析。,主要从越轨的过程进行分析。n“差异交往说差异交往说”,也称,也称“文化传递理论文化传递理论”。美国犯罪学。美国犯罪学家萨塞兰德提出基本假设:所有的人都要经历社会化过程,家萨塞兰德提出基本假设:所有的人都要经历社会化过程,但他们如何社会化取决于他们与谁交往。一个孩子通过与但他们如何社会化取决于他们与谁交往。一个孩子通过与越轨群体的交往学到了对越轨行为的理解、态度和技能。越轨群体的交往学到了对越轨行为的理解、态度和技能。与越轨群体的交往越密切,这个孩子学到的犯罪手段就会与越轨群体的交往越密切,这个孩子学到的犯罪手段就会越高明,犯罪的动

30、机越高,犯罪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越高明,犯罪的动机越高,犯罪的可能性也就越大。“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朱者赤,近墨者黑”。n“控制缺乏说控制缺乏说”。这一理论是由沃尔特这一理论是由沃尔特雷克里斯提出的。雷克里斯提出的。他认为,群体的成员资格和社会生活环境决定个人的行为,他认为,群体的成员资格和社会生活环境决定个人的行为,但他特别强调社会环境的社会控制对个人的效用,认为越但他特别强调社会环境的社会控制对个人的效用,认为越轨和犯罪是由于社会内外部的控制削弱和受到破坏引起的。轨和犯罪是由于社会内外部的控制削弱和受到破坏引起的。n“失范说失范说”n“失范失范”一词,源于希腊文,在一词,源于希腊文,在161

31、6世纪的神学中是指不世纪的神学中是指不守法,尤其是亵渎神。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用它来说明守法,尤其是亵渎神。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用它来说明“与道德规范不一致的社会现象与道德规范不一致的社会现象”。在他看来,道德规范。在他看来,道德规范是维持人与人以及社会团结的基础。由于社会剧变,尤其是维持人与人以及社会团结的基础。由于社会剧变,尤其是法国处于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大转变时期,控是法国处于从传统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大转变时期,控制个人行为的道德规范越来越松弛,个人之间的道德制约制个人行为的道德规范越来越松弛,个人之间的道德制约丧失了,这就是失范现象。他在其名著丧失了,这就是失范现象。他在其名著自

32、杀论自杀论中,以中,以自杀为例说明了导致失范行为的原因。自杀为例说明了导致失范行为的原因。n“手段一目标说手段一目标说”n是由美国社会学家默顿提出。认为社会手段和目标不统一是由美国社会学家默顿提出。认为社会手段和目标不统一造成了越轨的发生。社会在文化上为每一个人都规定了合造成了越轨的发生。社会在文化上为每一个人都规定了合法的正确目标,但社会并没有在结构上为每一个人提供合法的正确目标,但社会并没有在结构上为每一个人提供合法的手段去实现这些目标,这样就会使人产生挫折和紧张,法的手段去实现这些目标,这样就会使人产生挫折和紧张,在没有合法的手段时就会用非法的手段来实现这些目标,在没有合法的手段时就会用

33、非法的手段来实现这些目标,从而出现越轨行为。但是,默顿并不认为,在这种情形下从而出现越轨行为。但是,默顿并不认为,在这种情形下越轨是唯一的选择。越轨是唯一的选择。n他提出,在个人面对上述矛盾时,有五种可能的适应方式:他提出,在个人面对上述矛盾时,有五种可能的适应方式:(1)(1)改革者改革者 (2)(2)墨守成规者墨守成规者(3)(3)逃跑主义者逃跑主义者 (4)(4)造反者造反者(5)(5)顺从者顺从者n“亚文化群理论亚文化群理论”n该理论以美国社会学家科恩为代表。他提出,犯罪者亚文该理论以美国社会学家科恩为代表。他提出,犯罪者亚文化群所具有和维护的价值观及行为倾向,与主流文化的价化群所具有

34、和维护的价值观及行为倾向,与主流文化的价值观及行为倾向相抵触、相背离,这是犯罪的真正根源,值观及行为倾向相抵触、相背离,这是犯罪的真正根源,而亚文化的产生是社会化过程不完善、不适当引起的,并而亚文化的产生是社会化过程不完善、不适当引起的,并且通常是在社会下层阶级居住区形成的。这种观点从文化且通常是在社会下层阶级居住区形成的。这种观点从文化角度分析失范行为,体现了社会学的洞察力。但是,这种角度分析失范行为,体现了社会学的洞察力。但是,这种理论的适应面较窄,它难以解释理论的适应面较窄,它难以解释“白领犯罪白领犯罪”、高科技犯、高科技犯罪,以及犯罪率的起伏、差异等。罪,以及犯罪率的起伏、差异等。n过

