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议论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汇编(一)阅读最美青春献祖国,回答1821题。(共9分)最美青春献祖国青年何谓?青春何为?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深刻指出:“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帆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为人民战斗、为祖国献身、为幸福生活奋斗,壮丽的青春之歌,成为一代代中国青年的青春主旋律,持久回荡在中华大地上。如果给百年青春之歌选取一个主题,那一定是最美青春献祖国。在革命年代,如邓中夏、高君宇等无数青年慷慨报国,为了挽救国家危亡而挺身向前,以报国星火聚成燎原之势。在建设年代,如于敏、王
2、淦昌等无数青年建功立业,年纪轻轻便隐姓埋名,为护卫国防安全“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改革开放以来,“八十年代的新一辈”以“团结起来,振兴中华”为己任,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实践中奋发有为。一代又一代的中国青年初心未改、本色不变,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祖国和人民,为民族复兴的历史洪流注入了青春力量。青年的力量,是理想信念的力量。青年周恩来“邃密群科”,为寻求救国真理奔走求学,找到正确信仰与方向。28岁的夏明翰追随心中“主义”,从容就义前给妻子留下了绝笔信:“红珠留着相思念,赤云孤苦望成全。坚持革命继吾志,誓将真理传人寰。”29岁的陈望道心无旁骛地翻译共产党宣言,把墨汁当成红糖水蘸着粽
3、子吃,还说不苦,一点都不苦,因为真理的味道非常甜。正因为理想远大、信念坚定,所以青年成为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青春的模样,是实干奋斗的模样。“最美奋斗者”黄文秀,毕业后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毅然返回家乡投入脱贫攻坚一线,牺牲在工作途中时年仅30岁。“最美快递员”汪勇,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武汉战疫一线医护人员提供后勤保障,以非凡之勇守护人间温暖。“时代楷模”杜富国,在突遇加重手榴弹爆炸时,不顾个人安危把战友保护在身下。戍边英雄陈祥榕写下“清澈的爱,只为中国”,以血肉之躯筑起了国防安全的巍峨界碑如何在平凡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业绩?一个个优秀青年给出的答案是,把个人的小我融入祖国的大
4、我、人民的大我之中,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接续奋斗、凯歌前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神舟”上天、“北斗”组网、“嫦娥”奔月、“蛟龙”入海,科技强国事业的接续,需要青年上下求索;产业扶贫、文旅消费、直播带货,乡村振兴事业的传承,需要青年主动担当;改革开放机遇无限,市场经济大潮迭起,新发展格局开启,需要青年勇往直前当代中国青年是与新时代同向同行、共同前进的一代,勇敢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挑选,才能大展作为,不辜负伟大时代。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
5、青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广大青年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谱写更为动人的新时代青春之歌,正是党和人民的热切期待。1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19.文章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20.文章第段的论证思路是什么?(3分)元21.结合文章内容,联系生活实际,谈谈我们青年应如何把最美的青春献给祖国。(2分)(二)阅读志存高远接续奋斗,回答1821题。(共9分)志存高远接续奋斗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作为新时代的青年,
6、必须要树立远大理想,青年志存高远,接续奋斗。 新时代中国青年树立远大理想,首先要牢固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把准方向,坚定执着不迷失”,当是每一个青年人的坚守。心中有信仰,行事才有方向。如果没有信仰,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就会出现偏差。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强调:“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新时代中国青年只有树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才能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自己的头脑,自觉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
7、观点、方法去指导自己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尽快成长为一名勇于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新时代中国青年树立远大理想,应当牢固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走自己的路,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立足点,更是党百年奋斗得出的历史结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历史证明,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当代中国青年必须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总结,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新时代中国青年树立远大理想,还要牢固树立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8、中国梦的坚定信心。