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济学超星数字图书馆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文档编号:3251784 上传时间:2022-08-13 格式:PPT 页数:132 大小:6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化经济学超星数字图书馆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32页
文化经济学超星数字图书馆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32页
文化经济学超星数字图书馆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32页
文化经济学超星数字图书馆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32页
文化经济学超星数字图书馆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第一章文化经济学导论 第二章文化的衡量 第三章文化产品与服务的价值 第四章文化资本 第五章 文化遗产 第六章 文化需求 第七章 文化消费中的信息问题第八章 艺术创作经济学第九章 艺术表演的生产第十章 电影的生产第十一章 美术作品市场第十二章 艺术博物馆经济学第十三章 生产力滞后理论第十四章 补贴与捐助第十五章 艺术家市场第十六章 国民经济中的文化产业 文化经济学概论 文化的衡量和基本分析工具 以经济学理论和分析工具分析重要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 文化艺术部门的财务问题 艺术家市场和文艺的经济地位第一部分 艺术部门:规模,增长和观众 第1章 艺术部门概览 第2章 艺术部门的增长 第3章 艺术观众

2、 第二部分 需求与供给的微观经济学 第4章 消费者需求 第5章 艺术需求的特点及其政策含义 第6章 表演艺术的生产 第7章 表演艺术的公司和市场 第8章 生产力滞后与艺术的财务问题 第三部分 美术和博物馆 第9章 艺术作品市场 第10章 艺术博物馆经济学 第四部分 对艺术的公共政策 第11章 政府应该补贴艺术吗?第12章 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和西欧对艺术的公共和/或私人支持 第13章美国对艺术的直接公共支持 第五部分 艺术、经济和社会 第14章 艺术专业化:教育、培训和就业 第15章 艺术在当地经济中发挥的作用 第16章 大众传媒、公共广播和艺术品味的培养 第17章 结论:美国的创新、艺术教

3、育以及艺术和文化的未来 艺术部门分析(规模、增长和观众)以微观经济学基本分析工具(需求与供给)分析表演艺术行业 以微观经济学基本分析工具(需求与供给)分析艺术市场和博物馆 对艺术的公共政策分析(艺术公共津贴的经济合理性、艺术领域的私人捐赠)艺术与经济、社会的关系以及文艺事业的未来 1导言2价值理论3文化资本与可持续性4经济发展中的文化 5文化遗产的经济学视角6创意经济学7文化产业8文化政策9结论 文化的经济学定义 文化价值分析 文化因素对经济的影响和具体的文化商品与文化服务带给人类的利益 文化政策规制 (将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融合,使富有文化特色的经济学和具有经济分析基础的文化研究相贯通。)文化

4、经济学胡惠林、李康化 著 书海出版社2006年7月版文化经济学胡惠林主编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年4月版文化经济学胡惠林、李康化 著 上海文艺出版社2003年2月版 第一章 导论第二章 文化生产第三章 文化需求、供给和均衡第四章 文化消费 第五章 文化市场 第六章 文化商品第七章 文化商品价格第八章 文化投资 第九章 文化发展战略第十章 文化经济管理 导论 上编 文化经济之理论第一章 人类发展的新时代第二章 经济科学的大变革第三章 文化力、文化关系、文化形态第四章 文化决定价值第五章 文化主导经济 第六章 商品与货币第七章 政府与市场第八章 效率与公平第九章 竞争与合作第十章 人与社会 下

5、编 文化经济之实践第十一章 科学发展第十二章 完善体制 第一篇理论篇 第一章导言 第二章文化产业概述 第三章文化产业经济学基本原理 第二篇产业篇第四章文化产业市场结构第五章文化产业企业行为第六章文化产业市场绩效 第三篇转型篇第七章转型中的中国文化产业第八章文化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第九章文化产业政府规制 文化产业经济学概论 文化产业市场组织(包括文化产业市场结构、文化产业市场行为、文化产业市场绩效)转型中的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文化产业政府规制等。第一章 导论第二章 文化产业发展的一般性分析第三章 文化产品特性第四章 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第五章 文化产品供给机制第六章 文化产品供给的

6、均衡分析第七章 文化产品供给模式第八章 文化产业的政府规制行为与规制均衡 第一部分基本原理第1章城市文化经济导论第2章城市经济运行的主要原因第3章创意领域与图像生产综合体的创新逻辑 第二部分两种手工业:集聚秩序与区域命运第4章洛杉矶和曼谷的珠宝产业第5章洛杉矶家用家具产业:衰落与复苏 第三部分电影、音乐和多媒体第6章法国电影:结构、经济运行及社会调整第7章法国电影:地点、文化地理和竞争优势第8章美国音乐唱片产业第9章多媒体产业从硅谷到好莱坞第10章南加州地区的多媒体和数字视觉效果从业者 第四部分洛杉矶和巴黎第11章洛杉矶作为商品的图像第12章巴黎:传统与变革 Towse R.(1997),Cu

