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年中考科学真题分类汇编:天体科学一、单选题1(2022杭州)如图所示,在黑暗的环境中用方向不变的平行光照射地球仪,若用手拨动球体使其自西向东绕轴转动,则能较好地演示()A昼夜长短变化B昼夜交替C四季变化D正午太阳高度变化2(2022杭州)豌豆在播种前,要先进行松土。主要目的是有利于() A土壤中的水分蒸发,保持土壤干燥,促进种子萌发B空气进入土壤,促进种子的有氧呼吸C阳光透过土壤间隙照到种子,促进种子光合作用D明显降低土壤温度,减少种子呼吸作用对有机物的消耗3(2022杭州)从“嫦娥探月”到“天问探火”,我国始终致力于探月和深空探测领域,以期为人类探索浩瀚宇宙作出中国贡献。“天问一号”
2、探测器到达火星说明其已能离开() A宇宙B银河系C太阳系D地月系4(2022台州)如图,用生面团的发酵过程模拟宇宙的膨胀过程,生面团里的葡萄干代表一个个星系。面团发酵膨胀过程中,葡萄干之间的距离在不断变大,能模拟星系在()A彼此靠近B缓慢结合C相互远离D保持不动5(2022湖州)潮起潮落反映了日、地、月相互作用所产生的自然变化规律。当月相是新月或满月时,地球上将出现天文大潮。出现天文光大潮时月球的位置是右侧图示中的()ABCD6(2022宁波)2022年5月9日14时23分,台湾省花莲县海域发生6.2级地震。下列有关此次地震的描述正确的是() A此次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力量的作用造成的B发生地震
3、的海域在地中海一喜马拉雅地震火山带上C发生地震的海域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D此次地震没有释放能量,不会引起地形的变化7(2022温州)当地球、月球和太阳处于如图所示位置时,这天的月相最接近于() ABCD8(2022绍兴)地球板块之间在不断地发生碰撞和张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右图实验模拟板块碰撞形成海洋B右图实验模拟板块张裂形成山脉C地震、火山的发生与板块的碰撞和张裂关系密切D在流水和风的作用下板块之间发生了碰撞和张裂9(2022金华)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地球是目前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下列关于地球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地球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B地球由内而外分为地
4、幔、地核、地壳三层C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D地球大气层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对流层10(2022金华)每年的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地震与泥石流是两种常见的自然灾害,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地震是由于地壳变动引起的B良好的植被可以减少泥石流的发生C泥石流发生时,可以选择在泥石流中横渡逃生D地震发生时,若在底楼应迅速跑到室外开阔地带避险11(2022舟山)2022年4月24日(农历三月二十四)清晨,木星、金星、火星和土星与月亮相伴,上演“四星连珠伴月”天象。如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体积最大最亮的是金星B当天的月相为上弦月C四颗行星都绕太阳公转D该天象每月都会上演12(
5、2022舟山)科学研究中。人们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代替和反映客观对象,并通过的这个级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揭示单侧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向光侧生长素多,生长快B用磁感线描述条形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越密表示磁场越弱C是原子结构模型,中央是原子核,核外是绕核高速运动的电子D描述地球绕日公转,地轴始终是倾斜状态,箭头表示公转方向13(2022舟山)图形可以直观地表示概念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如图表达了概念从小到大的从属关系,下表选项中符合这种关系的是()选项A火山地震泥石流B直线运动机械运动曲线运动C扦插营养繁殖无性生殖D浓溶液稀
6、溶液饱和溶液AABBCCDD14(2022丽水)2022年4月24日(农历三月二十四)清晨,木星、金星、火星和土星与月亮相伴,上演“四星连珠伴月”天象。这一天的月相接近() A 新月B上弦月C满月D下弦月15(2022丽水)我市地处山区,泥石流多发。下列措施有助于减少泥石流发生的是() A破坏地表B植树造林C乱堆矿渣D毁林开荒二、填空题16(2022台州)图甲是模拟火山喷发的实验,向黏土和砂石堆起的“火山口”中放人金属钠,再加入水。钠和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放出热量,引发燃烧,火花四射。(1)图乙是钠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则钠原子核外有 个电子。(2)请写出钠和水发生反应的化学
