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水利部农田灌溉研究所水利部农田灌溉研究所 高高 峰峰20192019年年3 3月月 一、相关工作背景一、相关工作背景 二、主要工作过程二、主要工作过程 三、技术路线三、技术路线 四、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要求四、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要求 五、测算分析方法五、测算分析方法 六、计算示例六、计算示例 七、全省(兵团、区)灌溉水利用系数推算示例七、全省(兵团、区)灌溉水利用系数推算示例 八、作物的净灌溉定额计算八、作物的净灌溉定额计算 九、九、20192019年全国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成果年全国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成果 十、测算分析报告编写提纲十、测算分析报告编写提纲 十一、有关问题解释十一、有关问题解释 1
2、 1 灌溉水利用系数是反映灌区状况的重要指标灌溉水利用系数是反映灌区状况的重要指标 灌溉水利用率是指某一时期灌入田间可被作灌溉水利用率是指某一时期灌入田间可被作物利用的水量与水源地灌溉取水总量的比值(),物利用的水量与水源地灌溉取水总量的比值(),用用 表示。它反映全灌区渠系输水和田间用水状表示。它反映全灌区渠系输水和田间用水状况,是衡量从水源取水到田间作物吸收利用过程中况,是衡量从水源取水到田间作物吸收利用过程中灌溉水利用程度的重要指标,能综合反映灌区灌溉灌溉水利用程度的重要指标,能综合反映灌区灌溉工程状况、用水管理水平、灌溉技术水平。工程状况、用水管理水平、灌溉技术水平。一、相关工作背景一
3、、相关工作背景(2)2 2 我国将灌溉水利用系数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我国将灌溉水利用系数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划纲要将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将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明确要求到目标之一,明确要求到“十一五十一五”末全国农业灌溉用水有效末全国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利用系数提高到0.50.5(预期性指标)。(预期性指标)。全国水利发展全国水利发展“十一五十一五”规划规划(送审稿)明确将节水(送审稿)明确将节水灌溉作为灌溉作为“十一五十一五”水
4、利发展的主要目标。确定水利发展的主要目标。确定“十一五十一五”期间新增节水灌溉工程面积期间新增节水灌溉工程面积1.51.5亿亩,到亿亩,到20192019年全国农业灌年全国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高到0.500.50左右。左右。一、相关工作背景一、相关工作背景(3)3 3 我国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分析回顾我国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分析回顾广西自治区广西自治区80年代在年代在22个灌区采用动水法对渠道水利用系个灌区采用动水法对渠道水利用系数进行测试,对全省情况进行评价。历时数进行测试,对全省情况进行评价。历时7年。年。山西省山西省1986年在年在18个典型灌区采用静水法进行了
5、大规模渠个典型灌区采用静水法进行了大规模渠道渗漏试验研究,采用正向递推水量平衡法对全省道渗漏试验研究,采用正向递推水量平衡法对全省39个重点个重点灌区进行分析,进而对全省的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进行评价。灌区进行分析,进而对全省的灌区渠系水利用系数进行评价。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及水利部农田灌溉研究所于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及水利部农田灌溉研究所于20192019年进行了全国灌溉水利用系数抽样调查和分析。年进行了全国灌溉水利用系数抽样调查和分析。水利部农水司组织专家分别对水利部农水司组织专家分别对2000年和年和2019年全国灌溉水年全国灌溉水利用系数进行了初步估算,提出分别达到利用系数进行了初步估算