7、ltural Economics:The Arts,the Heritage and the Media Industries.Ginsburg,V.&P.-M.M enger(1996),Economics of the Arts.Blaug M.(1976),The Economics of the Arts.ACEI(Association for Cultural Economics International)Journal of Cultural Economics PUBLISHED IN COOPERATION WITH THE ASSOCIATION FOR CULTURAL

8、 ECONOMICS INTERNATIONAL EDITORS:S.CAMERON;K.GRADDY ISSN:0885-2545(PRINT VERSION)ISSN:1573-6997(ELECTRONIC VERSION)JOURNAL NO.10824(http:/www.culturaleconomics.org/journal.html Richard E.CavesCreative IndustriesContracts between Art and Commerce 创意产业经济学艺术的商业之道(美)凯夫斯凯夫斯 著,孙绯孙绯 等译新华出版社新华出版社2004 文化创意产业

9、:以契约达成艺术与商业的媒合 创意产业关于艺术的商业合同 本书研究了包括视觉艺术,表演艺术,电影、声像制品和图书出版业在内的艺术创作产业的组织形式。在每一个艺术产业中,艺术性投入总是需要结合普通的劳动投入。艺术产业中所需要的各种投入是通过交易行为联系在一起的,而交易行为中存在着一些固有的问题,如艺术家地于强调艺术性,产品常常偏离艺术初衷;在资金投入之前无法确定观众对艺术产品的认可程度等问题。理查德凯夫斯教授填补了一项重要的历史空白: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任何学者曾经涉及到艺术和文化的经济组织结构问题,本书内容广泛,吸纳并参阅了大量的学术性著作和通俗作品。第一章 见习阶段的画家第二章 画家与画商之间

10、的交易第三章 艺术家与经营机构:图书印刷、流行音像制品以及经典音乐第四章 贫穷和富有的艺术家第二篇 复杂艺术产品的生产第五章 好莱坞电景制片公司的分裂第六章 电影和电影剧本的产品合同第七章 行业协会、工会与不完善的合同第八章 失败的电影制作第九章 创意产品走向市场:图书和录音带第十章 创意产品走向市场;电影第三篇 对创意产品的需求第十一章 艺术爱好者之间的交流以及艺术品位 第十二章 消费者、评论家和鉴定人第十三章 创新、时尚和流行第四篇 成本问题第十四章 收回高额固定成本第十五章 表艺术中由捐赠资助构成的非营利组织第十六章 成本弊病及解决办法第五篇 时间的考验第十七章 有生命力的创意产品;通过

11、时间与空间获得收入第十八章 贿赂行为第十九章 组织起来收集费用;音乐版权第二十章 娱乐集团与寻租第二十一章 筛选和收藏;视觉艺术第二十二章 新生艺术与早期艺术;当布列兹遇到贝多芬结束语 经济与文化 无论是经济还是文化,都是人的本质存在的一种体现,都是人的生存发展的历史过程中产生的,都是有意识的生产活动的结果。有意识的生产活动包含人的全部活动的目的性。其成果既是“经济的(以物质形态满足人类生存的物质需要”),又是“文化的”(承载着人类对生命对象的思考,记载着生命、意志甚至情感的过程,是精神对物质所曾达到的一种理解和把握的文明高度的象征)。人类一切为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经济行为都因具有文化意义而同时

12、也是文化行为。经济结构与文化结构同质同构,经济结构实质上是一种文化的结果。如: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书中论述了资本主义的起源和本质,以及宗教信仰与日常经济行为的关系问题。运用丰富的新教徒宗教行为与经济行为的经验统计资料,论证了在加尔文教“预定论”威慑下,新教徒把做好世俗职业工作视为自己已被上帝预先选择获救的确证,形成在世俗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增加上帝荣耀的“天职观”。教徒们勤勉工作,杜绝享乐以至禁欲,在经济活动中工于算计,因而积累了财富,在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这就是资本积累时期中产阶级的人格特征。作为一种广泛风行的社会精神气质,它就是“资本主义精神”。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正以这种精神作支撑,它