从近代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当前,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在这关键时刻,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迫切需要广大青年迎难而上、挺身而出。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青年始终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这是青年的历史机遇,更是青年的使命担当。勇敢地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责任,是时代新人应有的意识与素质,同时也是推动当今青年持续奋斗的精神源泉。新时代中国青年必须正确认识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找准自身
9、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中更好实现人生价值、升华人生境界。青年理想信念事关国家前途、民族命运,让崇高的理想信念光芒照耀新时代青年前行之路,新时代青年必将在新时代书写更加辉煌的篇章。1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19.文章第段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20.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3分)21.作为新时代的青年,读完本文,你有哪些感悟?(2分)(三)阅读读经典可以培养高尚心灵,回答2225题。(共8分)读经典可以培养高尚心灵林语堂曾说,“读书,开茅塞,除鄙见,得新知,增学问,广识见,养性灵。”读书可以使人增长学问见识,领悟为人处世的道
10、理,即“开茅塞,除鄙见”,这是阅读大多数书籍都可以带来的好处。读书还可以“养性灵”,这种好处,则非品读经典而不可得。通过品读经典培养高尚的心灵,养成知识丰富、道德高尚、情趣健康的性灵,可以让人生从浮躁走向宁静、从浅陋走向优雅。何谓经典?唐代史学家刘知几说:“自圣贤述作,是曰经典。”他认为,古代圣贤所述所作的就是经典。这个解释有些道理。圣贤的思想往往能够洞穿古今,必然是经典。但问题又来了,圣贤何以成为圣贤?实际上,还是靠其著述留存后世,为后人所接受、认可、推崇。有学者曾总结过经典的特性:传世性、权威性、耐读性、累积性。可以说,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关键在于其蕴含的思想精髓能触及人们的心灵。它们代表
11、着时代精神,能够穿越时空、启迪后人。因而,经典是历史选择出来的最具价值的书籍。品读经典,人们可以沐浴思想的光华,感受圣贤哲人的思考。例如,孔子所强调的“仁者爱人”,一直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今天依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又如,马克思、恩格斯的著作历来为共产党人所推崇,百读不厌,回味无穷。品读马克思、恩格斯的经典著作,不仅有助于我们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人类社会的各种现象和问题,而且可以引发我们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深入思考,启迪智慧,荡涤心灵。品读经典,人们可以穿越到遥远的古代,仿佛身临历史现场,感受古人的风采。史记中荆轲刺秦王,一番悲壮,一幕惊险。从史记
12、中可以看出,作者司马迁的追求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他将失败的英雄项羽列入“本纪”,为匈奴作列传,还专辟货殖列传记录那些在当时为世人所不屑的商人。品读这部历史经典,我们可以读出并且学习司马迁的大气魄、大胸怀。品读经典,可以给人以美的享受。“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人美景也美;“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让人感到清新、舒旷,意境悠长。阅读叙事文学作品,就如同步入历史人物长廊:刘兰芝、焦仲卿的悲剧让人感叹,巾帼英雄花木兰的形象令人叹奇, ,等等。文学经典往往也是历史经典。例如,杜甫的“三吏”“三别”,书写了安史之乱的历史场景。又如,一部红楼梦通过对贾家的细致描写,揭示了封建社会
13、大厦将倾的历史趋势。品读经典未必能让人学会一项生存技能,但可以培养高尚的心灵。经典蕴含的深刻哲思、美妙文辞,给人带来的并非单一的启迪,而是多元的文化熏陶,使我们在潜移默化中气质得到提升、心灵得到洗礼、心胸变得开阔、见识更加高远。18.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19.文章第段引用林语堂的警文有什么作用?(3分)24.文章第段主要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25阅读文章第段,为横线处补写一个事实论据,写在下面。(不超过20个字)(2分((2分)(四)阅读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回答1821题。(共9分)从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我们对待传统文化
14、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那么,我们可以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哪些营养,来创造新时代的文化价值呢?汲取家国情怀。“修齐治平”出自礼记大学,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指提高自身修为,管理好家庭,治理好国家,安抚天下百姓苍生的抱负和理想。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从孝老爱亲、兴家乐业走向济世救民、匡扶天下的担当,家国情怀宛若奔腾不息的江河,传承着民族的精神传统,滋润着每个人的精神家园。无论是礼记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文理想,还是张载“为万世开太平”的大任担当,那种与国家、民族、百姓休戚与共的情怀
