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古诗三首》教学设计及作业设计.docx

上传人(卖家):tdj2000 文档编号:233903 上传时间:2019-12-30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8.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古诗三首》教学设计及作业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学年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古诗三首》教学设计及作业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学年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古诗三首》教学设计及作业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19~2020学年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古诗三首》教学设计及作业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19~2020学年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古诗三首》教学设计及作业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3 古诗三首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会认会写“宫、侯、素”等 8 个生字,理解字义,识记字形。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想象寒食描绘的景物,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了解牛郎织女的故事,并能结合故事说说迢迢牵牛星表达的情感。 5.抓住重点诗句,体会十五夜望月中游子的思亲之情,并能找出类似的诗句,和同 学交流。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想象画面,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教学难难点点:  想象画面,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授课时间授课时间:3 课时 教具准备:教具准

2、备:课件 教学教学过程过程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一、知诗人,解诗题。 1. 寒食节是中国农历清明节前一天。古人在这一天,不生火做饭,所以叫寒食。相传当 年重耳(晋公子重耳)周游列国,历尽艰辛。一次,他挨饿难熬,百般无奈时,介之推割下自 己大腿上的肉给他吃。后来重耳当了国王(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 ,去找和母亲一起躲在深 山中的介之推。遍寻不到,便下令放火烧山,想以此逼出介之推,但最后发现介之推与其母 被烧死。重耳十分后悔,便规定每年此时不得生火,一切吃冷食,称为寒食节(山西省介休 市当地居民仍然对此深有记忆,但只限于思想,实际节日这天已没有吃寒食的活动) 。其实, 寒食节的真正起源,

3、 是源于古代的钻木、 求新火之制。 古人因季节不同, 用不同的树木钻火, 有改季改火之俗。而每次改火之后,就要换取新火。新火未至,就禁止人们生火,这是当时 的一件大事。寒食节习俗,有上坟、郊游、斗鸡子、荡秋千、打毯、牵钩(拔河)等。其中 上坟之俗,是很古老的。 中国过往的春祭都在寒食节,直到后来改为清明节。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乘上时光穿梭 机,穿越千年来看看韩翃笔下的寒食节。 (板书:寒食 唐韩翃) 2.作者简介。 韩翃,唐诗人。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天宝进士,后数入节度幕府中任职,官 至中书舍人。约卒于建中、贞元之际。为“大历十才子”之一。其诗多酬赠送别之作, 寒食 诗较有名。许尧佐作传

4、奇小说柳氏传 ,即写他和柳氏的恋爱故事。有韩君平诗集 。 二、明诗意,感情读。 1自由读诗,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大意。 2理解“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 (1)找出这两句诗中描写的景物。 (板书:春城 飞花 东风 御柳) (2) “无处不飞花”能不能改成“处处飞花”?“飞”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 提示:诗人不说“处处飞花” ,因为那只流于一般性的概括,而说是“无处不飞花” ,这 双重否定的句式极大加强了肯定的语气, 有效地烘托出全城皆已沉浸于浓郁春意之中的盛况。 诗人不说“无处不开花” ,而说“无处不飞花” ,除了“飞”字的动态强烈,有助于表现春天 的勃然生机外,还说明了诗人在描写时序

5、时措辞是何等精密。 “飞花” ,就是落花随风飞舞。 这是典型的暮春景色。不说“落花”而说“飞花” ,这是明写花而暗写风。一个“飞”字,蕴 意深远。 由此我们可以充分体会到诗人炼字的功夫。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这首诗能传诵千古, 主要是其中的警句“春城无处不飞花” ,而这一句诗中最能耀人眼目者,就在一个“飞”字。  (3)想象画面,试着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小结: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诗人立足高远,视野宽阔,全城景物,尽 在望中。 “春城”一语,高度凝炼而华美。 “春”是自然节气,城是人间都邑,这两者的结合, 呈现出无限美好的景观。 “无处不飞花” ,是诗人抓住的典型画