13、是欧洲理性主义长期发展的产物。据此,作者得出了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与新教伦理有着一种内在的亲和关系的结论。这一思想不仅奠定了韦伯宗教社会学理论的基本构架,而且成为理解其整个社会学思想体系的一条主线,有着深远的影响。“预定论”:加尔文认为由于亚当的犯罪,人的本性完全败坏,陷于罪恶之中的人类是绝无行善之可能的,灵魂的得救无望。但上帝以对世间每个人作永恒判决的形式彰现自己的荣耀,并在这种判决中对每个人作出是否得救的预定。得救人便称为上帝的“选民”,永受惩罚的人则称为“弃民”。而“选民”并不能自救,为了拯救罪中的“选民”,基督道成肉身,上十字架受难,承担了“选民”的全部罪孽。上帝先将得救恩赐给他所预定的

14、“选民”,“选民”才能凭这恩赐相信基督的救赎,获得永生,这即使“因信称义”。新教伦理(基督新教工作伦理):是一个关于西方基督新教的社会和经济理论的概念。它基于加尔文主义的看法,即强调努力工作是一个人的使命,世俗的成功可以作为个人超度的一个标志。经济驱动力是个人主义的,文化驱动力是集体主义的。经济驱动力被视为社会成员出于自身利益考虑所表达的个人意愿;文化驱动力被视为汇集了给定社会中一个群体或多种群体的集体愿望。(思罗斯比经济学与文化)钱纳里(“发展形式”理论):GDP达到1000美时元,文化消费占居民消费总支出18%。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需求结构变化物质产品效用下

15、降,文化产品效用提高。注重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从廉价、耐用品消费转到舒适、奢侈品消费和多样化、个性化消费,以满足精神和心理需求。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归属与爱的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闲暇时间延长:10000 年前(10%)60001500年前(17%)18世纪(25%)20世纪90年代(41%)21世纪(50%)文化经济学是一门将经济学分析方法应用于一切公共及私有的创作艺术、表演艺术、文化遗产及文化产业的学问。它着重研究文化部门的经济组织以及与文化相关的生产者消费者政府部门的行为。它的研究主题涵盖了很广的范围,包括主流及新兴的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福利经济学、

16、公共政策及制度经济学。(国际权威文化经济学刊物文化经济学)研究文化经济运动的基本规律,揭示文化经济对于现代社会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作用和意义,丰富人们关于文化和经济的理论系统与政策系统,实行新的社会文化和国民经济发展模式,文化经济学正日益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成为一个崭新的科学领域。(胡惠林文化经济学)文化经济学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文化科学和应用经济学,它按照政治经济学所揭示的国民经济运行变化的一般规律性,探寻文化产业发展的特殊矛盾关系以及文化的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环节的运行机制和运动规律,以求在文化的现代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制定科学的文化产业和文化经济政策,促进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发展。(胡

17、惠林文化经济学)文化经济学是指把经济学知识应用于研究文化现象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包括文化产品和服务的生产与消费理论、文化资源的配置理论、文化政策等。研究任务是探寻文化生产和消费的规律,为政府制定适宜的文化政策提供理论参考。(颜士锋文化经济学)迄今为止,风行于世的是“政治经济学”,它研究的是以物(商品)为本,以金钱为主导的经济。时代变了,经济运行方式也变了,新的经济学正在兴起,它研究的是以人为本、以文化为主导的经济,故名之为“文化经济学”。(王天玺文化经济学)思罗斯比思罗斯比经济学与文化经济学与文化 研究内容:文化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文化产品的价值、文化资本与可持续性、文化遗产的分析、文化产品的

18、生产、文化产品的消费。文化经济学在其发展进程中,实际上形成了边界清晰的两种学科方向以文化艺术产业、文化商品和文化市场为研究对象的“狭义文化经济学”和以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为研究对象的“广义文化经济学”,这两种不同演进路径的文化经济学在方法论和理论体系上有着明显的区别。狭义的文化经济学实际上是文化产业、文化产品和文化市场的经济学分析,“方法论上的个人主义”仍然是其突出特征。广义的文化经济学则探讨文化对经济思想、经济行为以及经济绩效的影响模式、影响渠道和影响效应,文化因素被当作影响经济系统运行的重要变量。狭义文化经济学的发展方向已从原来的理论研究、经验研究转向政策研究,而广义文化经济学则出现了

19、在理论框架上与新制度经济学相互融合的趋势。戴维斯罗斯比关于艺术与经济的比喻 经济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其意为“管理一个家庭的人”。核心问题:稀缺性(社会资源的有限性)导致的如何在各种竞争性目标之间分配资源。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一般生活事务的学问。(马歇尔经济学原理)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学习经济学可以有助于了解生活在其中的世界;更精明地参与经济;更好地理解经济政策的潜力和局限性。(曼昆经济学原理)人们如何作出决策 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大炮与黄油”、效率与平等)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如:是否上大学的决策。收益