15、都令人感佩。关于学习精神。古人关于学习精神的诗句多如繁花,比如李白的“三万六千日,夜夜当秉烛”,杜甫的“ ”,颜真卿的“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苏轼的“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等。学习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具体体现,是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条件具有忧患意识。中华民族是一个饱经忧患的民族,在几千年的生存发展进程中,始终强调“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倡导忧国忧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天下为己任,任劳任怨。忧患意识还经常与勤俭、勤政相联系,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天下稍安尤须兢慎,若便骄逸,必至丧败”等都是关于忧惠意识的警句。汲取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人类创造力的核心,
16、是人类思维活动中最积极、最活跃的一种形式。中华民族成长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创新求变的历史,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诗经大雅曰“周虽旧那,其命维新”。正是因为我们善于从传统文化中汲取创新精神,才会有古代的造纸木、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这“四大发明”,才会有当代的量子计算机、超级杂交水稻、神舟系列载人飞船、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等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的问世。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可以进一步提开个人的文化修养、人格魅力和工作能力,可以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有益启迪,可以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也可以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发。我们要深入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善于从中汲取深厚的养分和智慧,创造新时代的
17、文化价值。18.文章第段有什么作用?(3分)1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20.文章第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21.请为文章第段中的空白处补写诗句,写在下面。(2分)(五)阅读涵养骨气,挺起精神之脊,回答18-21题。(共9分)涵养骨气,挺起精神之脊“人无刚骨,安身不牢。”骨气是人生的灵魂支柱和精神脊梁。一个人有了骨气,人品就有了高度,人格就有了硬度。中国人的骨气不是凭空产生、从天而降的,而是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浩然之气,是支撑起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深厚根基,是跃动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实践中的生动气韵,是无数优秀中国青年舍生忘死、身体力行的一种高尚
18、品质。从风雨如晦的沧桑岁月到百废待兴的建设时期,从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到乘风破浪的新时代,一代代中国青年在探寻民族复兴的伟大征途中,把做中国人的骨气,铭刻在“天不怕,地不怕,愿献头颅保中华”的信仰信念里,体现在“把活路堵死、向死路求生”的英勇无畏里,书写在“外国人能搞的,难道中国人不能搞”的自信自强里,谱写了一曲曲青春之中国、青春之民族的壮丽凯歌。青年具备铮铮铁骨,就能傲立于天地间,不惧任何风吹浪打和风险挑战,敢与天公试比高,敢教日月换新天,一个民族就能拥有更加广阔的天地。反之,青年柔柔弱弱、唯唯诺诺,缺少钢筋铁骨和浩然之气,绝难挺起民族精神之脊,一个民族就会失去奔向未来的蓬勃活力和持久动力,这样
19、的青年也难以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因而,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来说,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不是一道可有可无、可重可轻的选择题,而是一道必须全力以赴、在实践中答好的必答题。有骨气的人之所以能赢得人们的敬仰和敬重,是因为骨气体现人性中的大美,那就是心怀大我、心系家国。抗日英雄杨靖宇在冰天雪地里坚持战斗,牺牲时年仅35岁,一句“如果我们中国人都投降了,那我们中国就完了。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令天地为之动容。新时代年轻的卫国戍边英雄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用生命捍卫祖国领土主权,“清澈的爱,只为中国”、在人们心中立起了不板的精神丰碑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善于从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
20、史中汲取丰厚滋养,从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身上感受刚正不阿的风骨、坚不可摧的钢骨、宁折不弯的傲骨,深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面乐”的家国情怀,以一生的真情付出奉献祖国,以一辈子的颜强奋斗服务人民,立起身为中国人的精神高度。千锤百炼的钢最硬,风吹雨打的松最挺。粟裕大将读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后,在扉页上写下“炼成钢铁如保尔,莫做浮草似罗亭”的诗句。在上甘岭战役中,面对敌人的连续疯狂进攻,27岁的孙占元在双腿被炸断、弹药用尽后,用一颗手榴弹与敌人同归于尽,把中国人的骨气展现得感天动地。排雷英雄杜富国在边境扫雷行动中,1000余次进出雷场,排雷排爆2400余枚,一次次游走在生死边缘,危急关头“你退