6、,提出分别达到0.43和和0.45左右。左右。一些大学或研究单位结合科研项目开展了有关渠道水利用系一些大学或研究单位结合科研项目开展了有关渠道水利用系数和田间水利用系数的典型研究。数和田间水利用系数的典型研究。4 存在问题存在问题 概念与口径不一致 测算工作量大 灌溉水利用系数的代表性较差 缺乏合理统一的灌溉用水效率测算分析方法 缺乏全国灌溉水利用率测算分析网络一、相关工作背景一、相关工作背景(4)4 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工作的重要性 摸清我国现状条件下(2019年)灌溉水利用状况,分析灌溉水利系数的各种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总结提出科学合理的灌区、各省(区、市)、分区及全国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评
7、价方法;建立全国测算分析网络,跟踪分析全国及不同分区重要年份灌溉水利用系数变化;预测未来灌溉用水效率变化趋势,探讨分析全国、分区、省(区、市)的灌溉用水效率提高的潜力与合理的灌溉用水效率阈值,提出全国和分区提高灌溉用水效率的措施建议,对于科学评价全国灌溉用水状况,技术支持政府主管部门科学决策,促进全国灌溉节水健康发展,缓解水资源紧缺矛盾具有重要的意义。一、相关工作背景一、相关工作背景(5)1水利部农村水利司将全国灌溉用水效率测算分析工作列为水利部农村水利司将全国灌溉用水效率测算分析工作列为“十一五十一五”重点工作重点工作 成立了以李远华副司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专门负责专题研究工成立了以李远华副
8、司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专门负责专题研究工作的总体安排部署、组织协调等相关工作;成立了由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作的总体安排部署、组织协调等相关工作;成立了由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牵头,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武汉大学、水利中心牵头,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大学、武汉大学、水利部农田灌溉研究所等单位参加的专题研究工作组,具体负责全国测算分部农田灌溉研究所等单位参加的专题研究工作组,具体负责全国测算分析技术方案的制定、组织实施、技术析技术方案的制定、组织实施、技术培训培训与指导、省级测算分析数据与与指导、省级测算分析数据与成果的复核审查以及全国灌溉水利用率测算分析与评价成果的整理分析成
9、果的复核审查以及全国灌溉水利用率测算分析与评价成果的整理分析及报告编制等相关技术工作;各省(区、市、兵团)水利厅(局)按照及报告编制等相关技术工作;各省(区、市、兵团)水利厅(局)按照农水司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结合各省的实际情况,依托省水科院(所)、农水司的工作部署和要求,结合各省的实际情况,依托省水科院(所)、省灌溉试验中心站等技术力量,选择代表本省不同规模、不同取水类型、省灌溉试验中心站等技术力量,选择代表本省不同规模、不同取水类型、不同工程状况和管理水平的典型样点灌区进行测算分析,以此为基础通不同工程状况和管理水平的典型样点灌区进行测算分析,以此为基础通过点面结合测算分析确定全省的灌溉水利
10、用率现状值。过点面结合测算分析确定全省的灌溉水利用率现状值。研究制定工作大纲,统一规范技术方法研究制定工作大纲,统一规范技术方法 专题研究工作于专题研究工作于2019年年4月启动,专题研究工作组月启动,专题研究工作组在总结分析国内外已有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研在总结分析国内外已有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研究,召开多次专家咨询会讨论,研究提出了究,召开多次专家咨询会讨论,研究提出了全国现状全国现状灌溉水利用率测算分析技术方案灌溉水利用率测算分析技术方案(初稿),(初稿),2019年年7月月20至至21日,由农水司主持召开了由部分省(区、市、日,由农水司主持召开了由部分省(区、市、兵团)水利
11、厅(局)农水处长、省级科研单位和大型灌兵团)水利厅(局)农水处长、省级科研单位和大型灌区技术负责人共区技术负责人共20余人参加的座谈研讨会,就测算分析余人参加的座谈研讨会,就测算分析工作安排和技术方案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会后工工作安排和技术方案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会后工作组对作组对技术方案技术方案进行了修改、补充和完善,形成全进行了修改、补充和完善,形成全国现状灌溉水利用率测算分析的规范性技术文件。国现状灌溉水利用率测算分析的规范性技术文件。3 统一进行工作部署,各省启动测算分析工作统一进行工作部署,各省启动测算分析工作 2019年年7月月26日农村水利司印发了日农村水利司印发了关于开