20、和成本是什么呢?勒布朗詹姆斯)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理性人: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实现其目的的人。通常比较边际利益与边际成本来做出决策。边际变动:对现有行动计划进行微小的增量调整。对任何一种物品的支付愿望都基于其边际利益,即物品产生的额外利益。如:机票、水和钻石;竞争市场中的理性功利主义决策模型。)主流经济理论是在简化市场参与主体行为因素的假设条件下构建起来的。随着市场随着市场上各种异常现象的积累,人们越来越意识上各种异常现象的积累,人们越来越意识到,行为因素已显化为影响经济运行最重到,行为因素已显化为影响经济运行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应运而生的行为经济学认要的因素之一。应运而生的行为经济学

21、认为,不同参与个体通过行为表现与经济环为,不同参与个体通过行为表现与经济环境产生复杂的互动关系。境产生复杂的互动关系。行为经济学并非对传统的颠覆,而是有益的修正。行为分析方法迅速成为微观经济学的主流部分。拉宾用确定性偏差(confirmatory bias)加以证明。模型认为,一旦人们形成先验信念,就会有意识地寻找有利于证实自身信念的各种证据,而人为地扭曲新的证据。那些相信假设量A比B更好的人会始终坚信A更好,甚至有时会为支持A而错误解释B。例如,不论股市潮涨潮落,一些基金经理常年坚持“价值”投资策略,而另一些基金经理常年坚持“增长”投资策略。预测偏差。拉宾认为,因为人们常常低估了自身行为和外

22、生变量对未来效用的影响,从而夸大了未来偏好与现在偏好的相似度,由此产生了预测偏差(projection bias)。拉宾规范了人们对未来效用的预测偏差的含义:人们倾向于低估其状态中的变化效果,从而错误预测未来偏好,导致动态选择环境中的系统性偏差。(强制性“冷静阶段”食品、自杀)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激励是引起一个人作出某种行为的东西,诸如惩罚和奖励的预期。经济学研究中,激励起着中心作用。甚至有人认为“人们对激励作出反应,其余内容都是对此的解释。如:”苹果价格、安全带)人们如何相互交易原理五: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贸易使每个人可以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活动。通过与其他人交易人们可以按较低

23、的成本买到各种各样的物品与劳务。)原理六: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市场经济: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和劳务市场上互相交易时,通过它们的分散决策配置资源的经济。在一个市场经济中,中央计划者的决策被千百万企业和家庭的决策所取代。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提出了全部经济学中最有名的观察结果:家庭和企业在市场上相互交易,他们仿佛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指引,引起了合意的市场结果。)原理七: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实施规则、维持重要制度,如产权;促进效率和促进平等。市场失灵:外部性和市场势力;公共政策:所得税和福利制度)市场失灵:指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外部性:一

24、个人的行动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市场势力:指一个人(或一小群人)对市场价格有显著影响的能力。整体经济如何运行原理八: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生产率:每一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数量。在那些生产率高的国家,大多数人享有高生活水平;在那些工人生产率低的国家,大多数人必须忍受贫困的生活。同样,一国的生产率增长率决定了平均收入增长率。在考虑任何一项政策如何影响生活水平时,关键问题是政策如何影响我们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如:预算赤字 为了提高生活水平,决策者需要通过让工人受到良好的教育,拥有生产物品与劳务需要的工具,以及获取最好的技术。)原理九: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当

25、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升(通货膨胀: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在大多数严重或持续的通货膨胀情况下,罪魁祸首结果总是相同的货币量的增长。如:1921年1月,德国一份日报价格为0.3马克。1922年11月,一份同样的报纸价格为 7000万马克。排队时涨价)原理十: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这种交替关系被称为菲利普斯曲线。人们通常认为降低通货膨胀会引起失业暂时增加。而货币注入刺激社会整体支出、增加需求提高物价、增加就业、增加产量。经济周期:就业和生产等经济活动中无规律的、大部分无法预测的波动。价格在短期中具有粘性,使政策工具的使用成为可能:短期中决策者可以通

