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了解信息系统的发展过程;了解诺兰阶段模型、西诺特模型、米切模型等基本知识;掌握信息系统总体规划的概念、基本原则;掌握信息系统规划的主要方法。1第一节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模型第一节信息系统发展的阶段模型20世纪7090年代,有代表性研究成果探索总结出了反映信息系统的发展进程的阶段理论。主要有诺兰模型、西诺特模型、米切模型、系统进化模型、渐进式企业信息化模型等5种。2一、一、诺兰模型诺兰模型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里查德诺兰(R.Nolan)在1974年首先提出了信息系统发展的4阶段论,之后经过实践进一步验证和完善,又于1979年将其调整为6阶段论。31)诺兰的4阶段论模型在诺兰的信息系统发展4阶段论中,
2、诺兰按时间顺序将时间横轴划分成4个区间,即:开发期、普及期、控制期和成熟期。他把这些区间称为信息系统的发展阶段,同时用纵轴来表示与信息系统相关联的费用支出。当时计算机主要用于促进组织的业务合理化和省力化,与信息系统相关的支出额和效果之间的关系比较明确(如图31所示)。4图31诺兰的四阶段论模型示意图52)诺兰的6阶段论模型随着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信息系统用途不断扩大,企业信息化投资与其带来的效果之间的关系变得模糊不清。客观要求评价变量必须多样化、科学化,此时诺兰又总结出了6阶段论模型(如图32所示)。诺兰把阶段(横轴)分为初始期、普及期、控制期、整合期、数据管理期和成熟期6个阶段,认为是一种
3、波浪式的发展历程。6图32诺兰的6阶段模型示意图73)诺兰模型的应用及启示诺兰的模型是最早描述信息系统发展阶段的抽象化模型,总结了全球尤其是美国企业近20年的计算机应用发展历程所浓缩出的研究成果,美国和世界上其他国家和地区都接受了诺兰的观点。该模型在概念层次上对企业信息化的计划制订过程有指导意义。8根据诺兰阶段性理论模型描述,我国现阶段绝大多数企业的信息化进程处于整合期,要想进一步促进企业发展,就必须抓住机遇实施企业信息资源的总体数据规划。诺兰模型的启示说明,信息资源整合是信息化建设必经途径,是信息资源被充分利用的基础。信息资源整合技术的核心任务就是解决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利用问题。9但是在我国
4、信息化建设中,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以下情况:(1)体制需理顺(2)信息资源标准需统一(3)技术需相互融合(4)应用需求需注意其不确定性(5)培训及配套措施需不断完善10二、二、西诺特模型西诺特模型 1988年西诺特(WRSynnott)参照“诺兰模型”提出了另一个模型,主要考虑到了信息随时代变迁的变量。他用四个阶段的推移来描述计算机信息处理。从计算机处理“原始数据”阶段开始,过渡到用计算机“加工数据”并将它们存储到数据库的“信息”阶段;再经过诺兰所称的“技术性断点”,到达的“信息资源”阶段;最后的“信息武器”阶段是将信息作为组织竞争优势的武器。11三、三、米切模型米切模型“诺兰模型”和“西诺特模型
5、”均把系统整合(集成)和数据管理分割为前后两个阶段,似乎可以先实现信息系统的整合后再搞数据管理,但后来的大量实践表明这是行不通的。美国的信息化专家米切(Mische)于20世纪90年代初对此作了进一步修正,揭示了信息系统整合与数据管理密不可分,系统整合期的重要特征就是搞好数据组织,或者说信息系统整合的实质就是数据整合或集成。12此前的研究仅仅集中于数据处理组织机构的管理和行为的侧面,而没有更多地研究各种信息技术的整合集成,忽视了将信息技术作为企业的发展要素而与经营管理相融合的策略。米切的信息系统发展阶段论研究成果可以概括为:具有“四阶段、五特征”的企业综合信息技术应用连续发展的“米切模型”(如
