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2022 年高考语文年高考语文真真题汇编:论述类文本题汇编: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中国食客说起中华美食之道,往往喜欢引用孔子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八个字。其实,孔子所 言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更侧重于祭祀时饮食的态度而非对味道的追求。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烹饪、碓舂、切肉工艺均相对原始,将“食”做“精”、“脍”做“细”,体现了厨人与食者严肃真诚的 态度。孔子的饮食观背后,是其心怀的礼制。礼记所言“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大意即是“礼仪 制度和风俗习惯始于饮食活动”。古代中国对食物的“淡漠”不仅出于食材的积累、交融的缓慢,更在于儒家文
2、化对口腹之欲的“打 压”。一方面,孔子“君子谋道不谋食”的教诲让士大夫阶层往往远离庖厨而以修齐治平为己任;另一 方面,自汉武帝刘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士大夫阶层仕途通畅,“学而优则仕”也有着丰富的现 实回报。至晚在唐代之前,文人对于饮食之事是少有重视的。隋唐时期饮食文化尤其是宴席之风虽有较大发展,但在盛世文治武功的影响下,士大夫阶层的 追求依然在“提笔安天下、马上定乾坤”之中,“烹羊宰牛”式的盛筵并没有孕育出与之相当的饮食文 化。唐代盛极一时的烧尾宴,也只是公卿士大夫的盛宴,远非平民百姓所能享受。转折来自于两宋:从个体角度来看,两宋文化昌盛导致读书人与日俱增以至于仕途门槛抬高,同时武功疲
3、弱又令多少人雄志难酬。从朝廷角度来看,宋室有鉴于唐朝藩镇割据之痛,自宋太祖赵 匡胤“杯酒释兵权”始便鼓励朝臣“择便好田宅市之,为子孙立永远之业,多致歌儿舞女,日饮酒相 欢,以终其天年”。用舍行藏之下,也不由得士大夫们不将视线转向饮食了。元朝统一后,汉族士人愈加边缘化。明清易代,朝廷中枢又多为满族垄断,“学而优则仕”的路途 不再畅通无阻,文人的兴趣自然而然愈加转向犬马声色。如以“小品圣手”名世的张岱,便在陶庵 梦忆中洋洋自得地夸口“越中清馋,无过余者”,从北京的苹婆果到台州的江瑶柱,从山西的天花 菜到临海的枕头瓜,大明两京一十三省的美食竟被他尝了个遍。又如戏曲大家李渔,一边醉心于梨 园之乐,一边
4、也不忘鲜衣美食这一类“家居有事”,并在理论巨著闲情偶寄部中加入“饮馔”一部,系统阐述其“存原味、求真趣”的饮食美学思想与“宗自然、尊鲜味”饮食文化观念。特殊的时代背景使得“饮食之人”不再被轻贱,于是一大批美食家在清代前半叶应运而生,在这一 背景下,“食圣”袁枚登场了。袁枚在与薛寿鱼书公然提出“夫所谓不朽者,非必周、孔而后不朽也。羿之射,秋之奕,俞 跗之医,皆可以不朽也”,而他自己则将饮食之道视为堪与周公孔子之为相媲美的事业,因此可以毫 无顾忌地“每食于某氏而饱,必使家厨往彼灶觚,执弟子之礼”。袁枚作诗以“性灵说”为主张,认为诗直抒心灵,表达真意,这一主张也融合到了饮食中:他认为在烹饪之前要了解
5、食材、尊重物性,注意食材间的搭配和时间把握;他反对铺张浪费,提出“肴佳原不在钱多”,食材之美更在于物尽其用;他将人文主义引入饮食,宣扬“物为人用,使之死可也,使 之求死不得不可也”;他强调烹饪理论的重要性,以为中国烹法完全依厨人经验不利于传承,为了给 后世食客厨人树立典范,又煞费苦心撰写出了随园食单这部南北美食集大成之作,再一次 为中华美食的发展开启了新的纪元。随园食单之前,中国历代亦不乏饮食著作,但关于制法的记述往往过于简略,如食经烧尾宴食单之类甚至流于“报菜名”。宋元以后,饮食著作的烹饪方法逐渐明晰,但亦停留在“形 而下”的层次。而随园食单则完成了饮食文化从经验向理论的最终蜕变。如“须知单
6、”“戒单”中梳 理了物性、作料、洗刷、调剂、搭配、火候、器具、上菜等方方面面,“上菜须知”中的“盐者宜先,淡者宜后;浓者宜先,薄者宜后”等,都是对中国千年烹饪经验一次开创性的总结与编排。在袁枚和他的随园食单之后,中国饮食文化从“形而上”的思想层面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在之 后的百余年里,帮口菜渐渐发达,“四大菜系”“八大菜系”逐渐成形。(摘编自江隐龙中华尚食之道里,自有一个民族坚韧的初心)1.下列对文中“中华饮食文化”的相关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华饮食文化跟礼仪关系紧密,“夫礼之初,始诸饮食”说明饮食活动从一开始就被赋予礼仪 要求。B.中华饮食文化发展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与国家的强弱并不一致
