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理-第九章课件.pptx

上传人(卖家):三亚风情 文档编号:3357724 上传时间:2022-08-23 格式:PPTX 页数:46 大小:1.4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乐理-第九章课件.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乐理-第九章课件.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乐理-第九章课件.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乐理-第九章课件.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乐理-第九章课件.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调的关系及转调、离调 第九章 调的关系:两个调之间的关系称为调的关系。调的关系存在远近、亲疏。这种区别主要取决于两个调之间共同音和共同和弦的多少。共同音、共同和弦多,两个调的调关系近;共同音、共同和弦少,两个调的调关系远。调的关系近关系调远关系调 属关系调下属关系调属平行小调 下属平行小调属平行大调下属平行大调 同主音大小调调式变音 经过音辅助音 自然经过音变化经过音自然辅助音 变化辅助音 移调离调调式交替 转调近关系转调远关系转调本章学习要点Contents目录大小调的近关系调1移调3同主音大小调2调式变音4离调5转调6第一节 大小调的近关系调 近关系调:调号相同或调号相差一个升降号的各个调

2、,都称为近关系调。近关系调也称为一级关系调。大小调有以下六种近关系调。(1)调号相同的两个调:关系大小调。(2)调号相差一个升号的两个调。(3)调号相差一个降号的两个调。远关系调:调号相差两个或两个以上升降记号的各个调,都称为远关系调。第一节 大小调的近关系调 大调的近关系调(以C大调为例)如下。(1)与主调(C大调)调号相同的调是a小调,a小调是C大调的关系小调。(2)与主调(C大调)调号相差一个升号的调是G大调,G大调的主音是C大调的属音,G大调的主和弦是C大调的属和弦,因此G大调是C大调的属关系调,即属调。(3)与主调(C大调)调号相差一个升号的调还有e小调。e小调是G大调的关系小调,而

3、G大调是C大调的属调,因此e小调是C大调的属平行小调。(4)与主调(C大调)调号相差一个降号的调是F大调,F大调的主音是C大调的下属音,F大调的主和弦是C大调的下属和弦,因此F大调是C大调的下属关系调,即下属调。(5)与主调(C大调)调号相差一个降号的调还有d小调。d小调是F大调的关系小调,而F大调是C大调的下属调,因此d小调是C大调的下属平行小调。第一节 大小调的近关系调 例9-1列出了C大调的近关系调。例9-1第一节 大小调的近关系调 各个近关系调的主和弦都是主调各个音级上的三和弦,如例9-2所示。例9-2第一节 大小调的近关系调 小调的近关系调(以a小调为例)如下。(1)与主调(a小调)

4、调号相同的调是C大调,C大调是a小调的关系大调。(2)与主调(a小调)调号相差一个升号的调是e小调。e小调的主音是a小调的属音,因此e小调是a小调的属关系调,即属调。与主调(a小调)调号相差一个升号的调还有G大调。G大调是e小调的关系大调,而e小调又是a小调的属调,因此G大调是a小调的属平行大调。(3)与主调(a小调)调号相差一个降号的调是d小调。d小调的主音是a小调的下属音,因此d小调是a小调的下属关系调,即下属调。与主调(a小调)调号相差一个降号的调还有F大调。F大调是d小调的关系大调,而d小调又是a小调的下属调,因此F大调是a小调的下属平行大调。第一节 大小调的近关系调 例9-3列出了a

5、小调的近关系调。例9-3第一节 大小调的近关系调 自然小调的各近关系调的主和弦都是主调各个音级上的三和弦,如例9-4所示。例9-4Contents目录大小调的近关系调移调3同主音大小调调式变音4离调5转调621第二节 同主音大小调例9-5 同主音大小调:主音相同,音阶不同,调号各异的大调和小调,称为同主音大小调,如例9-5所示。判定两个调式是否是同主音大小调有三个关键:其一,两个调式必须是一个大调,一个小调,至于大调与小调是“自然”“和声”还是“旋律”则不做要求;其二,两个调式的主音必须是相同的;其三,两调的调号相差三个升降记号。例9-5中,C自然大调和c自然小调,一个为大调,另一个为小调,它

