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PPT)学案13 掌握修辞手法赏析句式效果-找全“不同”定准角度.pptx

上传人(卖家):四川三人行教育 文档编号:3228468 上传时间:2022-08-08 格式:PPTX 页数:88 大小:7.8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PPT)学案13 掌握修辞手法赏析句式效果-找全“不同”定准角度.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2023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PPT)学案13 掌握修辞手法赏析句式效果-找全“不同”定准角度.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2023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PPT)学案13 掌握修辞手法赏析句式效果-找全“不同”定准角度.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2023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PPT)学案13 掌握修辞手法赏析句式效果-找全“不同”定准角度.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2023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PPT)学案13 掌握修辞手法赏析句式效果-找全“不同”定准角度.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板块一找全“不同”,定准角度学案13掌握修辞手法,赏析句式效果大一轮复习讲义知识清单(三)修辞知识(1)概念。比喻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2)构成必需条件。甲和乙必须是两种不同类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3)种类。明喻;暗喻;借喻;博喻(指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如“瞧,那一群骑自行车翩翩而来的身着风衣的少女,是红蝴蝶,是绿鹦鹉,还是蓝孔雀?”)。(4)作用。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等。(1)概念。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一种修辞手法。它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

2、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几种形式。(2)种类。拟人;拟物。(3)作用。增加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能感受到作者对事物的强烈感情,从而引起共鸣。(4)注意问题。必须符合人物的思想感情,符合所描绘的环境氛围。如“秋雨跳着欢乐的舞,一下就是几天,真闷死人”。秋雨连绵,使人烦闷,这里却赋予“秋雨”欢快的动作和感情,与人物的心情相悖。用以比拟的本体与拟体应有相似点或相近点,使比拟生动自然,收到良好的效果。如“空中稀疏的星星眨着眼,发出低低的私语,相互打着招呼再见!”说它们互相说“再见”,显然与星星的特征不符。比拟不当常常表现为用以比拟的人和物

3、之间没有相似点,或者不符合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描绘的环境氛围。微积累比拟与比喻的区别比拟与比喻的区别比拟是仿照拟体(用来比拟的事物)的特征“摹”写本体(被比拟的事物),重点在“拟”;比喻是用喻体比方本体,重点在“喻”。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出现或不出现,而喻体必须出现。(1)概念。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2)种类。特征代本体。例如:红眼睛原知道他家里只有一个老娘材料代本体。例如: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标志代本体。例如:谁料竟会落在“三道头”之类的手里呢,这岂不冤枉!人名代著作。例如:我们

4、要多读点鲁迅。绰号代本人。例如:“芦柴棒,去烧火!”专名代泛称。例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具体代抽象。例如:不拿群众一针一线。部分代整体。例如: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3)作用。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可以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4)注意问题。借体和本体关系密切,借体必须能突出地代表本体,有鲜明的代表性,让人一听就明白所指称的事物。有时需要在上下文中对借体有所交代,使读者明白本体是什么。如“我家兄妹很多,已有两个五角星,两枚大学校徽”,由于“五角星”既可指解放军,也可指铁路工人,“校徽”可代学生,也可代教师甚至校长,因此,不

5、具有“鲜明的代表性”,会造成歧义。借体往往带有褒贬色彩,反映人的思想感情,用人物特征作借体时,要注意褒贬色彩。代表正面人物时,宜用褒义的称号,反之则用人皆厌恶的事物来代表反面人物。如“诸葛亮”作借体,常用来代指正面人物;而“三只手”作借体,常用来代指反面人物。微积累借代与借喻的区别借代与借喻的区别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为本体,且只代不喻;借喻的作用是“比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总是喻中有代。构成借代的基础是事物的相关性,即要求借体和本体有某种关系;构成借喻的基础是事物的相似性,即要求喻体和本体有某些方面的相似之处。借喻可改为明喻或暗喻,而借代不能。(1)概念。夸张是为达到某种

6、表达效果的需要,故意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加以扩大、缩小或超前描述的一种修辞手法。(2)种类。扩大夸张: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大(多、快、高、长、强)处说。例如: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屈原离骚)缩小夸张:故意把一般事物往小(少、慢、矮、短、弱)处说。例如: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毛泽东七律长征)超前夸张:在两件事之间,故意把后出现的事说成是先出现的,或是同时出现的。例如: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3)作用。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以创造意境;表明态度,语言生动。(4)注意问题。夸而有据,夸而有节。夸张要

