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理论课件.ppt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文档编号:3251964 上传时间:2022-08-13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7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理论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教学理论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教学理论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教学理论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教学理论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七章 教学理论 教学的概念和理论教学的概念和理论教学系统和过程分析教学系统和过程分析教学模式和教学设计教学模式和教学设计教学原则问题教学原则问题教学策略和方法论教学策略和方法论第1页,共41页。教学的概念n教学的涵义n词义:汉字 教含有传授之意、学含有效仿之意,传授文化活动。n英文 Didaktika,teaching,instruction,有教授、指导、说教之意。n定义:n教学是在一定教育目的规范下由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构成的教育活动,也是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n从教学的本质特点出发,我们认为教学是指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统一活动,其活动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技能,同时身心和思想品德获得

2、一定的发展。n全面理解:广义是指由教和学组成的教育活动;狭义是指学校实施教育课程的基本途径,或称课堂教学。n教学与教育、智育的区别和联系教学与教育、智育的区别和联系n教学是师生互动实现教育目的的一种途径,受到课程目标制约;而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方面内容,任务通过教学传授知识发展智能。第2页,共41页。教学的地位和功能n教学的地位教学的地位n传统观念:传统观念:(1)将教学看作教师的教授活动;(2)将教学看作传授给学生知识的活动;(3)将教学看作促进学生智能发展的活动。n 统一活动说:统一活动说: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同时,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

3、品德。n教学的中心地位:教学的中心地位:n教学处于学校教育的中心地位是教育学的一条基本原理。教学从时间、空间和活动都是经常性经常性工作,体现学校教育工作的专门性专门性,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基本途径径。n教学的功能教学的功能n把社会和个人联系起来的重要纽带,完成人类知识文化传递和继承的桥梁。n促进学生的思想品德、智力和身体素质、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第3页,共41页。当代主要教学理论流派当代主要教学理论流派 n(一)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一)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n源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的“知识即道德”的传统。认为教学的目的是形成人的道德,而道德又是通过知识积累自然形成的。为了实现道德目

4、的,知识就成为教学的一切,依次便演绎出一种偏于知识授受为逻辑起点、从目的和手段进行展开的教学理论体系。其理论的基本有:n(1)(1)知识知识道德本位的教学目的观。道德本位的教学目的观。n (2)(2)知识授受的教学过程。知识授受的教学过程。n (3)(3)科目本位的教学内容。科目本位的教学内容。n(二)行为主义教学理论(二)行为主义教学理论n行为主义是心理学的学派,认为“学习”即反应概率的变化;“理论”是对所观察到的事实的解释;其中以斯金纳的程序教学理论提出程序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自我教学单元、个别学习法和视听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和方式。其理论的基本有:n(1)(1)预期行为结果的教学目标。预

5、期行为结果的教学目标。n(2)(2)相倚组织的教学过程。相倚组织的教学过程。n(3)(3)程序教学的方法。程序教学的方法。第4页,共41页。n(三)认知教学理论(三)认知教学理论n认知学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和奥苏伯尔等,其学习理论认为是个体作用于环境,环境只是提供潜在刺激,教学就是促进学习者内部心理结构的形成或改组。n(1)(1)理智发展的教学目标。理智发展的教学目标。n(2)(2)动机一结构一序列一强化原则。动机一结构一序列一强化原则。n(3)(3)学科知识结构。学科知识结构。n(4)(4)发现教学方法。发现教学方法。n(四)情感教学理论(四)情感教学理论n以罗杰斯的人本主义

6、心理学为基础,认为真正的学习涉及到整个人,而不仅仅是为学习者提供事实。经验学习能够使学习者发现他自己独特的品质和作为一个人的特征。教学的本质即促进学生成为一个完善的人。n(1)(1)教学应该教学应该“充分发挥作用的人、自我发展和形成自我实现的人充分发挥作用的人、自我发展和形成自我实现的人”;n (2)(2)非指导性教学过程;非指导性教学过程;n (3)(3)意义学习与非指导性学习;意义学习与非指导性学习;n (4)(4)师生关系的品质。师生关系的品质。第5页,共41页。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n认知建构主义认知建构主义是以皮亚杰认知发生理论为基础,将学习描述成为总结个人经验而不断重

