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年中考课内文言文阅读试题(2019北京)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甲】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因于心,街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乙】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选自孟子告子下)1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2分)A.举于市 举一反三 举足轻重 轻举妄动B.人恒过
2、 过目不忘 悔过自新 言过其实C.衡于虑 不足为虑 深思熟虑 处心积虑D.征于色 声色俱厉 眉飞色舞 喜形于色13.翻译文中两处画线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甲】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翻译:用(这些)来使他内心受到震动,性格变得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才能。理解:孟子认为,只有让一个人内心愁苦、筋骨劳累,挨饿受冻,身体疲乏,有做不完的事,才能锤炼他的意志,增长他的才干。【乙】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翻译:这样以后人
3、们才会明白,人(或国家)常处于忧愁祸患之中可以生存,而常处于安逸享乐之中则会灭亡。理解:孟子在阐明困境能使人奋起的道理,并指出造成国家灭亡的原因之后,才得出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结论。14.上文论述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结合下面两则【链接材料】,简要说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赵襄子和隋炀帝身上是如何体现的。(4分)【链接材料一】赵襄子攻瞿,胜老人、中人,使使者来谒之,襄子方食抟饭,有忧色。左右曰:“一朝而两城下,此人之所以喜也,今君有忧色何?”泉子曰:“今赵氏之德行,无所于积,一朝而两城下,亡其及我乎?”孔子闻之曰:“赵氏其昌乎!”夫忧所以为昌也,而喜所以为亡也。(节选自吕氏春秋慎大
4、览慎大)【链接材料二】(隋炀帝)恃其富强,不虞后患。驱天下以从欲,罄万物而自本,采城中之子女,求远方之奇异。宫苑是饰,台榭是崇,徭役无时,干戈不戢。遂以四海之尊,殒于匹夫之手,子孙殄绝,为天下笑,可不痛哉!(节选自贞观政要君道第一)注:赵襄子春秋末晋国大夫,赵氏家族首领,战国时期赵国的创始人。翟(d)春秋时期的国家。老人、中人翟国的两座城池。抟(tun)饭捏成团的饭。虞考虑,防范。从同“纵”。罄(qng)用尽,消耗殆尽。干戈不戢(j)战事终年不休。殒(yn)死亡。答:
5、 【答案】12. D【解析】A.举:被任用/提出/向上抬/行动; B.过:犯错/经过/过错/超过;C.虑:思虑/忧虑/思考/思虑;D.色:神态13.【乙】【解析】【甲】中理解错误,理解中的内容相当于把“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翻译了一遍,其中“行拂乱其所为”,翻译错误,不是有做不完的事,而是扰乱他的行为,使他的行为不顺。故选【乙】。14.(1)赵襄子一天攻打下来两座城池,
6、非但面无喜色,反而愁眉不展,是担忧赵国没有积累什么德行,很快也会灭亡。是生于忧患的体现。(2)隋炀帝倚仗国家强大,做事不考虑后患,骄奢淫逸,最后国家破灭,身首异处,被天下耻笑,是死于安乐的体现。【解析】不随考查文言文翻译理解,难度适中。结合题干,子找“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文中的体现,大致理解两则材料的主要内容,抓住材料一中的“忧”“”空,料二中的“恃其富强,不虞后患”“陨”即可。(2019武威、白银)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
7、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
8、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15.解释句中加点词语。(2分)(1)俟其欣悦_ (2)持汤沃灌_16.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 计日以还  
9、; B. 从乡之先达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而承天子之宠光C. 是肤皲裂而不知 D.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久而乃和 &
10、nbsp; 况才之过于余者乎1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18.本文作者是怎样劝学的?(4分)【答案】15.(1)等待,等到。 (2)热水16.B17.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不感到衣食的享受比不上其他的人。18.作者现身说法,首先生动而具体地描述了自己借书求师之难,饥寒奔走之苦,之后与太学生优越的条件加以对比,明确告诉马生,学业是否有所成就,主要在于主观是否努力,不在条件的优劣和天资的高下。(2019湘潭)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11、; 周亚夫军细柳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12、;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字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天子为动为宫室、器皿B居无何居天下之广居C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见渔人,乃大惊D使人称谢长跪而谢之(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汉文帝为什么称周亚夫为“真将军”?请结合课文内容加以说明。【答案】(1)C。(2)那里的将军是完全可以被偷袭而俘虏的。(3)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戒备森严,军纪严明。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治军有方
13、,令行禁止。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恪尽职守,刚正不阿。(2019重庆) 阅读小石潭记,完成9-12题。(15分)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
14、生:曰恕己,曰奉壹。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1)潭中鱼可百许头( ) (2)佁然不动( ) 俶尔远逝( ) 以其境过清( )10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11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 (3分)A这篇短小精美的山水游记,按“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溪流-潭上感受-交代同游者”的顺序,记录了作者游览的经历。B文章开篇以环佩相击之音来写水声,表现出水声的清脆,令人愉悦;同时也借水声烘托出环境的幽静
15、。C第段写游鱼,先总体写鱼的大体数量和“空游无所依”的状态,接着采用特写镜头写日光鱼影,勾面出一幅生动活泼的游鱼图。D作者善用正面和侧面的描写方法来写景物,如“斗折蛇行”,就是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写出了溪流的曲折蜿蜒。12作者感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不仅仅是自然环境的冷清所致,还有更为深层的原因。请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作者同时期在永州写给友人的信),探究其深层原因。(4分)【链接材料】仆闷即出游,时到幽树好石,暂得一笑,已复不乐。何者?譬如囚拘圆土一遇和景,伸展支体,亦以为适,然终不得出,岂复能久为舒畅哉?(选自柳宗元与李翰林建书,有删节)【注】仆:对自己的谦称。已:过一会儿。譬如囚拘圆土
