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 说课稿 人教版 语文 高中 必修 《烛之武退秦师》.doc

上传人(卖家):教师相关 文档编号:3240473 上传时间:2022-08-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面试 说课稿 人教版 语文 高中 必修 《烛之武退秦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面试 说课稿 人教版 语文 高中 必修 《烛之武退秦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面试 说课稿 人教版 语文 高中 必修 《烛之武退秦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面试 说课稿 人教版 语文 高中 必修 《烛之武退秦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面试 说课稿 人教版 语文 高中 必修 《烛之武退秦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烛之武退秦师一、说教材烛之武退秦师是人教版高中必修一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篇课文是一篇记述行人辞令的记叙散文。讲述了公元前630年,秦、晋合攻郑国,在国家危难面前,烛之武深明大义、义无返顾,毅然前去与敌国交涉。在强秦面前,烛之武不卑不亢,能言善辩,终于使秦国从郑国退兵的故事。赞扬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够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同时也反映了春秋时代各诸侯国之间斗争的复杂性。学习本篇,既可以领略烛之武的论辩才能,又可以欣赏和借鉴文章的叙事艺术。本单元均为古代记叙散文,单元目标要求学生在学习提要钩玄的阅读方法的同时,要学会概述文章的叙事脉络,做到纲举

2、目张,化简为繁,提高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课文安排在单元的首篇,指导学生学好这篇文章,能够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树立学生学好文言文的信心。二、说学情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高一年级的学生在文言文的阅读方面已有一定的基础,能够了解文章的大体内容,但他们的理解力只停留在较浅的层面上,学生的感受鉴赏能力也有待提高。他们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抽象思维占主导,思维能力增强,喜欢研究事情的来龙去脉,但由于初中对文言文语法不作要求,绝大部分学生对词语活用、特殊句式的掌握有相当的难度,所以对内容的理解会有困难。这些都是我在教学中需要重点注意的地方。三、说教学目标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于学生在文言文方面的要求是:“阅读

3、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根据课文特点,结合大纲要求,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文言实词、虚词等文言知识。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反复诵读,学习文章通过个性化的语言动作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置个人安危于度外,维护国家安全的爱国主义精神。四、说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

4、读课文,把握事情发生的脉络,了解事情发展的经过。难点:掌握文中的重要实词、虚词用法,感受烛之武的爱国精神。五、说教法学法在教法上,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我准备采用两种教法,一是对于文言文词句方面的知识,采取学生质疑、教师点拨的方法;二是对于文章的人物形象、烛之武外交辞令的语言艺术,则采取学生自主讨论法。学生质疑法,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学生自主讨论可以发挥学生的积极能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在学法上,我贯彻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的学法是讨论法、朗读法和参照注解勾画圈点法,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

5、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六、说教学过程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重点,突破难点,课堂教学从以下几个环节展开。(一)导入文言文的准确理解离不开对文章背景知识的了解。文言文背景知识介绍可以从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作品特点、作品评价等方面进行。可以采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1)背景介绍l 谈话导入上课伊始,我会以谈话的形式导入,大致介绍文章故事的发生背景。“公元前630年,秦、晋借口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且与楚国亲近而合攻郑国,郑国危在旦夕,郑文公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前去说服秦伯。烛之武巧言善辩,终于说服了秦伯从郑国退兵。烛之武是如何劝说秦伯的呢?虎狼之秦为何甘愿退兵呢?让我们一起去目睹这一历史人物

6、的风采。”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课未始,兴已浓”的状态。l 图片导入(2)人物l 文中人物故事导入上课开始前,我会讲一个小小的故事。“我国古代有一个爱国义士。他在说秦伯之前,只是郑国的一个小小的养马官,有着怀才不遇的愤怨,但在郑国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只身去说秦伯。他晓之以理,动之以利,运用智慧最终化解了郑国的危难。这个有勇有谋的人就是烛之武。正所谓:危难之时挺身行,宝刀未老入敌营。但凭三寸不烂舌,说退秦师留美名。下面让我们来学习这篇烛之武退秦师。”通过讲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渲染课堂氛围,学生能够更快更好的进入课堂情境。l 文中人物提问导入我将采用提问的方式导入课文。先请学生思考