35、程模式主要是以过程模式主要是以“标签论标签论”为代表。标签论盛行于为代表。标签论盛行于2020世世纪纪6060年代,以美国社会学家霍华德年代,以美国社会学家霍华德贝克为代表。其要点贝克为代表。其要点为:第一,失范是一种政治现象,权力常常是决定谁去贴为:第一,失范是一种政治现象,权力常常是决定谁去贴“失范者失范者”这个标签,以及谁被贴这个标签的关键因素;这个标签,以及谁被贴这个标签的关键因素;n第二,必须改造的是社会关系,而不是失范者;第二,必须改造的是社会关系,而不是失范者;n第三,认为失范与控制失范是同一社会现象的两个相互联第三,认为失范与控制失范是同一社会现象的两个相互联系的组成部分。因此

36、这种理论特别强调了犯罪的过程,分系的组成部分。因此这种理论特别强调了犯罪的过程,分解了从解了从“初级越轨者初级越轨者”到到“次级越轨者次级越轨者”的变化过程。的变化过程。n(二二)学校失范行为的类型学校失范行为的类型无论是学生的失范行为或教师的失范行为,均可以被无论是学生的失范行为或教师的失范行为,均可以被分解为分解为“理性行为理性行为”和和“非理性行为非理性行为”两大类。两大类。n韦伯所提出了一切社会行为都可以区分为四种韦伯所提出了一切社会行为都可以区分为四种“理想类理想类型型”:目的取向的理性行为、价值取向的理性行为、情感:目的取向的理性行为、价值取向的理性行为、情感行为、传统行为。行为、

37、传统行为。二、学生失范行为的诸表现二、学生失范行为的诸表现 n学生的失范行为表可分为越轨行为和违法行为两类。学生的失范行为表可分为越轨行为和违法行为两类。学生的越轨行为是指违背教育习俗、教育规章的行为,学生的越轨行为是指违背教育习俗、教育规章的行为,即违规、违纪行为。具体而言,大致包括不诚实行为、即违规、违纪行为。具体而言,大致包括不诚实行为、逃学行为、欺骗行为、不守纪行为等。逃学行为、欺骗行为、不守纪行为等。n学生的违法行为是指违背教育法律以及国家其他法律、法学生的违法行为是指违背教育法律以及国家其他法律、法规的行为,即普通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除刑典规定的各规的行为,即普通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

38、。除刑典规定的各类犯罪行为外,其余触犯法律的行为都属于普通违法行为。类犯罪行为外,其余触犯法律的行为都属于普通违法行为。犯罪是违法的一种表现,故而违法不等于犯罪,而犯罪必犯罪是违法的一种表现,故而违法不等于犯罪,而犯罪必违法。最常见的违法行为是小偷小摸、打架、流氓行为、违法。最常见的违法行为是小偷小摸、打架、流氓行为、赌博、违反交通规则等。赌博、违反交通规则等。n普通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最主要的区别是,前者的社会危普通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最主要的区别是,前者的社会危害性还不足以用刑罚来惩罚。普通违法行为与越轨行为的害性还不足以用刑罚来惩罚。普通违法行为与越轨行为的区别是,前者的危害性显然比后者严重

39、,因而遭到的惩罚区别是,前者的危害性显然比后者严重,因而遭到的惩罚执行力度也截然不同。执行力度也截然不同。n(一一)校园暴力触日惊心,欺侮现象日渐增多校园暴力触日惊心,欺侮现象日渐增多校园暴力或称校内暴力,日本法学家解释为三方面的校园暴力或称校内暴力,日本法学家解释为三方面的内容:内容:一是对教师的暴力事件一是对教师的暴力事件(殴打教师殴打教师);二是以集团或集团的威力为背景而发生的学生之间的二是以集团或集团的威力为背景而发生的学生之间的暴力事件暴力事件(如学生之间打架、欺辱弱小同学如学生之间打架、欺辱弱小同学);三是毁坏学校设备等事件。三是毁坏学校设备等事件。n3 3月月2323日,福建南平