7、构个人的理解和知识的过程。将认知的重组看作定义学习过程中的要素,同时承认社会性交互作用的重要性。n教学目标:教学目标:n强调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和知识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n教学原则:教学原则:n 建构性原则建构性原则在教学中应启发学生自主地建构认知结构。按照学生认知建构图式进行教学设计,尤其应注意设计教学情境、认知冲突。n 主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教学中应积极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建构认知结构。创设机会激励学生促进学生主动学习。n 相互作用原则相互作用原则要将“活动”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处于激活状态,积极主动地动手、动口、

8、动眼、动脑,使学习成为学生自主的活动。n教师作用:教师作用:n组织者教师对教学和学生的学习具有主导作用、导向作用。n发现者教师对学生错误的诊断与纠正。n中介者教师是学生与教育方针及知识的桥梁。第6页,共41页。n建构主义是认知发展领域中最有影响的学派,心理学家皮亚杰在建构主义是认知发展领域中最有影响的学派,心理学家皮亚杰在发生发生认识论认识论中提出中提出“建构建构”的概念,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的概念,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一步发展。n理论观点:认知是主体主动建构其认知结构的过程。知识的心理发生方面“起因于有效的和不断的建构”。强调主体在认知过程中的主观能动作用,

9、智力活动是一种内在运算,认知主体可以在一个更高的意识层面反过来将内在的运算作为思考的对象,从而获得逻辑数理运算知识。主体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建构或者解释现实。n “情境情境”是指学习要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之中进行,学习情境的设计必须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意义建构。n “协作协作”指的是学习方式,要求在学习资料的搜集与分析、假设的提出与检验、学习成果的评价、意义的最终建构等过程中进行合作,以便相互启发。n “对话对话”指通过会话、讨论等完成学习任务。n“意义构建意义构建”是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知识来学习和掌握新的知识,形成自己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和运用。强调学习的主体性是学习的终极目标。第7页,

10、共41页。当代教学的新观念当代教学的新观念n从重视教师向重视学生转变从重视教师向重视学生转变n教师并不是支配课堂教学活动的绝对权威,学生虽然是教育的对象,但却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和主人。n从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变从重视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培养转变n着重培养学生学习、掌握和更新知识的能力。n从重视教法向重视学法转变从重视教法向重视学法转变n设计学生学习目标、内容、进程、方式、辅助手段以及学习评价。n从重视认知向重视发展转变从重视认知向重视发展转变n超越惟一的认知,重视儿童身体、认知和情感全面而和谐发展,n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从重视结果向重视过程转变n强调激发学生的兴趣、学习动机和乐学、善学

11、的学习态度;n从重视继承向重视创新转变从重视继承向重视创新转变n教学的重要功能就是创造文化和创新生活的能力。第8页,共41页。教学系统分析教学系统分析 n教学系统教学系统n教学要素教学要素就是构成教学系统的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基本单元。n是由相互作用着的教师、学生、课程与环境、制度、目标、活动、评价等要素构成的特殊复合体。各种要素之间存在复杂的关系和产生相互作用。n教学系统是一种特殊的系统教学系统是一种特殊的系统n要素系统要素系统有比较稳定的教师、学生、内容与环境等;n时序系统时序系统有课程、教学目标、课内外活动与教学评价等;n状态系统状态系统有教授状态、学习状态、情景状态、互动状态等。n教

12、学系统要素教学系统要素n教师教师作为课程研制者和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其活动都是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而进行的。n学生学生作为教学系统的要素,既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教学效果的体现者。n课程课程是联系教师和学生相互作用的一个中介。内容主要限于学程的范围中所包含的特定事实、观点、法则和问题等等。n环境环境是指影响课业进程中的教育教学活动的各种条件,一般分为课堂、校内和校外三个层次。第9页,共41页。教学要素交融互动教学要素交融互动 教师教师学科知识教学方法学科要求 学生学生能力兴趣学习方式 课程课程学科内容与方法创新要求学科结构教学环境课堂、学校、校外第10页,共41页。教学过程教学过程n教学过程的认识教学