6、面。春意浓郁,笼罩全城。 “寒食东风御柳斜” ,春风吹遍全城,自然也吹入御苑。苑中垂柳也随风飘动起来了。风 是无形无影的,它的存在,只能由花之飞,柳之斜来间接感知。照此说来,一个“斜”字也 是间接地写风。 3理解“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这句话描绘了怎样的一幅风俗画? 提示:唐代制度,清明日皇帝宣旨,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以示恩宠。又寒食日天下一 律禁火,唯宫中可以燃烛。 “日暮汉宫传蜡烛” ,皇帝特许重臣“五侯”也可破例燃烛,并直 接自宫中将燃烛向外传送。能得到皇帝赐烛这份殊荣的不多,由汉宫(实指唐朝宫廷)到五侯 之家,沿途飘散的“轻烟”特别引人注意。 (板书:日暮 蜡烛 轻烟 五

7、候) 三、悟诗情,品意境。 1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思考:一二句和三四句之间有什么联系? 提示:一、二句是对长安寒食风光一般性的描写,三、四句则是这一般景象中的特殊情 景。两联情景有一个时间推移,一、二写白昼,三、四写夜晚, “日暮” 则是转折。寒食节 普天之下一律禁火,唯有得到皇帝许可,所以皇宫、贵近宠臣都可以得到这份恩典。 (板书: 一般风光 特殊情景) 2 举国上下都在过寒食节而皇宫又在干什么呢?如果你是长安的百姓看到举国上下都在 过寒食节,而皇亲贵族家里却灯火通明,看到这些你会有什么感受? 提示:从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尽管全国禁火,但皇宫里却照样点灯燃蜡,灯火通明。而 且,王侯贵族家里也得到

8、了皇上的眷顾,也点灯燃蜡。 “轻烟散入五侯家” ,说不定,这些皇 亲国戚、王公贵族,他们照样烹煮煎炸、花天酒地呢。从这里可以感受到作者的讽刺之意。 (板书:讽刺) 说到这里,我不由得想起那句俗语来: “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 故事说的是:宋朝田登做州官,一天,他带着师爷微服出行,不知不觉,天色已晚,走 到一家店铺旁,只听得掌柜的大声招呼: “伙计,点灯! ”田登听了,认为是在嘲弄他,就要 发作,幸亏师爷极力相劝,才作罢。继续前行,路过一户农家,又听到农家里面在喊: “小狗 子,点灯!”这一下,田登实在忍不住了,这声音,在他听来,简直是在骂他。他忍无可忍, 对着农家高喊: “住嘴,不许

9、喊田登! ”农家莫名其妙,据理力争。师爷在一旁好一番解释, 农家这才明白过来。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说这句话呢?”农家问。 田登想了想,说: “就叫点火!”同时吩咐师爷晓喻百姓,违令者重责。从此以后,该州 的百姓都说点灯为点火。田登心里也很是得意。 转眼已到元宵佳节,各州各府都举行放灯、观灯,以示与民同乐,并且出了榜文。田登 贴出的布告上说: “元宵佳节,本州与民同乐,依例放火三日。 ” 从此以后,该州便流传出: “只许州官(说)放火,不许百姓(说)点灯”的俗语来。  六、课堂总结,布置背诵六、课堂总结,布置背诵  1.这一节课,我们通过学习寒食 ,我们看到了:暮春的京城到

10、处飘散着花瓣和花香, 寒食节里,强劲的东风吹斜了皇家花园的柳树。天色已晚,皇宫里传出了点燃蜡烛的信息, 那袅袅的轻烟也散入了王侯贵族家。 2.请同学们课下背诵并默写寒食 。  板书板书设计设计   寒食  唐韩翃 一般风光:春城 飞花 东风 御柳   讽刺 特殊情景:日暮 蜡烛 轻烟 五候 课堂作业新设计课堂作业新设计  一、诗歌考查。 1诗歌前两句用(   )两字点明仲春景色;后两句用(     )点明享受特权的 对象。         2.这首诗是如何讽刺特权阶层的? 3