40、辞职医生郑民生捅死小学生日,福建南平辞职医生郑民生捅死小学生8 8人并捅伤人并捅伤5 5人。经最人。经最高人民法院复核之后,高人民法院复核之后,4 4月月2828日上午,郑民生就被从快执行死刑。日上午,郑民生就被从快执行死刑。n n4 4月月1212日,广西北海市合浦县发生一起校园凶案。一个精神病人在西日,广西北海市合浦县发生一起校园凶案。一个精神病人在西场镇西镇小学门前约场镇西镇小学门前约400400米处,追砍放学小学生,造成米处,追砍放学小学生,造成2 2死死5 5伤。伤。n4 4月月2828日,广东雷州雷城第一小学:病退教师陈康炳持刀闯入教学楼,日,广东雷州雷城第一小学:病退教师陈康炳持

41、刀闯入教学楼,当场砍伤当场砍伤1616名师生。名师生。n4 4月月2929日,无业人员徐玉元持刀闯入泰兴镇(即泰兴市区所在地)中日,无业人员徐玉元持刀闯入泰兴镇(即泰兴市区所在地)中心幼儿园,砍伤幼儿心幼儿园,砍伤幼儿2929名、教师名、教师2 2名以及保安名以及保安1 1名。名。n4 4月月3030日,在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九龙街道尚庄村又发惨案:日,在山东省潍坊市坊子区九龙街道尚庄村又发惨案:4545岁的岁的村民王永来强行闯入尚庄小学,用铁锤打伤村民王永来强行闯入尚庄小学,用铁锤打伤5 5名学前班学生。名学前班学生。(二二)青少年色情犯罪严重青少年色情犯罪严重(三三)青少年以侵犯财产为日的的

42、越轨犯罪比例最高青少年以侵犯财产为日的的越轨犯罪比例最高(四四)青少年违法行为的新倾向青少年违法行为的新倾向n三、学生示范行为的归因分析三、学生示范行为的归因分析n出现上述种种青少年违法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出现上述种种青少年违法行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道德失范、文化市场的失控、家庭结构的变有社会道德失范、文化市场的失控、家庭结构的变化和学校教育的失误等。化和学校教育的失误等。n(一一)社会原因社会原因1.1.社会规范失控社会规范失控在社会转型期,社会导向的模糊和新的伦理道德建设在社会转型期,社会导向的模糊和新的伦理道德建设的相对软弱,造成整个社会的道德失范。从计划经济的相对软弱,造成整个

43、社会的道德失范。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是一场深刻的革命。计划经济下的向市场经济转型,是一场深刻的革命。计划经济下的许多价值观念、道德观念被推翻了,而新的观念则还许多价值观念、道德观念被推翻了,而新的观念则还没有建立起来,法制建设也没能及时跟上改革步伐。没有建立起来,法制建设也没能及时跟上改革步伐。在这种情况下,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拜金主义、享在这种情况下,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的东西更容易侵蚀青少年的心灵。乐主义等腐朽的东西更容易侵蚀青少年的心灵。n2.2.文化的商品化文化的商品化文化市场的社会管理控制系统失调,导致反主流文化文化市场的社会管理控制系统失调,导致反主流

44、文化的泛滥和失控。青少年的活动场所如少年宫、少科站、的泛滥和失控。青少年的活动场所如少年宫、少科站、少年之家等,因受经济冲击,而使其教育功能难以正少年之家等,因受经济冲击,而使其教育功能难以正常发挥常发挥(见案例见案例4 44)4)。社会上武侠小说、色情和暴力。社会上武侠小说、色情和暴力影片、不良文化传播物品等禁而不止,在社会上泛滥,影片、不良文化传播物品等禁而不止,在社会上泛滥,毒害青少年,而真正激人奋进、陶冶情操、健康向上毒害青少年,而真正激人奋进、陶冶情操、健康向上的高雅文化太少,不能满足需要,使得整个文化娱乐的高雅文化太少,不能满足需要,使得整个文化娱乐市场畸形化发展。市场畸形化发展。

45、n3.3.城市化的影响城市化的影响城市化为世界范围内失范行为猛增提供了空间,引起城市化为世界范围内失范行为猛增提供了空间,引起社会解组力量的扩大,即原有社会控制力削弱,疏远社会解组力量的扩大,即原有社会控制力削弱,疏远的人际关系取代亲密的人际关系,社会规范及道德出的人际关系取代亲密的人际关系,社会规范及道德出现迷失状态。另外,也引起了影响个人行为的空间结现迷失状态。另外,也引起了影响个人行为的空间结构构(或区位结构或区位结构)以及社会心理的变化。城市中大量以及社会心理的变化。城市中大量“空间死角空间死角”的存在,使得个人行为越趋隐蔽,不受的存在,使得个人行为越趋隐蔽,不受干涉,且自由化,人际之