12、展全国现关于开展全国现状灌溉水利用率测算分析工作的通知状灌溉水利用率测算分析工作的通知(农水灌函(农水灌函201924号),并将号),并将技术方案技术方案作为通知的附件一并作为通知的附件一并印发给各省(区、市、新疆兵团)水利厅(局),作为测印发给各省(区、市、新疆兵团)水利厅(局),作为测算分析工作的统一指导性技术文件。各省(区、市、新疆算分析工作的统一指导性技术文件。各省(区、市、新疆兵团)水利部门按照通知精神和有关要求,成立了以农水兵团)水利部门按照通知精神和有关要求,成立了以农水主管部门牵头,省水科院所、省灌溉试验站等生产科研单主管部门牵头,省水科院所、省灌溉试验站等生产科研单位为技术依
13、托的测算分析工作组,具体负责和实施测算工位为技术依托的测算分析工作组,具体负责和实施测算工作的组织协调、技术指导、调查统计、资料收集、汇总分作的组织协调、技术指导、调查统计、资料收集、汇总分析等,确定样点灌区,启动测算分析工作。析等,确定样点灌区,启动测算分析工作。4 水利部下发通知,全面启动水利部下发通知,全面启动“十一五十一五”全国灌溉全国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分析工作水利用系数测算分析工作 2019年年12月,水利部下发了月,水利部下发了关于开展关于开展“十一五十一五”全全国农业灌溉水利用率测算分析工作的通知国农业灌溉水利用率测算分析工作的通知(水农(水农【2019】617号),全面启动了号
14、),全面启动了“十一五十一五”全国农业灌全国农业灌溉水利用率测算分析工作。为做好测算分析工作,水利部溉水利用率测算分析工作。为做好测算分析工作,水利部成立了以农村水利司为主,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中国成立了以农村水利司为主,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中国水科院水资源所、中国农业大学、武汉大学、水利部农田水科院水资源所、中国农业大学、武汉大学、水利部农田灌溉研究所等单位参加的工作组,负责指导各地开展农业灌溉研究所等单位参加的工作组,负责指导各地开展农业灌溉水利用率的调查测算分析和评价工作,并在此基础上,灌溉水利用率的调查测算分析和评价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全国完成全国“十一五十一五”农业灌溉水利用
15、率测算分析报告。农业灌溉水利用率测算分析报告。5 组织开展技术组织开展技术培训培训与互动交流,保障技术质量与互动交流,保障技术质量 为了指导和帮助各省(区、市)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为了指导和帮助各省(区、市)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技术方案技术方案,确保各省测算分析工作的顺利进行,确保各省测算分析工作的顺利进行,2019年年8月月17日至日至18日,农水司委托中国灌溉排水发展日,农水司委托中国灌溉排水发展中心在北京对各省的技术负责人与技术骨干进行了技术培中心在北京对各省的技术负责人与技术骨干进行了技术培训,参加培训班的共有训,参加培训班的共有80多人。许多省份根据工作需要,多人。许多省份根据工作需要,组织
16、专家对本省参与测算分析工作的技术人员进行了培训。组织专家对本省参与测算分析工作的技术人员进行了培训。在测算分析工作期间,部专题工作组专家与各省(区、市)在测算分析工作期间,部专题工作组专家与各省(区、市)测算分析的技术人员,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进行互动交测算分析的技术人员,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进行互动交流,帮助各省技术工作开展。流,帮助各省技术工作开展。5 组织开展技术组织开展技术培训培训与互动交流,保障技术质量与互动交流,保障技术质量 6 各省完成样点灌区测算分析与全省现状评价成果各省完成样点灌区测算分析与全省现状评价成果 各省以技术依托单位为主体,调动科研院所和灌区技术人各省以技术依托单位
17、为主体,调动科研院所和灌区技术人员,针对大、中、小、纯井灌区等不同规模与类型代表性样员,针对大、中、小、纯井灌区等不同规模与类型代表性样点灌区开展资料调查、统计分析、典型测算等工作,各省专点灌区开展资料调查、统计分析、典型测算等工作,各省专家对样点灌区测算分析成果进行了复核和现场调研,以样点家对样点灌区测算分析成果进行了复核和现场调研,以样点灌区成果为基础,对全省不同规模灌区和全省灌溉水利用率灌区成果为基础,对全省不同规模灌区和全省灌溉水利用率现状值(现状值(2019年)进行分析评价,完成全省现状灌溉水利年)进行分析评价,完成全省现状灌溉水利用率分析报告,测算成果得到了省水利主管部门和专家的审