11、.今天人们用此诗中的“(             )”渲染春天的美丽景色。  二、请尝试默写古诗寒食 。 三、三、小试牛刀。 1. 说说诗歌寒食中,你最喜欢哪一句?为什么? 2.你知道寒食节是与哪位古人而有关吗? 【答案】 一、1.花柳 汉宫五侯 2.诗歌不直接讽刺, 而选择特权阶层生活上的某件事情加以描摹, 含隐巧妙, 入木三分。 3.春城无处不飞花 二、略 三、1.略 2.介子推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  一、借助已学知识创设学习情境,进行导入。 1.小的时候, 大家一定诵读过这样的句子:“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今

12、我来思, 雨雪霏霏。 ” 这是诗经中人们的浅唱。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这是汉乐府中人们的乐歌。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诗,取法于诗经和乐府,更有它的独特魅力。让我们一同走入古 诗十九首中的第十首迢迢牵牛星 。(板书:迢迢牵牛星) 2.古诗十九首简介 在我国的诗歌历史上,有一组五言诗被誉为“千古五言之祖” ,它就是古诗十九首 , 作者不详,时代大约在东汉末年。是文人仿照乐府诗而创作的。最早见于文选 ,为南朝梁 萧统所编,编者把这些作者已经无法考证的五言诗汇集起来,冠以此名,列在“杂诗”类之 首,后世遂作为组诗看待。非一时一人所为,内容多游子的羁旅情怀和思妇闺愁,千百年来 引起读者广泛共鸣。它

13、的艺术成就很高,语言朴素自然,描写生动真切,具有浑然天成的艺 术风格。刘勰的文心雕龙称它为“五言之冠冕” 。 (板书:古诗十九首) 二、诵读诗歌,反复品味,探寻诗歌语言的音韵之美。 自由朗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纤纤擢素手 (xin)  札札弄机杼 (zh)  泣涕零如雨(q t) 盈盈一水间 (jin)  脉脉不得语 (m)  学生齐读。 三、探究诗歌内容,品味相思之情。 1请学生讲一讲牛郎织女的故事,结合故事,初步感受迢迢牵牛星表达的情感。 东汉以后,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就在民间流传。大意是织女是天上的仙女,爱上了人间 的牛郎,结为夫妻,十分

14、恩爱,并生有一子一女。王母娘娘察觉此事,便派天兵天将押织女 回天庭受审,一对恩爱夫妻被活活拆散。牛郎悲痛万分,在老牛的帮助下追上天去,快追上 时,王母娘娘拔下头上金簪一划,出现了天河,牛郎、织女被天河阻隔,只有对河而泣。他 们坚贞的爱情感动了喜鹊,每年七月初七的夜晚,无数喜鹊飞来,用身体搭成一道跨越天河 的桥,让牛郎织女在天河上相会。以后,七月初七这一天就变成了民间的一个节日,被称为 “七巧节” “乞巧节” 。姑娘、媳妇们在这一天要穿针引线乞巧向织女乞求智巧、灵巧。 提示: 迢迢牵牛星写的就是织女(河汉女)思念牛郎的故事。织女是全诗的主人公, 这是一首相思之作,感情基调较为哀怨。 (板书:情感

15、:伤感 哀怨) 2带着伤感、哀怨的感情,再读诗歌,体会一下,诗歌是借助了哪些语句来传递这份相 思的伤感与哀怨呢? (1)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不成章”三字蕴含着一个“思”字,即织女的内心动态, “泣涕零如雨”更是织女悲苦 内心世界的表露,因而神思恍惚、心不在焉,落得个终日勤劳作,终日意悬悬,终日不成章。 “泣”的本义是眼泪,特指无声流泪或低声地哭。 “涕”也是眼泪。 “零”本是指雨缓缓 而降,引申为降落、落下。这里落下的不是雨,而是如雨水一般无法抑制的织女泪。这是夸 张和比喻的修辞,塑造织女相思之苦。 纷纷织女泪尽洒, 谁解其中相思味! 那泪如雨下的神态, 就是织女相思成痴最好的表达。