26、过改变政府支出量、税收量和发行的货币量来影响总需求,需求的变动又反过来影响经济在短期中所经历的通货膨胀与失业的结合。经济学科主流研究范式中大多数当代西方经济学家持如“竞争市场有效”的信念(其构成资本主义政治体制的基石)。这也是一种经济学的文化语境。1、需求的不确定性调查预测少成效 投入蕴含风险2、创意产业人员关注自己的产品工人不关心产品特点性能 工资工作条件精力;原创性艺术成就 艺术至上 拒绝妥协 非追求利益最大化3、创作产品需要多种技能 增值生产功能 关联性生产 生产要素之间很难替换4、产品的差异性 质量 纵向差异;横向差异 特性基调风格5、技巧的纵向区别 艺术水准境界 一流二流 差额利润

27、薪酬限额 二流 亏本6、时间的重要性 产品 艺术家档期7、文化产品的持久性 版权 博物馆 歌德:“人们只是在知识很少的时候才有准确的知识,怀疑会随着知识一起增长”。法国文化学家罗威勒说:“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别的东西比文化更难捉摸。我们不能分析它,因为它的成分无穷无尽;我们不能叙述它,因为它没有固定的形状。我们想用文字来范围它的意义,这正是像要把空气抓在手里似的;当我们去寻找文化时,它除了不在我们的手里之外,它无所不在。”文化英语最初的含义是“耕耘土地”。易经贲卦:“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刘向说苑指武:“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败也;文化不败,然后加诛

28、。”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是这样定义文化的:“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一复合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一个社会成员的人所习得的其他一切能力和习惯。”泰勒所说的文化,包括了任何社会的全部生产生活方式。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则从人的需要和文化的功能来定义文化。他认为,“文化是包括一套工具及一套风俗”人体的或心灵的习惯,它们都是直接地或间接地满足人类的需要。”具体说来,“文化是指传统的器物、货品、技术、思想、习惯、价值”,还包括“社会组织”。很显然,马林诺夫斯基所说的文化是指满足人类需要的一切社会事物,包括了生产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和精神

29、生活样式。这是一种广义的文化。美国人类学家克罗伯和克拉柯亨在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判性回顾中对各家各派的164种“文化”定义进行了综合性的介绍。提出:“文化包括各种外界的或内隐的行为模式,它通过符号的运用而被习得或被传授,并构成人类群体的显著成就,包括体现于人工制品中的成就。文化的基本核心是包括由历史衍生及其选择而成的传统观念,尤其是其价值观念;文化体系虽可被认为是人类活动的产物,但也可被视为限制人类做进一步活动的因素。”双重含义(思罗斯比经济学与文化)1、一整套或某一群体所共有或共享的态度、信仰、传统、习俗、价值观和惯例。2、与人类生活中的智力、道德、艺术方面相关的人类活动与活动成果。三个特征

30、:相关活动在生产中涉及了某种形式的创意 涉及了象征意义的产生和传递 它们的产出至少潜在地体现了某种形式的知识产权。(体育、路标、科技创新)文化是人的本质表现,是人与其他生物本质区别的表现。因为只有人和人类社会有文化,其他生物,其他动物和自然界都没有文化。文化有广义的文化,也有狭义的文化。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人类发挥这种能力创造出来的物质的和精神的东西,反映了人的本质,这就是文化,这是广义的文化。狭义文化的领域也是相当广泛的,它包括意识形态、科学技术、社会组织、文学艺术、风俗习惯等等。(王天玺文化经济学)如何选择文化产品与服务:效用及其衡量1、核心问题:稀缺性(社会资源的有限性)导致的

31、如何在各种竞争性目标之间分配资源。2、人们如何作出决策 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大炮与黄油”、效率与平等)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东西(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这种东西所放弃的东西。如:是否上大学的决策。收益和成本是什么呢?)3、收入总额的约束 取舍 效用最大化 第一节 文化产品与服务的效用 第二节 文化产品与服务的经济价值 第三节 文化产品与服务的文化价值(文化产品与服务 价值 效用)效用:商品提供“利益、优势、快乐、好处或幸福”的内在属性 ;伴随商品消费行为而产生的快感(边沁)可以用“一个普通工人在已经劳动了10小时后(例如说)的一刻钟所受的平均痛苦来测定他的最后一份增量工

32、资对他的效用”,也可以用“已经吃了3/4磅面包之后的一盎司面包对一个人所带来的通常的或平均的好处作为快乐的单位,当然要记住从任何商品所得的快乐并不同那个商品成比例”。(杰文斯论效用)基数效用论是研究消费者行为的一种理论。基数基数效用论是研究消费者行为的一种理论。基数效用论是效用论是1919世纪和世纪和2020世纪初期西方经济学普遍使世纪初期西方经济学普遍使用的概念。基本观点是:效用是可以计量并可以用的概念。基本观点是:效用是可以计量并可以加总求和的。表示效用大小的计量单位被称为效加总求和的。表示效用大小的计量单位被称为效用单位用单位(Utilityunit(Utilityunit)。因此,效用