6、图33所示)。13图33米切的4阶段连续发展模型示意图 14米切将综合信息技术应用的连续发展划分为4个发展时期,即:起步期(20世纪6070年代)、增长期(20世纪80年代)、成熟期(20世纪8090年代)和更新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21世纪初期)。其特征不只在数据处理工作的增长和管理标准化建设方面,而是涉及知识、理念、信息技术的综合水平及其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的作用及地位,以及信息技术服务机构提供成本效益和及时性都令人满意的解决方案的能力。15决定“米切模型”阶段的有技术、应用、数据、IT文化、全员素质5个特征,可以帮助企业和开发机构把握自身当前的发展水平,了解自己的IT综合应用在现代信息系
7、统的发展阶段中所处的位置,是研究一个企业的信息体系结构和制定变革途径的认识基础,由此就能找准这个企业建设现代信息网络的发展目标。16四、四、系统进化模型系统进化模型 英国的C埃德沃斯等人利用两种参数,对企业信息化的发展过程进行了划分。埃德沃斯认为,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是沿着从内部到外部、从分散到整合、从追求效率到追求效益向前发展的。这种划分理清了企业应用信息技术的思想脉络,比较符合企业信息化的实际进程。同时,这种划分也为企业信息化实施、管理和评估奠定了基础。171)内部效率阶段大多数组织的最初活动集中于开发以改善内部效率为目的的系统。秘书承担的任务被计算机化,出现了开发票、会计和订单处理这类
8、任务的系统,数据处理部门已经诞生。182)内部有效性阶段随着时间的推移,注意力转向以管理信息为目的在计算机中存储大量信息和使用这些信息。这类信息与组织的内部工作相关,因此“管理信息系统”出现了。这一时期的主要问题在于系统开发可用的工具仍是数据处理时期所使用的工具。193)内部综合阶段通过在业务的各种功能之间共享数据,或共享系统的方式来努力实现综合。将企业中可用的信息综合而不是把它们分割到各个功能子系统中在很多场合可获得价值。204)外部效率阶段许多组织已经认识到:在纸张上打印订单并邮寄给供应商只是为了供方再次键入到它们的计算机中,这是何等的慢和低效率。不同组织的计算机连接起来形成网络克服了这种
9、低效率,订单、发票、产品规格以及其他文件都被电子传送。215)外部有效性阶段电子信息交换,涉及各种组织之间的信息共享。这里不只是客户和供应商之间联网而省去了有关的打印设备,而是为了所有方面的共同利益在各个不同的组织之间真正地共享信息。226)外部综合阶段客户能够承担传统上是由供应商完成的任务,如由客户自己产生发票。供应商能够承担传统上是由客户执行的任务,如供应商代表客户产生订货单。23五、五、渐进式企业信息化模型渐进式企业信息化模型 在企业中,信息技术起初的作用是操作层次的,然后是战术层次的,随着它向企业经营各个环节的渗透,会逐渐产生战略性的影响。从作为文字处理工具,到自动化和信息沟通的手段,
10、再到集成的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直到促使企业运作模式和组织结构的变化。从空间上来讲,信息技术应用是从局部应用发展到超越部门界限,然后再发展到超越外部界限,成为企业与外界联系的纽带24随着信息技术应用范围的扩大,信息技术逐渐打破了企业的水平界限、垂直界限和外部界限,使信息能在组织内部和外部畅通无阻地流动和共享。又可以分为企业进入数字化生存、单点数字化、单点自动化、联合自动化、决策支持自动化、虚拟信息化等六个阶段。25第二节信息系统规划第二节信息系统规划信息系统规划是以企业信息战略规划为指导,以企业的信息资源规划为基础,全面完整规划信息系统应用和相关信息架构,让各种业务解决方案、应用系统和数据都能不
11、受约束地在其上实现有效配合。26信息系统规划是信息系统实践中的主要解决的问题,也是管理信息系统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信息系统的建设是个投资巨大、历时很长的工程项目,规划不科学不仅自身造成损失,由此而引起企业运行不正常的间接损失更为巨大。27一、一、系统规划的基本原则系统规划的基本原则1)目标明晰是前提2)团队有力是基础3)企业高管重视是保障4)科学方法引入是核心5)IT部门改造是关键28二、二、系统总体规划的步骤系统总体规划的步骤1)明确企业运营模式和业务特点 进行总体规划不是针对一个单一项目的规划,而是针对企业进行的一个全方位的信息系统规划。这个需要根据企业的运营模式和业务特点来入手,首先要明
