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原文v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古(今)文正解v道可道也,非常道也,术而已;名可名也,非常名也,谓而已。故,常道者,恒无为也,复归于无极;常名者,恒无象也,复归于混一。v名于天地之始者,无也;名于万物之母者,有也。故常无欲也,以观其妙;常有欲也,以观其所徼。无而或常有之,有而或常无之,是以皆不可以物观之者,玄也;亦无亦有,亦有亦无,是以不可分而合一者,道也。合常无有而观于道,以知众妙。v是以道者无物之物,天地之始复万物之母。知之者莫不通矣,从之者莫不治矣,执之者莫不
2、成矣,失之者莫不殆矣。v故字之曰道。v道可以阐述,不是“恒常之道”,术用而已;名可以命名,不是“恒常之名”,指称而已。所以,称之为“恒常之道”者,总是无所行为,复归于无极莫测;称之为“恒常之名”者,总是无所征象,复归于混沌纯一。v“天地出现之始”,则命名为“无”;“万物发源之母”,则命名为“有”。所以,以其总是无所欲求啊,来观知作为“天地出现之始”而称为“无”的存在运行之微妙;以其总是有所欲求啊,来观知作为“万物发源之母”而称为“有”的规律制约之要求。“无”却又总是存在,“有”却又总是虚无,都不可以用具体事物来认识这两者,可称为“玄”;既虚无又存在,既存在又虚无,因此两者不可区分而合一,这就是
3、“道”。结合永远虚无和永远存在为一体来观知道,能够以此知晓一切奥妙。v因此,道是没有物象的物,既是天地之始又是万物之母。知道它就没有不通晓的,依从它就没有不治理好的,执守它就没有不成功的,失去它没有不衰亡的。v所以给它取字为“道”。第二章原文v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之相生,难易之相成,长短之相形,高下之相倾,音声之相和,先后之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辞,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古(今)文正解v生,动,唯道。有道之妙,以其常无。v合常无有者道也,阴阳分而万物生矣。故天下正反莫不同出矣:既知所美,即知所恶,是不以其为美也;
4、既知善,亦知不善,是从其反。莫不然而道生之然。v道常无物,虽作万物而不辞,莫知其作矣;生万物而不有,为而不恃,万物生荣而功成弗居,莫知其在矣。v道之徼也,化于物而成之天性,作于物而任之自然,故物莫不顺道而自在也莫知其宰。功无所居,故能不去。v是以,万物莫不生乎道,同乎道,自然而然也治乎道。v同乎道而致乎德,是为圣人。教有伪,言有失,行有迹。事而不取其为,教而不取其明,功成名遂而不敢得已居。常法于道焉,无为乎天下而天下常自治然,是为道莅天下。v天下万物的生息运动,都是道的左右。道是永恒存在的物,而它的奥妙之处,又在于它是永恒的无有任何的具体物性的物。v因此,常无和常有在于道是合一的,道是没有对立
5、的。阴阳分化万物生成是道的衍化,所以与道相对立着的天地万物则无不存在于对立转化之中。因此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莫不如此,都是大道生化所定。v大道隐而万物显。虽然道生作万物而不辞,而万物却不知道它的生作;生了万物,成就万物,而万物都不知道它的存在。v道永恒不去的规制着万物。它的规制就是生化了万物成为万物的天性,生作于万物而仿佛听任万物自己生作自己成就,万物莫不在道的左右中生化反而自在不觉道的宰制。道如此隐藏而作,又何来居功何来去功呢?v所以,万物都是大道生成,都与道相通,都以顺应天性自己生作自己成就的方式在道的左右之中。v既与道相通,又能够与德相符,这就是圣人了。教化不免孳生伪诈,言语不