16、(2)脉脉不得语。 “脉脉” ,是凝视的样子,后来形容默默用眼神表达情意,形容含有感情,默默表露的样 子。只是深情地凝望着对方,却不能说出话来。 脉脉含情遥相望,此时无声胜有声,有时,眺望也是一种语言。 (3)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札札”是拟声词,是形容织布机工作时的响声。有一种静谧中的杂乱之感。而“弄” 这个字,是玩弄、摆弄、抚弄的意思。一个动词就泄漏了此时织女的心境,心不在焉,心神 不宁的样子。札札机杼乱人心,最是织女愁肠时。 (4)迢迢牵牛星。 “迢迢”指遥远的地方。 牵牛星在遥远的地方,这遥远的距离使得人内心起相思。 迢迢万里遥,深深相思情。距离的旷远拉伸了主人公之间的相思之情。

17、可是,牵牛星真 的离她那样遥远吗,在诗句中有没有其他的发现?  (5)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银河清澈且水不深,他们相互之间的距离又能有多远呢? (6)盈盈一水间。 仅仅是一水之隔。何谈遥远一说呢! “盈盈” 既能表现水波的晶莹、 又能表现女子的魅力, 还可以想象女子眼含热泪的神态, 令人回味无穷。 河水盈盈,泪水也盈盈。欲语难诉,深情难吐,只好默默相视,以表相思。情景并生, 哀怨动人。 四、感受语言之美。 有人评价这首诗是古诗十九首中最具天上人间浪漫色彩的诗作,借天上之事,传人 间之情。这样的浪漫不仅在内容,还有它的语言形式,用“深衷浅貌,短语长情”评价最为 贴切。再次朗读诗歌,

18、体会诗歌“深深的话,浅浅的说”的语言之美。 (板书:深深的话,浅 浅的说) 1.找出诗歌中的叠字,读一读,和同学交流感受。 提示: “迢迢” ,是星空的距离; “皎皎” ,是星空的光线; “纤纤” ,是织女手的形态; “札 札” ,是织布机的声音; “脉脉” ,是织女凝望的神情。 这些叠词无论是描摹景物,还是刻画人物、叙述情境,都在反复吟咏中创设着缠绵的情 境。 (板书:叠字) 2拓展延伸,加深叠字理解。 使用叠字有很多好处,如:写景状物,生动形象,细致真切。感情表达,绵密曲折,深 切感人。气势连贯,音节优美,增强节奏。说一说你知道的运用了叠字的诗句。 提示: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盈盈楼上

19、女,皎皎当窗牖; 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3学以致用,课堂小练笔 使用叠字,尝试创作一组诗句,书写自己眼前之景或表达内心之情。 提示:鼓励学生用叠词进行初级创作,不同形式都可以(创作个人歌曲、顺口溜、 ) 例如: 赏赏花,踏踏青,高高兴兴观观景。 拍拍照,摄摄影,开开心心陶陶情。 五、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 这首诗看似写神话传说, 看似写天上的爱情悲剧, 而实则是人间爱情生活的真实写照。 此诗产生的年代,正是社会动乱时期,男子从征服役,造成家庭破裂、夫妻分别的局面,尤 其给劳动妇女造成的是身心上的双重痛苦。 夫妇久别是她们的生活, 离愁别恨是她

20、们的心声, 夫妇团聚就成了她们的向往。此诗抒写的就是这样一种思想感情,这样一种社会现实。 2.作业 背诵并默写诗歌。 板书板书设计设计 迢迢牵牛星 古诗十九首  情感:伤感 哀怨 叠字:深深的话,浅浅的说 课堂作业新设计课堂作业新设计 阅读迢迢牵牛星,回答后面的问题。阅读迢迢牵牛星,回答后面的问题。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1.这首诗取材于我国古代_的神话传说,它写的虽然是天上的事,反 映的却是现实的生活。人们常用这一神话比喻 _。 2.这首诗中,有一个很