21、后,让我来”的英雄壮举令人震撼中国人的骨气,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千磨万击、干锤百炼出来的。新时代中国青年当坚决摒弃一切视探索尝试为畏途、把负重前行当吃亏的思想和行为,坚持在复杂严峻的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壮筋骨、长才干、经受严格的思想淬炼、政治历练、实践锻炼,铸就折不断、打不烂、压不垮、扭不弯的精神之脊。 (选自解放军报2021年8月10日,有改动)1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19.文章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2分)20.简述文章第段的论证思路。(3分)21.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你认为如何做,才能挺起精神之脊?(2分)(六)阅读志气骨气底气,回答1821题。(共9分)志
22、气 骨气 底气“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已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寄语新时代中国青年。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为身处这个伟大时代的人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广阔发展空间和宝贵发展机遇。生逢盛世,肩负重任,不仅是广大青年的荣幸,也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荣光。增强志气、骨气、底气,在新的征程上努力激发新作为、做出新贡献,才能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期望。中国人自信前行的铿销脚步、自立自强的不懈追求,贯穿在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中。以中国航天为例,从“祝
23、融”号在火星上留下中国印迹,到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佳绩频频让世界为之惊叹。回顾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艰辛历程可以发现,从“就是当了裤子也要把原子弹搞出来”的坚强决心,到“外国人能造出来的,我们中国同样能造得出来”的坚定自信,无不折射出科技工作者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豪情壮志,推动航天事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也正是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激励着中华儿女前赴后继、艰苦奋斗,书写出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夫志,气之帅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对个人面言是一种幸福,对民族而言则是一种力量。长征途中,很多稚气未消的“红小鬼”,都是在血与火的淬炼中完成了“成人礼”;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
24、14亿多人民显示出顽强不屈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在枪林弹雨中百折不挠,在一穷二白时发愤图强,在风雨来袭时挺立不屈,在复杂环境中攻坚克难,中国共产党人锤炼出不畏强敌、不惧风险、敢于斗争、勇于胜利的风骨,形成了经千难而前赴后继、历万险而锲而不舍的品质。正因为铮铮铁骨,中国人民才能在战风斗雨中愈挫愈勇,中华民族才有了面对惊涛骇浪的从容不迫。自信强则力量强,底气足则脚步稳。搬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三座大山”,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闯出改革开放的新路,经过持续奋斗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把一个个“难题”变为了“奇迹”,重振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和精气神。有
25、坚实国力支撑,有雄厚精神支持,这就是中国人的底气所在、信心所在。历史写下辉煌过往,时间掀开崭新一页。面对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志气越强、骨气越硬、底气越足,越有利于战胜前进路上的“拦路虎”“绅脚石”跨越复兴途中的“娄山关”“腊子口”。创造新的历史辉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已经准备好了! (选自人民日报2021年7月26日,有删改)1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19.文章第段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深情寄语有什么作用?(2分)20.文章第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2分)21.联系文章内容
26、,结合实际,谈谈作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如何做,才能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期望。(3分)(七)阅读非遗“触网”促保护传承,回答1821题。(共8分)非遗“触网”促保护传承“线上小吃街”“非遗音乐周”“非遗网购节”如今,不少线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正成为网友热捧的对象。近年来,数字经济快速发展,不断激发传统行业变革,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搭乘数字经济的快车向“网红”转型。尤其是有关政策不断出台,让非遗“网红”之路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发布的“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中强调,利用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培育一批“网红”品牌。数据显示,我国有近9Q万项非遗资源,但并不是所有非遗项目都适合商业