18、用率分析报告,测算成果得到了省水利主管部门和专家的审查认可。查认可。7 在各省成果复核审查的基础上,完成全国测算分析成果及在各省成果复核审查的基础上,完成全国测算分析成果及总报告总报告 专题工作组专家实行分省(区、市、新疆兵团)负责制,与省(区、专题工作组专家实行分省(区、市、新疆兵团)负责制,与省(区、市、新疆兵团)里有关技术人员一起对测算分析中的技术方法、典型调市、新疆兵团)里有关技术人员一起对测算分析中的技术方法、典型调查、数据资料、分析计算等方面的正确性、合理性进行把关,对完成的查、数据资料、分析计算等方面的正确性、合理性进行把关,对完成的测算分析成果报告、相关资料数据等进行汇总整理和
19、复核审查。在此基测算分析成果报告、相关资料数据等进行汇总整理和复核审查。在此基础上,完成全国现状灌溉水利用率测算分析成果报告初稿,并召开内部础上,完成全国现状灌溉水利用率测算分析成果报告初稿,并召开内部专家咨询会征求意见,修改形成全国现状灌溉水利用率测算分析成果报专家咨询会征求意见,修改形成全国现状灌溉水利用率测算分析成果报告。告。2019年年7月月3日,由水利部刘宁总工程师主持召开了测算分析成果日,由水利部刘宁总工程师主持召开了测算分析成果专家咨询会,参加会议的有水利部办公厅、规计司、水资源司、国科司、专家咨询会,参加会议的有水利部办公厅、规计司、水资源司、国科司、农水司以及茆智院士和科研院
20、校的专家农水司以及茆智院士和科研院校的专家20余人,专家认为,测算分析余人,专家认为,测算分析工作扎实,成果可信,对于宏观评价灌溉用水效率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工作扎实,成果可信,对于宏观评价灌溉用水效率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同时对修改完善成果报告以及今后工作提出了具体建议。同时对修改完善成果报告以及今后工作提出了具体建议。1 1 研究内容研究内容(1 1)确定微观测算与宏观评价灌溉水利用系数的科学方法;)确定微观测算与宏观评价灌溉水利用系数的科学方法;(2 2)分析评价各省、分区及全国灌溉用水现状,测算分析各省、)分析评价各省、分区及全国灌溉用水现状,测算分析各省、分区和全国灌溉水利用系数,建立
21、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分析网络,分区和全国灌溉水利用系数,建立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分析网络,跟踪分析灌溉水利用系数变化,确定跟踪分析灌溉水利用系数变化,确定“十一五十一五”末全国灌溉水利用末全国灌溉水利用系数。系数。(3 3)分析研究不同类型灌区灌溉水利用率影响因素,工程措施、)分析研究不同类型灌区灌溉水利用率影响因素,工程措施、非工程措施与灌溉水利用系数之间的关系,预测未来灌溉用水效率非工程措施与灌溉水利用系数之间的关系,预测未来灌溉用水效率变化趋势;变化趋势;(4 4)探讨分析全国、分区、省(区、市)的灌溉用水效率提高的)探讨分析全国、分区、省(区、市)的灌溉用水效率提高的潜力与合理的灌溉用水效
22、率阈值,提出全国和分区提高灌溉用水效潜力与合理的灌溉用水效率阈值,提出全国和分区提高灌溉用水效率的措施建议;率的措施建议;(5 5)基于灌溉水与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的内在响应机理,研)基于灌溉水与经济、生态、环境和社会的内在响应机理,研究评价灌溉节水对灌区产生的各种效应。究评价灌溉节水对灌区产生的各种效应。点上研究面上研究点面结合全国级典型区省级典型区全国研究成果九大分区成果各省研究成果实验观测计算分析调查统计总结分析由点及面推广应用2 2 基本思路基本思路3 3 技术路线技术路线 各省选择不同规模(大、中、小、纯井灌区)、各省选择不同规模(大、中、小、纯井灌区)、不同取水类型(提水、自流引
23、水)、不同工程状况不同取水类型(提水、自流引水)、不同工程状况和管理水平的典型代表灌区作为样点灌区,通过调和管理水平的典型代表灌区作为样点灌区,通过调查观测、计算分析,得出样点灌区现状灌溉水利用查观测、计算分析,得出样点灌区现状灌溉水利用系数。以样点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成果为基础,系数。以样点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测算成果为基础,采用点与面相结合,调查统计与观测分析相结合,采用点与面相结合,调查统计与观测分析相结合,按不同分类灌区灌溉用水量进行加权平均,推算各按不同分类灌区灌溉用水量进行加权平均,推算各省灌溉水利用系数均值,然后由各省均值按水量加省灌溉水利用系数均值,然后由各省均值按水量加权平均