16、:好像被因禁在圆形围墙之中。和景:温暖的日光。【答案】9可:大约 佁然:呆呆的样子 俶尔:忽然 清:凄清10 (1)阳光向下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好像映在水底的石头上。(2)两岸的地势象狗的牙齿一样相互交错,不知道溪水的源头在哪里。 11D(解析:”斗折蛇行”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表现溪水的曲折蜿蜓。 )12 (1)柳家元写小石潭的美景,是为写自己被贬后的愤懑孤凄做铺垫,以乐景写悲情,也隐喻自己如美景被埋没的境地; (2)材料中”警如囚居圆土”“然终不得出”等句,也表达了对统治者排挤埋没人才的不满和嘲讽,进一步抒发了自己内心的压抑和孤凄。(解析:分析这道题需结合柳
17、宗元被贬的背景。小石源记主要表达的情感就是柳宋元被贬后内心的压抑。欲抑先扬,同时结合材料得出对统治者的不满,结合具体语句作答即可。)(2019日照)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迁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18、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于又生孙,孙又生子;于又有子,子又有孙;子于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乎?”河曲智叟亡以应。(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A杂然相许许:赞同B子孙荷担者三夫荷:肩负、扛C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竹篾柳条等编织的器具D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反:同“返”,往返(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D)A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诫子书)B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外户而不闭(礼记二则)C甚矣
19、,汝之不惠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曹刿论战)D虽我之死,有子存焉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3)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荷担者三夫”“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从人力之少、运输工具简陋等方面表现了移山的艰难衬托出愚公移山的毅力和决心。B邻人京城氏的男孩尽管才七八岁,却能热情地帮助移山,写出了愚公移山这一行动得到人们的认可与支持。C愚公之妻质疑愚公智叟嘲笑愚公,尽管他们说话的语气不同,但都对愚公移山持否定态度。D愚公不畏艰难、子孙相继挖山不止的故事,体现了中华民族知难而进艰苦奋斗的伟大精神。【答案】(1)C。(2)D。(3)C。(2019山东德州)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山川
20、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1.解下面加点的词。(2分)(1)四时供备( ) (2)沉鳞竞跃( )2.本文是一篇美文,请从不同角度简要赏析。(3分)1. (每小题1分,共2分)(1)季节(时节 时令)(2)鱼2.对仗工整,节奏鲜明:色彩斑斓,动静结合:言简义丰,耐人寻昧;情景交融,忘情山水。(3分)(
21、2019广东)岳阳楼记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具 通:俱)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隐曜 一作:隐耀;淫雨 通:霪雨)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
22、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6.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3分)(1)属予作文以记之( ) (2)去国怀乡( )(3)宠辱偕忘( )7.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城现代汉语。生分”(1)此则
23、岳阳楼之太观也,前人之述备矣。(2)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8.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政通人和,百体具兴”一句,凝练地概括出滕子京的政绩,引出了重修岳阳楼之事。B.“衔远山,吞长江”中的“衔”和“吞”,形象地写出了洞庭湖浩瀚磅礴的非凡气势。C.第段采用对比手法描写洞庭景色,一阴一晴,表明了作者由悲到喜的情感变化。D.第段抒情和议论交融,表达了作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答案】6.(1)同“嘱”,嘱托(2)离开(3)一起7.(1)这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象,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2)我曾经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们的心思,或许不同于这两种表现
24、,为什么呢?8.C(2019广州)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组,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倚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恶以为密中之事事无大小,患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神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
25、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运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頹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3分)A.以光先帝遗德 仿佛若有光B.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C.悉以咨之 已而之细柳军D.每与臣论此事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9.把“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额也”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0. 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
26、一项是(3分) A.选文中诸葛亮颇具政治远见,向后主刘禅指出了当前天下三分的形势,并分析了蜀国面临的不利处境和有利条件。B.选文中诸葛亮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三条建议,分别是广开言路、严明赏罚和亲贤远佞其中最核心的是亲贤远佞C.选文中诸葛亮指出如果他远离国都,“忠谏之路”会被堵塞,内外也会“异法”,结果必然导致国内政局的混乱D.选文中诸葛亮提到了很多忠臣良将,认为他们都具有优良的品格,是先帝所器重的人希望后主刘禅能够信任他们【答案】8. B9. 译文:亲近小人疏远贤臣,这是后汉之所以衰败的原因.10. C(2019黑龙江省哈尔滨) 阅读送东阳马生序,回答8-10题(8分)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
27、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
28、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8.(2分)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质: (2)敞: 9.(4分)把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余幼时即嗜学。  
29、;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nb
30、sp; 10.(2分)作者为什么“不敢出一言以复”?