7、方程式: 。(3)地球上的火山喷发是 变动的表现。17(2022湖州)如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居民节能建筑在冬至日、夏至日的正午日照示意图。(1)该示意图中的窗户是 (选填“朝南”或“朝北”)的。(2)从冬至日到春分日,正午射入该居民屋内的阳光面积会 (选填“增大”或“减小”)。18(2022宁波)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2003年10月16日,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发射圆满成功!为此,人民日报发了一条微博“跨越时空的同一天”。 (1)如图是地球公转示意图。10月16日,地球位于图中 (填字母)点附近。(2)核能的释放有重核裂
8、变和轻核聚变两种途径,其中原子弹爆炸时核能是通过 的途径释放。19(2022温州)如图是小明制作的地表形态变化的概念图,还有部分未完成。(1)概念图中的“?”应填入的内容是 。(2)温州江心屿最初主要是由泥沙在瓯江下游沉积而成“江心屿的形成”可以放入概念图中的举例 。(填序号)20(2022绍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用二十四节气倒计时,传递出中国独特的文化韵味。二十四节气的划分说明中国很早就掌握了一年中四季更替的时间规律,四季更替的现象与地球的 (选填“自转”或“公转”)有关。2月4日开幕当天恰逢“立春”,地球处于图中A位置,当天绍兴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选填“昼长夜短”或“昼短夜长”)。21(20
9、22金华)2022年11月8日(农历十月十五)将发生今年最后一次月全食,届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可以看到美丽的“红月亮”高悬夜空。(1)这一天金华市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2)这天晚上月球运行到图中的 位置(填字母)。22(2022舟山)钻石素有“宝石之王”的称谓,因其优越的特性和漂亮的外表而受到大众喜爱(图甲)。(1)钻石是在地下150250 千米的深处,由熔化的地幔中的碳元素冷却生成的八面体晶体。之后,这些晶体经 搬运到地表附近。(2)天然钻石产量极其稀少,在很多领域会用性质相近的氧化锆(ZrO2)替代。前者属于单质,后者属于化合物,分类的依据是 。(3)钻石闪闪发光的奥秘在于控制切割钻石的角度,
10、使入射光线不穿透下部亭部面,而被全部反射。图乙为光线经钻石传播的部分光路图,请补充光传播到E处后的折射光线。三、解答题23(2022湖州) 2021年10月14日,“羲和号”探日卫星顺利升空,实现了我国太阳探测零的突破。 (1)太阳是一颗 (选填“恒星”或“行星”)。(2)太阳的巨大能量是内部 (选填“核聚变”或“核裂变”)产生的。(3)“羲和号”运行在距离地面大约517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上。如果你是“羲和号”的设计师,根据其工作环境,设计时需要考虑哪些方面 ?24(2022金华)为了保护生态环境,针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国政府向全球承诺,力争于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碳中和”是指在一定时间
11、内,使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与吸收总量平衡,实现“零排放”。实现“碳中和”通常可采取如下措施:.碳减排:减少人类生产和生活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1)下列做法不能实现“碳减排”的是_ A加高烟囱排放工业废气B推进新能源汽车使用C废弃物分类投放并回收利用D养成节约用水用电习惯(2).碳吸收:利用植物光合作用,这是自然界消耗二氧化碳的最重要途径;利用“碳捕捉与封存技术”,即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进行储存。在实际生产中,经常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流程如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用该技术进行“碳捕获有效利用了原材料,该过程中被循环利用的物质有 。(3)分离器中发生的
12、反应:CaO+H2O=Ca(OH)2,Ca(OH)2+Na2CO3=CaCO3+2NaOH。现有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Na2CO3溶液100千克,求完全反应后,理论上可生成CaCO3的质量(要求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碳转化:指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25(2022丽水)萤石是我市的优势矿产资源,也是我国“战略性矿物”。为探讨萤石的形成、开采,浮选等跨学科问题,兴趣小组对某萤石矿区开展项目化研究。萤石形成岩浆冷却过程中从岩浆分离出含氟离子的气水热液,在热液沿裂隙上升时,氟离子与周围岩石中的钙离子结合成氟化钙冷却结晶后形成矿物晶体颗粒即萤石,它通常存在于花岗岩等岩石内。(1)萤石矿属于 (填“