7、,而与历代文人士大夫的态度 有较大关联。C.中华饮食文化发展中,唐代以前的文人很少重视饮食,跟“君子谋道不谋食”的教诲和“学而优 则仕”的现实回报有关。D.中华饮食文化在明清时代出现了“存原味、求真趣”的饮食美学思想与“宗自然、尊鲜味”的饮食 文化观念。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中国食客喜欢用“食不厌精,脍不厌细”标榜中华美食之道,这八个字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在孔 子时代把饮食做到“精细”并非易事。B.两宋时期饮食风气发生了变化,产生了转折,无论从个体角度还是从朝廷角度来看,这都是 经济比较发达造成的。C.袁枚将自己的饮食之道当作与周公孔子的饮食之道相媲美的不朽事业,饮宴饱食归来,都
8、派 自己的厨子去对方家学习。D.袁枚把人文主义融入饮食,大致表现在这样三方面:尊重物性,要了解食材;不要浪费,要 物尽其用;物为人用;要保护生命。3概括中华饮食文化得到发展的原因。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与西方叙事作品的定点透视不同,中国传统叙事作品往往采取流动的视角或复眼映视式的视 角。流动视角的所谓流动,就是叙事者带领读者与书中主要人物采取同一视角,实行“三体交融”:设 身处地地进入叙事情境,主要人物变了,与之交融的叙事者和读者也随之改变视角。读水浒传 的人可能有一个幻觉,你读宋江似乎变成宋江,读武松似乎变成武松,这便是视角上“三体交融”的 效应。中国古代句式不时省略主语
9、,更强化了这种效应。比如武松大闹快活林:武松一路喝过了十 来处酒肆,远远看见一处林子。抢过林子背后,才见一个金刚大汉在槐下乘凉。武松自付这一定是 蒋门神了。转到门前绿栏杆,才看见两把销金旗上写着“醉里乾坤大,壶中日月长”的对联。西方小 说往往离开人物,从另一视角描写环境,细及它的细枝末节、历史沿革,以便给人物活动预先构建 一个场景,如巴黎圣母院在描绘那座伟大的建筑时,就先用了数十页篇幅。而这里的视角则几 乎寸步不离地随武松的行迹眼光游动,武松看不到的东西,读者也无从看到。游动视角不仅紧随人 物眼光,也投射了人物性情一这只能是武松的眼光,他豪侠中不失精细,看清环境才动手;换作李 逵恐怕就板斧一挥
10、图个痛快了。流动视角有时也采取圆形轨迹。水浒传中杨志、索超大名府比武,采取由外向内聚焦的圆形 视角;梁山泊军队攻陷大名府,采取由内向外辐射的圆形视角。杨、索比武本身着墨不多,却写月 台上梁中书看呆了;两边众军官喝彩不迭;阵面上军士们窃议,多年征战未见这等好汉厮杀;将台 上李成、闻达不住声叫“好斗”;观战的诸色人物各具身份神态。金圣叹的眉评甚妙:“一段写满教场 眼晴都在两人身上,却不知作者眼晴乃在满教场人身上也。作者眼睛在满教场人身上,遂使读者眼 晴不觉在两人身上。”流动视角妙处在于:看客反成被看客,着墨不多自风流。杨志比武的描写,是在单纯中求洒脱;大名府陷落的描写,千头万绪由何处者手?叙事者心
11、灵 手捷,一下子捉住了梁中书追然知丧天天的身影和眼 光,菜一翔而收扰千丝牙续,行文设有社果中 书轻易脱险,而是在他递遍东南西北四门和三阅南门的过程中,由内往外地辐射出圆形的视角,把 瞬同遍及满城的战火统一于一视角可以分为内视角、外视角和旁视角等处在不同层面上的类型。视 角的流动,可以在同一层面上采取对位的、波浪状的或者圆形的种种流动方式:也可以在不同层面 上人的眼光之中。采取跳跃的或者台阶式的流动方式。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有一则二百余字的故事,使用有 如昆虫复眼一般的视角,它先用外视角,写翰林院一位官员从征伊梨,突围时身死,两昼夜后复 苏,疾驰归队随之,作者和翰林院一位同事问起他的经历,采取他“
12、自言被创时”的方式转向内视 角。内视角把人物在生死边缘上迷离恍惚的意识滑动,寓于灵魂离体后的徘徊,简直是某种意识流的写法。最后作品又转到旁视角,借同事之口表达对这位官员的赞叹。复眼映视式视角的运用,使小小文本具有多重功能:情节功能、深度心理功能和口碑功能,因而这篇笔记简直成了视角及其功 能的小小实验室。(摘编自杨义中国叙事学:逻辑起点和操作程式)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三体交融”指叙事者以作品主要人物的视角,带领读者跟随人物进入叙事情境。B西方语言没有不时省略主语的句式特点,叙事时较难将人物和场景融为一体。C如果流动视角采取圆形轨迹展开,叙事者和主要人物的视角有时
13、并不一致。D纪昀通过内视角呈现从征伊犁的官员的意识流动,赋予了故事深度心理功能。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通过对中国传统叙事作品视角的分析,证明了流动视角和复眼映视式的视角优于定点透 视。B.文章第二段以水浒传中“大闹快活林”为例,论证流动视角更利于人物性格的塑造。C文章末段以阅微草堂笔记中一则小故事为例,论证视角在同一层面和不同层面流动存在着差别。D除了举例论证,文章还使用了对比论证等方法,让专业性很强的叙事学概念变得较易理解。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视角的流动既包括从人物的内视角转为外视角、旁视角,也包括由某一人的内视角转为另一 人的内视角