24、推算全国的现状灌溉水利用系数。权平均推算全国的现状灌溉水利用系数。3 3 技术路线技术路线各各省省灌灌区区基基本本情情况况调调查查确定确定省典省典型代型代表测表测算灌算灌区区典 型典 型代 表代 表灌 区灌 区灌 溉灌 溉水 利水 利用 率用 率测 算测 算分 析分 析省省现现状状灌灌溉溉水水利利用用率率全全国国现现状状灌灌溉溉水水利利用用率率点 面点 面转化转化点面点面转化转化省大省大/中中/小型小型灌区灌区灌溉灌溉水利水利用率用率平均平均值值点面点面转化转化4 4 开展步骤开展步骤(1)(1)、各省对本省灌区情况进行整体调查分析,统计分析、各省对本省灌区情况进行整体调查分析,统计分析大、中
25、、小型灌区和纯井灌区的灌溉状况。根据本省灌大、中、小型灌区和纯井灌区的灌溉状况。根据本省灌区实际情况,确定代表不同规模、不同水源类型、不同区实际情况,确定代表不同规模、不同水源类型、不同工程状况与管理水平的典型样点灌区;工程状况与管理水平的典型样点灌区;(2)(2)、利用、利用技术方案技术方案中推荐的方法进行典型样点灌区中推荐的方法进行典型样点灌区的现状灌溉水利用率测算分析,得出各典型样点灌区现的现状灌溉水利用率测算分析,得出各典型样点灌区现状灌溉水利用率测算值。根据灌溉水利用率影响因素和状灌溉水利用率测算值。根据灌溉水利用率影响因素和大、中、小型灌区、纯井灌区状况分析,以典型样点灌大、中、小
26、型灌区、纯井灌区状况分析,以典型样点灌区测算值为基础,推算全省大、中、小、纯井灌区的灌区测算值为基础,推算全省大、中、小、纯井灌区的灌溉水利用率平均值;溉水利用率平均值;4 4 开展步骤开展步骤(3)(3)、根据本省大、中、小型灌区、纯井灌区等、根据本省大、中、小型灌区、纯井灌区等不同类型灌区各自的毛灌溉用水总量和平均灌溉不同类型灌区各自的毛灌溉用水总量和平均灌溉水利用率,按水量加权平均得到本省灌溉水利用水利用率,按水量加权平均得到本省灌溉水利用率的现状平均值。率的现状平均值。1 1 测算方法要求测算方法要求 为了规范统一测算方法,便于为了规范统一测算方法,便于分析汇总,点面结合,准确推算灌分
27、析汇总,点面结合,准确推算灌溉水利用率,要求各省灌溉水利用溉水利用率,要求各省灌溉水利用率的测算统一采用首尾测算分析法率的测算统一采用首尾测算分析法进行(方法见后)。进行(方法见后)。2 2 样点灌区选择样点灌区选择(1)样点灌区选择方法样点灌区选择方法 根据全国灌区的特点,拟采用配额抽样法选择样根据全国灌区的特点,拟采用配额抽样法选择样点灌区。就全国而言,按规模分为点灌区。就全国而言,按规模分为4个类型,即大型个类型,即大型灌区、中型灌区、小型灌区和纯井灌区,前灌区、中型灌区、小型灌区和纯井灌区,前3类型灌类型灌区再分为自流引水、提水等不同层次,纯井灌区根据区再分为自流引水、提水等不同层次,
28、纯井灌区根据不同灌水方法分为土渠输水、防渗渠道输水、低压管不同灌水方法分为土渠输水、防渗渠道输水、低压管道输水、喷灌、微灌等不同层次。道输水、喷灌、微灌等不同层次。2 2 样点灌区选择样点灌区选择(2)(2)样点灌区选择样点灌区选择鉴于各省(区、市)灌区数量较多,拟选择具有代表鉴于各省(区、市)灌区数量较多,拟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点灌区进行测算分析,以样点灌区的平均值代性的样点灌区进行测算分析,以样点灌区的平均值代表不同区域的平均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并以其测表不同区域的平均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并以其测算成果为基础由点到面分析估算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算成果为基础由点到面分析估算不同规模、不同类
29、型、不同工程状况与管理水平灌区的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不同工程状况与管理水平灌区的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然后推算全省(区、市)及全国灌溉用水有效利数,然后推算全省(区、市)及全国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为确保代表性,典型样点灌区的选择应符合用系数。为确保代表性,典型样点灌区的选择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以下基本要求:2 2 样点灌区选择样点灌区选择应分别代表大型(大于等于应分别代表大型(大于等于30万亩)、中型(大于万亩)、中型(大于等于等于1万亩、小于万亩、小于30万亩)、小型(小于万亩)、小型(小于1万亩)、万亩)、纯井等四种不同灌溉规模的灌区。同规模的样点灌区纯井等四种不同灌溉规模的灌区。同规模的