6、们的主音都是C音,它们的调号相差三个降号(C自然大调调号无升降记号,c自然小调调号三个降号),因此C自然大调和c自然小调为同主音大小调。第二节 同主音大小调 在同主音自然大调、和声大调、旋律大调、自然小调、和声小调、旋律小调这六种调式之间存在着调式渐变的现象。自然大调通过b级音变成和声大调,和声大调通过b级音变成旋律大调,旋律大调通过b级音变成它的同主音自然小调。自然大调的骨干和弦全部都是大三和弦。当自然大调将级音变为b级音时,调式变为和声大调,下属和弦()从大三和弦变为小三和弦()。这时,和声大调的骨干和弦中出现了一个小三和弦,和声大调具有了一定的小调色彩。当和声大调将级音变为 b级音时,调

7、式变成了旋律大调,属和弦()也从大三和弦变为小三和弦()。这时,旋律大调的骨干和弦出现了两个小三和弦,小调色彩更加浓郁。当旋律大调将级音变成b级音时,调式的主和弦也变成小三和弦。此时,三个骨干和弦全部是小三和弦,这就是大调的同主音自然小调。我们以C自然大调、C和声大调、C旋律大调与c自然小调为例,如例9-6所示。第二节 同主音大小调例9-6第二节 同主音大小调 自然小调通过#级音变成和声小调,和声小调通过#级音变成旋律小调,旋律小调通过#级音变成它的同主音自然大调。自然小调的骨干和弦全部都是小三和弦。当自然小调将级音变为#级音时,调式变为和声小调,属和弦()从小三和弦变为大三和弦()。这时,和

8、声小调的骨干和弦中出现了一个大三和弦,和声小调具有了一定的大调色彩。当和声小调将级音变为#级音时,调式变成旋律小调,下属和弦()也从小三和弦变为大三和弦()。这时,旋律小调的骨干和弦出现了两个大三和弦,大调色彩更加明显。当旋律小调将级音变成#级音时,调式的主和弦也变成大三和弦。这时,三个骨干和弦全部是大三和弦,这就是小调的同主音自然大调。我们以c自然小调、c和声小调、c旋律小调与C自然大调为例,如例9-7所示。第二节 同主音大小调例9-7第二节 同主音大小调 这种“自然大调和声大调旋律大调同主音自然小调”和“自然小调和声小调旋律小调同主音自然大调”渐变的现象,就是同主音大小调之间的调式渐变。C

9、ontents目录大小调的近关系调移调同主音大小调2调式变音4离调5转调631第三节 移调例9-8 移调:在调的关系中,有时需要将乐曲的全部音或一部分音移至另一个较高或较低的调,这种情况称为移调。移调只是对音乐做调高变化,而音乐内部的音程结构不产生变化。通过更改调号来移调时,乐谱的音都不做变更,只改变调号。这种方法的局限是只能使原调移高小二度或移低小二度。例9-8 将bD自然大调移为D自然大调。第三节 移调例9-8第三节 移调例9-9 按音程度数移调是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移调方法。其具体步骤是:首先明确原调是什么调,然后明确需要移到哪个调上去,最后把原调中所有的音符按照两调调高的音程距离精确地移

10、到后来的调上去。下面将原调bD自然大调的音乐片段移到bB自然大调,原调如例9-9所示。第三节 移调例9-10 将例9-9片段所有的音移低小三度,然后将bD自然大调的调号改为bB自然大调(见例9-10)。Contents目录大小调的近关系调移调3同主音大小调2调式变音离调5转调641第四节 调式变音 调式变音:在调式的自然音级的基础上,加上临时升降记号后,使该音变成了调式以外的音,那么这个音就是调式变音。调式变音的认定应该参考它出现的上下文环境。如果它在出现的上下文环境中都属于调式以外的音,那么它就是调式变音。调式变音一般可以分为两类:变化经过音与变化辅助音、离调带来的调式变音。关于“离调”,我

11、们会在下一节中详加阐述,本节重点讲解半音阶式的经过音与辅助音。第四节 调式变音例9-11 辅助音:两个同音高的音被一个上方二度音或下方二度音连接起来,这个连接的音称为辅助音。辅助音有两种:自然辅助音和变化辅助音(见例9-11)。自然辅助音:辅助音是本调式内的音,称为自然辅助音。变化辅助音:辅助音是本调式外的音,称为变化辅助音。例9-11中,第一小节的两个G音之间由F音连接起来;第二小节的两个G音之间由A音连接起来,因此F音和A音都是辅助音。同时,F音和A音都是C自然大调的调式音级,因此,F音和A音是自然辅助音。例9-11中,第三小节的两个G音之间由#F音连接起来;第四小节的两个G音之间由bA音