13、岩浆岩”、“沉积岩”或“变质岩)。(2)萤石开采萤石开采过程中,通常用乳化炸药装入凿好的岩壁小孔,将岩石炸成碎块,再将岩石碎块装入车厢运出矿洞。乳化炸药将岩石炸成碎块的过程中,化学能转化成 。(3)萤石浮选蛋石矿开采后,将矿石破碎,研磨成矿粉,加水调成矿浆,往矿浆中添加捕收剂等药剂进行浮选,使目标矿粉粘附在泡沫上浮至水面,得到纯度较高的精矿。如图是pH值、捕收剂种类对浮选回收率影响的图像。为获得高浮选回收率,浮选时的最佳条件是 。(4)纯度测定萤石的主要成分为氟化钙(CaF2)。已知:CaF2+H2SO4(浓)=CaSO4+2HF为测定精矿样品中氟化钙的含量,该小组称取10克样品和浓硫酸充分反
14、应,生成的气体全部被碱性溶液吸收,测得碱性溶液增重4.4克,计算样品中氟化钙的质量分数。(5)项目评估萤石是我市优势矿产资源,但对萤石开采项目一直有不同观点。 请选出你认同的一种观点 (填字母)。A我市应该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萤石开采项目B在勘探技术和环境监测到位的情况下,可以发展萤石开采项目C萤石开采项目会引发地表沉陷,诱发地质灾害,应禁止萤石开采项目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识点】地球自转;昼夜交替【解析】【分析】(1)地球倾斜着身子公转出现的现象有:四季更替;昼夜长短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2)地球自转出现的现象有: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昼夜交替现象;太阳高度角的日变化。【解答】在黑暗
15、的环境中用方向不变的平行光照射地球仪,若用手拨动球体使其自西向东绕轴转动,模拟的是地球自转。A:昼夜长短变化,由于地球公转产生。B:昼夜交替,由于地球自转产生。C:四季变化,由于地球公转产生。D: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由于地球公转产生。故选B。2【答案】B【知识点】种子的萌发;土壤的结构和类型【解析】【分析】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及时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解答】松土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根的有氧呼吸。故选B。3【答案】D【知识点】银河系和宇宙;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解析】【分析】宇宙包括银河系和河外星系,太阳系是银河系的一部分,地球属于太阳系,地
16、球绕着太阳转。地球与月球构成了一个天体系统,称为地月系。在地月系中,地球是中心天体,因此一般把地月系的运动描述为月球对于地球的绕转运动。然而,地月系的实际运动,是地球与月球对于它们的公共质心的绕转运动。地球与月球绕它们的公共质心旋转一周的时间为27天7小时43分11.6秒,也就是27.32166天,公共质心的位置在离地心约4671公里的地球体内。【解答】“天问一号”探测器进入火星轨道,说明它已离开地月系,D正确;天问一号”探测器虽然已进入火星轨道,但仍然在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内,ABC错误。故选D。4【答案】C【知识点】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解析】【分析】热大爆炸宇亩论认为宇宙处于不断地膨胀之中
17、,所有的星系都在远离我们而去,离我们越远的星系,退行越快。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葡萄干之间的距离在不断变大,能模拟星系在相互远离。故选C。5【答案】B【知识点】月相;阴历与月相的关系【解析】【分析】月相的变化依次为新月(初一)娥眉月上弦月(初七、初八)一凸月满月(十五,十六)凸月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残月一新月。【解答】当月相是新月或满月时,地球上将出现天文大潮。新月(初一)月球的位置为,满月(十五,十六)月球的位置是。故选B。6【答案】A【知识点】地震;地震的预报和防范;世界上火山地震带的分布【解析】【分析】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震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
18、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解答】A:此次地震是由于地球内部力量的作用造成的,A正确。B:发生地震的海域在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上,B错误。C:发生地震的海域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C错误。D:此次地震有释放能量,会引起地形的变化,D错误。故选A。7【答案】A【知识点】月相【解析】【分析】月相的变化依次为新月(初一)娥眉月上弦月(初七、初八)一凸月满月(十五,十六)凸月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残月一新月。【解答】初一,月相新月,此时日、地、月三者在一直线上,月球在中间,月球将太阳照向地球的光挡住,在地球上产生阴影,当人处于阴影区中时