14、。B.选择由外向内聚焦的圆形叙事还是由内向外辐射的圆形叙事,与叙述的内容相关,也与叙事 者希望达到的叙述效果相关。C.相较于长篇作品,笔记小说短小精悍,在采用流动视角或复眼映视式视角叙事时,更容易实 现多重的叙事功能。D.红楼梦“林黛玉进贾府”一节采用流动视角,既写“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 举止言谈 不俗”,又写黛玉眼中的凤姐、宝玉等人。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 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 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要加强对中华
15、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阐发,使中华 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 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我们 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 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强调民族性并不是要排斥其他国家的学术研究
16、成果,而是要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 的基础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解决好民 族性问题,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把中国实践总结好,就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 提供思路和办法。这是由特殊性到普遍性的发展规律。(摘自习近平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材料二:不少评论家、诗人和诗歌读者都感觉到当代新诗创作与理论进入了一种停滞不前、缺乏生命力 的状态。由于古老的东方文化传统与汉语都不可能向西方文化和语言转化,而西方诗歌文化与语言 又不可能被缺乏本民族传统意识的诗歌作者与理论家自然吸收,食洋不化的积食病就明显地出现在 诗歌创作和理论中。人们
17、逐渐意识到对“他文化”吸收力的强弱与自己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强弱成正比,唐代之所以能广 泛吸取西域民族、北方民族及佛教的文化,正因为它拥有一个秦汉以来建立的强大的中华文化传统,这传统如一个消化力极强的胃,吸收了四方异域的文化,借以繁荣本民族文化。当代新诗不但 丢失了本民族的诗歌传统,而且也失去了对那个传统的记忆和感情,而中华文化又不同于其他以拉 丁语为先祖的各种西方文化,可以自然地相互吸收,所以必然会发生这种食洋不化的病症,这病症 是当代诗歌失去读者的重要原因。当代诗歌由于时代内容的发展,已无法退回到新诗运动初期的状 态。当代社会让世界村的居民们多少都进入了一个更复杂的感性与知性世界,中国诗歌也相
18、应地在 寻找与之相当的艺术形式,主要是诗歌语言、内在结构、外在形态。这些必须是有本民族实质性的 和具有现代性的,单靠移植西方是绝对不行的。我们认为,21 世纪中国新诗能否存活,就看我们能否意识到自身传统的复活并进入现代,同吸 收外来因素之间的主次关系。没有传统何谈创新?没有传统作为立身之地,创新很可能变为全盘西 化。所以,中国当代新诗一个首要的、关系到自身存亡的任务就是重新寻找自己的诗歌传统,激活 它的心跳,挖掘出它久被尘封的泉眼。读古典文史哲及诗词、讨论,想现代问题,使一息尚存的古 典诗论进入当代的空间,贡献出它的智慧,协同解决新诗面对的问题。据我的学习经验,历代中国 文论中存在着大量对我们
19、今日所思考的诗歌理论仍有意义的撰述,而我们却只习惯于引用西方理 论,无暇回顾一下自身传统中这些理论,师洋师古应当成为回顾与前瞻的两扇窗户,同时拉开窗帏,扩大视野,恢复自己传统的活力才能吸收外来的营养。中国古典诗论在研究方法上与西方文论也有很大不同。西方文论强调逻辑剖析,优点是落在文 本实处和清晰的抽象概括,但其弊病是容易刻板、枯燥、概念化、解剖刀往往伤及神经,概念也有 失去生命的变幻色彩的毛病。而中国古典诗论体系虽不十分清晰,却能以富有内涵和想象力的诗样 的语言传递给读者审美的智慧和哲理,不至于有水涸石露的窘境,而其中人文的情致、暖意、活 力,丝毫没有实验室处理后的褪色失鲜之感。读古典诗论后可