6、免有所疏失,行为不免有所遗留弊端。圣人为事而不采用有为的方式,教化万民却求顺应其天性的蒙昧纯真,如此而功成名就却不敢藉以自居。圣人知道天下万物都是大道的左右生化,因此无为于天下,让百姓顺性而作,天下自得太平,这就是以道治理天下。第三章 原文v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现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矣。古(今)文正解v唯道可治,唯圣可王。v圣人欲归天下于道,但无为于天下耳。不明万民以知欲,则民皆素朴,复返天性。是归道玄同。v不尚其贤,不贵其货,不现其可欲。常辟一清静田于天下,万民自生自安,而
7、天下治。是法道自然。无为而大为,无治而大治v大道是天下万物一切的宗主。只有道才纳养万物,生息太平;也只有与道相通的圣人才能够治理天下达到太平。v圣人要把天下归还于大道,但要不人为于天下而已。不开启人民的聪明和欲望,则人民都保持素朴,回归到纯真的天性。这就是归从大道在蒙昧中合一。v不崇尚贤能,不贵重奇缺物资,不向百姓显示滋生欲望的东西。开辟天下一个清静之田,让百姓自在生息,自我安乐,那么天下也就太平了。无为却是最大的作为,不加治理却通向最真的太平。v这就是以道治理天下:让百姓自己顺性生息不加宰制,让事物自行运作达到完善的境地,这就是“自然”。第四章 原文v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挫
8、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湛兮,似或存。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天下之先。古(今)文正解v道大盈若冲,其用不穷;渊乎深矣,生万物而莫不从其规制矣。v以其无,故无锐于物,无纷于物,无耀于物,纯然不可分矣;虽至澈无形,其实存而常有之。v恍兮惚兮,其生于何而莫知。然先天地而有,生万物之母,象天下之先。既知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v道至为充盈而仿佛空虚,它的功用却无穷无尽。它像渊一样深不可知,生了万物,成就万物;万物没有不以道为宗主的,没有不在道的规制之中的。v道的奥妙之处正在于它的虚渺无物,因此不会对万物有任何伤害妨碍,与万物不会有任何纷扰,更不会在万物面前显耀自己,无形无质纯一
9、到不可捕捉;虽然清澈的以至于无形无质,它却是确确实实存在着的。道古往今来,四面八方,不分大小而无处不在的与万物合一。v道如此恍惚幽寥不可认识,那么它究竟从何处生出已然不可知道了。然而大道先于天地就存在着,生化了万物养育着一切,表象着天下万物的始源。既已知道万物的生母,就可以此知道万物;既已知道了万物,再回来守住万物的生母。如此则终身不会衰败。第五章 原文v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籥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古(今)文正解v真道无物,正道无情。v刍狗以祀,祀毕而弃之,任其自生自灭也。v道无物空然,作万物而莫不从之,莫不自然。故万物生于天地
10、之间,而天地无情;百姓生息世间,而圣人无亲。若刍狗焉。v天地之间生动不息,唯无物之道也,若橐籥鼓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冲而大盈,微而大用。v故道者,无为而大行,自然而大成,大智若愚,大德若虚。道不在显,德不在彰。多闻数浅,不若习一;多言数穷,不若守中。v真实的大道没有形质,真正的大道没有感情。v草扎的狗用来祭祀,祭祀完毕了就被弃置那里,在野地上任其自生自灭。v大道空然无物,却生作着万物,万物莫不顺从。却感觉不到道的宰制,莫不感到自在而然。所以万物生息在天地之间,天地是没有任何感情的,只是任随万物自生自灭;百姓生活在人世之间,圣人也没有任何仁爱憎恶百姓的感情,只是让百姓自在的生活安乐。就如同人
11、们对待祭祀后的刍狗一般。v天地之间生息运动无息无止,一切都是无形无质的大道在规制着,就如同那鼓风的风箱风囊一样啊:空虚却有鼓胀的力量使它不瘪屈,越活动它越能产生。大道就是这样无形无质却最为充盈,隐微而有莫大功用。v所以掌握大道的人,不作为而有莫大的行为,任物自然而有莫大的成就,有莫大的智慧却仿佛愚钝无知,有莫大的德行却仿佛无可标称。大道不在于显现,大德不在于昭彰。越博闻反而越浅陋,不如修习于混一大道;越号令反而越穷困,不如安守于内心虚静。第六章 原文v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古(今)文正解v道空漠至大也。域天地以为谷,其神也哉;生万物以为子,其玄牝也哉。玄