7、以客观事实为基础,要合乎情理,把握分寸,否则就很难给人真实感。如“她讲到她受到的痛苦时,眼泪就像自来水管似的喷射出来”,此句的夸张有失真实。夸张要明确、显豁,突出夸张的特点,不能又像夸张又像事实,在事实与夸张之间模棱两可。如“屋里静极了,就连掉下一枚小钉子也听得见”,此句很难说是夸张还是事实。要注意夸张的具体表现。夸张往往借助于比喻、比拟等修辞格来表现。要注意夸张运用的场合。在科学性文章中不适合运用夸张。(1)概念。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一种修辞手法。(2)种类。按内容,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正对。从两个角度、两个侧面说明同一事理,表示

8、相似、相关的关系。例如: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反对。上下句表示一般的相反关系或矛盾对立关系。例如: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串对。上下句在意义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的对偶形式,也叫“流水对”。例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按形式,可分为工对和宽对。所谓工对,就是字数、词性、结构、平仄、用字等均按对仗要求。例如: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所谓宽对,就是基本符合对仗要求,但某些方面稍有出入,也就是形式要求稍宽松一点。例如: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按结构,可分为成分对偶和句子

9、对偶。成分对偶,例如:山水本无知,蝶雁亦无情;但它们对待人类最公平,一视同仁,既不因达官显贵而呈欢卖笑,也不因山野渔樵而吝丽啬彩。句子对偶,例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勃滕王阁序)(3)作用。形式整齐,结构对称,可以收到一种均衡的美感效果。词句凝练概括,富有表现力,能够把相关事物间的关系表现得集中鲜明;使对立事物间的对比强烈,褒贬分明。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便于传诵记忆。(4)注意问题。现代人写的对偶句有时上下联对得并不很工整,上下句字数相等,结构只是基本相同,字面还可以重复,在词性、平仄上也不讲究。(1)概念。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

10、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一种修辞手法。(2)种类。从结构上,排比可分为四类:成分排比,即一个句子中的一些成分构成排比。例如:他们不会高声朗笑,不会拼死搏击,不会孤身野旅,不会背水一战。(余秋雨上海人)分句排比,即一个复句的各个分句构成排比。例如:他们的品质是那样的纯洁和高尚,他们的意志是那样的坚韧和刚强,他们的气质是那样的淳朴和谦逊,他们的胸怀是那样的美丽和宽广。(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单句排比。例如:我梦着楼前的白杨重新长出了浓密的绿叶,我梦着池塘里的荷花重新冒出了淡绿的大叶子,我梦着春天又回到了大地上。(季羡林八十述怀)复句排比。例如:戴镇长喜欢发表演讲,怀

11、宝就暗示镇上的中学校长多请戴镇长去给学生们讲话;戴镇长喜欢读史书,怀宝就去镇上早先的几个富户家搜罗古书;戴镇长喜欢让自己的讲话家喻户晓,怀宝就常用粉笔把自己记录下的镇长讲话抄在镇政府门前的黑板上。(周大新向上的台阶)(3)作用。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节奏鲜明,长于抒情。微积累对偶与排比的区别对偶与排比的区别对称性与平列式。对偶是两个语言单位,而排比是三个或三个以上的语言单位。对偶必须对称;排比要求结构大体相似,字数要求不甚严格。词语的重字与避重有别。排比经常以同一词语作为彼此的提示语,使排比内容互相衔接,给人紧凑密集之感;而典型的对偶句上下两句不重字。对偶以要求平仄对仗为佳,

12、排比则无此要求。(1)概念。反复就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式或者段落等。(2)种类。接连反复。例如: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间隔反复。例如:好个“友邦人士”!日本帝国主义拒绝赔款,强占钓鱼岛,他们不惊诧;美帝国主义轰炸大使馆,死伤中国人命,他们不惊诧;印尼治下的混战,屠杀华人,抢劫财产,先奸后杀,秘密杀戮,放火烧人,他们也不惊诧;在上访请愿中有一点纷扰,他们就惊诧了!(3)作用。不仅能起到强调作者感情、充分表达作者思想的作用,还能增强文章的气势。(1)概念。设问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紧接着说出自己的看法(有时不说出看法)

13、的一种修辞手法。(2)种类。一问一答式。例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首先有它的物质基础。(贾祖璋花儿为什么这样红)几问一答式。例如:啊,是谁,这么早就把那亲爱的令人心醉的乡音送到了我的耳畔?是谁,这么早就用他那吱吱哇哇的悦耳动听的音乐唤来了玫瑰色的黎明?是一个青年人。(峻青乡音)(3)作用。引起读者注意,启发读者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凑;可以更好地描写人物的思想活动。(1)概念。反问也叫反诘,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重语气的一种修辞手法。(2)种类。用肯定句表达否定的内容。例如:太阳会从西边出来吗?用否定句表达肯定的内容。例如:在这薄霭和微漪里,听着那悠然的间歇的桨声,谁能不被引入