13、过程的认识n教学过程的概念,意在从时间维度来深入认识、揭示和把握教学的实质。实质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的教与学相统一活动的时间流程。n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教学过程的基本矛盾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提出的认识和学习任务或其他任务与学生的知识和心理的现有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是“教”与“学”的矛盾,主要体现在认知和情感两个方面。n教学过程的结构教学过程的结构n教学过程的基本成份和相互关系n学生学习阶段:感知-理解-巩固-运用n教授基本环节:明确教学目标激发学习动机感知教学材料理解教学材料巩固和运用知识经验测评效果。n影响教学过程的基本因素第11页,共41页。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的基本成份教学过程的基本成份

14、n课堂教学目标和课堂教学目标和设计的控制设计的控制n课程教学内容和媒课程教学内容和媒体的影响体的影响n学生的作学生的作业和发展业和发展 n学生的学习学生的学习活动活动n教师的调整教师的调整和反思和反思 n教师的教授教师的教授活动活动 第12页,共41页。心理的因素控制的因素 教 师 教学环境条件 物质的、卫生的、心理的等子系统学 生 教学过程影响因素系统图教学过程影响因素系统图社会因素 课 程教育制度因素 文化背景因素第13页,共41页。教学过程的社会学分析第14页,共41页。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组织形式n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组织形式:是为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围绕一定的教育内容或学习经验,在一定时空

15、环境中,通过一定的媒体,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方式、结构与程序。教学组织形式内含着特殊的师生互动、时空安排和教学因素的特殊组合等。n教学组织形式可划分为个别化教学、集体教学和综合教学三类个别化教学、集体教学和综合教学三类。n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班级授课制的基本表现形式,也是现代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学校教学的目标和任务主要是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的。课堂教学有其他教学组织形式无法取无法取代的长处:代的长处: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n辅助性的教学组织形式辅助性的教学组织形式n主要有课外教学和现场教学两种。课外教学课外教学的具体形式有:小组活动、班级活动、年

16、级活动、全校活动。现场教学现场教学是教师组织学生到生产现场或其他现场进行的教学。n复式教学复式教学:是把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编在一个班里,由一位教师分别用不同程度的教学材料,采取直接教学和自动作业交替的办法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其作用其作用可以节约师资力量、教室和教学设备,在人口稀少和教育资源匮乏地区经常使用。第15页,共41页。教学组织形式 结构特点n做中学(原始教学、杜威)教面学点n个别教学(古代、现代)教点学点n导生制(书院、兰格斯特制)教学递进n班级授课制(夸美纽斯)教点学面n能力分组制(哈里斯)学点多面n活动课时制(杜威)多点多面n道尔顿制(帕克赫斯特)点对点n特兰普制(特兰普)三

17、结合第16页,共41页。教学模式(model of teaching)n教学模式的概念教学模式的概念n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和程序。n基本要素:核心思想、教学目标、操作程序、教学策略n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方法、技能等关系教学模式与教学策略、方法、技能等关系n教学模式包括教学理念、教学理念、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等。教学模式(model)教学策略(strategy)教学方法(method)教学技能(skill)教学理念 第17页,共41页。几种有影响的教育模式n“掌握学习”教育模式是布卢姆布卢姆创建。以“人人都能学习”观点为基础,承认班级存在个别

18、差异的学生为前提,通过班级来实施,逐步使所有的儿童都能学会学校应教的东西。n“发现学习”教育模式是布鲁纳布鲁纳提倡。认为教学是学习者的认知发展、成长过程。主张教师以生动活泼的系列提供教材,让学生用发现的方式来学习结构化的教材(行为把握图像把握符号把握)掌握知识结构和形成一定的认知结构。n“程序教学”教育模式是斯金纳斯金纳提出。以问题的形式,通过教学机器或教材给学生呈现知识,使学生能够对一个个问题作出积极的反应,并且给以适当的激励和强化。n根据乔伊斯等观点,教学模式还包括信息加工模式、行为教学模式、社会互动模式和个人发展模式等。第18页,共41页。第19页,共41页。教学设计理论教学设计理论n以

19、“教”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n20世纪90年代以前是传统教学设计理论(以“教”为中心的ID理论),具有较完整、严密的理论方法体系和可操作性的独立学科。n其教学设计理论都是围绕如何“教”而展开,凯洛夫的五段教学是典型代表。很少涉及学生如何“学”的问题。设计的课堂教学,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少,被动接受状态,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很难发挥。n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理论n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学”为中心的ID理论是进入随着多媒体和网络技术的日益普及(特别是教育网络的应用)才逐渐发展。n由于多媒体和网络技术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行协商会话、协作学习)、图