46、间的相互监督的锐减,这都干涉,且自由化,人际之间的相互监督的锐减,这都是城市失范行为增加的影响因素。是城市失范行为增加的影响因素。n4.4.人口流动问题人口流动问题人口快速流动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在我国,由于人口快速流动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特征。在我国,由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以人口少流动甚至不流动来建立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以人口少流动甚至不流动来建立社会控制机制的,当遇到突如其来的大量人口流动,社会控制机制的,当遇到突如其来的大量人口流动,社会控制就显得脆弱,反社会行为更为猖獗。流动人社会控制就显得脆弱,反社会行为更为猖獗。流动人口中犯罪、流浪、小偷小摸等失范行为,给流入地的口中犯罪、流浪、小偷小

47、摸等失范行为,给流入地的社会秩序和社会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破坏。社会秩序和社会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冲击和破坏。n5.5.价值观多元化价值观多元化社会变迁必然带来人生观、婚姻观、金钱财产观等一社会变迁必然带来人生观、婚姻观、金钱财产观等一系列价值观的巨大变化。价值观变化的显著特征是,系列价值观的巨大变化。价值观变化的显著特征是,较之物质形态的变化更复杂多元,对失范行为的产生较之物质形态的变化更复杂多元,对失范行为的产生更具深刻影响。更具深刻影响。n(二二)学校教育的失误学校教育的失误由于广大青少年是学校教育的对象,面对日益严重的由于广大青少年是学校教育的对象,面对日益严重的青少年越轨犯罪趋势,学校

48、教育更应反思。下面我们青少年越轨犯罪趋势,学校教育更应反思。下面我们就青少年越轨犯罪在学校德育层面作些归因分析。就青少年越轨犯罪在学校德育层面作些归因分析。n1.1.学校教育指导思想的偏差学校教育指导思想的偏差学校教育一直切实地把德育放在首位,教育和造就了学校教育一直切实地把德育放在首位,教育和造就了一代青少年,出现了雷锋等广大青少年学习的楷模。一代青少年,出现了雷锋等广大青少年学习的楷模。改革开放以后,面对市场经济大潮,在多元文化与观改革开放以后,面对市场经济大潮,在多元文化与观念的矛盾与冲突中,在青少年一代最需要学校德育的念的矛盾与冲突中,在青少年一代最需要学校德育的时候,学校德育却也陷入

49、了适应困难:或者以不变应时候,学校德育却也陷入了适应困难:或者以不变应万变,但遭到新时期青少年的反感;或者干脆把德育万变,但遭到新时期青少年的反感;或者干脆把德育拱手相让于社会;或者只追求升学率,德育只是软任拱手相让于社会;或者只追求升学率,德育只是软任务,丧失了应有的作用。务,丧失了应有的作用。n2.2.个别教师素质差个别教师素质差个别教师素质差导致师生间的人际关系紧张,是青少个别教师素质差导致师生间的人际关系紧张,是青少年越轨犯罪的又一重要原因。第一是客观层面,即教年越轨犯罪的又一重要原因。第一是客观层面,即教师为追求升学率,只重视优秀学生而忽视差生,导致师为追求升学率,只重视优秀学生而忽

50、视差生,导致差生流入社会,走上犯罪道路;第二是主观层面,因差生流入社会,走上犯罪道路;第二是主观层面,因教师自身素质差甚至品质恶劣而导致学生厌学、恐学,教师自身素质差甚至品质恶劣而导致学生厌学、恐学,最终走上越轨犯罪道路。最终走上越轨犯罪道路。n(三三)家庭教育原因家庭教育原因家庭是儿童社会化最重要的场所。影响青少年犯罪行家庭是儿童社会化最重要的场所。影响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家庭因素主要有三方面:为的家庭因素主要有三方面:n家庭关系变量家庭关系变量n家庭成员的行为变量家庭成员的行为变量n家庭结构变量。家庭结构变量。n四、教师的非正常行为四、教师的非正常行为教师非正常行为几乎是每个学校都存在的现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教育社会学第四章-学校失范行为的理论与实践课件.ppt)为本站会员(三亚风情)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