27、化。个别“网红”非遗项目也引发了一些质疑,有人认为其缺乏创意,有人则担心过度开发。这表明,非遗“触网”应平衡好保护传承和创新开发之间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本末倒置。具体而言,首先应以人为核心,让非遗“活”起来。非遗是以人为核心的活态传承,应对非遗传承人、传播者和消费者的特点综合考量,为非遗“网红”市场注入更活跃的生命力。其次,运用好数字媒介技术,让非遗更可“感”。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的加持能够让非遗“听得见”“摸得着”“带得走”。但也应注意数字媒介展现非遗文化的局限性,避免让非遗品牌塑造止步于表面、流于形式最后,合理推动非遗品牌开发,让转型更有“序”。应进一步提升非遗产品设计与制作水平,同时,
28、更加有序地推进非遗品牌转型升级。在原汁原味保持非遗产品形态和文化精髓的前提下,扩大非遗的品牌影响和产业链条。非遗传承既需要保护传统技艺,也需要不断拓宽非遗传播渠道。只有合理平衡两者之间的关系,非遗的“网红”之路才能更稳、更好、更远。1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19.文章第段有什么作用?(2分)20.本文的论证思路是什么?(2分)21.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搭乘数字经济的快车向“网红”转型。B.我国所有非遗项目都适合商业化。C.短视频、直播等新媒体的加持能够让非遗“听得见”“摸得着”“带得走”。D.非遗传承既需要保护传统技艺,也需要不断拓
29、宽非遗传播渠道。(八)阅读在复兴伟业中绽放青春光芒,回答1821题。(共9分)在复兴伟业中绽放青春光芒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旗帜下、一代代中国青年把青春奋斗融入党和人民事业,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天安门广场上,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代表集体致献词,致敬党的百年奋斗历程,发出“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时代强音,生动展现了新时代青少年把青春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时代抱负,让人充分感受到青少年一代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限热爱与忠诚。“少年强、青年强则中国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一代代
30、中国青年跟随党不懈奋斗。献词既有对我们党百年历程的真情回顾,也有对党团结带领人民开创美好未来的深情祝福。这是新时代青年的青春誓言,代表了青年一代为实现民族复兴做出的庄严承诺和在党的指引下健康成长的坚定决心。具有时代气质的深情表达,久久回荡在人们心中。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我们党与生俱来带有青春气质,具有关注长远、代表未来的先进性,向来既高度重视青年,热忱关心青年,也天然吸引青年,更能赢得青年。一百年来,中国青年满怀对祖国和人民的赤子之心,在革命战争年代冲锋陷阵、抛洒热血,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忘我劳动、艰苦创业,在改革开放时期开拓奋进、锐意创新,在中
31、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挺立潮头、砥砺奋进,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壮丽的青春之歌。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也是对青春最美好的礼赞。“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当年李大钊同志对青年的寄望,是青年人顽强拼搏、英勇奋斗的形象写照。永久奋斗是中国青年运动的革命传统,青年应该是永久奋斗的模范,不仅自己要奋斗,还要教育后代永久奋斗,一代一代传下去。一百年来,正是一代代青年的成长,构成了百年大党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薪火相传、后
32、继有人的战略高度,关心青年成长进步,为新时代党的青年工作指明前进方向,感召和激励广大青年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应该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将青春梦融入中国梦,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才有可能成就一番光荣事业,更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坚定理想信念、练就过硬本领、勇于创新创造、矢志艰苦奋斗、锤炼高尚品格,广大青年必将在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历史进程中,激荡出更加磅礴的先锋力量,以实际行动兑现“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1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19.文章第段中的画线
33、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20.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论证了中心论点?(2分)21.结合文章,联系实际,谈一谈中学生应如何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3分)(九)阅读弘扬工匠精神,培养大国工匠,回答1821题。(共9分)弘扬工匠精神,培养大国工匠12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举办并强调,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和大国工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棒棒糖:一说到“工匠精神”,人们就想到德国、日本。实际上,中国也曾盛产“工匠精神”。历史上,中国的丝