20、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还能按超文本、超链接方式组织管理学科知识和各种教学信息,因而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即促进学生关于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第20页,共41页。教学设计问题教学设计问题n教学设计教学设计(Instruction Design)的概念的概念n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以现代学习论、教学论和心理学为基础,运用系统科学和信息技术对教学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实施、评价的过程及操作。n是指对整个课堂教学系统的规划规划,根本目的根本目的是教学最优化。教师在分析学习者的特点、教学目标、学习内容、条件以及教学系统特点基础上,提出教学具体方案,包括一节课进行过程的教学结构、教学方式、数学方法

21、、知识来源、板书设计等。与课程设计课程设计和多媒体教学设计多媒体教学设计的区别。n教学设计的内容教学设计的内容n教学设计包括:问题诊断、目标确定、方案和策略设计、评价设计n教学诊断:分析对象、内容、任务n教学目标确定:布鲁姆分类法n教学方案设计(内容、媒体、方法、策略、反馈)n教学过程策略:(准备、导入、主题活动、结课)n教学评价设计:形成性、总结性第21页,共41页。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布鲁姆的教学目标分类理论n分为认知、情感、心理运动等三大领域分为认知、情感、心理运动等三大领域q认知领域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层次。认知领域分为: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

22、个层次。q情感领域:注意、参与反应、价值判断、价值趋向、价值内在化等。情感领域:注意、参与反应、价值判断、价值趋向、价值内在化等。q动作技能领域:重复模仿、独立操作、精确完成、动作联接。动作技能领域:重复模仿、独立操作、精确完成、动作联接。n学习内容与学习水平二维层次模型学习内容与学习水平二维层次模型 综合 分析 应用 理解 识记n事实 概念 技能 原理 问题第22页,共41页。教学设计的途径教学设计的途径n教学设计的依据教学设计的依据n现代教学理论、系统科学和方法、课程特点和需求、学生的学习需要和特点、教师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条件等方面。n教学设计的基本途径教学设计的基本途径n活动设计与开发活动

23、设计与开发n学习活动是为了达到特定的学习目标学生完成的学习任务及其操作的总和。创设多种机会和不同情境下去应用学生所学的知识,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参与。n媒体设计与开发媒体设计与开发n发挥不同媒体(文字、图象、影像、声音、动画、视频)和手段在教学中的作用,体现教学媒体组合的功能(表现力、直观、信息量、参与性、可控性),设计原则是目标、精炼、优势、效率。n环境设计与开发环境设计与开发n学习环境是学习资源和人际关系的组合。教学环境包括课堂内外的物质和精神环境。设计情境包括问题情境、任务情境和社会文化。第23页,共41页。教学原则教学原则n教学原则的涵义教学原则的涵义n在长期的教学实践教学实

24、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出成功经验或失败教训,对其进行理论分析,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制定出教学原则。n教学原则教学原则(principles of instruction)也可译成“教学原理”,教学原则教学原则是人们根据一定的教学目标、遵循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是建立在对教学客观规律认识基础上,依据教学原理对教师教学提出行动的要求,规范教学过程应该怎么做。n教学规律教学规律是教学及其组成成分发展变化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教学原则反映了教学过程的客观规律,是教学规律的概括体现与综合运用,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自觉贯彻和运用。n教学原则的功用教学原则的功用n教学原则对处理

25、处理教学内容、选择内容、选择教学方法、组织方法、组织教学形式、设计形式、设计教学情境、情境、使用使用教学媒体以及进行媒体以及进行教学评价评价等均起指导作用。第24页,共41页。中学常用的教学原则中学常用的教学原则n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n提倡文以载道和教书育人。是对教学具有教育性、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品德的必然联系的反映。n启发性原则启发性原则n来源于孔子:“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学记有:“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n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使学生简捷有效地学习知识、发展身心的必要条件;重视在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