7、“当大敌压境,当国家将亡,凭一己之力退兵,有没有可能?”让学生讨论发言。然后引出课题,“几千年前的烛之武就为我们提供了借鉴,我们去看看他是如何做到的?”带领学生分析文章题目提供给我们的信息,围绕“为什么退、如何退”开始下面的新授内容。通过提问的方式,能够引起悬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l 文中人物引用导入上课伊始,我会先引用东周列国志中关于烛之武的句子。“明代冯梦龙曾在他的东周列国志中这样描写烛之武,须眉尽白,伛偻其身,蹒跚其步,以致到了朝堂之上,左右莫不含笑。这样的一位步履蹒跚、身形佝偻的老者,是如何在纷纭变幻、局势复杂的春秋战国的历史中搅弄风云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通过参考文献中对于历史

8、人物的评价,激发学生对烛之武一探究竟的兴趣,从而很好的进入本节课的学习。l 相关人物故事导入我会以讲故事的方式导入新课。“一九五五年,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当时美国的海军处长金波尔说:我宁可把这家伙枪毙了,也不让他离开美国,无论他在哪里,都抵得上五个师。一个人的力量真的能抵得上五个师吗?今天我们要学的烛之武退秦师会告诉我们这个问题的答案。下面让我们来学习这篇烛之武退秦师。”通过讲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渲染课堂氛围,从而更快更好的进入文本,进入课堂。l 相关人物渲染倒入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导入新课的开场白就显得十分重要。好的导入语,能营造好的课堂氛围,集中学生

9、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我设计的导语是:战国时期,出现了众多巧舌如簧的说客,他们没有在烽火硝烟的战场冲锋陷阵,却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在风云变幻的外交场合,取得了伟大的胜利。例如蔺相如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完璧归赵;诸葛亮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促成孙刘结盟。今天我们就追随着“只身赴敌营”的烛之武,去感受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看他是如何凭借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使虎狼之师不击自退?(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简单介绍左传这部编年体史书的基本情况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以及烛之武退秦师的故事背景。2、学生默读课文,读准字音,并借助文章注释及工具书自行解决文中的生字词,从而疏通文

10、意。我会有针对性的对某些容易读错写错或者古文中难以理解的字词进行指导。这为学生阅读文本扫清了障碍,也体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的特征。3、接下来是诵读,诵读是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手段。先请几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并找出自己在字词句方面不理解的地方,大胆质疑,然后师生共同解决出现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我会有针对性的解决一些文言知识,例如重点实词、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文言句式等。然后再学生齐读,通过学生概述本文故事的方式整体感知课文。4、最后,学生讨论,理清文章脉络,以此来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然后教师总结:第1段:秦晋围郑;第2段:临危受命;第3段:智退秦师;第4段:晋师撤离。(三)再读课文,文本赏析新课标中

11、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此环节力图将学生置于阅读的主体地位,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出发点,学生边读边思考,锻炼学生的听说读和概括能力,解决教学重点和难点。在这一环节中我会通过教师设计问题、学生讨论的方式完成对全文的赏析。l 思路一:分析文章内容在这一环节,通过提问题的方式,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1、“秦晋围郑”的原因是什么?让学生默读第一自然段,回答问题。这个题目很简单,学生读完第一段就能回答,因此我会请平时不是特别积极的学生回答,对于他的回答加以鼓励,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2、然后出示春秋战国时期的形势图,以及秦晋围郑的情况,直观感受郑

12、国的危急。对于里面的重点词语及词类活用现象,如“贰”、“军”等字,也会加以强调和讲解。提出三个问题,让学生读文章,讨论解答。3、面对困难,郑国君臣的表现如何?文章写烛之武在使命前先辞后受,有什么作用?这两个问题相对而言有些难度,我会让学生采取同桌交流的方式,共同探讨。通过这一问题,学生就会对郑伯、佚之狐和烛之武的形象和特点有所了解,体会烛之武的深明大义和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情感目标的完成。4、第三段是本文的精彩和重点所在,我会让学生认真地阅读并回答问题:烛之武是如何一步一步智退秦师的?这个问题比较难,我会采用小组讨论交流的方式进行,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讨论。讨论结束后,派小组代表回答,并让学生进行