12、牝之门,是谓天地生畜之根。v故道生天地而统万物,养万物而不息止。虽缥缈而实存不绝,用之者不勤,为之者不救。v道空旷幽深,至大无比。以天地间为山谷,它就是这谷育万物的神明啊;以生成万物为子孙,它就是这万物发源的无形母体啊。这母体的生殖之门,就是天地从而万物赖以生发畜养的根。v大道生养了一切统贯着万物,永远不会停息。虽然缥缈无物啊,却真实存在绵绵不绝,善于使用大道的人远离劳困,有为的人不可救药。第七章 原文v天长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古(今)文正解v天大地大,天地者常根于道而同于道,唯生息万物而顺道自然。物生
13、生不息,而天地长存。v故,天地以万物为基,圣人以百姓为本。夫弃基舍本,是谓保首以毙身,死矣。v是以,民心为是,己意为非。圣人不先人而人尊,民心也;不厚己而人爱,民生也。v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若水到渠成。v道大天大地大。大道是天地的无形无际的根出,而天地是万物有形无际的生息所在。所以天地之性是与道是最为相近的。道无可见到,则可以从天地与万物的关系来认识它:天地用土石光露畜养万物,让天地间的万物顺应着大道赋予的天性自己生息。当万物繁衍生息不绝的同时,天地也获得了永恒的存在。v因此,天地以万物作为自己生存的主体,圣人也以百姓作为自己所以为圣人的本体。如果抛弃了自己存在的基本所在,就好比舍弃了身
14、躯来保全头颅,是活不成的。v所以,圣人以人民意志而不是个人想法作为正确指导。他能够不凌先于人而得到百姓的尊崇,是因为尊重了民心;不富裕自身而得到百姓爱戴,是因为尊重了民生。民心的天性是自在安静,民生天性是自由生息。v圣人能够尊重百姓的自由自在安居乐业啊,不谋求任何的私心私利;百姓因此尊重爱戴圣人啊,圣人却不居不取。v圣人所以能够成就自己,好比是水流到哪里,水渠也跟着被而冲出来一样,而不是圣人的目的所在。圣人原本没有任何目的。v“非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圣人如此,天地如此,大道如此。第八章 原文v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
15、善能,勤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矣。古(今)文正解v上善,道善,微乎微乎,唯合于物。上善之美,不与物争,不以己显。夫唯利而不害,故与万物处而无尤,顺物无私也。v水者至柔,遇强而避,择下而居,无争无私;以其至柔若无,故几于道也。v故,修道于身,莫若师之于水。不与物争,不与人争,不与民争,不与天地争,唯道是从。v是以,善者,柔弱之学也,不争之德也。居善则如地,心善则如渊,与善则仁,言善则信,政善则治,事善则能,勤善则时。v夫唯不争,故能不弊大成;而争之者,不足以为圣人。v上善的境界就是大道如何对待万物的境界。道无物无形无质,涵藏于一切之中,不与万物争什么,也不去显露自己,唯有任万物自在发展。正因为道
16、生作万物而不妨害万物,所以能够生作万物而从不被排斥,这正是以不争来顺应万物毫无己私的好处。v水是万物之中最为柔性的物质了,总是遇见强硬之物就避开,总是选择最低下的其它物不屑一顾的位置停留。正因为它这样柔弱到近似无质,所以物性上最接近于道了。v所以,以道修身,莫过于向水学习最为方便:无争无私,处柔谦下。所以,上善是修习于柔弱的学识,是不与外界相争德性。做到如此,那么居所会如大地一样踏实,心地如会如水渊一样深沉;与人交往也友仁,说话也得信任;政治从善会得到太平,在于自然无为,让百姓自安自乐;做事从善会成就能力,在于可以凝聚人力,物力以及合乎事物自身过程;农耕稼穑从善则不失农时,在于顺应天地节气,则