21、关键的过渡性句子,它既是前因又是后果,这个句子是 _。 3.这首诗在刻画织女时,并没有孤立静止地去写她的思想活动,而是通过_ 和_来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显得含蓄深沉,极富艺术感染力。 【答案】 1.牛郎织女 夫妻分离 2.泣涕零如雨 3.动作 情态 答案解析:答案解析:1.试题分析:从题目中能够看出是牛郎织女的故事,表现夫妻分离的主题。 考点:本题考查诗歌理解能力。 点评:本题较简单,根据故事情节和民间传说即可知道答案。 2.试题分析:“泣涕零如雨”的原因是“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考点:本题考查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点评:此题首先要对诗歌的内容了解,然后根据意思找到过渡句。 3.试题分析:

22、“札札弄机杼”“泣涕零如雨”等都是描写织女的样子。 考点: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能力。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诗歌大部分都是写织女,找出描写织女的词语即可。 第三课时第三课时 在成长的过程中,也许有一天我们也会离开家乡,在异地求学生活。而一个人孤独的在 热闹的中秋佳节又会是怎样的心情? 今天,让我们走近十五夜望月 ,感同身受当时作者的心情,体会诗歌中寄托的思想感 情吧!(板书:十五夜望月) 一、走近作者,品味诗歌。 1王建,字仲初,许州人。早年以宫词著称,中年后,诗风转变,其乐府诗多方面地反 映劳动人民的生活面貌,揭露统治阶级的暴行。(板书:王建) 2此诗是诗人十五夜望月思友而写的诗,是一首以中秋

23、月夜为内容的七言绝句。以写景 起,以抒情结,想象丰美,韵味无穷。 二、注释。 1.十五夜:指农历八月十五的夜晚。 2.中庭:即庭中,庭院中。 3.地白:指月光照在庭院的地上,像铺了一层霜一样。 4.栖:歇,休息。 5.秋思:秋天的情思,这里指怀人的思绪。 三、通过翻译诗歌,进一步了解诗歌的含义。 中秋的月光照射在庭院中,地上好像铺上了一层霜雪那样白,树枝上安歇着乌鸦。夜深 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人们都在望着今夜的明月,不知那秋天的思念之情 会落到谁的家。 四、诗歌赏析。 1.体会“树栖鸦”三个字的特点。 “树栖鸦”这三个字,朴实、简洁、凝炼,既写了鸦鹊栖树的状态,又烘托了月夜的寂

24、 静。 2可不可以把“落”改为“在”?为什么? 不可以。 “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的形象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 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 “在” ,就显得平淡寡味,相形见绌了。 3本诗最能让人产生丰富联想的是哪一句话?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因为这句将诗人望月怀远的情思, 表现得蕴藉深沉。 4简要解释“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意思,说说这两句诗的妙处。 提示:普天之下,有谁不望月思乡,不知今晚的秋思落在谁的一边。诗人推己及人,扩 大了望月者的范围, 境界高远; 明明是自己思念人, 偏说 “秋思落谁家” , 表现手法委婉含蓄。 在炼字上,一个“落”字,

25、新颖妥贴,不同凡响,它给人以动的感觉,仿佛那秋思随着银月 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似的。 5.诗中的“不知秋思落谁家”委婉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亲之情。在你读过的古诗词中,还 有哪些类似的诗句?和同学交流。 (板书:秋思)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 封。 ”     张籍秋思 “征客无归日,空悲蕙草摧。 ”     王昌龄秋思 6诗中点明了哪些意象? 中庭,地白,树、鸦,露,桂花,暗含了月的意象。 (板书:中庭,地白,树、鸦,露, 桂花,