19、能看到日食现象;可知,当天为新月。故选A。8【答案】C【知识点】板块构造学说的要点【解析】【分析】地球板块张裂形成裂谷或海洋,碰撞形成巨大山脉(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或海沟、岛屿、海洋山脉。【解答】AB:右图实验模拟板块张裂形成海洋,AB错误。C:地震、火山的发生与板块的碰撞和张裂关系密切,C正确。D:流水和风是外力作用,板块之间发生了碰撞和张裂是内力作用,D错误。故选C。9【答案】B【知识点】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内部的结构【解析】【分析】1.地球形状,即地球的外形。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已经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地球并不是一个正球体,而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地球的
20、平均半径6371千米 ,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但得到这一正确认识却经过了相当漫长的过程。2.地球的内部结构为一同心状圈层构造,由地心至地表依次分化为地核、地幔、地壳。地球地核、地幔和地壳的分界面,主要依据地震波传播速度的急剧变化推测确定。3.大气可以分成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外层,它分层的主要依据是气温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特点。【解答】A:地球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球体,A正确。B:地球由内而外分为地核、地幔、地壳三层,B错误。C: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C正确。D:地球大气层中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对流层,D正确。故选B。10【答案】C【知识点】地震;地震
21、的预报和防范;泥石流的形成;泥石流的危害及防御措施【解析】【分析】1.泥石流一般发生在山谷地带,泥石流发生时,应向与泥石流垂直的方向逃生;2.地震,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板块与板块之间相互挤压碰撞,造成板块边沿及板块内部产生错动和破裂,是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结合泥石流,地震的预防和逃生措施解答。【解答】A:地震是由于地壳变动引起的,A正确。B:良好的植被可以减少泥石流的发生,B正确。C:泥石流发生时,应向与泥石流垂直的方向逃生,C错误。D:地震发生时,若在底楼应迅速跑到室外开阔地带避险,D正确。故选C。11【答案】C【知识点
22、】地球公转;月相【解析】【分析】根据月相,行星的知识解答。1.月相的变化依次为新月(初一)娥眉月上弦月(初七、初八)一凸月满月(十五,十六)凸月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残月一新月。2.太阳系八大行星绕日公转方向呈逆时针方向,彗星绕日公转方向为顺时针方向。【解答】A: 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是木星,A错误。B:当天的月相为下弦月,B错误。C:四颗行星都绕太阳公转,C正确。D:该天象不会每月出现,D错误。故选C。12【答案】C【知识点】植物激素;磁场和磁感线;原子的构成与探索过程;地球公转【解析】【分析】模型法是通过引入模型(能方便我们解释那些难以直接观察到的事物的内部构造,事物的变化以及事物之间
23、的关系的符号、公式、表格、实物等)将物理问题实际化。【解答】A:揭示单侧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背光侧生长素多,生长快,A错误。B:用磁感线描述条形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越密表示磁场越强,B错误,C:是原子结构模型,中央是原子核,核外是绕核高速运动的电子,C正确。D:描述地球绕日公转,地轴始终是倾斜状态,箭头表示自转方向,D错误。故选C。13【答案】C【知识点】植物的无性生殖;机械运动的分类;溶液的组成及特点;火山;地震;泥石流的形成【解析】【分析】如图表达了概念从小到大的从属关系,据此分析解答。【解答】A:火山,地震,泥石流没有从属关系,A错误。B:机械运动包括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B错误。C:扦
24、插是营养繁殖的一种,营养繁殖是无性生殖的一种,C正确。D:浓溶液和稀溶液是并列关系,D错误,故选C。14【答案】D【知识点】月相【解析】【分析】月相的变化依次为新月(初一)娥眉月上弦月(初七、初八)一凸月满月(十五,十六)凸月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残月一新月。【解答】农历三月二十四月相为下弦月。故选D。15【答案】B【知识点】泥石流的形成;泥石流的危害及防御措施【解析】【分析】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发生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
