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五章第十五章 微生物分布与医学微生态学微生物分布与医学微生态学【内容提要】:内容提要】:掌握内容:医学微生态学、正常菌群、微生态平衡、条件致病菌的概念;微生物的分布;如何解决微生态失调;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熟悉内容:如何判定微生态平衡;微生态失调的表现;概概 述:述:生态学: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它包括宏观生态学和微生态学。微生态学:研究正常微生物群结构、功能及其与宿主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关 系的科学。医学微生态学:是微生态学中重要的分支学科,是研究寄居在人体体表和与 外界相通腔道粘膜表面的微生物与微生物、微生物与人体、以及 微生物和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关系的学科。其
2、研究对象主要是正常菌群和引起机会性感染的条件致病菌,包 括生态平衡、生态失调及失调调整。第一节第一节 微生物分布微生物分布 空气中的微生物:空气中的微生物:空气不是微生物生存的良好场所,但一般的大气环境中仍含有数量不少的 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等,以气溶胶形式存在;但空气中微生物的种类与数 量随条件不同变化较大。凡需进行空气消毒的场所(如手术室、病房、微生物实验室、药品生产车 间等),可采用紫外线杀菌、甲醛熏蒸的方法。水体中的微生物:水体中的微生物:数量较多的是无芽胞革兰阴性菌,如变形杆菌、大肠杆菌、产气肠杆菌和 产碱杆菌等;水中微生物的含量和种类对该水源的饮水价值影响很大。在 饮用水的微生物学检
3、验中,不仅要检查其总菌数,还要检查其中所含的病 原菌数。土壤中的微生物: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最大、种类最多;在土壤的不同深度微生物的分布不同,5-20cm土壤 层中微生物数量最多;l细菌在正常人体的分布:细菌在正常人体的分布:1.正常菌群的概念:人体的体表以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存在的微生物群,在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对宿主无害,有些对人还有利。2.生理作用:拮抗作用 营养作用 免疫作用 抗肿瘤作用 抗衰老作用肠道的正常菌群肠道的正常菌群健康青年粪便涂片健康壮年粪便涂片健康中年粪便涂片第二节第二节 微生态平衡与失调微生态平衡与失调微生态平衡:微生态平衡:在正常情况下,正常菌群与人体之间、正常菌群中不
4、同种类的 微生物之间、以及正常菌群、宿主与环境之间是相互制约、相 互依存的,始终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正常菌群与宿主之间的生态平衡是相对的,在某些条件下,这种 平衡被打破而造成生态失调,失正常菌群成为条件致病菌。微生态失调包括:菌与菌的失调、菌与宿主的失调、菌和宿主统 一体与外环境的失调。一、微生态平衡标准一、微生态平衡标准微生物方面:优势菌是决定一个微生物群生态平衡的核心 定位标准指微生物群存在的生态空间;原籍菌与外籍菌。定性标准指对微生物群落中各种群的分离鉴定,及某一生态环境中正常菌 群的种类是相对稳定的。定量标准指某生态环境中正常菌群的总菌数和各菌群的活菌数。宿主方面:正产菌群随人体的不同发
5、育阶段及生理功能的改变而有所变化,这是微生态平衡的生理波动。环境方面:二、微生态失调二、微生态失调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微生态平衡与微生态失调相互转化 正常菌群 条件致病菌 寄居部位的改变;免疫功能低下;菌群失调;l微生态失调的表现(1)菌群失调:在微生态环境中正常微生物群的种群发生了定量或定性的异常变化。菌群失调症:正常菌群中各种菌的比例严重失调并伴随有临床表现的。(2)定位转移:横向转移;纵向转移;血行转移;异位转移;机会感染:微生物的定位与定量;感染的来源;第三节第三节 微生态平衡与医药学实践微生态平衡与医药学实践合理使用抗生素 要求:保护正常菌群,保持正常微生物群形成的生物屏障,维护机体微