31、 【答案】8、质:询问 敝:破9、【答案】(1)我年幼时就爱学习。(2)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指读书),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10、【答案】这是写老师发怒时他求教的情景,作者不敢出一言以复是因为作者对师者的尊重与敬服,而且体现作者对求学的渴望,求学态度的诚恳,(2019湖南衡阳)曹刿论战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
32、。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33、”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D ) (2 分)A.又何间焉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B.忠之属也 属引凄异C.战则请从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D.故逐之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解析】A.参与/夹;B.这一类/连接;C.请/请教;D.所以。故选D。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B ) (2 分)A.肉食者谋之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B.可以一成 以君之力C.战于长勺 所患有甚于死者D.登轼而望之 先帝创业未半而
34、中道崩殂【解析】A.代词/无意;B.凭借;C.在/比;D.承接/却,转折。故选B。13.用现代双悟写出下面甸子的意思。(4分)(1)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大大小小不同的案件,即使不能一一明察,但我一定根据实情合理裁判。 (2)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作战,靠的是勇气。第一次击鼓能够振作士兵们的勇气。第二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开始低落了,第三次击鼓士兵们的勇气就耗尽了。 1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2分)A“肉食者鄙;未能远谋"是曹刿“请见“的原因,显示了他的自信。B本文记叙了战争的全过程,充分
35、地显示了曹刿远大的政治抱负和军事指挥上的杰出才能。C.鲁庄公身为鲁国的国君,在迎战齐师时,他寄希望于贵族的拥护和神灵的庇佑,显示出他的“鄙”。D.全文紧扣“论战”来写,对曹刿的论战写得详细,而战争经过写得简略,这充分表现了左传善于剪裁、言简意赅的特点。【解析】B.课文长勺一战,只是显示了曹刿的政治远见他知道国君可以一战的根本是“取信于民”,并不体现他的远大抱负。不是一回事。15.长勺之战最终鲁国大胜,请结合本文简要分析鲁国取胜的原因。(2 分)鲁国取胜的原因有:鲁国进行的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鲁庄公能取信于民,得到人民的支持;有曹刿战场审时度势的正确指挥。【解析】考查对全文内容的理解,由文章内容
36、结合当时背景来看:鲁国能以弱胜强,重要原因就是鲁国进行的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鲁庄公能取信于民,得到人民的支持;有曹刿战场审时度势的正确指挥。(2019呼和浩特)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3题。(15分)北冥有鱼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7.下列句子中“是”的意思与其他三句不同的
37、一项是(2分)A.亦若是则已矣 B.是进亦忧,退亦忧C.是谓大同 D.今夕是何年8.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B.我孰与城北徐公美C.困于心,衡于虑 D.其人舍然大喜9.请你写出与“鹏”有关的成语或诗句。(1分)【答案】7.A8.D9.(1分)示例:鹏程万里(或
38、示例:九万里风鹏正举)(2019广西北部湾)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
39、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注】(遍)也有版本写作“偏”。13.下列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齐师伐我 伐薪烧炭南山中B.忠之属也有 良田美池桑竹之属C.遂逐齐师 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D.公问其故 温故而知新14.下列句子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何以战 以塞忠谏之路也B.战则请从 居庙堂
40、之高则忧其民C.公与之乘 何陋之有D.吾视其辙乱 其真不知马也15.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通过写曹刿对战争的论述以及弱鲁战胜强齐的战例,表现了曹刿在政治上的远见卓识和军事上的卓越才能。B.“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忠之属也。”这两句说明了政治上取信于民获得民心,是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C.本文刻画人物精炼传神,如“公将鼓之”“公将驰之”仅八个字就把鲁庄公急于求成、轻率寡谋的特点刻画出来。D.本文紧扣“论战”,详写曹刿言论,而一概不提战争的经过,这样的剪裁,详略得当,叙事清楚,有力地突出了中心。16.把第
41、I卷文言文中的画线句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42、 (2)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n
43、bsp; 【答案】13. B(A中“伐”前者为“攻打”,后者为“砍伐”;B中“属”,二者均为“类”之意;C中“师”,前者为“军队”,后者为“老师”;D中“故”,前者为“原因”,后者为“旧的”。)14. B(A中“C ”前者为“凭”,后者为“以致”;B中“则”,二者均为“就”之意;C中“之”,前者为代词,指“曹刿”,后者为句式倒装的标志;D中“其”,前者为“他们的”,后者为表强调的语气词。)15. D(不是一概不提,而是略写)16.(1)位高禄厚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2)像齐国这样的大国,他们的情况是难以推测的,怕他们设下埋伏。(2019吉林)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9-13题。(10分)曹