26、主体意识和学习主动精神,是教师有效地教学的主要因素。n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的原则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的原则n提倡教学中不但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重视培养其能力。是对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必然联系的反映。n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n提倡教学中“知”与“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对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必然联系的反映。第25页,共41页。教学原则n中学常用的教学原则n因材施教原则n循序渐进原则n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n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n直观性原则n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结合的原则 n启发性原则第26页,共41页。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一)n教学基本环节教学基

27、本环节是教师常规性、周期性的工作内容。n主要包括备课、上课、课外作业的布置、指导与批改、课外辅导、考查与考试及成绩评定等。n备课(课前准备)n备课作为教师的一项基本功,是上好课的前提和保证,也体现教师的责任感和自觉性。n类型:类型:学期备课、单元备课、课时备课n内容:内容:钻研教学材料、了解学生、设计教学方案和编写教学计划。n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内容(中学教材中的三类知识):陈述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主要是有关“是什么”的知识。包括:(1)有关事物的名称或符号的知识;(2)简单命题知识或事实知识;(3)有意义命题的组合知识,即经过组织的言语信息。程序性知识程序性知识是有关“怎么办”的知识,是关于

28、方法和应用的知识。语文中的句子规则,数学、物理、化学中的大部分知识,体育中的动作技能等都属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策略性知识是回答“怎么办”问题的知识,它与程序性知识的主要区别在于它所处理的对象是个人自身的认知活动和个体调控自己认知活动的知识。第27页,共41页。如何编写教案如何编写教案n教案教案是教师经过备课,以课时为单位设计的具体教学计划或方案。按形式分为条目式和表格式教案,按篇幅分为详细和简要教案。n教案的基本结构教案的基本结构是指教案必需的条目、内容及其相互关系。n条目式教案条目式教案一般由课题名称、教学目标、内容、重点难点、课的类型、教学方法、教材教具准备、教学时间、教学过程设计和板书

29、设计等十大条目组成。包括背景记载(学校、班级、科目、课本、教师和日期)等;n表格式教案表格式教案是以特制的有专门栏目的表格为结构形式的教案类型,有特定的栏目及结构,在每一个栏目之中研究、设计和安排相关内容。它的主要特点是具有提示特性,适合新教师使用。n详细教案详细教案篇幅比较大,对教案的每一条目和教学活动过程的每一细节,均进行详细思考、研究设计并编写出计划,对教学活动过程的每一细节的设计和计划,均包括内容、教的活动、学的活动、教具和媒体使用、教与学的统一方式以及时间分配。n 教案的编写、应用和修订过程实质上是教师对自己组织每一节课的教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结构的规范和优化过程。第28页,共41页。

30、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二)n上课(课堂教学)n课型:课型:是与课堂教学的任务划分的课的种类。划分课的类型一般有两种标准,一是以课内采用的基本教学方法基本教学方法为划分依据,可分为观察课、讲授课、讨论课、实验课等等。二是以一堂课完成任务完成任务的多少为依据,把课分成两类,即单一课和综合课(又称混合课)。n课的结构:课的结构:是课堂教学的要素、顺序、衔接和时间分配。n综合课综合课的一般结构:(1)组织教学;(2)检查复习;(3)学习新教材;(4)巩固新知识;(5)布置课外作业。n评课的标准:评课的标准:n目标、内容、方法、组织、表达、配合n作业布置和批改n课内外辅导n学业成绩评价(考查考试)第29页

31、,共41页。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有效教学的基本特征凡是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为“有效教学”。n教学目标的清晰性n内容安排的系统性n活动设计的巧妙性n教学过程的有效性n方法运用的恰当性n学生学习的专注性n教学评价的激励性n教师正面影响的深远性第30页,共41页。教学策略教学策略(strategy of instruction)n教学策略是为了预期的教学效果而选择和采取的教学条件、教学行动的综合方案。n教学策略是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包括内容划分、媒体和方法选择、组织形式和顺序确定等。n教授策略教授策略(te

32、aching strategy),译为教学策略,实质是以教师行为为主体的策略。大部分教师在大多数的时候会采用以教师活动为中心的教授策略,主要有呈现技巧、内容转化策略、指导行为策略、课堂教学的管理性策略和课堂强化技术等几种。n常用的教学策略:直接教学间接教学互动教学体验学习任务教学合作教学对话教学抛锚式教学实验教学等。n讲课策略:导入、讲解、应变、总结 n提问策略:目的、选题、机会、方法 n讨论策略:引导、协调、归纳第31页,共41页。学习策略学习策略 n学习策略的内涵学习策略的内涵n学习策略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提出(学习的程序与步骤;学习的规则、能力或技能;学习计划;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元认知、认