25、路等交通设施甚至村镇等,造成巨大损失。【解答】植树造林,可固定地表,起到防御泥石流灾害的作用。故选B。16【答案】(1)11(2)2Na+2H2O=2NaOH+H2(3)地壳【知识点】元素周期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火山【解析】【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的相关信息,分析解答。2.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方法进行解答。3.地球表面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火山和地震是地理内部力量释放的两种主要表现形式。【解答】(1)根据图乙的信息,可知钠元素的核电荷数是11,则钠原子核外有11个电子。(2)钠和水发生反应产生氢氧化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H2(3)地
26、球上的火山喷发是地壳变动的表现。17【答案】(1)朝南(2)减小【知识点】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解析】【分析】我国位于北半球,南北跨将近50个纬度.在冬季,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对北半球来说,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低.我国北方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比南方低,白昼短,得到太阳的光热少,气温低。【解答】(1)我国位于北半球,该图冬至日、夏至日的正午日照都有,故该示意图中的窗户是朝南。(2)冬至日太阳高度角最小,入射阳关面积最大,故从冬至日到春分日,正午射入该居民屋内的阳光面积会 减小。18【答案】(1)C(2)重核裂变【知识点】核裂变与核聚变;地球公转【解析】【分析】从地球公转示意图可以看出,当地球位于B
27、位置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是6月22日前后;当地球位于C位置时,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赤道,为北半球的秋分日,日期是9月23日前后;当地球位于D位置时,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南回归线,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当地球位于A位置时,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赤道,为北半球的春分日,日期是3月21日前后;【解答】(1)10月16日处于9月23日和12月22日之间,且靠近9月23日,故10月16日,地球位于图中C点附近。(2)核能的释放有重核裂变和轻核聚变两种途径,其中原子弹爆炸时核能是通过重核裂变的途径释放。19【答案】(1)火山(2)【知识点】地形的类型;地形变化的原因【
28、解析】【分析】外力作用又叫外营力作用,主要是指地球表面受重力和太阳能的影响所产生的作用,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的风化作用,流水作用,冰川作用,风力作用,波浪及海流作用等。内力作用的能量是来自地球内部、促使地球内部和地壳的物质成分、构造、表面形态发生变化的各种作用。【解答】(1)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主要是火山、地震。故概念图中的“?”应填入的内容是火山。(2)温州江心屿最初主要是由泥沙在瓯江下游沉积而成,“江心屿的形成”主要是流水的作用,故可以放入概念图中的举例。20【答案】公转;昼短夜长【知识点】地球公转;昼夜长短变化【解析】【分析】1.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要绕着太阳转动叫地球公转,产生了四季变化、
29、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地球五带等现象。2.根据地球的运动和二分二至日的划分,春分日是每年的3月21日前后,夏至日是每年的6月22日前后,秋分日是每年的9月23日前后,冬至日是每年的12月22日前后。【解答】四季更替的现象与地球的公转有关。2月4日处于春分日3月21日前,春分日是昼夜等长,当天绍兴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昼短夜长。21【答案】(1)昼短夜长(2)C【知识点】地球公转;昼夜长短变化;月相【解析】【分析】1.太阳直射点位置的移动,太阳直射到最北端是北回归线,最南端是南回归线,在南北回归线线上一年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在他们之间一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北半球的二分二至分别是3
30、月21是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此时全球昼夜平分。6月22日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适合科学考察。9月23是秋分日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12月22日为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昼长夜短,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现象适合科学考察。2.月相的变化依次为新月(初一)娥眉月上弦月(初七、初八)一凸月满月(十五,十六)凸月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残月一新月。【解答】(1)这一天为2022年11月8日,太阳直射南半球,金华市位于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是昼短夜长。(2)当天农历十月十五,月相为满月,出现月全食,地球处于月亮和太阳之间,故这天晚上月球运行到图中的C位置。2
