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 1第1页,共79页。2第2页,共79页。内内 容容 概述概述 (定义、特点、用途)(定义、特点、用途)研究步骤研究步骤 (研究对象选择、样本含量确定、资料获取)(研究对象选择、样本含量确定、资料获取)资料的整理与分析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主要偏倚主要偏倚 优缺点优缺点3第3页,共79页。选择一组有研究疾病的人群(病例)选择一组有研究疾病的人群(病例)和另一组未患该病的人群(称为对照),调和另一组未患该病的人群(称为对照),调查他们既往暴露于某些危险因素的情况及程查他们既往暴露于某些危险因素的情况及程度,以判断危险因素与疾病有无联系及联系度,以判断危险因素与疾病有无联系及联
2、系程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程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定定 义义4第4页,共79页。选择一组有选择一组有研究疾病研究疾病的人群(病例)和的人群(病例)和另一组未患该病的人群(称为对照),调查另一组未患该病的人群(称为对照),调查他们既往暴露于某些危险因素的情况及程度,他们既往暴露于某些危险因素的情况及程度,以判断危险因素与疾病有无联系及联系程度以判断危险因素与疾病有无联系及联系程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定定 义义5第5页,共79页。选择一组有研究疾病的选择一组有研究疾病的人群(病例)人群(病例)和另一组未患该病的和另一组未患该病的人群(称为对照),人群(称
3、为对照),调调查他们既往暴露于某些危险因素的情况及程查他们既往暴露于某些危险因素的情况及程度,以判断危险因素与疾病有无联系及联系度,以判断危险因素与疾病有无联系及联系程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程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定定 义义队列研究队列研究6第6页,共79页。选择一组有研究疾病的人群(病例)选择一组有研究疾病的人群(病例)和另一组未患该病的人群(称为对照),调和另一组未患该病的人群(称为对照),调查他们既往查他们既往暴露暴露于某些危险因素的情况及程于某些危险因素的情况及程度,以判断危险因素与疾病有无联系及联系度,以判断危险因素与疾病有无联系及联系程度大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程度大
4、小的一种观察性研究方法。定定 义义7第7页,共79页。病例对照研究基本原理病例对照研究基本原理目标人群目标人群发病时序发病时序工作时序工作时序暴露暴露未暴露未暴露暴露暴露未暴露未暴露某病患者某病患者(病例病例)非患者非患者(对照对照)可可 比比acbda/(a+c)b/(b+d)比比 较较8第8页,共79页。属于观察性研究属于观察性研究要设立对照组要设立对照组观察方向由观察方向由“果果”到到“因因”探索、检验病因假说探索、检验病因假说特特 点点9第9页,共79页。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 属于观察法属于观察法 设立对照组设立对照组 由由“果果”及及“因因”:疾病疾病暴露暴露探索、检
5、验病因假说探索、检验病因假说观察法观察法实验法实验法数理法数理法是否有主动施加是否有主动施加的干预措施?的干预措施?病例对照研究基本原理病例对照研究基本原理10第10页,共79页。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 属于观察法属于观察法 设立对照组设立对照组 由由“果果”及及“因因”:疾病疾病暴露暴露探索、检验病因假说探索、检验病因假说描述流行病学描述流行病学分析流行病学分析流行病学研究设计阶段是研究设计阶段是否设立对照?否设立对照?病例对照研究基本原理病例对照研究基本原理11第11页,共79页。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 属于观察法属于观察法 设立对照组设立对照组 由由“果果”及