12、连接起来,因此#F音和bA音都是辅助音。但是,#F音和bA音都不是C自然大调的调式音级,因此,#F音和bA音是变化辅助音。第四节 调式变音例9-12 经过音:两个不同音高的音被一个处在这两个音之间的音连接起来,那么这个连接的音称为经过音。经过音有两种:自然经过音和变化经过音(见例9-12)。自然经过音:经过音是本调式内的音,称为自然经过音。变化经过音:经过音是本调式外的音,称为变化经过音。例9-12中,第一小节的G音和B音之间由A音连接起来;第二小节的B音和G音之间也由A音连接起来,因此A音是经过音。同时,A音是C自然大调的调式音级,因此,A音是自然经过音。例9-12中,第三小节的G音和A音之

13、间由#G音连接起来;第四小节的A音和G音之间由bA音连接起来,因此#G音和bA音都是经过音。但是,#G音和bA音都不是C自然大调的调式音级,因此,#G音和bA音是变化经过音。第四节 调式变音例9-13 变化辅助音和变化经过音都是调式变音,因为它们在其所处的上下文环境中都是调式外音。注意,我们一再强调“上下文环境”,这是因为如果抛开“上下文环境”,我们很难确定辅助音和经过音是不是调式外音。看例9-13。例9-13片段的第一小节高音声部中,三个f 2之间是由两个e2连接起来的。观察这段音乐,它的调性应该是bB自然大调,因此f 2是调式内音,e2是调式外音。由此可知,e2是变化辅助音。第四小节的e2

14、将be2和f 2连接起来,其中be2和f 2是bB自然大调的调式内音,而e2是调式外音。由此可知,e2是变化经过音。从例9-13可以看出,调式变音在音乐中是大量存在的。调式变音可以丰富音乐的旋律色彩及和声色彩。但是,由于它并不是音乐的骨干部分,因此它并不影响音乐的和声性质及成分,它的出现也一般不影响我们对整段音乐调性的判断。Contents目录大小调的近关系调移调3同主音大小调2调式变音4离调转调651第五节 离调例9-14 离调:在整个段落中都平稳地处在某一调性上,只在某一细部结构中游离到其他调性上,这种游离既不做巩固,也不做停留,之后很快回到原来的调性上,这种短暂的调性游离称为离调。离调一

15、般出现在音乐段落的某一结构内部。离调经常会给音乐带来调式变音,但不影响我们对整段音乐调式调性的判断。离调带来的调式变音与变化经过音、变化辅助音的本质区别是:离调带来的调式变音一般都是和声性质及进行发生根本变化带来的产物,因此,离调的调式变音是反映音乐内在和声情况的;而变化经过音与变化辅助音并不是音乐的骨干部分,因此它们并不影响音乐的和声性质及进行。离调的调式变音与变化经过音、变化辅助音的相同点是:它们一般都不影响整段音乐的调式调性(见例9-14)。第五节 离调 例9-14片段的整体是建立在bD自然大调上的。第七小节出现了调式变音G。从这个G音出现的上下关系来看,它不是经过音,也不是辅助音,它是

16、和声深层运动带来的调式变音。因为第七小节第二拍的bd2g1是一个减五度,这个音程是极具标志性的音程,无论是调式音程还是属七和弦解决,这个音程都意味着一个新调的出现。第七小节和第八小节处的g1ba1,这个进行很像减五度音程g1bd2的解决。因此,我们可以认定第七小节和第八小节的和声是bA自然大调的属七和弦解决到bA大调的主和弦。属七和弦解决的出现标志着这两个小节的调性暂时停留在了bA自然大调。但这种停留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第九小节音乐就回到了bD自然大调上,因此,第七小节和第八小节是一次短暂的离调,从bD自然大调离调到bA自然大调,之后又回到bD自然大调。这种离调并没有改变我们对整段音乐调式调性

17、的判断,这段音乐的调性依旧是bD自然大调。第五节 离调例9-15 离调是调性暂时的离开,在其他调上稍作停留就回到原调。但这种在其他调上的“停留”不是随意的,需要出现其他调的特征音程、特征和弦(即属七和弦、导七和弦)、标志性的和声进行(属七和弦解决或导七和弦解决)及主和弦,我们才能认定是离调。相反,如果没有出现特征音程、特征和弦、标志性的和声进行及主和弦,那么就很有可能不是离调,如例9-15所示。第五节 离调例9-16 例9-15是一段建立在G自然大调上的旋律,其中出现了很多调式变音,它们大多都是变化经过音(有“+”号标记的音),但十四小节的be2和nf 2不是变化经过音,它们是由调式变化及和声