6、生态 平衡,防止局部抵抗力的下降,防止耐药菌的形成与过度生长,减少 由细菌异位引起的内源性感染。微生态制剂的应用 益生菌和益生元抗生素与微生态调节剂的联合应用 1.先用抗生素,再以微生态活菌制剂;2.抗生素与微生态制剂分开使用,中间间隔若干小时;3.停用抗生素,给予微生态疗法第十六章第十六章 微生物的控制微生物的控制【内容提要】:【内容提要】:掌握内容:灭菌、消毒、防腐、抑菌、无菌操作的概念;物理消毒灭菌方法有哪些?各种方法的原理及其适用范围;生物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熟悉内容:化学消毒剂的作用机制;影响消毒与灭菌效果的因素;了解内容:生物安全第一节第一节 医药学实践中有害微生物的控制医药学实践
7、中有害微生物的控制一、概念:一、概念:1.消毒:采用理化因素杀死物体或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方法,并不一定能杀死 含芽胞的细菌或非病原微生物。2.灭菌:采用理化因素杀灭和清除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包括杀灭芽胞 在内的全部病原微生物和非病原微生物,不含任何活菌。3.防腐:采用理化因素防止或抑制体外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方法。4.无菌:不存在活菌的意思,是灭菌的效果。防止微生物进入机体或其它物品的操作技术,称为无菌操作。5.清洁:是指用水将拟消毒和灭菌物品的污垢洗净以提高消毒效果,同时也可 去除一定量的微生物的处理。二、物理消毒灭菌法二、物理消毒灭菌法热力紫外线辐射超声波滤过干燥低温干热消毒灭菌法焚烧烧灼
8、干烤:16017012小时,杀死一切微生物,包括芽胞。红外线灭菌法:只在照射表面产生热效应微波消毒灭菌法湿热灭菌法在同一温度下湿热的杀菌效果比干热好,因为温热灭菌时菌体蛋白质易变性湿热穿透力强湿热蒸汽有潜热存在1.高压蒸汽灭菌法压力:103.4kPa温度:121.3时间:1520min效果:杀死一切微生物,包括芽胞;适用于耐高热、不怕潮 湿的物品;2.煮沸消毒法煮沸100经5min可杀死一切细菌的繁殖体,一般消 毒以煮沸5-10min为宜;芽胞需12小时才能杀死;或加碳酸氢钠适用于一般外科器械、胶管和注射器、饮水和食具;3.流通蒸汽消毒法细菌繁殖体需15-20min才能杀死,但芽胞不会被全部杀
9、死;4.间歇灭菌法:本法是利用反复3次的流通蒸汽,以达到灭菌的目的只适用于不耐热(100以内)的营养物质如某些培 养基的灭菌;5.巴氏消毒法低温维持法:62 30min高温瞬时法:72 1530秒杀死液体中的病原菌或某些特定微生物;消毒牛奶、酒类等食品;辐射灭菌法电离辐射灭菌法紫外线杀菌波长:240280nm,最适:265-266nm杀菌机制,以及局限性、危害性;可诱导细菌突变;适用于物体表面和空气消毒;滤过除菌常用不能加热灭菌的血清、毒素和抗生素,但不不能除去病毒、支原体和型细菌等 超声波杀菌 干燥及低温抑菌法l 低温常用于保存菌种,冷冻真空干燥法是目前保存菌种的最好方法。三、化学消毒灭菌三、化学消毒灭菌l 常见消毒剂的作用机制:常见消毒剂的作用机制:1.促进菌体蛋白变性或凝固,如醇类;2.干扰或破坏细菌的酶系统和代谢,如氧化剂;3.改变细菌细胞壁或细胞膜得通透性,如酚类;化学消毒剂一般对人体组织都有害,只能外用或用于环境 的消毒。四、影响消毒与灭菌效果的因素消毒剂的性质、浓度和作用时间微生物种类:抗热比较 芽胞孢子革兰阳性菌 革兰阴性菌 灭菌的指标是杀灭细菌的芽胞;微生物的数量温度pH值有机物的存在质第二节第二节 生物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生物因素对微生物的影响抗生素噬菌体细菌素干扰素第三节第三节 生物安全生物安全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