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预制梁安装质量通病收录于合集一、支承面平整度偏差过大1、现象支承平面搁置支座上,不能全部吻合。2、原因分析(1)支承面模板走样。(2)支承面混凝土表面没有抹平。(3)支承面预埋铁件制作变形未予矫正。(4)混凝土级配不当,产生过多的收缩。3、预防措施(1)加强模板的刚度,牢固地固定预埋件,减少模板与预埋铁件的变形。(2)合理设计预埋铁件和制订完善的加工工艺,减少制作、运输及安装等过程的变形。(3)加强预埋铁件入模前的平整度检查。(4)加强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和管理。(5)做好混凝土的抹面整平工作。二、 高程偏差过大1、现象(1)预制梁支承端部高程不符合设计高程。(2)预制梁跨中高程高出设计高程。2
2、、原因分析(1)预制梁尺寸有误。(2)支承面高程有误。(3)预制梁预拱度过大。(4)预应力混凝土构件施加预应力后,由于混凝土的弹性模量过小,产生过多的上拱度。3、预防措施(1)加强模板尺寸的复核。(2)健全测量复核制度,加强复核力度。(3)合理设计模板支架,正确计算弹性与非弹性变形,从而确定预拱度。(4)合理安排生产周期,注意早期强度与弹性模量的关系,适当利用龄期增长混凝土的强度,使之同时增加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减少梁的上拱。(5)改善混凝土配比设计,适当减少砂率与水泥用量,从而减少混凝土的徐变。三、支承中心里程偏差过大1、现象(1)预制梁“过长”或“过短”,不能正确安装在支座上。(2)伸缩装置
3、缝宽尺寸过宽或过窄。2、原因分析(1)桥梁跨径测量有误。(2)预制梁长度有误。3、预防措施(1)认真做好测量仪器的计量检查,消除仪器的自身误差。(2)加强测量放样复核制度,复核内容必须有完整的内业资料和完整的测量控制网。(3)认真学习设计文件,正确领会各类数据的含义与量的概念。四、 预制梁移动和堆放过早搬运1、现象(1)预制梁混凝土未达到规定的强度进行场内搬运。(2)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梁未达到规定的强度,进行松张搬运出台座。(3)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管道压浆或封头混凝土强度未达到规定的强度,进行起吊运输。2、原因分析(1)生产计划进度过紧,计划周期短。(2)混凝土受气候或养护条件影响,强度增
4、长速度慢。(3)混凝土配比设计不当造成混凝土强度增长过慢或达不到规定龄期强度。(4)受场地周期需要,过早对梁集中堆放。3、预防措施(1)合理安排生产计划或工程进度计划,使构件有足够的时间增长强度。(2)正确、合理地进行混凝土配比设计。五、预制梁移动和堆放缺边掉角1、现象预制梁边、角破碎、掉落2、原因分析(1)拆模强度未到或拆模方法不当,造成由于拆模对构件的损伤。(2)搬运或吊运过程中,捆绑索或吊索对构件未采用木块或橡胶等物加以隔离,以致受力后勒伤构件的边角,甚至擦伤构件混凝土表面。(3)搬运、堆放过程中构件与其他物体发生撞击。(4)运输转弯时,构件与车架接触,产生挤压破损。3、预防措施(1)合
5、理安排生产,在达到规定强度后再拆除模板。(2)选择正确的拆模方法,不要猛打硬撬。(3)捆绑索或吊索与混凝土接触采取弹性物质垫衬。(4)合理安排堆放场地与运输路线,使之有足够的空间。(5)运输要选择有转盘的平板车。六、支座与支承面不密贴1、现象(1)支座安放后不平稳有翘动现象。(2)支座安放后与支承面有空鼓。(3)预埋铁件有空鼓。2、原因分析(1)支承面铁件加工翘曲。(2)支承面不平整。(3)预埋铁件在浇筑混凝土时空气无法排除。3、预防措施(1)改进预制梁或盖梁的预埋铁件的加工工艺,对锚筋以螺栓为宜,或认真矫正或通过表面刨铣,提高制作的精度。(2)加强支承面混凝土的抹平工作。(3)改善混凝土配比
6、,减少收缩和泌水率。(4)在较大面积铁件上,适当设置溢出孔。七、 支座中线与主梁中线不重合1、现象目测或经过丈量发现支座中线与主梁中线不重合2、原因分析(1)中线测量有误。(2)支座安装位置不正确(3)支座固定不当,尤其是板式支座,在构件安装时,受到移动产生偏位。3、预防措施(1)加强测量复核工作。(2)认真审图,明确支座各部件作用,正确安装。(3)当发现预制梁安装位置不准确时,应将构件提起,重新安装。八、橡胶支座安装偏差1、现象(1)活动摩阻面的摩阻力过大。(2)固定螺栓露出太高,阻碍支座滑动。(3)滑动导向装置方位与所需滑动方向的角偏位。2、原因分析(1)制作误差,验收不认真。(2)安装不
7、认真3、预防措施(1)认真做好摩擦面的清洁工作,并按要求涂润滑油脂。(2)固定螺栓露出长度按要求留存。(3)按规定方位安装滑动导向装置。九、 弯桥支座与梁脱开1、现象两跨以上连续弯桥(包括预应力混凝土桥、钢筋混凝土桥和钢桥)中间支墩采用单支座,端部支墩采用双支座,有时会发现端部支座中的弯道内侧支座与梁脱开,支座起不到支承的作用。2、原因分析(1)弯桥在自重作用下梁受扭矩,发生扭转变形,当中间单支座仍按梁中心线设置时,支座不能承受扭矩,因而梁体扭转变形会累积传到端支座上,当变形过大时就会出现弯桥内侧支座托离梁体。(2)弯道桥在预应力索张拉时会有非平面变形,具体变形形状与梁的形状和索的形状有关。(
8、3)支座的标高不准确或有错误。3、预防措施(1)弯桥在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梁在受扭后的变形,变形较小时可将中间单支座对梁轴预设偏心,偏心大小由计算取得;当扭转变形较大,用预设偏心的方法不能解决时,中墩应设置双支座。(2)支座的标高施工时严格测设和复核制度。十、T梁发生侧倾1、现象T型梁在运输和安装过程中发生侧倾。2、原因分析(1)T型梁在运输和安装就位后两侧支撑布置不对称或支撑不牢靠,特别是边梁外侧无端横隔梁更易侧倾。(2)T型梁运输车辆的转向架转向失灵或转弯时过快。(3)T型梁支座布置偏位太大,在T型梁间没有连接前,更易发生。(4)T型梁安装完成后T梁间没有互相连接前,受到其他外力作用。3、预防措施(1)T型梁在运输和安装就位后,必须立即设置支撑,先安好的T梁,采取临时或永久的措施与后安装的梁横向连接,待整孔T梁安装完毕后立即连成整体。(2)T型梁在运输前应检查车辆的转向架,运输过程中速度不宜过快,转弯时放慢速度。(3)施工过程中注意避免对已安装到位的T型梁施加水平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