12、确了解企业的发展方向及业务模式,以及相关的核心竞争力。292)确定信息化的目标在明确了这些方面之后,就能够明确定义出哪些业务是核心业务,哪些是辅助业务,那么我们整个信息化的核心目标也就能够体现出来了。303)将信息化目标进行分解和排序当把企业的整体信息化框架建立起来之后,这只是一个框架性的目标,也是无序的。需要能够把这些目标进行细化和分解,并且按照企业的发展阶段进行重要性的优先级排序,以确定需要在什么时候需要完成什么样的信息化目标。314)进行IT系统规划 当把阶段性的信息化目标都定义清楚之后,就能够很方便地进行IT系统的规划。对一些业务边界进行切分,以明确定义出有哪些IT系统,分别负责什么样
13、的业务,这些IT系统之间有什么样的联系,需要什么样的建制关系等。325)分步实施计划 通过前面的四步,将同企业发展目标相结合的信息化目标定义出来,并且进行细化后,进行明确的IT系统规划。这时,就可以按照要求来进行分步的软件实施。33三、三、信息系统规划的实施保障信息系统规划的实施保障企业信息化建设项目是一个长期复杂的综合系统工程。信息化的本质是管理,不能理解为将硬件和软件融合在一起就能解决问题,企业信息化建设主要是通过利用IT技术转变企业管理意识,丰富管理手段,提升管理水平,提高效益。如何才能保障其实施,降低风险,达到预期目标呢?341)实施科学规划,是信息系统规划的实施保障方法实施信息化必须
14、要解决好信息化的四个问题,即是什么、为什么、做什么、怎么做的问题,而通过科学规划就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从我国信息化实践的成功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中看到,凡是信息化建设项目失败的共同点就是缺乏规划或是规划不科学、不切实际。因此,信息化建设项目必须进行科学规划。352)企业对自身实力的认知和对需求理解,是信息系统规划的实施保障关键管理是从上而下的,不提高高层的信息化意识,信息化建设在支持的力度上就会大打折扣,也直接影响到信息化建设的持续发展。信息化建设项目,如果不能在有效期限内针对主要需求解决问题做出成绩,就会失去支持,特别是财力上的支持,这是必须考虑到的现实,不认识到这一点信息化项目就不可能成功
15、。363)循序渐进地实施,是信息系统规划的实施保障要求我们必须对信息化建设的高投资、高风险、高效益给予清醒、理性地认识,要保障投资的安全、合理,项目实施必须紧紧切合自身实际,从解决最为急迫的需求或是最容易实现的需求作为切入点,逐步扩展至整体。特别是一些企业缺乏信息化基础,需要在借鉴和探索中发展,更需在急切中保持一份冷静,从一开始就要有整体周全的考虑,分步实施以实现用最小投资获取最大收益的目标。37第三节信息系统规划方法第三节信息系统规划方法制订MIS规划的方法有多种,主要有关键成功因素法(Critical Success Factors,CSF)、战略目标集转化法(Strategy Set T
16、ransformation,SST)和企业系统规划法(Business System Planning,BSP)等3种。还有几种用于特殊情况,或者作整体规划的一部分使用,如企业信息分析与集成技术(BIAIT)、产出方法分析(E/MA)、投资回收法(ROI)、征费法(Chargeout)、零线预算法、阶石法等。下面对主要方法进行简介。38一、一、关键成功因素法(关键成功因素法(CSF)20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哈佛大学William Zani 教授在MIS模型中用了关键成功变量,这些变量是确定MIS成败的因素。20世纪80年代,麻省理工学院John Rockart教授把CSF提高成为MIS的战略
17、。应用这种方法,可以对企业成功的重点因素进行辨识,确定组织的信息需求,了解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位置。39所谓的关键成功因素,就是关系到组织的生存与组织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它们是组织最需要得到的决策信息,是管理者重点关注的活动区域。不同组织、不同的业务活动中的关键成功因素是不同的,即使在同一组织同一类型的业务活动中,在不同的时期,其关键成功因素也有所不同。40CSF是通过分析找出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然后再围绕这些关键因素来确定系统的需求,并进行规划。其步骤如下:通过调研,明确企业和信息系统的战略目标。通过分析,辨别影响战略目标的所有成功因素根据因素的重要性程度,确定关键成功因素。结合企业情况,制定