14、他的美梦去呢?(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3)作用。加强语气,发人深省,激发读者的感情,加深读者的印象,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说服力。微积累设问与反问的区别设问与反问的区别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而反问则明确地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内容。设问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然后自己回答;而反问主要是加强语气,用确定的语气表明自己的思想,答在问中。大一轮复习讲义课堂学案复习任务1.熟悉并掌握九种常见修辞手法的构成和表达效果。2.掌握不同句式表达效果的比较要领。【考情微观】年份卷别题干表述设题角度命题特点2021新高考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5分)对偶修

15、辞手法:过去,该考点是放在仿写等语用题中间接考查,现在单独设题考查,凸显了高考对此的高度重视。命题不再是判断修辞手法的简单考法,而是就某一修辞手法,要求分析其构成与表达效果,体现了考查的深度。赏析句子表达效果:命题主要角度是原句与改句的表达效果比较。分析比较表达效果综合了语言表达及文章结构多个角度,体现了考查的全面性和综合性。上述两个考点,一般采用简答题型。全国甲文中画波浪线处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拟人2020 新高考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4分)比喻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从语义上

16、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4分)比较原句与改句的表达效果【知识图要】1.修辞手法修辞手法种类分析构成表达效果比喻把比作,二者在相似;哪类比喻化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比拟把人格化,将物写成人;把人拟作物,写出了人的(物性)生动形象,印象鲜明,表意丰富借代用代指,属于借代突出特征,语言简练,引人联想夸张词把扩大/缩小/超前突出特征,烘托气氛,增强联想对偶上句(词)与下句(词)相对,两词在什么词性或什么内容相对;属于种对节奏鲜明,语言简练,抒情酣畅排比连续使用词语/句子,构成排比增强气势,结构紧凑,抒情强烈反复 词语、句子,连续/间隔反复 强调内容,加强语气,强化感

17、情设问 提出问题,做出(回答)强调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反问(某句)使用了反问手法,强烈地表达了(意愿)加强语气,激发感情,加深印象2.赏析句式效果赏析句式效果(请同学们课前认真阅读“修辞知识”“句式知识”两个知识清单,理解九种常见修辞手法的特征、效果及常见句式的特征、效果)大一轮复习讲义活动一掌握修辞手法的构成及表达效果1.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能量的产生不是由某一特定器官来决定的,而是通过人体所有细胞来实现的。一个活细胞就好比一簇火焰,它燃烧燃料,从而产生生命所需的能量。这一比喻极富诗意,但并不准确,因为细胞完成“燃烧”是有温度条件的,即人体的正常体温。只

18、有这样,千千万万个小火焰才会遇合地“燃烧”,给生命提供所需的能量。在细胞中,物质会永不停歇地转化为能量,就像一个不停转动的轮子。它是自然界更新循环的一种方式。在循环过程中,以葡萄糖形式存在的糖燃料经历了分解及一系列微妙的化学变化。这些变化规律地、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每一环节都由一种特定的酶支配和控制,每一种酶都各司其职。每一环节都会产生能量,排出废物二氧化碳和水,发生了变化的燃料分子会被传送到下一环节。当这个轮子“转”满一圈,燃料分子几乎被分解尽了,它们将随时与新的分子结合,开始新一轮的循环。这一过程是生命世界的一大奇迹。细胞就像一间化工厂,不断从事着生产活动。这真是太不可思议了,所有发挥作用的

19、部分极其微小,就连细胞本身也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被看到。A.第句使用了借代手法,用“小火焰”代指细胞,使其特征更加鲜明。B.第句使用了比拟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现了细胞内物质变能量的过程。C.第句使用了比喻手法,喻体“化工厂”形象地展现了细胞活动的情形。D.第句使用了夸张手法,突出细胞本身及其发挥作用部分的体积之小。A项考查借代与借喻的区别,借代是“代”,强调相关性,借喻是“喻”,强调相似性,此处为借喻。B项考查比喻与比拟的区别,此处为比喻。D项考查对夸张的掌握,夸张是对事物进行刻意夸大或缩小,此处细胞及发挥作用部分本来就很小,并非刻意夸大或缩小。2.下列各项中,与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