20、以意识到西方的科学分析、逻辑推 理、抽象名词杜撰等虽不失为一家之法,却并非唯一的方法。而中国古典诗论的风格与中国古兴自 学的灵活、深邃、玄远相匹配。对于诗歌这样内涵深、变幻多的文学品种,中国传统的文艺理论有 其突出的优点。(摘编自郑敏新诗百年探索与后新诗潮)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华民族具有深厚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这是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 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前提。B.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可以向世界传播中国优秀学术理论,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 中国经验。C.当代新诗之所以出现“食洋不化”的病症,一是因为丢失了本民族的诗歌传统,二是
21、因为东西 方文化差异巨大。D.中国古典诗论虽不以体系和逻辑见长,但蕴含诗性品格和人文情致,比西方文论更有生命 力。8.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传统和创新的关系,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B借鉴西方诗歌并不能给本民族的诗歌带来现代性,对此中国诗人要有清醒认识。C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内在结构和外在形态,依然可为当代诗歌创作提供营养。D古人论诗用“意在笔先”“空灵”“飘逸”等语,未落实处却包含鲜活的审美智慧。9.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A韩愈答刘正夫书:“或问为文宜何师?必谨对曰:宜师古圣贤人。”B晚清洋务派人物冯桂芬提出:“以中
22、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C鲁迅文化偏至论:“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D季羡林认为:“东西方文化的相互关系是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10.“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现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黄金 准则。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11如何推动中国古典诗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我们读到的散文多数充满回忆的味道。一次旅行、一场际遇、一位亲人、一只宠物写作者 回到书桌在回想之中开始写作。当然有着具体的情节、场景和片段,但写作者的视角,往往是从终 点望向来路;读者清楚或
23、隐约地知道,一切,属于过去完成时态。我想特别强调这个词:时态。我们假设,事件发生的完整顺序是从 1 排列到 10。小说从中间起笔很常见,甚至只有 345 的部 分,前史和尾声都隐藏在露出的冰山之下;顺序的颠倒、错位与叠加,也是常用手段。小说的情节 不断走动,我们仿佛听到金属指针每分每秒制造的尾音,悬念和陡峭的转折随时随地酝酿其中。散文通常如何处理时序呢?是站在终点位置平行回望,从 1 到 10 按部就班地重述,无论 1 和 10 之间相距多远,我们总是忙于在事件结束之后,开始“事后诸葛亮”地讲道理。当小说的时态进行自 如变换的时候,作家需要跃起,跳离原地,这时出现了平面之上的点,使叙述多维和立
24、体。许多散 文写作者相对懒惰,缺乏弹跳的运动能力,作品平铺直叙,相当于扁平的二维世界。一切,只是为 一锤定音的“道理”做铺垫,所以对从 1 到 10 的整个过程,往往进行潦草而剧烈的概括,就像压缩饼 干一样,只剩干燥、单调和基础的维生热量,却丧失了新鲜的水分和味道。这样的散文写作,形同 制作标本。正在进行时的好处是什么?把读者凌空抓起来,直接扔进叙述的情境中。即使是回忆体小说,也强调情节和细节带来的效果逼真的还原体验。小说家要带领读者在丰富、复杂、紧张、多变的仿 真景况中做出临场反应。而这种技术手段,似乎被散文所遗忘。也许散文更多跟个人经验相关,经 验都是过去的,而我们又急于把经验中的“道”提