33、的大小可以用。因此,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基数(1(1、2 2、3)3)来表示,正如长度单位可以用来表示,正如长度单位可以用米来表示一样。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米来表示一样。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大小是可以测量的,析法。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大小是可以测量的,其计数单位就是效用单位。其计数单位就是效用单位。基数效用论认为商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而马歇尔指出,货币也必须服从基数效用论认为商品的边际效用是递减的,而马歇尔指出,货币也必须服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既然如此,由于富人持有的货币量大于穷人,所以前者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既然如此,由于富人持有的货币量大于穷人,所以前

34、者的边际效用小于后者。如果把一元钱从富人那里转移到穷人那里,整个社会的边际效用小于后者。如果把一元钱从富人那里转移到穷人那里,整个社会的效用就会增加。所以,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可以成为收入平均化的理论依据。的效用就会增加。所以,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可以成为收入平均化的理论依据。序数效用论是为了弥补基数效用论的缺点而提出来的另一种研究消费者行为的理论。其基本观点是: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无法计量,也不能加总求和,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因此,效用只能用序数(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例如,消费者消费了巧克力与唱片,他从中得到的效用是无法衡量,也无法加总求和的,更不能用基数来表示,但他可以比较从消费

35、这两种物品中所得到的效用。如果他认为消费l块巧克力所带来的效用大于消费唱片所带来的效用,那么就叫一块巧克力的效用是第一,唱片的效用是第二。序数效用论采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无差异曲线(Indifference curve)是一条表示线上所有各点两种物品不同数量组合给消费者带来的满足程度相同的线。)序数效用论用消费者偏好的高低来表示满足程度的高低。该理论建立在以下假定上:1、完备性,即指对每一种商品都能说出偏好顺序。2、可传递性,即消费者对不同商品的偏好是有序的,连贯一致的。若A大于B,B大于C,则A大于C。3、不充分满足性,即消费者认为商品数量总是多一些好。一、文化产品和服务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

36、高雅文化:包括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通俗文化:习俗、仪式以及包括衣食住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生活方式.文化产品:(戏剧电影)社会阶层、经济成本文化服务:满足文化兴趣和需要的行为,非物质形态 文化支持。文化产品的特点1、与生俱来的知识产权性2、内在意义价值的潜隐性 本质为价值系统和精神世界的生产 主体精神系统状况、对对象世界意义和艺术的把握程度 文化经典的内在内在意义价值的潜隐性的发掘3、意义世界魅力的永久性 真理度、价值度、丰富度、审美度、魅力的持久性正相关;差异:对象世界 展示;主体 体验 把握4、价值量构成的不确定性 投入量、首创性难度极大的复杂劳动,其生产是改变对象的内容世界揭示与人的本质联

37、系反映主体对对象世界的理解把握和追求。有时价值与效益成反比。文化产品的双重属性:可供交换的商品属性和文化的意识形态性(使用价值的文化性和意识形态性)1、从消费的主客体关系看 消费为满足精神和心理需求;消费中的心灵对话;对象参与形成消费者的意义世界 2、从使用价值构成形式看 物质形态承载的有用性与材质本身不一致,同一内容有不同物质存在和表现形态。红楼 小说电影戏剧绘画舞蹈同一内容有不同意义理解 3、从检验、检测、评估体系标准看 不同国家、文化、意识形态 一、外部性和公共物品性(左惠文化产品供给论文化产业发展的经济学分析)(一)外部性: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一个人的行动对旁观者福利的

38、影响。(曼昆经济学原理)企业或个人向市场之外的其他人所强加的成本或收益。(萨缪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污染 当一个行动的某些行动的效益或成本不在决策者的考虑范围内的时候所产生的一些低效率现象;也就是某些效益被给予或某些成本被强加给没有参加这一决策的人。(兰德尔资源经济学)覆巢之下无完卵 如果某人的效用函数(或某企业的成本或生产函数)不仅取决于自己所能控制的变量,而且取决于别人所控制的某些变量,而后一种情况是无法通过市场交易来解决的,在这种情况下外部性就产生了。(黄有光福祉经济学一个趋于更全面分析的尝试)污染 治理 生产厂商的边际私人净产值和边际社会净产值的不一致现象,就是生产的外部性。如果边际私