17、五谷丰登,天下自会得以丰足。v不与物争,不与他人争,不与百姓争,不与天地争,唯道是从。这就是最高的善:对待一切外界事物顺应其自己的发展,顺应大道的规则,外物和自身就能够自然地达到完善和谐的境地。v只有不争守柔,才能够作到成功而不产生弊端,既不妨害也无过失;而心存有为之意者,就不足以是圣人了。第九章 原文v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事遂身退,天之道。古(今)文正解v弱者道之用,反者道之动。v道常无物而生不可息,动不可止。生动之中,不过和以中正。是以反者为动:有余损之,不足补之。棱出者磨,木秀者折,花盛则谢,独富则破。其失众之力也,和之基也
18、,故为挫。v夫物长人生,唯厚己而厌与。功成徒居则为害,名遂空恃则为忌,尊爵厚禄则为嫉,而况骄乎?碍于人撄于心,故曰自遗其咎。v道隐无名。生万物而不失,以其无物;作天下而不去,以其不居。无私无争,无为无执。功成名遂,莫若身退,天之道。v柔弱无为是道所取用,因此上善若水;反向发展是道所运动,因此要功成身退。为什么呢?v完满是不可以追求执著的。大道永远没有物象,而它的生作运动瞬息不停。这天地万物的生息运动过程中,不过是以中正和合状态作为常正。因此,反向发展是道的生动所在:把有余的损害掉,把不足的补充上。v把持盈满不如放弃,打磨锐利不可长保,棱角突出首先遭到磨损,树木高大首先折损,花开满枝也意味着凋谢
19、的开始。而金玉满堂,独自富足,谁能够永远守的住?坏人会觊觎,子孙会败坏,迟早破落。这些挫败,就在于他们失去了群体的力量,没有了和谐的根基。v物的生长人的生活,都是极力的丰厚自己,厌恶施与。这不是天性所在,却是生存的社会状态。大功告成了还要徒自居功,只会妨害其他而遭到排斥;名份得到了空自依恃,只能是他人心里的多余而遭到否定;爵禄丰厚本身就是他人所嫉妒,何况还要骄横跋扈呢?妨碍他人生存搅扰他人内心,只能是自己给自己埋下祸根。v大道隐藏无所名号。生万物却不曾消失,因为它没有物象;作万物却不曾被舍去,因为它一无所居。无私无争,也就无为无执。功成名遂,莫过于归退,才是合乎大道,才能够获得长久不殆。第十章
20、 原文v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如婴儿乎?涤除玄鉴,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合,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古(今)文正解v夫大道冲而不屈,虽无而宗万物,斯见其妙:生养万物常清静无心,无私也久存,不争也无尤,隐退无名则不去其功。以其规制于自然,故不厌。v道之于万物,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非其有德,其无德之德也。v是以大道无物,圣人无心。圣人持道抱一,身神不离不左;守柔无欲,复如赤子;涤除杂念而后观,自然也无尤异。常身为天下而辟一清静田以畜民安泰,无为也;处万物生动纷扰之中而超然,弱雌也;明白四达而无
21、智,其知一道而通也。有以而后失,无以而后得。v道无物,德无德,圣无圣。以其无智,是为上智。v大道空然而充盈无比,虽然无物而宗主万物,由此可知道它的奥妙所在:生养了万物又总是清静无心志,无私所以久存,不与物争所以完善没有缺弊;总是隐而无形而不求功名,所以它的大功永远不失去;因为大道的生作方法就是让万物自己自在发展而成,所以不会为万物厌弃.。v大道对于万物,生成,畜养。生成了也不会占有,畜养了也不会居功自恃,成长了也不予以宰制。并非是大道有心有德,它是混沌无物的存在,它的德正是无心无德反而成就的善性,因此谓之“玄德”。v所以,大道的美来自它的无物之物;圣人效法大道也就是要无心而心,无为而为了。否则
22、,努力使身体与神志合一,就能够做到二者不离了吗?专心吐纳柔和气机,就能够复如婴儿般生机充盈了吗?刻意停止思虑,就能够内心无杂了吗?一心想着要爱民治国,这样能做到无为而治吗?花花世界,生动纷纭,五官开合不断刺激着欲望,能够做到守柔居雌与物无争吗?心思明亮知识丰富,又怎么能够达到没有知识的智慧呢?v只有闭塞欲望,舍弃执著,就能够自然地即使心神驰扬而不脱形骸,即使气机跃动而不损充盈,即使思虑过往而心无疵碍,观照一切自然。无心仁爱而能天下自治,置身名利声色而能超然物外,守一虚道抛弃知识而能通达万物。这就是内心有所追求于道,反而与道相左;抛弃追求于道的累赘,然后才能与大道相合。v道是无物之物,德是不德之