25、炼出来。所谓进行时态的散文写作,不仅是一种手段,更重要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当读者迷惑:现在有 些散文为什么写得像小说?是对小说的借鉴吗?我认为不是。问题的核心在于进行时态的介入。随 着散文表述时态的变化,散文的场景、结构、节奏都会发生相应的改变。散文以正在进行时态来构思和描写,就不像过去那么四平八稳,可能出现突然的意外和陡峭的 翻转。少了定数,多了变数;不是直接揭翻底牌,而是悬念埋伏;更注重过程和细节,而非概括性 的总结。文学的魅力就在于此,它不像数学一样有着公式和标准答案,而是具有难以概括的美妙的 可能性;即使答案偶尔是唯一的,过程也依然能有多种、多重、多变的解决方案。我们都知道散文上手不难,
26、写好并不容易。散文的耗材严重。人生的经历密如丛林,开始做家 具,很快只能做筷子,后来就只够做牙签的,最后干脆没柴烧了。假设我们改变散文的构思和表达 方式,就能够更“环保”地使用材料。进行时态式写作,从某种程度上说,可以部分缓解散文的资源 性匮乏。就像散文长度的变化不仅是字数叠加,而且带来了重要的结构之变一样。我认为时态之变,也会为散文读者带来更为生动而复杂的审美体验。以正在进行时态写作!对于写作者来说,散文不仅 有终点的视角,也有途中的视角;对于读者而言,散文时态的改变,使他们的角色从旁观到参与,从被告诫到共分享。散文要表现“此时此刻”,这使我们不会忽略沿途的风景;“现在”,连接过去的屐痕,也
27、指向未来 的光亮。(周晓枫散文的时态,有删改)12.下列对文中“进行时态”的相关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散文家和小说家一直掌握着运用进行时态写作的技术手段,他们可以带领读者在仿真的叙述 情境中体验丰富、复杂、紧张、多变的逼真效果。B.进行时态的特点是能借鉴小说的写法,使散文更像小说,并使散文的场景、结构、节奏都发 生相应改变,它既是一种手段,也是一种思维方式。C.以进行时态来构思和描写,写作者的叙述不再四平八稳,作品也不再平铺直叙;读者的角色 也有改变,从旁观到参与,从被告诫到共分享。D.表现“此时此刻”,叙写“现在”,强调细节描写和内容虚构,这些是散文创作者所追求的境界,而要实现这个目标,
28、就必须以进行时态写作。13.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小说创作应该遵循“冰山理论”,通常从故事的中间起笔,甚至只有情节的主要部分,将故事 的前史和尾声都隐藏在文字之中,使情节曲折有致。B.散文时态改变之前,写作者通常会按事件发生的完整顺序从 1 到 10 按部就班地重述,作品反 映的是扁平的二维世界,整个写作形同制作标本。C.文学不同于数学,没有公式和标准答案,有的是难以概括的美妙的可能性:即使答案偶尔是 唯一的,过程也不会只有一种解决方案,这就是文学的魅力。D.散文时态的变化,可以改变散文的构思和表达方式,可以为读者带来更为生动而复杂的审美 体验,某种程度上也可以部分缓解散文资源
29、性匮乏状况。14.上文所说的“叙达多维和立体”在小说和散文中有哪些表现?(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对于人文研究来说,计算方法以往只是作为辅助手段而存在的,而今天已取得了不可替代的地 位。一种新的人文研究形态应运而生,这就是“数字人文”。学者莫莱蒂曾设想一种建立在全部文学 文本之上的世界文学研究,人们必须借助计算机对大规模的文学文本集合进行采样、统计、图绘、分类,描述文学史的总体特征,然后再做文学评论式的解读。为此,他提出了与“细读”相对的“远读”作为方法论。弄清计算机的远读与人的细读之间的差别,不仅能使我们清晰地界定计算方法在人文 研究中的作用,而且可以帮助我们重新确
30、立人的阅读的价值。计算机是为科学计算而创造出来的,擅长的是“计数”,而非“理解”。要处理自然语言文本,计算 机必须先将文本置换成便于计数的词汇集合,或者用更复杂的代数模型和概率模型来表示文本,这 一过程被称为“数据化”。数据化之后所得到的文本替代物(集合、向量、概率)虽然损失了原始文 本的丰富语义,但终究是可以计算的了,不过,尽管计算机能处理海量的语料,执行复杂的统计、分类、查询等任务,但它并不能理解文本的内容。远读是数字人文的基石,大规模的文本集合上的远读,基本可以归为两类:一是对文本集合整 体统计特征的描述,一是对文本集合内在结构特征的揭示。例如,数字人文学者米歇尔等人对数百 万册数字化图
31、书进行多种词汇和词频统计,以分析英语世界的语言演变,这属于前者;莫莱蒂用地 图、树结构来分别展示文学作品的地理特征和侦探故事的类型结构,这属于后者。无论是宏观统计 描述还是内在结构揭示,都是超越文本具体内容的抽象表示,所得结果都是需要解读的。正如米歇 尔所说,在巨量文本集合上得到的统计分析结果,为人文材料的宏观研究提供了证据;但是要解读 这些证,就像分析古代生物化石一样,是有挑战性的。对远读结果的解读,仍然要依赖学者在细读 文本础上所建立起来的对本领域的认知和理解,一句话,人的阅读不可替代。需要补充的是,当考察单篇文本的文本特征(例如计算一篇文档中所有单字的出现频率),或者 分析其内部结构(例