20、的一项是古琴艺术在丰富多彩的唐乐中,绝不是取悦于喧闹的殿堂宴饮歌舞场合,而是企求在“简静”的意境中表现内在的情思和感受,是一种阳春白雪的超越尘世的音乐境界。A.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B.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C.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D.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B项与文中画线句子均使用了拟人。A项对比。C项反衬。D项夸张。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很少有人知道构树。在南方,它是并不起眼的树木:青褐色的枝干,浓密的树叶,蓬生的树体。论形体,不足以观瞻;论气味,无香无臭;论身姿,散倚无态。而且常常生在僻静处,无花无蝶,恰如乡里人家,无酒无肉,便冷清寂寥。但我却时常走到

21、树边。我喜欢端详那一片片汉服自然是指它的叶子,一律往前生长,叶片肥大,自中间主茎向两边各开两个岔口。美感便在这岔口上呈现出来。你再仔细端详,那就是汉服啊青色的汉服,凝结了许多时间。我甚至觉得,那叶片背后,还正行走着一个个身影。雨季来临,夹竹桃在一夜之间,将颓废之美写到了极致。而构树这满枝头的小小绿叶,依然青翠。北窗正对着构树,或许也有同我一样远视的人。很多时候,草木只是草木,相视只是相视。时光带走了一切,只有当草木模糊成了影像,我们才可能发现它所赋予的微妙而惊心动魄的情感。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A.对比、比喻、对偶、排比B.拟人、比喻、借代、对比C.借代、比喻、对偶、夸张D.排比、夸张、借代、

22、拟人“雨季来临,夹竹桃在一夜之间,将颓废之美写到了极致。而构树这满枝头的小小绿叶,依然青翠”使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我喜欢端详那一片片汉服自然是指它的叶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论气味,无香无臭;论身姿,散倚无态”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论形体,不足以观瞻;论气味,无香无臭;论身姿,散倚无态”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判定修辞手法应注意两点:1.注意区分易混修辞手法。(1)比喻与比拟反映事物间的关系不同。比喻是以甲喻乙,两者有相似点,是相似关系;比拟是以甲拟乙,两者融为一体,是交融关系。表达的结构方式不同。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出现或不出现,而喻体必须出现;比拟的本体和拟体成为一统,本

23、体必须出现,拟体不出现。点拨关键(2)借喻与借代相同点:它们都用一事物代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不同点:a.借喻的作用是“比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总是喻中有代;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为本体,它只代不喻。b.构成借喻的基础是事物的相似性,即要求喻体和本体有某些方面的相似处;构成借代的基础是事物的相关性,即要求借体和本体有某种关系。c.借喻可以改为明喻或暗喻,借代则不能。(3)对偶与对比基本特征不同。对偶重“偶”,基本特征是对称;对比重“比”,基本特征是对立。表达效果的侧重不同。对偶重结构形式,对比重内容意义。但有的对偶也是对比。(4)排比与反复排比是为了加强语势,反复是为了

24、突出强调某种感情。排比是把三句或三句以上结构相同的句子连在一起,反复是把某个词语或句子重复两次以上。排比是排比中有部分提示词语相同,而反复则是词语或句子完全相同。2.注意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同一个句子有时运用了两三种修辞手法,应注意全面判断。1.(2021新高考)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传统文化展现传统节日,传统节日传承传统文化。剪纸灯谜,描绘城乡风物;秧歌花鼓,传播时代精神。火树银花踏歌行,古风新韵颂文明。一席汁醇味正的文明盛宴,让市民近距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深厚魅力和传统节日的浓厚氛围。答案意义紧密相连。“剪纸灯谜”和“秧歌花鼓”都是传统民间艺术名称

25、,两两相对;“描绘”和“传播”、“城乡”和“时代”、“风物”和“精神”也都是两两相对。形式整齐,节奏感强,朗朗上口,有助于烘托节日的欢快气氛。2.请从下面一段文字中,找出任意一种修辞手法,并作简要分析。一场疫情,让我深刻领悟了家国情怀;一场疫情,让我汲取了国人聚沙成塔的团结力量;一场疫情,让我为之骄傲的“中国精神”传扬世界。这场战疫,我们受到震撼:爱国,不只是“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的壮志,不只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慷慨,爱国更是一种最美逆行。国家有难,我们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答案(示例一)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开头连用三个“一场疫情”,构成排比,表达了对中国抗疫的深刻领悟和

26、感动。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表达强烈深挚的思想感情,加强节奏感,感召力强。(示例二)使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引用两句诗词,阐述了“爱国”的内涵,为最美逆行也是爱国做铺垫。使用引用的修辞手法,使内容丰富,富有感染力。在语段中考查修辞手法,除了判定所用手法外,还着眼于手法的运用与分析。主要从两个角度进行:一是着眼于重要词语的修辞,如包含比喻、借代、反语、双关等手法的特殊词语;二是着眼于重要句子的修辞,尤其是修辞手法突出的句子。对于这类试题,答题步骤同文学类作品、古代诗歌表达技巧赏析一样:先点明所用修辞手法;再结合文本内容,具体解说修辞手法的运用;最后分析该修辞手法在文中的表达效果。其中解说运用这一步主