26、 (月) ) 7整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整首诗描绘了一幅静谧凄清的中秋月夜图,渲染了一种清幽、寂静、凄凉的气氛,表达 了作者中秋望月思远、想念好友的情感。 (板书:望月思远、想念好友) 8这首诗前两句写景,你能看出当时诗人的形象和心境是怎样的?第二句中的“冷”和 “无声”有何作用? 当时诗人孤独无眠,久久地望月苦思,心境很凄凉。 “冷”字既写了秋夜露珠的清冷;同 时也表现了作者在异乡孤寂、怅然的心境。 “无声”表现出冷露轻盈无迹,又渲染了桂花的浸 润。 在基本了解诗歌之后,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诗歌中的美,用心朗读,用心体会其中的美。 (可以采用分组比赛朗读的方式,比比谁读得最有感情,选出班级

27、里的“朗读之星” 。 ) 五、读出“望月”之情。 1.事实上,月亮在中国人的眼里,尤其是古代中国人的眼里,是浪漫的多情的美丽的。 看到月亮,有许多美妙的感受、联想就会自然而然涌上心头。淡淡的月光,浓浓的情愫,无 论世事变迁,沧海桑田,它,依旧恒悬于黑幕上,照在所有爱月之人的心上。于是,成就了 一种淡泊叫“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成就了一种乡愁叫“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成就了一种惆怅叫“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成就了一种伤情叫“杨柳岸,晓风 残月” ,成就了一种安慰叫“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更成就了一种祝福叫“但 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人们寄情于月,月亮

28、,也就承载着人世间种种情思,如诗一样,悬 挂在天空之上,悬挂在古人与我们之间,也悬挂在你我之间。 2.课后请同学们搜集有关月亮的诗句,注意写出作者及作品名。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独酌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望月怀远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李商隐霜月 六、课堂总结,布置作业 1.课堂小结。 同是望月,那感秋之意,怀人之情,却是人各不同的。诗人怅然于家人离散因而由月宫 的凄凉,引入了入骨的相思。他的“秋思”必然是最浓挚的。 这首诗意境很美,诗人运用形象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渲染了中秋望月的特定的环境气 氛,把读者带进一

29、个月明人远、思深情长的意境,加上一个唱叹有神悠然不尽的结尾,将别 离思聚的情意,表现得非常委婉动人。 2.布置作业。 (1)背诵并抄写十五夜望月 。 (2)搜集有关月亮的诗句并加以背诵,完成课后习题 板书板书设计设计容容 十五夜望月 王建 意象:中庭,地白,树、鸦,露,桂花, (月) 情感:秋思:望月思远、想念好友 课堂作业新设计课堂作业新设计 1.字正腔圆读古诗。 (将错误的读音画去) 中庭 / 地白 / 树栖(x q)鸦(y y ) , 冷(ln lng )露(l lu)无声 / 湿桂花。 今夜 / 月明 / 人尽(jn jng )望, 不知 / 秋思(sh s)/ 落谁家。 2.“十五夜

30、”指的是_节的夜晚,中国历代有_的习俗。 3.分辨孪生兄弟。 (组词) 鸦(   ) 庭(   ) 栖(   )  鸭(   ) 廷(   ) 晒(   )  4.诗意再现。 (写出下面诗句的意思)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5.走进十五夜望月 。 作者在诗中描述了_这些景物。 “秋思” 一词告诉我们,诗人描写的是_天的景物。 “秋思”是一种清冷、孤寂,思念感怀的情绪,这从诗中的_、_、_ 等词可以看出。“不知秋思落谁家”的疑问,我们很难作出具体的回答,但通过读诗,我们 可以想象到有一个人一定是

31、思绪满怀的,他就是_。 6.阅读冲浪。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你知道这首诗写得是什么节日的事吗?当时有什么风俗?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人们写文章表达思念情感时引用上面诗句最多的是哪一句? 【答案】 1.画去: 第一个 第二个 第一个 第二个 第二个 第一个 2.中秋 赏月吃月饼 3.乌鸦  庭院  栖息   鸭子  宫廷  晒伤   4.夜深了,清冷的秋露悄悄地打湿庭中的桂花。人们都在望着今夜的明月,