13、评价,在探讨交流中回答问题,在探讨交流中体会烛之武语言的魅力。除了体会烛之武的善辩,第三段中的一些古今异义词,如“东道主”“行李”等,也是学习古文的重点,需要学生加以积累。5、秦伯听了烛之武的说辞,有何动作?晋军又是如何做的?烛之武的说辞有无起到作用,文章的最后给与了答复,学生回答出来并没有太大的难度。需要重点理解的,是晋文公最后说的话。我会请同学们起来谈谈他们自己的看法,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l 思路二:分析人物形象本文的特点是人物对话比较多,因此通过对话去揣摩人物形象是文章的重点所在。通过初读,学生已经对文中的重要词语、句式、文章内容等有了大致的了解。接下来,我会从人物形象分析入手,通过提出

14、问题,引领学生去分析课文,读懂课文。1、文中主要塑造了几个人物形象?他们说了哪些话?这个题目很简单,学生读完文章就能回答,因此我会请平时不是特别积极的学生回答,对于他的回答加以鼓励,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2、通过他们的对话,体现出人物的什么特点?试着加以分析。这个问题比较难,我会采用小组讨论交流的方式进行,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讨论。讨论结束后,派小组代表回答,并让学生进行评价,在探讨交流中回答问题,在探讨交流中体会人物形象。3、你最喜欢烛之武的哪一点?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给我们什么启示?这是个开放性的问题,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思考和拓展能力。(四)研读课文,分析特色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思考能力,是高中

15、语文新课标对学生提出的要求。除了能对课文进行准确的理解,深层次的鉴赏和分析也是必不可少的。l 1、语言说话的艺术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因此我会提出这样的问题,让学生讨论交流。这篇文章语言从容委曲,从哪里能看出来?这样写的好处有什么?文中仅用125字来描写烛之武游说秦伯,体现了语言的什么特点?通过思考回答,学生能够更好的把握文章,体会语言的奥妙。 l 【或】2、思想主旨文章的思想主旨是文章的灵魂,因此在分析文章时离不开对思想主旨的把握。因此,我会从文章出发,询问学生本文的思想主旨是什么?学生回答后,加以牵引生发,进行追问:这种爱国思想和英雄气概在当今社会还有没有意义?我们生活的周围存在吗?你应该如何

16、向烛之武学习?学生通过讨论交流,达到思想的升华。l 【或】3、人物形象塑造的技巧对于烛之武这一人物的塑造,是文章的重点所在。因此,我会提问:文章是如何塑造烛之武这一人物形象的?通过讨论交流,学生可以明白,塑造人物不仅仅靠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也非常重要,如佚之狐的推荐、郑伯的自责,退秦师的事实等。这些侧面的事实为烛之武高大形象的塑造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为学生以后的写作积累了方法,提供了帮助。(五)拓展延伸接下来,进入拓展延伸环节。l 1、扩展活动本文表现了烛之武高超的游说艺术,请你运用他的游说艺术,劝说你生活中的人。本环节主要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感情中活动,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体验。在练习中有所

17、感悟思考,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l 【或】2、丰富阅读例:阅读左传的其他文章,了解历史、感受其艺术特点。l 【或】3、启发思考例:历史和当今社会,还有哪些烛之武式的人物,请说说。(六)课堂小结请学生回顾刚才所学内容,再次整体感知文章大意,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激发爱国主义的精神。这样做体现了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理念,锻炼学生总结概括能力的同时,回顾了课堂所学。(七)布置作业1.写作(1)请你将这篇文言文改写成一篇现代文,注意符合原文语言简洁凝练委婉的特点。(2)借鉴本文的游说艺术,写一篇白话劝说的文章。2.阅读阅读其他游说名篇,继续感受游说、劝说的艺术。3.思考本文表现了烛之武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劝退秦国大军的智慧,但是仅凭这样的个人英雄是否能够挽救郑国的命运?(八)板书设计根据文章的特点及整个教学过程,考虑到高一学段的学生对于深层理解文言文内容比较困难的现状,我采用边分析课文边直观形象的板书的方法,这样可以使学生一目了然地知道文章的结构和重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各类题库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面试 说课稿 人教版 语文 高中 必修 《烛之武退秦师》.doc)为本站会员(教师相关)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