32、如提取一部小说中所有人物的对话网络)时,数据量也会增长到个人无法处理 的程度,所以,上述对文本集合所做的讨论在单篇文本层面也是成立的。一个普遍存在的对数字人文的评判依据,是看数字人文能不能更好地回答传统人文学者所关心 的问题。严格说来,只有当数据量或者数据精度超出了个人阅读理解的能力范围时,才有理由借助 计算机来对文本或者文本集合的特征予以量化描述,进而提供给人去进行深入解读,数字人文不仅 仅是新的手段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它赋予我们提出新问题的能力。我们现在可以问,五千年来全 人类使用最频繁的词是什么,透过这类问题,可以获得观察超长历史时段文化现象的新视角。(摘编自王军从人文计算到可视化数字人
33、文的发展脉络梳理)15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的一项是()A.在数字人文的概念提出之前,计算方法已被引入人文领域,在研究中发挥作用。B.要实现莫莱蒂设想的世界文学研究,首先应进行大规模的文学文本集合的数据化。C选择远读还是细读的方法,取决于阅读的对象是大规模的文本集合还是单篇文本。D数字人文不仅为文本处理提供了新的手段和方法,而且为人文研究提供了新视角。16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区分“计数”与“理解”,是为了论证计算机不能处理某些侍定类型的文本。B.文章转述数字人文学者米歇尔本人的说法,有助于论证应该更全面地看待远读。C文章第四段讨论单篇文本层面的问题,
34、对前文补充论证,使得论证更加周密。D文章同时肯定计算机远读和人的细读的作用,有助于避免人们对远读的误解。1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碑的一项是()A.人文研究的主体,在数字人文中实现了从具体的学者个人向计算机的转变。B.远读不是要深化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而是要发掘文本集合的共同形式特征。C数字人文的价值,在于将历史上未被注意和阅读的文本都进行数据化并做研究。D和人的细读相比,远读的理念和做法体现出大数据时代文理融合的跨学科取向。(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据我知见,姚名达中国目录学史是近代西学东渐以来第一部以“中国目录学史”命名,全面、系统研究中国目录学发展历史的学术专
35、著。与传统的、具有目录学史性质的著作相比,显然受到西 方现代学科理论建构的影响。中国目录学史以主题分篇,每篇之下各有若干小节,全书凡十篇。它不像通常写专史那样,从古到今划分几个发展时期,通过揭示各个时期的特点来展现历史全貌。姚名达把他组织中国目录学史的方法称作“主题分述法”,其义就是“特取若干主题,通古今而直述,使其源流毕具,一览无余”。为什么不用通常的叙述方法来写中国目录学史?因为在他看来,中国目录学虽然源远流长,但发 展进程中“时代精神殆无特别之差异”,就是说二千年来目录学形态在本质上没有跳出刘歆开创的模 式;硬要划分时期,区别特点,“强立名义,反觉辞费”。关于这个问题当然可以见仁见智,中
36、国目 录学史也未尝不可用“断代法”来编写(吕绍虞中国目录学史稿即用分期断代法论述),但我们对他 敢于学术创新的肯定是无须见仁见智的。问题在于,姚名达的方法是能够、又怎么能够让中国目录 学“源流毕具,一览无余”呢?其实作者知道这样做也有不足,他说:“盖既分题各篇,则不能依时代为 先后,故忽今忽古,使读者迷乱莫明,尤其大患。”利弊相权,怎么处理?姚名达的理念是:“体例为 史事所用,而史事不为体例所困”;具体对策是:“依史之所宜,采多样之体例”。就是说,各篇采用 适宜各自主题的体制,而不强求一律。叙论篇 结论篇两篇分居首尾。叙论篇首先对“目录”“目录学”等基本概念加以定义,并 对古往今来的目录做了分
37、类,在一一分析目录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后,又划定了目录学的研究范围,末了详细阐明本书框架结构的组织方法,及其所本的学术理念。提纲挈领,宣示宗旨,很符合 现代学科的规范。结论篇以极短篇幅,阐述他对古代、现代和未来目录学的感想和希望,实际上 也是其基本观点的提炼和总括。首尾两篇之间为全书的主体。其中,溯源篇追溯中国目录学的源头刘向别录和刘歆七略。设立这个主题,出于他对中国目录学发展特点的基本认识:两书开创了目录体制和目录分 类的基本模式,传统目录学既受两书庇荫,又长期笼罩在其阴影中,没有重大突破。该篇除详述两 书分类、编目特点外,举凡书籍之产生、传述、整理、校勘等,莫不一一推寻原始,并上溯先秦目 录