27、要是分析修辞手法的构成与种类,如比喻,要分析它把什么比作什么,属于哪种比喻;借代,要分析它用什么代指什么等。分析表达效果时,要把该修辞手法的自身效果与在选段中的实际效果结合起来。所谓选段的实际效果,主要是结合选段性质说明效果。如选段是说明性的,则要扣住“说明”来分析;如选段是文学性的,则要扣住“文学”来分析。点拨关键大一轮复习讲义活动二赏析不同句式的表达效果赏析不同句式的表达效果是一种综合性的赏析活动,它同文学作品中的赏析稍有不同:第一,它是在一个大的语段中而不是一篇文章中进行的;第二,它主要着眼于语言层面,或者说,它是以语言为主的综合赏析活动。这种新题型与其说是考查句式变换,倒不如说是考查语

28、句鉴赏。要做好这道题,须综合运用句式特点、修辞手法、词语锤炼、文体特征、逻辑事理甚至文章学的知识内容来解答。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站在山谷的边缘,看到山谷不深,虽有裸露的岩石,但没有悬崖峭壁奇石异峰,也没有雪浪翻卷飞瀑轰鸣。从谷底到谷顶,从眼前向纵深,绿是山谷的主旋律。那浓浓的绿、淡淡的绿,是树,是草,是野花的茎和叶。它们高低起伏,随着山谷而绵延。绿色的中间开着许多异样的花,有白色的老鸦瓣、照山白,红色或紫色的马兰花、益母草、锦地罗这些花,五颜六色,千姿百态,散落在山谷里,阳光一照,仿佛千万颗星星在眼前灼灼闪耀;微风一吹,又像千万张稚嫩的小脸儿在向我微笑。我陶醉于山谷里,欣赏着这里

29、的每一朵花。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树、草、野花的茎和叶都是绿色的。”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答案原句强调了树、草、野花的茎和叶呈现出的不同绿色,体现了“绿”的层次性;原句“浓浓”“淡淡”等叠词的使用,生动地表现了绿的特点,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原句使用短句,语言活泼,节奏灵活,与原文风格一致;原句使用排比的手法,结构整齐,增强了语势,突出了“绿是山谷的主旋律”;原句承接上文“绿是山谷的主旋律”,与上文叙述对象一致。(答出两点,意思对即可)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翠湖这个名字起得好!湖的周围和湖中都有堤,堤边密密地栽着树。树都很高大,主要的是垂柳。“秋

30、尽江南草未凋”,昆明的树好像到了冬天也还是绿的。尤其是雨季,翠湖的柳树真是绿得好像要滴下水来的翡翠一样。湖水极清,常年盈满,我在昆明七年,没有见过翠湖干得见了底。翠湖不种荷花,但是有许多水浮莲。肥厚碧绿的猪耳状的叶子,开着一望无际的粉紫色的蝶形的花,很热闹。我是在翠湖才认识这种水生植物的。湖中多红鱼,很大,都有一尺多长。这些鱼整天只是安安静静的,悠然地浮沉游动着。有时夜晚从湖中大路上过,会忽然拔剌一声,从湖心跃起一条极大的鱼,吓你一跳。湖水、柳树、粉紫色的水浮莲、红鱼,共同组成一个印象:翠。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湖水、柳树、水浮莲、鱼,共同组成一个翠的印象。”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

31、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答案从表达的效果来看,原文的“粉紫色的”“红”是为了衬托“湖水”“柳树”的翠绿,进而突出翠湖的“翠”;去掉后失去了色彩的强烈对比,表达效果不明显。从强调的重点来看,改句的重点在于“印象”;原句强调翠湖的“翠”,与前文“翠湖这个名字起得好”形成呼应,符合原文意思。从表达的语气来看,用改句收束文段,语气平淡;原句把“翠”字放在最后,戛然而止,干脆利落,语气得以强化。(答出两点,意思对即可)作为一种原句与改句不同表达效果的赏析题,答题时要找全“不同”,定准角度,析透效果。(1)找全“不同”。看看原句与改句到底有哪些“不同”,要把“不同点”全部找出来:句式不同;句子成分位置不