30、样点灌区应考虑灌区工程设施状况、管理水平、灌溉水源条件应考虑灌区工程设施状况、管理水平、灌溉水源条件(提水、自流引水)、作物种植结构、地形地貌等因(提水、自流引水)、作物种植结构、地形地貌等因素的代表性。素的代表性。具有一定的观测条件和灌溉用水管理资料等,并具具有一定的观测条件和灌溉用水管理资料等,并具备相应的技术力量。备相应的技术力量。2 2 样点灌区选择样点灌区选择 不同灌溉规模样点灌区选择的类型与个数以能够代不同灌溉规模样点灌区选择的类型与个数以能够代表本省(区、市)不同灌溉规模灌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表本省(区、市)不同灌溉规模灌区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平均状况为原则。样点个数选择要求如下
31、:系数的平均状况为原则。样点个数选择要求如下:大型灌区:大型灌区:均进行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均进行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测算分析。中型灌区:中型灌区:按面积大小分为三档:按面积大小分为三档:15、515、1530万亩,每个档次的样点灌区个数不应少于本省(区、万亩,每个档次的样点灌区个数不应少于本省(区、市)相应档次灌区总数的市)相应档次灌区总数的5,同时至少选取,同时至少选取1个提水和个提水和自流引水灌区样点;各档次样点灌区现状有效灌溉面积自流引水灌区样点;各档次样点灌区现状有效灌溉面积的总和不少于本省(区、市)中型灌区总有效灌溉面积的总和不少于本省(区、市)中型灌区总有效灌溉面积的的
32、10%。2 2 样点灌区选择样点灌区选择小型灌区小型灌区:样点灌区个数应根据本省(区、市)小型灌:样点灌区个数应根据本省(区、市)小型灌区(或小型水利工程控制的灌溉区域)的实际情况选择。区(或小型水利工程控制的灌溉区域)的实际情况选择。样点灌区的个数分布应能代表不同类型(提水、自流)样点灌区的个数分布应能代表不同类型(提水、自流)灌区数量所占的比例,但同一类型至少选择灌区数量所占的比例,但同一类型至少选择3个样点灌区。个样点灌区。有条件的省(区、市),可以根据地形地貌、社会经济有条件的省(区、市),可以根据地形地貌、社会经济条件、土壤质地等因素分区选择样点。条件、土壤质地等因素分区选择样点。2
33、 2 样点灌区选择样点灌区选择纯井灌区:纯井灌区:样点灌区(测算单元)个数参照小型灌区要样点灌区(测算单元)个数参照小型灌区要求自行确定。一般以单井控制面积作为一个测算单元;求自行确定。一般以单井控制面积作为一个测算单元;有的省(区、市)纯井灌区范围大、井数多,可以根据有的省(区、市)纯井灌区范围大、井数多,可以根据不同类型(土渠、渠道防渗、低压管道、喷灌、微灌)不同类型(土渠、渠道防渗、低压管道、喷灌、微灌)纯井灌区数量所占比例,选择适宜数量的样点灌区测算,纯井灌区数量所占比例,选择适宜数量的样点灌区测算,但同一类型至少选择但同一类型至少选择3个样点灌区。个样点灌区。2 2 样点灌区选择样点
34、灌区选择(3)样点灌区代表性的判别样点灌区代表性的判别 由于各灌区的资金投入、工程条件与管理水平等变由于各灌区的资金投入、工程条件与管理水平等变化与全省(区、市)平均变化情况可能不同步,因此在化与全省(区、市)平均变化情况可能不同步,因此在测算分析时应首先分析判断原有样点灌区在测算分析年测算分析时应首先分析判断原有样点灌区在测算分析年度的代表性问题。各年度的样点灌区群综合起来应该代度的代表性问题。各年度的样点灌区群综合起来应该代表当年的平均水平,即样点灌区群要具有动态代表性。表当年的平均水平,即样点灌区群要具有动态代表性。同时,灌区在年度间应尽量保持稳定性。同时,灌区在年度间应尽量保持稳定性。
35、除大型灌区外,为了保障所选样点灌区的代表性,在除大型灌区外,为了保障所选样点灌区的代表性,在选择单个样点灌区时要从灌区规模、地形地貌、作物结选择单个样点灌区时要从灌区规模、地形地貌、作物结构、工程状况、管理水平等构、工程状况、管理水平等5个方面进行考虑,重点兼顾个方面进行考虑,重点兼顾工程设施状况和管理水平等情况,使之综合后能代表平工程设施状况和管理水平等情况,使之综合后能代表平均情况。均情况。2 2 样点灌区选择样点灌区选择 影响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因素较多,但灌区改造影响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的因素较多,但灌区改造投入是关键因素,故判断样点的动态代表性以有效灌溉投入是关键因素,故判断样点的
36、动态代表性以有效灌溉面积的亩均投入为指标,按不同规模分类进行判断:当面积的亩均投入为指标,按不同规模分类进行判断:当代表该规模(中、小)的样点灌区的平均亩均投入增加代表该规模(中、小)的样点灌区的平均亩均投入增加值与全省(区、市)该规模(中、小)的平均值相差小值与全省(区、市)该规模(中、小)的平均值相差小于或等于于或等于10%时,认为该规模灌区的样点灌区群仍能代时,认为该规模灌区的样点灌区群仍能代表全省(区、市)平均水平。如果二者之差大于表全省(区、市)平均水平。如果二者之差大于10%时,时,调整参与全省(区、市)平均值分析的样点灌区个数,调整参与全省(区、市)平均值分析的样点灌区个数,使二