33、知策略、自我调节的学习等术语和概念相互重叠,基本是以学生为行为主体而选择的有效学习的技能、技巧和方法。n学习策略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有效学习的程序、规则、方法、技巧及调控方式。n学习策略是以学生为行为主体而选择的,在其现有的知识技能水平的基础上形成的,涉及到学生的学习类型、学习风格、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学习类型、学习风格、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等因素。学习策略既可是内隐的规则系统,也可是外显的操作程序与步骤。n学习方式学习方式是指学习者为完成学习任务而采用的策略、方法或步骤,通过学习活动而呈现出来的形式。n学习方式是以确定价值、明确目标、学习心理基础和一般活动形式为基本特征,由有效学习方法

34、和策略构成的一套学习体系,可以需要因人(师生)因事(内容)因地(环境条件)进行探究和建构,形成多种多样有效的具体操作形式。第32页,共41页。学习策略的分类 n基础策略和支持策略n基础策略是指直接操作材料的各种学习策略。包括信息获得、贮存、信息检索和应用的策略。n支持策略是指帮助学习者维持适当的认知氛围,以保证基础策略有效操作的策略。包括计划和时间筹划、注意力分配与自我监控和诊断策略。n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n认知策略:包括复述、精加工、组织的策略等。n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监视、调节等。n资源管理策略:包括学习时间、环境、努力的管理、其他人支持等。n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

35、资源策略n从策略的使用目的和心理和认知过程,分为认知策略、调控策略、交际策略和资源策略。也有根据学习的进程,依次分为信息选择策略、高效记忆策略、信息编码策略、思维策略和元认知学习策略。第33页,共41页。教学方法(method of teaching)n教学方法教学方法是为了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师组织引导学生进行专门内容的学习活动所采用的方式、手段和程序的总和;它包涵了教师的教法、学生的学法、教与学方法。n教学方法比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更为详细具体的方式、手段和途径,操作性更强,具体化更显著。n主要教学方法:n讲授、模拟、探究、案例分析、合作学习、学习合同、讨论等。n选择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选

36、择教学方法的主要依据:n(1)教学的具体目标与任务;(2)教学内容特点;()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教师自身的素养;()教学方法本身的特性;()教学时间和效率的要求。n确定教学方法要综合考虑各种各样的因素,另外还应考虑教学环境、教学设备条件。第34页,共41页。教学方法的分类教学方法的分类 n形态分类:形态分类:按照教学方法的外部形态及学生认识活动的特点,n把教学方法分为五类:即“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以欣赏活动为主的方法”和“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n主体分类主体分类 n提示型教学方法:提示型教学方法:使用这类方法,教学活动的焦点在

37、教师。由教师作提示、说明、报告、讲解等。教师实施强有力的指导,学生受教师的主导,因此学生学习的特征是受纳性。n自主型教学方法:自主型教学方法:是在教师组织指导下,学生自发主动地开展学习活动的方法。其典型特点在于:一是教师提出课题,学生解决课题,并提供适当的时间;二是课题一旦提出,学生必须竭尽全力寻求最好的解决方法。n共同解决型教学方法:共同解决型教学方法:这是借由师生对话,共同思考、共同探求、共同解决问题、共同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基本形态是教学对话和课堂讨论,核心是以集体讨论和集体思考为基础的学习活动。这类方法的焦点在师生双方,重点在师生交往与互动上。n层次分类层次分类:教学方法由从具体、抽象

38、到应用三个层次构成:原理性教学方法、技术性教学方法和操作性教学方法。第35页,共41页。建构主义课程教学方法n抛锚式教学:抛锚式教学:n抛锚:根据学习主题在实际情境中选定某个典型的真实事件或问题;n对给定问题进行假设,通过查询信息资料和逻辑推理对假设进行论证;n根据论证的结果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实施该计划并根据实施过程中的反馈,补充和完善原有认识。n支架式教学:支架式教学:n围绕事先确定的学习主题,建立一个概念框架;n框架的建立应遵循维果茨基的“最邻近发展区”理论,且要因人而异(每个学生的最邻近发展区并不相同);n通过概念框架把学生的智力发展从一个水平引到一个更高水平,就像沿着脚手架那样一步步