38、之渊源,详详细细,原原本本。溯源篇以下各篇皆以主题为纲,通古贯今,看似“独立特行”,互不相干,其实却与传统纪传体史书体制暗合。比如,“志”在纪传体史书中统摄典章制度,分类 篇 体质篇都是讲目录基本制度,编撰体例相当于纪传体的“志”。中国目录学史的理论框架并非无懈可击,但确有创意。姚名达对此亦颇为自许:“对于编制 之体裁,杂用多样之笔法,不拘守一例,亦不特重一家,务综合大势,为有条理之叙述,亦一般不 习见者。”在我看来,这的确不是过分的自诩。(摘 编 自 严 佐 之 导 读 )18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中国目录学史既受到西方现代学科理论建构的影响,又与传统史书体制暗
39、合。B 中国目录学史的各篇“采多样之体例”,好处是尊重史事,缺点是强立名义。C 叙论 结论两篇虽非中国目录学史的主体,但对理解全书内容却很关键。D姚名达认为,别录 七略有开创之功,而传统目录学长期因循没有重大突破。19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举吕绍虞著作作为对比,意在指出姚名达的方法存在争议,需要反思。B文章多次征引姚名达的自述,通过对其理念的解释和评论,步步推进论述。C文章对姚名达著作的评述,既有整体概括,又有具体举例,二者相互结合。D文章以“据我知见”“在我看来”等语,对观点表述作出限制,立论审慎。2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姚名达评估二千年来目
40、录学传统,既立足于历史,又体现出学术批判的精神。B与主题分述法相比,使用断代法来写中国目录学史,更能接近历史的本来面貌。C 中国目录学史不墨守成规而有所创新,本文作者对该书的理论框架表示认可。D在近代西学东渐的背景下,中国目录学史体现出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的转型。阅读下文,完成第各题。有人说,语言是思维的牢茏,比如说如果语言中没有“将来”这个词或将来时态,我们就无法 理解“将来”的概念。这种观点让人印象深刻,可是当我们关注具体语言的具体特点,并讨论这些特点如何与具体 的思维特质产生联系时,问题就产生了。至少我们不会通过抹去“痛苦”这个词来追求快乐,也不会把词语“死亡”删掉让所有人都得到永生。对这
41、种观点的批判可以给我们提供一点教训。这种观点存在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没有事实依 据或依据不充分,我们如果想正确地描述语言对思维的影响,就一定要吸取这个错误带来的教训。我们得到的教训是,如果要说语言对其使用者的思维有任何影响,就一定要有事实的支持,要经过论证。如果我们要让不同语言使用者的思维确定不同,就必须依据语言以外而不是语言本身 的事实。即使思维的不同得到证实,还必须以可靠的方式证明导致这种差异的是语言而不是文化或 环境中的其他因素。我们必须抛弃语舌牢笼这样的说法,因为根本没有证据显示某语言会成为使用者的智力疆 界并限制使用者的逻辑推理能力,进而妨碍他们理解其他语言使用者的想法。当然,我们并不
42、否认,如果一种语言中完全没有某些话题的相关词汇,那么讲这种语言的人 就无法理解关于这个话题的内容。试想一下,要把洗碗机的说明书翻译成一个狩猎部落的语言,你 很快就会卡壳,因为你没法在他们的语言中找到自来水,橡皮管,洗染剂这些词语。如果想把数学 或物理学的抽象概念介绍给他们,也会碰到类似的困难,不过,这种困难并不是因为他们逻辑思维 能力不够,而只是因为他们不熟悉相关的内容。我们可以用他们的母语,给他们清楚地解释那些具 体概念如自来水,洗涤剂,或者通过借用词汇,延伸他们现有词汇涵义 的方法,来表达那些抽象概 念如数学概念。任何语言都表达复杂的思想观念,无数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还有一种流行的表现是
43、语言对思维基本没有影响。持这种表现的学者认为,语言在深层 上都 有着相同的普通语法,基本概念,假如有外星人,他们会觉得所有的地球人都讲着同一种 语言,因 此,即使语言对思维有所影响,这种影响也是微不足道的。我们的观点与这种流行看法也不完全一致,我们认为语言确实会影响其使用者思考问题和看 待世界的方式,这种影响体现在逻辑推理之外的直觉、感知、记忆,联想等领域。所以我们应关注最接地气的日常语言领域和日常生活生活领域。语言对思维影响更多也是通 过日常生活,通过持续使用的日常语言中的特定表达而潜移默化形成的。那些我们牙牙学语时细细 区分的词语,那些日常交流不断迫使我们梳理清晰的信息,那些语言使用中需要
44、我们特别留念的细 节,那些不断印在头脑中的词汇的相互关系,所有这些语言面貌影响着我们的思 维习惯。所以,语言的作用不能从“不同语言允许使用者思考什么”方面去找,而应该从“语言的力量 会激发人们做什么的角度去寻找。这句话没能脱离隐喻的层面而显得有些模糊,不过,它是对的。我们要做的,就是通过研究,把原来显得模糊的显现得更加清晰一些。(选自话镜(文章有删改)21第段“语言是思维的牢笼”在文中的意思是。22.根据文意可以推断()A.狩猎部落是无法理解代数概念的。B掌握多种语言无助于提高逻辑推理能力。C语言的不同和思维的不同并无多少关联。D使用不同语言的人,他们的色彩感知方式不同。23.作者在第段对第段