6、及“因因”:疾病疾病暴露暴露探索、检验病因假说探索、检验病因假说队列研究队列研究/实验法实验法由由“因因”及及“果果”:暴露:暴露疾病疾病病例对照研究基本原理病例对照研究基本原理12第12页,共79页。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病例对照研究的特点 属于观察法属于观察法 设立对照组设立对照组 由由“果果”及及“因因”:疾病疾病暴暴露露探索、检验病因假说探索、检验病因假说提供线索提供线索概括、检验假说概括、检验假说概括概括、检验、检验检验检验确证假说确证假说病例对照研究基本原理病例对照研究基本原理13第13页,共79页。用用 途途1 1 广泛探索可疑的危险因素。广泛探索可疑的危险因素。2 2 深入检验某个
7、或某几个病因假说。深入检验某个或某几个病因假说。3 3 为进一步前瞻性研究提供明确的病因为进一步前瞻性研究提供明确的病因线索。线索。14第14页,共79页。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病例对照研究设计具体实施具体实施(资料的收集资料的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分析研究设计研究设计结果结果解释解释15第15页,共79页。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病例对照研究设计1、提出病因假设、提出病因假设暴露暴露?疾病疾病?16第16页,共79页。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病例对照研究设计2 2、提出研究计划或设计、提出研究计划或设计(1 1)明确研究目的,选择适宜的对照形式)明确研究目的,选择适宜的对照形式(2 2)对象的来源与选择)对象的来源与
8、选择(3 3)样本含量的估计)样本含量的估计(4 4)暴露因素的定义及分级)暴露因素的定义及分级17第17页,共79页。(5 5)设计调查表)设计调查表(6 6)可能的偏倚和质量控制)可能的偏倚和质量控制(7 7)获取资料的方法)获取资料的方法(8 8)资料整理与分析方法)资料整理与分析方法(9 9)经费预算)经费预算(1010)人员分工及单位协调)人员分工及单位协调病例对照研究设计病例对照研究设计18第18页,共79页。3、执行调查研究计划、执行调查研究计划(1)培训调查员与预调查)培训调查员与预调查(2)实施调查)实施调查4、资料的整理与分析资料的整理与分析5、结论与报告结论与报告病例对照
9、研究设计病例对照研究设计19第19页,共79页。病例与对照的选择病例与对照的选择(一)(一)病例的选择病例的选择1 病例的条件:诊断明确;配合较好病例的条件:诊断明确;配合较好2 病例的类型:病例的类型:新发病例新发病例 现患病例现患病例 死亡病例死亡病例3 病例的来源:病例的来源:来源于医院(来源于医院(hospital-based)来源于社区人群(来源于社区人群(population-based)20第20页,共79页。病例与对照的选择病例与对照的选择诊断疾病的标准诊断疾病的标准具体、明确具体、明确尽量采用国际通用或国内统一的诊断标准尽量采用国际通用或国内统一的诊断标准自订标准:宽严适度(
10、假阳性、假阴性)自订标准:宽严适度(假阳性、假阴性)可对病例的某些特征进行限定:年龄、可对病例的某些特征进行限定:年龄、性别、民族等性别、民族等21第21页,共79页。新发病例新发病例:提供的信息较为可靠提供的信息较为可靠现患病例现患病例:掺入疾病迁延及存活因素在内掺入疾病迁延及存活因素在内疾病患者疾病患者存活时间长,有机会入选研究存活时间长,有机会入选研究死亡病例死亡病例:信息准确性较差信息准确性较差 来自社区来自社区:代表性较强,但不易得到代表性较强,但不易得到 来自医疗机构来自医疗机构:易获得,难以定义源人群,易易获得,难以定义源人群,易发生选择偏倚发生选择偏倚病例与对照的选择病例与对照