39、人净产值大于边际社会净产值,则出现边际社会成本,称之为称之为“外部不经济”;边际私人净产值小于边际社会净产值,则出现边际社会效益,称之为“外部经济”(庇古“生产外部性理论”福利经济学)(二)文化产品的外部性 某一个体对文化产品的消费对另一个体的福利产生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没有通过市场价格机制反映出来。家教 用数学语言来说,是指某一个体对文化产品的消费对另一个体的福利函数(或消费集)所施加的间接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使得对其他个体造成的损失或收益均不能通过市场交易的价格反映出来。(文化遗产、文化遗迹:下一代传承)文化产品的外部性的表现:人们在消费文化产品时,既能产生正的外部性,也能产生负的外部性。66

40、 具有时空性既具有代内外部性特征,也有代际外部性特征。67 具有交互性。所有当事人都有权利接近某一资源并可以给彼此施加成本。689 从内容看,文化产品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商品,是包含文化意义社会意义和政治意义等在内的意义综合体。从消费者角度看,文化产品是一种体验性的商品。尤其是艺术产品是一个感性的情感结构,是主体性的人的审美意象的投射与结晶,艺术作品的审美对象所呈现出的世界是充满人性的情感世界。对此类商品的消费是一种审美把握,是主体与主体、情感与情感的交流与对话。文化产品的正外部性(p64)一、同群效应(艺术家之间、产品之间、消费者之间)二、社会利益(更好的社会成员)三、经济发展(自身的经济活动、

41、互补性商品和服务的发展、重新选址)四、明天的文化(文化创新、文化保护)新闻产品的正外部性:舆论监督、宣传社会公德、传播有用信息、先进文化 负外部性:展示性和暴力、低俗的娱乐(三)公共物品性 萨缪尔森54 私人消费品:消费总量等于所有消费者消费之和 集体消费品:每个人消费 不减少其他人消费 布坎南55 纯私人物品:最优消费者数量1 纯公共物品:最优消费者数量无穷大 大多数两者之间 马斯格雷夫57 私人物品:自由竞争市场机制最优配置 公共物品、优效物品(极重要 可干预 强制消费):无法 自由竞争市场机制最优配置 混合物品 公共物品属性:消费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 不止一人可同时消费同一物品 额外成本

42、为零 排他性成本很高(电影博物馆雕塑)74(四)文化产品的公共物品属性 私人性文化产品(消费的竞争性、排他性76)图书CD 纯公共性文化产品(消费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边际生产成本、边际拥挤成本为零)公共广播、电视、准公共性文化产品(非竞争性、非排他性不充分)党报党刊学术期刊群艺馆(五)文化产品优效性 优效品 57 社会边际收益大于个人边际收益 市场提供:消费不足、数量不够 基于价值和需要进行分配 大型公益演出 送文化下乡(六)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属性 意识形态:符号意义的信仰和观点 表现、解释和评价现实世界 肯定或否定 行为模式或方式70 齐泽克认为,意识形态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大约

43、从马克思开始,一直到阿尔都塞前期的意识形态理论,这种意识形态的存在模式是“作为一种教条、一个思想、信念、概念等复合体的内在意识形态概念,其目的是说服我们想念其真理,而实际上服务于某种秘而不宣的特殊的权利利益。”第二种意识形态也是“客观形式的意识形态”,即阿尔都塞提出的意识形态的国家机器的学说。在齐泽克那里,还有一个当代意识形态发展的第三阶段,齐泽克称其为“犬儒主义意识形态”。在这种意识形态中,原来那种意识形态的无意识消失了,过去是“他们不知道,但是在做”;而现在是,“他们知道自己的所作所为,他们在做”。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包括宗教、教育、家庭、法律、政治、工会、传媒、文化等八个方面,以“意识方式发

44、挥作用”。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运转:首先,无论哪一种意识形态国家机器都致力于同一目的: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即资本主义剥削关系的再生产;其次,各个意识形态国家机器都利用与其相适的方法来达到这个单一目的,如传播媒介机器利用出版、广播和电视这些传播工具按日常服量向每个公民灌输民族主义、沙文主义(根据沙文主义观点,体育比赛的作用头等重要)、自由主义、道德说教等等;再次,当权统治者把各种有利于其统治的思想意识加以合并,形成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最后,阿尔都塞把学校意识形态国家机器比喻成音乐会上一个起支配作用的角色,通过接受教育,劳动力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并使得无产阶级把自己被剥削的阶级地位置于一种合理的想象当