32、同;语序不同;用词不同;修辞不同;标点不同;与语境的协调性不同。点拨关键(2)定准角度。如果能找全“不同”,也就定准了赏析的角度。这种题型一般是多角度赏析。这些角度主要有:句式效果(重点);修辞效果;词语角度,如是否使用了叠字叠词、色彩词,还有语体风格等;语境角度,看句子在语意、褒贬、句式上是否与上下文协调一致。(3)析透效果。注意角度与效果要对应一致,效果分析要结合语段,要具体化,不能只答套话,只说空话。大一轮复习讲义随堂练习(2020新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我决定步行回家,我喜欢走夜路,何况此时夜凉如水。我越过立交桥,走进了二环路西侧人行道。这条环路是北京塞车最严重的道路之一,

33、白天黑夜,红尘万丈,车流缓缓,永远像一条黏稠的河。不知不觉,我发现已经走到了朝阳门立交桥附近。忽然想起朝阳门里北街上有一家专卖门钉肉饼的小店对,去吃门钉肉饼。这是个很小的小店,南北进深不足三米,东西长顶多十几米,七八张桌子,大概是屋子里太热了,只有三四张桌上有人,每个人面前都有一盘门钉肉饼,烙得焦黄,渗着油光,让人馋涎欲滴。“外边坐吧,外边有桌子,凉快。”看我在杯盘狼藉的几张桌子之间犹豫,一个女孩子走过来,用手里的筷子和盘子向门外指了指,对我建议。店门外是摆了几张桌子,那里肯定凉快,可是我固执地挑了一张桌子坐了下来,让女孩子把桌子收拾干净,然后要了六个门钉肉饼和两碗小米粥。牛肉饼和小米粥很快都

34、端来了,热气、香味混在一起,让我食欲大振。往小碟子里倒了醋和辣椒油,然后在酸和辣的合奏里,我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又心满,又意足。1.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答案句中把塞车的路比作黏稠的河,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路和河的形状相似,车流和水流相似;塞车时汽车行驶缓慢,和河水因杂质多而黏稠时流动缓慢相似。比喻是根据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用一种事物来比方另一种事物的修辞手法。构成比喻的关键:本体与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两种事物;本体与喻体必须有相似之处。分析此比喻句中的本体和喻体的相似性,可先总体点出具有相似性,再从形态、特点等角度分析相似性。此句把车流比

35、作水流,将长而拥堵的车流的形状和黏稠的河水联系在一起,突出了二者的相似性,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车流很长,车辆很多,也表现出了塞车严重,车速缓慢。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我心满意足地把饼和粥都一扫而光。”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答案强调的重点不同:改句的重点落在“一扫而光”上,强调全部吃光;原句的重点落在“心满意足”上,强调吃过肉饼之后的满足感,更符合原文的逻辑。适用的位置不同:改句用来结束文段,似乎话还没说完;原句把“心满意足”拆开放在句子最后,语气舒缓,适合做段落的结尾。语体风格不同:改句比较普通;原句更口语化,活泼俏皮,和整个文段的文风更和谐。解答时,比

36、较改句和原句在情感表达侧重点、语意语气、语体风格上的不同。同时根据语意和语气的差别,考虑句子的适用位置。大一轮复习讲义巩固学案(一)修辞手法1.高考题高考题(2021全国甲)文中画波浪线处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新疆属于绿洲农业区,干旱少雨,为了让棉花吃好喝好长得好,就要进行科学的水肥管理。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灌溉等栽培技术的应用,为新疆棉生产的提质增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23456789答案文中把棉花吸收足量的水分和肥料才能长得好,比拟成人吃好饭喝好水才能健康成长,投射了作者对棉花的感情;使表达比较活泼。1234567892.模拟题模拟题(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

37、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战争是炉火,淬炼出的躯骨,比钢还硬。这样的战士,为了劳苦同胞的翻身,为了灿如朝花的明天,为了创造崭新的世界,迎向枪弹尖厉的啸声。鲜血和死亡,无法阻止战火中的前进。年轻的生命,那么绚烂地放射着光辉,驱散现实的黑暗。和大山站在一起,他们是最高的峰;和大江流在一处,他们是最急的浪。高峰在天空昂屹,姿态奇伟;急浪在大地激涌,志向宏远。天空和大地之间,飞扬着红色的战旗。123456789答案构成:意义承转递进,“翻身”“明天”“世界”,由小到大,由近及远,逐一扩展开去。表达效果:形式整齐,节奏感强,兼有反复,朗朗上口,有助于表达战士驱散黑暗的决心。12345678