11、的选择22第22页,共79页。病例与对照的选择病例与对照的选择(二)(二)对照的选择对照的选择1 对照选择的原则:来自病例产生的总体对照选择的原则:来自病例产生的总体 与病例有可比性与病例有可比性2 对照来源:对照来源:来自社区一般人口来自社区一般人口 来自病例的亲属(兄弟姊妹、配偶)来自病例的亲属(兄弟姊妹、配偶)同事、邻居同事、邻居 来自医院来自医院23第23页,共79页。应该选取多种疾病而不是一种疾病的病人作对照应该选取多种疾病而不是一种疾病的病人作对照 要求对照没有患和研究因子与研究疾病有关的其要求对照没有患和研究因子与研究疾病有关的其他疾病的可能他疾病的可能 吸烟(暴露)吸烟(暴露)
12、肺癌(病例)肺癌(病例)慢性支气管炎(对照?)慢性支气管炎(对照?)高盐饮食(暴露)高盐饮食(暴露)胃癌(病例)胃癌(病例)慢性胃炎(对照?)慢性胃炎(对照?)24第24页,共79页。3 选择对照的形式选择对照的形式(1)不匹配:)不匹配:对照数量等于或多于病例对照数量等于或多于病例(2)匹配()匹配(matching):):要求对照在某些因素要求对照在某些因素或特征方面与病例相同或基本相同。或特征方面与病例相同或基本相同。匹配的形式匹配的形式 成组匹配成组匹配(group matching)个体匹配个体匹配(individual matching)病例与对照的选择病例与对照的选择25第25页
13、,共79页。病例与对照不匹配病例与对照不匹配病例组病例组对照组对照组目标人群患病人群患病人群未患病人群未患病人群病例与对照的选择病例与对照的选择26第26页,共79页。目标人群患病人群患病人群未患病人群未患病人群5/102/103/10病例与对照匹配病例与对照匹配 频数匹配频数匹配(frequency matching)病例与对照的选择病例与对照的选择27第27页,共79页。病例与对照匹配病例与对照匹配 1:1个体匹配个体匹配(individual matching)某些某些特征特征配对配对(pair matching)目标人群患病人群患病人群未患病人群未患病人群病例与对照的选择病例与对照的选
14、择28第28页,共79页。病例与对照匹配病例与对照匹配 1:R个体匹配个体匹配(individual matching)目标人群患病人群患病人群未患病人群未患病人群某些某些特征特征1:2,1:3 1:R病例与对照的选择病例与对照的选择29第29页,共79页。匹配目的匹配目的 提高研究效率提高研究效率 排除匹配(混杂)因素的干扰排除匹配(混杂)因素的干扰 匹配过头(匹配过头(overmatching):对并不应该匹配的):对并不应该匹配的因素进行匹配,结果使研究因素和疾病之间的真因素进行匹配,结果使研究因素和疾病之间的真正关联减弱或消失。正关联减弱或消失。病例与对照的选择病例与对照的选择30第3
15、0页,共79页。Matching,即要求对照在某些因素或特征即要求对照在某些因素或特征上与病例保持一致,目的是对两组进行上与病例保持一致,目的是对两组进行比较时排除匹配因素的干扰。比较时排除匹配因素的干扰。病例与对照的选择病例与对照的选择31第31页,共79页。实例实例 暴露:钙拮抗剂钙拮抗剂 疾病:Alzheimers disease 混杂因素:年龄年龄年龄年龄:混杂因素混杂因素年龄年龄,Alzheimers disease 年龄年龄,服用钙拮抗剂服用钙拮抗剂 过高的估计暴露与疾病间的关联过高的估计暴露与疾病间的关联年龄年龄:(:(不匹配不匹配)对照组对照组 病例组病例组较少服用钙拮抗剂较少
16、服用钙拮抗剂病例与对照的选择病例与对照的选择32第32页,共79页。实例实例解决方案:按年龄进行分层分析按年龄进行分层分析OR不精确不精确,可信区间宽可信区间宽年轻组年轻组较少的病例较少的病例较多的对照较多的对照年老组年老组较多的病例较多的病例较少的对照较少的对照按年龄匹配按年龄匹配后再分层后再分层病例与对照的选择病例与对照的选择33第33页,共79页。匹配因素匹配因素 混杂因素混杂因素(已知、可疑已知、可疑)复合因素:年龄复合因素:年龄+性别性别不是混杂因素不是混杂因素不能不能匹配的因素匹配的因素 研究因素与疾病因果链中的中间变量研究因素与疾病因果链中的中间变量只与可疑暴露有关而与疾病无关的