45、中的观点作了反驳,你认为反驳是否有力?请具体评析。24.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25.小明记录了一些语言材料,想选择其中一则作为例子支持本文作者的观点,请给他推荐你认为 合适的一则,并说明理由。A.说方位时有的语言用东西南北,有的语言用前后左右,这会影响人的记忆模式。B.有德国人认为,他们的思维有条理、合逻辑,是因为德语很清晰、有条理。C.汉语方言中“脚”被用来指称脚或脚及腿,这会引起交流的不便。26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社会是由众多家庭组成的,家庭和谐关乎社会和谐。要在家庭中建立一种和谐的关系,就需 要有家庭伦理。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维护家庭关系的种种伦理规范,它们往往体现在各
46、种“礼”之中。从礼记中可以看到各种礼制的记载,如婚丧嫁娶,这些都包含着各种家庭伦理规范,而要使这 些规范成为一种社会遵守的伦理,就要使“礼”制度化。在中国古代,“孝”无疑是家庭伦理中最重要的观念。孝经中有孔子的一段话:“夫孝,天 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这是说“孝”是“天道”常规,是“地道”通则,是人们遵之而行的规 矩。为什么“孝”有这样大的意义?这与中国古代宗法制有关。中国古代社会基本上是宗法性的农耕 社会,家庭不仅是生活单位,而且是生产单位。要较好地维护家庭中长幼尊卑的秩序,使家族得以 顺利延续,必须有一套维护当时社会稳定的家庭伦理规范。这种伦理规范又必须是一套自天子至庶 人都遵守的
47、伦理规范,这样社会才得以稳定。“孝”成为一种家庭伦理规范,并进而成为社会的伦理制度,必有其哲理上的根据。郭店楚 简成之闻之中说:“天登大常,以理人伦,制为君臣之义,作为父子之亲,分为夫妇之辩。”理顺 君臣、父子、夫妇的关系是“天道”的要求。君子以“天道”常规处理君臣、父子、夫妇伦理关系,社会 才能治理好。所以,“人道”与“天道”是息息相关的。“孝”作为一种家庭伦理的哲理根据就是孔子的“仁学”。以“亲亲”(爱自己的亲人)为基点,扩大到“仁民”,以及于“爱物”。基于孔子的“仁学”,把“孝”看成是“天之经”“地之义”“人之行”是可以 理解的。一方面,它体现了孔子“爱人”(“泛爱众”)的精义;另一方面
48、,在孔子儒家思想中,“孝”在社会生活实践中有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因此,“孝”不是凝固教条,而是基于“仁学”的“爱”不断释放的过程,只有在家庭实践和社会实践中,以“仁学”为基础的“孝”的意义才能真正显现出来。社会在发展,现代社会中的家庭伦理会变化。“孝”的内涵也会随之变化。例如“四世同堂”“养 儿防老”,就因家庭作为生产单位的逐渐消失而失去意义,又如“二十四孝”中的某些形式已没有必要 提倡,但作为“孝”之核心理念的“仁爱”仍有家庭伦理之意义。在家庭不再是生产单位的情况下,保障 家庭良好的生活状态,将主要由社会保障体系来承担,但“孝”的“仁爱”精神则不会改变。对长辈的爱 敬,对子孙的培育,都是出于
49、人之内在本心的“仁爱”。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中批评抹掉 了“爱”,一味说“恩”的“父为子纲”说,提出:“我现在以为然的,便只是爱。”“孝”之核心理念“仁 爱”作为家庭伦理仍具有某种普遍价值的意义。(摘编自汤一介“孝”作为家庭伦理的意义)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自古以来注重家庭伦理,把家庭伦理规范置于比社会伦理制度更重要的位置。B家庭既是生活单位,又是生产单位,决定了“孝”是中国古代社会特有的家庭伦理。C根据儒家思想,“孝”不仅是家庭内的规范,而且在社会中有一个不断扩大的过程。D由于家庭结构和家庭伦理的变化,传统“孝”的形式在现代社会无提倡的必要。2下列对原文论
50、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几次引用文献,目的是论证中国古今经典中对“孝”的理解诠释是一致的。B文章基于对孔子“仁学”思想认同与接受,提出了关于“孝”的意义的论断。C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引出论题,再提出观点,然后纵向深入,最后补充论述。D文章既肯定“孝”的普遍意义,又指出它的内涵变化,显示了作者的思辨态度。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国古代的“礼”,既有伦理性的一面,也有制度性的一面,是二者的结合。B儒家从“天道”与“人道”的关系看待“孝”,这体现了哲理与伦理的统一。C以“亲亲”作为“孝”的基点,能使得“孝”在历史实践中一直是自觉自愿的。D鲁迅从“现在怎样做父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