38、9(2)反问句比一般陈述句更具表现力,请据此对文中结尾句子所用的反问进行简要分析。可见语言“从俗从众”,有的时候也会造成不适感。而避免不适感,一方面要从得有理有据,不能将错的硬掰成对的;同时也要循序渐进,用既谨慎又开放的态度对待字音演变。毕竟,语言是我们日日挂在嘴边的交流工具,也是文化流淌千年的重要根基。尊重我们的文字,既要方便当代人酣畅淋漓、不拗口的日常使用,也要尊重古人挥卷豪放的笔墨和吟咏动人的长歌。况且,就连今天是吃元宵还是吃汤圆,南北方人尚且存在争议,更何况我们的语言呢?123456789答案加强语气,使“文字既要方便日常使用,又要尊重古人”这一看法表达得更加清晰,有力;引发思考,将“

39、语言如何从俗从众”与“吃元宵还是吃汤圆”的生活实例进行类比,给读者留有思考的空间。123456789(二)赏析句式效果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我家孩子百喝不厌的是鱼翅瓜熬汤。鱼翅瓜,看起来活脱脱就像是冬瓜的雏形,然而让人啧啧称奇的是,这瓜在汤里煮熟后,用汤匙压它,它竟散成千丝万缕的细条状,像极了鱼翅,既好看又清口。我常用老母鸡、干贝、红枣、枸杞、墨鱼干和鱼翅瓜同煮。熬好的汤,那种鲜味啊,会化成千万只馋虫,直往你心里钻!女儿负笈英伦之后,对鱼翅瓜汤魂牵梦萦。有一回,在大雪纷飞的冬天,她竟然拨来长途电话,苦苦央求我给她寄一钵好汤,我回应着:123456789“好,好,明天就用快邮寄出。”

40、汤的味道就是家的味道,我以汤的味道去浸润孩子的成长岁月。孩子长大后,离家万里,汤的浓香,如同一根细细长长、柔柔韧韧的线,一生一世牵动着游子的心。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一生一世牵动着游子的心的是汤的浓香,那浓香如同一根细长、柔韧的线。”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123456789答案语意重心不同:改句重心在“如同”上,强调“浓香”像什么;原句重心在“牵动”上,强调“浓香”的作用,更符合原文表意逻辑。语意轻重不同:改句用“细长、柔韧”形容“线”,不如原句词语叠用更能起到突出强调的作用。语意连贯不同:改句变换陈述对象,语意不连贯;原句陈述主体“浓香”与上文一致,语意

41、贯通。适应语境不同:改句用于结尾,似乎话未说完;原句“汤的浓香牵动游子的心”的语句结构,宜于收束文段。(答出两点,意思对即可)123456789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格桑花属菊科植物,多为8片花瓣,中间是淡黄色花蕊。这块格桑花,一株株密密麻麻连成片。格桑花枝秆高一米左右,枝秆上下开满鲜花,红色的,粉色的,黄色的五彩缤纷,争奇斗艳。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枝秆上下开满红色的、粉色的、黄色的鲜花。”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123456789123456789答案原句是倒装句,定语后置,让修饰成分单独成句,强调格桑花的各种颜色。原句让各种颜色单独成句,与

42、后文“五彩缤纷,争奇斗艳”相呼应,有力地表现了格桑花的美。原句颜色后面是省略号,表示颜色未列举尽,说明格桑花颜色众多;改句只是三种颜色。(答出两点,意思对即可)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诗是“采风”的产物,口耳相传的诗词曾经让大地上歌声如风,温润徐徐,而今,这风却被现实推到了远山青黛的那一侧,越来越远,我们正在失去那种生活在“无意的浸淫里”的日子。在诗教陶冶之中,是现实向诗意看齐,是人在模仿诗而不是相反。阅读古典诗词吧,出经入史,你会将自己投射到一个更大的世界里,从而能更开阔地看待历史,也能更历史地看待世界。12345678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现实把这风推到越来越远的地方

43、。”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123456789答案原句以“这风”为陈述对象,语意上承接了上文的“歌声如风”,衔接更紧密。原句用“远山青黛的那一侧”,更形象地写出了现实中诗词与我们的距离,更有色彩感和画面感,更加符合原文诗意的语言风格。原句中“越来越远”单独成句,更加突出强调了诗词远离现实的现状。(答出两点,意思对即可)(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八月的乡村,雨水时不时就来一场,艳阳抽空普照头顶。风调雨顺的天气,是庄稼人的欢喜,五谷庄稼的最爱。走进自家的田里,最先看到的是一行一行长得翠绿茁盛的辣椒秧,织成绿毯,远远扯向天边。秧子上坠满了一根挨一根的辣子,青锥般的