17、因素只与可疑暴露有关而与疾病无关的因素病例与对照的选择病例与对照的选择34第34页,共79页。匹配带来的问题匹配带来的问题增加工作难度增加工作难度(费用、时间费用、时间)限制样本量限制样本量 匹配因素将无法再进行分析匹配因素将无法再进行分析匹配过头匹配过头o 损害统计效率损害统计效率o 损害真实性损害真实性损害费用效益损害费用效益不能滥用匹配!不能滥用匹配!王建华王建华.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见见:谭红专谭红专,主编主编.现代现代流行病学流行病学.北京北京:人民人民卫生出版社卫生出版社.2001.p217-222.病例与对照的选择病例与对照的选择35第35页,共79页。不匹配不匹配匹配匹配
18、频数匹配频数匹配个体匹配个体匹配:1:1、1:4、广泛探索危险因素广泛探索危险因素 罕见病罕见病/符合规定的病例数很少符合规定的病例数很少 病例的某种特征构成特殊,随机抽取病例的某种特征构成特殊,随机抽取的对照组很难与病例组均衡可比的对照组很难与病例组均衡可比病例与对照的选择病例与对照的选择36第36页,共79页。样本含量的确定样本含量的确定1 影响样本大小的因素影响样本大小的因素 研究因素在人群中的暴露率研究因素在人群中的暴露率P P0 0 估计该因素引起的估计该因素引起的RRRR或或OR OR 值值 把握度(把握度(1-1-)2 样本含量的估计方法样本含量的估计方法 查表法查表法 公式计算
19、法公式计算法37第37页,共79页。非匹配设计两组例数相等时非匹配设计两组例数相等时 n=2pq(U+U)2/(p1-p0)2 P1=p0RR/1+p0(RR-1);P=(p1+p0)/2 ;q=1-p 非匹配设计两组例数不等时非匹配设计两组例数不等时 n=(1+1/c)pq(U+U)2/(p1 1-p0 0)2 p=(p1 1+cp0 0)/(1+c);q=1-p样本含量的确定样本含量的确定38第38页,共79页。样本含量的确定样本含量的确定 1 1:1 1匹配设计匹配设计 m=U/2+U(p-p2)1/22/(p-1/2)2 P=OR/(1+OR)RR/(1+RR)M m/(p0q1+p1
20、q0)P1=p0RR/1+p0(RR-1);q1=1-p1;q0=1-p0 估计的样本含量非绝对精确,也非越大越好,两估计的样本含量非绝对精确,也非越大越好,两组含量相等时效率最高。组含量相等时效率最高。39第39页,共79页。具体实施具体实施(资料的收集资料的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分析结果结果解释解释研究设计研究设计40第40页,共79页。资料获取方式资料获取方式1 调查表调查表2 查阅档案查阅档案3 采样化验采样化验4 实地查看实地查看5 咨询等咨询等 病例与对照资料来源及收集方法应一致病例与对照资料来源及收集方法应一致变量选择变量选择变量定义变量定义变量测量变量测量41第41页,共79页。具
21、体实施具体实施(资料的收集资料的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分析结果结果解释解释研究设计研究设计42第42页,共79页。资料整理与分析资料整理与分析1 原始资料的核查、编码录入原始资料的核查、编码录入2 描述性分析描述性分析(1)一般情况描述)一般情况描述(2)均衡性检验)均衡性检验3 推断性分析推断性分析43第43页,共79页。暴露暴露疾病疾病合计合计病例组病例组对照组对照组有暴露有暴露abn1无暴露无暴露cdn2合计合计m1m2N病例对照研究资料整理表病例对照研究资料整理表44第44页,共79页。频率指标频率指标累积发病率累积发病率人时发病率人时发病率(发病密度发病密度)关联效应关联效应指标指标 R
22、R危险比、危险比、相对危险度相对危险度率比、相对率率比、相对率危险度危险度率率队列研究中关联效应的估计队列研究中关联效应的估计复习复习暴露组暴露组:非暴露组非暴露组(结局事件为发病结局事件为发病)45第45页,共79页。Cumulative incidencePerson-time incidence rate,incidence densityRisk ratio,relative riskRate ratio,relative rateriskrate复习复习46第46页,共79页。队列研究资料整理队列研究资料整理表表(1)累积发病率:相对危险度累积发病率:相对危险度(危险比危险比)RRa