37、者平均亩均投入增加值相差在使二者平均亩均投入增加值相差在10%之内,利用调整之内,利用调整后的样点灌区测算值计算全省(区、市)平均值。后的样点灌区测算值计算全省(区、市)平均值。3 3 样点灌区典型田块选择与水量观测样点灌区典型田块选择与水量观测 典型田块田间灌溉用水量观测是确定净灌溉用水量典型田块田间灌溉用水量观测是确定净灌溉用水量和分析作物充分灌溉与非充分灌溉的重要依据。典型田和分析作物充分灌溉与非充分灌溉的重要依据。典型田块及其作物选取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块及其作物选取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1)典型田块应面积适中、边界清楚、形状规则,同时)典型田块应面积适中、边界清楚、形状规则,同时综合
38、考虑土质类型、地下水埋深、降雨、气候、灌溉习综合考虑土质类型、地下水埋深、降雨、气候、灌溉习惯和灌溉方式等特点的代表性。如以上特点差别较大,惯和灌溉方式等特点的代表性。如以上特点差别较大,则应按其特点相近的原则进行划区,在不同分区分别选则应按其特点相近的原则进行划区,在不同分区分别选取典型田块进行观测;对于范围较大的灌区,至少应在取典型田块进行观测;对于范围较大的灌区,至少应在其上、中、下游针对主要作物选择样点田块进行观测。其上、中、下游针对主要作物选择样点田块进行观测。3 3 样点灌区典型田块选择与水量观测样点灌区典型田块选择与水量观测(2)观测作物可按其实灌面积在灌区内的比例确定。原)观测
39、作物可按其实灌面积在灌区内的比例确定。原则上对于作物实灌面积超过灌区实灌面积则上对于作物实灌面积超过灌区实灌面积10以上的作以上的作物,都应进行田间灌溉水量观测。田间水量的观测位置物,都应进行田间灌溉水量观测。田间水量的观测位置为田间进水口,水量进入田间的过程中无任何渠道输水;为田间进水口,水量进入田间的过程中无任何渠道输水;如不具备上述条件,也可根据其它方法进行估算,如通如不具备上述条件,也可根据其它方法进行估算,如通过斗(农)口供水处的计量水量,考虑一定的输水损失过斗(农)口供水处的计量水量,考虑一定的输水损失后推算,或按照相近作物情况进行估算等。后推算,或按照相近作物情况进行估算等。3
40、3 样点灌区典型田块选择与水量观测样点灌区典型田块选择与水量观测(3)原则上每次灌水期间都应进行田间灌溉水量的典型)原则上每次灌水期间都应进行田间灌溉水量的典型观测。有条件的灌区应同时进行灌水前后土壤计划湿润观测。有条件的灌区应同时进行灌水前后土壤计划湿润层土壤含水量变化观测,根据观测结果计算分析田间实层土壤含水量变化观测,根据观测结果计算分析田间实际净灌溉水量。如无条件进行上述观测时,可以根据土际净灌溉水量。如无条件进行上述观测时,可以根据土壤计划湿润层厚度、畦田规格、土壤计划湿润层土壤类壤计划湿润层厚度、畦田规格、土壤计划湿润层土壤类型、灌水前后含水量变化经验值(或参考相近地区研究型、灌水
41、前后含水量变化经验值(或参考相近地区研究成果)估算净灌溉用水量。成果)估算净灌溉用水量。为了规范统一测算方法,便于为了规范统一测算方法,便于分析汇总,点面结合,准确推算灌分析汇总,点面结合,准确推算灌溉水利用率,要求各省灌溉水利用溉水利用率,要求各省灌溉水利用率的测算统一采用首尾测算分析法率的测算统一采用首尾测算分析法进行。进行。首尾测算分析法是指直接测量统计灌区从水源引入(取用)的毛灌溉用水总量,并通过观测得到田间实际净灌溉用水总量,田间实际净灌溉用水总量与毛灌溉用水总量的比值即为灌溉水利用率(),计算公式如下:在实际计算中,常用(在实际计算中,常用(2)式计算灌溉用)式计算灌溉用水有效利用
42、系数,式中,水有效利用系数,式中,0.667为单位换算系为单位换算系数,若亩均净灌溉定额用数,若亩均净灌溉定额用m3/亩表示,则不需亩表示,则不需要单位换算,以下相同。要单位换算,以下相同。为了能够反映灌区灌溉水利用状况的整体情况,为了能够反映灌区灌溉水利用状况的整体情况,本技术方案规定:计算时段以测算年日历年为本技术方案规定:计算时段以测算年日历年为准;对于跨年度的作物则要分段计算(以下准;对于跨年度的作物则要分段计算(以下同)。同)。年毛灌溉用水总量确定年毛灌溉用水总量确定(1)一般情况)一般情况 年毛灌溉用水总量是指灌区全年从水源地引入(取年毛灌溉用水总量是指灌区全年从水源地引入(取用)
43、用于农田灌溉的总水量,其等于从水源地取水总量用)用于农田灌溉的总水量,其等于从水源地取水总量扣除由于工程保护、防洪除险等需要的渠道(管路)弃扣除由于工程保护、防洪除险等需要的渠道(管路)弃水量以及向灌区外的退水量。水量以及向灌区外的退水量。当农田灌溉输水与城市、工业或农村生活供水使用同一当农田灌溉输水与城市、工业或农村生活供水使用同一渠道或管路时,还应扣除相应的城市、工业或农村生活渠道或管路时,还应扣除相应的城市、工业或农村生活用水从渠道分水点反推到渠首的供水量。用水从渠道分水点反推到渠首的供水量。年毛灌溉用水总量应根据灌区从水源地实际取水测量值年毛灌溉用水总量应根据灌区从水源地实际取水测量值