39、向上攀升。n随机进入式教学:随机进入式教学:n确定学习主题,创设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表现学习主体的各种情境;n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随意进入其中任意一种情境去学习。n整个学习过程是一个非线性的、非预期的、不断生成和演进的过程。第36页,共41页。建构主义课程学习方法n强调学习过程的情境性、生成性强调学习过程的情境性、生成性n课程学习是一个发现的过程,具有不可预测性,提倡自然探究的学习方法,在事情的发展中寻求理解。学习者置身于课程活动的情境中,随着学习的进展而不断产生新的问题,不断获得新的经验,还要根据周围环境条件的变化情况不断调整学习思路和学习方法。n强调人是主动建构者强调人是主动建构者n课程学

40、习者不仅致力于对普遍性问题的探讨,而且深入到对每一个具体人的学习,了解不同的人对知识和意义的不同建构方式与理解方式,尊重每一个体经验的具体性与多样性。作为主动建构者,亦应充分发挥各自的独创性,从各自独特的角度对课程现象予以理解和阐释。n倡导课程行动学习倡导课程行动学习n行动学习是一种由课程教学情境的参与者为提高自己对课程实践活动及其所依赖的背景的理解而进行的反省学习,让教师成为学习者是方法论上的一大突破,探讨课程问题,积累学习资料,评价教学过程。n 重视实践反思重视实践反思n学习者(包括教师)需要有策略地制定学习方案,监控学习的过程、环境和结果,不断地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反思,深入考察个人的视野

41、和观点在学习中所发生的变化而变化。第37页,共41页。教学评价理论教学评价理论n教学评价的概念教学评价的概念n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根据教学目标,运用评价的方法和手段对教学活动及其预期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n教学评价是建立在教学测量教学测量手段基础上,以事实和数据对教学工作过程及其效果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依据评价所起的主要作用的不同,教学评价可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n教学评价的内容教学评价的内容n评价要素评价要素-教师的教、学生的学、课程、方法、条件、效果n评价阶段评价阶段-目标评价、过程评价、情景评价、结果评价n学生学业成就评价学业成就评价是

42、教学评价中最核心、最基本的活动。n教学评价的原则教学评价的原则n客观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发展性原则、联系性原则第38页,共41页。教学评价方法及其功能n学生学业成就的评价学生学业成就的评价n学科成就测验学科成就测验俗称考试,分教师自编测验与标准化考试两种基本类型。n日常考查日常考查是一种伴随日常教学的经常性检查和了解学生学习的方法。n专门调查和心理测量专门调查和心理测量是为了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方法、习惯和能力等而进行的评价。n教师授课质量的评价教师授课质量的评价n评价教学目标教学目标。高质量的教学在目标方面应符合内容具体、表述清晰、定位准确、便于操作等条件。n评价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43、涉及如教学内容、方法、组织形式、板书、练习量、教学语言、师生情感、班级气氛、教学艺术、风格、教育精神等方面。n评价教学效果教学效果。主要是看教学目标是否达到,学生在知识、技能及能力、品德等方面有无实际进步。n教学评价的功能教学评价的功能n检查、反馈、激励、研究、定向、管理第39页,共41页。思考题n概念:n教学、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教学原则、班级授课制,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形成性评价n问题:n为什么说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n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成分和影响因素。n评述一种常用的教学模式。n试说明教学设计的基本内容。n论述教学中如何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n试理论联系实际说明评价教师授课质量的标准。第40页,共41页。参考文献:n 1.吴康宁主编.课堂教学社会学M.南京:南京师范人学出版社,1999.n2.钟启泉.学科教学论基础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n3.马云鹏主编:课程与教学论M.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年.n4.施良方、崔允漷主编:教学理论:课堂教学的原理、策略与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n5.夸美纽斯.大教学论.傅任敢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n6.黄甫全、王本陆主编.现代教学论学程(修订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第41页,共41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教学理论课件.ppt)为本站会员(三亚风情)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