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语文课堂,亮出你的幽默优秀获奖科研论文生活中没有幽默是乏味的,课堂上没有幽默是枯燥的.前苏联教育家斯维特洛夫就曾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主要依靠语言。为加强教学效果,教师的语言,不仅要追求科学性,而且要讲究艺术性。而于艺术性,”幽默风趣”则是教学中的一把“亮剑教师幽默的语言,是一把锋利的剑,它能在施教对象的心灵上,刻出深深的印痕,使之终生难忘。记得我读小学的时候,数学老师讲圆周率“314159”,为了强化孩子的记忆,便在黑板上赫然写上七个大字:”山颠一寺一壶酒。”这种化抽象为具体的语言,巧妙的同数字概念结合而生出的幽默情趣,颇为适合孩子的胃口,深
2、深地拽住了童稚的心。教师幽默的语言,又是一种特效的兴奋剂,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教学中,我们传授给学生的是严谨的知识,是一片略带苦涩的药片.而幽默则是启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理解、帮助学生记忆、有利学生消化的糖衣药片.现在我也站在了教师这个岗位,纵观近年来的语文教学,发现学生对语文没有兴趣,课堂气氛不活跃,不愿做语文作业。用学生的话来说,就是“学语文没有成就感,不像做理科作业,想出一个问题后,心里特别高兴。”针对这种现象,我进行了反思,得出的结论是:一些教师在课堂活动中过于呆板、生搬硬套,学生觉得枯燥无味。既然如此,那么教师在课堂活动中就要善于运用风趣的语言开导学生,力求言行幽默,把情趣和理
3、趣结合起来,使课堂充满笑声、充满和谐愉快的气氛。如何灵活运用幽默这把“亮剑”呢?一、偷梁换柱,激发兴趣幽默语言是教师睿智的思想、广博的学识借助诙谐含蓄的语言形式形象生动的再现。它的恰当使用,可以创设出一种风趣动人的情境。记得我是这样上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的。在头一天让学生预习,第二天上课时,这样导入新课:一个读过一点书的菜农早上醒来,发现自己的白菜丢了很多,却又忍不住放声大笑,为什么呢?原来他收到了小偷留下的一首打油诗: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整一整麻袋,带走许多大白菜。嘿,这诗是否熟悉呢?对,小偷正是套做了我们将要学的诗歌再别康桥的诗句。听完这个小故事,学生不禁哄堂大笑起来。正是这“动人
4、”的小故事,一下子把学生的兴趣给吸引了,这节课便在愉悦的气氛里开始了。二、适时仿照,善意批评个别学生上课开小差、作业就抄,甚至考试不及格也无所谓,毫不理解父母的愿望。面对这种情况,在讲杜牧的泊秦淮,说到“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时,我问有哪位同学能仿照这句诗,说说班上个别同学不理解父母的现象,学生纷纷发言,我印象最深的是这句“儿女不知父母愿,隔座犹唱深深爱这样既激活了学生发散思维,又感受到了老师对他的尊重。三、结合实情,适时打趣我们农村初中的学生,平时跟人交流大多是用土话,因此要把每个字的读音读准,对他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有些字组词时,读音会发生变化,这就需要记牢。在教学过程中多
5、次强调读书时绝不能掺入乡音,否则会闹笑话,但苍白的说教对他们没起到什么作用。为了能深刻体会读音不准带来的严重性,我在网上搜了一首打油诗我蠢写在黑板上:俺没有文化,我智商很低。要问我是谁,一头大蠢驴。这首打油诗是学生把乡音掺进了诗歌的朗读,而真正的版本是陆游的诗歌卧春:暗梅幽闻花,卧枝伤恨底。遥闻卧似水,易透达春绿。通过这一比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使他们懂得了字音正确朗读的重要性。教学需要幽默,教学呼唤幽默。作为教师,只有自身对知识有融会贯通、烂熟于心的“彻悟”,才会有“左右逢源”、“举重若轻”的语言“机巧在这种“机巧”中,自然会迸发出绚丽夺目的幽默火花。面对着一群充满朝气,激情四射的学生,你才能灵活自如的运用好手中的这把“亮剑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