18、识别性能指标和标准。统一数据标准,确定数据字典。41二、二、战略目标集转化法(战略目标集转化法(SST)20世纪70年代末期美国信息专家William King把组织的战略目标看成是一个“信息集合”,由企业使命、目标、战略和其他重要因素组成。战略规划过程是把企业的战略目标转变为MIS战略目标的过程。42第一步是识别组织的战略集,首先调查研究该企业的战略或长期计划,构造战略目标集。第二步是将企业战略集转化成MIS战略,MIS战略应包括系统目标、系统约束以及设计原则等。这个转化的过程包括对应企业战略集的每个元素识别、对应MIS战略约束,然后提出整个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最后,选出一个方案。43三、三
19、、企业系统规划法(企业系统规划法(BSP)企业系统规划法(Business System Plane,BSP)是由IBM公司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结构化的方法论。它与CSF法相似,首先自上而下识别系统目标、识别业务过程、识别数据,然后自下而上设计系统,以支持系统目标的实现。44SP法从企业目标入手,逐步将企业目标转化为管理信息系统的目标和结构。它摆脱了管理信息系统对原组织结构的依从性,从企业最基本的活动过程出发,进行数据分析,分析决策所需数据,然后自下而上设计系统,以支持系统目标的实现。45四、四、种系统规划方法的比较种系统规划方法的比较关键成功因素法(CSF)能抓
20、住主要问题,使目标的识别突出重点。由于高层领导比较熟悉这种方法,因此使用这种方法所确定的目标,高层领导乐于努力去实现。这种方法最有利于确定企业的管理目标。46战略目标集转化法(SST)从另一个角度识别管理目标,它反映了各种人的要求,而且给出了按这种要求的分层,然后转化为信息系统目标的结构化方法。它能保证目标比较全面,疏漏较少,但它在突出重点方面不如前者。47企业系统规划法(BSP)虽然也首先强调目标,但它没有明显的目标导引过程。它通过识别企业“流程”引出了系统目标,企业目标到系统目标的转化是通过子系统得到的。48以上3种规划方法各有优缺点,可以把它们综合成CSB方法来使用,即用CSF方法确定企
21、业目标,用SST方法补充完善企业目标,然后将这些目标转化为信息系统目标,再用BSP方法校核企业目标和信息系统目标,确定信息系统结构。这种方法可以弥补单个方法的不足,较好地完成规划,但过于复杂而削弱单个方法的灵活性。因此,没有一种规划方法是十全十美的,企业进行规划时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运用各种方法。49五、五、以输出为目标的以输出为目标的ISP规划方法规划方法ISP(Internet Service Provider,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即向广大用户综合提供互联网接入业务、信息业务和增值业务的电信运营商。ISP是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的正式运营企业,享受国家法律保护。50所谓的以输出为目标的I
22、SP方法,是指以企业的输出(需求)为中心的信息系统规划方法。它以企业目标、战略、获取、管理、利用信息资源和执行信息系统功能的各种行为为中心,确定出企业的主要输出任务,然后再根据企业的输出来定制ISP的工作流程。51该规划过程主要包括3个方面的内容:(1)与公司的高层管理者进行讨论,了解其信息需求,确定ISP可能的输出(需求)(2)根据项目的时间和企业的需求确定出主要的几个输出(任务)(3)根据输出为企业定制ISP流程52本章小结本章小结本章主要介绍信息系统的发展进程的阶段理论,主要有诺兰模型、西诺特模型、米切模型、系统简化模型、渐进式企业信息化模型五种;信息系统规划的基本原则、步骤以及实现企业信息化的保障;还介绍了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方法:如关键成功因素法(CSF)、战略目标集转化法(SST)、企业系统规划法(BSP)、以输出为目标的ISP规划方法。53案例分析案例分析讨论题讨论题1.在项目规划上,IT供应商与客户之间如何更好地沟通和协调?2.项目究竟应该满足现有的应用需求,还是要满足未来的应用需求?54复习思考题 31诺兰把信息系统的成长过程划分为哪几个阶段?诺兰阶段模型的启示意义何在?32何谓管理信息系统规划,主要有哪些规划方法?33管理信息系统规划的主要步骤有哪些?55