31、2【答案】(1)地壳变动(2)是否由同种元素组成(3)【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作光的反射光路图;元素的概念;地壳变动的证明【解析】【分析】1.地壳变动是在地球内力的作用下形成的,地震和火山是地壳变动的主要表现形式。2.纯净物只由一种物质构成,只由一种元素构成的纯净物只有一种物质,即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分(如元素)按一定重量比与一定结构排列结合成的叫化合物。3.光的折射是指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改变,从而使光线在不同介质的交界处发生偏折的现象。属于光的折射现象。【解答】(1)钻石是在地下150250 千米的深处,由熔化的地幔中的碳元素冷却生成的八面体晶体。之后,这些晶体
32、经地壳变动搬运到地表附近。(2)天然钻石产量极其稀少,在很多领域会用性质相近的氧化锆(ZrO2)替代。前者属于单质,后者属于化合物,分类的依据是是否由同种元素组成。(3)钻石闪闪发光的奥秘在于控制切割钻石的角度,使入射光线不穿透下部亭部面,而被全部反射。光线由钻石台面垂直进入时亭角的设计,光线进入钻石后经亭部C、D发生两次全反射,并以小于钻石临界角的角度从钻石冠部射出,故光传播到E处后的折射光线如图:23【答案】(1)恒星(2)核聚变(3)耐高温、防辐射等【知识点】太阳的结构与概况【解析】【分析】太阳是位于太阳系中心的恒星,它几乎是热等离子体与磁场交织着的一个理想球体。太阳直径大约是13920
33、00(1.39210)千米,相当于地球直径的109倍;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30万倍;其质量大约是210千克(地球的330000倍)。从化学组成来看,现在太阳质量的大约四分之三是氢,剩下的几乎都是氦,包括氧、碳、氖、铁和其他的重元素质量少于2%,采用核聚变的方式向太空释放光和热。【解答】(1)太阳是一颗恒星。(2)太阳的巨大能量是内部核聚变产生的。(3)根据太阳表面具有超高的温度等情况分析,设计时需要考虑耐高温、防辐射等。24【答案】(1)A(2)NaOH、CaO(3)解:设生成碳酸钙的质量为x Na2CO3+Ca(OH)2=CaCO3+2NaOH106100100kg10.6%x106100kg
34、10.6%=100xx=10kg【知识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低碳生活【解析】【分析】(1)根据 “碳减排”要符合节能、减排、减少污染等分析;(2)根据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既是流程中的反应物,又是生成物分析;(3)根据碳酸钠的质量代入方程式中,利用物质间质量关系计算碳酸钙质量分析。【解答】(1) 加高烟囱排放工业废气并没有减少废气的排放,不能实现碳减排,A符合题意; 推进新能源汽车使用可减少空气污染,B不符合题意; 废弃物分类投放并回收利用可节约资源且保护环境,C不符合题意; 养成节约用水用电习惯,可节约资源,D不符合题意;(2) “碳捕获有效利用了原材料,该过程中 NaOH、CaO 既是反
35、应物又是生成物,可循环利用;故答案为:(1)A;(2) NaOH、CaO ;(3) 10kg 。25【答案】(1)岩浆岩(2)机械能(3)选择捕收剂A及pH为8.5左右(4)设样品中CaF2的质量为x CaF2+H2SO4(浓)_CaSO4+2HF78 40x 4.4g78x=404.4g解得:x=8.58g8.58g10g100%=85.8%答:样品中氟化钙的质量分数为85.8%.(5)B【知识点】能量的相互转化和转移;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岩石的类型;能源合理利用与可持续发展【解析】【分析】1.岩石可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类。岩浆岩指的是地球内部熔融物质在不同地质条件下冷凝固成的
36、岩石,沉积岩指的是风化物质、火山碎屑、有机物等物质经过搬运、沉积、成岩等作用形成的层状岩石。2.根据能量的转化形式解答。3.根据图中数据分析解答。4.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分析解答。5.根据资源与环境的关系解答。【解答】(1)根据题干描述,萤石矿属于岩浆岩。 (2)乳化炸药将岩石炸成碎块的过程中,化学能转化成机械能。 (3)从图中观察到,在pH为8.5时,捕收剂A的浮选回收率最高,因此为获得高浮选回收率,浮选时的最佳条件是选择捕收剂A及pH为8.5左右。(5)萤石是现代氟化工的重要矿物原料,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冶金、化工、建材、光学工业等传统领域。所以中国目前开采的萤石矿大多具有有害杂质少、易采选等特点。所以在勘探技术和环境监测到位的情况下,可以发展萤石开采项目。但是萤石形成自火山岩浆的残余物,是不可再生的稀缺性资源之一,所以开采需要湿适度。故选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