23、abRRccd暴露组累积发病率非暴露组累积发病率复习复习47第47页,共79页。人时发病率:相对率人时发病率:相对率(率比率比)RR10anTRRcn T暴露组人时发病率非暴露组人时发病率队列研究资料整理队列研究资料整理表表(2)复习复习48第48页,共79页。5第五章第五章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分析传统抽样设计传统抽样设计无法计算无法计算RR值值关联效应指标:关联效应指标:比值比比值比(odds ratio,OR)比值比比值比:病例组与对照组:病例组与对照组暴露比值暴露比值之比之比暴露比值暴露比值:暴露概率与不暴露概率之比:暴露概率与不暴露概率之比49第49页,共79页。5第五章第五章
24、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分析 病例对照研究中测量暴露病例对照研究中测量暴露-疾病间的关联疾病间的关联大小是否可以采用与队列研究相同的效应指大小是否可以采用与队列研究相同的效应指标标RR值值?50第50页,共79页。5第五章第五章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分析11aaa ca cacaa ca ccbbbb db ddbdb db dadORbc暴露比值比比值比51第51页,共79页。5第五章第五章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分析OR与与RR的关系的关系11acadabcdORcabccdabRR非暴露组发病率非暴露组发病率暴露组发病率暴露组发病率52第52页,共79页。5第五章第五章病例
25、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分析OR与与RR的关系的关系ORRR1-非暴露组发病率1-暴露组发病率如果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的发病率如果暴露组和非暴露组的发病率(5%)都很低,则都很低,则RR值与值与OR值大小近似值大小近似如果暴露组的发病率如果暴露组的发病率=非暴露组发病率,则危险比非暴露组发病率,则危险比可以等于比值比:即可以等于比值比:即RR=1,且,且OR=1如果如果RR 1,OR将比将比RR更远离更远离153第53页,共79页。不匹配不分层资料不匹配不分层资料 暴露率差异的统计学检验暴露率差异的统计学检验 四格表四格表 X2=(ad-bc)2Nm1 m2 n1 n2资料整理与分析资料整理与分析
26、54第54页,共79页。OR(odds ratio):比值比,优势比比值比,优势比 病例组的暴露比值与对照组的暴露比值之病例组的暴露比值与对照组的暴露比值之比。表示疾病与暴露之间的关联强度。比。表示疾病与暴露之间的关联强度。OR值值=(a/c)/(b/d)=ad/bc 疾病率小于疾病率小于5%5%时,时,OROR是是RRRR的极好近似值的极好近似值资料整理与分析资料整理与分析)96.11(2%95xORCIOR55第55页,共79页。表表1 不同发病率和不同发病率和OR时的时的RR发病率(发病率(I0)OR0.200.100.050.0121.71.81.92.032.12.52.72.942
27、.53.13.53.052.83.64.24.863.04.04.85.773.24.45.46.683.34.75.97.593.55.06.48.3103.65.36.99.256第56页,共79页。定义:定义:当研究某因素与某疾病的关联时,由于当研究某因素与某疾病的关联时,由于某个既与疾病有关系,又与所研究的暴露因某个既与疾病有关系,又与所研究的暴露因素有联系的外来因素的影响,掩盖或夸大了素有联系的外来因素的影响,掩盖或夸大了所研究的暴露因素与疾病的联系。这种现象所研究的暴露因素与疾病的联系。这种现象或影响叫混杂,该外来因素叫混杂因素。或影响叫混杂,该外来因素叫混杂因素。混杂因素混杂因素