23、德,圣人是无求于作为圣人才成为圣人。正因为没有智慧,反而是最高的智慧。第十一章 原文v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古(今)文正解v观物以知道徼。v夫天,地,物,人,莫不道生。道之所制,莫之违而常自然,故玄道难以明知。v变易也,相成也,莫不系乎阴阳也,而有无为第一。是物生之始而道妙之本也。物莫不有,故莫不无。有之为体,无之为性;有之为利,无之为用;有之为徼,无之为妙。v镬鼎不同,,而皆以烹;刀枪不同,而皆以兵;窑屋不同,而皆以居。镬裂则废,刀折则弃,屋漏则不可居矣。不成其无,故失其用。v是知,有之为华,无
24、之为实;阳为糙,阴为精。故圣人执乎用而不执乎有,居其实而不居其华,处乎中而不处乎表。是以圣人尚无而贵虚。v大道能成其有,从乎无也。v观察于具体的事物,则可以从中认识大道的轨径。天,地,物,人,莫不是从道生出,与道相融,因此无不蕴涵着道的性质。道的规制在于切合在一切物的天性中,因此万物都没有能够脱离开道的约束的,而且万物生来如此从不觉得被约束着,万物是自己自在发展而和谐安静的。因此,隐晦的大道总是难以很明显的察知到。v变化运动,还是静态构成,无不是阴阳之间的相辅相成相互转化。而所有的对立之中,有和无是最主要最基本的,因为这是一切物产生和存在的初始,是大道之所以奥妙的实质所在。v混沌的道是有和无的
25、合一,而具体的物全部是有和无的显现相成。具体万物无不是以有限的形体而存在,因此同时也处在有限形体之余的无中。存在的是有限实体,却因有限之余与其它物体显示着自身的性状;有限实体的用处,却来自实体所形成的虚空形状;大道真实存在所具有的规制,却在于它的毫无性状。v所以,锅和鼎在实体上有区别,却都可以用来烹煮;刀和枪在实体上有区别,却都是兵器;窑洞和房屋不同,却都能够居住。这是在于不同的实体有共同的虚空。锅裂了,刀折了,屋漏了,在实体上没有减少,但是与周围虚空变化了,用处也不存在了。v因此知道:实体如同花朵,虚空才是果实所在;阳性的事物是粗糙的表象,阴性的一面才是精华的内核。所以,圣人看重的是的功用而
26、不是实体,取的是果实而不是花朵,深入到本质而不是表面。所以,圣人崇尚对外无为无争,重视内心淳朴虚静。v大道之所以成就了自身,就在于它的彻底无形无质。第十二章 原文v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古(今)文正解v多有则殆,无之则足。v难得之货,不过足用;舛杂五味,不过饱腹;绫罗五彩,不过蔽体。足生则可,多则损之。v是故,五色不若素淡,五音不若清静,驰骋畋猎有伤心宁,赘于欲也。v是以,圣人但取其实,但善其用。故,以物为粗,以本为精。故去彼取此,谓之勿取其壳焉!v身外之物拥有多了则有害,抛弃多余的东西反而充足。
27、v稀缺的物资,不过是满足用途;可口的滋味,不过是吃饱肚子;华丽的服饰,不过是遮蔽身体。够生活之用就够了,过多贪求反而伤害自己的身心健康,甚至招来灾祸。v所以说,五颜六色不如素淡,丝竹音声不如清静,打猎杀生则损伤内心安宁,这是贪欲对生命的累赘。v所以,圣人但求功用之实,而不是功用之外的虚华;但求满足生命所需,而不是贪婪于多余。以身外之物作为粗糙,以善生守道作为精华。为腹不为目,去彼取此,就是说不要舍弃内实而求取那空壳啊!第十三章 原文v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故贵以身为天下
28、,若可托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古(今)文正解v有身则患,无我则福。v夫物秉道以生,不过安平。宠上以失中,辱下以失中,故宠辱偕惊。是以有道者不求其过,不坠其辱;不据己而私,故无患于得失。是谓无得失心,无福祸身。v荣辱而身外,无私而后公,身为天下。及其有私,恐唯损民以厚己焉,安可以天下而寄托之!v谋求于自身则忧患,置之于度外则大福。v万物都秉持着大道而生息,不过是自在清静。荣耀恩宠是从上而脱离平静,耻辱失落是从下而脱离平静。因此说,宠辱的得失,都是对内心的惊损。所以有道者不求取身外过分之物,也就不会招致耻辱;不执著于自身,也就没有得失忧患。这就叫心无谓于得失,身也就无关于福祸。这反而是最