32、不知那秋天 的思念之情会落到谁的家。 5.庭院 月光 树木 乌鸦 露水 桂花 秋 冷 白  无声 作者王建 6.重阳节  插茱萸  登高 表达了独自外在的游子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课后作业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 默写诗歌。 1 春城无处不飞花,         。日暮汉宫传蜡烛,         。 2       ,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       。终

33、日不成 章,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       。 3.中庭地白树栖鸦,         。今夜月明人尽望,         。 阅读能力大提升阅读能力大提升 二.关于迢迢牵牛星阅读训练 1诗歌中景象有虚实之分,有眼之所见,有心之所想。请指出诗中眼见之实景来。 2“盈盈一水间”,“相去复几许”!开头为什么又有“迢迢”?请说说你的理解。 3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谁?抒发了什么感情?反映了什么社会现实

34、? 4 诗中写出织女因爱情思念而受到的折磨和痛苦的诗句是:      ,      。  5赏析“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6 写一写迢迢牵牛星中叠词运用的妙处。 7赏析“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8赏析“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9赏析“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思维创新大拓展思维创新大拓展 三、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相关问题。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1、这首诗最后两句的意思是_。 2、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

35、年。人们迎着和煦的春风,开怀畅饮美 酒。 在此情景中,你想到的诗句是:        ,           。 这首诗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     )写的     ,描写了他在这一天看到的有趣的 风俗,如:     、     和    。 答案答案  一、一、1 1寒食东风御柳斜  轻烟散入五侯家 2. 迢迢牵牛星 札扎弄机杼 泣涕零如雨 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 3

36、. 冷露无声湿桂花 不知秋思落谁家 二、1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河汉清且浅,盈盈一水间。  2“迢迢”是诗人从地面仰视星空的视角感受,而“盈盈一水间”,“相去复几许”是 从织女看牛郎的视角感受而来,所以一远一近,各不相同。 3既是织女,也是思妇(诗人)。抒发了虽近在咫尺而衷情难诉的愁苦。反映了封建社会 中妇女遭受各种束缚无法把握自己命运的现实。 4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5那阻隔 了牵牛和织女的银河既清且浅,牵牛与织女相去也并不远,虽只一水之隔却 相视而不得语也。 “盈盈”不是形容水,和下句的“脉脉”都是形容织女。 “脉脉不得语” 是说河汉虽然清浅,但织女与牵牛只能脉脉相视而不得

37、语。 6这首诗一共十六句,其中六句都用了叠词,即迢迢、皎皎、纤纤、盈盈、脉脉。叠词 的使用使这首诗质朴、 清丽, 情趣盎然。 特别是后两句, 一个饱含离愁的少妇形象跃然纸上, 意蕴深沉,风格浑成,是极难得的佳句。 7这是写景句。 “河汉”既“清”且“浅” ,而且也相距“复几许”,并不遥远,可望却 不可即,咫尺胜天涯。这样就更加有力地强调了织女离愁别绪的哀怨。 8.诗句强调织女与牛郎虽只隔一水间,却只能用默默地眼神含情地相望来表达心中的渴 念和爱慕情意。“盈盈”“脉脉”两组叠词的运用,更突出地表达了织女对牛郎之间的缠绵 情意。 9这是描写织女手的特征、劳动的情景及其勤劳的形象。“纤纤”一词,写织女手的 形态,纤细柔长。“札札”叠词写出织女织布时不停的织机声,一个“弄”字形象地写出了 机梭在织布机上的飞动,同时也写出了织女织布动作娴练和纯熟。这两句诗不仅写出了织女 的姿态美,也意在写出织女的勤劳形象,更意在写出织女因思念亲人的孤寂苦闷心情。 三、1.初升的太阳照遍了千家万户,大家总拿新门神换掉了旧门神。 2.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王安石 元日 燃爆竹 饮屠苏酒 换新桃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 > 语文 > 部编版(统编版) > 六年级下册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2019~2020学年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古诗三首》教学设计及作业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tdj2000)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