28、(confounding factor)57第57页,共79页。混杂因素成立的条件:混杂因素成立的条件:一定是所研究疾病的危险因素一定是所研究疾病的危险因素 必须与暴露间存在统计学联系必须与暴露间存在统计学联系 一定不是暴露因素与疾病间因果关系链上的一定不是暴露因素与疾病间因果关系链上的中间变量中间变量混杂因素混杂因素58第58页,共79页。混杂因素的识别:混杂因素的识别:专业、分层专业、分层混杂因素的控制:混杂因素的控制:设计阶段:设计阶段:限制、匹配限制、匹配 调查阶段:调查阶段:分层抽样分层抽样 分析阶段:分析阶段:分层分析、标化、多因素分析分层分析、标化、多因素分析混杂因素混杂因素59
29、第59页,共79页。分层资料分层资料暴露特征暴露特征i层层合计合计病例病例对照对照有有a ib in1i无无c id in2i合计合计m1im2iN i60第60页,共79页。计算并比较分层前(粗计算并比较分层前(粗OR)与分层后)与分层后ORi分层后各层分层后各层ORORi i与分层前与分层前OROR比较比较分层因素非混杂因素分层因素非混杂因素且分层因素不是研究因素与且分层因素不是研究因素与疾病的中间环节,考虑混杂疾病的中间环节,考虑混杂计算总卡方和计算总卡方和OROR分析交互作用分析交互作用齐性检验齐性检验无明显变化无明显变化变化大变化大同质同质非同质非同质61第61页,共79页。X2MH
30、=ai-E(ai)2V(ai)E(ai)=m1i n1iNiV(ai)=m1i m2i n1i n2iNi 2(Ni-1)计算总卡方计算总卡方(Mantel-Haenszel卡方)卡方)62第62页,共79页。计算总计算总OR值及值及OR95%CIORMH=(ai di/Ni)(bi ci/Ni))96.11(2%95xORCIOR63第63页,共79页。表表2 肺癌组与对照组的吸烟史比较肺癌组与对照组的吸烟史比较肺癌肺癌对照对照合计合计吸烟吸烟300200500不吸烟不吸烟120250370合计合计420450870OR=3.1364第64页,共79页。表表3 按是否饮酒分层分析肺癌与吸烟的
31、关系按是否饮酒分层分析肺癌与吸烟的关系饮酒饮酒不饮酒不饮酒吸烟吸烟 不吸烟不吸烟 合计合计吸烟吸烟 不吸烟不吸烟 合计合计肺癌肺癌200100300100100200对照对照8012020040130170合计合计280220500140230370OR1=3.00OR0=3.2565第65页,共79页。1 1:1 1配对资料配对资料病例组暴露史病例组暴露史有有无无对照组暴露史对照组暴露史有有ab无无cd66第66页,共79页。Mcnemar 卡方卡方 OR=c/b )96.11(2%95xORCIORcbcbX221cbcbX2267第67页,共79页。表表4 4 高血压与心肌梗死的病例对照
32、研究高血压与心肌梗死的病例对照研究心肌梗死心肌梗死病例病例对照对照 合计合计 SBP18.6SBP18.6SBPSBP18.618.6SBP18.6SBP18.6151560607575SBPSBP18.618.6353540407575合计合计5050100100150150卡方卡方=6.58,P0.01;OR=1.71(1.412.57)68第68页,共79页。5第五章第五章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分析具体实施具体实施(资料的收集资料的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分析结果结果解释解释研究设计研究设计69第69页,共79页。结果解释与因果推断结果解释与因果推断暴露与疾病暴露与疾病提出提出假设假设有
33、无统计学关联有无统计学关联?排除排除偶然偶然有无偏倚有无偏倚?排除排除虚假虚假有时间先后否有时间先后否?前因前因后果后果70第70页,共79页。关联关联偶然关联偶然关联随机误差随机误差有统计学有统计学意义关联意义关联因果关联因果关联(有时间先后有时间先后)非因果关联非因果关联(偏倚偏倚)间接因果关联间接因果关联(间接病因间接病因)直接因果关联直接因果关联(直接病因直接病因)71第71页,共79页。常见偏倚及其控制常见偏倚及其控制1 选择偏倚(选择偏倚(selection bias)选择有代表性的人群选择有代表性的人群2 信息偏倚(信息偏倚(information bias)回忆:多次、有技巧地