18、变化产生的调式变音。那么,整个十四小节的调性与和声都有变化。我们先将这一小段的音(上例方框内的音)罗列出来,如例9-16所示。从这个音列来看,这是G旋律大调,因此可以断定方框部分是G旋律大调。方框之后,音乐又回到了G自然大调上。从G自然大调开始,在十四小节短暂停留在G旋律大调,之后又回到了G自然大调。这样的进行是“离调”吗?不是。因为这样一个调式进行没有出现可以判定是离调的关键因素,如主和弦、G旋律大调和G自然大调的主和弦都是G-B-D。主和弦没有变动,怎么能认为是调性游离到其他调呢?例如标志性的和声进行,方框处并没有出现属七和弦解决或导七和弦解决;G和声大调、G旋律大调只是G自然大调的变体,

19、并不是新的调性。因此,我们不能判定十四小节是离调。从G自然大调到G旋律大调,再回到G自然大调,这种调式变化应该是调式交替,只不过这种交替非常短暂,因此很像离调。结论:同调高的自然大调和它的变体、自然小调和它的变体之间的交替不是离调,而是调式交替;但同主音大小调、关系大小调之间的短暂游离就不是调式交替,而属于离调。Contents目录大小调的近关系调移调3同主音大小调2调式变音4离调5转调61第六节 转调 转调:转调的实质是音乐从一个调转到另外一个调,并且在另一个调上停留了比较长的时间。一般来讲,“停留”的结构规模应该在一个乐句以上(含一个乐句)。这也是转调与离调最大的不同。离调“停留”的长度一

20、般不超过一个乐句(不含一个乐句)。转调可以发生在乐段内部,也可以发生在乐段与乐段之间。从前调与后调的关系来看,转调可以分为近关系转调和远关系转调。第六节 转调例9-17 近关系转调:前调与后调相差一个升号或一个降号的转调,称为近关系转调,如例9-17所示。该片段是一个乐段结构,第一乐句是第一小节到第四小节,第二乐句是第五小节到第八小节。第一乐句是a小调,第二乐句第五至第六小节是和声上的过渡,第六至第七小节进入到C自然大调,乐段在C自然大调的主和弦上结束。因此,该片段中的转调是发生在乐段内的。第六节 转调例9-18 再来看例9-18。第六节 转调 该片段是由两个乐段组成的,第一个乐段为第一小节至

21、第八小节,第二个乐段为第九小节至第十四小节,第三乐段从第十五小节开始。其中,第一乐段可以分为两个乐句:第一乐句为第一至第四小节,第二乐句为第五至第八小节。第二乐段可以分为三个小乐句:第一小乐句为第九至第十小节,第二小乐句为第十一至第十二小节,第三小乐句为第十三至第十四小节。第一乐段的调性是C自然大调。在第一乐句第三至第四小节,音乐离调到了G大调;在第二乐句开始时,调性又回到了C自然大调,第一段结束在了C自然大调的主和弦上。第二段一开始就进入到G自然大调,音乐在G自然大调上持续了四个小节(第九至第十二小节),在第十三至第十四小节处开始向C自然大调过渡,最终在第三乐段开始时回到了C自然大调。我们可

22、以很明显地看到:第一乐段是C自然大调,第二乐段是G自然大调,第三乐段是C自然大调。因此该片段中,转调发生在乐段与乐段之间。由于C自然大调与G自然大调是相差一个调号的近关系调,因此本例的转调属于近关系转调。第六节 转调例9-19远关系转调:前调与后调之间的关系为远关系的转调,称为远关系转调,如例9-19所示。第六节 转调 本例八小节截取自作品第一乐部(即呈示部)和第二乐部(中部)交界处。前四小节是第一乐部结束,后四小节是第二乐部开始。前四小节在bD自然大调上,并在bD自然大调属七和弦上结束了第一乐部,后四小节在#c和声小调上。前调是bD自然大调,后调是#c和声小调,两调的调号相差巨大,但#c和声小调的等音调是bd和声小调,而bD自然大调和bd和声小调是同主音大小调。可见,这是同主音大小调之间的转换。但不管如何等音,前调与后调的关系仍然不是近关系调,因此,此处转调为远关系转调。习 题习 题习 题习 题习 题习 题习 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行业 > 各类PPT课件(模板)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1,本文(乐理-第九章课件.pptx)为本站会员(三亚风情)主动上传,163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2,用户下载本文档,所消耗的文币(积分)将全额增加到上传者的账号。
3,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163文库(发送邮件至3464097650@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侵权处理QQ:3464097650--上传资料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


163文库-Www.163Wenku.Com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