34、绸、瓷器、茶叶、漆器、金银器、壁纸等产品,曾令世界无比羡慕和叹服。从当前来看,中国是一个制造大国,但还不是制造强国。我们虽一度是“世界工厂”,但在很多领域并不掌握核心技术,在一些关键技术上还受制于人。说到底,我们还欠缺一种支撑工匠精神的“匠心文化”,还需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重在转变观念。现实生活中,重管理轻技术、重学历轻技能的错误认识应随时代变化彻底扭转。在很多发达国家,匠人收入普遍比大学毕业生要高,接受职业教育的孩子同样被视为“家族的骄傲”,这值得我们反思。提高技能型人才待遇,提升其社会认可度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尊重匠人的文化,是
35、培育大国工匠的应然之举。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需要榜梯引领。2015年以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1689人全国劳动模范称号,授予804人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这些“登上大雅之堂”、受到国家表彰的劳动者,是千千万万劳动者的杰出代表。首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规格最高、项目最多、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综合性国家职业技能赛事,一些选手又将在这个国家级技能舞台上大显身手。广大劳动模范和优秀技术工人应保持本色,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用干劲、闯劲、钻劲鼓舞更多人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需要培养人才。当今世界经济竞争很大程度上就是品质和品牌的竞争。这样
36、的形势下,我们必须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改善产品供给结构,提高质量与效率。这个改革的过程,也是一个呼唤“工匠精神”回归的过程。我们应高度重视技能人才工作,激励更多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一代走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人才保障。清人魏源说:“技可进乎道,艺可通乎神。”意思是当某项技艺达到巅峰后,再进一步前进便接触到了“道”,即天地规律。让更多明星工匠、高技能人才在社会上脱颖而出、大放光彩,国内近2亿技术工人的干劲会更足,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底盘会更加牢固,整个社会“务实重行”的干事氛围会更加浓厚(选自光明日报2020年12月11日,有删改)18.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
37、么?(2分)19.文章第段中的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分)20.结合全文内容分析,我们应如何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2分)21.当前,有些人对学生上技校、学技术有偏见,认为上技校、学技术没出息。请你结合文章内容纠正他们的错误认识。(3分)(十)阅读浩然正气更能唤起更多青年共鸣,回答1821题。(共9分)浩然正气更能唤起更多青年共鸣在今天年轻人爱国热情高涨、文化自信更加坚定的背景下,浩然正气更具感染力,更能唤起年轻观众的共鸣和共情。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作品越来越好看了认同这一观点的年轻人在不断增多。一部觉醒年代,频频上微博“热搜”,并且长尾效应明显,依托口
38、碑持续吸引更多观众。近年来,跨过鸭绿江山海情理想照耀中国等唱响主旋律的作品都受到年轻人欢迎。许多人在视频网站上热情追剧甚至重复观看,在社交平台上对情节、人物津津乐道、如数家珍,并且因为这些作品开始主动去了解历史研究历史,自发地细革命前辈,筑牢理想信念。唱响主旋律、传正能量的作品何以“圈粉”年轻人?我们可以在这些优秀作品中寻找共性:扑面而来的年代感流畅自如的历史叙事,大片品相的制作原因不一而足,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在于这些主旋律作品所表现出的浩然正气。浩然正气是澎湃的情感。在作品中,它可以是爱国者、救国者的正气,可以是开拓者、斩棘者的勇气,也可以是弃黑暗而向光明的青春气,更是为理想昂扬向上的奋斗之
39、气。这些作品多取材自壮阔历史现实。历史上那些闪闪发光的人物,那些被血与火淬炼而成的人生,那些饱经磨砺的理想与信念、意志与品性,成为我们寻觅浩然正气的源头、创作正能量作品的宝矿。山海情中基层干部心里有火、眼里有光,誓把戈壁滩变成金沙滩;跨过鸭绿江中志愿军英雄英勇无畏,在危难关头表现出钢铁意志;理想照耀中国中一代一代为理想信念前赴后继的人们,汇聚成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浩然正气可以跨越时空、跨越代际,尤其在今天年轻人爱国热情高涨、文化自信更加坚定的背景下,更具感染力,更能唤起年轻观众的共鸣和共情。苏轼言:“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要想吸引年轻人,除了作品中鼓荡着荡气回肠的浩然正气,还需有酣畅淋漓的
40、“快哉风”,在当代语境中即意味着叙事手法和叙事节奏要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觉醒年代中,史实纷至沓来,却不干瘪;思想风起云涌,却不抽象。说到底,在于主创做到了融思想交锋于戏剧矛盾,化精神活动于人物塑造,从而让浩然正气气韵生动。大处实、小处虚,一环扣着一环,有冲突、有悬念,循序渐进直至高潮。文艺作品不是脱离历真实的杜撰,也不是对历史照本宣科的还原。年轻观众对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的作品有自己的审美需求。他们期待在其中获得一种“艺术真实”,即不一定完全按照史书记载塑造人物、架构情节有时候“弱水三千,只取一瓢”,也能让人于片段间识长河之貌。正如山海情里的方言、戈壁和沙尘暴,给观众一种过目难忘的浪漫真实。