34、询问回忆:多次、有技巧地询问 调查:统一、盲法调查:统一、盲法 3 混杂偏倚(混杂偏倚(confounding bias)设计阶段:限制、配比设计阶段:限制、配比 调查阶段:分层抽样调查阶段:分层抽样 分析阶段:分层、标化、多因素分析阶段:分层、标化、多因素72第72页,共79页。优缺点优缺点优点优点1 1 特别适用于罕见病,样本需要量小特别适用于罕见病,样本需要量小2 2 省时省力,易于组织实施省时省力,易于组织实施3 3 适于潜伏期长的慢性病,出结果快适于潜伏期长的慢性病,出结果快4 4 可同时研究多个暴露和某疾病的关系,特可同时研究多个暴露和某疾病的关系,特别适合探索性病因研究别适合探索
35、性病因研究73第73页,共79页。缺点缺点1 不适于暴露率低的因素不适于暴露率低的因素2 难以避免选择偏倚难以避免选择偏倚3 难以避免回忆偏倚难以避免回忆偏倚4 论证因果关系的能力较弱论证因果关系的能力较弱优缺点优缺点74第74页,共79页。1.病例对照研究(病例对照研究(case-control study,case reference study)是分析流行病学最基本、最重)是分析流行病学最基本、最重要的研究类型之一要的研究类型之一 回顾性从果查因的研究方法,是在疾病发生之回顾性从果查因的研究方法,是在疾病发生之后去追溯假定的病因因素后去追溯假定的病因因素 2.病例对照研究的四大要素病例对
36、照研究的四大要素 人群、对照、病例和暴露人群、对照、病例和暴露 明确产生病例的人群,从中正确地挑选对照,明确产生病例的人群,从中正确地挑选对照,并正确地收集暴露资料是病例对照研究的精髓并正确地收集暴露资料是病例对照研究的精髓 小结小结75第75页,共79页。3.对照不必代表所有未患研究疾病的病对照不必代表所有未患研究疾病的病人,同样也不必代表所有总体人群人,同样也不必代表所有总体人群 病例不必代表患有该种疾病的全部病人,病例不必代表患有该种疾病的全部病人,也不可能做到这一点也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4.选择病例原则选择病例原则 符合病例的定义,就应当收入病例组,符合病例的定义,就应当收入病例组,不受
37、其暴露状态的影响,避免产生选择不受其暴露状态的影响,避免产生选择偏倚偏倚76第76页,共79页。5.新发病例比现患病例好新发病例比现患病例好v回忆暴露及暴露与疾病的时序关系时更明确回忆暴露及暴露与疾病的时序关系时更明确v新发病例与现患病例暴露分布没有差别,也可用新发病例与现患病例暴露分布没有差别,也可用现患病例现患病例v研究先天畸形和某些非致死性慢性疾病,如肥胖、研究先天畸形和某些非致死性慢性疾病,如肥胖、糖尿病等用现患病例糖尿病等用现患病例v死亡病例省时省钱,很快可以提供研究线索死亡病例省时省钱,很快可以提供研究线索77第77页,共79页。6.正确地选择对照是病例对照研究成败的正确地选择对照
38、是病例对照研究成败的关键关键v 病例的来源决定了对照的来源病例的来源决定了对照的来源v 可比性比代表性更重要可比性比代表性更重要7.资料质量资料质量的可比性与病例和对照成员之的可比性与病例和对照成员之间的可比性一样重要间的可比性一样重要 注意两组收集资料时资料质量的可比性,注意两组收集资料时资料质量的可比性,以保证研究的以保证研究的真实性真实性78第78页,共79页。8.基本分析方法是比较两组暴露比例,计算暴露基本分析方法是比较两组暴露比例,计算暴露优优势比势比,估计患病的优势比,在发病率低的情况下估计患病的优势比,在发病率低的情况下估计相对危险度估计相对危险度9.对照所患疾病不应与研究的暴露因素有关对照所患疾病不应与研究的暴露因素有关v对照疾病的发病率在暴露的各类别或各水平上都一样对照疾病的发病率在暴露的各类别或各水平上都一样v病例是新诊断的病例,对照不应是慢性病患者病例是新诊断的病例,对照不应是慢性病患者79第79页,共7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