45、中。文化艺术属于 意识形态部门苏联 文化产品是意识形态的有效载体:71 一、教育娱乐、传递价值观、政府看不见的手 二、理解和描绘应如何建构的精神模型架构 意识形态是节约机制 降低交易成本 确定产权 诚信交易 财产申报 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 高雅文化:包括哲学文学艺术宗教等.通俗文化:习俗、仪式以及包括衣食住行、人际关系等方面的生活方式.文化产品:(戏剧电影)社会阶层、经济成本 一、外部性和公共物品性(左惠文化产品供给论文化产业发展的经济学分析)(一)外部性: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一个人的行动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曼昆经济学原理)企业或个人向市场之外的其他人所强加的成本或收益。(萨缪

46、尔森、诺德豪斯经济学)污染 当一个行动的某些行动的效益或成本不在决策者的考虑范围内的时候所产生的一些低效率现象;也就是某些效益被给予或某些成本被强加给没有参加这一决策的人。(兰德尔资源经济学)覆巢之下无完卵 如果某人的效用函数(或某企业的成本或生产函数)不仅取决于自己所能控制的变量,而且取决于别人所控制的某些变量,而后一种情况是无法通过市场交易来解决的,在这种情况下外部性就产生了。(黄有光福祉经济学一个趋于更全面分析的尝试)污染 治理 生产厂商的边际私人净产值和边际社会净产值的不一致现象,就是生产的外部性。如果边际私人净产值大于边际社会净产值,则出现边际社会成本,称之为称之为“外部不经济”;边

47、际私人净产值小于边际社会净产值,则出现边际社会效益,称之为“外部经济”(庇古“生产外部性理论”福利经济学)(二)文化产品的外部性 某一个体对文化产品的消费对另一个体的福利产生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没有通过市场价格机制反映出来。家教 用数学语言来说,是指某一个体对文化产品的消费对另一个体的福利函数(或消费集)所施加的间接影响,并且这种影响使得对其他个体造成的损失或收益均不能通过市场交易的价格反映出来。(文化遗产、文化遗迹:下一代传承)文化产品的外部性的表现:人们在消费文化产品时,既能产生正的外部性,也能产生负的外部性。66 具有时空性既具有代内外部性特征,也有代际外部性特征。67 具有交互性。所有当

48、事人都有权利接近某一资源并可以给彼此施加成本。689 从内容看,文化产品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商品,是包含文化意义社会意义和政治意义等在内的意义综合体。从消费者角度看,文化产品是一种体验性的商品。尤其是艺术产品是一个感性的情感结构,是主体性的人的审美意象的投射与结晶,艺术作品的审美对象所呈现出的世界是充满人性的情感世界。对此类商品的消费是一种审美把握,是主体与主体、情感与情感的交流与对话。文化产品的正外部性(p64)一、同群效应(艺术家之间、产品之间、消费者之间)二、社会利益(更好的社会成员)三、经济发展(自身的经济活动、互补性商品和服务的发展、重新选址)四、明天的文化(文化创新、文化保护)新闻产品

49、的正外部性:舆论监督、宣传社会公德、传播有用信息、先进文化 负外部性:展示性和暴力、低俗的娱乐(三)公共物品性 萨缪尔森54私人消费品:消费总量等于所有消费者消费之和集体消费品:每个人消费 不减少其他人消费 布坎南55纯私人物品:最优消费者数量1纯公共物品:最优消费者数量无穷大 大多数两者之间 马斯格雷夫57私人物品:自由竞争市场机制最优配置公共物品、优效物品(极重要 可干预 强制消费):无法 自由竞争市场机制最优配置混合物品 公共物品属性:消费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不止一人可同时消费同一物品额外成本为零排他性成本很高(电影博物馆雕塑)74(四)文化产品的公共物品属性私人性文化产品(消费的竞争性

50、、排他性76)图书CD纯公共性文化产品(消费的非竞争性、非排他性:边际生产成本、边际拥挤成本为零)公共广播、电视、准公共性文化产品(非竞争性、非排他性不充分)党报党刊学术期刊群艺馆(五)文化产品优效性优效品 57社会边际收益大于个人边际收益市场提供:消费不足、数量不够基于价值和需要进行分配大型公益演出 送文化下乡 p(三)文化产品的意识形态属性 意识形态:符号意义的信仰和观点 表现、解释和评价现实世界 肯定或否定 行为模式或方式70 齐泽克认为,意识形态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大约从马克思开始,一直到阿尔都塞前期的意识形态理论,这种意识形态的存在模式是“作为一种教条、一个思想、信念、概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文化经济学超星数字图书馆课件.ppt)为本站会员(三亚风情)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