41、觉醒年代中,鲁迅写狂人日记酣畅之时的情难自己;陈氏弟留法前与其后牺牲的镜头并置这些带有电影质感的细节,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说到底,文艺作品不是要紧跟热点话题走,甚至围绕“热搜”来拍剧,文艺作品的使命是记录时代,引领风尚,在潜移默化中传达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文艺既满足人的精神需求,也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这是充盈着浩然正气的作品被年轻观众喜欢的深层原因。给人以审美享受,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的作品必将拥有越来越多的观众。(选自人民日报2021年7月20日)18.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19.文章第段中的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3分)20.结合全文,探究唱响主旋律、
42、传递正能量的作品“圈粉”年轻人的深层原因。(2分)21.请为文章画波浪线部分再补充一个事实论据,写在下面。(2分)(十一)阅读胸怀“国之大者”,回答1821题。(共9分)胸怀“国之大者”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这是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国之大者”,是莽莽神州的历史回响。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中央要求党的领导干部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胸怀国之大者,对党忠诚、听党指挥、为党尽责。”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是党员干部旗帜鲜明讲政治的重要内容,是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的基本要求。深刻
43、理解“国之大者”,才能找准坐标定位。“治国犹如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荣。”我们治国理政的本根,就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坚持用党中央精神分析形势、统一认识、推动工作,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求我们自觉讲政治,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关注党中央在关心什么、强调什么,深刻领会什么是党和国家最重要的利益、什么是最需要坚定维护的立场。科学把握“国之大者”冰能打开视野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
44、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党中央看问题,都是从大处着眼。党员干部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也必须站在国家的、全局的角度考虑自身发展定位。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统筹生态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实施京津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这些大课题,都需要观大势、谋全局,打大算盘、算大账。心中常有“国之大者”,就要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回溯历史,甘将热血沃中华的视死如归,放弃国外优厚条件回来建设新中国的不计得失,将生命定格在脱贫攻坚征程上的牺牲奉献一代代优秀共产党员用行动书写下对何为“国之大者”的回答。奋进新征程,我们必须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
45、记“国之大者”,知行合一,久久为功。“用的是自来水吗?污水怎么处理?”“做饭用电,电费贵不贵?”“武汉人喜欢吃活鱼,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多组织供应”习近平总书记每到一地考察,总牵挂着民生“小”事。他深情地说:“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深悟大与小的辩证法,初心如磐、使命在肩,胸怀“国之大者”,风雨无阻向前进,我们必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跑好属于我们这代人的这一棒。 (选自人民日报2021年12月6日第4版)18.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论述“国之大者”的?(2分)19.文章第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20,请你根据文章第段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提示,补写一个事实论
46、据、写在下面、(2分)21、本文重点论述“国之大者”,为什么第段还要写民生之“小”呢?(2分)(十二)阅读安静,是一方肥沃的泥土,回答1821题。(共9分)安静,是一方肥沃的泥土一小伙在台上稳稳站定,深吸一口气;而后,挺直两膝,微收小腹,微闭两眼,一副气定神敛、心澄貌恭的样子。一分钟,两分钟忽然,他微屈左腿,弯起右臂,右掌画了个圆圈,呼的一声,向下砍去。眨眼间,地上的红砖应声断折。我不了解这是怎样的内家功法,但我知道,这身手一定跟那两分钟的静息吐纳有关。我们看不到表演者体内气息的调集运转,但看到了安静中爆发的惊人力量。是的,只有安静下来,生命内在的力量才会集聚和滋生,犹如泉坑滋水,缓缓无声间充
47、盈起来。安静,形成一种氛围是寂静、肥沃的泥土子种子以萌发的力量安静,表现在一个人身上,是那种不惊乍、不张扬的气质,在内,则充溢着欣然和向上的活力。这种美好状态,在日本茶道大家森下典子的日日是好一书中得以具体呈现:“身心完全自由,享受着温暖大雨的冲刷。无论到多远的地方皆可看见自我开阔的前景。可以一直在这儿,哪儿都不必去。没有任何不可以做的事,也没有任何非做不可的事。没有任何的不足够。”这种宁静与自足,是处于安静之中、极度专注时产生的一种开放式心理状态。这种状态下,大脑的触角异常敏锐。只要集中注意力,就能调整自己的思想,使它接受空间的所有思想波;整个世界都成为一本公开的书籍,供你随意翻阅。这是励志大师拿破仑希尔的理论。他还说,聪明人不能成功,是由于他们缺少坚韧的毅力和安静的禀赋;普通人不能成功,是因为他们的头脑,时常处于喧嚣和浮躁状态,做一件事情时,还在想着另一件事情。种种微利之诱、五色之惑涌起的喧嚣之声,壅塞了通往智慧和成功的路;而安静的力量,全被遮蔽了。“人静而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