44、直畅顺溜,羊角似的弯曲有致。尤其是红辣子穿得一袭火色,在长菱形的密叶间,煞是点睛醒目。而更叫人垂涎三尺的是那一股独特的生椒香,也以挡不住的诱惑,迫不及待地窜进鼻孔。蓦地,满脑子关于辣子的记忆,一下子就从时光里浮现出来。123456789爱吃辣子的父亲,也是种植辣子的好把式。每年二月二一过,地里就早早施了肥。三月深耕,整地打畦,趁着春阳旺天,下进种子,敷上薄膜,灌一次饱水。没几天,银光闪亮的大棚里,就长出一簇簇淡绿的辣椒苗子。到了四月,泥土酥软,地气渐升,清明节送来一场好雨。辣子苗长到了一拃高时,起苗移栽,大水漫灌。五月除草培土,六月施肥复灌。七月辣子开花了,清亮亮,一树银星,珍珠般地洒在枝叶间

45、。八月间,喝够了水肥的辣子苗,铆足劲头,一阵猛长。十几天时间,辣子条就密实地挂满了枝杈。大个子的青辣子,足足接近半尺;小个头的青辣子,也不甘示弱,抓住条枝,使劲朝下引体伸展。1234567896.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句使用了比喻、比拟、夸张的修辞,描写了田里的辣椒秧的生机 勃勃、整齐有序、一望无际。B.第句使用了比喻、对偶、对比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青辣子的 种类很多,外形也各不相同。C.第句使用了比拟的修辞,赋予香气以人的特征,使读者可想见生椒 香的诱人、活泼,颇有情趣。D.第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写了辣子花的颜色、形态等,展现了作者 对辣子开花进而

46、结果的期待。123456789123456789“青锥般的直畅顺溜,羊角似的弯曲有致”并未进行对比;也不能得出“青辣子的种类很多”的结论,由后面“尤其是红辣子穿得一袭火色”可知,这里并非只写“青辣子”。7.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整地打畦,三月趁着春阳旺天深耕,下进种子,薄膜敷上,灌一次饱水。”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123456789答案(1)从文中“二月二一过”“到了四月”“五月除草培土”“六月施肥复灌”“七月辣子开花了”“八月间”可知,先表明时间,更符合作者行文的逻辑;(2)由整个句子考虑,原句“三月深耕”“整地打畦”“下进种子”句式更简洁,改句“三月趁

47、着春阳旺天深耕”颇显复杂;(3)“整地打畦”“下进种子”“灌一次饱水”均为先动词再名词,原句“敷上薄膜”和整个句子更和谐。(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这里原是水蓝的世界,从水上看来,无论多磅礴多厚重的山势都浮泛在空碧的波上,石根磐柢所托,不过是一汪透明。山为水而开颜,水为风而改态,风景便活泼起来了。文静如湖的吐露港,风软波柔,一片潋滟的蓝光,与其说是海的女儿,不如看作湖的表妹。港上的岛屿、半岛、长堤、渡轮,都像是她的佩饰。入夜后,更亮起渔火与曳长如链的橘色雾灯。这样明艳惹眼的水美人,朝暮供奉之不足,我能够私有吗?当然不可能。不过堤内的船湾淡水湖,千顷的纯碧放得下整个九龙半岛,水面谧无帆

48、樯,似乎鸥鹭都123456789不敢狎近,在我私心深处倒有点视为禁区,不希望别人鲁莽闯入。幸好她远在边陲,美名尚未远播,所以还没有怎么招引游人。台湾朋友来港,只要天色晴美,我总是带去惊艳一番。一上了那六千英尺的长堤,外面的海色尚未饫足,一回头更讶异这里面的湖光,竟然另辟出一个清明的世界。左顾右盼的朋友,总不免猛然吸一口气,叹道:“想不到香港还有这样的景色!”于是一股优越感油然从我的心底升起。谁教他那样低估了香港呢,这猝不及防的一记“美之奇袭”,正是对他的薄惩。8.请简要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所用设问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123456789答案作者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强调了自己不能独享吐露港之美。运用设问,有问有答,能避免叙述的平直,增加行文的波澜,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123456789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水影响了山,风吹动了水,风景便形成了。”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123456789答案原句运用拟人的手法,把山、水、风景当作人来写,赋予它们以人的神情与姿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在水的衬托下山的别样风貌,在风的吹拂下水的变幻多姿,以及山水景物的灵动之态。改句较为抽象、呆板,不够具体、生动,因而效果大不如原句。板块一本课结束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语文 > 高考专区 > 一轮复习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23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PPT)学案13 掌握修辞手法赏析句式效果-找全“不同”定准角度.pptx)为本站会员(四川三人行教育)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