44、统计取得,而非以计收水费等为目的的水量。统计取得,而非以计收水费等为目的的水量。年毛灌溉用水总量确定年毛灌溉用水总量确定(2)灌区内结合塘堰坝或其它供水水源灌溉情况)灌区内结合塘堰坝或其它供水水源灌溉情况在一些利用塘堰坝与骨干灌溉水源联合进行灌溉供水的在一些利用塘堰坝与骨干灌溉水源联合进行灌溉供水的灌区,其塘堰坝的蓄水一部分来自拦蓄当地降雨产生的灌区,其塘堰坝的蓄水一部分来自拦蓄当地降雨产生的地表径流,同时还可能有一部分来自渠道补水。因此在地表径流,同时还可能有一部分来自渠道补水。因此在统计灌区毛灌溉用水总量时,应考虑将塘堰坝拦蓄降雨统计灌区毛灌溉用水总量时,应考虑将塘堰坝拦蓄降雨径流增加的供
45、水量或其它水源灌溉供水量加进来,并按径流增加的供水量或其它水源灌溉供水量加进来,并按以下要求测算:以下要求测算:年毛灌溉用水总量确定年毛灌溉用水总量确定 如有统计资料,则以统计资料数据为准。但供水量中如有统计资料,则以统计资料数据为准。但供水量中不包括灌区渠系引水蓄入塘堰坝的水量。不包括灌区渠系引水蓄入塘堰坝的水量。如无统计资料,则应对测算年塘堰坝或其它供水水源如无统计资料,则应对测算年塘堰坝或其它供水水源灌溉供水情况进行代表性典型调查后进行估算。灌溉供水情况进行代表性典型调查后进行估算。有些灌区,在雨季往往有当地降雨产生的地表径流进入有些灌区,在雨季往往有当地降雨产生的地表径流进入渠道,如果
46、这些水量也用于农业灌溉,而且水量较大,渠道,如果这些水量也用于农业灌溉,而且水量较大,则应进行降水径流分析,将进入渠道的水量计入到年毛则应进行降水径流分析,将进入渠道的水量计入到年毛灌溉用水总量中。灌溉用水总量中。净灌溉用水量确定净灌溉用水量确定 本技术方案中只针对充分灌溉、非充分灌溉、水稻本技术方案中只针对充分灌溉、非充分灌溉、水稻灌区灌溉等几种主要灌溉方式,分别提出相应的净灌溉灌区灌溉等几种主要灌溉方式,分别提出相应的净灌溉用水量测算方法。对于充分灌溉和非充分灌溉应通过实用水量测算方法。对于充分灌溉和非充分灌溉应通过实测判断后,按下面提供的方法进行计算。测判断后,按下面提供的方法进行计算。
47、如果灌区范围较大,不同区域气候气象条件、灌溉用水如果灌区范围较大,不同区域气候气象条件、灌溉用水情况等差异明显,则应在灌区内分区域进行典型分析测情况等差异明显,则应在灌区内分区域进行典型分析测算,再以分区结果为依据汇总分析整个灌区净灌溉用水算,再以分区结果为依据汇总分析整个灌区净灌溉用水量。量。净灌溉用水量确定净灌溉用水量确定 1 旱作充分灌溉旱作充分灌溉(1)样点灌区应针对当年主要作物进行典型田块用)样点灌区应针对当年主要作物进行典型田块用水量观测后得出净灌溉用水量;水量观测后得出净灌溉用水量;(2)如无田间观测条件,可依据当年的水文气象资)如无田间观测条件,可依据当年的水文气象资料,依据水
48、量平衡原理计算得出主要作物的净灌溉料,依据水量平衡原理计算得出主要作物的净灌溉定额(式定额(式3),并据此推算出净灌溉用水量;或参考),并据此推算出净灌溉用水量;或参考当地灌溉试验站当年观测成果进行估算。当地灌溉试验站当年观测成果进行估算。净灌溉用水量确定净灌溉用水量确定 1 旱作充分灌溉旱作充分灌溉iciieiiPe GWMET (3)式中式中 第种作物净灌溉定额,第种作物净灌溉定额,mm;第种作物的蒸腾蒸发量,第种作物的蒸腾蒸发量,mm;第种作物生育期内的有效降雨量,第种作物生育期内的有效降雨量,mm;第种作物生育期内地下水利用量,第种作物生育期内地下水利用量,mm;第种生育期始末土壤储水
49、量的变化值,第种生育期始末土壤储水量的变化值,mm。具体计算方法详见具体计算方法详见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MiETciiPeGeiiW净灌溉用水量确定净灌溉用水量确定 2 旱作非充分灌溉旱作非充分灌溉 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每次灌水期间都达不到作物的净灌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每次灌水期间都达不到作物的净灌水定额;二是减少灌水次数,保证作物关键生育期的充分灌水定额;二是减少灌水次数,保证作物关键生育期的充分灌溉。对这两种情况,都应进行典型观测,得到每次灌溉进入溉。对这两种情况,都应进行典型观测,得到每次灌溉进入田间的实际灌水量,并据此分析种植期间内的实
50、际田间年灌田间的实际灌水量,并据此分析种植期间内的实际田间年灌溉用水总量。溉用水总量。(1)如属上述第一种情况,可将每次田间实际灌溉用水量)如属上述第一种情况,可将每次田间实际灌溉用水量作为净灌水定额,全年的净灌水定额之和即为净灌溉定额。作为净灌水定额,全年的净灌水定额之和即为净灌溉定额。(2)如属第二种情况,则以常规充分灌溉的净灌溉定额扣)如属第二种情况,则以常规充分灌溉的净灌溉定额扣除没有灌水的那次净灌水定额后,作为净灌溉定额。除没有灌水的那次净灌水定额后,作为净灌溉定额。净灌溉用水量确定净灌溉用水量确定 3 水稻灌溉水稻灌溉 水稻的淹灌种植方式不同于旱作,从理论上讲,水稻的淹灌种植方式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