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床v谷底部分河水经常流动的地方称为河床。vv 昌耀(19362000),原名王昌耀。中国伟大的民族诗人。籍贯湖南桃源。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入师文工团。1953年,在朝鲜战场上负伤后转入河北省荣军学校读书。1954年开始发表诗作。1955年调青海省文联。1958年被划成右派。后颠沛流离于青海垦区。1979年平反。后调任中国作协青海分会专业作家。1982年后参与“新边塞诗”运动,是新边塞诗派主要代表之一,后曾率团出访俄罗斯等国家。其代表作有划呀,划呀,父亲们!、慈航、意绪、哈拉木图等。v他的诗以张扬生命在深重困境中的亢奋见长,感悟和激情融于凝重、壮美的意象之中,将饱经沧桑的情怀、古老开
2、阔的西部人文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构成协调的整体。诗人后期的诗作趋向反思静悟,语言略趋平和,很多诗作以不分行来表达,有很强的知性张力,形成宏大的诗歌个性。昌耀于2000年3月患癌症后在医院跳楼自杀,绝笔作为一十一枝红玫瑰其出版的诗集有昌耀抒情诗集、命运之书、一个挑战的旅行者步行在上帝的沙盘、昌耀的诗等。2000年诗人过世后有昌耀诗歌总集行世。昌耀在中国新诗史上是一座高峰,其历史地位已为人共识.诗人自述(昌耀昌耀)v1957年对于我以及我这样的一批人都是流年不利的一年。那年秋,正当我的第一本诗集最初的歌将由陕西人民出版社第二编辑室发排出版。我以两首原由青海湖诗歌专号刊作头条(后挪于末版)的16行
3、小诗林中试笛而罹罪。这很滑稽:颂歌等于“毒箭”,故定为右派分子。从此扫出文坛,打入最底层。这是一个对于我的生活观念、文学观念发生重大影响的时期。我以肉体与灵魂体验的双重痛苦,感悟了自己的真实处境与生存的意义。而清白无辜与欲加之罪带给我的心理冲突终难将息。我感觉到自己从来没有像那时强烈感受到的与普通劳动者的认同。v不,我的处境还要等而下之,一个“贱民”。即便想融入到“普通劳动者”一族,过一种平和的世俗生活亦不易得。我写于右派身份初期的一些诗作己见出这种心理流程。此后22年我在劳改农场劳作之余间或有过的写作,均可看做一种留作自慰的心境表述,一种顾影自怜,或是一种自命的雄飞豪情。但我承认,我定然自负
4、于个人的文学才具与清白,故并不排斥我的“命笔”已含有在可能的一日与读者相沟通的期许。我会沉得住气,而不在乎即时的社会功利性。重要的是正视痛苦给予我的“修炼”文学创作是瓜熟蒂落的过程。v或者说,是痛与哭那样自然的联动关系,价值已包含在其中,无须刻意追求。重要的是守住自我。对于我,“逐出乐园”的流放、现实的严峻,需要我正视并确认自己的来路、归属,并解决这种归属,即便只是先在精神上的自我确认(一种自重、自尊意义上的自我保护)。因为哪怕只是“精神上的流放”也会导致事实上的沉沦、颓废。与泥土、粪土的贴近,与“劳力者”“被治于人者”的贴近,使我厌弃文坛习于浅表雕饰的浮华不实之风。v我追求一种平民化,以体现
5、社会公正、平等、文明富裕的乌托邦作为自己的一个即便是虚设的意义支点。我始终称自己是一个这种意义上的、怀有左派情感的理想主义者。也寻找这样的一种有体积、有内在质感、有瞬间爆发力、男子汉意义上的文学。我以这种描述概括我在1957年秋以迄于今与我阅读或写作兴趣有涉的审美特点。(摘自一份“业务自传”诗探索1997年第1期)从地域、形态、性格三方面分析河床的特点v地域特征:我从白头的巴颜喀拉山走下。-黄河源头,起源于巴颜喀拉.v形态特征:v他们说我是巨人般躺倒的河床.他们说我是巨人般屹立的河床.-宽广、浩荡2.我须臾不停地 向东方大海排泻我那不竭的精力.-有时滋润3.我刺肤文身,让精心显示的那些图形可被
6、远观而不可近狎.-有时干枯4.我在每一个瞬间都表现为大千众相.-沟壑纵横v性格特征:v那些马车响着刮木,像奏着迎神的喇叭,登上了我的胸脯.轮子跳动在我鼓囔囔的肌块.-坚实宽厚2.我张弛如弓,我拓荒千里。我张弛如弓,我拓荒千里。-雄性美3.我把龙的形象重新推上世界的前台。我把龙的形象重新推上世界的前台。-富有使命感4.我在每一个瞬间都同时看到你们。我在每一个瞬间都同时看到你们。-博爱诗中用了多种人称,“我”“他们”“他”“她”“你们”,分别指代什么?v“我”指河床河床,诗人用第一人称的口吻为河床河床代言,消弭了河床河床与阅读者之间的隔膜;“他们”指唐古特车夫,也泛指熟悉河床河床,与河床河床有过“
7、亲密接触”的人们;“他”指兀鹰,“她”指母狼,这里把动物都拟人化了,使之更加形象;“你们”有两种不同的指代,一指黄河象(“也永远怀念你们消逝了的黄河象”),表达诗人对消失了的物种的一种亲切缅怀的情绪;一指人类,把河床河床和人类并举,有种不分“你我”的和谐感,使读者更能进入诗歌的意境,感同身受。丰富多彩的意象兀鹰狼黄河象v与传说、神话有关的意象,如“兀鹰”“母狼”“黄河象”等,它们本身都是带有原始色彩的血性动物,容易唤起人们对旺盛生命力的渴望与想象。v与实在的民族世俗生活有关的细节,如“白头的雪豹默默卧在鹰的城堡,目送我走向远方”,“唐古特人的那些马车”,“在我隘口的深雪潜伏达旦的那个猎人”等,
8、给人以具体的视觉刺激。除了这些实的意象外,还有一种是虚的意象,如“是眩晕的飓风”,“我是时间,是古迹。是宇宙洪荒的一片腭骨化石。是始皇帝”,“是不可测度的深渊”,“是结构力,是驰道。是不可攻克的球门”等。这一系列具有伤残感的意象,既是他心灵痛觉的复写,又是他对那种狞厉粗犷的原生力量的认同,表现出人类最高贵的精神品质。语言的不同流俗v昌耀昌耀的诗歌抗拒那些“主流诗歌”语言系统中的语汇、喻象,那些想像、表述方式。不同流俗,凸现了诗歌的质感和力度。他拒绝“格律”等的“润饰”,不讲究韵律、押韵,但注重的是内在的节奏。内在节奏通过奇崛的词汇、长短的句式来实现,如“你们的麦种在农妇的胝掌准时地亮了”,并将现代汉语与文言汉语、句式相交错,如“我刺肤文身,让精心显示的那些图形可被远观而不可近狎”,形成突兀、冲撞、紧张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