29、大的得,最大的福。v视荣辱为身外之物,无我无私而后才能够大公;把整个天下视为己我,胸怀万民,一切为了天下。否则,怕是只会损天下之公而肥一己之私,这样的人,怎么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第十四章 原文v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古(今)文正解v大道惚恍悠寥也常无焉。v不显其形,不张其声,不著其体。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太一。v物莫不生乎道。以其无,故从之而不束,顺之而不约。故物生而不厌,恒以自然
30、,是谓之天。无而不改,无而无为,无而遍焉。唯道大成。v是以,古今天下一于道也。象帝之先,万物自安;有帝之世,天下始乱。道不可失,或灭或返。是以治乱纷纭而益相甚矣!v夫唯执古道而御今,辅物顺天而不敢为,是以能复古始泰世焉。v大道无可感官捉摸,永远以毫无性状作为自己的存在方式。v没有形象,没有声音,没有质体。这叫做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物象的物象,这叫做混沌的存在。v万物都是生自大道。正因为道的物态虚无,因此万物无不顺从于大道却不觉得被约束。所以万物生就于大道也就从来不厌弃大道,永远以自在的方式生息着,这就是天性。因为无物,所以道不会更改变化,不会有所思虑作为,遍及一切地存在着。只有道才能够通往最大
31、的成功。v因此,古今天下都统贯在一个大道之下。过去初始的时候,没有人为没有王治,万物依恃于大道而自在生息,天下安泰;而今王侯统治天下机诈四起,天下与大道背离,所以才混乱。大道是无法挣脱的,一切暂时背离最终还是被迫返回大道或者消亡。所以,乱与治,是与非,循环纷扰,人民的生存也就不得安宁了。v只有归从远古以来的大道,去对待现在的存在,辅佐万物自然生息而不敢扰乱,才能够回复到以往那样的天下长久平泰。第十六章 原文v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浑兮,其若浊。孰能浊以久?静之徐清;孰能
32、安以久?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古(今)文正解v道以无为妙,士以隐为善。常守道而不敢为,抱一而不敢失,故同于道。v夫唯隐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犹兮,慎道无争;俨兮涣兮,守静超然;敦兮旷兮,无私无欲;混兮浊兮,无情无智。v孰能浊以久?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生不可息,动不可止,是以细物莫之久也。保此道者不欲盈,故无亏;不新成,故无蔽。善天而无死地。v而今者舍安以危,舍久以瞬,何也?莫若以道。v大道因为无物所以奥妙,有道的人因为韬晦所以德性完善。v善于道者微妙玄通,至为平常却至为深广:行动啊,小心得好像冬天履薄冰过河,谨慎得好像进入陌生地方畏惧四周,那是他持守大
33、道的谦下无争;仪态啊,端严得好像作客,从容得好像冰块悄然融化,那是他内心的宁静超脱;胸怀啊,敦厚得好像木材未经雕琢,博大得好像宏阔的山谷,那是他品德的无私无欲;心性啊,混沌的好像浑水,昏昧的好像愚傻,那是他与道相合无情无智。v谁能让浑浊永久啊?静下来慢慢就会澄清。谁能让安静永久啊?动起来慢慢就会生发。天地万物,生发永远不停息,运动永远不休止。转化啊转化,一切有限的形体事物在这无尽的生发运动之中,没有哪个可以得以永久长存。人人都追求盈满啊,而盈满总是最短暂,总是走向亏损的转折点。因此,保守大道的人不求盈满,所以不会亏损;不求创新,所以不会蔽旧。安然于不得已,远离那些过分和多余,善守天道所以不会无枉的“动晋之死地”。v然而现在的人们却舍弃安全走向危险,舍弃长久选择瞬间,为什么啊?所以不如持守大道。31谢谢!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