44、刿论战左传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
45、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9.请写出一个出自本文的成语: 。(1分)10.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又何间焉/间不容发 B.望其旗靡/所向披靡C.公将鼓之/锣鼓喧天 &n
46、bsp; D.小信未孚/信手拈来11.对“齐师伐我”一事,曹与“乡人”的态度有何不同?(2分)12.阅读第二段,从曹刿简短的话语中,你能感受到当时怎样的战斗形势?(2分)13.本文借曹刿之口,揭示了战争中的哪些制胜之道?(3分)【答案】9. 一鼓作气10. B11.“乡人”漠不关心,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而曹刿则是主动参与,关心国事。12.两军对垒,紧张的战斗形势。13.“取信于民”的战略思想;善于抓住战机;谨慎而又果断的战术思想。(2019四川省凉山州)送东阳马生序(节选)宋濂余幼时即嗜学
47、。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
48、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今虽耄老,未有所成,犹幸预君子之列,而承天子之宠光,缀公卿之后,日侍坐备顾问,四海亦谬称其氏名,况才之过于余者乎?6. 下列加点词语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以人多以书假余/是非木柿/故大将降大任于是人也B. 益慕圣贤之道/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日C. 足肤皲裂而不知/食不饱,力不足/不足为外人道也D. 以中有足乐者/皆以美于徐公/以光先帝遗德7. 下列对文段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作者在求学的过程中克服了无书、无师、
49、求学路途遥远、生活艰苫等重重困难。B. 作者详写自己艰辛的求学经历,略写现在的成就,鼓励青年一辈努力学习,力求做到“业有精”,“德有成”,属于欲扬先抑的写法。C. 文中第一段画波浪线的句子表明作者求学诚恳、执着、机智。D. 好的品德修养是作者终能学有所成的土壤,因而作者得以“遍观群书”,得以“硕师名人与游”,得以“预君子之列”。8.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6. A【解析】A是,均翻译为“这样”;B之,助词的/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代词,代指愚公;C、足:脚/足够/值得。D以,介词“因为”的意思/认为/连词“用来”。故选A7. C【解析】文章第一段写自己青
50、少年时代求学的情形,着意突出其“勤且艰”的好学精神。画波浪线的句子,并表明作者求学诚恳、执着,并没有表现出他的机智。故C不正确 8. 我寄住在旅舍,旅店老板每天提供两顿伙食,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来享用。(2019聊城)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
51、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5.解释加点的词语。(2分)以头抢地耳( ) 长跪而谢之曰( )6.翻译句子。(2分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52、 7.唐雎列举三位“布衣之士”的目的是什幺? (2 分)
53、
54、 【答案】5.碰、撞 道歉说明:本题2分。6.可是安陵国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只因为有先生啊。说明:本题2分。7.表明决心,威慑秦王。 说明:本题2分。(2019娄底)(1) 马说韩愈世有伯乐,然后有千
55、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干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選,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鸣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10。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不以/千里称也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C、才/美不外见 D、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1l。对下列句子中,
56、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是马也(这) B、食之不能尽其材(吃)C、执策而临之(马鞭) D、策之不以其道(按照)1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千里马”寓指有才华的人,“食马者”寓指不识人才、埋没人才的统治者。B、导致千里马“不以千里称也”的根本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C、“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表现统治者的平庸浅薄、愚妄无知。D、本文既有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抨击,也有作者怀才不遇的愤懑。13。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马之
57、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评文:  
58、;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译文: 14。结合全文,说说你对成为“千里马”的看法,(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